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柏慧[1](2019)在《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固网通信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载体,各国研究学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社会各界投入大量资金对“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展开研究,都为固网通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传统的固网业务也受到了强烈冲击,为了有效维护固网资源,充分挖掘固网潜力,新时期国家对运营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要突破传统束缚,在技术上拓展创新,丰富固网服务种类,利用高效管理进一步降低通信费用,以提升人们对固网网络的使用满意度。为此,提出了固网智能化的概念,固网智能化是在传统电话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的智能化附属业务网。固网智能化可以为固话网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功能,能够为运营商对网络和固网用户的管理和操控带来便捷的操作,同时获得固网呼叫所需的信息更加直观、方便。论文根据作者的工作实际,针对当下固网智能化的研究热点,主要进行了如下相关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讨论和分析了固网智能化相关理论,形成了智能化方案,建立固网智能化模型和改造原则。针对当下的热点,结合固网智能化的业务融合进行设计应用,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固网智能化改造设计方案,并阐述了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具体应用过程及效果并形成结论。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某省固网的实际情况,借鉴移动通信业务的特点,综合原有固网业务,将移动通信业务属性同固网业务相融合,拓展智能化特性,完善原有固网相关功能,提高固网运营商业务核心竞争力,并将分散的用户鉴权签约信息、用户本身业务信息、固话号码资源等归结到固网用户数据库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用来与数字交换机进行业务交换,触发用户服务器中心的业务查询功能及相关智能业务等,旨在为相关固网智能化的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提高某省固网的服务质量及相关品牌力度。目前该方案已在某省联通固网实施完毕,已取得了计划的使用效果,针对改造前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随着大批量固网智能化项目的完成,必将为固网运营商注入新的发展契机。
赵雪[2](2019)在《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语音通信的交换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空分交换方式发展到了现下的分组交换方式。科技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不前,在下一代的语音通信系统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的IP数据包软交换方式将会逐步缩减现有其它电话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空间。本文对当前使用的各类语音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国内地铁行业内应用比较成熟的数字程控交换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重点针对软件换技术进行了相关技术及应用探讨,对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应用特点、软件交换能够提供的新功能和具体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成都地铁未来的线网规划要求,考虑未来用户规模和业务的规划,对后期地铁线路形成网络后的公务电话系统维护和扩展方面进行探讨。在分析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系统建设、维护成本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地铁语音电话网络设计方案。本文中的软交换设计紧密结合了成都地铁未来的建设发展趋势,以成都地铁7、10号线的环形地铁线路工程与COCC控制中心工程为实际案例背景,结合语音设备的地域分布和用户数量分布的具体情况,对基于软交换的7、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COCC专用电话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网络架构,对如何进行电话系统组网进行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研究。通过对未来地铁内网用户规模的预估,确定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式数据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自诞生以来不是那么安全的。因此,针对软交换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文中结合已有的地铁软交换应用案例,对如何保障安全这一重要因素和原则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地铁通信新技术采用以前,有必要进行相关应急灾备倒切的研究工作,为后续地铁软交换维保工作提供应急情况下的设备保障,提高维保效率。通过对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技术进行的详细论述和研究,充分展现了软交换技术在地铁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设计未来地铁通信系统建设的新方案后,不仅给后期地铁运营期间的通信系统维护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也进一步增强了地铁专业人员对软交换技术的掌握力度。
于峰[3](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认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杨娜[4](2013)在《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下一代网络(NGN)核心,软交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国际与国内各界高度重视。宁夏电信在省内构建基于IP承载的业务与控制相分离、呼叫与业务承载相分离的软交换汇接网络,对提供灵活多样业务,有效降低电信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宁夏电信电话网络业务单一、设备老化、结构复杂等问题,在深入研究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从网络架构、网元设置、IP地址规划、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方面对宁夏电信软交换汇接网络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从网络拓扑、节点结构、路由组织方面对现有IP城域网实施了优化,解决了软交换对IP承载网高安全性和高QoS保证问题;对软交换SS的内存使用、CPU过载控制、链路检测机制、后台数据库系统进行了优化。对网络进行了测试,成功地完成了软交换网的业务割接和投入运行。宁夏电信软交换网络目前已投入运营,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向用户提供IP广域Centrex、WEB800、视频电话等增值业务,实现了宽、窄带业务的融合。
范永玲[5](2010)在《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一代网络将是以软交换为核心、光联网为基础的融合网络。一方面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随着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NGN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灵活计费以及快速生成业务方面的优势将逐步得以体现。从长远发展的策略考虑,建设NGN网络,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业务收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可以为电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特点和优势,然后讨论了NGN的关键技术——软交换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及主要协议。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基于软交换的固网NGN组网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NGN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通,承载网的的QoS保证以及传送层组网选择等,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为下文的组网设计方案奠定基础。结合前文的研究情况,详细分析了中国电信集团基于软交换的NGN实验网络的组网方案。对NGN实验网的组网方案、设备配置进行说明;对组网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带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分析NGN网络中IP语音时延的构成,并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了采用DiffServ技术对实验网的城域网进行优化方案;并通过列举了在现网进行的实际测试情况,验证了软交换采用专用承载网组网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实验网中承载网的安全方案。本文最后对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部署和组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的工作和研究进行了展望。
杨胜姚[6](2010)在《现代通信交换机实验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交换机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实验教学具有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作用,更是是培养学生从理论过渡到实践和创新的桥梁。交换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交换机原理,更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传统交换机实验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验证性实验平台,但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有验证性实验平台以外,更需要有设计性实验平台。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对现有交换机实验系统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在保留了传统交换机实验装置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模块化、分层次、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的现代通信交换机实验系统。文中首先给出交换机实验系统的原理,并分析了它与实际产品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现代通信交换机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通用底板、背板两种结构共八个模块,不仅能代替传统实验箱进行交换机系统实验,还可以用于通信网络的核心交换进行通信网络实验。在完成整体设计后给出了八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该设计紧密结合理论原理,采用通用模块化、开放接口和二次开发的设计思想,能很好地完成交换机原理从验证到设计的多个实验内容。完成硬件设计之后,本文给出了实验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交换机控制程序、改进的时隙产生程序和界面友好的上位机管理程序。根据实验系统的设计,给出了能在该实验系统上完成的实验内容,包括8个单项实验、4个综合实验、4个系统实验和5个设计性实验,并对部分重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两个系统实验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设计正确,功能和指标都满足要求。
秦字兴[7](2010)在《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文中认为快速变迁的通信技术以及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固有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准确测算目标企业的电信成本十分困难。相比普遍采用的会计成本分析方法,自下而上的工程成本分析方法摆脱了历史成本记录的束缚,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在合理的精度范围内预测企业的前瞻性成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自下而上的电信业工程成本分析方法逐渐在美国发展演进并趋于成熟。在美国的引领下,德、法、日等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电信网络成本测算模型用于支撑电信管制决策。在近十年时间里,中国电信管制机构及相关学者正致力于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本土化的工作。从总体上看,国外有关电信网络工程成本的研究普遍低估了IP技术对于电信成本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尽管需要做出部分调整,传统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工程成本优化模型仍然可以较好地描述当前以至未来一段时期的电信成本结构。相比之下,中国电信管制领域关于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的研究,虽然明确地指出技术变迁(尤其是IP技术)对电信成本结构的潜在影响并富有战略性地设计出IP城域网工程成本模型,却始终未能在建模方法的精确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至于模型对实际电信网络工程成本的解释并不十分理想。归结起来,当前中国电信网络工程成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提高模型准确性方面。出于管制分析的需要,一种针对IP电信网络的更为准确的前瞻性工程成本模型亟待建立。本文开创性地将电信网络工程过程系统建模过程置于粒计算理论体系下,通过分析电信网络工程过程这一复杂问题空间的粒化过程,创建出一种根据颗粒度评价模型建模方式及建模过程(亦即粒化过程)优劣的理论体系。将标志着电信网络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两次飞跃的LECOM及HCPM模型分别作为粗颗粒和细颗粒模型的代表,本文从仿真场景设计、网元成本结构以及工程过程表述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二者在建模方式上的差异,并分别给出了基于三个维度的工程成本模型颗粒度的定义。鉴于HCPM所代表的细颗粒模型对输入数据的苛刻要求,本文并未定位于细颗粒模型的构建,而是在LECOM粗颗粒建模方式与HCPM细颗粒方式之间进行权衡,致力于寻找出一种具有合理精度且实用的建模方法。对此,中颗粒工程成本模型的概念得以建立并贯穿于后续的系统建模过程中。为了弥补中国现有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理论基础的不足,本文从系统科学的高度对IP电信网络工程过程系统的边界、系统元素以及元素秩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构建出一张较完备的IP电信网络工程成本优化模型的蓝图。根据这一蓝图,本文致力于在仿真场景设计、网元成本结构以及工程过程表述三个维度的颗粒度方面有所突破。在仿真场景设计阶段,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以用户单元为单位描述目标电信市场区域、用户以及市场结构特征的设计方法,将模型仿真场景的颗粒度定位于LECOM与HCPM之间。模型对于网元成本结构的定义源自系统描述过程中关于IP电信网络各层级的详细讨论,无论在网元类型数量还是网元成本量化程度上都较LECOM有较大提高。在工程过程描述方面,模型充分借鉴了HCPM关于配线/主干设施的工程表述以及LECOM对交换局选址算法的设计,在兼顾准确性与灵活性的同时,将模型颗粒度全面推进至中颗粒的范畴。在数据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中颗粒模型理论体系能够更好地指导电信网络工程成本建模过程;而对于刚刚经历大规模产业重组、“三网融合”蓄势待发、运营商纷纷转型全业务经营的中国电信产业,本文所构建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电信网络的前瞻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罗瑶[8](2009)在《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文中认为随着IP网络各类应用业务,多媒体通信向软交换系统演进是必然的趋势。目前软交换体系主流有SIP体系、H.323体系、H.248体系(用于大型网关控制)。各种协议发展很快,但都保持前向兼容,保护用户投资。目前各厂家的终端、网关设备的兼容性良好,中心控制系统只能保证基本功能互通。根据目前电网语音交换网现状,存在着覆盖面不足,占用资源多,建设、维护费用高,系统健壮性差,智能业务开展难,不支持多媒体业务等不足。软交换系统建设可开通应用:一号多机/一机多号、临时转移、遇忙前转、无应答前转、按时间表转移、来话呼叫筛选、呼叫查询、黑名单、缩位呼叫等,高级应用如多媒体调度、多媒体办公、多媒体会议、文件共享应用等。软交换系统建设:方案一可采用电信级系统,全省建设2个软交换中心,全省统一开通各类软交换应用(包括逐步扩展的高级应用);方案二可采用企业级系统,全省分片区或单个地区建设小型系统,再互相连接。小系统若不同厂家,高级应用功能全省开通可能有问题,但高级应用暂时不是电力系统必需的,且预见随着技术发展互联互通问题应该能解决。建议采用方案二建设方式,更符合电网的管理模式,且投资增加不大。可在局部范围开通试验网,以验证软交换系统的便捷性、可靠性、高级应用等情况,全省大系统可根据试验网情况,各项高级功能可逐年根据需要扩展。开通软交换系统后,可逐步淘汰程控电话系统和专用的PCM、音频配线系统,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系统建设初期可能两套系统并行,互为补充,最终全面替代程控电话系统。
梁芝贤,张晓东,谷祥林[9](2009)在《西安电力行政电话交换网的改造与扩容》文中指出概括叙述了西安供电局行政电话交换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和实施过程,提出电力系统内部号码在线升位、扩容的具体策略;结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交换设备选型方案,通过一体化IP网关板卡,实现了宽带与窄带混合组网,通过一体化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网络覆盖。新系统具备前向发展与后向兼容的双重特性,便于扩容与功能扩展。最后介绍了行政交换设备的在线割接的实施方案,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徐燕[10](2009)在《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通信运营企业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越发突出。本文紧密结合通信类高职院校立足于“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急企业发展之所需”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于培养学生“树立通信全程全网”的理念,立足于通信网络技术“一站式教学”的企业运营环境仿真实践的理念,提出了在校园内建立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构想。本文从近年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形势、行业现状、人才缺口需求调研结果出发,针对性引出了通信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指出建立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在通信类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网设计的基本目标和遵循的总体原则。详细分析了通信网络结构、通信路由、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接入网技术等组网涉及的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SDH传输承载网为驱动主体,以CC08、S1240组建的交换网为核心的通信专业实训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方案中充分整合利用已有的交换、传输、接入、电源等设备资源,将相对分散的通信各专业独立单元实验基群进行组网,搭建了一个与实际电信网络一致的电话网,构建了一个通信技术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校内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之间的内部电话通信。在该平台上开设了实训课题,提供网络调测和维护平台,培养学生全程全网的意识。本项目是以通信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为出发点,依托现有的教学及实验实训设备,构建通信技术综合实践平台,从而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开拓通信类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新局面。这将有助于我们找到定位准确的高职教育的科学方法,使我们按照实践教学的需要重组课程结构,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树立“为实践而教,为技能而教”的思想,真正把高职教育转变到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而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构建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提出的创新教学的培养模式,是教学创新的具体实践。
二、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固网智能化相关理论 |
2.1 固网智能化相关概念 |
2.1.1 固网智能化的概念 |
2.1.2 固网智能化的核心思想 |
2.2 固网智能化的优势分析 |
2.2.1 固网智能化的优势分析 |
2.2.2 固网智能化的服务类型 |
2.3 固网智能化建设思路及基本原则 |
2.3.1 固网智能化建设思路 |
2.3.2 固网智能化基本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 |
3.1 某省联通固网网络现状 |
3.2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改造规模 |
3.3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 |
3.3.1 用户数据库中心方案设计 |
3.3.2 固网话音端局方案设计 |
3.3.3 业务支撑系统方案设计 |
3.3.4 话务路由方案设计 |
3.3.5 网络智能化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方案应用 |
4.1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改造目标及改造原则 |
4.1.1 固网智能化改造目标 |
4.1.2 固网智能化改造原则 |
4.2 固网智能化应用方案需求 |
4.2.1 应用服务需求 |
4.2.2 信令链接需求 |
4.2.3 固网端局技术需求 |
4.2.4 端局数据配置需求 |
4.3 固网智能化应用步骤 |
4.3.1 固网智能化数据规划 |
4.3.2 固网智能化操作步骤 |
4.4 固网智能化应用效果分析 |
4.4.1 具体业务变化分析 |
4.4.2 应用后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软交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地铁电话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介绍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地铁电话通信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成都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
2.2 成都地铁电话系统需求分析 |
2.2.1 公务电话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
2.2.2 专用电话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
2.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成都地铁电话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1 设计原则 |
2.3.2 常用的地铁电话通信系统交换技术 |
2.3.2.1 程控交换的特点和功能 |
2.3.2.2 软交换技术特点和功能 |
2.3.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成都公务地铁电话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
2.3.4 与其它系统接口方案设计 |
2.4 软交换技术应用故障情况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软交换的成都地铁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与容灾测试 |
3.1 成都地铁7号线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
3.1.1 系统构成及方案说明 |
3.1.2 业务功能 |
3.1.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
3.2 成都地铁10号线公务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
3.2.1 系统结构及方案说明 |
3.2.2 业务功能 |
3.2.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
3.3 成都地铁公务电话系统容灾测试 |
3.3.1 测试目的 |
3.3.2 容灾方式 |
3.3.3 容灾演练前准备 |
3.3.4 演练实施方案 |
3.3.5 容灾测试内容及测试结果 |
3.3.6 容灾演练影响 |
3.4 成都地铁7号线公务电话系统容灾方案选择 |
3.4.1 1:1配置模式 |
3.4.2 1:0配置模式 |
3.4.3 两种容灾方式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软交换的成都地铁专用电话系统详细设计 |
4.1 软交换在COCC专用电话系统中的应用 |
4.2 成都地铁COCC线网专用电话系统方案设计 |
4.2.1 组网规划 |
4.2.2 业务功能 |
4.2.3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
4.2.4 互联互通接口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4)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
1.3 软交换网络建设必要性分析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及关键问题 |
2.1 软交换简介 |
2.1.1 软交换基本概念和特点 |
2.1.2 软交换网络的组成 |
2.1.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2.1.4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 |
2.2 关键问题 |
2.2.1 网络安全 |
2.2.2 公私网互通 |
2.2.3 QoS保证 |
2.3 小结 |
第三章 软交换网络的设计及实现 |
3.1 宁夏电话网网络现状分析 |
3.1.1 存在的问题 |
3.1.2 问题分析 |
3.2 设计原则 |
3.3 软交换核心网络设计 |
3.3.1 网络整体架构 |
3.3.2 承载的业务 |
3.3.3 网元设置 |
3.3.4 可靠性设计 |
3.3.5 软交换设备容量计算 |
3.3.6 网络组织 |
3.3.7 软交换网元间协议 |
3.3.8 软交换网络IP地址规划 |
3.3.9 软交换网络安全区域划分 |
3.4 IP承载网的设计 |
3.4.1 软交换承载需求和总体原则 |
3.4.2 宁夏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总体方案 |
3.4.3 IP城域网优化设计 |
3.4.4 城域VPN与骨干VPN的对接 |
3.5 软交换设备接入承载网方案 |
3.5.1 SS、TG设备的接入 |
3.5.2 IAD及软终端的接入 |
3.6 MPLS VPN部署 |
3.6.1 MPLS部署 |
3.6.2 MPLS VPN部署 |
3.7 QoS保证 |
3.8 网络管理 |
3.8.1 网管系统组网方式 |
3.8.2 网管系统结构及功能 |
3.9 小结 |
第四章 软交换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 |
4.1 SS内存使用分析和优化 |
4.2 软交换设备过载控制策略分析和优化 |
4.3 软交换网元链路检测机制分析 |
4.3.1 设置原则 |
4.3.2 链路检测时间计算 |
4.4 后台数据库性能分析和优化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网络总体评价 |
5.1 软交换网络测试 |
5.1.1 软交换系统测试 |
5.1.2 IP承载网测试 |
5.1.3 测试结果 |
5.2 软交换网络总体评价 |
5.2.1 网络可靠性分析 |
5.2.2 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 |
5.2.3 网络运行质量提升 |
5.2.4 增值业务提供能力增强 |
5.2.5 间接收益 |
5.2.6 结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下一代网络(NGN)简介 |
1.2.1 下一代网络(NGN)概念和特点 |
1.2.2 下一代网络(NGN)的优势 |
1.3 下一代网络(NGN)的现状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NGN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 |
2.1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2 软交换标准研究情况 |
2.3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
2.4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 |
2.5 小结 |
第三章 NGN组网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3.1 与现有网络实现互通 |
3.1.1 与PSTN的互通 |
3.1.2 与智能网的互通 |
3.1.3 与Internet的互通 |
3.2 NGN承载网的QoS保证 |
3.2.1 NGN承载网的QoS |
3.2.2 QoS策略在承载网中的实施 |
3.2.2.1 承载网的叠加网络结构 |
3.2.2.2 骨干网QoS的实施 |
3.2.2.3 城域网QoS的实施 |
3.2.2.4 边缘接入层的QoS实施 |
3.2.2.5 NGN业务优先级 |
3.3 NGN传送层组网方案 |
3.3.1 基于IP公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2 基于IP专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3 基于IP逻辑专网的承载网解决方案 |
3.3.4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交换的NGN组网方案及承载方案验证 |
4.1 实验网的组网方案 |
4.2 实验网的设备配置 |
4.2.1 控制层设备配置 |
4.2.2 业务层设备配置 |
4.2.3 接入层设备配置 |
4.2.4 终端设备配置 |
4.3 与PSTN互通的组网 |
4.4 实验网组网设备处理能力及带宽计算 |
4.4.1 实验局计算参数选择 |
4.4.2 设备处理能力及带宽计算 |
4.5 NGN网络IP语音时延分析 |
4.5.1 实验网中IP语音时延的构成分析 |
4.5.2 解决时延的办法 |
4.6 承载网络组网方案的测试验证 |
4.6.1 IP承载网对业务影响分析 |
4.6.2 实验网城域网优化 |
4.6.3 IP承载网服务质量测试 |
4.7 NGN承载网的安全实施 |
4.7.1 NGN承载网安全方案概述 |
4.7.2 构建与其它网络隔离的NGN业务网 |
4.7.3 NGN用户接入安全控制 |
4.7.4 NGN网络内部的安全措施 |
4.8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华南理工大学非全日制学位论文定密审批表 |
(6)现代通信交换机实验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1 交换机实验系统现状 |
1.2.2 交换机实验系统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交换机原理 |
2.1 交换机概述 |
2.1.1 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
2.1.2 交换机分类 |
2.2 电话交换机原理 |
2.3 交换机实验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换机实验系统整体设计 |
3.1 整体设计 |
3.2 实验模块设计 |
3.3 开发环境与工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
4.1 硬件整体结构 |
4.2 用户接口模块设计 |
4.2.1 用户接口模块功能 |
4.2.2 用户接口电路设计 |
4.3 信号音与收号模块设计 |
4.3.1 模拟信号音产生电路设计 |
4.3.2 数字信号音产生电路设计 |
4.3.3 收号电路设计 |
4.4 空分交换模块设计 |
4.4.1 空分交换电路设计 |
4.4.2 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
4.5 时分交换模块设计 |
4.5.1 PCM编译码电路设计 |
4.5.2 时分交换核心电路设计 |
4.6 时钟模块设计 |
4.7 电信与中继接口模块设计 |
4.7.1 电信网接口设计 |
4.7.2 中继接口设计 |
4.8 控制器模块设计 |
4.8.1 空分交换控制器设计 |
4.8.2 时分交换控制器设计 |
4.8.3 计算机接口设计 |
4.8.4 控制器输出选择电路设计 |
4.9 键盘与显示模块设计 |
4.10 PCB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
4.10.1 PCB绘制前的准备工作 |
4.10.2 PCB布线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 |
4.11 硬件安装与调试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5.1 控制器软件整体结构 |
5.2 初始化程序 |
5.3 空分交换控制程序 |
5.4 时分交换控制程序 |
5.5 键盘扫描程序 |
5.6 计算机接口程序 |
5.7 时钟模块CPLD程序 |
5.8 上位机软件程序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项目分析 |
6.1 单项实验分析 |
6.2 综合实验分析 |
6.3 系统实验测试与分析 |
6.3.1 空分交换系统测试与分析 |
6.3.2 时分交换系统测试与分析 |
6.4 设计性实验项目 |
6.4.1 正弦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6.4.2 空分交换矩阵电路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电信成本研究的源起 |
1.1.2 技术变革下的电信成本研究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IP技术对电信成本的冲击 |
1.2.2 电信成本与管制变革 |
1.2.3 电信成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4 电信成本研究对中国电信管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电信成本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电信成本分析方法 |
2.1 电信成本相关概念 |
2.1.1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
2.1.2 历史成本与前瞻性成本 |
2.1.3 增量成本的相关概念 |
2.2 电信成本分析方法 |
2.2.1 基于会计的成本分析方法 |
2.2.2 基于工程优化的成本代理模型 |
第三章 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的颗粒度 |
3.1 粒度理论与粒计算 |
3.1.1 粒计算的组成部分 |
3.1.2 粒计算中的基本问题 |
3.1.3 复杂问题空间的粒化 |
3.2 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颗粒度划分标准 |
3.2.1 仿真场景设计 |
3.2.2 网元成本结构 |
3.2.3 工程过程描述 |
3.2.4 颗粒度划分标准小结 |
3.3 中颗粒电信网络工程成本模型的提出 |
3.3.1 中颗粒模型的边界 |
3.3.2 现有研究的不见 |
3.3.3 总体研究思路 |
第四章 IP网络工程技术基础 |
4.1 IP网络基本架构 |
4.2 本地接入工程技术 |
4.2.1 xDSL接入 |
4.2.2 LAN接入 |
4.2.3 光纤接入 |
4.2.4 HFC接入 |
4.2.5 相关网元设施 |
4.3 局间传输工程技术 |
4.3.1 千/万兆以太网 |
4.3.2 POS技术 |
4.3.3 DWDM技术 |
4.3.4 RPR技术 |
4.3.5 相关网元设施 |
4.4 网络管理工程技术 |
4.4.1 网管技术类型 |
4.4.2 网管系统的分类 |
4.4.3 相关网元设施 |
第五章 IP网络工程成本建模 |
5.1 系统描述 |
5.1.1 系绕边界的设定 |
5.1.2 系统的核心元素 |
5.1.3 系统元素的秩序 |
5.2 系统建模 |
5.2.1 基本假设条件 |
5.2.2 IP网络的成本部件 |
5.2.3 IP网络的描述变量 |
5.2.4 IP网络工程成本表述 |
5.3 系统仿真 |
5.3.1 仿真场景设计 |
5.3.2 仿古代算法设计 |
5.3.3 系统仿真流程 |
5.3.4 仿真结果统计分析 |
第六章 成果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概述 |
6.2 成果总结 |
6.3 不足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信应用情况 |
1.2.1 运营商建设软交换原则 |
1.2.2 运营商组网方案介绍 |
1.3 研究原则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力需求及建设必要性分析 |
2.1 电力行政交换网现状 |
2.2 电力行政交换网存在问题 |
2.3 电力行政交换网需求 |
2.4 建设软交换必要性 |
2.4.1 扩大语音网络的覆盖范围,最大实现网络连通性 |
2.4.2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
2.4.3 维护更加方便,减少运维费用 |
2.4.4 提升电话业务的服务质量 |
2.4.5 丰富的业务功能 |
2.4.6 减少带宽需求 |
2.4.7 完善的用户安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原理及技术分析比较 |
3.1 软交换技术 |
3.1.1 软交换概念 |
3.1.2 软交换体系思想的基本要素 |
3.1.3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组成 |
3.1.4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
3.1.5 软交换技术定义 |
3.1.6 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目标 |
3.1.7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3.1.8 软交换技术成熟度 |
3.1.9 软交换外延知识 |
3.2 程控交换技术 |
3.3 IMS 技术 |
3.4 语音交换技术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网组建 |
4.1 试验网概况 |
4.2 试验网络方案 |
4.2.1 试验网网络拓扑结构 |
4.2.2 试验网设备配置 |
4.3 测试情况及结论 |
4.3.1 测试结果 |
4.3.2 发现的问题 |
4.3.3 各类型终端比较 |
4.3.4 测试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网方案设计 |
5.1 网络建设原则 |
5.2 网络建设总体方案 |
5.2.1 全省集中式控制方式 |
5.2.2 全省分区配置方式 |
5.2.3 各地区独立配置方式 |
5.2.4 建设方案比较 |
5.3 网络建设思路 |
5.3.1 软交换作接入端局 |
5.3.2 软交换作汇接局 |
5.3.3 软交换作省汇接中心 |
5.3.4 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步骤 |
5.4 承载网组网方案 |
5.4.1 承载网带宽需求 |
5.4.2 组网方案 |
5.5 用户接入方案 |
5.6 IP 地址规划方案 |
5.7 穿越防火墙/NAT 方案 |
5.8 QoS 保障方案 |
5.9 可靠性方案 |
5.10 安全性方案 |
5.11 网管方案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应用分析 |
6.1 软交换对其他系统要求和影响 |
6.2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通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 |
1.1.1 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
1.1.2 通信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
1.1.3 通信类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目标 |
1.2 建立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必要性 |
1.3 需求分析 |
1.4 本人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设计目标和原则 |
2.1 设计总体目标 |
2.2 设计原则 |
第三章 组网技术分析 |
3.1 通信网络结构 |
3.1.1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
3.1.2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
3.1.3 电信网的划分 |
3.1.4 小结 |
3.2 通信路由 |
3.2.1 路由概述 |
3.2.2 路由选择 |
3.2.3 小结 |
3.3 编号计划 |
3.3.1 编号方案 |
3.3.2 小结 |
3.4 交换技术 |
3.4.1 交换技术的发展 |
3.4.2 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
3.4.3 本局呼叫处理的基本过程 |
3.4.4 小结 |
3.5 传输技术 |
3.5.1 传输的基本概念 |
3.5.2 常用常见的传输设备、结构 |
3.5.3 小结 |
3.6 接入网技术 |
3.6.1 接入网的定义与特点 |
3.6.2 接入网的基本功能划分 |
3.6.3 接入策略 |
3.6.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设计 |
4.1 现有实验设备 |
4.2 交换系统方案 |
4.2.1 交换网的设计 |
4.2.2 交换设备选型 |
4.3 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
4.3.1 传输网的设计 |
4.3.2 传输设备选型 |
4.4 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
4.4.1 接入网的设计 |
4.4.2 接入设备选型 |
4.5 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实现 |
4.5.1 网络拓扑 |
4.5.2 联网方案 |
4.5.3 信令管理 |
4.5.4 同步管理 |
4.5.5 开通业务 |
4.6 新增设备 |
第五章 联网实训平台的应用 |
5.1 实训项目的开发 |
5.2 校内语音通信功能的实现 |
5.3 对其它工作的促进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应用[D]. 柏慧. 吉林大学, 2019(03)
- [2]基于软交换的地铁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实现[D]. 杨娜.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5]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D]. 范永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6]现代通信交换机实验系统的研究[D]. 杨胜姚.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7]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D]. 秦字兴.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8]使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新一代电力通讯网络[D]. 罗瑶.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9]西安电力行政电话交换网的改造与扩容[J]. 梁芝贤,张晓东,谷祥林. 电力系统通信, 2009(09)
- [10]通信专业联网实训平台的设计[D]. 徐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