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产业:“入世”机遇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于杨[2](2020)在《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正逐步改变中国的人居版图,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建设迄今为止发展已近三十年,与之密切相关的地产景观也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从全盘盲目吸收外来文化的粗放式发展,到传统文化的回归、正视中国人本土的居住文化,再至当下逐步成熟理性、对中国特色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与扬弃。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风格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地产楼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文化自信、增加居民幸福感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产企业及相关设计公司关于营造本土化的人居景观环境实践,楼盘项目遍布全国,并通过网络及大量项目成册对成果进行推广与宣传,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且大多成果仍以个案的方式从单一视角进行介绍。笔者针对全国范围内主要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相关项目展开调研分析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发展进程中地产景观风格类型及设计思路的流变,将大量片段式信息整合并系统化。论文整体共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缘起,对研究对象及时间、空间范围作了清晰界定,并就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进行综述与总结,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居住地产景观发展背景及“中国特色”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平行章节,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并深入挖掘其特点及成因,动态式呈现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的类型演化,并就定位、空间、造型、装饰、材料等层面进行景观设计思路及共性特点的深入剖析。第六章对中国特色的地产景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方向进行探讨。最后为对全文的总结章节,概述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为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石娜娜[3](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张鹤龄[4](2016)在《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以自贸区成立为例》文中提出对外开放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拓宽了企业面临的市场规模,有助于实现区域规模经济。对外开放政策促使企业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这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现有文献通常选取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自贸区的成立等对外开放事件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产生了影响。自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对外开放政策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13年8月2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2014年12月12日,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天津、广东、福建三地同时成立。现有自贸区成立时间尚不足二、三年,我们难以全面论述自贸区成立所产生的效应,但可以选取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自贸区成立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而实践中伴随着自贸区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自贸区概念股,这为研究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选取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地自贸区概念股为研究对象,分析自贸区成立这一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运用事件研究法,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涨跌停制度及消息泄露问题,选用两个估计期及两种估计模型,探索六个事件期内企业价值变动情况。本文基于区位优势理论、先发效应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及规模经济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即自贸区成立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及国际化程度差异,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成立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自贸区成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及国际化程度差异,其中上海地区企业价值的增加显着高于非上海地区,交通运输业企业价值的增加显着高于其他行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价值的增加更为显着。本文同时发现投资者对自贸区成立消息反应迅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超前反应。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自贸区概念股因企业异质性而存在显着差异,作为投资者应审慎选择投资标的;自贸区内企业应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自贸区内交通运输企业应率先调整发展战略,积极把握自贸区成立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自贸区建设则应充分关注当地对外开放基础,基于当地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自贸区。
安江[5](2012)在《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德班大会确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继续推进,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它标志着后京都时代的国际减排机制相关架构的确立。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环境急剧恶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发展模式,这将会对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能源消耗猛增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上。据统计,近些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上涨,在2006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由此可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口贸易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其规模的不断扩张也加剧了中国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中国出口商品中存在大量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政府、学者乃至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而且碳排放超标导致中国国内的环境污染严重,不仅威胁人民的健康,甚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低碳经济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和出口贸易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如何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低碳减排规制将如何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面对低碳经济的严峻挑战,中国出口贸易将如何实现低碳发展?这些都是本文将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整合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低碳减排规制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原因,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借助Johansen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VAR模型分析研究碳排放总量与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和出口贸易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与长期变化影响;并且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各个行业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及变化情况,进而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解析低碳经济对中国各个行业出口贸易影响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碳关税为代表的低碳减排规制对中国各个行业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在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口贸易低碳发展的相关对策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1978年—2010年,中国的碳排放和出口贸易总量规模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碳排放增加是出口贸易规模扩大的Granger原因;而中国的碳排放和出口贸易方式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中国碳排放量增加是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中国的低附加值粗放型、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着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规模的扩张和出口贸易方式的增长,这证明了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和出口贸易方式都具有明显的“非环境友好型”特征,也证实了高顺差的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给低碳减排的工作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压力。(2)根据1992年—2007年的中国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本文将“瓦尔拉斯—卡塞尔模型”和投入产出法相结合,计算了中国30个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其变化情况。本文通过数理模型的模拟和大量的计算,得到出口贸易中令人信服的数据和有规律性的特征。本文的研究显示中国入世以后的各个行业整体的碳完全产生系数(又称为“碳排放系数”)有所下降,这与中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实施过程相吻合,而且证明了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工业结构特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粗放,污染排放十分严重,总体上技术较为落后,还是处于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虽然中国入世以后的出口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但中国的出口产品大多为高能耗、高排放类的初级产品。所以,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一直在大幅度增加,能耗排放高、技术含量低,在向全世界提供廉价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为许多国家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目前,中国出口贸易正处于“两难境地”,既为世界贸易和本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又因为大量贸易顺差和碳排放激增问题而备受指责。因此,中国必须推动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同时研发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生产低碳优质商品,降低出口商品中的隐含碳量,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国际碳减排做出贡献。(3)本文部分借鉴Copeland&Taylor(2003)的贸易和环境的研究思路构建一个关于低碳经济与贸易的一般均衡理论研究模型,从经济学理论上解析了低碳经济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而在中国30个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对数指标分解方法”(Log Mean Divisia Index)即LMDI因素分解法实证分析了1992年—2007年的中国30个行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在1992年—2007年期间,从三种效应的影响方向来看,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总效应的影响同方向变化,即都产生了“正”的作用,出现了“碳增排”;而技术效应与总效应的影响变化方向相反,即产生了“负”的作用,促进了“碳减排”。从三种效应的影响强度来看,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的是规模效应,其次是结构效应,而技术效应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长。(4)低碳减排规制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本文的又一个创新性研究。从短期来看,碳减排成本以要素投入的形式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一国的比较优势和产品竞争力。然而,从长期动态效应来看,低碳减排规制会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创新地组合运用碳完全产生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出口贸易结构指数以及出口贸易专业化指数等多个衡量指标,测度并研究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同时模拟设定碳关税率,对碳关税影响中国各行业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以碳关税为代表的低碳减排规制会对中国高碳排放行业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冲击,高额的碳关税会进一步压缩本其已有限的利润空间,因此,中国政府、产业和企业应该共同研究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口贸易低碳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有效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从而确保中国出口贸易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徐丰[6](2009)在《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运行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房价暴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业运行呈现出较快的发展。但自2006年以来,我国各地房价不断攀升,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益处,但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价格的这种非理性增长已经带来了诸多问题,房地产业的运行已经出现了矛盾。因此,研究房地产业的运行机理与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房地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本文在回顾了房地产相关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市场供求理论、产业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区位理论)的基础上,详尽地对房地产业的运行现状和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对研究要素进行分析界定,提出要素间的关系模型;第三,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构建房地产业运行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对统计年鉴的客观数据和来自于国内4个城市(长春、哈尔滨、大连和沈阳)的问卷调研数据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最后,借鉴国外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我国房地产业的阶段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张翀鹏[7](2009)在《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国内房地产企业普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业走入了冬季。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河南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放开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和完善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直面威胁与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发展,抓住机遇,使企业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模型,对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态势的全面分析,同时对企业内部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运用SWOT方法、外部评价(EFE)矩阵和内部评价(IFE)矩阵、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综合分析找出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对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匹配,找出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可采取的战略方案和战略定位。运用定量规划评价矩阵对公司发展战略进行了选择分析,找到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应采用的下一步发展战略。确定以产品发展战略为主、水平多样化发展战略与战略联盟为辅的发展战略组合。明确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在土地与资金资源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未来的发展战略。同时,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完成,提出了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强运营管理、完善人力资源、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战略实施和支撑体系。本文最后对提出的新战略进行了满意度评价,并努力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对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类似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长海[8](2007)在《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它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高、吸纳就业密集等特点,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为选题,分别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发展预测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性研究。文章以服务业理论为原点,阐述了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沿革、定义、分类和特征;随后讨论了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规律;第三章为方法论,确定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因素确定、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第四章从总体概况、现状及问题、重点行业等方面对北京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对国际都市及国内直辖市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在国内处于领先,但与国际都市还有差距,并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北京市现代服务业进行了预测,预计07年底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比重有望突破75%,并提出对策;最后第七章给出结论和创新点,提出了研究展望。论文特色体现在:第一,选题新颖,结构严谨,数据详实;该课题跳出常见的现代服务业研究体系框架,站在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崭新角度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相关问题,且选取的数据尽量地做到准确、新鲜。第二,研究的理论性与实证性并存;本文在综述现代服务业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国际知名大都市如伦敦、纽约、东京、香港和国内直辖市如天津、上海、重庆共七个城市比较研究,采用现代统计计量方法评价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第三,注重预测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立足首都实际,综合阐述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从多角度对首都现代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首都现代服务业建设的政策建议。在具体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上,采用系统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实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现实服务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本文恰当的选取了能够反映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若干指标,建立了现代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价与评估,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内涵。
刘强[9](2007)在《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运用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对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完善产业结构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文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论文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目标,构建了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总体经济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与全国以及其他省市的比较,指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第二部分,河北省产业竞争力分析与主导产业评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据产业关联效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河北省的40个行业进行关联效应系数测算,并依据测算结果对河北省目前及未来的主导产业作了详细的评价和选择。二是应用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理论,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同全国其它省市(特别是周边省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区域优势产业,并对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优势、省内各主要城市之间工业竞争力优势和河北省工业行业竞争力优势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河北省及其各主要城市的区域优势产业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主要对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简要分析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成因之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估测了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并定量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后提出适宜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第四部分,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论文首先对河北省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以及三次产业产值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然后,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和经济增长效率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措施作了简单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提升河北省产业竞争力和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在介绍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转换经验的基础上,论文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关系两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本文旨在为河北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李艳双[10](2003)在《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如何使房地产业能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理论和实证、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分析了房地产业和住宅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并从“双重市场”和“双重过剩”的角度分析了住宅业的矛盾现象。对房地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了PEST分析,鉴于房地产业几乎不存在替代品的特殊性,用“政府”取代“替代品生产者”,分析了房地产业的五种竞争力量。对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周期关系和住宅业周期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房地产业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的波动方向、周期长度大致相同,只是房地产业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及住宅业开始进入繁荣期的结论。从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研究了房地产业发展的适度投资规模和投资增长速度,并研究了房地产投资的风险问题。根据居民的收入状况、心理偏好、生命周期阶段以及银行的抵押贷款比例,联系住宅的三种类型,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合理比例结构。对土地的供需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定量角度分析了住宅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及住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比例。构建了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从经济、行政、法律、劝导等方面分析了政府的调控手段,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政府的调控方法。
二、房地产业:“入世”机遇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房地产业:“入世”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发展概述及阶段划分 |
2.1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产生背景 |
2.1.1 房地产市场启动的政策背景 |
2.1.2 “欧陆风”在国内的复制与传播 |
2.1.3 中式古典园林技艺的局限与继承发展 |
2.2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产生原因 |
2.2.1 中国传统文脉与思想根源的影响 |
2.2.2 居住空间风格需求的多样化 |
2.2.3 国内专业景观设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 |
2.3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阶段划分 |
2.3.1 中式元素萌芽期(1998年~2004年) |
2.3.2 “新中式”风盛期(2005年~2013年) |
2.3.3 文化内涵探索期(2014年~2020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式元素萌芽期(1998年~2004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3.1 中式元素萌芽期时代背景分析 |
3.1.1 房地产业全面进入“零售时代” |
3.1.2 全球化浪潮的社会背景 |
3.1.3 售楼处建设成为房地产营销标配 |
3.2 .中式元素萌芽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3.2.1 中国古典园林的模仿继承 |
3.2.2 传统中式风格的语汇拼贴 |
3.2.3 中式韵味的隐含与点缀 |
3.2.4 东、西方风格的混搭 |
3.3 中式元素萌芽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3.3.1 规整严谨的总体布局 |
3.3.2 景观空间追求自然形态 |
3.3.3 对于传统装饰元素的借鉴描摹 |
3.3.4 色彩材质高度还原古典建筑 |
3.4 中式元素萌芽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3.4.1 传统居住生活方式的变革 |
3.4.2 传统美学思潮回归下的审美雏形 |
3.4.3 低层别墅与传统住宅的结构相似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式”风盛期(2005年~2013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4.1 “新中式”风盛期时代背景分析 |
4.1.1 房地产开发增速放缓 |
4.1.2 “低碳经济”引领“低碳居住”时代 |
4.1.3 地产景观品系标准化 |
4.2 “新中式”风盛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4.2.1 重符号的高层中式风格 |
4.2.2 重院落的简约中式风格 |
4.2.3 重礼制的精致王府风格 |
4.3 “新中式”风盛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4.3.1 定位兼具主题系列与地域特色 |
4.3.2 内向型空间布局,注重院落塑造 |
4.3.3 传统元素的抽象简化与精致化 |
4.3.4 强调以绿化配置为主的软景营造 |
4.4 “新中式”风盛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4.4.1 密度提升的城市栖居环境 |
4.4.2 大众审美的新一轮回归 |
4.4.3 徽派民居的天然兼容性 |
4.4.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内涵探索期(2014年~2020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5.1 文化内涵探索期时代背景分析 |
5.1.1 新型城镇化下的房地产发展 |
5.1.2 “互联网+”与房地产业融合 |
5.1.3 景观设计行业进入转型期 |
5.2 文化内涵探索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5.2.1 线条感现代极简风格 |
5.2.2 山水田园式写意风格 |
5.2.3 雅风轻奢中式风格 |
5.2.4 精致诗意园林风格 |
5.3 文化内涵探索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5.3.1 中西方文化的合和与再生 |
5.3.2 强调仪式感的空间塑造 |
5.3.3 传统元素的当代诠释与轻盈化设计 |
5.3.4 多元化未来社区代替强主题风格 |
5.4 文化内涵探索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5.4.1 中产阶层形成规模 |
5.4.2 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辩证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评述 |
6.1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问题总结 |
6.1.1 示范区与大区重点混淆 |
6.1.2 过度的包装式景观 |
6.1.3 设计理念与落地衔接脱节 |
6.2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方向 |
6.2.1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去风格化设计 |
6.2.2 向精神主导的体验式景观转变 |
6.2.3 标准化不断创新升级 |
6.2.4 跨学科的未来住区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中的不足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文中涉及各阶段居住地产景观相关实践楼盘 |
(3)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以自贸区成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难点 |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综述 |
2.1 自贸区发展概况 |
2.1.1 中国自贸区的成立背景 |
2.1.2 中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
2.1.3 自贸区的研究发展 |
2.2 企业价值测量的研究文献 |
2.2.1 基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企业价值研究 |
2.2.2 基于经济附加值法的企业价值研究 |
2.2.3 基于股票与债券法的企业价值研究 |
2.3 事件研究法的应用研究 |
2.3.1 事件研究法概述 |
2.3.2 事件、政策公告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
2.3.3 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区位优势理论 |
3.1.2 先发效应理论 |
3.1.3 产业集聚理论 |
3.1.4 规模经济理论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3.2.1 自贸区成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
3.2.2 自贸区成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 |
3.2.3 自贸区成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企业国际化程度而异 |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
4.1 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研究设计 |
4.1.1 有效市场假说 |
4.1.2 研究设计的基本框架 |
4.2 样本选取及分类标准 |
4.2.1 样本选取标准 |
4.2.2 样本分类标准 |
4.3 确定事件窗口 |
4.4 计算收益率 |
4.4.1 计算实际收益率 |
4.4.2 估计正常收益率 |
4.4.3 计算超额(平均)收益率、累积超额(平均)收益率 |
4.5 统计检验 |
4.6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5.1 实证检验结果 |
5.1.1 总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 |
5.1.2 基于区域分类的实证检验结果 |
5.1.3 基于行业分类的实证检验结果 |
5.1.4 基于国际化程度分类的实证检验结果 |
5.2 稳健性检验 |
5.2.1 区域分类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2.2 行业分类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2.3 国际化程度分类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5)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研究 |
1.3.2 低碳经济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 |
1.3.3 “低碳经济”引发的贸易问题研究 |
1.3.4 简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低碳经济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 |
2.1 低碳经济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低碳经济的概念 |
2.1.2 低碳经济衍生的其他概念 |
2.2 低碳经济的复杂属性及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
2.2.1 低碳经济的经济属性 |
2.2.2 低碳经济的技术属性 |
2.2.3 低碳经济的环境资源属性 |
2.2.4 低碳经济的政治属性 |
2.3 低碳经济影响出口贸易发展的机制 |
2.3.1 低碳经济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模型构建 |
2.3.2 碳排放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 |
2.3.3 发展低碳经济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3章 中国出口贸易的低碳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出口贸易的特征与变化情况 |
3.1.1 中国出口贸易总量扩张 |
3.1.2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
3.1.3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3.1.4 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 |
3.2 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的现状及变化特征 |
3.2.1 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增长的现状分析 |
3.2.2 中国碳排放强度和碳生产率的变化特征 |
3.3 中国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增长的原因分析 |
3.3.1 出口贸易粗放型规模扩张造成碳排放量增加 |
3.3.2 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碳排放量增加 |
3.3.3 低端的国际分工地位造成碳排放量增加 |
3.3.4 外商直接投资偏重高碳排放行业造成碳排放量增加 |
3.3.5 中国能源结构矛盾突出造成碳排放量增加 |
第4章 中国出口贸易总量及方式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 中国出口贸易总量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1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4.1.2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4.1.3 ADF 单位根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ADF) |
4.1.4 Johansen 协整分析 |
4.1.5 Granger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1.6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 |
4.1.7 方差分解分析(Variance Decomposition,VD) |
4.2 中国出口贸易方式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
4.2.1 样本选取和变量说明 |
4.2.2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4.2.3 OLS 回归模型 |
4.2.4 ADF 单位根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ADF) |
4.2.5 Johansen 协整分析 |
4.2.6 VAR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4.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 |
4.2.8 方差分解分析(Variance Decomposition,VD) |
4.3 主要结论 |
第5章 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因素分解与实证分析 |
5.1 投入产出法介绍 |
5.2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计算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
5.2.1 模型介绍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中国历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 30 个行业的碳排放系数 |
5.2.4 中国历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 30 个行业的出口贸易碳排放量 |
5.3 中国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的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
5.3.1 指数分解方法介绍 |
5.3.2 LMDI 模型的构建 |
5.3.3 数据来源与结果分析 |
第6章 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影响的行业分析与实证研究 |
6.1 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的总体分析与测评指标 |
6.1.1 中国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6.1.2 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竞争力指数分析 |
6.1.3 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的竞争力指数分析 |
6.1.4 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的竞争力指数分析 |
6.2 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影响效果的行业分析与测评指标 |
6.2.1 相关概念 |
6.2.2 中国 30 个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影响和贡献作用的实证分析 |
6.2.3 中国出口贸易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及排名分析 |
6.2.4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中的高碳产品转移问题分析 |
6.2.5 中国 30 个行业出口贸易结构与碳排放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 |
6.2.6 中国 30 个行业出口贸易竞争力与隐含碳排放问题的实证分析 |
6.3 碳关税对中国各行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
6.3.1 碳关税对中国各行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2 碳关税对中国工业行业利润总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7章 中国出口贸易低碳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 |
7.1.1 政府应多管齐下,制定和实施低碳贸易发展的总体战略 |
7.1.2 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相结合支持低碳贸易发展 |
7.1.3 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推动低碳贸易发展 |
7.1.4 加强国际贸易法律体系建设应对低碳减排规制贸易壁垒 |
7.2 出口产业的中观层面 |
7.2.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
7.2.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商品的隐含碳排放量 |
7.2.3 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效并降低碳排放强度 |
7.3 出口企业的微观层面 |
7.3.1 出口企业加强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
7.3.2 出口企业开展低碳科技创新,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7.3.3 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低碳减排的互利双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运行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范畴的界定 |
1.2.2 房地产 |
1.2.3 房地产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房地产基础理论 |
2.1.1 地租地价理论 |
2.1.2 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供求理论 |
2.1.3 产业经济周期理论 |
2.1.4 区位理论 |
2.2 与本文相关的其他理论 |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系统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演进及发展现状研究 |
3.1 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与演进 |
3.1.1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低潮阶段(1949-1978) |
3.1.2 我国房地产业的形成与起步阶段(1978-1992) |
3.1.3 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繁荣阶段(1993-至今) |
3.1.4 我国房地产业的演进特征 |
3.2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
3.2.1 发展现状分析 |
3.2.2 特点分析 |
3.3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
3.4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阶段判别 研究 |
4.1 房地产业阶段判别依据 |
4.1.1 房地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
4.1.2 房地产业阶段识别方法 |
4.2 判别模型选择 |
4.2.1 数据准备 |
4.2.2 变量的选入与剔除 |
4.2.3 利用已入选变量建立判别函数 |
4.3 房地产业阶段判别模型构建 |
4.3.1 判别数据准备 |
4.3.2 模型结果分析 |
4.4 长春市房地产业发展阶段判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运行机理研究 |
5.1 房地产业的运行机制 |
5.2 房地产业基本运行机理研究 |
5.2.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2.3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
5.2.4 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
5.2.5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3 中介变量研究 |
5.3.1 假设提出 |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3.3 变量度量 |
5.3.4 研究方法的确定——中介回归分析 |
5.3.5 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
5.3.6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6.1 国外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及借鉴 |
6.1.1 美国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2 日本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3 新加坡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2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2.1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原则 |
6.2.2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层次分析 |
6.2.3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3 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主要贡献 |
7.2.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2.2 论文的主要贡献 |
7.3 研究不足 |
7.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1 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研房地产企业分布及名录 |
摘要 |
Abstract |
(7)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战略理论及房地产业发展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2.1.1 企业战略理论综述 |
2.1.2 企业战略理论观点与学派 |
2.1.3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及应用现状 |
2.2 常用战略分析方法 |
2.3 房地产业发展概论 |
2.3.1 房地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2.3.2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历史 |
2.3.3 房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4 房地产业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 |
3 JY公司现有战略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 JY公司概况 |
3.1.1 JY公司发展状况及现有战略分析 |
3.1.2 JY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
3.2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法规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技术环境分析 |
3.2.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 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 |
3.3.1 国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3.2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现状分析 |
3.3.3 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
3.3.4 郑州市房地产行业发展概况 |
3.3.5 河南房地产市场现状 |
3.3.6 郑州市房地产行业竞争分析 |
3.3.7 郑州市住房市场发展特点 |
3.4 行业竞争力分析 |
3.4.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4.2 房地产业竞争强度分析 |
3.4.3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4.4 购房者议价能力分析 |
3.4.5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5 JY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
3.5.1 外部机会分析 |
3.5.2 外部威胁分析 |
3.6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4 JY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4.1.1 公司的有形资源 |
4.1.2 无形资产资源分析 |
4.1.3 人力资源分析 |
4.2 公司能力分析 |
4.2.1 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
4.2.2 营销能力 |
4.2.3 获取资源能力分析 |
4.2.4 财务能力分析 |
4.3 JY公司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4.3.1 公司发展的优势 |
4.3.2 公司发展的劣势 |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5 JY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5.1 JY公司战略目标 |
5.1.1 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 |
5.1.2 未来两年房地产走势预测 |
5.1.3 基于IE矩阵的JY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5.2 JY公司发展战略备选方案分析 |
5.2.1 SWOT综合分析 |
5.2.2 产品发展战略 |
5.2.3 水平型多样化发展战略 |
5.2.4 重建战略 |
5.2.5 战略联盟 |
5.3 JY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3.1 制定战略的指导思想 |
5.3.2 战略评价-QSPM矩阵 |
5.4 职能层战略 |
5.4.1 财务战略 |
5.4.2 市场营销战略 |
5.4.3 人力资源战略 |
5.4.4 信息化战略 |
5.5 金融战略 |
5.5.1 金融产权战略 |
5.5.2 联盟重组战略 |
5.5.3 公司融资战略 |
5.6 品牌战略 |
6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
6.2 加强公司运营管理 |
6.2.1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6.2.2 扩大土地储备,同时保持资本充足 |
6.2.3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
6.3 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3.1 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
6.3.2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6.3.3 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6.4 加强公司品牌建设 |
6.4.1 巩固省会市场的地位 |
6.4.2 创立领先品牌 |
6.4.3 服务升级 |
7 结论 |
7.1 本文的创新点 |
7.2 本文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与选题 |
1.1.1 现代服务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2 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及其危害 |
1.1.3 论文选题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框架结构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基础与问题分析 |
2.1 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
2.1.1 服务业 |
2.1.2 现代服务业 |
2.2 全球经济中的服务业发展 |
2.2.1 全球服务业发展及其规律性 |
2.2.2 全球经济中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
2.3 我国服务业发展分析 |
2.3.1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
2.3.2 关键问题是提高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评价体系建构 |
3.1 城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界定 |
3.2 竞争力评价体系与竞争力提升研究 |
3.2.1 竞争力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2 竞争力评价方法 |
3.2.3 竞争力预测与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
3.3 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3.3.1 基本原则 |
3.3.2 因素确定与指标筛选 |
3.3.3 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
4.1 北京市服务业发展概况 |
4.1.1 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
4.1.2 北京市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4.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
4.2.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4.2.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4.3 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分析 |
4.3.1 金融业 |
4.3.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 |
4.3.3 房地产业 |
4.3.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3.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4.4 北京市内各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比较与评价研究 |
5.1 国际着名城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比较 |
5.1.1 纽约 |
5.1.2 伦敦 |
5.1.3 东京 |
5.1.4 香港 |
5.1.5 国际着名都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
5.2 国内直辖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竞争力比较 |
5.2.1 上海 |
5.2.2 天津 |
5.2.3 重庆 |
5.2.4 国内直辖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比较 |
5.3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
5.3.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
5.3.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
5.4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竞争力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预测与对策 |
6.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预测 |
6.1.1 预测方法的选取 |
6.1.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预测 |
6.2 提升北京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6.2.1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提升面临的优势与机遇 |
6.2.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提升面临的劣势与挑战 |
6.2.3 促进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2.4 促进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1-1 实证研究 |
2-1-2 经验研究 |
§2-2 产业结构 |
§2-3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产业政策 |
2-3-1 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政策 |
2-3-2 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政策 |
2-3-3 产业布局理论与产业政策 |
第三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评价 |
§3-1 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体系 |
3-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目标任务 |
3-1-2 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 |
3-1-3 综合评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 |
§3-2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评价 |
§3-3 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评价 |
3-3-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 |
3-3-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 |
3-3-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
§3-4 产业结构调整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四章 河北省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 |
§4-1 产业关联理论概述 |
4-1-1 产业关联方式及类型 |
4-1-2 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4-1-3 关联效应系数的计算 |
§4-2 河北省产业关联效应计量分析 |
4-2-1 前向关联效应系数的计算 |
4-2-2 后向关联效应系数的计算 |
§4-3 河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
4-3-1 选择主导产业的意义 |
4-3-2 河北省主导产业的确定 |
第五章 河北省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
§5-1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概述 |
5-1-1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 |
5-1-2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评价 |
§5-2 河北省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
5-2-1 河北省产业总体竞争力分析 |
5-2-2 河北省三次产业竞争力分析 |
5-2-3 河北省优势产业的调整方向 |
§5-3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
5-3-1 理论模型 |
5-3-2 实证分析 |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
§6-1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成因 |
§6-2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分析 |
6-2-1 一个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
6-2-2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
6-2-3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6-3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分析 |
6-3-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
6-3-2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途径 |
§6-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4-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内涵与测算方法 |
6-4-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6-4-3 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
§7-1 河北省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分析 |
§7-2 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
7-2-1 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
7-2-2 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
7-2-3 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与波动 |
7-2-4 三次产业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 |
§7-3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评价 |
7-3-1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分析 |
7-3-2 经济增长效率效益分析 |
7-3-3 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综合评价 |
§7-4 提高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措施 |
第八章 其他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及区域经济发展经验 |
§8-1 国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经验与借鉴 |
§8-2 境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借鉴 |
第九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
§9-1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
9-1-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9-1-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9-1-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9-1-4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
§9-2 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 |
9-2-1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
9-2-2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
§9-3 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0-2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及竞争力研究 |
2.1 房地产业基本概念 |
2.2 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 |
2.3 住宅业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2.4 房地产业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
2.5 房地产业竞争力研究 |
2.6 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研究 |
3.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3.2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周期关联研究 |
3.3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业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及风险研究 |
4.1 房地产投资概述 |
4.2 房地产的投资规模 |
4.3 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 |
4.4 房地产投资风险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业需求结构研究 |
5.1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
5.2 住宅市场需求结构要素分析 |
5.3 住宅市场的供需体系 |
5.4 住宅市场需求结构构成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房地产业供需弹性研究 |
6.1 地产市场的供需价格弹性 |
6.2 住宅市场的供需弹性 |
6.3 住宅市场需求的收入和价格弹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房地产业发展宏观调控研究 |
7.1 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分析 |
7.2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体系 |
7.3 宏观调控手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房地产业:“入世”机遇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D]. 于杨. 江南大学, 2020(01)
- [3]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4]对外开放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以自贸区成立为例[D]. 张鹤龄. 东华大学, 2016(02)
- [5]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D]. 安江. 辽宁大学, 2012(02)
- [6]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运行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 徐丰. 吉林大学, 2009(08)
- [7]河南JY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翀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8]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 关长海. 天津大学, 2007(08)
- [9]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刘强.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1)
- [10]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李艳双. 天津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