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行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美[1](2021)在《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文中提出在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背景下,教材开发与编撰已成为当下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并且,校本教材开发是学校为了适应本校教学环境,满足学生需求,突出学校特色,发挥学校效能,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外校本教材研究现状,结合深入调研的广东省内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广州市黄埔某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进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校本教材开发个案研究。通过分析现用规划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使用情况与课程教学现状,剖析发现教材教学适切性存在偏颇和不足,如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实用性等,导致教师教学负担重,学生学习吃力,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开展了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即在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校本教材开发要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做中学”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力。深入企业调研,利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确定课程所包含的职业能力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标准“校本化”作为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对应学习项目(任务),实现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同时创新教材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使校本教材与活页式教材结合发挥更大效用;教材内容选择立足于本校教学资源,以培养胜任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组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蕴含培养职业能力点为载体的学习任务,兼顾职业技能考证的内容,实现培养学生岗位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并重的校本教材开发,完成了校本教材目录与样章。采用基于教学试验的行动研究进行校本样章使用效果分析,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教材体系设计“三维理论”,对比教材对应内容的教学适切性,论证此校本教材开发成效。本研究分析阐述了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开发程序、理念原则、组织结构及内容筛选,致力于增强教材教学适切性,通过校本教材开发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发挥学校效能。本研究成果也可为今后机电类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提供借鉴。
覃宇德[2](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莫雪容[3](2020)在《基于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小学低年级ScratchJr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文中指出
唐玉琴[4](2020)在《基于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染病是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传染病与防控教育内容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设“传染病与防控”校本选修课程,对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传染病与防控为主题,挖掘初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传染病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传染病预防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研究中以校本课程开发、传染病与防控、健康生活素养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展开了“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在云南省昆明长城中学初二年级573名学生中开展了学生状态和需求的学情问卷调查和分析,基于此调查结果确定了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编制了课程讲义。以选修该课程的40名学生作为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传染病预防的能力和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柯藤[5](2020)在《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如今环境质量问题备受全球关注,环境意识成为了文明象征。近年来,我国长江生态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国家对此做出了保护长江环境、修复长江环境的重要指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位于长江流域重庆市内的学校自然责无旁贷。本研究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及学生发展需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以学生社团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研究“长江保护”校本课程,旨在通过该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针对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条件,确定了课程目标,选择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确定了评价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以环保实践社的课程组织形式,实践研究了“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社团学习小组建设、教学目标制定、实际教学内容安排及效果评价等,分别从长江及其保护基础知识讲解、长江水质及其周边环境调查、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制作、演讲汇报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以社团组织形式开展本校本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强化了学生学习动机,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学生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师生在课程实施中共同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学科校本课程,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发校本课程对社团可持续发展和课程建设取到了双向的促进作用。
陈博[6](2020)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八年级上学期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STEA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新型教育形式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文件中明确提出: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増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由此可见,科学教育改革方向越来越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本研究结合初中科学课程目标、STEAM教育理念,提出进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探究科学八年级上学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探究科学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强科学知识与技能,促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且充分联系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这五个方面。用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学习,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界定了主要概念校本课程、初中科学课程以及STEAM教育,了解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探究科学校本课程之间的留念关系,掌握校本课程开设的一般流程。再对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科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提出研究问题。然后以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6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6个班的学生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实践,并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以校本课程目标为标准,通过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对课程进行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1、学生基本表示喜欢上探究科学课并喜欢探究科学课的授课方式;2、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探究科学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探究科学校本课程使学生学习并运用到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方面的知识。4、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初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
邓宏[7](2020)在《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历经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学校课程单一化发展的局面。但是,回顾和总结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和阐述了PDCA模型理论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应用;阐释了校本课程质量提升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L小学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运用PDCA模型理论,通过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以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系统层面,即宏观层面的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中观层面的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开发、微观层面的跳绳运动课堂教学,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四个环节要素,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是课程计划阶段(PLAN),涉及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的质量和课程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两大方面,其一,提升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是前提,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五大方面:1.建立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实力;2.增强团队研究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建立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方案》研制质量;4.加强课程审议制度建设,提升《方案》审议工作质量;5.增加研制工作时间,保证《方案》内容质量。其二,是提升《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它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六大方面:1.明确课程开发理念,理清课程设计思路;2.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构建跳绳运动课程目标体系;3.立足基础性和发展性,构建学段跳绳运动内容体系;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5.明确课程评价标准,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6.建立课程管理机制,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二是课程实施阶段(DO),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建立教师共同体,协同提升单元教学质量;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培养教师工匠精神;3.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4.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单元教学质量。三是课程评价阶段(CHECK),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具体来说,1.建立监督组织机制,明确职责分工;2.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3.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的力度,具体包括:1.建立课程评价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2.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发展;3.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发展。四是课程改革阶段(ACTION),主要涉及到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检查与评价报告,完善标准和制度;二是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阶梯上升的过程;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三是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四是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最后通过总结反思,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一是运用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二是基于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机制;三是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策略。
桑美玲[8](2020)在《重庆市体育教师参与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体育教师参与意愿视角出发,在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UTAUT2整合模型等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整合性的教师参与意愿模型,借以检验绩效期望、便利条件、价值权衡、努力期望、社群影响、自我效能、享乐动机、开发态度与参与意愿等变项间的潜在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样本以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薛费氏事后比较等统计方法进行资料背景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 21.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通过模型拟合与评价,验证研究模型的有效性,判断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然后对研究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在背景差异上;1)不同性别的体育教师在绩效期望、便利条件、价值权衡、努力期望、自我效能、开发态度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在绩效期望、便利条件、价值权衡、努力期望、社群影响、自我效能方面有显着性差异;3)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在绩效期望、便利条件、价值权衡、努力期望、社群影响方面有显着性差异;4)不同学校层次的体育教师在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便利条件、价值权衡方面有显着性差异;5)绩效期望、便利条件、社群影响、自我效能、享乐动机对体育教师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作用,价值权衡对体育教师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作用;6)努力期望对体育教师参与意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时可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体育教师参与意愿。研究结论:欲提高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应改善重庆市中小学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周围环境,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意愿,希冀对重庆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发展更趋成熟与符合需求,也能为各位同仁或者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价值。
彭君红[9](2020)在《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对素质教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要有效利用和因地制宜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研究选取最能代表武汉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心城区——江岸区,最能代表江岸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中学——武汉Y校,对Y校的历史校本课程《脚尖上的历史》进行研究探索。从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考察法这四种方法着手,具体说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挖掘了《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针对《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机制展开了研究;第四部分对《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总结。《脚尖上的历史》的开发,完善了Y校的课程体系,在江岸区、乃至武汉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从学生情感的最深最窄最小处入手,把身边的历史与故事融入到国家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认同,更能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
李向勤[10](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行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校本教材开发国外研究现状 |
二、校本教材开发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行动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校本与校本课程 |
二、教材与校本教材 |
三、职业能力 |
四、校本教材开发 |
五、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校本教材开发需求与调研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与需求调研 |
一、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调研 |
二、对课程任课教师教材使用及教学情况访谈分析 |
三、学生教材使用情况与需求调研 |
第二节 课程规划教材教学适切性分析 |
一、分析对象与内容 |
二、规划教材在本校课程教学使用中存在的困难 |
第三节 课程面向的岗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
一、企业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二、中职机电类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开发的必要性 |
第五节 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
第四章 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开发过程 |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目标及原则 |
一、开发目标 |
二、开发原则 |
第二节 职业能力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
一、课程面向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二、提炼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课程标准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程内容 |
第四节 校本教材的学习情境设计 |
第五节 校本教材的组织结构与呈现形式 |
一、校本教材的组织结构 |
二、校本教材的呈现形式 |
第六节 校本教材的内容建构 |
一、校本教材内容编写原则 |
二、校本教材资源收集途径 |
三、校本教材内容编写方法及示例 |
第五章 校本教材开发价值成效评估 |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质量评价方案的设计 |
一、评价目的 |
二、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基于教学试验效果的教材样章质量诊断 |
一、教学试验目的及对象 |
二、教学试验过程 |
三、教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校本样章与规划教材对应内容对比分析 |
一、比较方法与工具 |
二、具体对比内容分析 |
三、总结 |
第四节 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成效评估 |
一、研究的效益 |
二、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学校应重视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
二、建立合理的校本教材开发小组 |
三、配套校本教材开发审查评价机制 |
四、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在校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加工制造类企业技术员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企业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校本教材样章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基于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
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 |
三、基于学校情况,解决现实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健康生活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传染病与防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二、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素养 |
三、传染病与防控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课程开发的四大模式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预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一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前期调查分析 |
一、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
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三、学生需求分析 |
第二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设计 |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第五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一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
第二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演示法 |
二、练习法 |
三、合作学习法 |
四、情境教学法 |
五、案例教学法 |
第三节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 |
一、教学案例一: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
二、教学案例二:宠物带来的疾病——狂犬病 |
三、教学案例三:AIDS and I——艾滋病 |
第六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第二节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第三节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
一、前后测试理论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
二、前后测试行为素养变化分析 |
三、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和结果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初中“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初中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B 初中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讲义 |
附录C 饲养宠物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D 2019年昆明长城中学预防艾滋病宣传周知识竞赛 |
附录E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本身评价量表 |
附录F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 |
附录G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学生) |
附录H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前后测试问卷 |
附录I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
附录J 访谈记录 |
附录K 生物学“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实践课堂剪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团和初中生物社团 |
二、校本课程与社团校本课程 |
三、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与长江保护校本课程 |
第二节 社团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历程及研究现状 |
二、社团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社团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主体性与实践探究相结合原则 |
四、开放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原则 |
五、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 |
第三章 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实践学校及其生物社团概况 |
一、实践学校与“融智+”课程体系 |
二、实践学校生物社团概况 |
第二节 校领导及教师的态度与意见分析 |
第三节 学生需求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设计过程 |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确立 |
一、课程目标设计的一般依据 |
二、长江保护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 |
第二节 课程内容与讲义编制 |
一、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二、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
三、课程讲义编写的依据 |
四、长江保护校本课程讲义编制 |
第三节 教学与评价方式的设定 |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 |
二、课程评价方式的选择 |
第五章 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结果 |
第一节 社团成员组成及小组建设 |
第二节 课程类型实施分布 |
一、长江及其保护基础知识讲解 |
二、长江水质及其周边环境调查 |
三、长江保护之实验探究 |
四、长江保护之科学探究活动 |
五、长江保护之动手实践 |
六、长江保护之演讲汇报 |
第三节 课例分析 |
一、课例一:“我与长江之约”——长江生态环境调查 |
二、课例二:微观洞析长江水 |
三、课例三:探索植物与水土流失之间的秘密 |
第六章 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主体 |
第二节 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一、课程本身与实施过程评价 |
二、学生学习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 |
二、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高 |
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
四、形成了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反思与改进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长江保护校本课程课前调查问卷 |
附录B 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教师讲义节选 |
附录C 关于长江及其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 |
附录D 课堂教学评价表 |
附录E 长江保护校本课程课后调查问卷 |
附录F 学生访谈记录表 |
附录G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八年级上学期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科学新课标的要求 |
1.1.3 STEAM教育的出现与兴起 |
1.1.4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探究科学课程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査法 |
1.4.3 行动研究法 |
1.4.4 教育观察研究法 |
2 概念界定 |
2.1 校本 |
2.2 课程 |
2.3 校本课程 |
2.4 初中科学课程 |
2.5 STEAM教育 |
3 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概述 |
3.1 学校情境分析 |
3.1.1 学校政策支持 |
3.1.2 课程教学设施 |
3.1.3 课程开发团队成熟 |
3.1.4 2018年秋季学期课程分析 |
3.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3.3 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大纲 |
3.2.1 课程性质和理念 |
3.2.2 课程目标设计 |
3.2.3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内容设计 |
3.2.4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安排 |
4 探究科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以八年级上学期为例 |
4.1 红蓝3D眼镜的原理及制作教学设计 |
4.2 奇妙的声音之旅系列教学设计 |
4.2.1 奇妙的声音之旅(上)教学设计 |
4.2.2 奇妙的声音之旅(中)教学设计 |
4.2.3 奇妙的声音之旅(下)教学设计 |
4.3 八年级上学期课程实践与反思 |
4.3.1 红蓝3D眼镜的原理及制作课堂实录与反思 |
4.3.2 探究科学课剪影 |
5 八年级上学期探究科学校本课程评价 |
5.1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
5.1.1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 |
5.1.2 学生的自我评价 |
5.2 教师的专业成长评价 |
5.2.1 教师教学方面成长评价 |
5.2.2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成长评价 |
5.2.3 教师对校本课程整合优化方面成长评价 |
5.3 课程内容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学生层面的收获 |
6.1.2 教师层面的收获 |
6.2 研究的价值 |
6.2.1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
6.2.2 促进了多学科的融合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6.3.1 实际教学与教学计划之间的矛盾 |
6.3.2 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与预期学习能力的差距 |
6.4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效度和信度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校本课程开发 |
(二)PDCA模型 |
(三)质量提升策略 |
(四)跳绳运动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
(一)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状况 |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状况 |
三、PDCA模型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
(一)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
(二)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改革研究 |
(三)运用PDCA模型探索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
(四)PDCA模型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 |
四、跳动运动的研究状况 |
(一)关于跳绳运动的定位研究 |
(二)关于跳动运动的功能研究 |
(三)关于跳绳运动的类型研究 |
第三章 PDCA模型理论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
一、PDCA模型理论 |
(一)PDCA模型的内涵 |
(二)PDCA模型的特点 |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
(一)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范围 |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设计 |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 |
(一)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 |
(二)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第四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方案(PLAN)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
(二)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
(三)学校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
二、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
(一)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
(二)单元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
(三)单元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
第五章 L小学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实施(DO)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小绳王·反摇争霸赛”单元课程实施过程及分析 |
(一)第一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
(二)第二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
二、单元课程实施质量提升策略 |
(一)建立教师共同体,培养团队工匠精神 |
(二)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 |
(三)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
(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
第六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评价(CHECK)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单元课程实施质量的监控策略 |
(一)建立监控组织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
(二)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 |
(三)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 |
二、单元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策略 |
(一)建立课程评价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
(二)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状况 |
(三)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状况 |
第七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改进(ACTION)策略 |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形成制度和标准 |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的方式 |
(二)形成标准和制度 |
二、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 |
(一)立足常态化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
(二)加强电子课程资源包建设,形成可推广的成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循环上升的过程 |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 |
(三)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 |
(四)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
二、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其他 |
二、外文文献(按首字母的顺讯排列) |
后记 |
(8)重庆市体育教师参与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参与意愿的概念 |
2.1.2 啦啦操的概念 |
2.1.3 校本课程的概念 |
2.1.4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
2.2 参与意愿相关模型理论 |
2.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UTAUT整合模型 |
2.3 啦啦操的相关研究 |
2.3.1 啦啦操发展现状研究 |
2.3.2 啦啦操在中小学开展可行性与模式研究 |
2.4 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 |
2.4.1 校本课程的起源与发展 |
2.4.2 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 |
2.5 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2.6 教师参与意愿的相关研究 |
3 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模型框架 |
3.2 变量定义和测量维度 |
3.2.1 绩效期望 |
3.2.2 便利条件 |
3.2.3 价值权衡 |
3.2.4 努力期望 |
3.2.5 社群影响 |
3.2.6 自我效能 |
3.2.7 享乐动机 |
3.2.8 开发态度 |
3.2.9 参与意愿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绩效期望 |
3.3.2 便利条件 |
3.3.3 价值权衡 |
3.3.4 努力期望 |
3.3.5 社群影响 |
3.3.6 自我效能 |
3.3.7 享乐动机 |
3.3.8 开发态度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试测 |
4.2 数据收集 |
4.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5 研究结果 |
5.1 个人背景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分析 |
5.1.1 性别差异 |
5.1.2 学历差异 |
5.1.3 职称差异 |
5.1.4 学校层次差异 |
5.2 教师参与意愿 |
5.3 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关联分析 |
5.3.1 直接影响路径分析 |
5.3.2 间接影响路径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绩效期望的影响 |
6.2 便利条件的影响 |
6.3 价值权衡的影响 |
6.4 努力期望的影响 |
6.5 自我效能的影响 |
6.6 社群影响 |
6.7 享乐动机的影响 |
6.8 开发态度的影响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面向全国,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 |
1.1.2 面向武汉,助力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 |
1.1.3 面向学校,提升学校品牌内涵的愿景 |
1.1.4 面向自我,探索教师个人专业的成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立德树人,培育家国情怀 |
1.2.2 开拓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
1.2.3 与时俱进,提升教师素质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
1.3.2 脚尖上的历史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1.4.2 关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
1.4.3 关于文献研究的思考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
2.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
2.1.1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 |
2.1.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
2.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层面 |
2.2.2 地方层面 |
2.3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 |
2.3.1 迫切的现实需求 |
2.3.2 丰富的地方史资源 |
2.3.3 多元的开发团队 |
2.3.4 现代化的活动场馆 |
第3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
3.1 制定开发方案 |
3.1.1 成立开发小组 |
3.1.2 拟定开发目标 |
3.1.3 确立开发原则 |
3.1.4 制定开发方式 |
3.2 编写校本教材 |
3.2.1 课程内容的选择 |
3.2.2 课程内容的编排 |
3.2.3 课程目录的编写 |
3.3 实施校本课程 |
3.3.1 课程安排 |
3.3.2 实施途径 |
3.3.3 评价机制 |
第4章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
4.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与创新 |
4.1.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
4.1.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 |
4.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与建议 |
4.2.1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 |
4.2.2 《脚尖上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10)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行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D]. 罗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基于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小学低年级ScratchJr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 莫雪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
- [4]基于初中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唐玉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初中生物环保实践社的“长江保护”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 柯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八年级上学期课程为例[D]. 陈博.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D]. 邓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重庆市体育教师参与啦啦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 桑美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9]校本课程开发《脚尖上的历史》实践研究 ——以武汉Y校为例[D]. 彭君红. 江汉大学, 2020(12)
- [10]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