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立芦荟试管白化苗的再生和细胞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秀妹,肖世明,杨露云,吴露莉,蔡永红,冯新,赖钟雄[1](2012)在《六棱景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六棱景天的盆栽苗为材料,建立无菌体系,比较不同激素组合、基本培养基、光质光强、琼脂浓度等条件对芽苗增殖、生根的影响及不同移栽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NAA 0.1 mg/L+6-BA1.0 mg/L培养基可诱导六棱景天茎段腋芽萌动,并形成丛生芽;增殖的最佳激素配比为NAA 0.1 mg/L+6-BA2.0 mg/L;以MS为基本培养,附加0.8%的琼脂可减少组培苗的白化和玻璃化现象,获得健壮丛生芽;光质对芽苗的增殖生长有较大影响,红光、蓝光和白光均促进芽苗的增殖和生长,其中以红光的效果最为显着,绿光最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 MS+NAA 0.05 mg/L+IBA 0.01 mg/L,光强为1 000 lx时最利于六棱景天的生根壮苗,移栽成活率以1/2蛭石+1/2泥炭的基质为最高,达84.39%。
曲春香[2](2010)在《木立芦荟紫外线诱导白化试管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文中指出对UV-B辐射诱导形成的木立芦荟试管白化苗过氧化物酶(POX)研究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10代后,白化叶片POX仍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6种POX同工酶的活性都提高,但有1种酸性同工酶的活性与正常叶片基本一致,说明即便在紫外线处理很长时间以后(继代培养10代),木立芦荟的白化叶片中活性氧代谢仍然表现异常,多数POX同工酶都参与了异常活性氧代谢,只有1种酸性同工酶可能与异常的活性氧代谢关系不大。
刘艳红,房经贵,陶建敏,章镇[3](2008)在《果树基因转化技术的选用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性状分析》文中指出植物基因工程为果树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果树重要性状遗传改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果树转基因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包括从对外源基因功能的全面认识、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转化、以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性状观测等多个重要环节。应该说,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实验步骤都需严格把握。迄今,鉴于已经有大量果树再生体系成功建立的报道,笔者在总结实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的报道,有针对性地对果树基因转化技术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性状分析进行简要介绍,为果树基因转化技术的选用,以及进行高效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性状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袁红艳,金惠强,王一峰,刘嘉琦,陆小平[4](2008)在《一个白化夹竹桃叶色变异枝的叶片形态与色素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在夹竹桃绿篱中发现了一个叶色变异枝,其表型为叶色全部白化。从叶片构造来看,变异枝与绿枝(野生型)完全相同;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异枝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正常的叶片含量显着减少,这一现象可能是质体发生突变引起的。
蚁瑞荣[5](2007)在《浅黄色金针菇子实体颜色表达的初探》文中指出金针菇的子实体颜色有野生型黄色,浅黄色和白色.谢宝贵等人(2004)的研究指出,金针菇的子实体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黄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与交配型因子A或B不连锁.金针菇黄色单核和白色单核相互杂交,子实体颜色呈浅黄色,且浅黄色间呈现一系列的过渡色.在部分食用菌中,一般认为异核体菌丝通过锁状联合这一细胞结构将两种核均匀分布到全部菌落,异核体中两种核的数量比例应该是1:1的关系;但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和粉孢子单核化过程中发生的核偏离的研究表明,异核体菌丝两种核的数量比例可能不是1:1的关系.本实验分两部分,一方面初步研究了浅黄色金针菇的一系列过渡颜色的遗传表达基础,另一方面尝试了浅黄色菌株中黄色核和白色核拷贝数的比例的确定。首先,本实验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从18个供试菌株中分离到了16种不同类型的黄色单核菌株和11种白色单核菌株。原生质单核化过程中,有9个供试菌株获得了两种亲本交配型单核菌株,9个菌株均只获得一种亲本交配型单核菌株.接着,选取13种黄色单核菌株和3种白色单核菌株进行出菇实验。有5种黄色单核菌株和2种白色单核菌株观察到单核子实体.其中,相同亲本同种交配型菌株出菇能力和单核子实体的颜色色系不表现差异,而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在出菇能力和单核子实体的颜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基因型的黄色单核子实体在颜色色系和颜色分布上存在着多样性,说明控制金针菇黄色的因子存在着复等位基因.对黄色和白色的单核体材料进行了组合杂交实验。第一轮杂交,运用4个不同的白色单核菌株和14个不同黄色单核杂交,获得系列浅黄色杂合子菌株,用于出菇实验;第二轮杂交,运用5个能够获得单核子实体的不同黄色单核菌株与12个不同的白色单核菌株相互杂交获得杂合子菌株,用于出菇实验。两次的出菇实验结果均表明在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黄色的复等位基因是控制浅黄色过渡色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白色单核的遗传基因也在浅黄色过渡色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本实验利用FQ-PCR(t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技术测定了34个浅黄色菌株中白色核数目占总的核数目的比值,其中有19个菌株白色核的拷贝数与黄色核的拷贝数接近于1:1的关系,15个菌株中黄色核的拷贝数要大于白色核的拷贝数。这个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周晓鹿[6](2007)在《芦荟的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芦荟(A loe spp.)属百合科、单子叶草本植物。芦荟具有护肤美容、防晒、抗衰老、抗菌消炎、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一系列特殊功能。据报道:芦荟中含有以蒽醌类物质为主的次生代谢物质,这与芦荟的特殊疗效有直接关系。本文对皂质芦荟(A.saponaria Haw)、中华芦荟(A.barbadensis var.Chinese)的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优化、悬浮细胞培养、提高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和芦荟褐变的防治做了初步的研究,为大规模提取芦荟中次生代谢物提供理论依据。1、两种芦荟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中,含有效氯2.0%的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效果最好。在分化增殖过程中,与其他细胞分裂素比较,6-BA对分化影响显着。在生根试验中得到结论,IBA生根效果显着。2、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的研究中发现,外植体以根最佳。皂质芦荟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2,4-D3.0mg/L+NAA 2.0mg/L+水解乳蛋白100mg/L+对氨基苯甲酸100mg/L,添加AgNO315mg/L,愈伤组织收获鲜重达到5.661g。本试验还发现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添加一些还原性氮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皂质芦荟愈伤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生长量的测定,绘制的生长曲线,基本符合“S”型,细胞鲜重及细胞干重均在25d时达到最大生长期。3、皂质芦荟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中,悬浮细胞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B5+2,4-D3.0mg/L+KT0.1mg/L,葡萄糖20g/L。接种量为2.0g/50ml,暗培养。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符合“S”型生长规律。并同时研究了培养过程中细胞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pH值、总酚含量的测定、PPO、SOD、POD的活性测定。通过测定数据可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得出细胞内总酚含量的变化与细胞的褐变存在一定的关系,我认为,细胞内总酚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衡量褐变强弱的指标。4、皂质芦荟整个生长阶段蒽醌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分别对皂质芦荟两年生温室苗、组培苗、愈伤再生苗、愈伤组织、悬浮细胞进行研究,以比较结合蒽醌和游离蒽醌的含量,以及在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蒽醌类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并添加诱导子及前体物质以提高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得出结论,蒽醌类物质的积累与生长曲线相似;加入诱导子酵母提取物、重金属离子Cu2+、水杨酸对提高蒽醌类物质的产量有一定的帮助。5、皂质芦荟褐变防治的研究中,分别对愈伤诱导阶段和细胞悬浮培养阶段进行了分析。在愈伤诱导阶段主要研究了外植体的预处理、不同光照培养、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和吸附剂对愈伤组织抗褐变的影响。抗氧化剂控制愈伤组织褐变的效果要优于吸附剂,以添加AgNO3(15mg/L)、L-谷氨酰胺(5mg/L)对愈伤组织的抗褐变效果最好。在悬浮细胞培养阶段主要是添加抗氧化剂和吸附剂对细胞抗褐变的影响。50mol/LDTT抗褐变效果最好,1.0ml/L巯基乙醇、L-谷胺酰胺300mg/L次之,1.0g/L PVP效果最差。
杨杨[7](2007)在《野生和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和定位研究》文中指出贝母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 L.多种植物的鳞茎,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其功效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据报导,目前我国贝母属植物有61种,50个变种,5变型。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我省的十大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质优效佳而名扬海内外。但由于贝母类药材生物碱的含量低,单体的分离纯化较困难,而且不同种贝母中生物碱的组成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对川贝母的质量评价很难取得满意的进展。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祖国的中草药资源,并为中草药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对川贝母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作者对组培川贝母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选择出了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配方和促进组培川贝母鳞茎及愈伤组织良好生长和分化的培养基配方。测定了市售川贝母、野生川贝母以及组培川贝母不同部位和生长状态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并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贝母生物碱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石蜡切片观察生物碱分布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川贝母鳞茎和愈伤组织中生物碱分布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川贝母的组织培养中,以MS培养基附加低浓度NAA(1mg/L)与6-BA(0.5mg/L)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组合;低浓度NAA适宜愈伤组织生长,但高浓度NAA抑制其生长且抑制愈伤组织的诱导;组培川贝母适宜较低蔗糖浓度;病毒唑可能诱导丛生鳞茎和丛生芽的发生。野生川贝母和组培川贝母各部分的总生物碱含量都较市售川贝母为高。组培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几乎都高于野生川贝母鳞茎。再生鳞茎的折干率和总生物碱含量是组培川贝母各部分中最高的,总生物碱含量为野生鳞茎的1.7倍。7类样品总生物碱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组培再生鳞茎>带不定根的愈伤组织>带不定根的褐化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褐化愈伤组织>野生鳞茎>市售川贝母。组培的再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带不定根的愈伤组织次之。用传统石蜡切片施以番红—碘化铋钾—固绿染色的生物碱定位效果较好;鳞茎中的生物碱主要分布于薄壁细胞内,愈伤组织中的生物碱则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周围;野生川贝母鳞茎中生物碱分布同淀粉粒有一定关系。利用组培方法促进川贝母的生长速率和生产生物碱,操作较简单,开发应用前景好,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正确掌握组培川贝母合适的药用部位,保证药材质量以及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孙利祥,邹清成,卢钢[8](2005)在《影响芦荟离体繁殖系数的几个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基因型种类、接种方式以及外源激素对芦荟不定芽发生以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不定芽发生率比木剑芦荟、中国芦荟低。若将其小苗采用1/2纵切方式接种于含2mg/mL 6-BA的MS培养基上,可以明显促进诱导不定芽的发生。在继代培养中,需降低6-BA的浓度至1 mg/mL。含0.3mg/mL NAA的1/2MS培养基最适于根的发生与生长。而采用草炭+蛭石(2∶1)混合基质可以明显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
杨婷婷[9](2005)在《芦荟次生代谢物质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珍贵药用植物芦荟,含有以蒽醌类物质为主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极高的医疗、美容和保健价值。以芦荟为材料生产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对库拉索芦荟的离体快繁培养、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及葸醌类物质的含量和分步规律做了初步的研究,为大规模蒽醌类次生代谢物质离体培养提供依据。 外植体消毒以含有效氯1.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外植体长度<2cm)和含有效氯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min(外植体长度>2cm)的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为84%和95%。增殖过程中BAP起主要作用。IBA的生根效果比NAA好,移栽后5个月成活率为90%。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2cm左右的茎段和茎尖,最佳培养基为ER+NAA15mg/L+2,4-D4.0mg/L+KT0.1mg/L+Sugar 30g/L(pH值为5.8、暗培养),出愈率最高为92.48%,添加Vc(5mg/L)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褐化,添加AgNO3(10mg/L)作用较大,能增大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并改善愈伤组织生长状态,25d达到最大生物量20.8 mg/LDW;悬浮细胞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ER+NAA 2.00 mg/L+KT 0.02 mg/L+Sugar45 g/L(pH值为5.8、暗培养),12d达到最大生物量22.83 mg/LDW。愈伤组织中蒽醌含量为0.134 mg/gFW,悬浮细胞中葸醌含量较高,接近叶片中的葸醌含量,为0.201 mg/gFW。蒽醌含量的积累期主要是在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生长平稳期和静止期。利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对蒽醌类物质在库拉索芦荟叶片及愈伤组织中分布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葸醌类次生代谢物质主要分布在同化薄壁组织中的芦荟素细胞及其胞间隙中,储水组织中没有蒽醌类物质的分布,愈伤组织中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薄壁细胞中。
黄小荣[10](2005)在《金花茶种质资源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培养技术经常被用于扩繁和保存珍稀濒危植物,但是对离体培养材料经长期培养后生存力和遗传稳定性是否有变化,目前仍无定论。本文研究了21种金花茶的种胚来源外植体,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BA2.5 mg.L-1、lAA1.5 mg.L-1、水解乳蛋白500 mg.L-1,每60—70天继代一次,培养11年所发生的变化。前3年变化并不明显,此阶段里所作的组织学、细胞学检验均报告组培苗与野生种扦插苗无差异。3年之后陆续出现保存材料停止分化新芽、褐化甚至死亡。不同种类金花茶退化速度差异较大:陇瑞金花茶离体培养保存5年就全部枯死;淡黄金花茶5年半出现褐化;而毛籽、龙州和弄岗金花茶离体培养保存11年后活力虽有所下降,但仍未致于枯死,仍有再生少量新芽的能力。笔者观察到继代过程中,外植体的剪切方式和选留方法不当引起高频分生组织丢失也是引起保存材料退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笔者分析了培养室的光、温、湿条件与保存材料退化早晚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的再生植株途径与退化的关系。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行业的许多人士都意识到了离体培养只能作为快速繁殖的一种手段,如果用离体培养作种质资源的保存,需要辅以控制光温湿、添加生长延缓剂等措施;而长期离体保存则需采取液氮冷冻等措施。 本文研究的金花茶离体保存基因库11年中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延长继代间隔时间和控制光、温、湿;在这种条件下的,我们的结论是:保存材料的退化与金花茶的种类特性、培养时间长短、继代过程中高频分生组织
二、木立芦荟试管白化苗的再生和细胞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立芦荟试管白化苗的再生和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六棱景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无菌体系的建立 |
1.2.2 不同浓度的6-BA与NAA组合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1.2.3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1.2.4 不同光质对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1.2.5 不同琼脂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1.2.6 不同激素配比对六棱景天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1.2.7 不同光强对六棱景天试管苗生根壮苗的影响 |
1.2.8 移栽 |
1.2.9 培养条件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六棱景天无菌株系的建立 |
2.2 六棱景天试管苗增殖条件的优化 |
2.2.1 生长调节剂对六棱景天试管苗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2.2.2 基本培养基对六棱景天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2.2.3 不同光质对六棱景天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浓度琼脂对六棱景天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2.3 六棱景天试管苗生根培养与移栽 |
2.3.1 不同浓度的NAA与IBA组合对诱导生根的影响 |
2.3.2 光照强度对六棱景天试管苗生根壮苗的影响 |
2.3.3 试管苗的移栽 |
3 讨论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六棱景天试管苗增殖和生根中的作用 |
3.2 光质对六棱景天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3.3 六棱景天组培过程中的玻璃化和白化现象 |
(2)木立芦荟紫外线诱导白化试管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木立芦荟试管苗叶片POX活性 |
2.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分析 |
3 小结 |
(4)一个白化夹竹桃叶色变异枝的叶片形态与色素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白叶夹竹桃叶片解剖构造观察 |
1.2.2 光合色素的测定 |
2 结果 |
2.1 白叶夹竹桃的发现 |
2.2 叶片构造 |
2.2.1 叶片的外观构造 |
2.2.2 叶片的横切面结构 |
2.3 光合色素 |
3 分析与讨论 |
(5)浅黄色金针菇子实体颜色表达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白化现象和金针菇子实体的颜色 |
1 颜色和白化现象 |
2 食用菌中的白化现象 |
3 金针菇的白色菌种 |
二、金针菇的遗传研究与其子实体的颜色表达 |
1 金针菇的生活史 |
2 金针菇的粉孢子单核化和核比例的偏差(先导核和从属核) |
3 FQ-PCR技术的发展 |
4 金针菇子实体颜色的研究 |
三、实验计划 |
1 金针菇子实体颜色控制因子与浅黄色菌株的颜色表达 |
2 浅黄色菌株中两种单核拷贝数比例的探索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一) 仪器 |
(二) 试剂 |
(三) 材料 |
二、方法 |
(一) 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化 |
(二) 浅黄色菌株的获得 |
(三) 出菇实验 |
(四) FQ-PCR双标准曲线的构建 |
(五) FQ-PCR测定浅黄色菌株中白色单核含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一) 原生质体单核化情况 |
1 单核菌落的获取 |
2 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的两种单核体的比较 |
(二) 单核体出菇实验结果 |
1 单核体的选择和出菇 |
2 黄色单核子实体颜色观察 |
(三) 第一轮杂交获得的浅黄色菌株的出菇情况和子实体的颜色观察 |
1 浅黄色菌株的出菇时间 |
2 浅黄色菌株的子实体颜色观察 |
(四) 第二轮杂交获得的浅黄色菌株出菇后的子实体颜色观察 |
(五) FQ-PCR双标准曲线的构建情况 |
1 白色标记的扩增结果 |
2 定量PCR引物的常规PCR的扩增结果 |
3 质粒的构建 |
4 定量标准曲线的构建 |
5 样品DNA的稀释浓度 |
6 3个白色单核的白色标记的拷贝数 |
(六) 杂合子菌株中白色核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一) 浅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的颜色表达和进一步研究 |
1 环境条件的控制 |
2 浅黄色过渡色的形成 |
3 进一步的研究 |
(二) FQ-PCR结果的讨论 |
1 FQ-PCR技术的影响因素 |
2 实验的误差控制 |
3 污染 |
(三) 浅黄色菌株中黄白核数量比例和颜色表达 |
参考文献 |
文中所用缩写 |
致谢 |
(6)芦荟的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目录 |
1 引言 |
1.1 芦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现状 |
1.1.1 芦荟的化学活性成分 |
1.1.1.1 蒽醌类物质 |
1.1.1.2 多糖类物质 |
1.1.1.3 其它成分 |
1.1.2 芦荟中次生代谢物质的药理疗效 |
1.1.3.芦荟应用的现状与市场趋势 |
1.1.3.1 芦荟传统开发的技术的局限 |
1.1.3.2 芦荟的研究现状 |
1.1.3.3 芦荟的市场趋势 |
1.2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及特点 |
1.2.2.1 植物细胞培养方法 |
1.2.2.2 植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
1.2.3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4 植物细胞培养中促进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因素 |
1.2.4.1 诱导子的添加 |
1.2.4.2 前体物质的饲喂 |
1.2.4.3 两相培养技术的应用 |
1.2.4.4 毛状根培养技术 |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现象 |
1.3.1 克服外植体褐变的措施 |
1.3.1.1 选择适当的外植体 |
1.3.1.2 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 |
1.3.1.3 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 |
1.3.1.4 抗褐变剂 |
1.3.1.5 其他防止褐变的措施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1 本研究的意义 |
1.4.2 本研究的目的 |
2 两种芦荟离体快繁体系的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
2.2.2 增殖培养阶段 |
2.2.3 生根培养阶段 |
2.2.4 炼苗和移栽阶段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消毒剂浓度和时间的选择 |
2.3.2 增殖培养 |
2.3.3 生根培养 |
2.3.4 炼苗和移栽 |
2.4 小结 |
3 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生长培养 |
3.1 皂质芦荟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筛选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外植体灭菌 |
3.1.2.2 培养条件 |
3.1.2.3 外植体不同种类 |
3.1.2.4 基本培养基及糖含量 |
3.1.2.5 激素配比 |
3.1.2.6 实验结果统计测定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3.1 外植体种类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
3.1.3.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皂质芦荟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3.1.3.3 糖的种类与含量对皂质芦荟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的影响 |
3.1.3.4 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皂质芦荟愈伤组织影响 |
3.2 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筛选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2.1 激素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3.2.2.2 外植体种类的筛选 |
3.2.2.3 培养条件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3.1 激素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3.2.3.2 外植体种类和大小 |
3.3 皂质芦荟愈伤组织生长条件的优化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3.2.1 激素配比 |
3.3.2.2 添加不同还原性氮 |
3.3.2.3 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的测定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3.2 添加不同2,4-D浓度及还原性氮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3.3.3.3 不同培养时间皂质芦荟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
3.4 小结 |
4 皂质芦荟细胞悬浮培养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对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 |
4.2.2 植物激素的调控 |
4.2.3 皂质芦荟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4 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4.2.4.1 培养液中pH值的变化测定 |
4.2.4.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4.2.4.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2.4.4 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测定 |
4.2.4.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测定 |
4.2.4.6 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活性测定 |
4.3 试验数据的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基本培养基、接种量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4.4.2 不同激素及浓度配比对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 |
4.4.3 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曲线 |
4.4.4 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4.4.4.1 培养液中pH值的变化 |
4.4.4.2 不同培养时间内细胞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4.4.4.3 不同培养时间内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
4.4.4.4 不同培养时间内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的变化 |
4.4.4.5 不同培养时间内细胞中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的变化 |
4.5 小结 |
5 皂质芦荟各培养阶段蒽醌含量的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 |
5.1.3 添加不同化学因子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1.3.1 添加酵母提取物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1.3.2 添加水杨酸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1.3.3 添加乙酸钠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1.3.4 添加金属Cu~(2+)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材料中蒽醌类物质的比较 |
5.2.2 愈伤组织生长周期中蒽醌类物质的积累规律 |
5.2.3 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蒽醌类物质的积累规律 |
5.2.4 添加不同化学因子对蒽醌积累的调控 |
5.2.4.1 添加酵母提取物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2.4.2 添加水杨酸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2.4.3 添加金属Cu~(2+)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2.4.4 添加乙酸钠对细胞内蒽醌积累的调控 |
5.3 小结 |
6 皂质芦荟褐变现象的防治 |
6.1 愈伤组织培养中褐变的防治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1.1 供试材料 |
6.1.1.2 外植体的预处理 |
6.1.1.3 不同光强度培养实验 |
6.1.1.4 附加抗氧化剂实验 |
6.1.1.5 附加吸附剂实验 |
6.1.1.6 试验指标统计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2.1 外植体的预处理对愈伤组织抗褐变的影响 |
6.1.2.2 光照对愈伤组织抗褐变的影响 |
6.1.2.3 添加不同浓度抗氧化剂对愈伤组织抗褐变的影响 |
6.1.2.4 添加不同浓度吸附剂对愈伤组织抗褐变的影响 |
6.2 细胞悬浮培养中褐变的防治 |
6.2.1 材料 |
6.2.2 方法 |
6.2.2.1 附加吸附剂和抗氧化剂实验 |
6.2.2.2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6.2.3 结论 |
6.2.3.1 添加不同浓度L-谷氨酰胺对细胞内总酚含量的影响 |
6.2.3.2 添加不同浓度巯基乙醇对细胞内总酚含量的影响 |
6.2.3.3 添加不同浓度DTT对细胞内总酚含量的影响 |
6.2.3.4 添加不同浓度PVP对细胞内总酚含量的影响 |
6.3 小结 |
6.3.1 皂质芦荟愈伤组织的抗褐变研究 |
6.3.2 皂质芦荟悬浮培养细胞的抗褐变研究 |
7 讨论 |
7.1 芦荟离体培养阶段 |
7.2 芦荟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阶段 |
7.3 皂质芦荟细胞悬浮培养阶段 |
7.4 皂质芦荟各培养阶段蒽醌含量的测定 |
7.5 皂质芦荟的抗褐变研究 |
7.6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野生和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格目录 |
图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组培川贝母的培养基配方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2.1 材料和试剂 |
1.2.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和分析 |
1.3.1 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差异 |
1.3.2 激素,蔗糖和病毒唑较佳浓度分析 |
1.3.3 4种物质对川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 |
1.3.4 生长情况与分化的差异 |
1.4 讨论 |
1.4.1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调控作用 |
1.4.2 植物激素等物质对组培川贝母分化生长的调控作用 |
1.4.3 组培川贝母的玻璃化 |
1.4.4 组培川贝母的褐化现象 |
第二部分 野生和组培川贝母的生物碱测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1.3 样品总生物碱的测定 |
2.2 结果和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野生和组培川贝母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 |
3.1 材料设备和试剂 |
3.1.1 材料和设备 |
3.1.2 试剂 |
3.2 方法 |
3.2.1 组织化学定位试剂的确定 |
3.2.2 切片方法的确定 |
3.2.3 固定液类型和固定时间的选择 |
3.2.4 切片厚度的选择 |
3.2.5 粘片剂的选择 |
3.2.6 衬染方法的选择 |
3.2.7 组织化学定位时间的确定 |
3.2.8 对照切片的处理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川贝母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的方法 |
3.3.2 生物碱分布情况 |
3.3.3 生物碱同淀粉粒形态和分布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的讨论 |
3.4.2 新鲜和褐化愈伤组织中生物碱分布的区别 |
3.4.3 生物碱同淀粉的关系 |
3.4.4 生物碱的积累 |
3.4.5 不同样品中生物碱含量的区别 |
3.4.6 生物碱定位的手段分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 贝母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2 川贝母生物碱研究进展 |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8)影响芦荟离体繁殖系数的几个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接种方式对芦荟再生能力的影响 |
2.2 不同种类芦荟不定芽再生能力的比较 |
2.3 不同激素浓度对芦荟芽再生能力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6-BA对芦荟再生芽继代增殖能力的影响 |
2.5 不同激素浓度对芦荟再生芽生根能力的影响 |
2.6 移栽条件对芦荟试管苗成活的影响 |
3 讨论 |
(9)芦荟次生代谢物质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目录 |
1 引言 |
1.1 芦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现状 |
1.1.1 芦荟的活性成分及其疗效 |
1.1.1.1 蒽醌类物质 |
1.1.1.2 多糖类物质 |
1.1.1.3 其它成分 |
1.1.2 蒽醌类成分的研究近况 |
1.1.2.1 蒽醌类物质在芦荟叶内的分布及组织化学定位 |
1.1.2.2 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1.1.3.芦荟应用市场与前景 |
1.2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获得次生代谢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特点 |
1.2.2.1 植物细胞培养方法 |
1.2.2.2 植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
1.2.3 植物细胞培养中影响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因素 |
1.2.4 解决对策 |
1.2.4.1 筛选细胞系和优化培养条件 |
1.2.4.2 增加前体和诱导子 |
1.2.4.3 两相培养 |
1.2.4.4 毛状根培养和冠瘿瘤培养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芦荟离体快繁的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
2.2.2 增殖培养 |
2.2.3 生根培养 |
2.2.4 炼苗和移栽 |
2.2.5 培养条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消毒剂浓度和时间的选择 |
2.3.2 增殖培养 |
2.3.3 生根培养 |
2.3.4 炼苗和移栽 |
2.4 小结 |
3 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培养 |
3.1 库拉索芦荟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筛选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激素配比 |
3.1.2.2 外植体不同种类、大小及接种方式 |
3.1.2.3 基本培养基及糖含量 |
3.1.2.4 附加物AgNO_3、Vc和CH |
3.1.2.5 培养条件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3.1 生长素对芦荟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
3.1.3.2 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1.3.3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交互作用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
3.1.3.4 外植体不同种类、大小及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3.1.3.5 基本培养基及糖含量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3.1.3.6 附加物AgNO_3和Vc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3.2 木立芦荟和不夜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筛选 |
3.2.1 材料 |
3.2.2.1 激素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3.2.2.2 外植体种类和接种方式的筛选 |
3.2.2.3 培养条件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3.1 激素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3.2.3.2 外植体种类和接种方式的筛选 |
3.3 芦荟愈伤组织生长条件的优化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激素配比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2.1 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生长条件的优化 |
3.4 细胞悬浮培养 |
3.4.1 材料 |
3.4.2 方法 |
3.4.2.1 基本培养基、糖含量及接种量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3.1 基本培养基、糖含量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3.2 激素配比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3.4 细胞生长周期 |
3.5 小结 |
3.5.1 库拉索芦荟 |
3.5.2 木立芦荟和不夜城芦荟 |
4 蒽醌含量的测定及其组织化学定位 |
4.1 蒽醌含量的测定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2.1 蒽醌含量的测定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2.1 蒽醌含量的比较 |
4.1.2.2 愈伤组织生长周期中蒽醌含量积累的变化 |
4.1.2.3 细胞生长周期中蒽醌含量积累的变化 |
4.2 蒽醌组织化学定位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材料 |
4.2.1.2 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金花茶种质资源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无菌培养的建立 |
1.3 继代和生根培养 |
1.4 培养和保存条件 |
1.5 试管苗的移栽 |
1.6 金花茶组培苗与扦插苗的苗圃种植对比试验 |
1.7 金花茶种类特征分析方法 |
1.8 器官发生型金花茶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2.1 金花茶离体培养的种类特征分析 |
2.2 培养保存时间与遗传变异密切相关 |
2.2.1 1985年至1987年器官发生型金花茶的快速繁殖 |
2.2.2 1988到1995年间器官发生型金花茶的逐渐退化 |
2.3 不同的繁殖途径退化快慢的对比 |
2.3.1 愈伤组织型金花茶的退化 |
2.3.2 愈伤组织型与器官发生型金花茶退化快慢的比较 |
2.4 培养室光温条件影响外植体退化的速度 |
2.5 金花茶组培苗的生根诱导试验 |
2.6 金花茶组培苗的大棚移植情况 |
2.7 金花茶组培苗与扦插苗的苗圃生长情况对比结果 |
2.8 金花茶基因库的细胞学和生化实验 |
2.8.1 组培金花茶的叶脉横切面显微观察 |
2.8.2 金花茶组培苗染色体的分析研究 |
2.8.3 金花茶组培苗的同工酶分析研究 |
第三章 讨论 |
3.1 影响离体培养物退化的因素分析 |
3.2 本研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 |
3.3 从金花茶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
3.3.1 具有什么离体培养特征的组培苗最有快繁价值 |
3.3.2 培养继代次数必须控制 |
3.3.3 重视培养室的光温不均问题 |
3.4 对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策略的看法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木立芦荟试管白化苗的再生和细胞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六棱景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J]. 叶秀妹,肖世明,杨露云,吴露莉,蔡永红,冯新,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9)
- [2]木立芦荟紫外线诱导白化试管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J]. 曲春香.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6)
- [3]果树基因转化技术的选用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性状分析[J]. 刘艳红,房经贵,陶建敏,章镇.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8)
- [4]一个白化夹竹桃叶色变异枝的叶片形态与色素变化[J]. 袁红艳,金惠强,王一峰,刘嘉琦,陆小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3)
- [5]浅黄色金针菇子实体颜色表达的初探[D]. 蚁瑞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6]芦荟的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D]. 周晓鹿.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7]野生和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和定位研究[D]. 杨杨. 四川大学, 2007(05)
- [8]影响芦荟离体繁殖系数的几个因素研究[J]. 孙利祥,邹清成,卢钢. 江西农业学报, 2005(04)
- [9]芦荟次生代谢物质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D]. 杨婷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10]金花茶种质资源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D]. 黄小荣. 广西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