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2003年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招标中获重大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1](2018)在《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体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直接关系到林区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是实现我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森林蓄积量“国家自主贡献”国际承诺的切入点。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多次变迁使得集体林产权不清、权属多变,导致集体林长期存在森林质量差、生产水平低等问题。为解决集体林发展的产权关系问题,我国于2003年开启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任务为“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落实责任”,全面落实了农户对集体林的承包经营,使农户成为了集体林的主要经营主体。新一轮改革背景下,集体林区农户的各项经营行为成为了理论界与实践届关注的焦点。虽然此次改革赋予了农户较为完善的集体林产权,并取得了初步的改革成效,但其推进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方面,现实中存在的多种产权模式使得不同地区对产权政策的执行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农户持有集体林产权与政策预期并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改革后农户仍粗放经营林地、且不愿参与林地流转,集体林产权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的积极性没有多大改观,集体林经营绩效亟待提高。在当前制度安排下,如何有效地激励农户在林业经营中的各项行为决策已成为提高集体林经营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产权理论,产权通过影响人的目标和行为而发挥其功能,即集体林产权直接影响着农户在林地经营中的行为决策,并由此决定了农户的林地经营绩效。因此,深入探讨现有集体林产权制度赋予农户的权利束如何影响农户各项经营行为及林地经营绩效,对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提升集体林经营绩效、促进集体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农户行为决策理论,通过梳理国外内相关研究,构建集体林产权通过影响农户林地经营行为而影响林地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回顾和总结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南方集体林区浙江、江西536户竹林种植户调查数据,分析集体林产权制度背景下农户各项经营行为现状,进而采用Double-Hurdle模型探究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的影响,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产权发挥的投资激励、林地配置和劳动力配置等作用途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以及双边受限的Tobit模型检验集体林产权与农户林地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升集体林经营绩效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集体林产权制度背景下,农户对所在村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的了解程度较低,但大部分农户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自家有积极影响;集体林产权中,农户对产权稳定性和流转权的认知水平都较高,但对抵押权的认知水平较低。从农户林地投资情况来看,改革后农户生产方式仍较为粗放,不同生产环节的投入水平排序为,采伐投入>除杂投入>施肥投入;从农户林地流转情况来看,林权改革后林地流转发生率相当低,且林业生产的弱质性导致转入林地的农户更少;从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情况来看,改革后农户整体林业劳动力配置程度较低,尤其是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较少。此外,农户的各项认知和经营行为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具有较大差异。(2)通过研究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的影响,可以发现,其对农户不同生产环节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而言,除杂环节方面,稳定的产权能够激励农户提高除杂概率,而完善的流转权和抵押权对除杂概率没有影响;完善的流转权则有助于提高农户除杂投入水平,但产权稳定性和抵押权没对除杂投入无显着作用。施肥环节方面,产权稳定性能够提高施肥投入,而流转权和抵押权未对施肥投入产生影响。采伐环节方面,产权稳定性提高了农户采伐竹林的概率,但完善的抵押权却明显降低了农户采伐竹林的概率,流转权则没产生影响;稳定的产权和完善的流转权还有利于提高农户采伐投入水平,而抵押权对采伐投入无明显作用。(3)通过分析集体林产权对农户参与林地流转和农户林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可以得出,对于农户参与林地流转而言,产权稳定性并不是影响农户参与林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完善的流转权和抵押权则有助于提高农户参与林地流转的可能性;对于农户林地转出行为而言,产权稳定性也不是影响农户林地转出的关键因素,而完善的流转权和抵押权均对农户转出林地的概率和规模产生了促进作用。(4)通过研究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可以发现,就农户参与林业劳动的概率来说,产权稳定性和流转权并没有显着影响农户是否参与林业劳动,完善的抵押权则对农户参与林业劳动的概率产生了激励作用;就农户林业劳动力比重和林业劳动供给时间来说,产权稳定性和抵押权也未对林业劳动力比重和供给时间产生显着影响,但完善的流转权对林业劳动力比重和供给时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利用竹林种植户中有竹林产出的农户数据,验证集体林产权与农户林地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一方面,就林地产出而言,集体林产权中,稳定的产权有助于提高农户林地产出水平,完善的流转权也对农户林地产出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抵押权的完善程度则对农户林地产出的影响并不显着。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产权稳定性是通过林地投资的间接作用提高了农户林地产出水平;流转权则通过林地投资和非农劳动的间接作用提高了农户林地产出;虽然抵押权并不直接影响农户林地产出,但抵押权通过非农劳动的间接作用对林地产出产生了影响,不过该影响程度较小。另一方面,就林地生产效率而言,通过测算可知林地平均生产效率为0.5942;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和竹林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220、-0.1691、0.4792。集体林产权中,产权稳定性能够显着提高林地生产效率,而流转权和抵押权的完善程度则对农户林地生产效率无明显作用。
张庆祝[2](2018)在《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创业型大学研究,探索适合部分大学发展的新路径,激发大学的创新创业活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将创业型大学研究与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相结合,为农林院校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从而提高农林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林院校在服务农业现代化中实现新发展,对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创新创业、战略管理、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由普遍理论到特殊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逻辑主线开展研究。通过对大学职能变迁的历史考察,认为创业型大学新形态的出现,是大学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创业型大学及时回应了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和创新人才的渴望,必将成为大学发展一种重要模式。研究以沃里克大学和MIT为例,梳理了他们成为创业型大学的历程。研究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机会,通过组织创新和职能拓展,实现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并利用学术资本带来的发展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本质是:具有变革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的学术创业,是大学通过主动调整内部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实践。创业型大学在组织、职能、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在组织方面,具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跨越传统边界的创新组织;在职能方面,创业精神有机地嵌入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为创新创业文化的策源地,弘扬发展创新创业文化;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多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按照学术资源在知识领域高深程度(尖端学术资源和普通学术资源)与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难易程度(应用性学术资源和基础性学术资源)两个维度及其强弱组合,将创业型大学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创新性创业型大学和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借助Timmons的创业理论,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对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各有侧重,相互作用,动态发展,构成了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基本发展模式。提出了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模型,并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给出了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具体途径与基本模式。通过对农林本科院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审视,回溯了农林本科院校的发展脉络,研究了农林本科院校的目前现状,并借用生态位的理论分析了农林本科院校为什么要转型以及为什么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为农林本科院校向农林本科院创业型大学转型构建了基本模式,并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改造组织结构、突显创业特征、推动教师转型、促进文化融合五个转型策略以及转型要遵循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三原则,从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两方面对保障转型成功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根据战略地图理论,将农林类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分为职能发挥、内部运营、学习与增长三个层面,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绘制了学校转型的战略地图。最后,借助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研究成果,对某农业大学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战略分析和设计。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农业大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从转变发展理念、开展组织改造、突显大学创业特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该农业大学的转型进行了战略设计。
董玮[3](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桂萍[4](2016)在《重大行政决策之公众参与制度》文中提出对于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研究有着深厚的政策背景。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首次提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程序,指出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2010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把“公众参与”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尤其是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把“公众参与”正式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五大法定程序的第一步程序。同时,近年来,在与这些政策性宣示遥相呼应的行政立法与行政实践中,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纷纷制定有关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的各类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形式多样的听证会、论证会等等的公众参与模式也已然成为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常态风景。公众参与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也是达成共识的。然而实践中,公众参与制度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甚至还屡屡被虚置。公众参与制度的有效性为什么会大打折扣呢?为了防止割裂地看待程序设置问题,制度的不完善应该首先探究其理论基础。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厘清重大行政决策的概念。尽管行政决策概念本身处于一个行政法学的模糊地带,“重大”又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但“重大”的界定标准还是要尽可能客观化、标准化,尽可能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其次,研究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命题,概括起来,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正当程序、人民主权和协商民主三个方面,其中体现了民主国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等基本的行政法原则。再次,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对于解决现代风险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危机,以及追求政府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具有积极的价值功能,这种功能可以概括为公民教育与学习功能、民主训练与表达功能、正当合法化功能、共同体整合功能以及风险治理功能等五种功能。对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基本理论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述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对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进行类型化的研究。随着参与式行政的发展,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主体、客体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首先,行政参与主体中社会公众的主体范围得到扩展。“公众参与”中的“公众”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在实践中是极为复杂的,如果参照西方公众参与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需要对利益集团与非政府组织这两类公众群体予以特别的关注。专家由于其同时兼备行政机关与公众的属性,也应该成为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一类特殊的公众群体。其次,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客体应当是一种复合式客体,主要包括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和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其中参与行为是该复合式客体的核心。再次,公众参与的实践类型是丰富多彩的,按照公众参与的方式、途径等我们可以将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分为行政操纵型、专家主导型、授权型、协作型和技术辅助型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进行总体上的类型化分析之后,仍需要对其中具体的制度进行分类的解析与构建,公众参与的具体制度主要包括重大行政决策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以及专家参与制度。其一,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首要前提。该制度本身旨在于为行政主体与公众之间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场域,有利于公众在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及时获得相关信息,避免了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推进政府活动的高效性、民主性与合法性、以及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西方行政法治发达国家的信息公开立法相对比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也呈现出非常多样化的程序内容和形式。相比之下,我国信息公开立法与制度实践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众多重大行政决策的实践中,公众参与在范围、程度和有效性等方面的不足,都与政府信息发布不够充分及时等问题有直接联系。因此,要使信息公开制度成为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法治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力量,必须要加强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并依靠更为成熟、有效的信息开放制度来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其二,听证制度是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听证在最广义的层面上被理解为在行政机关作出意思决定之前先听取相对人意见的制度,这是行政程序正当化的最基本手段之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是行政听证制度的一种类型,而行政听证制度的存在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包括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治国理论(依法行政原理)等。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会具有其积极的价值功能,从听证会最初的简单的信息收集与事实认定功能发展到提高行政决策的可接受度、协调多方利益、增加行政决策权行使的透明度、增进政府公信力和促进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等更多的功能期待。听证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的具体运用中应该重点适用两个原则,包括案卷排他原则和禁止单方面接触原则。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体制,其中非正式听证程序在美国重大行政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之下,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制度发展得比较晚,其在法律规制、听证会代表遴选机制、听证会信息公开、听证会案卷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针对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实践运行中存在的这些困境,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应该致力于具体法律规则与程序的架构,包括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立法、推进听证程序的公开化、细化听证主持人的规范、优化听证代表的遴选机制、完善听证案卷制度和完善决策听证的救济机制等。其三,重大行政决策的专家参与制度是我国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特殊形式。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被正式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五大法定程序。然而本文所讨论的“专家参与”制度并不完全等同于五大法定程序中的“专家论证”程序。“专家参与”制度是“专家论证”制度的上位概念,是指专家参与所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活动,包括了专家在决策全过程中都可以参与的各个环节。此外,专家本身也是公众的一员,是公众参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角色身份兼备公众与行政的双重属性,是一种特殊的保持“中立性”和“独立性”的公众参与的主体,因此,“专家参与”制度在理论上可以作为“公众参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公众参与诸多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实践中,专家参与具有动态性、全程性和广泛介入等特点。专家可以借助其中立、理性的身份、特点,把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政府、利益集团与普通民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平衡各方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利益分配。而另一方面,在实践运行中,专家往往因为专业知识局限性,以及与地方政府利益或集团利益的纠葛而丧失公众信任,从而造成专家论证会沦为政府法治建设的“过场走秀”,“专家失灵”成为专家参与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担忧。为了解决专家参与制度在实践中呈现出的保障专家独立性机制和抑制专家知识滥用机制的“双重缺位”问题,就需要首先对重大行政决策中专家角色进行一个重新的解读,将专家角色定位为一种兼备公众与行政的双重属性,特殊的保持“中立性”和“独立性”的公众参与的主体。其次,还需要对专家参与制度进行一个类型化的分析。在重大行政决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决策过程本身的不同环节中,专家参与模式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如直接咨询模式、委托调研模式、公民运动模式以及公益诉讼模式等。再次,还需借鉴西方国家比较发达成熟的行政决策咨询系统和专家参与制度,结合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实践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专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如鼓励民间咨询机构的发展、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制度化路径、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以及建立专家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按程序制度的类型进行分类别析之后,更为微观、细致的阐述体现在对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若干典型视域进行解读与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领域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中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制度,这在与公民切身权益联系紧密的行政领域内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领域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首先,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场域。城市规划决策不仅仅是一项政府的职能,也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其积极的价值功能,其发展与我国整个公众参与运动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域外英美等国的城市规划决策制度发展较早,相关立法与制度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完善、自然的体系化工程,这个体系有效的运作与创造发展更新着公众参与的理念与制度,不断地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推向新的高潮。而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的理念与制度与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公众参与制度的广度和深度需要不断加强,我们必须针对我国公民与社会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度和模式。其次,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运行中具有其特殊重要性。环评公众参与的这种重要性激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情,关于环评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研究文献资料也是公众参与制度研究中最为丰富的。上世纪二战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环保决策与立法以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公众参与在环评制度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情形下仍未被给予应有的重视。环境保护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公众积极的参与才能确保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重大项目或决策的环评程序也是公众参与制度得以发挥最大效能的场域。政府除了要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环保意识,更需要完善环评公众参与的立法规范、程序规则和司法审查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完备、可操作性强的环评公众参与制度体系。尽管行政决策者都能认识到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年各地政府也在推进以听证会、座谈会为代表的各种公众参与方式,但研究普遍表明公众参与制度并没有在行政决策实践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针对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行政决策实践中的种种困境,我们应该尽快走出一条有序的、制度化的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路径。这个法治化的发展路径不仅需要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相关的法律规范,也需要在认同服务型政府理念基础上,努力探索建立服务型政府与公民之间平等、合作的新型互动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多元化发展渠道,增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效性。综上所述,我国公共行政领域的公众参与政治实践是一幅已经徐徐展开的巨大画卷,而这幅画卷浓墨重彩的一个章节就是公众有序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在国家与地方政策层面上,这个华丽的篇章已经有了很多积极的宣示;在实践行动层面上,形式多样的公众参与形式也开始引入重大行政决策领域;在法律规范层面上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有关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规定。但是,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属性和范围界定依旧不清晰,公众参与制度在行政决策实践中屡屡被虚置,统一的国家层面的立法也尚待制定,行政决策法治化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的研究不仅在行政法学的研究视野中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且对我国依法行政的建设具有十足的实践意义。
葛永金[5](2014)在《闽楠栽培生理生态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楠木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具有木材性能好、商业价值高等优点,同时拥有历史文化传承、艺术收藏等价值,是颇受市场欢迎的珍贵用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种战略资源。闽楠(Phoebe bournei)为樟科(Lauraceae)楠木属(Phoebe Nees)的常绿高大乔木,是珍贵用材楠木的原植物之一,及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和优良观赏树种。然而由于过度采伐及生境破坏,闽楠野生资源已近枯竭,科学合理的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目前包括浙江省在内的许多地区正在大力发展以闽楠为主的珍贵用材林。本论文通过研究闽楠分布区及其相应的气候特征,进行闽楠气候区划,以期为确定闽楠适宜栽培区和扩大引种造林提供依据;开展闽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在分子水平初步进行种源选择,为科学合理调配种子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光照和水分胁迫试验等栽培技术的研究,着重解决闽楠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营造闽楠人工林基地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1)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等方法,对闽楠分布区及其相对应的气候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绘制了首张闽楠气候区划图,确定了闽楠的适宜栽培区、较适宜栽培区、潜在引种区和不适宜引种区。研究结果表明,闽楠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纬24.18-30.29度,东经106.2-121.5度,海拔40-1220米之间,分布区年降水量平均值为1505.65mm,年蒸腾量平均值为979.57mm。其生长所需年均温最适范围为16.45-20.55℃、最高月均温最适范围为26.56-30.04℃、最低月均温最适范围为4.88-10.55℃,温暖指数最适范围为140.42-184.91℃,寒冷指数最佳范围为-1.96-0.23℃。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闽楠适宜栽培区在北纬24-30度,东经110-123度之间呈长方形分布,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北部、湖南省中南部,以及江西省和和浙江省南部地区和福建中部以北等区域。较适宜栽培区包括浙江省和湖南省北部,安徽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等省南部地区。闽楠年均温最低线以南为潜在引种区,以北地区则为闽楠不适宜引种区。(2)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保存较好、采种较多的闽楠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合气候区划和地理分布,在分子水平进行种源初步选择。结果表明,6个闽楠种群的多态位点比率在13.46%-67.31%之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福建沙县>广东始兴>江西龙南>福建政和>浙江开化>湖南攸县。6个闽楠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Shannon指数(I)在0.09-0.35之间,Nei指数(H)在0.06-0.24之间,遗传多样性为福建沙县>江西龙南>广东始兴>福建政和>浙江开化>湖南攸县。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Nm=0.17),但其水平非常低;种群间的基因多样度Dst=0.20,遗传变异主要是来源于种群间(57.21%)。在闽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将闽楠划分为3个种源区,闽楠最适宜分布区宜选择第Ⅱ种源区(中部种源区)的种源;较适宜分布区北部宜选择第Ⅱ种源(中部种源区)的种源,南部宜选择第Ⅰ种源区(南部种源区)的种源;潜在分布区宜选择第Ⅲ种源区(北缘种源区)种源。(3)通过水分控制试验,研究2年生闽楠苗木对间断性干旱胁迫和复水的生理生化响应机理。在轻度干旱胁迫(持续天数<15d)下,苗木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基本不受影响;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丙二醛含量、电导率、SOD、POX、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但复水处理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当干旱持续时间超过15-20天时,经复水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表明苗木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干旱胁迫已经超过植物自身调节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闽楠苗木能够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解能力来抵抗干旱胁迫,但是这两种保护机制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胁迫下作用有限。(4)通过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闽楠苗木生长量、生物量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光照(L50)条件下苗高和地径以及总生物量值最大,苗木质量指数为最高,与其它处理存在显着差异。此外,50%光照(L50)的闽楠苗木具有较低的保护性酶活性和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明在闽楠育苗期和造林后,应适度遮荫,林下补植时应注意控制林分遮荫度不宜过大。
刘建城[6](2014)在《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上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继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向共产主义理想拼搏奋进的道路上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作为这两个伟大历史发展力量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在新时期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一个最新发展的系统科学和系统论,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新的继承和丰富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实力迅猛发展,实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迅速崛起的伟大奇迹。基于我国新时期以来科技发展的事实,本文将尝试提出并分析的这样一个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实力为什么如此之快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这个发展的路径机制和路径是如何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将参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现代发展——系统论方法之中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将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和理论、实践层面的科技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思想和政策的科技实践成果,以明晰的形式对其组成要素和结构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演进的理论和逻辑脉络,并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绪论中将细致介绍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考察的问题,应对问题的逻辑思路以及所要应用的方法论、主要的文献来源等,并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若干创新点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在文章的第二章将对本文所讨论的“新时期”,“科技思想”,“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及“演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和界定,并对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和梳理。最后,介绍了系统论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方法论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及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的可行性与优势。第三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三到第六章,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将视野聚焦在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内,科技思想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驱动科技水平和实力快速提升的运行机制和路径上。考察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如何具体化为各项科学技术政策,并最终得以实现在各项科技和经济社会成果之中。我党关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特定时期内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而作为一个执政党的科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策性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因而,考察一定历史阶段内科技思想与科技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科技思想如何演化为科技政策并最终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是考察科技思想“演进”一个应有的纬度。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前述四章对新时期以来科技工作领域的运行机制,科技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和科技成果得以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章将对新时期科技思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科技理论的主体内容入手,分析理论整体中各主要组成要素在不同历史演化和继承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最后,文章从中概括出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在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以及科技工作中突显出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刘波[7](2013)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教育评估机构的健康高效运行,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政府集"管办评"于一身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发了一些教育评估领域的不良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开启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的政策闸门,彰显出国家实施"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改革新思路。然而,处于初生和萌芽状态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实践中暴露出种种弊病,乃至爆出"交钱买名次"的负面新闻,表明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不畅。构建相对独立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对于推进我国教育评估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探究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要素的作用规律,从人为机制视角提出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研究目的,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如下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剖析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活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从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要素中抽象出核心要素,从理论层面解读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内涵,从实践层面剖析我国当前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实然状况;再次,分析核心要素的作用规律,明确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动因和目标;最后,从机构设置、评估过程、评估制度、运行环境等四个方面,探讨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建议,并以开创我国"民间表彰政府教育绩效"先河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连续举办三届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为案例,借鉴研究结论给出完善运行机制的建议。整个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尽管新公共服务理论、民间组织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的概念体系、运用范畴迥异,但均强调多元、共享、协商、共赢,将其运用于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具备理论适切性。根据马克斯·韦伯和巴纳德的经典组织理论观点,从权力、主体和环境等三个要素分析组织运行机制是可行的。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分为自发机制(应然层面)和人为机制(实然层面)。就应然层面而言,权力、主体和环境等三个要素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中的作用机理是:获取权力资源是民间教育评估机构权力执行的前提,无形权力资源是核心资源;主体要素是机构运行的核心要素,机构主体把质量作为评估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和方法、与教育评估对象协商构建评估指标,可以满足不同教育评估对象的评估需求;环境要素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约束作用,包括政府对民间组织认识上的偏差,采取以预防制登记原则等六条原则为主的控制型管理,教育评估法律的缺位,制约了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就实然层面而言,通过对我国当前33个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官学背景,存在"分布不平衡、信息不公开"的特征,其发展情况与地方政府执政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着联系。上海市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与学校、政府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评估方法相对灵活,政府购买评估产品为其运行提供了经费保障等,是运行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外部制度抑制和内部制度缺位、政府垄断教育评估市场、学校难以摆脱"俯视型"评估关系等不利因素。通过实然层面与应然层面之间的对比,反映出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从权力、主体和环境等三个要素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明确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从哪里来"(动因)、"到哪里去"(目标),可以明晰设计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方向。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动因是: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鼓励,为机构介入教育评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要素对机构的动力,主要源于机构成员的尊重需求,注重作为专业化的组织和"知识人"特征;作为环境要素,国家宏观政策也为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活动预留了政策空间。随着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国内开始萌芽,并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这种外在环境的刺激,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壮大起到推动作用。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目标是:就权力要素而言,通过法律赋予的形式维护权力的正当性,同时保证权力不被滥用。而机构的章程等制度对权力结构、权力范围作出安排,以确保组织运行目标得以实现。通过与政府、学校等签订契约,是保障权力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就主体要素而言,按照由浅至深、由低到高可分三层内涵,即激发成员积极性→形成制度化管理制度→激发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从而把组织成员的自律意识转化为自主发展的动力,促进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自律。就环境要素而言,政府尊重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独立地位,通过扩大购买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产品的层次和范围等方式,与其建立互信关系;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与社会建立互动关系,重点从发挥以监督为主的社会保障作用、维护良好信誉两方面入手;通过增强学校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信任度、提升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水平,构建学校与民间教育评估机构之间的互助关系,可为组织运行提供良好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建议:鉴于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在萌芽期,缺乏雄厚的资金和人力资本,现阶段宜采用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从而充分运用机构有限的资源。通过成立机构的监事会和机构系统内部的监事会,促进机构自律;教育评估的专业性并不因机构的属性而发生根本改变,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程序遵循教育评估活动的一般规律,分为明确评估目的和依据、组建评估专家组、找准评估的重点、制定科学评估指标等八个步骤,也可根据具体评估项目进行灵活调整;在制度方面,通过提高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法律地位,构建专业化价值取向的内部规章制度,完善民间教育评估行业内部自律制度,为机构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在环境方面,通过构建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政府秉持引导服务的治理手段,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从而优化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借鉴以上结论,深入考察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连续开展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发现专业化的价值取向、广泛的社会信誉、多元化的合作渠道、良好的社会口碑等,为该机构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树立了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典范,但也存在参评案例总体偏少、获奖案例未能得到推广、与政府建立关系不密切等问题。通过提高机构的自律意识、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机构的组织架构等,以加强机构自身建设;通过政府积极培育、营造社会支持氛围,以改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外部环境。
张行斌[8](2013)在《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公共财政体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我国林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相当脆弱,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较低,做为国有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国有林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林业的政策体系迫在眉睫。借助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势,地方国有林业的改革发展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支持地方国有林业财政制度改革,改善地方国有林区的民生建设。本文应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结合国外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实践,为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分析了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历程,阐述了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分税制改革对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制约和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发展的现实需求。从而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也就是创新之处,即从地方国有林改革发展的视角研究公共财政。其间以黑龙江省的地方国有林改革发展的现状为背景,选取了黑龙江省鸡西市地方国有林业为样本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一手资料,对财政支持鸡西市林业发展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了鸡西市财政支持林业的成本与效益,测算了鸡西市地方国有林业发展的财政资金需求。在确立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构建地方国有林业公共财政体系,首先,构建地方国有林业公共财政体系的框架。其次,从公共产品利益影响范围和公共产品属性的视角,界定了中央与地方在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事权划分,综合财力投入的程度提出了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再次,从地方国有林业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纬度,提出开征森林生态税;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转移支付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地方国有林业财政收入保障机制;最后,论述公共财政体系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的保障措施,包括地方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林区政府职能转变和重构、林地确权改革、深化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建构林区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完善林业投资体制。
向韵[9](2013)在《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2007-2011)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园林绿化行业成为绿色朝阳行业正经历着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有关行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一直较少。本文以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借助政府平台方式获取大量一手数据,并以此开展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将行业调查内容设定为管理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和园林企业,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近2000份,走访了杭州、宁波等十一地市回访核对问卷数据,与相关人员就管理或经营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座谈。在问卷和座谈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研究了浙江省城市园林建设成效情况,对2007-2011年间城市园林建设指标、城市园林绿化财政投入指标进行了全省纵向和各市横、纵向对比,并引入4个外部指标与城市园林建设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三大行业特点:主要指标稳步上升,各城市间发展不均;财政支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外部因素众多,园林建设易受影响。本文还在258家有效企业样本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和人员数据基础上,结合官方统计数据、文献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测算了2011年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容量、浙江省园林绿化企业数量产值及分布、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从业者数量及分布等诸多宏观数据。经统计和测算,2011年浙江省园林绿化企业近2000家,从业者近25万人,省内园林绿化市场容量197.22亿元,省内园林企业总产值629.43亿元,浙江园林市场容量达到全国市场6%左右,浙江省园林企业产值达到全国市场21%。最终得出了我省园林行业另外三大特点:企业数量众多,高资质大型企业多;经济因素影响,企业和人才较集中;产值大于容量,外埠经营非常活跃。除上述六大行业特点外,本文还在问卷及座谈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四大行业主要问题:园林建设不均衡,财政投入欠合理;省内市场趋饱和,不正当竞争凸显;跨区域经营受限,地域壁垒难逾越;资金瓶颈成焦点,企业苦寻新出路。本文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和企业多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园林绿化行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的参考意义。
袁位高[10](2009)在《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浙江省生态公益林长期监测样地为基础,结合典型调查,通过系统研究498个生态公益林典型样地的群落特征,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群落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松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的物种组成结构、种群生态位、植物多样性、生物量与碳储量等群落结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构建高效生态公益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类型各层次的物种数均以常绿阔叶林树种数量最多,分别达到乔木层树种共有52科103属183个种,下木层树种为59科125属198个种,草本层为36科56属59个种;下木层以常绿阔叶林最多,毛竹林最少;草本层则以松林最少。松林、杉木林、竹林在较大尺度范围上呈集群分布,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的主要树种都呈随机分布,针阔混交林大部分树种呈集群分布;乔木层中的枫香、木荷、青冈、苦槠、马尾松、香樟、杉木、麻栎、冬青、白栎、黄檀和甜槠的生态位宽度最宽,灌木林依次为檵木>白栎>盐肤木>黄檀>杜鹃>算盘子>乌药>豆腐柴>麻栎>青冈>乌桕>木荷>覆盆子>山苍子>合欢;常绿阔叶林中的马尾松与木荷、青冈,针阔混交林中甜槠与香樟,短柄枹与杨梅、黄檀、麻栎,灌木林中黄檀与算盘子、豆腐柴,覆盆子与木荷、山苍子等生态位重叠值最大。(2)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海拔升高而先增后降。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丰富度、Simpson生态优势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为下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松林为下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杉木林为下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指数高于其它林型,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异质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针叶林,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乔木层物种数随着年龄的升高略有下降,其它指数随着年龄的升高先增后减。植物多样性指数中的物种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3)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中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初期增速快、后期则增幅较少,针阔混交林整体水平较高,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与成熟林的林分平均值分别为65.02t/hm2、103.31t/hm2、124.89 t/hm2和170.78t/hm2,松林、杉木林和竹林较低。乔木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下木层生物量及比重总体上呈随林龄地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草本层表现为针阔混交林低、变化小;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和马尾林中幼龄时生物量较大,中龄林后急剧下降。乔木层生物量是乔木林群落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生物量的70%以上,其中竹林达到92.16%、常绿阔叶林为83.94%、杉木林为82.17%、松林为77.44%、针阔混交林为74.15%,下木层生物量则是灌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占总生物量的74.09%,在幼龄林阶段,也是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草本层生物量在总生物量所占比例均为最小,不足5%。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约占70-80%,地下部分生物量占20-30%,其中竹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最高,为80.53%;常绿阔叶林的地下部分比例最高,为27.21%,结构最为均衡,杉木林和针阔混交林次之,竹林最不均衡。(4)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的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组成结构在不同年龄阶段基本稳定,常绿阔叶林的组成结构为树干占50%、树枝占10-15%、树叶占5-10%、树根占25-30%,杉木林为树干占50-55%、树根占25%左右、树枝和树叶占20-25%,树枝和树叶各占一半;针阔混交林和松林的组成结构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增长速度则不同,生长初期的树干生物量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树枝、树叶和树根的增长速度,进入近熟林期(马尾松为中龄林)后各器官生物量则表现为相对稳定,针阔混交林树干占60%、树根占20%、枝叶占20%左右;毛竹林主干比例高,根、枝、叶比例低,各器官所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树干66.62%、树根19.47%、树枝9.13%、树叶4.78%。(5)常绿阔叶林的年凋落物量为4015.33kg/hm2·a、针阔混交林3702.21kg/hm2·a、松林2441.52kg/hm2·a、杉木林2012.82kg/hm2·a、毛竹林2047.73kg/hm2·a、灌木林1230.76kg/hm2·a;落叶是各群落凋落物中最为重要的组成成份,占总凋落量的85.43%,竹林最高占达96.04%,树枝平均占有量为7.31%,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最高,果实、树皮和碎屑等一般不超过5%;群落凋落物量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6)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碳储量研究表明,群落的乔木层是主要的碳库,占总碳储量的70%以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和松林4种群落类型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碳储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增长,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和松林等含针叶树种的群落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针阔混交林在近熟林到成熟林过程中,增长尤为迅速,而常绿阔叶林在中幼龄阶段增长快、进入中龄林后增速减慢。(7)乔木林分中,群落凋落物量与生物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且各林分凋落物量与群落总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要高于林分凋落物量与乔木层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松林的林分凋落物量与林分生物量间的关系要比杉木林和毛竹林与更为密切,前者凋落物量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后者的相关系数在0.8左右。利用凋落物与生物量的关系模型估测森林凋落物量,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8)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凋落物量及组成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物种组成丰富,层次结构、物种丰富度等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及结构、凋落物量、碳储量等就越高,相反就低,根据对主要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林分生产力等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可以得出: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指数高,林分生物量、凋落物均显着高于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群落生物量结构乔灌草、各器官分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结构组成更为合理,群落稳定性高,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应是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的理想群落与目的群落。
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2003年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招标中获重大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2003年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招标中获重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林 |
2.1.2 产权与集体林产权 |
2.1.3 农户林地经营行为 |
2.1.4 林地经营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农户行为决策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产权影响行为的逻辑 |
2.3.2 集体林产权影响农户经营行为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体林产权制度背景下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现状分析 |
3.1 集体林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3.1.1 改革开放前的林权改革 |
3.1.2 林业“三定”改革 |
3.1.3 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农户基本特征 |
3.2.3 村庄基本特征 |
3.3 农户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知 |
3.3.1 农户对村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的认知 |
3.3.2 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影响的认知 |
3.3.3 农户对集体林产权的认知 |
3.4 集体林产权制度背景下农户林地经营行为现状 |
3.4.1 农户林地投资情况 |
3.4.2 农户林地流转情况 |
3.4.3 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投资行为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4.2.1 Double-Hurdle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择 |
4.3 不同生产环节投入的描述性分析 |
4.3.1 不同生产环节投入情况 |
4.3.2 不同生产环节农户的产权认知状况 |
4.3.3 不同产权认知下农户各生产环节投入状况 |
4.4 计量结果分析 |
4.4.1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除杂环节投入的影响 |
4.4.2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施肥环节投入的影响 |
4.4.3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采伐环节投入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分析 |
5.1 影响机理分析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2.1 实证模型构建 |
5.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集体林产权认知与林地流转情况 |
5.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1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
5.4.2 其他因素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业劳动力配置行为影响分析 |
6.1 作用机制分析 |
6.2 模型识别与变量选取 |
6.2.1 模型识别与估计方法 |
6.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3 集体林产权认知与林业劳动力配置状况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集体林产权对林业劳动力比重的影响 |
6.4.2 集体林产权对林业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7.1 集体林产权影响林地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7.2 实证模型设定与描述性分析 |
7.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2.2 描述性统计 |
7.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7.3.1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产出的影响 |
7.3.2 中介效应检验 |
7.3.3 农户林地生产效率的测算 |
7.3.4 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生产效率的影响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继续深化林权主体改革 |
8.2.2 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措施 |
8.2.3 关注农户的产权主观感知 |
8.2.4 营造良好村庄环境 |
8.2.5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 |
1.1.2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
2.1 生态学理论 |
2.1.1 几个重要概念 |
2.1.2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创新创业理论 |
2.2.1 创新与创业 |
2.2.2 创新与创业行为 |
2.2.3 Timmons创业模型 |
2.2.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战略管理与创业行为 |
2.3.2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制度变迁理论 |
2.4.3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
3.1 大学职能的嬗变 |
3.1.1 人才培养职能的确立 |
3.1.2 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 |
3.1.3 服务社会职能的确立 |
3.1.4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3.2 欧美创业型大学的崛起 |
3.2.1 沃里克大学 |
3.2.2 麻省理工学院(MIT) |
3.3 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探索 |
3.3.1 福州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 |
3.3.2 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4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及模式研究 |
4.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
4.1.1 创业型大学的缘起 |
4.1.2 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 |
4.1.3 知识经济与创业机会 |
4.1.4 从学术资源到学术资本 |
4.1.5 大学的变革与创新 |
4.1.6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解析 |
4.2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分析 |
4.2.1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征 |
4.2.2 创业型大学的职能特征 |
4.2.3 创业型大学的文化特征 |
4.3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
4.3.1 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
4.3.2 应用技术性与学术创新性 |
4.3.3 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林本科院校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
5.1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的历史与现实审视 |
5.1.1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历史沿革 |
5.1.2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
5.2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分析 |
5.2.1 农林本科院校的生态位 |
5.2.2 农林本科院校的生态位策略 |
5.2.3 生态位视角下的农林本科院校转型 |
5.3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模式构建 |
5.3.1 组建创业团队——打造领导核心 |
5.3.2 寻找创业机会——选择转型突破口 |
5.3.3 激活创业资源——开启创业征程 |
5.4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策略 |
5.4.1 转变发展理念 |
5.4.2 改造组织结构 |
5.4.3 突显创业特征 |
5.4.4 推进教师转型 |
5.4.5 促进文化融合 |
5.5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原则 |
5.5.1 整体性原则 |
5.5.2 动态性原则 |
5.5.3 开放性原则 |
5.6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制度保障 |
5.6.1 外在制度保障 |
5.6.2 内在制度保障 |
5.7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战略地图 |
5.8 本章小结 |
6.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战略分析与设计 |
6.1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 |
6.1.1 转型发展优势 |
6.1.2 转型发展劣势 |
6.1.3 转型发展机遇 |
6.1.4 转型发展威胁 |
6.2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战略设计 |
6.2.1 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
6.2.2 深化组织机构改革 |
6.2.3 突显大学创业特征 |
6.2.4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6.2.5 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林业生态经济 |
二、林业公共政策 |
三、政策贡献度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评价方法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4)重大行政决策之公众参与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与基础 |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难点与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 |
第一章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重大行政决策概念的厘清 |
一、重大行政决策范围界定的困境 |
二、重大行政决策与一般行政决策的界分 |
三、重大行政决策中“重大”的界定标准 |
第二节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理论基础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二、协商民主理论 |
三、正当程序理论 |
第三节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原则 |
一、民主原则 |
二、公共利益原则 |
三、信赖保护原则 |
第四节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价值功能 |
一、公民教育与学习功能 |
二、民主训练与表达功能 |
三、正当合法化功能 |
四、共同体整合功能 |
五、风险治理功能 |
第二章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类型化分析 |
第一节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主体 |
一、行政参与主体概念的提出 |
二、政府:组织者与协调者 |
三、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的分析 |
四、专家:特殊的公众群体 |
第二节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客体 |
一、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行为 |
二、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 |
第三节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实践类型 |
一、行政操纵型公众参与 |
二、专家主导型公众参与 |
三、协作型公众参与 |
四、授权型公众参与 |
五、技术辅助型公众参与 |
第三章 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首要前提 |
第一节 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功能 |
一、保障公民知情权与参与权 |
二、推进政府决策活动的高效性、民主性与合法性 |
三、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 |
第二节 域外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立法与制度实践 |
一、域外信息公开立法 |
二、域外信息公开的主要程序形式 |
第三节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立法与制度实践 |
一、我国信息公开立法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 听证制度: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 |
第一节 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概述 |
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适用原则 |
三、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价值功能 |
第二节 域外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重大行政决策中非正式听证程序的广泛应用 |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比较 |
第三节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
一、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发展困境 |
二、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构建 |
第五章 专家参与制度: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特殊形式 |
第一节 专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理论基础 |
一、专家参与制度的功能与局限性 |
二、重大行政决策中专家角色的重新解读 |
三、专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域外重大行政决策的专家咨询制度 |
一、政府内设咨询机构 |
二、独立咨询机构 |
三、重大行政决策咨询制度的相关法律 |
第三节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参与制度的构建 |
一、理念与法治并行——提高决策者的咨询理念与专家的职业素质 |
二、鼓励民间咨询机构的发展——搭建决策咨询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平台 |
三、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制度化路径——保障咨询专家的“独立性” |
四、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专家参与的新途径 |
五、对专家意见的行政问责与司法审查——建立专家责任追究制度 |
第六章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典型视域 |
第一节 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度设计 |
二、域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度概况 |
三、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度概况 |
四、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度完善 |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
一、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简要概述 |
二、域外环评公众参与的制度借鉴 |
三、我国环评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四、我国环评公众参与的制度完善 |
第七章 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路径 |
第一节 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与规范 |
一、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律文件的梳理 |
二、国家统一的行政程序规范亟待建立 |
第二节 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公民之间平等、合作的新型互动关系 |
一、服务型政府理念与公众参与 |
二、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公众参与主体的角色困境与重构 |
三、政社互动:一个成功的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 |
第三节 拓展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本土实践 |
一、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实践困境 |
二、建立多元化的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方式 |
三、增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有重大行政决策法律文件汇总表 |
本人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闽楠栽培生理生态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闽楠研究概况 |
2.2 林木地理分布与适宜区研究概况 |
2.3 林木遗传多样性和种源选择研究概况 |
2.4 林木干旱胁迫研究概况 |
2.5 林木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研究概况 |
2.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闽楠分布和气候区划 |
3.1.1 地理分布调查方法 |
3.1.2 气侯因子数据收集 |
3.1.3 最适范围确定方法 |
3.1.4 闽楠气候区划方法 |
3.2 闽楠遗传多样性与种源选择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总DNA提取和纯化 |
3.2.3 样品分析及电泳检测方法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2.5 种源初步选择和区划 |
3.3 闽楠干旱胁迫研究 |
3.3.1 研究地概况 |
3.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3.3 叶片和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
3.3.4 质膜透性测定 |
3.3.5 电导率测定 |
3.3.6 光合素含量测定 |
3.3.7 可溶性蛋白和活性酶测定 |
3.3.8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测定 |
3.3.9 数据分析 |
3.4 闽楠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 |
3.4.1 试验材料与设置 |
3.4.2 测定内容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 |
4.1.1 闽楠分布现状 |
4.1.2 闽楠分布区内的气候特征 |
4.1.3 气候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1.4 气候区划结果 |
4.2 闽楠遗传多样性与种源选择 |
4.2.1 反应体系确定及引物的筛选 |
4.2.2 扩增结果 |
4.2.3 遗传变异与分化 |
4.2.4 种源初步选择结果 |
4.3 闽楠干旱胁迫研究 |
4.3.1 土壤和叶片含水率 |
4.3.2 丙二醛含量 |
4.3.3 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
4.3.4 活性氧代谢酶活性 |
4.3.5 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
4.4 闽楠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 |
4.4.1 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性能 |
4.4.2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形态特征与评价 |
4.4.3 不同光照处理下生物量分配 |
4.4.4 不同光照条件下生化性能 |
4.4.5 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合性能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地理分布和气候区划 |
5.2.2 遗传多样性和种源选择 |
5.2.3 闽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5.2.4 闽楠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5.3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思路 |
(二)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五) 研究意义 |
二、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
(一)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界定 |
1、 党的科技思想“新时期”发展的时间起点 |
2、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演进的阶段划分及依据 |
3、 新时期科党的科技思想的内涵 |
4、 “演进”概念的两层含义 |
(二)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 |
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 |
2、 毛泽东科技思想 |
(三) 系统论简介 |
1、 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
2、 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与方法 |
3、 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
(四) 小结 |
三、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萌芽:1975-1978 |
(一) 新时期科技思想孕育的政治经济形势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 |
1、 形成脉络与逻辑构成 |
2、 科技属性的重新定位与科技工作规律的认识 |
3、 科学技术的地位与功能 |
4、 科技发展策略思想 |
(三) 科技方针与政策的起步 |
1、 文革前科技政策回顾 |
2、 文革后初期科技工作的整顿与恢复 |
(四) 新时期初期科技事业的恢复 |
1、 1976 年科技战线的状况 |
2、 1978 年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普查 |
3、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科技水平统计 |
(五) 小结 |
四、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探索与发展:1979-1989 |
(一) 科技体制改革启动的社会形势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1、 科技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条件 |
2、 开拓人才培养渠道 |
3、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 |
4、 发展高技术的思想 |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 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与开展 |
1、 “依靠 面向”的战略方针 |
2、 “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 |
3、 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人才政策 |
4、 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 |
(四) 科技体制改革驱动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
1、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着 |
2、 年度数据分析:1988 至 1990 年 |
3、 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成果:六五和七五期间 |
(五) 小结 |
五、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成熟:1990-2000 |
(一) 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二) 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 |
1、 党工作重心的进一步战略转移——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着眼点 |
2、 科教兴国战略——党的新的战略工作重心的具体展开 |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4、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5、 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在人才 |
6、 社会主义科技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
7、 科技伦理思想 |
(三) 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科技政策 |
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落实 |
2、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 |
3、 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开 |
4、 科技人才政策改革日益深化 |
5、 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
(四) 科技思想成果的全面进步 |
1、 八五期间的主要科技成就 |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情况与 2000 年科技发展状况 |
(五) 小结 |
六、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完善:2000-2010 |
(一) 新世纪开篇的经济政治新形势 |
(二) 21 世纪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胡锦涛科技思想 |
1、 战略方针的深化和任务目标的提出——胡锦涛科技思想的出发点 |
2、 胡锦涛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 新世纪的科技发展政策 |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 |
2、 创新人才政策 |
3、 新世纪国际科技合作政策 |
(四) 小结 |
七、 新时期我党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演进分析与启示 |
(一) 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历史演变 |
1、 科技思想历史转折实现的历史背景 |
2、 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
3、 世纪之交的科技发展新环境 |
(二)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逐步推进 |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 |
2、 科学技术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
3、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
(三)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的不断深化 |
1、 “双管齐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
(四) 科教兴国战略的酝酿与完善 |
1、 科技教育两手抓 |
2、 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五) 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理论的演进 |
1、 鼓励科技探索与创新 |
2、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
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 |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国梦 |
(六) 新时期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1、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 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的优越性 |
3、 坚持和深化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开放 |
4、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附录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检测结果 |
附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附录 4 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三) 核心概念 |
1. 教育评估及相关概念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3. 机制与运行机制 |
(四) 文献综述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研究综述 |
2. 研究现状评述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总体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民间组织参与教育评估的学理基础 |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
2.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二) 民间组织理论 |
1. 民间组织理论的产生 |
2. 民间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民间组织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三) 第四代评估理论 |
1. 第四代评估理论的产生 |
2. 第四代评估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第四代评估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四)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 |
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
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中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 |
二、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解读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内涵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含义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特点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功能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要素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权力要素探析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要素审视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环境要素省思 |
4.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运行要素关系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理分析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权力执行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主体实施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环境约束 |
三、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实践分析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分布概况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要素的实然分析 |
1. 法律地位不高,权力处于抑制状态 |
2. 内部制度欠缺,机构之间缺乏竞争 |
3. 环境对机构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评估过程 |
1. 工作依据 |
2. 工作目的和指导思想 |
3. 受理范围和期限 |
4. 工作形式和方法 |
5. 评估标准 |
6. 专家遴选 |
7. 成果形式及反馈 |
8. 工作流程 |
(四) 对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实践的反思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优势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存在的问题 |
四、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动因分析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权力驱动 |
1. 法人身份是权力生成的条件 |
2. 专业知识保障权力持续 |
3. 权力相互制衡可修复权力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主体需求 |
1. 志愿精神激发主体需求 |
2. 主体需求的层次为尊重需要 |
3. 主体需求秉持责任意识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激励 |
1. 国家鼓励民间教育评估机构发展 |
2. 民间参与教育评估氛围浓厚 |
3. 社会吁求民众的受教育权 |
五、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目标分析 |
(一)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权力赋予 |
1. 建立制度使机构获得法定权力 |
2. 政府委托保障权力有效执行 |
3. 签订契约约束权力不被滥用 |
(二)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主体自律 |
1. 激发机构成员的积极性 |
2. 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
3. 提炼核心价值强化成员团结 |
(三)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优化 |
1. 政府尊重机构的独立运行 |
2. 提高制度的适宜性 |
3. 与社会构建互动关系 |
4. 与学校构建互助关系 |
六、完善我国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建议 |
(一) 构建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模型 |
1.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运行模型构建原则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模型及特点 |
(二) 合理设置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组织结构 |
1. 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
2.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组织结构 |
3. 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组织设计的特点 |
(三) 规范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程序 |
1. 明确评估目的和依据 |
2. 组建评估专家组 |
3. 找准评估的重点 |
4. 制定科学评估指标 |
5. 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 |
6. 处理并分析评估数据 |
7. 撰写评估报告 |
8. 认定评估结果并完善资料 |
(四) 完善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评估制度 |
1. 提高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法律地位 |
2. 构建专业化价值取向的机构内部规章制度 |
3. 完善民间教育评估行业内部自律制度 |
(五) 优化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的环境 |
1. 构建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 |
2.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
3. 坚持引导服务的治理手段 |
4. 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
七、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案例分析 |
(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 |
1.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发展及运行特点 |
2. 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 |
(二)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评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 存在问题 |
2. 解决方案 |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参加访谈人员基本情况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公共财政体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述评 |
1.4.2 国内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3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权与地方国有林业 |
2.1.2 公共财政及其制度框架体系 |
2.1.3 财政体制中的事权、财权与财力 |
2.2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性 |
2.2.2 公共产品供给与林区的公共产品供给 |
2.2.3 外部性及其经济学解决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2.3.1 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 |
2.3.2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
2.3.3 公共财政职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的现状分析 |
3.1 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林业 |
3.1.2 改革开放后地方国有林业的发展与改革 |
3.1.3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改革现状 |
3.2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的现状 |
3.2.1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林业投入的渠道 |
3.2.2 公共财政支持我国林业发展的成效 |
3.2.3 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 |
3.2.4 案例:鸡西市地方国有林业发展与财政投入的实证分析 |
3.3 财政体系对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制约 |
3.3.1 管理层面: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没有理顺 |
3.3.2 投入层面:涉林财政资金投入存在问题 |
3.3.3 支出层面:涉林财政资金支出监管滞后 |
3.4 本章小结 |
4 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设想 |
4.1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1 国家层面公共财政建设为建立地方国有林业公共财政体系奠定了基础 |
4.1.2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建立地方国有林业公共财政体系提供了契机 |
4.2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
4.2.1 林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现实需求 |
4.2.2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
4.2.3 公共财政支持地方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需求 |
4.3 国外公共财政支持林业的启示与借鉴 |
4.3.1 发达国家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 |
4.3.2 发展中国家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 |
4.3.3 国外林业公共财政政策的启示 |
4.4 地方国有林业发展中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总体设计 |
4.4.1 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构建的原则和目标 |
4.4.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力匹配框架 |
4.4.3 支持地方国有林业的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划分 |
5.1 基于公共产品利益影响范围的央地事权划分 |
5.1.1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理论依据 |
5.1.2 涉林财政支出项目的央地事权划分 |
5.1.3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主导型多中心治理模式 |
5.2 基于公共产品属性的央地事权划分 |
5.2.1 不同生产阶段林业产品的公共属性 |
5.2.2 纯公共产品的央地事权划分 |
5.2.3 准公共产品的央地事权划分 |
5.2.4 林业交叉性公共产品的央地事权划分 |
5.3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选择 |
5.3.1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选择原则 |
5.3.2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优先次序的判断标准 |
5.3.3 林区公共产品供给优先次序的选择模式 |
5.4 鸡西市地方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需求测算 |
5.4.1 财政投入需求测算模型 |
5.4.2 财政投入需求计算结果 |
5.4.3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财政收支制度和补偿机制 |
6.1 构建支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制 |
6.1.1 引入生态功能的林业税收制度设计 |
6.1.2 开征森林生态税问题的探讨 |
6.1.3 发挥财税政策对商品林发展的支持作用 |
6.2 健全地方国有林业财政支出体系 |
6.2.1 建立林业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和增长机制 |
6.2.2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林业投资关系 |
6.2.3 调整地方林业财政资金支出结构 |
6.3 提高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 |
6.3.1 建立地方林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
6.3.2 完善林业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
6.3.3 鸡西市财政投入地方国有林业的成本—效益分析 |
6.4 建立地方国有林业转移支付制度 |
6.4.1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规模 |
6.4.2 规范、整合、归并涉林专项转移支付 |
6.4.3 探索建立区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
6.4.4 建立省以下森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
6.5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6.5.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6.5.2 林业补贴与林木补偿制度 |
6.5.3 林业碳汇交易制度的探索 |
6.6 本章小结 |
7 公共财政体系支持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
7.1 建立支持地方国有林场改革和林权改革的财政体制 |
7.2 健全支持地方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体制 |
7.3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2007-2011)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浙江省城市园林建设情况 |
1.2.2 浙江省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现状 |
1.2.3 其他内容数据汇总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行业调查法 |
1.4.3 数据分析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调查方案设计与数据收集 |
2.1 调查方案设计 |
2.1.1 调查原则 |
2.1.2 调查内容 |
2.1.3 调查对象 |
2.1.4 调查过程 |
2.1.5 调查问卷 |
2.2 问卷收集及数据整理 |
2.2.1 问卷收集 |
2.2.2 样本净化 |
2.3 数据汇总与分析 |
2.3.1 汇总分类 |
2.3.2 分析方法 |
3. 调查与分析之一:浙江省城市园林建设情况 |
3.1 城市园林建设指标 |
3.1.1 城市园林绿化指标简介 |
3.1.2 全省城市园林绿化指标数据 |
3.1.3 各城市园林绿化指标数据 |
3.2 城市园林绿化财政投入情况 |
3.2.1 城市园林绿化财政投入指标简介 |
3.2.2 全省城市园林绿化财政投入 |
3.2.3 各城市园林绿化财政投入 |
3.3 园林绿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1 城市化水平 |
3.3.2 城市经济水平 |
3.3.3 财政投入 |
3.3.4 房地产经济指标 |
4. 调查与分析之二:浙江省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现状 |
4.1 园林绿化产业概述 |
4.1.1 产业发展背景 |
4.1.2 产业市场细分 |
4.1.3 产业链 |
4.2 样本企业调查分析 |
4.2.1 样本概况 |
4.2.2 样本财务状况 |
4.2.3 样本从业人员 |
4.2.4 样本企业主座谈建议 |
4.3 浙江省园林绿化产业整体情况 |
4.3.1 企业产值与产业容量 |
4.3.2 企业数量及分布 |
4.3.3 从业人员 |
5. 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特点、问题及建议 |
5.1 整体特点 |
5.1.1 指标稳步上升,各城市间发展不均 |
5.1.2 财政支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 |
5.1.3 外部因素众多,园林建设易受影响 |
5.1.4 企业数量众多,高资质大型企业多 |
5.1.5 经济因素影响,企业和人才较集中 |
5.1.6 产值大于容量,外埠经营非常活跃 |
5.2 主要问题 |
5.2.1 园林建设不均衡,财政投入欠合理 |
5.2.2 省内市场趋饱和,不正当竞争凸显 |
5.2.3 跨区域经营受限,地域壁垒难逾越 |
5.2.4 资金瓶颈成焦点,企业苦寻新出路 |
5.3 对策建议 |
5.3.1 制定上位法规,财政投入合理化 |
5.3.2 规范省内市场,利用多手段监管 |
5.3.3 构建共享体系,扩大全国影响力 |
5.3.4 政企共同努力,寻求融资新渠道 |
6. 附录:行业其他调查内容汇编 |
6.1 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 |
6.1.1 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
6.1.2 园林城市创建 |
6.1.3 行业制度标准建设和规划落实 |
6.2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
6.2.1 科研机构设置 |
6.2.2 人才培养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生物量与碳贮量研究进展 |
1.2.3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研究进展 |
1.2.4 研究展望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自然条件 |
1.4.2 森林植被 |
1.4.3 野生动植物资源 |
1.4.4 生态公益林概况 |
1.5 研究方法 |
1.5.1 群落类型选择 |
1.5.2 植被调查 |
1.5.3 样地特征 |
1.5.4 成果资料引用 |
1.6 项目来源 |
第二章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的物种组成与种群结构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物种组成结构分析 |
2.1.2 种群分布格局类型测定 |
2.1.3 生态位宽度测定 |
2.1.4 生态位重叠测定 |
2.2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物种组成 |
2.3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位研究 |
2.3.1 主要群落的种群空间格局 |
2.3.2 主要群落的种群生态位宽度 |
2.3.3 主要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
3.2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变化 |
3.3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 |
3.3.1 主要群落多样性空间格局 |
3.3.2 群落间多样性空间格局比较 |
3.3.3 群落间多样性时间格局比较 |
3.4 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 |
3.5 结论 |
第四章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生物量结构研究 |
4.1 生物量测定 |
4.1.1 建模样地设置 |
4.1.2 外业调查及内业处理 |
4.1.3 建模方法 |
4.1.4 主要树种的生物量模型 |
4.1.5 生物量测定 |
4.1.6 凋落物测定 |
4.2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类型生物量及组成 |
4.2.1 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的组成结构 |
4.2.2 针阔混交林生物量的组成结构 |
4.2.3 杉木林生物量的组成结构 |
4.2.4 松林生物量的组成结构 |
4.2.5 毛竹林生物量的组成结构 |
4.2.6 灌木林生物量的组成结构 |
4.2.7 主要群落生物量时空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
4.3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凋落物及构成 |
4.3.1 不同群落年凋落物量及组成结构 |
4.3.2 主要群落不同生长阶段年凋落物量及组成结构变化 |
4.3.3 主要群落凋落物量与群落特征的关系 |
4.4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的森林植物碳储量研究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2003年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招标中获重大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林产权对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影响研究[D]. 杨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2]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张庆祝.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3]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4]重大行政决策之公众参与制度[D]. 桂萍. 苏州大学, 2016(09)
- [5]闽楠栽培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 葛永金.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6]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D]. 刘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7]民间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研究[D]. 刘波. 西南大学, 2013(06)
- [8]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公共财政体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D]. 张行斌.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9]浙江省园林绿化行业(2007-2011)调查研究[D]. 向韵.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10]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D]. 袁位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