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多操作系统下公共资源共享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姜丽丽[1](2021)在《网络环境中文件同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科研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已成为目前学术研究的重要战略物资,受到国内外科学家和政府的普遍重视。目前,我国在科研数据的管理更倾向于单独管理,数据共享依托不同的行业在逐步推进。本文系统的客户为某个科研课题组,其在日常的科学研究过程产生了大量各种类型的科研数据。这些科研数据作为原始的记录,可用于重现、验证理论和实验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具有知识性的特点。而由于人员流动,比如学生毕业等情况,引起的科研数据在移交和保存上的问题,对其科研项目的延续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此外,客户内部成员也经常需要互相协作、共享资料。因此,客户迫切需要合理高效地保存这些科研数据,并需要在有限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共享。本文系统是在深入调研科研课题组工作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在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的一套文件同步管理系统,可用于满足网络环境下其内部成员科研数据的自动存档和共享。本文系统的客户端支持多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iOS、Android等主流系统,并支持同一账户在多平台同时在线进行同步备份;支持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大小进行自适应的备份方式,并支持不同同步方向的选择;支持在线浏览Word、PowerPoint、Excel、PDF、LaTeX等格式文件,并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编辑上述类型文件的协同工作;支持用户访问及操作的日志记录,并支持文件历史版本的自动保存等。在将系统交付客户后的一年时间内,我们对其系统的运行进行了随机的监测。通过监测文件同步时更新的数据量、更新的时长、CPU的使用率、用户文件的读写性能、全系统及单用户的实时流量统计等,掌握了该系统真实运行的第一手数据,为系统的后续更新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的来说,系统自交付客户使用后运行稳定,很好地满足了其科研数据自动存档及共享等需求,使其在科研数据的管理上更加高效,促进了其科学研究更好地发展。
张丽鹏[2](2020)在《智能化数控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数控机床,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数控系统仍采用封闭式的体系结构和单核处理器,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数控系统的智能化,开放化以及由单核向多核系统的转变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以对称多核ARM开发板为实验平台,讨论数控系统智能化进程中的任务调度技术以及实时控制关键技术。首先,以采用Linux操作系统与对称多核ARM卡片式电脑作为软硬件平台,提出并实现了多核数控系统的软件框架,探讨了同构多核数控系统中任务的调度模式与详细机制,针对数控系统内任务与传统计算机任务特性的比较,制定了适用于多核数控系统任务执行需求的调度方案。其次,研究了适用于课题的软硬件环境,对Linux系统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并实施了一种实时化改造方案。再次,基于对RCS库的研究探讨了分层控制系统细节实现以及CMS与NML技术对于实现模块化通信与分层实时控制的参考模型,并对本文构建的实时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最后,为确保数控系统从单核到多核转变后的健壮性及鲁棒性,探讨、研究并制定了适用于多核数控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案,通过对数控系统内任务集的预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任务调度策略,使得各个处理器内核之间的任务处理更加平稳,负载相对均衡。
梁文馨[3](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药品安全关乎国民的健康和安全,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药品,其生产和流通过程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然而近年来,疫苗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其中疫苗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的溯源问题,严重威胁着疫苗的质量和患者的健康。疫苗溯源是对疫苗的研发生产、物流运输、接种使用等过程进行信息追踪,需要疫苗供应链上下游各方的广泛参与。然而,现有的溯源方法难以实现疫苗冷链物流全过程的实时有效监督,且溯源信息的真伪性也无法绝对保证。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目前已在许多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使区块链技术在物流及供应链领域都有着较强的应用前景。目前,区块链在供应链与溯源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食品安全、商品溯源方面。针对疫苗安全问题,众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在医药领域布局区块链的提议,区块链技术能够对疫苗从研发生产到运输到接种整个过程的信息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存储,而且可以保证疫苗信息的真实可靠,由于难以进行伪造和篡改,故可实现真正意义的追溯和监管。本文主要以疫苗冷链物流为出发点,结合供应、生产、接种等疫苗供应链其他环节,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设计并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首先,从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开发几方面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定义、特殊性及流程分析疫苗冷链物流,充分了解两类疫苗的流通方式和疫苗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在上述基础上,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该追溯方案由整个疫苗物流环节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疫苗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单位、接种用户共同参与,涉及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全过程的信息,根据交易主体、数据实体以及Fabric架构,对追溯方案整体架构和交易流程进行设计,形成完整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最后以超级账本Fabric为开发平台,从后台技术及前台界面两方面对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进行实现,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数据上传和数据查询功能,以可视化界面展示区块链追溯方案的特点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Fabric平台适合多环节多参与者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设计与实现,一方面该追溯方案可实现疫苗生产、物流、接种全过程信息的存储和记录,另一方面,通过疫苗溯源码,可实现疫苗冷链整个过程的信息追溯。
陈艳[4](2020)在《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和四、六级口语考试的具体要求,根据虚拟云桌面的现有研究,对比IDV模式和VDI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外语教学现有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构建了基于IDV模式的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网络架构和详细的应用部署,通过多种操作系统镜像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及考试应用,解决了基本教学环境与考试环境相冲突的问题,实现了集中式高效管理,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按需推送不同的网络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多元化的教与学发展。
姜昊[5](2019)在《产业重构前景下的新旧车企竞争力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在推动汽车产业的历史性变革,由此引发的深刻重构将极大地拓展产业边界,新的参与者争相涌入汽车市场。面对新造车企业的挑战,传统汽车企业也必须积极寻求转型。随着产业生态发生剧烈变化,企业需要重塑自身的核心能力以适应全新的竞争格局。科学系统地识别未来汽车产业竞争所需的核心能力,对于判断产业走向、构建企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详细梳理了汽车产业重构前景下的关键影响要素,建立了面向汽车产业重构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汽车企业和新兴造车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结合汽车产业最新实践案例,对比分析了新造车企业和传统汽车企业的创新模式特点,进而梳理了汽车全产业链研发、制造、营销、维护、使用等各个环节价值提升的关键要素,以及产业重构前景下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协同策略。其次,基于对汽车产业重构的充分理解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包括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协同四大维度,共计14项一级指标和40项二级指标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研结果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最后,针对传统外资车企、传统自主车企以及新造车企业三类企业,进行竞争力对比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方面,传统车企更关注自动驾驶,而新造车企业则集中精力提升驾乘体验;在制造方面,传统车企可以充分发挥基础制造优势,并积极向智能制造转型;在服务方面,新造车企业注重提供更佳的购买和使用体验,而传统车企的转型效果仍然有待检验;在一体化方面,部分领先的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竞争力。总而言之,尽管新旧造车企业在重构的汽车产业中具有自身的特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各自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未来汽车产业生态的建设需要不同参与方通力协作、融合发展,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新型汽车企业运营模式,以打造可持续的企业竞争力。
叶海洋[6](2019)在《基于多核SoC的多轴运动控制平台关键技术研发》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进程推进,工业应用对机器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多轴同步、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方面。系统驱控组件的集成化设计是目前机器人研究热点之一,同时,系统驱控组件的性能也是实现机器人功能与性能的基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适用于集成式驱控平台设计的多核处理器芯片。本课题结合当前发展趋势,设计一种基于多核SoC的多轴运动控制平台,用于实现机器人系统的实时控制和多轴同步控制功能。基于多轴运动控制平台的实时通信和同步控制需求,采用Xilinx Zynq 7020 SoC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双核SoC多轴运动控制平台的总体架构。结合多轴运动控制系统与接口特征,完成了SoC运动控制平台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SoC最小系统和Ethernet、USB、UART等主流通信接口设计。采用了AXI4-Lite协议接口,实现了SoC内部单元的高速互联。针对AMP系统架构下双核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要求,提出了SoC系统共享资源的分配策略。针对多轴运动的同步控制要求,完成了SoC系统下处理单元间通信的时序设计。基于运动控制的功能完整性需求,设计了Linux+Xenomai实时操作系统和伺服裸机系统组成的SOC双核系统。在Linux系统下,完成了平台通信设备的驱动移植。基于双核间多任务通信需求,采用共享内存OCM作为通信媒介,提出了OCM的管理方法。基于双核间数据访问的互斥性与通信数据的多样性需求,设计了核间信号量和数据消息邮箱。最后,设计了核间通信的数据链路,提出了基于轮询机制的非周期性任务通信方法和基于硬件中断的周期性任务通信方法,实现了核间多任务的实时通信和同步控制。最后,搭建实验测试环境,进行了平台接口功能测试,并进行了双核系统间多任务通信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多轴运动控制平台具有完整的使用功能,系统的实时性和同步控制满足运动控制的使用要求。
束骏亮[7](2019)在《Android应用程序加固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移动互联网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和上层服务的持续进步,移动智能终端和人们的生活结合的越发紧密。手机已经从传统的通讯设备逐步转变成了人们用于处理日常事务的多功能终端设备。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设备中留下大量和用户隐私相关的数据。而一旦这些数据发生泄漏,就可能会对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在这样的场景下,人们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性的诉求也日益提高。而作为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更是一直受到用户和安全研究人员的关注。自从Android系统诞生以来,其安全性就饱受安全研究人员的质疑。由于Android平台自身的开放性,相比i OS系统来说,Android系统拥有更加透明的系统设计和更加广泛的潜在攻击界面。根据权威漏洞提交机构CVE的统计,截止至2018年底,研究人员在Android系统中发现各类漏洞数量是i OS的1.5倍。Android系统开放的设计理念为各家厂商对操作系统进行定制提供了便利,促进了Android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流行与发展。然而,这样开发的设计理念也为其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已有研究表明,Android系统在应用程序管理、权限设置、访问控制策略、恶意代码传播以及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均存在着安全缺陷,这些缺陷会为用户的隐私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有大量研究人员致力于为Android系统设计不同的安全加固技术。随着Android系统的发展,这些加固技术中的一部分已经被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采用。但是,Android系统中仍然有很多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随着版本的更新,Android系统也在不断的引入新的功能与特性,这同样也为Android系统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Android系统整体安全性的提升依赖于系统每一个部分安全能力的进步,每一个潜在的安全风险都值得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围绕着Android应用程序加固和Android系统隐私数据保护这两个领域,本文在如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作出相关贡献:1.设计并实现了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通用的代码保护方案,该方案能够对Android应用程序的逻辑代码进行混淆处理,在保证应用程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阻止恶意攻击者对应用程序的逆向分析。由于主要逻辑使用Java编写,Android应用程序存在着容易被逆向分析的安全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专门针对Android应用程序Java代码的保护方案-SMOG。SMOG使用了基于指令集置换的混淆技术对编译完成的Dalvik字节码进行混淆。每一条Dalvik字节码都会被随机置换成无关的其他代码,经过混淆的Dalvik字节码在被逆向分析时会展现出和原本完全不同的意义。在SMOG执行环境的帮助下,被混淆的字节码能够被底层的解释器正确的识别并还原,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我们使用真实的Android设备与应用程序对SMOG进行了评估,我们的实验表明SMOG在成功的对应用程序代码进行混淆的同时,不会给应用程序的使用体验带来明显的损害。2.针对Android平台的网络游戏类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安全研究。网络游戏是目前Android平台最为主要的应用程序类型之一。网络游戏类应用程序有着区别于其他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特殊程序架构与生态环境。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Android应用程序保护方案无法满足网络游戏类应用程序的安全需要。我们对这类特殊的应用程序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提出了网络游戏类应用程序所面临的多种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专门用于保护Android平台网络游戏类应用程序的加固方案。该加固方案能够有效的对网络游戏类应用程序中的多种资源(内存、资源文件、服务器逻辑等)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整个游戏的生态环境不遭到攻击。3.对Android系统中涉及数据删除的多种操作进行了深入的安全性分析。我们在Android系统中选取了三类比较常用的数据删除操作:清理应用程序数据、卸载应用程序以及恢复出厂设置。通过对相关代码的分析以及基于真实设备的实验,我们发现Android系统中这三类数据删除操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残留问题。实验表明,大部分残留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会存在超过两个月的时间。为了进一步说明数据残留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设计并开发了专门针对Android磁盘数据残留的取证工具。该工具能够在残留数据被部分覆写破坏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恢复出可供分析人员阅读的数据库文件。4.对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运行时可能残留在设备中的运行足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我们发现除了传统的残留在磁盘和内存中的敏感数据以外,应用程序所发起的进程间通信以及部分旁路信息都会造成运行足迹的泄漏。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名为MIST的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轻量级隐私执行框架。MIST能够有效的对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运行足迹进行监控和清除。我们通过基于真实设备和真实应用程序能够有效的对抗时下最为先进的取证工具,并且不会对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我们同样对比了近年来有关隐私执行的研究成果,对比结果表明MIST能够在Android平台上提供最为全面的隐私执行能力。
薄钧戈,崔舒宁,齐琪[8](2019)在《云桌面在大规模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传统实验室机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管理复杂、效率低下,无法开展一些病毒防护、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实验。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了中心课程实验特点以及学校对"小学期计算机实训"大规模实验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验机房引入了云环境。通过将大规模和创新型的实验应用在云环境下,达到了计算和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实验管理自动化、教学资源快捷发布、存储多样化、跨平台访问、学生上机权限可控等目的。同时也介绍了基于云桌面的共享平台相关技术架构,概述了云桌面实验教学平台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平台建设可为计算机类实验室机房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后续该平台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改进建议。
王星[9](2019)在《基于Linux的导航定位终端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产业化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目前导航定位终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并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在公共安全、精准授时、水利、农业、智能交通运输、智能家居、勘探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应用领域对导航定位终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卫星导航终端大多数采用微处理器和FPGA两个单芯片组合的方案,该方案存在电路板面积大、成本高、功耗大等缺点。针对市场上卫星导航终端存在的缺点,该课题选择Xilinx公司的Zynq-7000系列的XC7Z020芯片作为主芯片,以Linux为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了基于Linux的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主芯片集成PS(Processing System)和PL(Programmable Logic)两部分,具有功耗低、总线传输速度快、处理速度快的优点,整体上缩小了终端电路板面积,其性能远超FPGA和处理器两个单芯片结合的方案,故更有利于提高导航定位终端的性能。本文重点设计了导航定位终端的软硬件,其中硬件设计主要包括芯片选型、射频前端电路设计、芯片内部IP核连接;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Linux设备驱动、软件关键技术流程等。主要完成了底层设备驱动程序编写,底层驱动程序包括PL中断驱动程序、PS内部1s定时器驱动程序。其中PL中断驱动程序完成了中断函数处理、环路跟踪、位同步和帧同步;PS内部1s定时器驱动完成了状态标志位读取和PVT解算。最后,通过上层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应用程序调用驱动函数接口,获取导航定位信息,并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测试结果表明,终端能够满足定位需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陈阳春[10](2016)在《基于VxWorks的雷达实时模拟器主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成像雷达回波模拟器是雷达系统整机性能测试与评估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通信接口实时接收雷达载体位置、波束指向等信息,并实时采集雷达发射信号,实时计算生成波束照射区域回波信号;然后将回波信号在射频或中频注入雷达系统,为雷达系统提供闭环的半实物仿真。主控软件作为成像雷达实时回波模拟器的核心控制软件,在整个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硬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平台研制了雷达实时回波模拟器的主控软件系统,并采用VMIC反射内存卡构建的具有多个仿真节点的实时反射内存网络。系统实测结果表明了本论文研制的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的节点间的确定性传输时延在纳秒级别,该性能为成像雷达的实时半实物仿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首先,本文介绍了雷达实时回波模拟器系统结构。重点对实现实时仿真控制的主控单元从硬件组成、通信机制以及人机交互软件等方面予以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本文所提出的实时分布式仿真网络的架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通信协议栈的设计方法,以及VxWorks操作系统软件设计方法与开发流程。介绍了反射内存网络的搭建方法,分析了主控系统中涉及的反射内存通信、UDP、SPI等协议,并给出了VxWorks交叉开发环境的搭建、BSP配置、系统引导的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主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阐述了主控软件的功能模块与仿真流程,根据用途将反射内存网络地址空间按区域进行分配。介绍了基于MFC的主控软件界面及对应的VxWorks端实时控制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基于成像雷达的实时半实物仿真试验,对主控软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主控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
二、浅谈多操作系统下公共资源共享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多操作系统下公共资源共享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环境中文件同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开发环境 |
1.3.1 超文本传输协议 |
1.3.2 Go语言 |
1.3.3 Python语言 |
1.3.4 MongoDB数据库 |
1.3.5 Redis数据库 |
1.4 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功能性需求 |
2.2 非功能性需求 |
2.3 服务器、客户端模块及功能 |
2.4 软硬件环境 |
第3章 系统的设计 |
3.1 客户端设计 |
3.1.1 客户端模块设计 |
3.1.2 上传和下载文件数据 |
3.1.3 系统界面设计 |
3.2 服务器端设计 |
3.2.1 服务器端模块设计 |
3.2.2 基于Redis的文件操作锁 |
第4章 系统的实现 |
4.1 客户端功能的实现 |
4.1.1 数据结构 |
4.1.2 模块化结构 |
4.2 服务器端功能的实现 |
4.2.1 数据结构 |
4.2.2 模块化结构 |
第5章 系统的测试 |
5.1 测试方案 |
5.2 性能展示 |
第6章 系统的部署 |
6.1 运行环境的搭建 |
6.2 系统的操作流程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部分程序代码 |
A.1 Golang通过fsnotify监听文件修改 |
A.2 用户登录认证管理 |
A.3 数据库测试脚本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2)智能化数控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控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
1.2.1 数控技术的研究背景 |
1.2.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多核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多核处理器的发展 |
1.3.2 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多核ARM的数控系统软硬件结构研究 |
2.1 智能化数控系统的含义 |
2.2 开放式数控系统软硬件架构 |
2.3 蓝天NC-200 数控系统软硬件架构 |
2.4 蓝天GJ400 数控系统硬件平台 |
2.4.1 GJ400 数控硬件结构 |
2.4.2 SSB-Ⅲ现场总线 |
2.5 多核数控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5.1 多核处理器 |
2.5.2 多核开发板 |
2.6 软件架构方案设计 |
2.6.1 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的选定 |
第3章 实时操作系统技术路线及Linux实时化改造 |
3.1 实时操作系统研究 |
3.1.1 实时操作系统 |
3.1.2 实时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
3.1.3 实时操作系统性能指标 |
3.2 Linux实时性的影响因素 |
3.3 Linux实时化改造方案 |
3.3.1 改进内核法 |
3.3.2 双内核改造法 |
3.3.3 采用的Linux实时化改造方案 |
第4章 多核嵌入式实时系统平台移植 |
4.1 宿主机的选择与移植 |
4.2 编译环境的移植 |
4.2.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
4.2.2 安装依赖包 |
4.2.3 编译u-boot |
4.2.4 编译Linux-3.0.35 |
4.2.5 制作根文件系统rootfs |
4.3 安装Preempt_RT实时补丁 |
第5章 基于RCS库的分层控制系统 |
5.1 RCS库研究 |
5.2 CMS |
5.3 NML |
5.3.1 NML通信机制 |
5.3.2 NML消息 |
5.3.3 NML缓冲区 |
5.3.4 NML进程 |
5.3.5 对NML缓冲区的读写 |
5.4 基于RCS的分层实时控制系统 |
5.5 实时性能实验分析 |
第6章 多核系统实时任务调度技术 |
6.1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的特点和分类 |
6.1.1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的特点 |
6.1.2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的分类 |
6.2 多核实时任务调度算法分析 |
6.2.1 基于复制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2 基于遗传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4 基于滑动窗口的任务调度算法 |
6.2.5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区块链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块链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医药物流追溯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块链技术概述 |
2.1 区块链基本概念 |
2.1.1 区块及区块结构 |
2.1.2 区块链基础构成 |
2.2 区块链技术架构 |
2.2.1 区块链核心技术 |
2.2.2 区块链基础架构 |
2.3 区块链工作原理 |
2.4 区块链应用开发 |
2.4.1 区块链开发平台 |
2.4.2 区块链开发语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疫苗冷链物流分析 |
3.1 疫苗冷链物流概况分析 |
3.1.1 疫苗及疫苗冷链定义 |
3.1.2 疫苗冷链物流特点 |
3.1.3 疫苗冷链物流流程 |
3.2 疫苗冷链物流追溯分析 |
3.2.1 疫苗追溯的必要性 |
3.2.2 疫苗追溯的发展及问题 |
3.3 区块链解决疫苗物流问题的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疫苗冷链物流区块链追溯方案设计 |
4.1 区块链平台选择 |
4.1.1 Fabric结构组成 |
4.1.2 Fabric核心模块 |
4.1.3 Fabric交易验证流程 |
4.2 区块链追溯方案基础设定 |
4.2.1 交易主体设定 |
4.2.2 数据实体设定 |
4.3 区块链追溯方案整体架构设计 |
4.4 区块链追溯方案交易流程设计 |
4.4.1 数据采集 |
4.4.2 数据上链 |
4.4.3 前后端对接 |
4.4.4 追溯提请查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疫苗冷链物流区块链追溯方案实现 |
5.1 开发准备及网络部署 |
5.1.1 运行环境配置 |
5.1.2 Fabric网络部署 |
5.2 区块链追溯方案后台技术实现 |
5.2.1 身份认证实现 |
5.2.2 组件配置实现 |
5.2.3 链码功能实现 |
5.3 区块链追溯方案前台界面实现 |
5.3.1 主界面实现 |
5.3.2 信息上传界面实现 |
5.3.3 信息查询界面实现 |
5.4 区块链追溯方案操作演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链码调用程序 |
附录2 前台界面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管理现状 |
1.外语基本教学信息化现状 |
2.四、六级口语考试现状 |
●虚拟云桌面的相关研究 |
●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 |
1.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建设架构 |
2.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实现 |
3.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优势 |
●结语 |
(5)产业重构前景下的新旧车企竞争力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
1.1.2 智能化网联化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战略方向 |
1.1.3 对新旧造车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商业模式研究 |
1.2.2 企业转型研究 |
1.2.3 学术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主要结构 |
第2章 产业重构前景下的核心影响要素分析 |
2.1 产业重构下的传统整车企业和新造车企业创新模式 |
2.1.1 新造车企业创新模式解析 |
2.1.2 传统整车企业创新模式解析 |
2.2 产业重构下的汽车全产业链价值提升 |
2.3 产业重构下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协同 |
2.3.1 汽车产品本身的重构 |
2.3.2 汽车设计的重构 |
2.3.3 汽车制造的重构 |
2.3.4 汽车供应链组织的重构 |
2.3.5 汽车使用的重构 |
第3章 面向产业重构的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 |
3.1 汽车产业重构需要多方交融协作 |
3.2 面向产业重构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识别及模型构建 |
3.2.1 选取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3.2.2 面向产业重构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4章 评价指标权重处理方法及数据样本获取 |
4.1 评价模型的指标权重确定 |
4.1.1 计算指标权重的数学方法 |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研究对象选择即数据样本获取 |
第5章 基于评价模型的新旧车企竞争力对比研究 |
5.1 设计维度 |
5.2 制造维度 |
5.3 服务维度 |
5.4 一体化协同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多核SoC的多轴运动控制平台关键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2.多轴运动控制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2.1 多轴运动控制平台设计分析 |
2.2 SoC运动控制平台硬件架构设计 |
2.3 双核系统多任务实现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SoC的运动控制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1 SoC最小系统功能设计 |
3.2 SoC系统共享资源管理方法 |
3.3 SoC系统时序控制技术 |
3.4 平台关键通信接口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SoC双核系统与核间多任务通信设计 |
4.1 双核系统设计与实现 |
4.2 核间通信模块设计 |
4.3 非周期任务通信技术 |
4.4 周期任务通信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运动控制平台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运动控制平台硬件功能测试 |
5.3 系统任务通信功能与性能测试 |
5.4 机器人控制软件在线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Android应用程序加固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Android系统安全问题概述 |
1.1.2 Android系统安全背景知识及研究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主要问题 |
1.2.1 Android应用程序加固 |
1.2.2 Android恶意程序分析 |
1.2.3 Android系统安全增强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贡献 |
1.3.1 Android应用程序代码保护技术 |
1.3.2 Android平台网络游戏类应用安全分析及加固 |
1.3.3 Android系统磁盘数据安全研究 |
1.3.4 Android系统隐私执行技术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分析与加固技术 |
2.1.1 Android应用程序基本结构 |
2.1.2 Android应用程序逆向分析技术 |
2.1.3 Dalvik字节码反汇编与反编译 |
2.1.4 Android应用程序加固技术 |
2.2 Android系统数据及隐私保护技术 |
2.2.1 Android系统权限机制优化 |
2.2.2 Android系统访问控制策略增强 |
2.2.3 Android应用程序隔离 |
2.2.4 Android应用程序旁路攻击与防护 |
第三章 基于指令流混淆的Android应用程序代码保护技术 |
3.1 引言 |
3.2 背景知识 |
3.2.1 Android应用程序 |
3.2.2 Dalvik虚拟机 |
3.3 Android应用代码混淆系统-SMOG |
3.3.1 混淆引擎 |
3.3.2 混淆代码执行环境 |
3.4 实验评估 |
3.4.1 安全分析 |
3.4.2 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ndroid平台游戏应用加固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Android平台网络游戏应用安全分析 |
4.2.1 Android网络游戏类应用基本架构 |
4.2.2 威胁模型 |
4.2.3 Android网络游戏攻击技术 |
4.2.4 实验评估 |
4.3 Android平台网络游戏类应用加固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ndroid系统磁盘数据安全研究 |
5.1 引言 |
5.2 背景知识 |
5.2.1 Flash闪存 |
5.2.2 ext4文件系统 |
5.2.3 Android系统文件删除操作 |
5.3 Android系统磁盘数据删除操作缺陷 |
5.3.1 清理应用程序数据 |
5.3.2 应用程序卸载 |
5.3.3 恢复出厂设置 |
5.4 实验评估 |
5.4.1 数据残留问题评估 |
5.4.2 Android设备中的数据残留时间 |
5.4.3 基于文件雕刻的Android数据库文件恢复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隐私执行的Android系统隐私保护技术 |
6.1 引言 |
6.2 威胁模型和挑战 |
6.2.1 威胁模型 |
6.2.2 挑战 |
6.3 Android系统应用运行痕迹分析 |
6.3.1 运行足迹分类 |
6.3.2 基于真实应用程序的运行足迹分析 |
6.3.3 运行足迹清理策略 |
6.4 Android系统隐私执行框架-MIST |
6.4.1 运行足迹管控 |
6.4.2 运行足迹清理 |
6.4.3 实验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8)云桌面在大规模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传统机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 云桌面实验教学平台解决方案 |
2.1 云桌面技术概述 |
2.2 云桌面实验教学体系架构设计 |
2.3 云桌面实验教学平台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1) 利用虚拟技术提高硬件教学效率。 |
(2) 通过虚拟技术进行网络技术上的教学。 |
(3) 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10]。 |
(4) 编程应用与测试。 |
3 应用案例 |
3.1 云桌面部署和使用情况 |
3.2 课程云桌面 |
3.3 固定云桌面 |
4 云桌面解决方案成效比较 |
4.1 计算和数据资源集中管理 |
4.2 实验管理自动化 |
4.3 教学资源快捷发布, 存储多样化 |
4.4 跨平台访问 |
4.5 学生上机权限可控 |
5 结束语 |
(9)基于Linux的导航定位终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导航定位基本原理及嵌入式Linux技术 |
2.1 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
2.2 导航电文分析 |
2.3 导航定位原理 |
2.4 嵌入式Linux系统概述 |
2.4.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分类 |
2.4.2 嵌入式Linux系统特点 |
2.4.3 嵌入式Linux技术发展趋势 |
2.5 Zynq嵌入式环境搭建 |
2.5.1 Vivado2015.4软件安装 |
2.5.2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2.5.3 Linux内核编译 |
2.5.4 Bootloader加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导航定位终端方案设计 |
3.1 导航定位终端整体设计方案 |
3.2 芯片选型 |
3.3 导航定位终端硬件介绍 |
3.4 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
3.5 芯片内部总线连接 |
3.5.1 AXI总线 |
3.5.2 内部IP核连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导航定位终端软件设计 |
4.1 基于Linux的导航定位终端软件整体设计 |
4.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4.2.1 Linux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
4.2.2 PL中断设备驱动程序 |
4.2.3 PS内部1s定时器驱动程序 |
4.3 软件关键技术流程设计 |
4.3.1 捕获策略 |
4.3.2 环路函数 |
4.3.3 观测量函数 |
4.3.4 位同步 |
4.3.5 帧同步 |
4.3.6 电文处理 |
4.3.7 PVT解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终端应用程序设计与整体测试 |
5.1 终端应用程序设计 |
5.2 终端整体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VxWorks的雷达实时模拟器主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雷达实时模拟器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组成 |
2.2 主控单元设计 |
2.2.1 硬件架构设计 |
2.2.2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射内存网络的构建及协议栈的设计 |
3.1 实时反射内存网络 |
3.1.1 VMIC反射内存卡 |
3.1.2 反射内存网络的构建 |
3.2 协议栈 |
3.2.1 反射内存通信协议 |
3.2.2 SPI通信协议 |
3.2.3 UDP通信协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XWORKS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4.1 VxWorks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 |
4.1.1 VxWorks操作系统 |
4.1.2 集成开发环境Workbench |
4.2 BSP配置与VxWorks创建 |
4.3 系统引导方案 |
4.4 交叉开发环境搭建 |
4.5 应用程序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控软件的设计开发与测试 |
5.1 主控软件设计 |
5.1.1 功能模块 |
5.1.2 仿真流程 |
5.2 反射内存网络空间分配 |
5.2.1 控制命令存储区 |
5.2.2 系统参数存储区 |
5.2.3 实时数据存储区 |
5.2.4 其他参数存储区 |
5.3 VxWorks端实时控制程序开发 |
5.3.1 功能设计 |
5.3.2 实时应用程序开发 |
5.4 Windows端主控软件设计与开发 |
5.4.1 界面开发 |
5.4.2 主控软件的开发 |
5.5 系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浅谈多操作系统下公共资源共享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环境中文件同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丽丽. 山东大学, 2021(12)
- [2]智能化数控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张丽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0(07)
- [3]基于区块链的疫苗冷链物流追溯方案设计与实现[D]. 梁文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虚拟云桌面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陈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01)
- [5]产业重构前景下的新旧车企竞争力对比研究[D]. 姜昊. 清华大学, 2019(02)
- [6]基于多核SoC的多轴运动控制平台关键技术研发[D]. 叶海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Android应用程序加固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 束骏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云桌面在大规模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薄钧戈,崔舒宁,齐琪.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9(04)
- [9]基于Linux的导航定位终端设计与实现[D]. 王星.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2)
- [10]基于VxWorks的雷达实时模拟器主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 陈阳春.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区块链论文; 云桌面论文; android开发论文; 实时系统论文; 追溯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