一、宁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薛莹[1](2021)在《基于交易费用视角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 ——以东北玉米生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正处在升级的关键时期,多元市场服务主体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格局逐渐显现,特别是新兴的全程托管服务逐渐占据市场,使农业经营格局逐渐从土地规模经营向服务规模经营过渡。然而,农业生产性服务内含较高的交易费用,潜在的抑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发展规范程度不一,使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方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东北三省8个地区的实地调研,在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以交易费用为中心,采用“分工深化—交易费用—契约匹配”的框架,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本质及动因,解释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不同契约类型的原因,构建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之间稳定性契约关系的条件,并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最终为农业生产性服务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具体如下:第一,理论分析。首先,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从理论和现实方面,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本质,并运用超边际分析进行数理推倒;其次,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运用效用最大化分析方法,探究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内在机理;最后,基于“交易费用—契约匹配”理论框架,构建农户模型和博弈模型分析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影响,探究其内在机理,同时构建不完全契约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的影响。第二,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影响。运用Mlogit模型分析威廉姆森分析范式下交易特性对农户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进行异质性讨论。结果表明:交易特性对农户选择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具有显着影响,且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表现出显着差异。首先,农户选择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主要受地形特征、老龄化程度和养殖规模差异的影响,其中农户选择全程托管服务比选择部分环节服务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资产专用性中,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地地形特征以及老龄化程度对不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均有显着差异影响。土地细碎化程度对规模逐渐变大的农户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地形特征和老龄化程度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均呈现正向影响,其中对大规模影响最大,中规模和小规模农户影响不明显。风险特性方面,经营风险对中规模和小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具有显着的阻碍作用,对大规模农户影响不明显;而交易风险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没有差异,均具有抑制影响。规模性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的实证结果显示,养殖规模仅对小规模农户农业全程托管服务选择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影响。考虑到样本选择性偏误的问题,采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分析交易特性中风险性、规模性和契约过程产生的搜寻信息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个人信任水平在其中的调节机制。最后,通过替换计量模型法对实证估计相关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交易特性中风险性、规模性和契约过程中的搜寻信息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同时个人信任水平在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在修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后,具体得到以下四点结论。其一,风险性中尤其是交易风险在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影响中仍然是关键因素,当在交易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道德风险时,选择正式契约优于口头契约。其二,规模越大的农户,其在交易中面临的交易风险越大,选择正式契约的概率更高。其三,较高的搜寻信息成本会阻碍农户选择正式契约。其四,个人信任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选择口头契约。同时,个人信任水平在信息成本对农户选择正式契约负向影响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风险性和规模性对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正式契约正向影响中有抑制性调节作用。第四,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本部分契约稳定性影响从契约续约意愿和长期合作意愿进行衡量。首先,运用Mvprobit模型对交易费用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服务满意度在交易费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中的调节效应;其次,进行交易费用对农业生产性不同服务类型契约稳定性异质性讨论;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实证分析内容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一是契约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有显着影响,其中信息成本影响最大、谈判成本次之,执行成本最小。二是服务满意度在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中具有显着调节效应。三是交易成本对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具有显着差异,特别是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在对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续约意愿及长期合作意愿中表现出差异影响。四是老龄化程度高的农户更偏向于全程托管服务的续约行为。风险性的自然灾害和交易风险对农户部分环节服务长期合作意愿抑制影响较大,对农户全程托管服务长期合作意愿影响不大。第五,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首先,基于收益最大化理论,通过构建福利效应模型,对参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农户福利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其次,运用ESR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不同服务类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最后,从要素禀赋视角探讨农户福利效应差异。结论表明:一方面,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对农户福利效应均有显着影响。同时,农户基本特征中风险偏好、社会网络、受教育程度和信贷状况对农户福利均有稳健影响,其中风险偏好型、社会网络强、受教育程度高,有借贷经验的农户对福利效应具有促进作用,提高家庭收入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改善农户福利,且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收入或其他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户整体福利。同时,农户参与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福利效应存在差异,且均能有效改善农户福利,其中农户参与全程托管服务福利效应最高,参与部分环节服务次之。此外,农户参与部分环节服务和全程托管服务对玉米种植收入均有抑制影响,具体来看,农户参与部分环节服务比全程托管服务在玉米种植收入上损失更小。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规范部分环节服务市场,加强全程托管服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者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服务者;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者提供服务补贴。第二,健全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可以与保险机构合作,制定并完善合理的保险制度。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可以通过构建以熟人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中介机构,为农户提供完备的信息和沟通渠道。第三,政府应积极推广正式契约,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合同规范。可以针对每个地区不同特点设计合同内容、服务价格及保障范围,公开透明,防止信息不对称等机会主义行为。第四,减少契约过程产生的交易成本,促进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者契约关系的稳定性。第五,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质量,提高农户服务满意度。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研究对象创新。研究重点探讨交易费用、契约选择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突破了过往只分析部分生产环节服务的范畴,重点研究全程托管服务。全程托管服务是新生事物,处于发展初期,属于制度安排的探索阶段,其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新颖的,而且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可为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第二,研究视角创新。研究突破采用农户模型进行农户行为研究的常规思路,将其行为选择视为一种新型农业制度安排,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进行研究。围绕农户展开,以交易费用分析为基础,合理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选择原因、选择差异、契约选择及选择效果进行探究。交易费用分析和测度国内定量研究较少,分析一种新生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可回答制度设立问题,可为农业生产性服务提供前瞻性的建议,使结论和建议更贴近实际。第三,研究思路创新。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选择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本文在揭示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选择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交易费用对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关系内在影响机理,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上,做了进一步的推进。
贾亚敏,何化春,赵丽,张丽光,郭虹霞,邓妍,王美霞,王创云[2](2020)在《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以雨养和旱作农业为主,发展省域有机旱作农业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梳理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省域内年降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集中降水时期与作物需水临界期重合较差、水土流失和风蚀严重等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了适用于有机旱作模式的水肥高效利用措施:从作物生理节水、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地膜覆盖节水等方面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加强雨水集蓄、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调亏灌溉等措施的科学合理利用,协调农田可用水、土壤水肥保蓄和供应性能,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全面促进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米文彬[3](2020)在《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即十三个“一号文件”,旨在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我国农业当前正处在深度变革期,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意义非常重大,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是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全面解放农村生产力、持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国家制定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其最终目标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妥善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近年来,甘肃省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党中央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给永昌县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善、制度缺陷、财政投入不足等,本文通过对永昌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问题和取得成效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了问题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优化政策的意见建议,旨在推动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规范高效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永昌县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叙述了农机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政策发展演变历程,叙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永昌县的实施现状,并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再次着重分析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评价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最后通过分析研究后,指出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并结合永昌县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机补贴政策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2.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3.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4.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5.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6.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7.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夏国华[4](2017)在《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近年来赤峰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很低。赤峰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是解决赤峰市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的解决手段。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总结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二是系统介绍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三是全面评估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四是分析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并进行优势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五是分析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六是探讨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策略和政策保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农科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水资源短缺严重;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旱抗灾能力弱;农牧业面源污染渐趋严重;资源条件约束日趋紧张,农牧业生产条件受到限制;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2)赤峰市还处于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表现在:现代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很低,处于现代农业起步阶段;现代农业产出水平较高,处于现代农业的基本实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3)与全国、内蒙古自治区水平相比,赤峰市均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作物有6种:谷子、玉米、荞麦、马铃薯、烟叶、蔬菜,均具有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甜菜、莜麦、高粱、绿豆、荞麦、玉米,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莜麦、高粱、甜菜、绿豆、荞麦、玉米,同时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3种:谷子、玉米、荞麦。在赤峰市畜禽产品中,均具有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的畜禽有3种:驴、骡、肉牛,均具有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6种:牛皮、绵羊毛、羊绒、牛肉、禽蛋、禽肉,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10种:驴、骡、绵羊毛、牛皮、羊绒、绵羊皮、羊肉、禽蛋、牛肉、禽肉。(4)基于赤峰市优势农牧产品,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区域布局:粮食产业、蔬菜产业、畜禽产业、饲草饲料产业、特色农牧业产业。(5)赤峰市大部分区(旗、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较差,特别是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林西县、元宝山区、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红山区这8个区(旗、县)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农业科技进步率56%低7个百分点。(7)赤峰市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预测了2020年赤峰市各区(旗、县)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结果显示2020年仅有宁城县、林西县、元宝山区三个区县不缺水。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测算了赤峰市种植业产品的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以及赤峰市畜禽产品的畜禽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畜禽产品产量比较优势、畜禽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赤峰市12个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探讨影响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采用C-D生产函数,评价了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
马艳芹[5](2014)在《广西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调查与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灵川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关系到整个灵川县的粮食安全,而合理的稻田耕作制度则是实现水稻全面持续的稳产和高产的重要保证。为了解灵川县现阶段稻田的主要耕作制度模式及稻田土地利用现状,作者通过参阅文献和走访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的资料。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灵川县稻田耕作模式较为多样化,也探索出许多适合本地区气候资源条件的种植模式,但稻田耕作制度仍存在众多问题,如种植模式规模小、层次低;冬闲田面积较大;农田重用轻养;稻田水改旱现象严重;机械化水平低等。因此迫切需要调整稻田作物种植结构;加大对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扩种绿肥及推广土肥技术;加强稻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稻田机械化水平。现阶段许多学者针对我国南方大量冬闲田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冬季种植紫云英、马铃薯、油菜等作物还田后有利于提高后作水稻的产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调整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绿肥作物可以当作碳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生长,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构建良好的微生物群系。本研究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对双季稻区不同冬季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认为冬季种植马铃薯、油菜、紫云英作物与冬闲相比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调节和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稻田碳排放。对稻田四种冬种作物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处理C(马铃薯-早稻-晚稻→油菜-早稻-晚稻)为最佳模式。
汪厚安[6](2010)在《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久以来,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被认为是以农补工经济战略造成的财政支农总量不足和城乡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乡村人口4.3亿,占全国的60%,是“三农”问题解决的重点区域。该区域以占全国不到50%的财政支农资金,生产了占全国约75%的粮食,也是需要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入的特殊区域。虽然近年来财政支农力度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在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管理上沉积的问题或体制弊端,导致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主产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效果并不显着,没有发挥出政策应有的效应。在中国现实的国力及体制环境约束下,短期内持续大幅提升主产区财政支农规模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现实。因此,通过提升财政支农效果实现农村民生状况的有效改善,符合粮食主产区的现实情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于,一是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寻找“利用财政支农政策能够缓解粮食主产区三农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实证依据,并为此进行制度设计。这对利用财政支农政策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二是从支出总量、政策结构和农户行为三个层面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探讨财政支农总量是否仍然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以及最优支农结构,从而为提高支农效果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由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现阶段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和两难性。前者表现在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占全国比重较大的粮食产出规模和更经济的种粮成本效益上;后者表现在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经济陷入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陷阱、产业主体理性行为与发展粮食产业的矛盾、环境保护和粮食增产的矛盾等。第二,分析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演变历史与实施现状。研究发现,从财政体制来看,主产区正进行省管县的财政分配模式改革,这对地方财政分配会造成一定利弊影响;从地方财政收支来看,虽然主产区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但财政自给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现象比较严重;从财政支农来看,主产区正进入以工补农的高保护阶段。财政支农总量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支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在支农结构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比重在上升、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比重在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在下降、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波动不大。与其他区域相比较,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严重不足,相对支农支出约为9%,而全国有12%,主销区达到13.6%,这与其在全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地位不相符合。第三,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实现主产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具有积极作用。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0.328%;支农支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正效应,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粮食增产0.061%。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村人均支农支出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会增加0.299%。但是,财政支农政策对缩小主产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太明显。其中,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量”的原因。从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双目标的关系来看,二者不存在冲突。第四,评价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研究发现,一是大多数的财政支农工具实施效果并不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体技术效率不足0.6(1为完全效率),财政投入与其产出之间并不匹配;最低收购价补贴对市场影响很大,收购价水平对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净利润具有显着正效应;粮食综合收入补贴对粮食产量无显着影响,但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良种补贴有利于提高良种利用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与农业经济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二是从财政支农结构的综合效应来看,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代表更优先);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于城乡社会公平的作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因此,建议政府一是加大生产性支出金额,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二是提高非生产性支出资金效率,压缩事业费在财政支农结构中的比例。第五,评价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采用Tobit模型对这种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实证论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进行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着影响。由此说明,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农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大力支持。第六,进行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的启示是,第一,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仅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投入原则,还要具有调节本国农业经济波动的功能。第二,美欧日印四国的财政支农力度均高于中国,中央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第三,财政支持方式由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变,由间接支持向直接支持转变;支持领域从单一农产品市场转向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并举,从直接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发展。第四,金融支农是国际上的普遍作法,国际社会均重视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发展中国家重视地区性扶贫投资。国际经验得到的警惕是,一是过大的财政支农总量容易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二是对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措施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三是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村贫富差距拉大;四是金融支农措施会加大财政负担并容易诱发政府金融体系的腐败和低效运行。第七,提出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一揽子政策方案。主要包括财政支农目标要进行整合,支农总量要大幅提高,财政支农结构要优化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要进行优化完善,加强其他辅助措施。等等。
刘宁[7](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褚振有,李相娟[8](2008)在《用发展的眼光搞好农机推广工作》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农机推广工作者要用发展和创新的意识,寻找工作的新起点,开拓工作的新思路,用发展的眼光搞好农机推广工作。
张海涛[9](2008)在《嘉祥县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为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推广应用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晓芳[10](2008)在《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载体,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我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互动状况。城乡统筹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创新空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研究与政策讨论越来越关注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输出、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在目前县域经济研究中,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将对我国县域发展道路与发展机制的普遍认识,与2000多个丰富多彩的具体县域结合起来,而不仅是关注县域发展的一般共性问题,或是讨论个别县域的发展。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辨析县域地域要素条件与经济结构的地域分异,将我国县域划分为农业型、加工型、林矿型、边境口岸型、旅游型、商贸型等地域类型,根据对各种类型县域的研究,获得能够支持具体县域发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规律。区域经济地理学是本文研究的学科基础,本文从经济地域的角度,来讨论我国及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演进机理,包括类型变化、结构演变、地域机制、重大因素,并提出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调控要求。东北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区半数以上,县域经济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在地区整体发展格局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显着落后于发达地区,县域发展对建设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的支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必要性,而东北地区县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及其丰富的县域类型也有利于获得县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认识。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六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一章讨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界定县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讨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包括地域类型、地域结构和地域机制;第二章总结美国、法国、日本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并归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现状研究。第三章从东北地区县域总体发展的角度,总结其历史发展过程、现状发展特征、主要问题与类型划分;第四章是对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的个别分析,分别对东北地区农业型县域、加工型县域、林矿型县域、边境口岸型县域、旅游型县域与商贸型县域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五章,是在县域经济的理论探讨与东北地区发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演进机理。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总结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类型发展变化的过程规律;二是深入讨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机制;三是探讨影响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提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首先讨论了东北地区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化道路,进而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并讨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问题。
二、宁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交易费用视角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 ——以东北玉米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框架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产性服务 |
2.1.2 交易费用 |
2.1.3 契约选择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研究热点及前沿变迁 |
2.2.2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研究 |
2.2.3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研究 |
2.2.4 国内外契约选择行为研究 |
2.2.5 农业生产性服务效果研究 |
2.2.6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理论分析 |
3.1.1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本质 |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现实选择 |
3.1.3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数理模型分析 |
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的理论分析 |
3.2.1 经典理论分析下服务外包决策的交易费用理论模型 |
3.2.2 交易费用在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中的理论应用 |
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选择的理论分析 |
3.3.1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选择约束因素分析 |
3.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理论分析 |
3.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的博弈分析 |
3.4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四章 调查设计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政策背景及现状分析 |
4.1.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政策背景 |
4.1.2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
4.1.3 东北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1 问卷设计及主要内容 |
4.2.2 数据来源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农户个体特征 |
4.3.2 农户家庭特征 |
4.4 交易费用的测度 |
4.4.1 威廉姆森分析范式下交易特性的度量 |
4.4.2 契约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的测度 |
4.5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描述性分析 |
4.5.1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
4.5.2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描述性分析 |
4.5.3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描述性分析 |
4.6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及契约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
4.6.1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6.2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
4.6.3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影响研究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交易费用对农户部分环节服务选择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全程托管服务选择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不同规模农户异质性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研究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实证分析 |
6.3.2 个人信任水平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调节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研究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7.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7.2.1 关键指标测度及检验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模型设定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2 服务满意度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的调节分析 |
7.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不同服务类型契约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研究 |
8.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8.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8.2.1 变量选取 |
8.2.2 描述性分析 |
8.2.3 模型设定 |
8.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户福利模型联立估计实证分析 |
8.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制分析 |
8.3.3 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差异分析 |
8.3.4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要素禀赋农户福利的处理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2)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自然地理状况及旱作农业发展 |
2 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3 山西省旱作农业中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土壤肥力的调控 |
3.1 有机旱作农业中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 |
3.2 有机旱作农业中调控土壤肥力的耕作管理措施 |
3.3 作物抗旱耐旱品种选育与调亏灌溉 |
4 结语 |
(3)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三)理论分析框架 |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
(一)农机补贴政策发展演变 |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三)永昌县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机使用概况 |
(四)永昌县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配置情况 |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发放程序 |
四、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引起间接效果变化 |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评述 |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题分析 |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度设计问题分析 |
(二)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适应性分析 |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操作问题分析 |
六、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
(二)国内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
(三)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分析 |
(四)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可借鉴的经验 |
七、优化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
(一)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 |
(二)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 |
(三)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 |
(四)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 |
(五)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 |
(六)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 |
(七)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1.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赤峰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现代农业内涵的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3.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水平研究 |
1.3.4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研究 |
1.3.5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
2.1.2 现代农业特征和理念 |
2.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分析 |
2.1.4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2.2.6 产业组织理论 |
2.2.7 技术进步理论 |
2.2.8 经济增长理论 |
2.3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2.3.1 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2 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3 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4 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1.1 发展了大批商业化的家庭农场 |
3.1.2 政府对农业的有力支持 |
3.1.3 成熟的农业服务体系 |
3.1.4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 |
3.1.5 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 |
3.1.6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
3.2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2.1 注重发展“特色农庄”和“一村一品”农业模式 |
3.2.2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
3.2.3 健全的农业协作组织 |
3.2.4 完善的农业科研、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体系 |
3.2.5 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农协金融紧密联系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3.2.6 优良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
3.3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3.1 重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3.3.2 重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
3.3.3 重视发展“生态村庄”农业模式 |
3.3.4 注重农业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
3.3.5 注重建设农业培训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体系 |
3.4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4.1 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
3.4.2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农业 |
3.4.3 农业科研投入大,非常重视农业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
3.4.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类型多、参与主体多 |
3.4.5 注重发展“区域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
3.5 国外成功经验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3.5.1 政府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至关重要 |
3.5.2 开展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
3.5.3 金融资本支持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3.5.4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3.5.5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3.5.6 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
3.5.7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赤峰市基本情况 |
4.1.1 交通区位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文化历史 |
4.1.4 经济概况 |
4.1.5 矿产资源 |
4.2 赤峰市农牧业资源概况 |
4.2.1 气候资源 |
4.2.2 温泉、冷泉资源 |
4.2.3 森林资源 |
4.2.4 草场资源 |
4.2.5 河流水文资源 |
4.2.6 土壤资源及耕地类型 |
4.2.7 野生植物、畜种资源 |
4.2.8 农作物品种资源 |
4.3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
4.3.1 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 |
4.3.2 农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
4.3.3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已经确立 |
4.3.4 农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
4.3.5 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支撑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
4.3.6 动物疫病防治成效显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
4.3.7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建立,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
4.3.8 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
4.4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
4.4.1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
4.4.2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优势 |
4.5 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1 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 |
4.5.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 |
4.5.3 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
4.5.4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
4.5.5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
4.5.6 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
4.6 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6.1 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4.6.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指标选取 |
5.2.3 指标解释 |
5.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5.3.1 层次分析法(AHP) |
5.3.2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5.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4.1 评价结果 |
5.4.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 |
5.4.3 结论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区域布局 |
6.1 赤峰市农牧产品产量构成——外部对比分析 |
6.1.1 赤峰市种植业产量构成 |
6.1.2 赤峰市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
6.2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评价 |
6.2.1 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
6.2.2 畜禽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
6.2.3 赤峰市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
6.2.4 赤峰市畜禽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
6.3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牧产品生产情况——内部对比分析 |
6.3.1 赤峰市各区(旗、县)种植业产品生产情况 |
6.3.2 赤峰市各区(旗、县)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
6.4 基于优势农牧产品的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布局 |
6.4.1 粮食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2 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3 畜禽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4 饲草饲料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5 特色农牧业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7.1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分析 |
7.1.1 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的因子分析 |
7.1.2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
7.1.3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
7.2 赤峰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分析 |
7.2.1 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
7.2.2 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7.3 赤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
7.3.1 水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
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7.3.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 |
7.3.4 2013 年赤峰市用水情况分析 |
7.3.5 2020 年赤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策略及保障措施 |
8.1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想 |
8.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 |
8.2.1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模式 |
8.2.2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
8.2.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模式 |
8.2.4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8.2.5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8.3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
8.3.1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
8.3.2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
8.3.3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
8.3.4 加快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牧业生产力布局 |
8.3.5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
8.3.6 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
8.3.7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8.3.8 加强农牧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
8.3.9 强化农牧业面源治理,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 |
8.3.10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农牧业对外开放水平 |
8.4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8.4.1 深化农村牧区、农牧场和农牧业改革 |
8.4.2 建立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8.4.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
8.4.4 强化依法治农治牧 |
8.4.5 实行目标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 |
8.4.6 构建完善现代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9.3.1 不足之处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广西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调查与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的研究 |
1.2 关于耕作制度现状、发展方向及对策的研究 |
1.3 关于种植制度的研究 |
1.3.1 间混套作研究 |
1.3.2 轮作研究 |
1.4 关于养地制度的研究 |
2 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调查 |
2.1 灵川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及土壤特征 |
2.1.4 主要农业资源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灵川县稻田种植制度的主要类型及模式 |
2.3.2 灵川县稻田土壤耕作制度概况 |
2.3.3 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存在的问题 |
2.4 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的措施 |
2.4.1 调整稻田农作物种植结构 |
2.4.2 加大对冬闲田的开发利用 |
2.4.3 扩种绿肥及推广土肥技术 |
2.4.4 加强稻田水利工程建设 |
2.4.5 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
3 灵川县稻田冬种模式优化试验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1 水稻分蘖动态 |
3.3.2 作物考种与测产 |
3.3.3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3.3.4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 |
3.3.5 土壤固碳效应 |
3.4 田间作业与管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作物产量效益 |
3.5.2 土壤的物理性状 |
3.5.3 土壤的化学性状 |
3.5.4 土壤的固碳效应 |
3.5.5 不同冬种模式的经济效益 |
3.5.6 不同冬种模式的综合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种植冬季作物能够提高水稻生产力,提高作物的产量 |
3.6.2 种植冬季作物能够调节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
3.6.3 种植冬季作物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 |
3.6.4 种植冬季作物能够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发表论着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6)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重要性与两难性 |
2.1 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地位及自然条件 |
2.1.1 东北区 |
2.1.2 黄淮海区 |
2.1.3 长江中下游区 |
2.1.4 西南区 |
2.1.5 蒙新区 |
2.1.6 特征总结 |
2.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2.2.1 主产区粮食产出总量及对全国的贡献 |
2.2.2 主产区粮食产出空间布局及对全国的贡献 |
2.2.3 主产区粮食产出优势分析 |
2.3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两难性 |
2.3.1 地方经济发展的两难性:低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陷阱 |
2.3.2 地方政府经济调控的两难性:产粮大县与财政穷县 |
2.3.3 农户种粮不种粮的两难性:粮食增产与增收滞缓 |
2.3.4 粮食经销商经营的两难性:价格风险与政府管制 |
2.3.5 地区生态环境的两难性:粮食增产与环境保护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概况:历史与现状 |
3.1 粮食主产区财政体制的历史变革及收支状况 |
3.1.1 财政体制的历史变革 |
3.1.2 粮食主产区财政收支状况 |
3.2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阶段及项目归类 |
3.2.1 以农补工的负保护阶段(1949—1978) |
3.2.2 工农自补的中度保护阶段(1978—2003) |
3.2.3 以工补农的高保护阶段(2004年至今) |
3.3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的现状分析 |
3.3.1 财政支农的总量特征 |
3.3.2 财政支农的结构特征 |
3.3.3 财政支农的区域比较 |
3.4 现阶段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
3.4.2 财政支农结构不优 |
3.4.3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不合理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效率与公平 |
4.1 财政支农政策实施原则及目标选择 |
4.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4.1.2 政策目标 |
4.2 财政支农总量对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分析 |
4.2.1 财政政策的经济效率目标 |
4.2.2 财政支农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评价 |
4.2.3 财政支农总量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效果评价 |
4.3 财政支农总量对主产区城乡社会公平的效果分析 |
4.3.1 财政政策的社会公平目标分析 |
4.3.2 社会公平的衡量及实证模型 |
4.3.3 实证结果及经济分析 |
4.4 财政支农总量对公平与效率双目标的协调性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分项目及优先序 |
5.1 引言 |
5.2 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
5.2.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状况 |
5.2.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
5.2.3 影响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效果的问题剖析 |
5.3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5.3.1 粮食价格补贴政策 |
5.3.2 粮食综合收入补贴政策 |
5.3.3 其他生产资料补贴政策 |
5.4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实施效果评价 |
5.4.1 实施状况 |
5.4.2 实施效果评价 |
5.4.3 问题剖析 |
5.5 财政支农结构的综合效应及优先序分析 |
5.5.1 以农业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支农结构效果 |
5.5.2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的财政支农结构效果 |
5.5.3 以城乡社会公平为目标的财政支农结构效果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行为影响:投资与不投资 |
6.1 文献回顾 |
6.2 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特征 |
6.2.1 农业投资中农户的主体地位突出 |
6.2.2 农户农业投资规模总体上呈快速增长态势 |
6.2.3 长期投资是农户农业投资的主要形式,但流量上存在投资不足 |
6.2.4 农户农业短期投资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多样化结构显现 |
6.2.5 农户农业短期投资存在显着的区域差距 |
6.2.6 农户农业投资的货币化趋势加强 |
6.2.7 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理性化 |
6.2.8 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
6.3 财政支农政策对主产区农户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6.3.1 生产性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的经济分析 |
6.3.2 转移性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的经济分析 |
6.3.3 经常性支农支出对农户投资的经济分析 |
6.4 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襄樊地区为例 |
6.4.1 影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因素假定 |
6.4.2 实证模型及分析结果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启示与警惕 |
7.1 主要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原则及调整方向 |
7.1.1 美国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1.2 欧盟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1.3 日本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1.4 印度农业政策的原则及方向 |
7.2 政府一般性服务的国际经验 |
7.2.1 美国经验 |
7.2.2 欧盟经验 |
7.2.3 日本经验 |
7.2.4 印度经验 |
7.3 政府金融支农的国际经验 |
7.3.1 美国经验 |
7.3.2 欧盟经验 |
7.3.3 日本经验 |
7.3.4 印度经验 |
7.4 农产品价格保护的国际经验 |
7.4.1 美国经验 |
7.4.2 欧盟经验 |
7.4.3 日本经验 |
7.4.4 印度经验 |
7.5 直接收入补贴的国际经验 |
7.5.1 美国经验 |
7.5.2 欧盟经验 |
7.5.3 日本经验 |
7.5.4 印度经验 |
7.6 市场准入限制的国际经验 |
7.6.1 美国经验 |
7.6.2 欧盟经验 |
7.6.3 日本经验 |
7.6.4 印度经验 |
7.7 国际经验的启示 |
7.7.1 财政支农政策投向方向 |
7.7.2 财政支农总量方面 |
7.7.3 财政支农结构方面 |
7.7.4 特别支农政策的启示 |
7.8 国际经验的警惕 |
参考文献 |
8 提高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的政策优化研究 |
8.1 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的理论框架 |
8.1.1 多重政策目标的耦合 |
8.1.2 政策优化的内容体系 |
8.2 财政支农总量的合理水平确定 |
8.3 财政支农结构的优化调整 |
8.3.1 农业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稳定投资比重 |
8.3.2 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入比重 |
8.3.3 农业补贴方面:与市场接轨,有松有紧 |
8.3.4 农业科技支出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入比重 |
8.3.5 农村扶贫支出方面: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机制 |
8.3.6 农口部门事业费支出方面:压缩人员金额,提高专项支出比例 |
8.4 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设计 |
8.4.1 预算机制 |
8.4.2 筹资机制 |
8.4.3 分配机制 |
8.4.4 运行机制 |
8.4.5 监管机制 |
8.4.6 验收评估机制 |
8.5 其他辅助措施 |
8.5.1 加快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8.5.2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8.5.3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
8.5.4 完善市场准入限制制度 |
8.5.5 完善政府金融支农制度 |
8.5.6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
9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9.1.2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 |
9.1.3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总量效果评价 |
9.1.4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结构效果评价 |
9.1.5 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影响分析 |
9.1.6 主要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
9.1.7 提高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的政策优化研究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7)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用发展的眼光搞好农机推广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创新并不是凭空想象的, 它需要付出切合实际而有效的努力 |
2 适时创新发展, 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
2.1 加强农机化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并坚持长 |
2.2 坚持推广工作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成熟性。 |
2.4 农机化是实施保护性耕作必备的载体, 保 |
2.5 加强推广与鉴定的有机结合。 |
(10)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研究的基本背景 |
二、县域经济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目标框架 |
第一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一、县与县域的基本界定 |
二、我国的县级行政设置 |
三、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
一、县域经济的农村性 |
二、县域经济的基础性 |
三、县域经济的复杂性 |
四、县域经济的开放性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 |
一、农业型县域 |
二、加工型县域 |
三、林矿型县域 |
四、边境口岸型县域 |
五、旅游型县域 |
六、商贸型县域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要素结构 |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产业结构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结构 |
第五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机制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工机制 |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运动机制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系统机制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国外的县域经济发展 |
一、美国的县域发展 |
二、法国的县域发展 |
三、日本的县域发展 |
四、对我国县域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的县域经济发展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诊断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范围界定 |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概况 |
三、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分省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
一、封建时期的县域经济 |
二、半殖民地与殖民地时期的县域经济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县域经济 |
四、改革开放后的县域经济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县域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 |
二、县域发展的层次差距显着 |
三、县域发展的空间格局鲜明 |
四、县域发展的区域特色突出 |
第四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条件制约日趋突出 |
二、生态环境退化比较严重 |
三、林矿县域历史包袱较多 |
四、农村城镇化滞后问题突出 |
五、体制机制问题制约显着 |
第五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类型 |
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类型划分依据 |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体系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农业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农业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农业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农业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四、各类农业型县域发展的分析 |
五、农业县域国营农场发展分析 |
第二节 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加工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加工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加工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林矿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林矿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林矿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林矿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边境口岸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四、各类边境口岸型县域发展的分析 |
第五节 旅游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旅游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旅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旅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六节 商贸型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一、商贸型县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商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商贸型县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演进机理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演变 |
一、萌芽发展阶段 |
二、单一发展阶段 |
三、多元发展阶段 |
四、分化发展阶段 |
五、提升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机制 |
一、地域分工机制 |
二、地域运动机制 |
三、地域系统机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
一、地区水土资源及其变化 |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三、地区交通与区位条件 |
四、行政区经济系统的变化 |
五、农业产业化与粮食安全 |
六、区域政策与管理体制 |
第六章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
第一节 东北地区类型县域的发展道路 |
一、农业型县域发展道路 |
二、加工型县域发展道路 |
三、林矿型县域发展道路 |
四、口岸型县域发展道路 |
五、旅游型县域发展道路 |
六、商贸型县域发展道路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调控重点 |
一、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
二、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三、加快县域城镇化的进程 |
四、协调县域内外区域发展 |
五、提高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的体制改革 |
一、探索新型省市县体制关系 |
二、转变政府职能与治理机制 |
三、改革垦区和林矿县域体制 |
四、建立适应发展的财政体制 |
五、创新城乡间要素流动机制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贡献 |
三、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宁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交易费用视角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 ——以东北玉米生产为例[D]. 薛莹.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4)
- [2]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 贾亚敏,何化春,赵丽,张丽光,郭虹霞,邓妍,王美霞,王创云.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8)
- [3]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D]. 米文彬. 兰州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夏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5]广西灵川县稻田耕作制度调查与模式优化研究[D]. 马艳芹.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6]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D]. 汪厚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7]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8]用发展的眼光搞好农机推广工作[J]. 褚振有,李相娟.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8(05)
- [9]嘉祥县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实践与探索[A]. 张海涛. 现代农业装备与新农村建设——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山东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 [10]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D]. 王晓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农业论文; 林业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类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