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尚书》连词的特点及词性的界定

论《尚书》连词的特点及词性的界定

一、论《尚书》连词的特点及其词性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欢[1](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芙蓉[2](2020)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先秦时期是汉语连词史上的萌生阶段,也是假设连词系统的初建时代,对该时期的假设连词作专题研究有益于构建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揭示假设连词的历史演变规律,深化汉语连词的功能和特点研究。本文以先秦汉语假设连词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语料,考察了假设连词在这些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试描述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分析该时期假设连词的来源与形成动因,进而探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的特点及原因。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在部分虚词研究专着、先秦传世文献专书研究、先秦出土文献语法研究、先秦假设连词个案研究以及与假设连词和假设复句相关的语法专题研究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选择的语料范围。第一章根据文献特点和研究需要,将所选语料分为先秦早期(殷商至西周)、先秦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先秦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三个阶段,统计出了各阶段假设连词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使用分布情况,发现整个先秦时期共有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乃、厥、有、若、如、苟、使、所、假”,14个复音假设连词“若使、若苟、若乃、意若、苟使、籍而、籍设、得令、今使、苟为、如使、假而、当使、既使”。同时,从句法和语义角度综合考察了上述假设连词在句法位置、后接成分、固定搭配、所属句类、语义假设程度以及句末语气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各个假设连词在具体阶段的使用差异,发现早期假设连词“乃”、中期假设连词“若、苟、若使”、晚期假设连词“若、苟、使、若使”在各阶段分布较广,使用灵活度较高。第二章根据假设连词的来源词词性将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语义关系将14个复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同义连用和异义组合两大类,并简要探讨了上述假设连词用法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发现单音节假设连词多源于实词虚化,复音节假设连词多由邻词粘合产生,假设连词的形成动因主要涉及词义虚化、句法变化、假设语境、语用功能、词汇化、高频单音节假设连词构词能力等方面。第三章通过对先秦早中晚三阶段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先秦假设连词在数量、形式、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历时演变特点,发现在数量上先秦假设连词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单音节假设连词发展较稳定,一直得以沿用的是“若、苟、如”,复音节假设连词发展不稳定,新旧词汇更替明显,只有“若使”得以沿用。形式上,假设连词呈现复音化发展趋势,但因先秦时期为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的前期,所以复音节假设连词的生命周期较短。句法位置上,假设连词总体上位于假设复句句首,处在主语前的比例逐渐提高,但各假设连词的变化情况有一定差异。后接成分上,假设连词用法发展复杂化,早期后接成分主要以词和小句为主,到了中晚期短语结构和小句用例增加。搭配使用上,固定搭配用例增多,部分句式的发展逐渐稳定,句式中常用的关联词有“则、必、将、虽”等。所属句类上,假设连词所属的假设句句型愈加丰富,一重假设复句为主要句型。从假设程度来看,先秦传世文献假设连词的语义假设程度逐渐提高,假设事件虚拟性增强,不可实现性假设前提用例增多;但出土文献中的假设连词假设程度较低,未见不可实现性假设用例。从假设连词引出的结果句语气来看,其不确定性特征正逐步增强,假设连词隐含的虚拟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另外,本章依据先秦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特点,从词语竞争、使用需求复杂化和使用环境复杂化三方面举例说明了先秦假设连词的演变原因。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论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为论文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

杜可风[3](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李佳琼[4](2017)在《近三十年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专书语法研究在语法史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专书语法研究着述颇丰,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综述,希望对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对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分两章分别对先秦汉语专书实词、虚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第二章为实词研究述评,实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等,但由于时间有限,仅选取实词中的三个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进行述评,对它们的的研究成果概述;第三章为虚词研究述评,分为四个部分: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梳理各部分的研究现状,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从成果数量看,研究成果丰富,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整体研究、部分研究以及个体研究;虚词研究成果多于实词研究成果,实词中,动词的研究成果最多,名词、形容词成果较少;虚词中,副词研究成果最多,有近百篇,其次为介词、语气词,均为40多篇,连词最少,只有20篇。(2)每类词的研究成果呈显出不平衡的状态,比如语气词,主要集中在《论语》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有相关成果出现,涉及语气词的连用、复用,句法类型、功能等方面。介词研究虽然有四十多篇,但集中在“以”、“於”的研究上,除了少数单独以其他介词为研究对象的,均会对其进行论述。动词研究在实词中相对较多,但是针对专书全体动词的研究则比较少。针对动词的一个小类的研究较多,研究动词配价情况的成果较多。(3)从涉及的语料来看,《论语》《诗经》《左传》《孟子》《庄子》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较多,其他专书则成果相对少。(4)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存在着不足,研究呈现不均衡的局面,虚词的成果数量多于实词,动词、副词研究较多,名词、形容词、连词较少;研究中描写较多,深入研究不多,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上,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虽有运用,但是明显不足。因此,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张宪华[5](2017)在《西周文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西周文指的是西周近三百年间除诗歌以外的、具有一定的文体意义,并且以篇章形式存在的文字记载,所涵盖的主要作品包括今文《尚书·周书》、《周易》卦爻辞、《逸周书》、《国语·周语上》中属于西周时期的传世文献以及出土文献包括西周甲骨刻辞和西周铜器铭文。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西周文文献进行了界定,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大类梳理了西周文的相关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一章追溯了西周文的文学渊源。首先阐述殷商到西周时代理性觉醒的文化背景及其对西周文的影响。其次从两个方面分析前代的文学与西周文之间的关系:一是书面文学中殷代文学对西周文的影响;二是口传文学中上古神话与西周文的象征性思维方式以及原始歌谣与西周文的诗性品格的形成。第二章探析了西周文的文学观念。考察西周文中所蕴含的以诚着辞、反躬自省的文学作家论;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观乎人文的文学创作论;语言方面强调重言、言从、知言、文法方面注重繁简有秩、选材布局、风格方面讲究自然成文、阴柔美、阳刚美的文学作品论以及社会功利性和审美娱乐性的文学功能论。第三章梳理了西周文的文体。从文体学的视角总结了西周文的主要文体包括西周告体文、西周命体文、西周颂体文、西周约体文的文体渊源及基本体制以及西周文早、中、晚期的文体概貌。第四章讨论了西周文的叙事面貌。认为西周文主要以线性叙事来勾勒西周社会的历史剪影;西周文中的空间叙事充满浓厚的礼乐色彩;西周文注重以二元对立叙事来呈现叙事结构的美学追求;在叙事内容方面,西周文中的战争叙事尤为精彩,并结合具体篇目分析了西周文的战争思想及战争描写艺术。第五章考察了西周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了西周文中的男性群像、女性群像,并总结了西周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与以往的西周文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对西周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界定,探析了西周文呈现出较强理性意识和浓厚历史记载意识的形成原因。第二,本文以西周为时代断限,研究对象不囿于传统典籍和出土文献,而且将属于西周时期的文章从原文中剥离出来,重视这些“文献中的文献”的文学价值,突出了材料运用的全面性。第三,从文学渊源、文学观念、文体、叙事、人物形象等方面对西周文的文学面貌进行了系统考察,肯定了西周文的文学地位,进一步充实了文学史中对先秦散文历史进程的叙述,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

金鑫[6](2016)在《清华简《傅说之命》考释及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华简《傅说之命》主要记述了武丁发现傅说的过程、傅说失仲的战争情况,其中武丁对傅说的训戒占有大半篇幅。它的发现为帮助我们弄明白关于《尚书·说命》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比如古文《尚书·说命》是否为伪书、先秦典籍称引《说命》的异文、傅说在历史上的身份问题以及《尚书》的成书与流传等。清华简《说命》自发布以来,已有很多学者分别从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十分深入的研究。澄清老问题、解决新问题不仅对理解《说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商代武丁时期的历史有很大的启发。因此,对清华简《说命》做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对清华简《说命》进行文字学方面的研究。通过整理先秦时期典籍中引用的《说命》文句,来对比清华简中出现的相同文句,分析其中出现的异文并试图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此外对未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文句逐字进行分析考释,尽可能得出合理解释,这其中又以考释清华简《说命》上篇的疑难文字为主。论文第二章则从先秦典籍称引清华简《说命》的佚文以及对比清华简《说命》和《尚书·盘庚》、《尚书·泰誓》文体结构入手,讨论清华简《说命》三篇的篇章结构和《说命》(上)篇的文本性质。

卢秀松[7](2015)在《古文《尚书》代词研究》文中认为《尚书》主要记载了上古的政事史料,由于主要是训诫、誓词或策命,多有口语,因而,《尚书》是研究这一时期语言不可或缺的语料。今存《尚书》58篇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与伏生所传今文《尚书》28篇内容相同的33篇,另25篇(又叫“晚书”)从宋代起便开始被怀疑是伪作,但它也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所涉古文《尚书》即此25篇。本文对古文《尚书》代词进行穷尽性的语料统计和系统的描写,对古文《尚书》代词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其与今文《尚书》代词进行对比,以期为《尚书》辨伪及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和参考(对比依据《今文尚书语法研究》第四部分)。古文《尚书》代词可以分为三大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前两章主要从语法功能、称数两个方面对古文《尚书》代词逐一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对难以进行代词判定或代词句法成分判定的语例进行分析。第一章对古文《尚书》中人称代词的功能用法进行穷尽性分析,将其内部分为自称代词、对称代词、准他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第二章对古文《尚书》中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种类、功能进行穷尽性分析研究。指示代词中我们主要讨论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各用一节;其他几类(虚指代词、无指代词、逐指代词、旁指代词、特殊指示代词)合并在一节讨论。第四节对疑问代词的用法进行穷尽性研究,由于其内部种类和频次较少,我们直接按序以词条讨论,不再分小节。第三章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代词的使用情况和特点进行对比,人称代词重点对比自称代词和对称代词,指示代词重点对比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主要从数量、频次、语法功能、称数等方面揭示它们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一些结论:高频词“予”和低频词“台”在古文《尚书》中的频数多于今文《尚书》是由于作伪者刻意追求语言的古奥;无指代词“莫”出现在古文《尚书》中而没有出现在今文《尚书》中反映了古文《尚书》的晚出;古文《尚书》有疑问代词“奚”“胡”而今文《尚书》无应是古文《尚书》的仿古用法;等等。综上,我们发现,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三大类代词的使用都各有所异。结语部分总结了古文《尚书》代词使用的特点以及与今文《尚书》代词的整体性差异,初步推断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并非出于相同的时代。

李占炳[8](2014)在《并列结构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指出陆丙甫(1998)指出“最简单的结构是并列组合”,马清华(2004)也认为“并列是最简单原始的句法组合方式之一”。虽然构造简单,但是“在句法研究中,它一直是个难题,难就难在本来被反复证明有效的规律,遇到并列结构就不灵了”(李亚非:2009)。另外“现代汉语并列结构在真实文本中分布非常广泛,但计算机自动识别却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器的性能,而目前汉语语言学界关于并列结构的研究并没能为语言信息处理中的并列结构研究储备充足的知识”(吴云芳:2013)。国内众多学者不区分“并列”与“联合”两个概念,要不将两者等同,要不就把“并列”作为“联合”的上位概念或者把“联合”作为“并列”的上位概念。造成术语使用的混乱的客观原因是“并列”与“联合”虽然不等同,但两者在语义、逻辑等方面存在重合部分。主观原因是学界因并列结构所谓的“构造简单”而着力不足。另外,学界关于“并列结构”的定义大同小异,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并列结构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组成的。但这种定义仅仅提供了并列项的数量限制信息。其他一些类似的定义同样经不起推敲。定义的不精确性与对并列结构的认识不够全面有关。并列结构在国外学界一直是一个研究重点。相比而言,形式学派对并列结构的讨论比功能学派要多,主要集中在并列结构的生成规则、并列结构是两分枝还是多分枝结构以及并列结构的一些句法特点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Ros(s1967)所提出的“并列结构限制”,即:在一个并列结构中,任何并列项都不能够移出。另外并列项中的任何成分也不能从该并列项中移出来。现代语言类型学不满足于对语言的描写和分类,还侧重在充分的描写基础上对相关规律规则进行功能解释。中国境内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众多的汉语方言,本应该是一块研究和发展语言类型学的沃土。而国内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研究并列结构的成果十分匮乏,即使有,也多是停留在与英语的简单对比。本文将中国境内的民族语言以及汉语方言纳入进来,从而探寻人类语言中有关并列结构的普遍性规律。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起连接作用的并列标志。第二部分研究并列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时的语法特征,具体如下:(1)并列标志的跨类合并。由于汉语中不同属性并列短语合用并列标志的情况不明显,因此,国内语言学界尚未有关于跨类并列标志的专门研究成果。本文考察了中国境内57种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这三种典型范畴并列连标志的合用情况,并解决了以下问题:a.为什么连接体词性并列短语的并列标志可以适用于谓词性并列短语,反之则不然或受到很大的限制?b.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不同属性的并列短语合用一种并列标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内在的推动因素是什么?c.不同属性的并列短语合用并列标志并非随意、毫无章法的,而是有规则可循,那么具体的合用规则是什么?规则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2)并列标志的位置问题。本文主要考察了二项式和三项式并列短语中的并列标志的位置,并不涉及并列复句中并列标志的位置。并列标志的位置类型纷繁复杂,但在复杂的背后有着清晰的规律,并列标志严格遵守联系项居中和标志后置的原则。正是因为受这两条原则的相互作用,因此各种语言中排斥居首型,而将倒数第二位置作为典型位置。(3)并列标志的隐现问题。本文考察了总共约45万字数的现代汉语文本中的并列短语使用情况,发现不同属性的并列短语的标记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汉语中,名词性并列短语的标记程度最高,而形容词性并列短语标记程度最低。另外,越是内嵌越深的并列短语,越容易省去并列标志。除此之外,语体、韵律、并列项的数量、句法位置、并列结构的显赫度也会影响并列标志的隐现。(4)并列标志与其他功能标志的关联。本文通过跨语言的对比分析,发现:a.在中国境内,SVO型语言中的伴随结构违反“结构和谐原则”而位于动词之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b.伴随结构位于动词后的SVO型语言同样存在伴随标志向并列标志演变的现象。c.本文根据中国境内语言语料修订了共性档案第181条的描述。另外,语义图模型是语言类型学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研究视角。本章通过增加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汉语方言,验证和调整了已有的关于并列标志的语义图模型,从而使相关的语义图模型更具有普适性。(5)并列结构的否定问题。对并列短语的否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每个并列项都被否定了。而不同的语言对措施的选择不一。如果对经济原则更为偏重,那么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并列标志来达到目的;如果对象似原则更为偏重,那么会在每一个并列项前面添加否定标志。另外,本章也为在研究或调查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中的并列结构的否定表达时,提供了几个可选参项作为切入点。(6)并列结构的部分一致问题。当主语是名词性并列短语NP1NP2,那么在VSNP1NP2语序的小句中,允许V只与NP1保持一致,即并列名词部分一致现象。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形成的机制模式,并作出相应的功能解释。(7)并列结构中的成分省略问题。一个并列结构至少包括两个语法单位(并列项)。而并列项之间也许会有相同成分,这两个相同成分的所充当的句法成分相同,那么在经济原则的压力下,该成分不需要重复出现,允许省略其中一个,但省略哪一个因语言而异,换言之,不同的语言选择不同的省略模式。

薛蓓[9](2013)在《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及”简述》文中研究说明在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及"发展出新的用法,扩大了自己的使用范围,出现了一些和中土文献不同的用法:1、由于仍然保持了其固有的陈述性表述功能,所以"及"所连接的动宾短语常用作句子谓语;2、并列连词"及"可以连接两个或几个在结构形式和语义上都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句子;3、在话语行为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及"连接对话双方以及连接在话语地位上同处于说话者或听话者一方的两项的用例。而这些用法,都是中土文献中未见或少见的。

李艳[10](2012)在《《史记》连词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词组、分句、句子、句群的虚词。连词只有连接作用,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和逻辑关系,不能成为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中实质性结构部分。西汉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的一个时期,也是语言演变比较显着的一个时期。《史记》作为成熟的书面语着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西汉时期的语言特色,其中使用了大量连词,这些连词,有些是对先秦连词的继承,有些是《史记》中新产生的,如复音递进连词“且又”、“况乃”、“而况乎”,复音假设连词“诚使”、“诚令”等,对研究西汉以及先秦的语言具有较大的价值。研究《史记》中的连词不仅对上古汉语断代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对汉语史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史记》为研究对象,作为主要的语料来源,并加以少量的先秦汉语、中古汉语等文献资料。以并列、顺承、选择、递进、假设、让步、转折、原因、结果、目的、修饰、提起12类连词为具体切入点,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连词的语法特点进行总体概述和描写,对《史记》中的全部连词作穷尽性的研究。并且以此为基础,对连词进行历时考察,将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相结合,总结相关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并对连词演变的机制和规律进行初步的归纳。本文首次比较全面地对《史记》中的连词进行归纳总结,探讨连词语法化过程和动因。经过考察发现,虚化是连词的主要来源,如“与”、“及”、“而”等,除此之外,同义连用、同音假借也是连词的重要来源。本文共分为14个部分:第1章,绪论,归纳前辈时贤对连词定义的侧重点和分类的标准,确定在本文中连词的定义及分类。讨论连词与介词、副词的界定标准。归纳《史记》的语料价值及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范围、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对《史记》中出现的连词进行分类列表。第2章,并列连词,总结并列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描写《史记》并列连词的基本面貌,“与”、“及”、“而”、“以”、“且”、“有”、“若”是主要的几个并列连词,出现频率较高,“惟”并列连词用法1例,“暨”并列连词用法1例,“臮”并列连词用法1例,“则”并列连词用法2例,“如”并列连词用法2例。“又”作为并列连词,与“既“配合,组成”既……又……“的格式,“维”用作并列连词,由“非”、“既”组成的“非……维……”、“既……维……”格式,“亦”组成“亦……亦……”格式表示并列。分析了主要的几个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过程。第3章,顺承连词,总结顺承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史记》中出现的顺承连词有29个,主要的有“而”、“以”、“若”、“如”、“则”、“而后”、“于是”、“遂”、“乃”、“乃遂”、“故”、“因”、“因而”、“然后”、“以至”、“以至于”、“已而”、“即”、“然则”,总结“于是”的语法化过程。第4章,选择连词,《史记》中出现的选择连词主要有“或”、“若”、“如”,“意者”用作选择连词出现1例、“且”作为选择连词出现1例、“将”作为选择连词出现1例、“与”用作选择连词出现2例。“或”组成“或……或……”的格式表示选择,“宁”组成“宁……不……”、“宁……无……”、“与……宁……”、“宁……安……”等格式表示选择关系,此外还有“与……宁……”、“与其……宁……”、“与其……不如……”、“与其……岂若……”等形式。总结了“与其”作为选择连词产生的原因。“X与不X”格式,通过“与”前后项相反互补关系表示选择其一;“则”用作选择连词,组成“非(不)……则……”格式,表示“不是……就是……”的意义。第5章,递进连词,总结递进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史记》中的递进连词,比较常见的有“而”、“况”、“且”等,“而”、“况”、“且”又与其它成分凝固成为双音或三音递进连词,形成“而”类递进连词、“况”类递进连词、“且”类递进连词。第6章,假设连词,归纳研究假设连词的相关论文。《史记》中主要的假设连词有“若”、“若……则……”、“如”、“有如”、“如有”、“如其”、“苟”、“即”、“诚”、“诚使”、“诚令”、“使”、“借(藉)使”、“向(乡)使”、“假使”、“设”、“假令”、“果”、“向令”、“弟令”、“如令”、“厥”、“若使”、“尚”、“忽然”。对比《史记》中的复音假设连词与中古时期出现的假设连词的数量情况。第7章,让步连词,归纳让步连词研究的相关论文。《史记》中使用的让步连词主要有“纵”、“即”、“虽”、“犹”、“尚犹”等。总体看来,《史记》中的让步连词使用量不大。第8章,转折连词,回顾转折连词研究的相关论文。《史记》中的转折连词有“而”、“乃”、“然”、“然而”、“则”、“即”、“顾弟”。分析复音转折连词“然而”的演变过程。第9章,原因连词,总结原因连词研究的基本成果。《史记》中原因连词有“以”、“为”、“则”、“由”。将《史记》原因连词与西汉其它文献作对比,得出“以”是此期最主要的原因连词的结论。第10章,结果连词,总结结果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史记》中主要的结果连词有“而”、“则”、“以”、“是以”、“以故”、“以此”、“所以”、“故”、“是故”、“乃”、“用”、“用是”、“因”、“因而”、“由是”、“由此”、“是以”、“然则”等。可以归为“以”类、“故”类、“用”类、“因”类、“由”类结果连词。第11章,目的连词,《史记》中的目的连词有“以”、“而”、“用”。目的连词“以”的使用量占有绝对优势。第12章,修饰连词,提出修饰连词的判定标准。修饰连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一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主要的修饰连词是“而”和“以”。第13章,提起连词,《史记》中主要的提起连词有“若”、“且”、“至”,“若”可以构成“若夫”、“至若”、“若至”、“若乃”、“及若”等“若”类复音提起连词,“且”、“至”联合其它成分形成“且”类、“至”类复音提起连词。第14章,结论,对《史记》连词系统进行分类总结。考察《史记》连词系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的连词系统在西汉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从先秦到两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假设、让步、转折、原因、结果、目的、修饰、提起共12类连词都已产生,这种使用情况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2.《史记》连词系统以单音连词、复音连词共同构成。单音连词凝固为双音连词,并由双音连词加词缀构成三音连词。《史记》复音连词占有一定比例,与单音连词数量相当。3.存在连词兼类现象,有些连词兼有六七种连接功能。如:“而”可以用作并列、顺承、递进、转折、结果、目的、修饰等类连词;“以”可以用作并列、顺承、原因、结果、目的、修饰连词等类连词;“若”可以用作并列、顺承、选择、假设、让步、提起等类连词;“则”可以用作顺承、转折、原因、结果等类连词。兼类情况过多,导致理解连词功能时必须依靠上下文语境。兼类连词大多是单音连词,解决连词兼类问题的办法,是兼类连词由单音向双音或三音扩展,通过增加音节,来区别功能。4.有两例连词通假现象。受先秦通假现象影响,复音假设连词“乡使”、“向使”中的“乡”和“向”、“藉使”“借使”中的“藉”和“借”通假。5.大多数连词类型中都有比较稳定的连词。如并列连词“与”、“及”、“而”,顺承连词“乃”,选择连词“或……或……”,递进连词“况”,假设连词“若”、“即”,让步连词“虽”,转折连词“而”、“然”,结果连词“则”,目的连词“以”等。

二、论《尚书》连词的特点及其词性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尚书》连词的特点及其词性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0.2.1 条件句
        0.2.2 条件标记
        0.2.3 语义范畴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0.4 语料的选择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1.1 逻辑关系分析
    1.2 句法分析
        1.2.1 句法组成
        1.2.2 句法位置关系
        1.2.3 句法表现
    1.3 语义分析
        1.3.1 偏句语义分析
        1.3.2 主句语义分析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1.4 语用分析
    1.5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2.2.1 多省略形式
        2.2.2 有标记的否定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2.2.4 多受事主语句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2.3.2 接谓词性成分
        2.3.3 接体词性成分
        2.3.4 单独成句
    2.4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3.2.1 高指称性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3.2.4 表示可能假设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6.4 小结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及插图清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2)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范围
第一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
    第一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分布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第二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第二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来源及生成动因
    第一节 先秦单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一、源于动词的假设连词
        二、源于代词的假设连词
        三、源于副词的假设连词
        四、单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第二节 先秦复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一、同义连用
        二、异义组合
        三、复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第三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
    第一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特点
        一、数量特征
        二、形式特征
        三、句法特征
        四、语义特征
    第二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原因
        一、词语竞争
        二、使用需求复杂化
        三、使用环境复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近三十年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实词研究
        1.2.2 虚词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4.1 数量统计方法
        1.4.2 归纳法
第2章 先秦汉语专书实词研究述评
    2.1 动词研究述评
        2.1.1 以全部动词为研究对象
        2.1.2 以某一类动词为研究对象
        2.1.3 以单个动词为研究对象
        2.1.4 小结
    2.2 形容词研究述评
        2.2.1 以全部形容词为研究对象
        2.2.2 以某一类形容词为研究对象
        2.2.3 以形容词特殊用法为研究对象
        2.2.4 小结
    2.3 名词研究述评
        2.3.1 以全部名词为研究对象
        2.3.2 以某一类名词为研究对象
        2.3.3 以名词的特殊用法为研究对象
        2.3.4 小结
第3章 先秦汉语专书虚词研究述评
    3.1 副词研究述评
        3.1.1 以全部副词为研究对象
        3.1.2 以某一类副词为研究对象
        3.1.3 以单个副词为研究对象
        3.1.4 小结
    3.2 介词研究述评
        3.2.1 以全部介词为研究对象
        3.2.2 以单个介词为研究对象
        3.2.3 以一组介词为研究对象
    3.3 语气词研究述评
        3.3.1 以全部语气词为研究对象
        3.3.2 以某一类语气词为研究对象
        3.3.3 以单个语气词为研究对象
        3.3.4 小结
    3.4 连词研究述评
        3.4.1 以全部连词为研究对象
        3.4.2 以某一类连词为研究对象
        3.4.3 以单个连词为研究对象
        3.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5)西周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西周文文献界定
    三、西周文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西周文文学溯源
    第一节 理性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文学基因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周文文学观念论
    第一节 西周文的文学作家论
    第二节 西周文的文学创作论
    第三节 西周文的文学作品论
    第四节 西周文的文学功能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周文文体论
    第一节 西周告体文
    第二节 西周命体文
    第三节 西周颂体文
    第四节 西周约体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周文叙事论
    第一节 线性叙事
    第二节 空间叙事
    第三节 二元对立
    第四节 战争叙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周文人物形象论
    第一节 西周文中的男性群像
    第二节 西周文中的女性群像
    第三节 西周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西周文主要文学观念出处一览表
附录(二):西周铜器铭文字数统计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致谢

(6)清华简《傅说之命》考释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清华简《说命》文字考释
    第一节 《说命》(上)文字考释
    第二节 《说命》(下)文字考释
第二章 清华简《说命》初探
    第一节 篇章结构探析
        一、对比《说命》与《尚书·盘庚》、《尚书·泰誓》的文体结构
        二、《说命》佚文探析
    第二节 《说命》(上)性质讨论
        一、与《尚书·金腾》篇的对比
        二、浅说清华简《说命》(上)的性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古文《尚书》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古文《尚书》及其研究价值
        一、古文《尚书》概述
        二、古文《尚书》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说明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说明
第一章 古文《尚书》的人称代词
    第一节 自称代词和谦敬词
        一、我
        二、予
        三、朕
        四、台、吾
        五、一人
        六、小子
    第二节 对称代词
        一、尔
        二、乃
        三、汝
    第三节 准他称代词和反身代词
        一、厥
        二、其
        三、之
        四、己、身
第二章 古文《尚书》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第一节 近指代词
        一、兹
        二、时
        三、若、此、斯
    第二节 远指代词
        一、厥
        二、其、彼
    第三节 其他指示代词
        一、虚指代词:或
        二、无指代词:罔、莫
        三、逐指代词:每、各
        四、旁指代词:人
        五、特殊指示代词:者、所、攸
    第四节 古文《尚书》的疑问代词
        一、畴
        二、何
        三、曷
        四、奚
        五、胡
        六、奈何
第三章 今古文《尚书》代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今古文《尚书》人称代词比较
        一、自称代词比较
        二、对称代词比较
    第二节 今古文《尚书》指示代词比较
        一、近指代词比较
        二、远指代词、虚指代词、无指代词比较
    第三节 今古文《尚书》疑问代词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并列结构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并列与联合
        1.2.2 并列标志
        1.2.3 并列结构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2. 选题意义和价值
        1.3.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4 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
    1.4 语料来源与标注说明
第二章 并列结构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并列标志的研究综述
        2.2.1 并列标志的位置类型
        2.2.2 并列标志的合用及隐现问题
        2.2.3 并列标志与伴随标志
    2.3 并列结构研究综述
        2.3.1 并列结构的核心与生成规则
        2.3.2 并列结构的否定
        2.3.3 并列名词的部分一致
        2.3.4 并列结构的成分省略
第三章 并列标志的合并
    3.1 引言
    3.2 跨类并列标志
    3.3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跨类并列标志
        3.3.1 跨体词和谓词
        3.3.2 跨体词及部分谓词
        3.3.3 并列标志的体谓两分
    3.4 关于跨类并列标志的解释
    3.5 异类并列短语中的并列标志
    3.6 小结
第四章 并列短语中并列标志的位置
    4.1 引言
    4.2 二项式并列短语中并列标志位置
    4.3 三项式的并列短语中并列标志位置
    4.4 尚未证实和已经证实的位置类型
        4.4.1 尚未发现的并列标志位置类型
        4.4.2 已经证实的并列标志位置类型
    4.5 并列标志的位置类型与基本语序
    4.6 小结
第五章 并列标志的隐现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属性并列短语的标记程度
    5.3 同一种属性并列短语在不同句法位置的标记程度
        5.3.1 体词性并列短语
        5.3.2 谓词性并列短语
    5.4 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并列短语中的并列标志隐现情况
    5.5 相关的功能解释
    5.6 不等项并列短语的标记程度
    5.7 其他制约并列标志隐现的因素
        5.7.1 语言接触
        5.7.2 语体和个人风格
        5.7.3 显赫性和韵律
        5.7.4 生命度
    5.8 小结
第六章 并列标志与伴随标志
    6.1 引言
    6.2 伴随标志与并列标志两者的形式编码
        6.2.1 伴随结构与动词的相对语序
        6.2.2 伴随标志与并列标志之间的演变关系
        6.2.3 伴随标志与并列标志的区分
    6.3 关于共性档案中的一条相关共性
    6.4 小结
第七章 并列标志的语义图模型研究
    7.1 语义图模型
    7.2 语义(功能)节点的界定
        7.2.1 比较(compansion)
        7.2.2 来源(source)
        7.2.3 施事(Agent)
    7.3 相关语义图的完善
    7.4 小结
第八章 并列短语的否定表达研究
    8.1 引言
    8.2 谓词性并列短语的否定表达
        8.2.1 NegANegB 模式的使用
        8.2.2 NegAB 模式的使用
    8.3 否定式并列标志
    8.4 小结
第九章 并列名词的部分一致模式
    9.1 一致关系
    9.2 并列名词的部分一致模式
        9.2.1 并列名词的部分一致模式
        9.2.2 并列名词部分一致模式与相关语序组配的联系
    9.3 已往解释的评述
        9.3.1 就近一致假设
        9.3.2 并列项不等说
        9.3.3 删减说
    9.4 制约并列名词部分一致模式的因素
        9.4.1 结构紧密度
        9.4.2 一致性特征复制难易度
        9.4.3 并列结构的特性
        9.4.4 语义一致和句法一致
    9.5 小结
第十章 并列结构中的成分省略
    10.1 引言
    10.2 并列结构中的成分省略模式
    10.3 相关的功能解释
        10.3.1 为什么承前省略比蒙后省略更普遍
        10.3.2 为什么不同位置的省略操作难度不一样
        10.3.3 为什么不同语言的省略模式组配不一样
        10.3.4 省略模式与基本语序有什么样的关联?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本研究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11.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9)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及”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句法功能
    (一) 句法位置
    (二) 表述功能
二、连接功能
三、特殊形式———连接话语主体
    (一) “及”连接对话的双方
        1. 连接说话者一方
        2. 连接听话者一方
四、结语

(10)《史记》连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连词的定义和分类
        1.1.1 连词的定义
        1.1.2 连词的分类
        1.1.3 连词与介词、副词的区别
    1.2 《史记》的语料价值及相关研究成果
        1.2.1 《史记》的语料价值
        1.2.2 相关研究成果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范围、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范围
        1.3.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4 其它问题的说明
    1.5 《史记》连词系统分类列表
第2章 并列连词
    2.1 并列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史记》中的并列连词
        2.2.1 并列连词“与”
        2.2.2 并列连词“及”
        2.2.3 并列连词“而”
        2.2.4 并列连词“以”
        2.2.5 并列连词“且”
        2.2.6 并列连词“惟”
        2.2.7 并列连词“维”
        2.2.8 并列连词“暨”(“臮”)
        2.2.9 “既(已)……又……”
        2.2.10 “亦……,亦……”
        2.2.11 并列连词“有”
        2.2.12 并列连词“若”
    2.3 小结
第3章 顺承连词
    3.1 顺承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
    3.2 《史记》中的顺承连词
        3.2.1 “而”类顺承连词
        3.2.2 顺承连词“以”
        3.2.3 顺承连词“若”
        3.2.4 顺承连词“如”
        3.2.5 “于是”类顺承连词
        3.2.6 顺承连词“则”
        3.2.7 “遂”类顺承连词
        3.2.8 “乃”类顺承连词
        3.2.9 “故”类顺承连词
        3.2.10 “因”类顺承连词
        3.2.11 顺承连词“然后”
        3.2.12 “以至”类顺承连词
        3.2.13 顺承连词“即”
        3.2.14 顺承连词“然则”
    3.3 小结
第4章 选择连词
    4.1 选择连词的基本情况
    4.2 《史记》中的选择连词
        4.2.1 选择连词“若”
        4.2.2 选择连词“如”
        4.2.3 选择连词“与”
        4.2.4 选择连词“宁”、“与其”
        4.2.5 选择连词“意者”
        4.2.6 选择连词“且”
        4.2.7 选择连词“将”
        4.2.8 选择连词“则”
        4.2.9 选择连词“或”
        4.2.10 选择连词“而”
    4.3 小结
第5章 递进连词
    5.1 递进连词的基本情况
    5.2 《史记》中的递进连词
        5.2.1 递进连词“而”
        5.2.2 “况”类递进连词
        5.2.3 递进连词“且”
        5.2.4 “而又”、“又况”、“且又”、“又且”、“又况于”的语法化过程
    5.3 小结
第6章 假设连词
    6.1 假设连词研究的基本情况
    6.2 《史记》中的假设连词
        6.2.1 “若”类假设连词
        6.2.2 “如”类假设连词
        6.2.3 假设连词“苟”
        6.2.4 假设连词“即”
        6.2.5 “诚”类假设连词
        6.2.6 “使”类假设连词
        6.2.7 假设连词“设”
        6.2.8 假设连词“假令”
        6.2.9 假设连词“果”
        6.2.10 假设连词“向令”、“弟令”、“如令”
        6.2.11 假设连词“厥”
        6.2.12 假设连词“微”
        6.2.13 假设连词“若使”
        6.2.14 假设连词“忽然”
        6.2.15 假设连词“自非”
    6.3 小结
第7章 让步连词
    7.1 让步连词的基本情况
    7.2 《史记》中的让步连词
        7.2.1 让步连词“虽”
        7.2.2 让步连词“犹”、“尚犹”
        7.2.3 让步连词“藉弟令”
        7.2.4 让步连词“纵”
        7.2.5 让步连词“即”
    7.3 小结
第8章 转折连词
    8.1 转折连词的基本情况
    8.2 《史记》中的转折连词
        8.2.1 转折连词“而”
        8.2.2 转折连词“乃”
        8.2.3 “然”类转折连词
        8.2.4 转折连词“则”
        8.2.5 转折连词“顾弟”
    8.3 小结
第9章 原因连词
    9.1 原因连词的基本情况
    9.2 《史记》中的原因连词
        9.2.1 原因连词“以”
        9.2.2 原因连词“为”
        9.2.3 原因连词“则”
        9.2.4 原因连词“由”
    9.3 小结
第10章 结果连词
    10.1 结果连词的基本情况
    10.2 《史记》中的结果连词
        10.2.1 结果连词“则”
        10.2.2 结果连词“而”
        10.2.3 “以”类结果连词
        10.2.4 “故”类结果连词
        10.2.5 结果连词“乃”
        10.2.6 “用”类结果连词
        10.2.7 “因”类结果连词
        10.2.8 结果连词“由是”
        10.2.9 结果连词“由此”
    10.3 小结
第11章 目的连词
    11.1 目的连词的基本情况
    11.2 《史记》中的目的连词
        11.2.1 目的连词“以”
        11.2.2 目的连词“而”
        11.2.3 目的连词“用”
    11.3 小结
第12章 修饰连词
    12.1 修饰连词的判定
    12.2 《史记》中的修饰连词
        12.2.1 修饰连词“而”
        12.2.2 修饰连词“以”
    12.3 小结
第13章 提起连词
    13.1 提起连词的基本情况
    13.2 《史记》中的提起连词
        13.2.1 “若”类提起连词
        13.2.2 “且”类提起连词
        13.2.3 “至”类提起连词
    13.3 小结
第14章 结语
    14.1 阐释
        14.1.1 《史记》连词系统使用情况
        14.1.2 《史记》连词使用情况说明
        14.1.3 《史记》连词系统特点
        14.1.4 新产生的连词
    14.2 总结
    14.3 余论
参考文献
语料来源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论《尚书》连词的特点及其词性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2]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D]. 张芙蓉. 扬州大学, 2020(02)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近三十年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述评[D]. 李佳琼. 吉林大学, 2017(10)
  • [5]西周文研究[D]. 张宪华. 上海大学, 2017(02)
  • [6]清华简《傅说之命》考释及初步研究[D]. 金鑫. 西北大学, 2016(05)
  • [7]古文《尚书》代词研究[D]. 卢秀松. 扬州大学, 2015(05)
  • [8]并列结构的类型学研究[D]. 李占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及”简述[J]. 薛蓓. 河池学院学报, 2013(06)
  • [10]《史记》连词系统研究[D]. 李艳. 吉林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