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道路工程标准/规范

现行道路工程标准/规范

一、道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魏宇[1](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尤晓颖[2](2020)在《垃圾焚烧炉渣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缓解我国生活垃圾数量持续增长和垃圾填埋场容量日趋紧张的矛盾,各地都在积极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焚烧法处置生活垃圾可以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但仍会遗留一些残渣,即飞灰和炉渣,若全部进行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将垃圾焚烧炉渣掺配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是因炉渣强度低、吸水率高,利用率受到极大限制。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成球技术以氢氧化钙和无水硫酸钠为激发剂制备具有较高强度的炉渣球团用作粗集料,再以25%适当粒径垃圾焚烧炉渣用作细集料,一起掺配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对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收缩性能、环境安全性能以及综合效益展开了探讨。首先,分别从外观形态、粒径分布、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对垃圾焚烧炉渣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垃圾焚烧炉渣的筛分曲线连续性较好,用作集料配置拌合物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但是其强度低,不适合作为粗集料承担路面基层混合料的骨架作用。其次,以01.18mm和1.18mm~2.36mm粒径范围各50%的垃圾焚烧炉渣为原材料、水泥和粉煤灰为胶结料、氢氧化钙和无水硫酸钠为激发剂,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7d抗压强度检测和极差分析确定了炉渣球团的最佳配合比;采用成球技术制备粒径大于4.75mm的炉渣球团,对28d龄期炉渣球团的技术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比较于垃圾焚烧炉渣,炉渣球团的强度和吸水性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也优于前期研究以生石灰、二水石膏为激发剂制备的炉渣球团,达到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基层粗集料的要求。然后,以不同掺量的28d龄期炉渣球团为粗集料、25%掺量04.75mm垃圾焚烧炉渣为细集料制备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对其压实性能、力学性能与收缩性能展开了探索,提出了混合料中炉渣球团的最大掺量。结果显示: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随着炉渣及炉渣球团掺量增加而减小,但是掺加了 30%炉渣球团和25%炉渣的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重交通、中等交通和轻交通路面的要求;炉渣集料的掺入使得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的失水率、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数值明显增大,相比之下,炉渣球团集料掺加时各项干缩指标的增长率均有所下降。最后,对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的环境安全性能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水泥的固结作用,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明显小于垃圾焚烧炉渣,达到Ⅴ类水质鉴别标准,因此在道路工程中使用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极小;采用成球技术制备炉渣球团用作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粗集料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垃圾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率,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焚烧炉渣的填埋量,节约土地资源,而且有助于减少天然石料的开采,对于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闫欠欠[3](2020)在《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准化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技术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标准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型的雨洪管理理念,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存在相关基础性规范和标准缺失、行业配合困难等问题,亟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因此,本论文进行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工作,为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奠定基础。论文分析了现有水务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城市综合节水、风景园林等海绵城市相关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借鉴其构建思路,选定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适用框架结构。对现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进行梳理,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进程、标准性质、标准发布部门、标准实施对象及实施区域分布;地方层面上,对我国大部分省市技术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研究各地方标准建设工作现状,明确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状,借鉴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标准化工作案例,为河北省标准化工作提供建议。根据现有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分析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存问题,并提出海绵城市标准化工作可行性建议。以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以及主管部门发布的技术文件为基础,按照专业门类、专业序列、标准层次三维结构构建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列示标准信息统计表和明细表,按照专业门类和专业序列统计相关技术标准,并结合河北省实际,提出该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意见。

刘辉[4](2020)在《S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上升,国内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市政道路工程通常采取EPC模式,往往投资巨大,集约化程度高,这决定了其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更高。若工程质量控制不力,不仅工程难以合格,同时造成成本与进度的大幅递增。所以,对于这类项目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应对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以S工程公司所承接的S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为例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市政道路以EPC工程方式管理的基本状况,重点对EPC工程的特点及质量管理特点进行剖析,认为市政道路工程除了具有其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对于安全性、集约性、经济耐用及景观等多种特殊要求。接着,分析S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发现项目存在质量满意度不高及质量缺陷较多的问题,而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剖析了深层次的质量问题原因,乃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被分割,而被分割主要是由于各个阶段的质量不稳定造成,才使得质量控制效果与质量控制目标产生较大差异,这既有技术因素,更有管理因素。最后,运用质量管理等相关理论工具,从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了质量的优化实施,通过全过程目标质量体系解决问题。在这一部分,论文的重点工作是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设计了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应用,而在问题分析与管理改进阶段,则运用全过程管理思路,应用了QS机制、WBS机制和TQM的工程变更及基于挣值法(EVA)的集成管理等,且对于BIM等信息保障及道路维护的技术进行了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与常见的质量风险,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工程特色,突出了市政道路建设的专业背景;其次,基于全过程质量管理这一总体指导思想,将道路工程各个阶段逐层深入,各个阶段应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如精益管理、TQM、PDCA等,打通了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难点,解决了每个阶段的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最终打造了立体式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再次,不仅从管理层面,也从技术层面进行对策的提升,同时在解决质量问题的同时,试图平衡质量-进度-成本各因素。最后,本文对于近年来最新的BIM等信息化、数字化运用于市政工程的方法予以了介绍,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之前,尽管国内对于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融合以上管理手段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可丰富这一领域的探索。本文的研究,将便于今后类似的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中予以运用。

崔添毅[5](2020)在《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强度高、干缩和温缩小、耐久性好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土凝岩作为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减少对天然砂石料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多见,其路用经济与技术性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依托甘肃省二车公路芦家湾连接线改移道路土凝岩底基层试验段项目,通过研究土凝岩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性、耐久性,对比分析土凝岩固化土与其他类型固化剂固化土的上述路用性能,初步探究了土凝岩固化土用于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层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土凝岩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所用的土凝岩属于硅钙系胶凝材料,在硅酸盐词典中属于无熟料水泥。水胶比为0.4时,土凝岩净浆试件3天抗压、抗折强度比水泥净浆试件的相应强度偏低,但3~28天抗折、抗压强度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143%、318%,远大于水泥净浆的49%、88%。土凝岩固化土及对比混合料强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掺量下土凝岩固化土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水泥固化土,也高于水泥、粉煤灰等稳定材料复合固化土。土凝岩稳定土七天无侧限强度可达2.0-5.0MPa,通过调整掺量可满足路面各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土凝岩固化土、水泥固化土和水泥稳定碎石的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土凝岩固化土的早期水稳定性系数略优于水泥稳定土,后期则刚好相反;水稳定性远低于水稳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冻性优于水泥固化土,但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与水泥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十分接近,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冲刷性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干缩性能优于水泥固化土。施工及试验段验证方面,土凝岩固化土施工不推荐使用路拌法,条件允许时尽量选择厂拌法。土凝岩改良土(掺量4%-6%)不推荐代替水泥用于各等级公路路基换填。掺量在10%-12%时,土凝岩固化土代替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级配碎石用于路面结构层,相对传统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在砂石料匮乏区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可铺筑试验段进行初步验证,总结施工经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补充数据支撑与技术指导。

陈曦[6](2020)在《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道路BIM领域现有的BIM设计软件如Openroads,Civil3D,Revit等均已经实现了设计阶段的BIM化,但不支持后期管理和养护等阶段数据的集成,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在探索中。为实现道路后期运营、管理和养护等阶段的数据和资料支持,本文进行了沥青路面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本文阐述了采用高速公路的路面评价方法和检测数据进行研究的合理性,研究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特性,分析了苏沪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结合主要病害所需的测量指标,确定了对应的试验方法。其次,本文介绍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计算方法。依据排水沥青路面的特性,探讨了路面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并优化了车辙深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了PQI计算模型。结合相关研究,分析了该评价模型的缺陷。接着,为便于在Revit平台直观地显示路面各项性能情况,文章提出了道路主病害计算模型和修补病害评级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病害的权重,确立了病害评价的分级指标。由经过研究,选取渗水残留率作为排水路面的功能评价指标,确立了排水性道路的CR分级标准。再次,本文对道路BIM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了探索,根据2019年最新发行的《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规则(江苏省内规则)》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BIM技术(公开版)》定义了道路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项目阶段和工程基本属性的编码,并基于此确立了道路族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创建了道路族结构库和材料库。此外,本文基于道路功能评价系统的特性,研究了道路关系属性集和自定义属性集的应用。基于对道路IFC文件的规则分析,定义了病害评级和功能评级的属性集、属性类型和关联实体等内容。最后,本文采用了外部数据的继承和模型数据转化的方法,将自定义属性集成到路面构件中,实现了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项目阶段和工程基本属性在Revit软件中的一体化和可视化,建立了基于Revit的道路功能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研究了道路功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提出了新型道路功能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道路基于IFC标准的属性集和道路族构件库,对Revit平台下的道路建模领域进行了探索和扩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道路功能评价和可视化流程,为BIM技术在道路评价决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经验。

徐硕[7](2020)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农户参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在倡导公众参与的社会背景下,农户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户参与却流于形式,农户参与途径缺失。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种土地整治活动,对保持耕地总量和质量的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研究范围具体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农户,探索农户参与项目规划可能采取的途径和信息处理方法,为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乃至各类土地整治规划农户参与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参考公众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知理论、项目治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研究区内9个村庄的农户展开调查,考察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利用交叉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了影响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的主要因素。利用选择实验法和混合线性模型,对农户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选择差异分析和异质性来源分析,最终提出了详细的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实施路径,并提出建议和措施。详细结论如下:(1)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的主观积极性不高,在219个受访的农户中仅有半数表示愿意参与规划,以农业生产为主、受教育水平中等的中老年人参与积极性较高,年长的农民和年轻的非务农成员参与积极性低。农户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的认知水平较低,仅有半数表示知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但对于规划内容了解片面,认为村委会直接决定规划的走向。(2)影响农户参与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年均农业纯收入以及农户对项目规划的认知情况。低龄的受访者通常都是学生或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他们几乎不从事任何农业生产,并且对土地政策不关注。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大,农户参与的意愿也逐渐增加。受教育程度低的村民,对新事物接受和理解能力受限,并且了解项目的渠道更窄,因此不愿意参与规划。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对政策的把握和对项目的理解更深,知道项目会给自己的农业生产带来便利,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更愿意参与规划。承包流转土地、种植果园大棚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农业收入比例高,参与规划的意愿强烈。农户对规划的认知对农户参与规划的意愿有着显着的影响,农户认知程度越高,参与意愿越强烈。(3)研究区农户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更倾向于选择道路工程,硬化道路需求最为强烈;其次倾向于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对土地平整工程的需求度最低。影响农户对规划方案选择的因素包括:农户的种植结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农业年均纯收入。种植结构对工程选择的影响最显着,主要种植作物不同,农户用水方式不同对道路的需求也不同。年龄大的农户更关心灌溉水源的类型,更倾向于新建井和泵站,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用于道路建设。纯农业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道路硬化需求最为强烈。(4)提出了“项目选址立项——成立规划协调小组——宣传科普——土地利用障碍因素收集——制定规划方案选择集——确定规划方案——公示——实施规划”的一套适宜农户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路径框架。建议成立规划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农户提供信息、制定方案、修改方案、表决方案等一系列工作,保障农户全程参与、全程反馈、有章可循、有径可走。

刘凯[8](2020)在《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高速公路因而必须进行大规模养护和改建扩建,养护工作任务量较为繁重。厂拌热再生技术因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国内道路工程领域应用得十分广泛,但依然日益显露出两大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首先是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定量评价指标很少;其次是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性并不十分清晰明确。本文设计试验方案对RAP沥青转移特性和界面融合效应展开一系列研究,并提出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计算公式,分别探究拌合工艺参数、RAP掺量、再生剂类型及掺量对RAP沥青转移特性和界面融合效应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仅仅调整RAP预热温度且其他拌合关键工艺工序保持完全相同的方式,从而人为构造出不同RAP掺配比例条件下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试样的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继而进一步探究不同高RAP掺配比例(30%、40%和50%)条件下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各项常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水损性能)随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演变的规律性和关联性。基于灰关联分析法分析可知,RAP预热温度是主导RAP沥青向新集料表面转移和新旧沥青有效融合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新集料加热温度对其的影响程度仅次于RAP预热温度,而拌合时间对其的影响程度最不显着;再生沥青转移率和界面再生融合度均随着RAP掺量的攀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再生剂掺配比例愈大,再生沥青转移率也愈大,且增大趋势由缓变急再变缓,并最终趋于稳定。三种RAP掺配比例条件下的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的提高皆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在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尚未达到完全融合状态的情形下,随着RAP掺配比例的逐步提高,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三种RAP掺配比例条件下的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随着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的提高皆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具体为随着RAP掺配比例的逐级递增,再生混合料最大弯拉应变的上升幅度愈发显着,与此同时,再生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却随着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的提高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具体为随着RAP掺配比例的逐级递增,弯拉强度降低幅度愈发显着。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随RAP掺配比例的升高而降低,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的提升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三种RAP掺配比例条件下的再生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比和残留强度比均随着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的提高在持续上升。再生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随RAP掺配比例的升高而降低,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DOB)的提升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今后大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郑明博[9](2020)在《建筑废弃物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及路用性能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拆除和新建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建筑工程对沙子、天然碎石、水泥和其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主要用于土地填埋,造成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垃圾处理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从分类、处理、应用等方面入手。与建筑其他行业相比公路工程对骨料性能要求较低、对矿石资源需求量大,若将建筑垃圾运用于道路工程,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还能降低道路建设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从道路基层与底基层的角度出发,以郑州市二七区景中路(萍湖路-南四环)道路工程为依托。研究混凝土再生料与红砖再生料在道路工程中的路用性能。首先进行再生料本身的性能分析,研究混凝土再生料、红砖再生料与天然骨料的差异,其中混凝土再生料与天然骨料性能较为接近,其压碎值、针片状含量、表观密度均能符合规范对道路基层骨料的要求。但红砖再生料本身压碎值较低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不建议其单独使用。其次设计低(悬浮密实结构)、中(骨架密实结构)、高(骨架空隙结构)三种级配从力学角度分析混凝土再生料和混凝土与红砖混合再生料的路用性能,经过试验初步表明,混凝土再生料能够单独在基层中使用,以中极配为配比原则红砖掺入量为40%的再生料其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最终结合室内实验研究成果与二七区景中路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对骨架密实结构分析,确定红砖掺入量为20%。对施工后底基层的抗压强度、压实度进行检测均复合规范要求。经试验和现场应用分析:将骨架密实结构混凝土再生料单独应用在道路基层中能够满足现行规范对基层材料的性能要求,改进部分施工工艺,将混凝土再生料:砖混再生料80%:20%且水泥掺量5.5%的混合再生料应用于景中路底基层,现场取样混合料7天强度可达2.3 MPa。满足道路工程中对底基层材料的性能要求。道路基层中悬浮密实、骨架密实、骨架空隙三种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粗集料的空隙体积与细集料的压密体积的相对关系。混凝土建筑废弃物三种结构形式中,骨架密实结构抗压强度值最大,悬浮密实结构强度最低,骨架空隙结构介于二者之间;混凝土建筑废弃物掺入40%、45%和50%砖渣建筑废弃物,骨架密实结构强度最高,骨架空隙结构强度最低,悬浮密实结构介于二者之间;道路基层材料以混凝土再生料作为粗骨料、砖混再生料作为细骨料的骨架密实结构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强度。

罗桂林[10](2020)在《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差异性成因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市政道路与公路的主管部门分别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并对应存在两种不同的计价体系。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市政道路与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巨大且相同主体工程部分在同样工程量下的造价的确存在差异性。课题首先从造价管理、计价依据、费用组成、计价程序及计价定额等五方面对两者的计价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分析,得出其差异性;其次节选贵州省遵义乐理至冷水坪高速公路中具代表性的一段工程项目作为编制造价文件实例,量化相同主体工程部分在同样工程量下两者造价的差异性;然后对比分析两者造价结果及编制造价文件整个过程的差异性,总结两者造价差异性成因;最后对其差异性成因从本质上分析,得出两者造价差异性成因导致的主要参数,并计算出主要参数对其造价差异性的贡献率。课题研究得出:(1)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计价体系的差异性;(2)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相同主体工程部分在同样工程量下预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差异性成因及差异性成因导致的主要参数,并计算出主要参数对其差异性的贡献率;(3)为提出缩小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差异性的解决措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道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3.4.1 概述
        3.4.2 评价标准
        3.4.3 评价方法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4.1 概念与功能
        4.1.1 概念界定
        4.1.2 功能作用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4.2.1 构建目的
        4.2.2 构建思路
        4.2.3 评价概念模型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4.3.1 评价机构
        4.3.2 评价程序
    4.4 评价指标
        4.4.1 指标设计思路
        4.4.2 评价指标构建
    4.5 评价方法
        4.5.1 评价方法考量
        4.5.2 评价方法应用
    4.6 评价分等定级
        4.6.1 分等定级依据
        4.6.2 评价等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5.1.1 评价维度分析
        5.1.2 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流程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5.4 评价指标构建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6.3.3 权重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7.1 研究区概况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7.2.1 构建目标
        7.2.2 构建原则
        7.2.3 评价指标构建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7.3.3 权重计算
        7.3.4 评价总分计算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7.4.1 评价分等定级
        7.4.2 评价结果分析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垃圾焚烧炉渣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垃圾焚烧灰渣性质研究
        1.2.2 垃圾焚烧炉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2.3 胶凝材料活性激发技术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垃圾焚烧炉渣性质分析
    2.1 外观形态观察
    2.2 粒径分布检测
    2.3 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2.3.1 物理性质
        2.3.2 力学性质
    2.4 化学组成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炉渣球团配合比设计
    3.1 原材料的筛选
        3.1.1 水泥
        3.1.2 粉煤灰
        3.1.3 垃圾焚烧炉渣
        3.1.4 激发剂
    3.2 炉渣球团的配合比设计
        3.2.1 正交试验设计
        3.2.2 极差分析
    3.3 炉渣球团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3.3.1 炉渣球团制备步骤
        3.3.2 炉渣球团技术性能测试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4.1 原材料
        4.1.1 水泥和水
        4.1.2 天然集料
        4.1.3 炉渣集料
    4.2 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2.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2.2 合理水泥掺量的确定
    4.3 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性能分析
        4.3.1 力学性能
        4.3.2 收缩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泥稳定碎石/炉渣混合料环境安全与效益分析
    5.1 环境安全分析
    5.2 综合效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背景及意义
    1.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发展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理论
    2.1 标准发展概况
    2.2 相关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概述
        2.2.1 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2.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2.2.3 城市综合节水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2.2.4 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框架
    2.3 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结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发展状况
    3.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状概述
    3.2 国家、行业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状
        3.2.1 标准发布进程
        3.2.2 标准构成
        3.2.3 标准建设内容
    3.3 地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状
        3.3.1 各地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准现状
        3.3.2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状
        3.3.3 其他省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存问题及建议
    4.1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现存问题
    4.2 河北省海绵城市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4.2.1 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4.2.2 加强对标准管理工作
        4.2.3 建立公众参与标准制定机制
        4.2.4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4.2.5 加强标准普及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
    5.1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基础
        5.1.1 构建说明
        5.1.2 收录范围
        5.1.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5.2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5.3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表
        5.3.1 标准体系编号
        5.3.2 标准信息统计
    5.4 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意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4)S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的思路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框架
2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内文献综述
        2.1.2 国外文献综述
        2.1.3 相关研究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EPC工程质量管理
        2.2.2 全过程控制理论
        2.2.3 精益化管理理论
        2.2.4 项目整体管理理论
    2.3 相关技术与方法
        2.3.1 BIM技术
        2.3.2 PDCA循环
        2.3.3 TQM
3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3.1 S市政道路EPC工程概况与特点分析
        3.1.1 S市政道路EPC工程概况
        3.1.2 S市政道路EPC工程特点
        3.1.3 采用EPC模式的优势
    3.2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2.1 总体项目管理机制
        3.2.2 工程项目质量要求
        3.2.3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3.3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3.3.1 现有质量管理满意度与质量缺陷
        3.3.2 改进的必要性
第四章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4.1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设计
        4.1.1 问卷设计
        4.1.2 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4.2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应用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
        4.2.2 在S市政道路EPC工程中的应用
    4.3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分析
        4.3.1 前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4.3.2 招标与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4.3.3 施工与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4.3.4 道路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5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的改进
    5.1 S市政道路EPC工程前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5.1.1 设计院主导与国际工料测量(QS)机制的借鉴
        5.1.2 基于WBS的精益化规划设计
    5.2 S市政道路EPC工程招标与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5.2.1 工段界面的合理划分
        5.2.2 招标合同的精确策划
    5.3 S市政道路EPC工程施工与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5.3.1 基于TQM的工程变更管理
        5.3.2 基于挣值法(EVA)的质量-成本-进度集成管理
    5.4 S市政道路EPC工程道路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5.4.1 道路底基层材料的改进
        5.4.2 道路养护作业的改进
    5.5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5.5.1 BIM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5.5.2 组织与人员保障措施
    5.6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控制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赤泥基类固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赤泥基类固化剂固化土研究现状
        1.2.3 土凝岩固化剂概述
    1.3 赤泥基固化剂土凝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1.1 土
        2.1.2 土凝岩
        2.1.3 水泥
        2.1.4 粉煤灰
        2.1.5 石粉
    2.2 试验方案
        2.2.1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2.2.2 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试验方案
        2.2.3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试验段铺筑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强度性能研究
    3.1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能研究
    4.1 水稳定性
    4.2 抗冻性
    4.3 抗冲刷性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设备介绍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干缩特性
    4.5 外观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验证分析
    5.1 试验段工程概况
    5.2 施工工艺
    5.3 现场检测结果与施工总结
        5.3.1 压实度
        5.3.2 弯沉
        5.3.3 施工总结
    5.4 后期监测研究
    5.5 土凝岩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5.5.1 产品成本分析
        5.5.2 与传统路基路面材料成本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排水性沥青路面
        1.1.2 BIM技术的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道路功能评价方法
        1.2.2 BIM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排水沥青路面分析
    2.1 路面数据来源
    2.2 苏沪区气候特征
    2.3 排水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2.4 数据采集所需的试验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3.1 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简介
    3.2 PQI计算模型优化
    3.3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的缺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水沥青路面病害分级评价
    4.1 主要病害分级评价
        4.1.1 主要病害评级标准
        4.1.2 计算主要病害权重系数
    4.2 切槽修补分级评价
    4.3 渗水性能分级评价
        4.3.1 选择评价指标
        4.3.2 渗水系数残留率
    4.4 路面功能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evit的道路模型
    5.1 Revit软件简介
    5.2 工程信息分类和编码
    5.3 道路族的构建
        5.3.1 族的类型和属性
        5.3.2 道路族的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IFC的道路综合评价信息表达与集成
    6.1 IFC标准架构
    6.2 道路信息的IFC表达
        6.2.1 基于IFC的路面信息模型
        6.2.2 道路关系的属性集表达
        6.2.3 分级评价数据的属性集表达
    6.3 基于IFC标准的道路综合评价信息集成
        6.3.1 病害评级、功能评级信息的属性集集成
        6.3.2 道路评级信息的轮廓族构建
        6.3.3 基于属性集和构件族的道路综合功能评价及可视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农户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户与农户参与
        2.1.2 农户参与路径
        2.1.3 高标准农田
        2.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2 理论基础
        2.2.1 公众参与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认知理论
        2.2.4 项目治理理论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问卷调查与访谈
        3.2.2 Logistic回归模型
        3.2.3 混合线性模型
第4章 农户认知与参与意愿分析
    4.1 农户认知分析
    4.2 农户整体参与意愿分析
    4.3 样本统计与交叉意愿分析
        4.3.1 农户性别及年龄
        4.3.2 职业与受教育程度
        4.3.3 家庭人口数、耕地面积与耕地块数
        4.3.4 年均农业纯收入与年均总收入
        4.3.5 村委情况及农户认知
    4.4 农户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模型选择
        4.4.2 变量定义
        4.4.3 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视角下的农田利用障碍与规划方案选择
    5.1 信息收集与水平确定
    5.2 制定规划方案选择集
    5.3 异质性选择估计分析
    5.4 异质性来源分析
        5.4.1 模型选择
        5.4.2 变量定义
        5.4.3 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参与项目规划实施路径
    6.1 农户参与规划流程设计
    6.2 农户参与下规划设计
        6.2.1 土地利用布局
        6.2.2 土地平整工程
        6.2.3 灌溉与排水工程
        6.2.4 道路工程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新旧沥青融合效应研究概况
    1.3 依托项目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质量检测
    2.1 新沥青
    2.2 新集料
    2.3 RAP旧料
    2.4 再生剂
第三章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及再生效果评价
    3.1 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
        3.1.1 沥青老化行为
        3.1.2 沥青老化机理分析
        3.1.3 沥青再生机理分析
    3.2 再生剂再生效果评价
        3.2.1 再生剂的选择及掺量的确定
        3.2.2 再生剂分散性及相容性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研究
    4.1 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研究的必要性
    4.2 RAP沥青转移特性研究
        4.2.1 拌合工艺参数对RAP沥青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4.2.2 RAP掺量对RAP沥青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4.2.3 再生剂类型及掺量对RAP沥青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4.3 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研究
        4.3.1 拌合工艺参数对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的影响研究
        4.3.2 RAP掺量对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的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对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1 再生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确定
        5.1.2 再生沥青混合料总沥青用量的确定
        5.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组成
    5.2 再生融合度对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
        5.2.1 试验方案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再生融合度对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5.3.1 试验方案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再生融合度对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5.4.1 试验方案
        5.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9)建筑废弃物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及路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2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基本性能研究
    2.1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基本特性
    2.2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集料组分和来源
    2.3 再生料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2.3.1 再生骨料外观分析
        2.3.2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再生料及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的配比方案
    3.2 击实试验
    3.3 再生料无侧限抗压试验
        3.3.1 无侧限抗压试验方案
        3.3.2 混凝土再生料无侧限抗压试验
        3.3.3 混合再生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4 混凝土再生料劈裂强度试验
        3.4.1 劈裂强度试验方案
        3.4.2 混凝土再生料劈裂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混凝土再生料抗弯拉强度试验
        3.5.1 弯拉强度试验方案
        3.5.2 混凝土再生料弯拉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混凝土再生料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3.6.1 回弹模量试验方案
        3.6.2 抗压回弹模量模式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道路基层材料结构分析
    4.1 道路基层荷载特点
    4.2 路基荷载分析
    4.3 道路基层混合料结构分析
    4.4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级配分析
    4.5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级配设计与选取
        4.5.1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配合比设计依据
        4.5.2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配比设计
        4.5.3 再生集料水泥剂量
        4.5.4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级配选取
    4.6 建筑废弃物混合再生集料路用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建筑废弃物再生料工程实践
    5.1 工程概况
    5.2 再生骨料施工工艺
        5.2.1 再生料基层设计
    5.3 再生骨料施工质量控制
        5.3.1 再生混和料拌制和运输
        5.3.2 再生混和料摊铺
        5.3.3 再生混和料碾压
        5.3.4 优化养生及交通管制
        5.3.5 施工现场检测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差异性成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市政道路计价模式
    2.1 市政道路造价管理体制
    2.2 国家及贵州省现行市政道路造价管理计价依据
    2.3 市政道路费用组成和计价程序
        2.3.1 市政道路费用组成
        2.3.2 市政道路计价程序
    2.4 市政道路计价定额
第三章 公路计价模式
    3.1 公路造价管理体制
    3.2 国家及贵州省现行公路造价管理计价依据
    3.3 公路费用组成和计价程序
        3.3.1 公路费用组成
        3.3.2 公路计价程序
    3.4 公路计价定额
第四章 市政道路与公路计价体系对比分析
    4.1 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管理体制对比分析
    4.2 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管理计价依据对比分析
    4.3 市政道路与公路费用组成和计价程序对比分析
        4.3.1 费用组成对比分析
        4.3.2 计价程序对比分析
    4.4 市政道路与公路计价定额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不同计价模式下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计价实例
    5.1 实例选取及计算原则
        5.1.1 实例选取原则
        5.1.2 实例计算原则
    5.2 实例概况及编制范围
        5.2.1 实例概况
        5.2.2 编制范围
    5.3 市政道路计价模式下编制的工程预算
        5.3.1 市政道路造价编制说明
        5.3.2 市政道路造价计算结果
    5.4 公路计价模式下编制的工程预算
        5.4.1 公路造价编制说明
        5.4.2 公路造价计算结果
    5.5 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结果对比
第六章 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差异性成因分析
    6.1 总结两者造价差异性成因
    6.2 分析两者造价差异性成因导致的主要参数
    6.3 计算出主要参数对两者造价差异性的贡献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四、道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垃圾焚烧炉渣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研究[D]. 尤晓颖. 扬州大学, 2020(04)
  • [3]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闫欠欠.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S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 刘辉. 东华大学, 2020(03)
  • [5]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D]. 崔添毅.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D]. 陈曦. 东南大学, 2020(01)
  • [7]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农户参与路径研究[D]. 徐硕.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RAP沥青界面再生融合度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 刘凯.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建筑废弃物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及路用性能分析[D]. 郑明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贵州省市政道路与公路造价差异性成因分析研究[D]. 罗桂林. 贵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