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战略·海战场·海军(论文文献综述)
肖锋[1](2020)在《对海军“海上实际存在”国际法规则的理论探析——航行自由VS存在自由》文中研究说明中美关于"航行自由"的争议,本质是对海军海上存在的争议。海军作为技术性、战略性和国际性军种,在全球海洋从事包括航行飞越在内的各种海空军事行动和活动,可概括表述为海军海上存在,是"自成一类"的人类海洋活动。国际社会很早就采用两条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的路径,对海军海上存在进行法律规制:一是在海域制度特别是领海制度中嵌入适用海军舰机的一般法律规则;另一是由少数海军大国或在特定海域或针对特定海军武备发展特殊法律规则。当今,调整海军海上存在的法律规则极度缺失并严重碎片化,仅有的规则严重落后于海军武备发展和时代和平要求。本文提出,必须在理论上剥开美国给海军海上存在设置的航行自由虚假包装。中国应在外交法理话语中摒弃"航行自由",用"海洋命运共同体"超越"海洋丛林法则",根据海军海上存在新情况,与海上邻国创制双边和地区海军海上实际存在规则,积极构建全球海军海上实际存在国际法规则体系。
杜博[2](2019)在《70年来的人民海军外交:历程、经验和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组建以来,人民海军70年的外交实践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渐发展、全面推进三个时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浅到深的渐进历程,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塑造有利海上安全环境、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经验表明,海军外交必须要体现国家意志、紧密围绕军队使命和海军任务、与部队战备训练和海军现代化建设相结合、遵守运用国际规则、合作与斗争并举,才能发挥最大功效。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人民海军应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拓展和深化海军外交的内容,瞄准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以推动与后发海洋国家合作为纽带,搭建海上互信机制平台,打造中国特色海洋软实力。人民海军将积极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推动构建世界海洋新秩序,助推海洋命运共同体伟业。
季明江[3](2019)在《基于侧线感知原理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执行任务的多样性、服役环境的复杂性等给近场目标探测定位提出了需求与挑战,目前常规的声纳和光学手段难以应对。鱼类凭借侧线器官,能精准地获得周围流场信息,实现对周围目标的精确感知,为UUV近场目标探测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针对基于侧线感知原理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问题,系统分析侧线近场目标感知机理,重点研究人工侧线阵列优化设计方法和近场目标定位方法,探索一种新的近场目标定位技术手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侧线近场目标感知机理建模与分析针对侧线感知原理如何应用到近场目标定位中的问题,系统分析了侧线近场目标感知机理。首先,从鱼类侧线本身出发,分析了侧线的基本结构及流场感知的基本原理,基于侧线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侧线的幅频响应特性;然后,基于势流理论建立了目标的等效偶极子源模型,明确了目标的典型特征;最后,基于偶极子源的流场分布,分析了侧线感知目标的流场特性,明晰了侧线的有效感知范围。分析结果表明,侧线感知周围流场的流速和压力变化信息,频率范围约为几赫兹到几十赫兹之间;侧线感知的目标具有偶极子源的基本特征;侧线感知原理的工作范围可以弥补声纳技术近场感知的盲区。(2)人工侧线阵列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针对人工侧线阵列的优化设计问题,利用定位过程中的响应向量失配和噪声信息,提出了基于Cramer-Rao下界的阵列定位性能评价方法,建立了阵列布局与阵列定位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重点分析了均匀线型阵列的长度和阵元密度对有效定位区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设计具有最少传感器的最简阵列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均匀线型阵列设计方法和基于多目标函数联合优化的典型平面阵列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设计得到的人工侧线阵列在满足定位需求的条件下具有最少的传感器个数以及最优的传感器间隔。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得到的阵列达到了既定的定位需求,验证了论文所提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3)基于空间谱估计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方法研究针对水下近场压力场中的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空间谱估计的偶极子源定位方法和基于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重信号分类)空间谱估计的偶极子源定位方法,从噪声和响应向量失配的角度分析得到,两种方法具有相同的定位精度,MUSIC方法比MVDR方法具有更好的定位分辨力;在此基础上,证明了以一般形式运动的目标具有偶极子源的空间谱估计形式,并以周期非简谐运动和随机运动进行了验证,即无论目标的运动频率和幅值如何变化,均可用偶极子源的MVDR方法和MUSIC方法进行定位,具有鲁棒性;进一步地,针对响应向量失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RNN(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空间谱估计的目标定位方法,解决了响应向量失配带来的定位精度劣化问题,且能在一次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它具有不同大小、振幅和频率偶极子源的有效定位,具有普适性。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所提的定位方法能够实现准确和鲁棒的目标定位,普适性强,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近场目标定位方法。(4)人工侧线阵列水下近场目标定位实验验证设计并开发了线型阵列和十字阵列两种典型的人工侧线阵列,搭建了偶极子源定位验证实验系统,通过将真实阵列采集得到的数据作为定位方法的输入,并将计算得到的位置与实际位置进行比较,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做了系统的实验验证。开展了常规偶极子源定位实验、不同参数偶极子源的定位实验、不同阵列布局以及不同阵列结构下的偶极子源定位实验,验证了论文基于空间谱估计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方法的有效性、鲁棒性和普适性,以及人工侧线阵列优化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地,讨论并得到了线型阵列和十字阵列的实验结果对侧线分布生物学研究的启示意义,即两种阵列在定位性能上的差异体现了鱼类头部侧线和躯干侧线功能上的差异。总之,论文在系统分析侧线近场目标感知机理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建立人工侧线阵列布局与定位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并提出了最简人工侧线阵列的优化设计方法,即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均匀线型阵列设计方法和基于多目标函数联合优化的典型平面阵列设计方法,实现了均匀线型阵列、十字阵列和矩阵阵列的优化设计布局;另一方面从阵列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空间谱估计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方法,实现了精确、鲁棒和普适的近场目标定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论文所提技术方法的有效性,为复杂环境下UUV的近场目标定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具有较好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薛薇[4](2019)在《基于脑电实验的态势指挥界面配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化作战的条件下,随着作战单元机动性的不断提高,指挥机关对战场态势感知信息的精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态势指挥仿真系统是为了帮助解决指挥系统的评估等问题而存在的。本文以态势指挥仿真系统为基础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不同国家的态势指挥系统及仿真系统的界面展开研究分析,整合和归纳了国内外态势指挥仿真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根据这些功能模块的分区以及指挥操作人员使用这些功能模块时的周期,将本文研究的态势指挥界面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态势指挥界面的地图与敌我目标识别研究,另一个部分是态势地图与导航栏背景色的配色研究。随后,本文又根据态势指挥界面的视觉维度方面,将态势指挥界面分为颜色,文字以及布局等进行研究,并阐述了配色研究在态势指挥界面中的重要程度。针对配色的研究,从色彩心理学,人机环以及视觉感知分层的方向出发。在进行态势指挥界面的地图与敌我目标识别的脑电实验研究时,目标颜色选择了在视觉距离上等分的蒙塞尔色立体的颜色进行研究。在进行导航栏背景色的研究时,背景色的选择采用了蒙塞尔色立体色彩体系。随后针对态势指挥界面的地图与敌我目标识别的搜索任务进行了脑电实验,分析了不同种类目标的不同颜色下,被试的反应时以及准确率,并分析了实验中产生的P300的波幅与潜伏期。之后,再针对态势指挥界面的态势图与导航栏背景色进行了脑电实验,采用了Oddball实验范式,对被试的反应时及正确率,以及实验中产生的P300的波幅与潜伏期进行分析。本文完成的实验研究工作,得到的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在态势图与敌我目标的视觉搜索实验中,几种不同目标的配色中,明度以及纯度较高的颜色均有较短的潜伏期,具有,较短的反应时间,较大的波幅占用的视觉注意空间较大。(2)在态势图与导航栏背景色的脑电实验中,采用了Ooddball实验范式,3种背景色引发的P300的波幅与潜伏期各不相同,结果发现采用饱和度较低的蓝色有降低对态势图区域干扰的优势。
白成祖[5](2018)在《信息不完备与知识不确定条件下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研究及其海上战略支点应用示范》文中研究表明“海上战略支点”的规划设计有助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然而机遇往往伴随风险,在当今云谲波诡世界政治、军事格局背景下,建设海外保障基地需综合考量海域沿线恶劣的自然环境、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社会文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现实存在的可供直接应用的案例样本匮乏等信息不完备问题,开展相关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研究具有一定挑战性。本文针对海上战略支点建设中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了评估方法与决策技术研究的创新探索和应用示范,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一)系统地开展了海上战略支点风险辨识工作,梳理归纳了各类致险因子,研究构建了多层级自然环境风险和人文环境风险指标体系。(二)针对强风、巨浪、低能见度等支点海区的危险天气,归纳提炼其物理特征与风险因子,创新发展了因果关系辨识算法及其标准化方案并运用于筛选“因果关联”的预报因子;提出了基于稀疏数据的自适应性贝叶斯预报模型,并在西北太平洋年际热带气旋生成个数预报实验中取得较理想结果。(三)针对自然风险要素众多和数据零散、结构不统一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信息扩散的快速密度聚类算法模型,并运用于战略支点利益攸关海域自然风险区划实验。该算法较之传统方法,能自动识别聚类中心和甄别噪声,在相关案例检测中均体现出更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四)针对人文环境风险指标冗杂、难以凝练核心环节等难点问题,提出引入核熵成分分析法并运用L1-范数进行优化的研究思想和算法模型,开展于战略支点人文风险识别与特征参数降维工作。该算法较之经典方法,不仅能在概率密度估计方面凸显优势,也能更好满足数据降维和转化的基本要求。(五)针对海外战略支点选址规划中的风险分级和排序等问题,创新发展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PROMETHEE决策模型的排序型聚类新算法,该方法不仅能自动识别风险类别数,还能对各个目标进行完整排序以供决策者分析研判。(六)针对海外战略支点地点优选决策问题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指标权重无从分配、部分决策信息空缺、难以抉择的犹豫心理状况、多名专家同时打分等情景,改进完善了原有概率型语言评语集的比较算子,创新发展了一种新的权重估计算子和一套模糊语言评语集的决策体系,并运用于海外保障基地优选规划示范。全文可为未来海上战略支点的筹划与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李明[6](2018)在《贝叶斯网络结构与参数优化学习及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和引领方向。作为海洋安全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的主体空间,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上维权行动和海上军事活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有效获取海洋环境信息、准确预报海洋环境变化、科学评判海洋环境风险,既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亟待开展海洋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海洋环境现实存在的信息不完备性、知识不确定性、环境要素多源性和作用机理非线性等特点,使得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海洋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开展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研究,而风险评估的核心内涵是对不确定信息的提取、表达和建模,本文针对海洋环境多源信息的融合推理和评估建模问题,引入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算法—贝叶斯网络理论,围绕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等重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了创新探索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一)系统分析和阐述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内涵,将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归纳为自身不确定性、信息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通过海洋气象水文要素的不确定性分析并结合不确定性风险理论,将海洋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梳理为随机性、模糊性、不完全性、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针对海洋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基于贝叶斯网络等智能算法的评估建模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二)针对大数据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中,结构弧的确定存在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信息流全局因果分析思想和0/1优化原理提出了一种结构学习算法—改进型贪婪搜索算法(AGS)。该算法首先基于信息流理论,引入全局因果度量构造0/1优化问题,得到最优初始网络结构;随后以此结构为基础产生结构搜索空间,通过贪婪算法搜索结构弧,同时根据信息流确定弧方向,实现结构的一体化学习,以得到最优网络结构。数值实验表明,AGS算法与既有算法相比能够更能得到近似全局最优结构,信息流的引入实现了弧和弧方向的同步确定,简化了搜索程序,使算法在准确性和时间性能上更加可靠、高效。(三)针对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在实际评估应用中,训练样本信息不定量和不完备等问题,以及既有算法对于数据缺失条件下的参数学习存在易收敛到局部最优和学习速度较慢的缺陷,基于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流程,构建误差函数以实现观测信息与推理信息的误差反馈,采用遗传算法反向搜索节点的最优概率分布,将网络参数的训练转化为多元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数据非定量和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网络参数学习的反演算法,数值模拟和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反演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四)针对贝叶斯网络的条件独立性假设在实际评估问题中较难满足的限制,通过引入变量之间权重的分配以改进条件独立性假设的途径,在朴素贝叶斯框架和既有加权贝叶斯网络的基础上,归纳了权重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主观性问题,针对性引入经典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并对其进行算法优化,通过改进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网络权重,建立了加权贝叶斯网络的优化模型。(五)基于本文改进发展的贝叶斯网络、动态贝叶斯网络、云模型等智能算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域的海洋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实验和预测模拟。首先根据实际应用条件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和途径进行风险评估实验,分别提出了近岸和远洋两套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其次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建模技术进行风险的动态评估和预测实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洋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得出南海-印度洋沿岸18个近岸港口城市和远洋海区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实验区划。
兰波[7](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的海权发起了挑战。美国对我国采取海上遏制政策,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敌对活动,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岛,不断派飞机和舰船入侵我国领海和领空,同时对我国实行“封锁”与“禁运”。此外,美国于1950年和1961年分别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951年,随着《旧金山和约》的非法签订,美国不顾我国反对而将钓鱼岛的所谓“施政权”交给日本,导致钓鱼岛问题成为之后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1969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指出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有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储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此,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间陆续出现了海域划界问题和岛屿争端问题。七十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对本属我国的南海诸岛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犯,至今仍实际控制着我国的诸多岛礁,并且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为了维护新中国的海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逐步收回曾经丧失的海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本该属于我国的岛屿宣示主权,发布了正式的领海声明,克服一切困难建立起人民海军,提高我国的海防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海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各沿海国对海洋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开始各自立法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由此而引发了诸多新的海权争端。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权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美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恐”之后,开始将全球战略中心逐步从中东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制约了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发挥,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形成了挑战。因此,为了巩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巩固军事同盟体系,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制衡中国发展的同时将经济危机转移给亚洲。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美国结为同盟关系的国家在东海和南海持续给我国制造海权争端,促使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影响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一阶段的国家战略无不体现对海洋和海权问题的关注。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进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面对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端,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政策,有效缓解了与周边国家在海权归属问题上的矛盾,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江泽民时期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理念,主张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在此基础上,我国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寻求与他国和平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对内则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能力。胡锦涛时期提出了“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理念以及“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习近平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大会报告,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海洋强国梦。随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依法治海”。在南海问题上提出“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关于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的创意将给沿线各国包括我国的海洋发展带来诸多便利和机会。海上力量是海权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想拥有强大的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是海上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进而发展为“近海防御”和“远洋防卫”相结合。海军武器装备也经历了从缴获、接收、购买、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如今我国海军已经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和平时代,海军的作用也有多元化发展,除战争外还承担着出访、演习、护航、助力海洋事业发展等任务。除海军外,我国的海上力量还包括海监、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警察。2013年,我国对海上力量进行整合,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结束“五龙治海”的局面,海上执法由分散变为统一。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向来主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海权问题上,我国同样誓不称霸,反对海上霸权。我国大力发展海权的目的,绝非要称霸海洋,而是为了维护我国正当合法的海上权益,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而推动世界海洋的和平发展。
卢胜君[8](2017)在《超越霸权:基于威慑性的中国海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旨在解析中国海权的深刻内涵。中国海权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威慑性。相对美国全球战略而言,亚太是其东线战略的前沿,中国则是其看防的重点。美遏制中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将中国围困在其东线以内,不能经东海、南海,前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权始终着眼于和平战略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背景下,中国陆海文明塑造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渐入人心。在以"称霸"为特质的西方海权观面前,"海上丝绸之路"所彰显的"海洋和谐观"无疑将成为引领世界、走向全球的主流思维。
岳鹏[9](2017)在《战略对接对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来源于现实情况与历史问题相结合所导致的困惑。一方面,当下中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积极构建与一些重要国家的战略对接关系,同时作为崛起大国,中国的海权事业也在蓬勃发展,那么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对外构建战略对接的行为对海权领域的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另一方面,为什么在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德国作为崛起国家都在发展海权,且这种行为都挑战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但是最终美国胜利了而德国却失败了?基于上述困惑,并结合当下时事,本文采用了一个新的角度,即从战略对接的视角来研究海权。因此,本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间构建的战略对接如何影响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并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核心假设:不同战略对接的选择会通过系统能量传送力影响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建立战略对接的两国作为国际系统之下的子系统,会在系统能量传送力的作用下对其中一国内部某一具体领域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及验证研究假设,本文采用了诠释法、模型分析法和案例法。基本思路是将国家间建立的战略对接关系视为国际系统之下的"子系统",它具有系统的属性和功能,由两个国家构成,但真正起推动作用的是国家内部的各个发展领域。在本文中,国家被定义为一级单元,国内的发展领域被定义为二级单元。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子系统与二级单元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系统能量传送力",它是连接子系统到二级单元之间的重要纽带,是能量在系统内进行转移和传送的重要机制,它发挥作用·需要依托供需关系的平衡、战略对接模式、战略对接国和战略对接领域的选择。有了这一机制,就能够解释"子系统"是如何对二级单元的发展施加影响,从而为战略对接对海权的影响提供解释力。接下来,本文采用了案例验证的方法,使用美国和德国海权发展成败这一正一反两个案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为了使两个案例具有统一性,案例的时间范围都控制在自1890年至1945年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段内。在经过两个历史案例验证后,本文又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对案例验证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理论上的提炼和升华,进而得出四点结论:第一,战略对接建立与维持的基本原则是两国供需关系的平衡;第二,战略对接对海权的影响取决于对接模式、对接国和对接领域的选择;第三,系统能量传送力是战略对接得以跨层次影响海权发展的关键机制;第四,国家间体系与国家内部发展领域之间存在双向建构关系。根据以上四点结论,本文给出的政策建议是:首先,中国在进行战略对接时必须要仔细权衡本国的战略需求程度和战略供给能力,避免"供需失衡"情况的出现;其次,中国在构建战略对接时要基于本国海权等重点发展领域的需求,对战略对接模式、战略对接国和战略对接领域进行慎重的选择;最后,国家应尽量建立海权领域的直接战略对接,如果在其他领域进行对接,也应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调整,使在非海权领域的战略对接能够起到反哺海权的作用。最终实现战略对接与海权领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李国选[10](2015)在《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海洋权益》文中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已成为国际性的议题。中国超越了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的道路而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在现有国际秩序的框架内实现自身实力的增长,尽可能降低中国崛起对国际社会的不良效应,从而让国际社会乐于接受中国的和平发展。但客观的现实是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资源,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发生矛盾。如何获取资源就成了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陆地资源开发将尽的预期日益强烈,继续开发的成本太大,且边际效用严重递减。而在21世纪,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是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是世界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载体,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重要舞台。从历史上看,海洋对国家发展的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海权与海洋权益。海权与大国武力崛起模式紧密关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国武力崛起模式受到限制越来越大。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势下,海洋权益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大。虽然海权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没有消失,只是其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海权与海洋权益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都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权益具有物质、观念与制度三种基本表现形式。物质形态的海洋权益主要表现为海洋政治权益、海洋安全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通道权益和海洋科研权益;观念形态的海洋权益主要表现为海洋空间观念、海洋竞争观念和海洋资源观念;制度形态的海洋权益主要表现为领海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大陆架制度、公海制度与国际海底区域制度。作为海洋权益的一个重要基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称为“海洋宪章”,具有强大的规范性能力,是衡量国家海洋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标准。即使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也不敢公开反对它,也经常把其海洋行为视为追求和维护其海洋权益的行为。海洋权益的规范性能力主要体现在海洋权益观念的建构能力与制度性海洋权益及物质性海洋权益的因果塑造能力。海洋权益正是凭借其规范性的能力渗透到国家的发展之中。海洋权益不断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本质,促使中国和平发展的水平日益提高。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外向性明显,越来越突破国家领土的限制,通过海洋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海洋权益成为国家发展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海外资源和海外贸易的依赖度空前提高。海洋权益中的安全权益、经济权益、政治权益、通道权益与科研权益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中国和平发展能够成功的基本条件。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洋权益产生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景与中国对海洋权益的维护、吸收和利用程度有明确的正相关关系。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历经有限接触、全面对接与深入融合三个阶段。目前,这一进程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中国海洋权益的支撑是密不可分的。持续不断的海洋权益输入是中国和平发展必要条件,所以,中国周边的海洋权益争端的解决是中国的和平发展最终成功的基本前提。随着中国海洋权益渗透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因子和要素越多,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实践水平就会越来越高。中国的海洋权益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合作性与合法性三个基本特征,这意味着中国维护与拓展海洋权益是以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国际海洋法为基础的,根本不会破坏现存的国际海洋秩序。全球性的中国海洋权益意味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不能局限于中国的大陆和领海,而应扩展于国际公共海域;合作性的中国海洋权益表明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维护与拓展海洋权益,并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海洋权益争端;合法性的中国海洋权益预示着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维护与吸收海洋权益的正当性。中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中国管辖范围内的海洋权益与管辖范围外的海洋权益。国际公共海域的面积约为2.5亿平方公里,是中国拓展海洋权益的重要空间,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资源来源地,和谐海洋理念的重要践行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与海上邻国存在的海洋权益争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已产生抑制作用,尽管这些抑制作用不能根本改变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但应足以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鉴于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根本解决,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国际公共海域的海洋权益,维护、吸收和利用这些海洋权益来弥补中国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带给中国的损失。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应注重提升在国际公共海域中维护和拓展海洋权益的能力。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良性互动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路径,也是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最佳选择模式。海洋权益能够提供中国的和平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的和平发展引导、保护和规范中国海洋权益的吸收和利用。这既是对历史上武力建设海洋强国道路的摒弃,又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持续、快速与健康的和平发展需要充分供给的资源、和平的海上安全环境与海洋战略通道的畅通等三项基本条件。当下及未来最大的问题是海洋权益争端影响了海洋权益对中国和平发展的供养,彻底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是和平发展的中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海洋权益融入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决定着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景。
二、海洋战略·海战场·海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战略·海战场·海军(论文提纲范文)
(1)对海军“海上实际存在”国际法规则的理论探析——航行自由VS存在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现实问题与学术疑点 |
二、海军舰机海上活动是“自成一类”的人类海洋活动 |
三、国际法规制海军舰机的“功能”而非限制其“本能” |
四、关涉海军海上存在的法律规则严重缺失滞后且碎片化 |
五、对海军海上实际存在国际法规则进行理论探讨的启示 |
(2)70年来的人民海军外交:历程、经验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海军外交的历程 |
(一)初步探索期 |
1.与苏联开展海军外交 |
2.与第三世界国家开展海军外交 |
3.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海军人才 |
(二)逐渐发展期 |
1.海军高层互访 |
2.海军舰艇互访 |
3.中美海上安全磋商机制的建立 |
(三)全面推进期 |
1.海军高层互访和舰艇访问呈常态化发展 |
2.海军交流不断机制化 |
3.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持续进行 |
4.参与国际合作更加频繁 |
二、人民海军外交发展历史的经验 |
(一)体现国家意志,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
(二)必须坚持斗争原则,讲究斗争策略 |
(三)必须紧密围绕军队使命和海军任务,坚持与时俱进 |
(四)必须与部队战备训练紧密结合,坚持向常态化方向发展 |
(五)必须与海军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为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经验搭建桥梁 |
(六)必须遵守并创造性运用国际法和国际规则 |
三、人民海军外交展望 |
(一)以搭建海上互信机制平台为重点,塑造和平稳定的周边海上安全环境 |
(二)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努力提供全球海洋公共安全产品 |
(三)以推动与后发海洋国家的多边海军外交为纽带,不断推进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体系变革 |
(四)以培塑中国特色海洋海军文化为抓手,持续提升海洋软实力(44) |
(3)基于侧线感知原理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侧线生物原理概述 |
1.2.2 人工侧线阵列研究综述 |
1.2.3 近场目标定位方法研究综述 |
1.2.4 存在问题分析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侧线近场目标感知机理建模与分析 |
2.1 侧线感知原理及动力学敏感特性 |
2.1.1 侧线结构及流场感知原理 |
2.1.2 侧线动力学模型及敏感特性 |
2.2 侧线感知的目标特性 |
2.2.1 目标的等效偶极子源模型 |
2.2.2 偶极子源压力场模型 |
2.3 侧线感知目标的流场特性 |
2.3.1 偶极子源流场分布 |
2.3.2 偶极子源动力场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侧线阵列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3.1 基于Cramer-Rao下界的阵列定位性能评价与分析 |
3.1.1 偶极子源定位中的Cramer-Rao下界 |
3.1.2 阵列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
3.1.3 均匀线型阵列的定位性能分析 |
3.2 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均匀线型阵列设计方法 |
3.2.1 最简均匀线型阵列的双层优化设计模型 |
3.2.2 最简均匀线型阵列的分层优化算法 |
3.2.3 案例及验证 |
3.3 基于多目标函数联合优化的典型平面阵列设计方法 |
3.3.1 平面阵列的定位性能评价指标 |
3.3.2 典型平面阵列及其多目标函数联合优化设计模型 |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函数联合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3.3.4 案例及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空间谱估计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
4.1 基于空间谱估计的偶极子源定位方法 |
4.1.1 基于MVDR空间谱估计的偶极子源定位方法 |
4.1.2 基于MUSIC空间谱估计的偶极子源定位方法 |
4.1.3 仿真定位结果及性能对比分析 |
4.2 基于宽带空间谱估计的目标定位方法 |
4.2.1 宽带空间谱估计的DFT数学模型 |
4.2.2 宽带空间谱估计与目标定位 |
4.2.3 仿真案例 |
4.3 基于GRNN和空间谱估计的目标定位方法 |
4.3.1 基于GRNN的响应向量建模 |
4.3.2 基于简化响应向量学习的空间谱估计方法 |
4.3.3 验证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工侧线阵列水下近场目标定位实验验证 |
5.1 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
5.1.1 人工侧线阵列设计与开发 |
5.1.2 实验系统 |
5.2 线型阵列偶极子源定位实验 |
5.2.1 常规偶极子源定位实验 |
5.2.2 不同参数偶极子源的定位实验 |
5.2.3 不同阵列布局下的偶极子源定位实验 |
5.3 十字阵列偶极子源定位实验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结果 |
5.4 实验结果的生物学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主要名词中英对照表 |
(4)基于脑电实验的态势指挥界面配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理评估研究现状 |
1.2.2 视觉系统研究现状 |
1.2.3 配色研究现状 |
1.2.4 态势指挥系统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态势指挥系统及要素 |
2.1 态势指挥系统及仿真系统 |
2.1.1 外军态势指挥系统界面 |
2.1.2 国内态势指挥仿真系统界面 |
2.2 态势指挥仿真系统界面结构分析 |
2.2.1 态势指挥与控制仿真系统结构分析 |
2.2.2 态势指挥与控制仿真系统界面内容结构分析 |
2.2.3 态势指挥与控制仿真系统界面视觉维度分析 |
2.3 态势指挥界面配色的重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态势指挥界面色彩研究 |
3.1 态势指挥界面的色彩理论研究 |
3.1.1 态势指挥界面的色彩视系统知研究 |
3.1.2 态势指挥界面的色彩的人机工程理论研究 |
3.2 态势指挥界面的认知与配色研究 |
3.2.1 态势指挥界面的色彩特征研究 |
3.2.2 态势指挥界面中不同配色方式分析 |
3.2.3 基于视觉感知分层的态势指挥界面配色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态势指挥界面目标配色研究 |
4.1 脑电技术在数字界面元素评价中的应用 |
4.2 地图与目标配色的认知实验 |
4.2.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4.2.2 实验设计 |
4.3 目标配色的实验数据处理 |
4.3.1 行为数据的处理 |
4.3.2 脑电数据的处理 |
4.3.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态势指挥界面导航栏配色研究 |
5.1 地图与导航栏配色的认知实验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设计 |
5.2 导航栏配色的实验数据处理 |
5.2.1 行为数据的处理 |
5.2.2 脑电数据的处理 |
5.2.3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成果 |
6.2 论文的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调查:态势界面主背景色配色评价 |
表1 态势地图与导航栏背景色配色方案及编号 |
表2 问卷调查结果 |
表3 脑区不同蓝色蓝色目标组的配对T检验 |
(5)信息不完备与知识不确定条件下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研究及其海上战略支点应用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目释义 |
1.2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1 研究背景 |
1.2.2 面临的挑战 |
1.2.3 重要性和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国外海上战略支点发展现状 |
1.3.2 海上战略支点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海上战略支点国内研究现状 |
1.3.4 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海上战略支点安全风险概念模型 |
2.1 海上战略支点安全风险概述 |
2.2 海上战略支点安全风险致险因子 |
2.2.1 自然环境致险因子 |
2.2.2 地缘人文致险因子 |
2.3 海上战略支点自然环境风险指标体系 |
2.4 海上战略支点地缘人文风险指标体系 |
2.4.1 传统安全威胁风险指标体系 |
2.4.2 非传统安全威胁风险指标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略支点海区热带气旋生成个数预报 |
3.1 危险天气及其预报途径 |
3.2 基于信息流因果关系检测的预报因子筛选 |
3.2.1 新信息流标准化公式推导 |
3.2.2 基于信息流的热带气旋预报因子提取 |
3.3 基于小样本的热带气旋自适应性贝叶斯预报模型 |
3.3.1 基于信息扩散的无参数化贝叶斯方案 |
3.3.2 基于模糊谱的热带气旋预报模型 |
3.3.3 热带气旋预报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支点自然风险实验区划 |
4.1 基于信息扩散的快速密度聚类算法 |
4.1.1 聚类算法RLCA+A |
4.2 RLCA-IDM自适应聚类算法 |
4.2.1 寻求截断距离的智能优化算法 |
4.2.2 无须提前预设判定群组数K |
4.2.3 甄别噪声同时不增加多余计算量 |
4.2.4 聚类算法RLCA+IDM的体系架构 |
4.3 战略支点海域自然风险实验区划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气候态战略支点海域自然环境风险季节区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支点海域地缘人文风险识别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相关理论基础 |
5.2.1简介PCA-L1 |
5.2.2 核熵成分分析法 |
5.2.3 最优KECA(OKECA) |
5.3 L1范数优化的KECA |
5.3.1 研究动机和新目标函数 |
5.3.2 算法详解 |
5.3.3 数学性质 |
5.3.4 计算复杂度分析 |
5.3.5 核密度估计及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
5.4 用L1-KECA提取目标国地缘人文风险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略支点海域地缘人文风险排序区划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常规无监督分类方法 |
6.2.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6.2.2 经典的聚类检验准则 |
6.2.3 决策PROMETHEE算法步骤 |
6.3 结合FCM和 PROMETHEE的排序型聚类新算法 |
6.3.1 排序型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6.3.2 数学性质 |
6.3.3 实例对比研究 |
6.4 战略支点利益攸关的东道国人文环境风险分类排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海外保障基地优选应用示范 |
7.1 概率型语言评语集及其应用 |
7.1.1 概率型语言评语集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
7.1.2 模糊集PLTSs排序的可能度公式 |
7.1.3 数学性质 |
7.1.4 根据PLTSs可能度公式解决MCDM问题的方案 |
7.1.5 战略支点位置的优选实验 |
7.2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原则的OWA算子获取权重 |
7.2.1 内容回顾 |
7.2.2 新OWA算子 |
7.2.3 数学性质 |
7.2.4 社会稳定性指标权重分配 |
7.3 区间型概率语言评语集及其保障基地优选应用 |
7.3.1 基本定义 |
7.3.2 标准化方案 |
7.3.3 比较法则 |
7.3.4 模糊集IVPLTSs的基本运算法则 |
7.3.5 融合算子 |
7.3.6 根据IVPLTSs解决多准则群决策问题 |
7.3.7 战略支点位置的优选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人类发展指数(HDI)全球排名及其统计数据 |
(6)贝叶斯网络结构与参数优化学习及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洋环境评估研究现状 |
1.2.2 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问题分析 |
1.3.3 研究思路 |
1.3.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估 |
2.1 不确定性风险 |
2.1.1 风险理论 |
2.1.2 风险不确定性分析 |
2.2 风险评估方法 |
2.2.1 经典评估方法 |
2.2.2 新兴评估方法 |
2.2.3 不确定性评估方法 |
2.3 不确定性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
2.3.1 海洋环境风险概念 |
2.3.2 海洋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 |
2.3.3 不确定性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贝叶斯网络学习与建模 |
3.1 贝叶斯网络原理 |
3.1.1 贝叶斯网络基本概念 |
3.1.2 贝叶斯网络基本假设 |
3.1.3 贝叶斯网络知识表达 |
3.2 贝叶斯网络学习 |
3.2.1 结构学习 |
3.2.2 参数学习 |
3.2.3 贝叶斯网络推理 |
3.3 贝叶斯网络建模 |
3.3.1 建模方法 |
3.3.2 建模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流因果辨识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
4.1 问题分析 |
4.2 基于信息流的改进型贪婪搜索评分算法 |
4.2.1 信息流基本理论 |
4.2.2 无约束0/1优化问题的构建 |
4.2.3 BIC评分函数与GS算法 |
4.2.4 基于信息流的AGS算法 |
4.3 数值实验 |
4.3.1 实验环境与数据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样本条件下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算法 |
5.1 问题分析 |
5.2 遗传算法理论 |
5.2.1 基本概念 |
5.2.2 算法流程 |
5.3 网络参数反演方案 |
5.3.1 参数反演流程 |
5.3.2 模型实验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量强相关条件下加权贝叶斯网络优化学习模型 |
6.1 问题分析 |
6.2 加权朴素贝叶斯网络 |
6.2.1 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
6.2.2 加权朴素贝叶斯网络 |
6.3 权重确定 |
6.3.1 权重计算问题 |
6.3.2 改进型灰色关联法 |
6.4 仿真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
7.1 南海-印度洋海洋环境分析 |
7.1.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7.1.2 指标分析 |
7.2 数据离散化—指标等级划分 |
7.2.1 自适应高斯云变换 |
7.2.2 指标等级划分 |
7.3 近岸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
7.3.1 结构构建 |
7.3.2 参数学习 |
7.3.3 加权推理 |
7.4 远洋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实验 |
7.4.1 结构构建 |
7.4.2 参数学习 |
7.4.3 推理计算 |
7.5 海洋环境风险动态评估与预测 |
7.5.1 动态贝叶斯网络原理 |
7.5.2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建模 |
7.5.3 海洋环境风险动态评估实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特色与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我国海权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
第一节 美国对新中国的海上遏制 |
一、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沿海地区的敌对行动 |
二、经常入侵我国领海与领空,对我国实行海上“封锁”与“禁运” |
三、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极大地威胁到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 |
第二节 中国东海和南海海权面临侵犯 |
一、日本与美国私相授受我国钓鱼岛 |
二、南越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
三、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海上权利的主张 |
一、收回丧失海权,建立规章制度 |
二、宣示岛屿主权,发布领海声明 |
三、建设人民海军,提高国家海防能力 |
第二章 改革开放战略下中国的海权认识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战略中的海权因素 |
一、面向海洋的改革开放 |
二、主张和平发展,反对海上霸权 |
三、对争议海域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的海权环境 |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家海权的影响 |
二、我国在黄海、东海、南海均面临海权争端 |
三、中美关系缓和,但在海权问题上美国依然对我国造成压力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 |
一、邓小平的海军建设思想 |
二、确立“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
三、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 |
四、海军协助国家发展建设 |
五、海军进一步加强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安全观”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观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
一、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 |
二、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
三、南海形势趋于复杂 |
第二节 中国提倡“新安全观”理念 |
一、“新安全观”理念的提出 |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 |
三、发展国内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力 |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
一、江泽民的海军建设思想 |
二、继续贯彻“近海防御”战略,海军建设全面发展 |
第四章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认识 |
第一节 新世纪初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反恐” |
二、日本在东海动作不断 |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及南海争端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 |
一、“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提出 |
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下的海权维护 |
三、“实施海洋开发”与“发展海洋产业”战略 |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
一、胡锦涛的海军建设思想 |
二、海军装备先进化,航空母舰诞生 |
三、海军作用的全面发挥 |
第五章 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海权 |
第一节 新时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权的挑战 |
二、日本“倚美制华”,东海争端激烈化 |
三、部分南海声索国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南海局势升温 |
第二节 我国制定海洋强国战略 |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 |
二、全面推行“依法治海” |
三、用“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 |
四、陆海统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海洋经略 |
五、维护和平海洋,追求海上利益共赢、共享 |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
一、习近平的海军建设思想及人民海军的发展 |
二、“五龙治海”及其弊端 |
三、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进行海上执法维权 |
结语 我国海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
一、对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
二、应着力完善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建设 |
三、应大力培养海洋领域的专业人才 |
四、政府在提高我国国民海权意识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超越霸权:基于威慑性的中国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和平的战略目标 |
(一) 战略文化:海洋和谐理念 |
(二) 共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
(三) 秩序建构:自利催生互利 |
(四) 保障手段:和平优先武力 |
二、为正义而斗争的原则 |
(一) 坚决斗争———维护主权的权威 |
(二) 有限斗争———超越霸权的制衡 |
(三) 灵活斗争———注重策略的效应 |
1. 反对不加分析的盲目主义。 |
2. 反对不加警惕的和平主义。 |
3. 反对不加限制的让渡主义。 |
4. 反对不加维权的维稳主义。 |
三、现代海洋意识的重塑 |
(一) 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
(二) 治理意识———由以德治海向以力治海转变 |
1. 以政而治。 |
2. 以法而治。 |
3. 以文而治。 |
(三) 动力意识———由道义驱动向利益驱动转变 |
1. 维护领土主权的斗争原则: |
2. 扞卫领土主权的斗争手段: |
3. 获取领土主权的斗争目标: |
(四) 执法意识———由多元主体向一元主体转变 |
1. 建构海上执法垂直管理体系。 |
2. 优化海上执法基础设施配备。 |
3. 注重海上军民融合保障支援。 |
4. 加强海上民兵建设。 |
5. 加强实战训练演练。 |
四、核心在于提升威慑力 |
(一) 海上力量:建立强大海军尤为必要 |
1. 强大海军的存在便是对侵略势力最大威慑。 |
2. 打破封锁和遏制是中国海权的基本定位。 |
3. 海上安全利益拓展需要制海权的有效支撑。 |
(二) 威胁应对:作战要素的规划与设置 |
(三) 有限海权:塑造“使敌人怕”的自卫权 |
1. 核心利益必须是与本国生死攸关的利益。 |
2. 美国的海权同样不能超越国际正义之外。 |
3. 中国海权塑造的是“使敌人怕”的自卫权。 |
结论 |
(9)战略对接对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地理条件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
(二) 经贸与技术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
(三) 军事、政治和法规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
(四) 资源环境与国民性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
(五) 策略选择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
(六) 关于战略对接的既有研究 |
(七)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三) 研究难点 |
四、章节设计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一、崛起国家的概念界定 |
(一) 崛起的含义及相对性 |
(二) 国家在崛起中的基本特征 |
(三) 崛起国家概念的定义 |
二、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及概念界定 |
(一) 战略对接的内涵解析 |
(二) 战略对接与含义相近概念的区分 |
(三) 战略对接的概念定义 |
(四) 系统视角下的战略对接 |
三、战略对接现象的历史追溯 |
(一) 西方历史上的战略对接 |
(二) 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对接 |
四、国家间战略对接的三种模式 |
(一) "分界"式战略对接 |
(二) "协助"式战略对接 |
(三) "共生"式战略对接 |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海权的历史延续与新发展 |
一、经典海权思想在冷战后的延续 |
(一) 马汉"海权理论"的提出 |
(二) 掌握制海权仍为海权思想的核心 |
(三) 难以超越的地理因素 |
(四) 海军的重要性依然显着 |
(五) 海权的力量梯度损耗依然存在 |
二、冷战后海权的变化与发展 |
(一) 海上新问题的出现 |
(二) 冷战后海权承担的主要任务 |
(三) 海权影响力在国家崛起中的新发展 |
三、海权的重新理解与界定 |
(一) 海权内涵的重新定义 |
(二) 海权发展成败的界定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解释 |
一、核心研究假设及概念设定 |
(一) 核心研究假设的提出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二、系统能量传送力发挥作用的三个层次 |
(一) 战略对接能否建立及其持续性 |
(二) 战略对接的模式选择 |
(三) 战略对接的领域选择 |
三、三个层次的理论分析与解释 |
(一) 供需平衡与战略对接的建立 |
(二) 对接模式与系统能量传送力的程度变化 |
(三) 对接领域与系统能量传送力的属性变化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海权的发展与成功(1890—1945) |
一、美国海权理论的诞生与海权大国的初步形成 |
(一) 海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海权的争论 |
(二) 美西战争与美国海权力量的初步发展 |
(三) 美国海权意识的最终确立 |
二、美英第一次战略对接与两国海军对等局面的形成 |
(一) 一战前美英战略对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一战期间美英两国矛盾的产生及走向缓和 |
(三) 美英两国在一战中的战略对接 |
(四) 华盛顿会议与美英海军对等局面的形成 |
三、美英第二次战略对接与美国海军对英国的超越 |
(一) 一战后美英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
(二) 美英重新走向战略对接的过程 |
(三) 二战中美英两国的战略对接 |
(四) 美国海军对英国海军的全面超越 |
四、战略对接对美国海权成功的影响性分析 |
(一) 供需平衡确保美英建立稳定战略对接关系 |
(二) 紧密对接模式的建立增强了美国海权获取支持的能力 |
(三) 与海洋霸主国的对接降低了美国海权崛起的阻力 |
(四) 在海洋事务领域的对接增大了海权发展获得的能量 |
(五) 航空领域的对接使美国海权发展获得空权配合 |
(六) 系统能量传送力在美国海权发展中的效果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德国海权的变迁与失败(1890—1945) |
一、德国海洋战略的确立与海上力量的初步发展 |
(一) 威廉二世主政与"世界政策"的提出 |
(二) 提尔皮茨海军战略与德国海军的初步发展 |
(三) 一战前英德实现战略对接的基础和机遇 |
二、英德战略对接的失败与德奥战略对接 |
(一) 殖民地划界问题与英德战略供需关系的失衡 |
(二) 海军裁军谈判与英德战略对接的最终破裂 |
(三) 德奥战略对接对德国海军建设的延缓 |
(四) 一战中英德海军较量与德国的战败 |
三、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的战略对接 |
(一) 德国海军的重新崛起与进一步发展 |
(二) 二战前德、意、日三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
(三) "轴心国"集团的成立与德国同意大利、日本的战略对接 |
(四) 德国海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及其最终的失败 |
四、战略对接对德国海权失败的影响性分析 |
(一) 供需失衡使德国与英国未能建立起战略对接关系 |
(二) 松散的对接模式减弱了德国海权获取支持的能力 |
(三) 与海洋霸主国的战略对抗阻碍了德国海权的崛起 |
(四) 发战陆权的战略对接领域分散了海军建设的资源 |
(五) 德国海权的发展未能得到空权的有效配合 |
(六) 系统能量传送力在德国海权发展中的效果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战略对接与海权:体系与单元变化的理论分析 |
一、案例验证得出的基本结论 |
(一) 战略对接由国家自主选择构建 |
(二) 战略对接建立后国家的海权发展将受其影响 |
(三) 海权发展结果取决于战略对接的系统能量传送力 |
二、战略对接对海权影响性研究的理论内涵 |
(一) 战略对接:单元自主建构的国家间体系 |
(二) 海权成败:单元变化的具体表现 |
(三) 系统能量传送力:从体系到单元内部的能量转移 |
三、国家间"双核"体系与国内发展领域的相互影响 |
(一) 国家间"双核"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二) 国家间体系与二级单元的双向建构 |
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理论上的结论 |
二、对中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海洋权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问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研究 |
(二) 关于海洋权益的研究 |
(三) 关于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中国海洋权益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取得的突破与存在的困难 |
(一) 取得的突破 |
(二)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第一章 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概念重构与战略解读 |
第一节 海洋权益概念的重构 |
一、海洋权益概念重构的依据 |
二、重构后的海洋权益的分析框架 |
三、海洋权益的观念体系 |
四、海洋权益的制度内涵 |
五、海洋权益的物质结构 |
六、海洋权益三种内涵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解读 |
一、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框架性分析 |
二、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目标 |
三、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手段 |
四、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运行环境 |
五、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绩效评估 |
第三节 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机理 |
一、海洋在中国和平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
二、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途径 |
第二章 中国海洋权益的分布现状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海洋权益的分布现状 |
一、太平洋上的中国海洋权益 |
二、印度洋上的中国海洋权益 |
三、大西洋上的中国海洋权益 |
四、中国北极海洋权益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权益的基本特征 |
一、全球性 |
二、合法性 |
三、合作性 |
第三章 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有限接触阶段(1979-1993) |
一、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开始接触的缘起 |
二、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有限接触的途径 |
三、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有限接触的效果 |
第二节 全面对接阶段(1993-2002) |
一、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全面对接的缘起 |
二、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全面对接的途径 |
三、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全面对接的效果 |
第三节 深入融和阶段(2002-至今) |
一、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深入融和的缘起 |
二、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深入融和的途径 |
三、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深入融和的效果 |
第四章 海洋权益之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意义 |
第一节 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及其面临的基本挑战 |
一、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
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基本挑战 |
三、基本挑战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 |
第二节 物质形态的海洋权益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物质准备 |
一、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和平发展的三大机制 |
二、海洋权益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推动 |
第三节 观念形态的海洋权益重塑和平发展的中国身份 |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二、海洋权益对和平发展的中国身份定位 |
三、海洋现状型国家身份对和平发展的中国利益界定 |
四、海洋权益对和平发展的中国行为建构 |
第四节 制度形态的海洋权益规范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 |
一、国际海洋制度:概念界定与变迁进程 |
二、国际海洋制度对中国和平发展何以重要 |
三、国际海洋制度如何塑造中国的和平发展 |
第五章 海洋权益争端对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干扰及克服 |
第一节 中国海洋权益争端的主要内容 |
一、南海权益争端 |
二、东海权益争端 |
三、黄海权益争端 |
第二节 海洋权益争端如何干扰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 |
一、海洋权益争端严重影响中国的资源供给 |
二、海洋权益争端极大威胁中国的海洋安全 |
三、海洋权益争端干扰中国的海洋通道顺畅 |
第三节 中国的战略谋划与应对之策 |
一、培育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关联性理念 |
二、以和平发展为核心理念建构或重构海洋制度 |
三、和平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不断的海洋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海洋战略·海战场·海军(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海军“海上实际存在”国际法规则的理论探析——航行自由VS存在自由[J]. 肖锋.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0(06)
- [2]70年来的人民海军外交:历程、经验和展望[J]. 杜博.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9(06)
- [3]基于侧线感知原理的水下近场目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季明江.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脑电实验的态势指挥界面配色研究[D]. 薛薇. 东南大学, 2019(05)
- [5]信息不完备与知识不确定条件下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研究及其海上战略支点应用示范[D]. 白成祖.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6]贝叶斯网络结构与参数优化学习及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应用研究[D]. 李明.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D]. 兰波. 山东大学, 2017(03)
- [8]超越霸权:基于威慑性的中国海权[J]. 卢胜君.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05)
- [9]战略对接对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的影响研究[D]. 岳鹏.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10]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海洋权益[D]. 李国选. 武汉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