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hould用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罗健京[1](2021)在《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来”概念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体认的对象。由于对其体验和认知不同,导致不光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表征,即便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不同的形式表征。英语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其认识往往不到位,这给英语教育,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Leech(2013:VIII)就曾指出时体语法范畴是英语习得者的难题。为此,我们要迎接挑战,变挑战为机遇,改善英语教育效果、提升英语教育效率,让师生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体认性。通过对已有“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研究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用法,以及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的认定及理据这五个方面。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基于语言事实提出“将来”概念的内涵和属性特征,也未专门探讨“将来”概念的生成;尚未以事件概念框架为标准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同时也未基于语义构建其连续统;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和动因的探究比较零散,尚未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整体把握;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也有待补充;关于英语中是否有将来时的探讨,也鲜有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回答和解释。鉴此,本研究立足于生成,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哲学切入,语言学着陆,探讨“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如何解释“时间”和“将来”概念?“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哪些?“时间”和“将来”概念是如何生成的?二、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如何分类?三、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是如何形式表征的?四、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在语义和语用上有哪些差异?五、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如何认定?其认知理据是什么?本研究以原型范畴、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描写和解释的方法,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出发,首先,基于“时间”概念来解释“将来”概念,探讨其属性特征,运用原型范畴、概念化和事件概念框架理论对“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的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分别进行阐释;然后,分别运用事件概念框架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分类;再后,运用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过程、机制及动因进行剖析;然后,在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语义对比的基础之上,进行语用对比;最后,在认知语言学的视域下,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进行认定,并说明其认知理据。从现实到认知到语言,对其过程的探究是创新的落脚点。我们的五个发现如下:第一,“时间”概念是认知主体用来标记“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参数,“将来”概念是认知主体在参照时点对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过程的主观设想。感知时间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时间”概念是感知时间在人类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概念。感知将来是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的过程,“将来”概念是说话人或相关的外界权威在参照时点对于参照时点之后的事件或事物的行为状态的主观设想(次范畴为:“意愿”、“打算”、“计划或安排”、“义务”、“祈使”、“假设”、“预测”、“必然”)。“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三。根据“将来”概念与参照时点的联系,“将来”概念具有“相对非体验性”、“主观性”和“二重性”的认知特征。“时间”概念的生成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不同侧面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的生成可以分为“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主体主观性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第二,在事件概念框架的视域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可以分为行为事件句、出现事件句、领有事件句、存在事件句和状态事件句这五大类和十六小类。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域下,根据“将来”概念的内涵,即情态,建构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典型成员是“情态动词+主动词”,次典型成员是“半情态动词+主动词”,边缘成员是“主动词体形式”。这一连续统可具体表示为:情态动词(will>shall)>半情态动词(be going to>be about to>be to)>主动词的体形式(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无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一般体>终止性动词一般体)。第三,“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从客观世界到概念世界,从概念世界到语言世界的隐喻或转喻映射的过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其语法化机制是发生在行为事件概念框架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隐转喻,其语法化动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包括语义的关联性、典型构式的组合成分的非典型化、语用因素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及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第四,由于六种英语中常用“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中动词原始意义的滞留,它们在“将来”性质、“将来”距离、“将来”源头上有所差异。依据“将来”性质,存在“内部将来”表达式和“外部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距离,存在“将来”距离远近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源头,存在内源将来表达式与外源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will、be going to、be to、主动词的一般体和进行体在具体的使用中应依据“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将来”距离、“将来”源头的语义差异加以语用对比,选择最恰当的英语将来表达式。第五,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一方面,英语中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将来”概念。另一方面,英语不用将来时表征“将来”概念,用过去时表征“过去将来”概念,用现在时表征“现在将来”概念和“将来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的认知理据为,一方面,“将来”概念本质上是过去或现在(参照时点)的主观设想,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符合语言生成的省力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另一方面,时态是时间表达的语法化编码;“将来”概念并没有与其对应的特定形式的存在;will并不是时标记。因此,英语中没有将来时态,但可以通过过去时和现在时表征“将来”概念。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实质。“将来”概念具有普遍性,因此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着手,对“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问题的回答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与时间相关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提高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解决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困难,丰富了英语二语学习者对于英语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与翻译技能和英语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非常重要,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张晶[2](2021)在《反馈类型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习得的影响研究——认知互动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从认知互动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出发,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考察不同类型的口头纠正性反馈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习得的作用。研究表明,总体上口头纠正性反馈有利于学习者冠词即时习得和延时保持,但不同反馈类型作用有所不同:显性反馈对学习者冠词即时习得有显着促进作用,但不利于其延时保持;支架式反馈对学习者冠词即时习得和延时保持均有显着促进作用。
陈思宇[3](2021)在《《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5-8章)英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这是一篇英汉翻译报告。翻译的原文本是由身兼多重身份的美国词典编纂者、语言学家、电台主持人和演说家格兰特·巴雷特所着的《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作者格兰特·巴雷特基于自身多年来的积累与实践经验,在书中为读者提供了通俗易懂且实用的语法知识,同时也分析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基于每个语法点,作者加入了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这本语法书旨在消除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语法困惑,作为一本用法指南,希望为英语使用者提供切实的帮助。本翻译报告根据第五章至第八章的译文撰写,希望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一种新的语法思维,不再拘泥于死规则,倡导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原文本是一本英语语法书,其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语法术语,其次,为避免重复也使用了一些替代词,同时也不乏定语从句及插入语的使用,这些都是原文本较为突出的语言特点,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翻译困难。因此,本报告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说明翻译难点。经过进一步的分析,译者选择了恰当的翻译方法,分别为:(1)对于原文本中的大量语法术语,译者采用了词义选择的方法;(2)对于一些替代词,译者采取了释义法使语言更加具体化;(3)考虑到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的关系以及译文的行文逻辑,译者最终选取了分译法以及合译法来翻译定语从句;(4)基于插入语的不同类型,译者采用了括号法和句首法使译文语言更加灵活准确。最后,报告从整体上对本次翻译实践做出了总结:在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中,译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比如基于语法的内在逻辑对一些语法术语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希望为之后语法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同时,由于译者自身能力有限,此次翻译实践必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报告也对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某些语法术语的译法要统一。
孔德岚[4](2021)在《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媒介和材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效果。生词处理是汉语教材编写中的重要环节。对生词做出恰当的处理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有效地理解和学习汉语生词,从而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汉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时他们也更加依赖教材对生词的释义和讲解来建立母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教材对生词的恰当的处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由此,初级汉语综合教材(包括精读教材)中生词的编排和处理对汉语学习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考察了64套我们可及的且使用范围较广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当前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生词处理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考察分析的角度主要分为三种:生词的编排方式、生词的释义方式、生词的讲解方式。在此基础上,再对中国学者(指汉语为自身基底语的学者,简称“CL1FL2学者”)和外国学者(指汉语为自身目标语的学者,简称“CL2FL1学者”)所编写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进行对比。由于两类学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他们所编教材在对生词的编排方式、释义方式和讲解方式上均有明显的差异,而同一类编者所编教材内部却呈现出相对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教材中编排时会采用组构和解构的方式来编排生词和补充生词,释义时也多考虑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容易出错的生词单独进行定义,讲解时关注学习者的母语,着重强调母语和目的语生词用法之间的对比和说明。最后,我们针对初级汉语综合教材中生词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关于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的建议。教材生词编排时需要运用灵活的编排方式将生词和生词的用法联系起来编排。释义时要采用多样化且合适的释义模式和方法。讲解时要添加生词的常用搭配和例句,重视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生词表达的对比,同时还需要对生词的文化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考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教材也应该从偏误分析的角度去讲解生词,不避讳偏误句的出现。
冯婉佳[5](2021)在《《可读性写作的艺术》(第九章-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选自美籍作家鲁道夫·弗雷奇《可读性写作的艺术》(The Art of Readable Writing)一书中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约1.4万字)。该书着重阐述了可读性这一基本概念,并就如何提高文章可读性展开叙述。而译者节选章节主要讲述了英文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包括如何从口语化写作着手、改变某些约定俗成的语法习惯、使用缩句使文章更加言简意赅,少用华丽、浮夸辞藻等。然而,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语法架构上的差异,导致许多英语学习者的英文写作仍停留在生硬表达、晦涩难懂的层面,而此着作暂无中文译本,因此将《可读性写作的艺术》一书翻译成中文有助于加强中国读者对英文写作的学习。该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读性写作的方法与重要意义,故原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例子阐明其观点,其中涉及到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体裁,并且出现了大量生僻术语以及长难句,所以如何正确理解原文、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成为翻译难点之一。其次,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而以何种形式表达是翻译的重点。因此,译者采用李长栓教授的“理解、表达、取舍”框架进行撰写,结合词汇、句法两方面分析翻译中的案例,并采用一些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转换,如拆分句子、改变句序、灵活增减内容等,力求准确地再现原文信息。最后,译者在本报告中总结归纳出该类文本的翻译难点与技巧,以期为该翻译领域提供些许素材。
江佩如[6](2020)在《整体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整体语言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课堂,有助于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机械的语法规则讲授和不同教学模块的割裂,使学生得以将英语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看待和学习,使自身听、说、读、写能力获得全面提升。整体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应用,以真实交际为目的,为情态动词教学提供了值得思考的角度。既令教师将典型情态动词串联起来进行对比教学,从而使学生扎实掌握情态动词的应用语境、应用规范和不同情态动词在含义、用法上的差别,亦能使其将所学情态动词语用理论知识迁移至聆听、交际、写作等具体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再次应用理论知识。鉴于整体语言教学法与情态动词教学存在诸多契合点,本文便致力于通过实证研究讨论整体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是否具有成效及优势所在。在本研究中,笔者为了探究整体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语法教学中是否能够起到优化语法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情态动词相关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作用,及其优势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完成高中英语语法同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整体语言教学法和传统语言教学法各自的教学效果如何等问题,以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郑蒲港分校高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应用对比实验研究法展开问题研究与解答。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利用自主设计的前测试卷检验和分析了两个班学生的语法学习水平和情态动词掌握情况,确定了两个班级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基本相同。之后,笔者在实验班内应用整体语言教学法展开情态动词教学,在对照班内应用传统语言教学法,实验周期为三个月。在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均会对两个班学生的情态动词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后测,并分别对前后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利用测试结果彰显出成绩及其变化程度。在实验后,对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在学生初试成绩水平相近、学生后测时的考试状态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英语情态动词语法教学课堂为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即整体语言教学法能够起到优化语法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情态动词相关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作用。相比起传统语言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既促使学生将阅读经验融入到写作、表达过程之中,也使学生通过口语练习、写作等成果输出,明确自身在语言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进而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听力、阅读材料,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具有提升情态动词教学效果的明显优势。教学实验的研究发现证明了将整体语言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的必要性。基于此,笔者在文中以“整体语言教学法”为核心,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建议。并总结了此次研究的过程与发现,阐述了对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思考,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王若楠[7](2020)在《民法典分编典型情态动词研究》文中提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立法进程的里程碑,不仅制度上要追求完美,在立法语言的表述上也应展示中华语言文化的最高水平。情态动词是立法语言必不可少的要素,无论对于立法工作者表达法律,还是对于司法工作者适用法律都至关重要。然而各界对于立法语言中情态动词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民法典中关于情态动词的理解和使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情态动词与条文规范性质的关系存在错误认知;情态动词在使用体系上存在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具体词语使用不当以至影响甚至误导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对于不同情态动词所体现的立法理念缺乏深入思考等。以“应当”、“可以”、“不得”和“不能”四个词语为主线,对民法典分编中的情态动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规范立法语言的使用。民法典分编中的“应当”。“应当”一词法律涵义较为多样,有表示义务设定、责任承担、倡导性的建议、对民事主体主观心态的推定、表示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等用法。“应当”常被认为是强制性规范的标志,其实不然,在民法典分编中“应当”还同时引导任意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授权一方当事人的规范及授权特定第三人的规范。在使用上,“应当”和“必须”法律涵义相同,应以“应当”取代“必须”;为体现民法典意思自治的精神,应以“有权”等表述取代用“应当”设定责任;在引导任意性规范和倡导性规范时应谨慎使用“应当”,避免造成对条文性质的错误定性。民法典分编中的“可以”。“可以”在民法典分编中表示对权利的赋予和允许、能够。“可以”不仅引导任意性规范,同时引导授权一方当事人的规范和授权特定第三人的规范。民法典分编在用“可以”表示自由裁量权时应谨慎,与司法实践接轨;“可以”与“有权”和“能够”等词存在涵义的交叉和重复,应统一用“可以”表示基于法律规定的允许、用“能够”表示基于客观条件的允许、用“有权”表示对权利的赋予。民法典分编中的“不得”。“不得”在民法典分编中表示禁止、不允许和不能够、没办法。“不得”多引导禁止性规范,但同时引导任意性规范。“不得”在民法典分编中与“禁止”效力相同,应取消“禁止”的使用;“不得”与“应当”分别传达“合法规则”和“法无禁止即自由”,应进一步探讨何种理念更利于彰显私法自治精神;在用“不得”设定行为模式时,应补充行为后果。民法典分编中的“不能”。“不能”在民法典分编中与“不得”相同,表示禁止、不允许和不能够、没办法。同时“不能”与“无法”和“难以”存在使用上的交叉和重复。根据语言学基本规则和立法语言上的使用习惯,应统一用“不得”表示禁止、不允许,用“不能”表示客观上的不能够、没办法,取消“无法”和“难以”的使用,简化、统一民法典中情态动词的体系。
葛泞萌[8](2019)在《《批判性思维:基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为积累社科类文本翻译经验、拓展逻辑学领域知识,并与市场需求趋势接轨,笔者选择了 Critical Th binking:theacsis(《批判性思维:基础》)一书进行翻译,其作者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Stuart Hanscomb。本报告以该文本第四、七、八章(依据章节内容相关性来选取)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为基础,针对本文本的特点与难点,从词汇、句子、语篇和标点符号四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在词汇方面,本报告主要探讨术语的翻译和普通词汇的翻译;在句法方面,主要涉及被动句以及长难句的翻译;在语篇方面,主要从语境和衔接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标点符号方面,主要涉及破折号和括号的翻译。在翻译此类文本时,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有该领域专业的背景知识,深刻理解源语言内在的逻辑推理后,才能“见山不是山”,才能转化为可读性强的译入语;其次,通过大量查阅平行文本、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以及查阅专业词典等方式多方查证术语,此外,对普通词汇的翻译不能掉以轻心,用逻辑性的专业化语言来翻译;最后,标点符号的翻译不应一味的拘泥于其形式,应灵活变通。目前批判性思维、逻辑学的翻译研究较薄弱,对此领域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此书中译本的阅读,相信对人们论证能力的提高、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养成将大有裨益,同时,通过对译文翻译的探究,期望能为该领域的翻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为逻辑学领域的翻译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李双飞[9](2019)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定冠词四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研究 ——一项基于青岛某所高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语言中的冠词系统的习得与使用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来说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以定冠词的复杂的语义用法习得更为突出。语言分析学家认为定冠词非类指用法可以分为四类:文化用法,语篇用法,情景用法和结构用法。对于定冠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句法用法、语义用法和语用用法。本文旨从定冠词的语义用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在习得定冠词非类指用法时,这四种用法分别呈现出的难度等级和习得特点,以及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的设计过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选取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Liu&Gleason编制的定冠词测试题,对每份测试卷给予五个分值:包括文化用法得分、语篇用法得分、结构用法得分、情景用法得分和总得分,并用SPSS17.0录入每位受试四种用法的各自得分与总得分进行分析。二是选取6名受试询问其对这份冠词试题以及冠词学习的感受。研究发现,(1)定冠词的四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呈现出不同的难度等级,文化用法难度最高,其次是语篇用法和结构用法,而情景用法最简单。(2)每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在三个水平组之间存在差异。文化用法在三个水平组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语篇用法和结构用法的习得从中低水平到高水平组依次提高且变化显着。情景用法的习得从中低水平组到中高水平组之间虽有提高但变化不显着,但从中高水平组到高水平之间显着提高。(3)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与定冠词非类指用法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定冠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情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有关英语定冠词四种非类指用法习得的教学与学习建议。
陈雪梅[10](2019)在《《翻译研究论文》(第一部份)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以《翻译研究论文》(Pap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第一部分为研究素材,该书为学术论文集,其中收录了十一篇翻译研究论文,研究视角新颖。随后,以翻译功能学派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的功能分类法为理论指导,应用纪实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具体翻译策略,探讨学术翻译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翻译实践取材于学术论文,属于纪实型翻译的第二种分类,需要用地道的句子结构和术语表达再现原文。但其中关于不同语言比较的研究,则需采用字对字的翻译方法,向目的语读者展示原文语言结构,因此本次实践主要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结合学术文本本身的特点,笔者对词汇层面的连接词、术语、情态动词、文内引、(除英语外的)其余外语的翻译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对句子层面的长句翻译与被动语态翻译归纳出常见的解决策略,具体应用顺译、重组、省略等翻译方法,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篇报告包含五部分:任务描述、实践过程、指导理论、案例分析、总结,描述了翻译实践项目的整体概况,记述了项目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前两部分介绍了本次翻译项目的特点和翻译过程。第三部分描述了翻译理论对本次实践的指导性作用。第四部分选取翻译实践中的案例呈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实践的总结,包括对翻译方法的归纳,以及问题与不足。五部分中,案例分析是最重要的章节,通过对具体翻译案例的探讨,总结学术论文翻译的共性规律,以期对其他译者提供帮助。报告最后部分附有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译文,以及术语表和人名对照表。
二、Should用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hould用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规模 |
1.3 研究问题及其提出的依据 |
1.4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 主要论点 |
1.6 研究目的、价值和意义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将来”概念研究数据与分析 |
2.2 “将来”概念研究综述 |
2.2.1 “将来”概念内涵研究 |
2.2.2 “将来”概念特征研究 |
2.2.3 “将来”概念生成研究 |
2.3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研究综述 |
2.3.1 类型学角度分类 |
2.3.2 历时角度分类 |
2.3.3 使用频率角度分类 |
2.3.4 语义角度分类 |
2.4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生成研究综述 |
2.4.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机制 |
2.4.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动因 |
2.5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研究综述 |
2.5.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义区别 |
2.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辨析 |
2.6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研究综述 |
2.6.1 英语“时间”概念的形式表征研究 |
2.6.2 英语将来时有无的研究 |
2.7 评价 |
第三章 理论阐释 |
3.1 原型范畴理论 |
3.1.1 范畴化与概念化 |
3.1.2 范畴与概念 |
3.1.3 原型范畴 |
3.2 事件概念框架理论 |
3.3 概念化理论 |
3.3.1 概念隐喻理论 |
3.3.2 概念转喻理论 |
3.4 语法化理论 |
3.4.1 语法化定义 |
3.4.2 语法化过程 |
3.4.3 语法化机制 |
3.5 理论应用 |
第四章 “将来”概念及其属性特征和生成 |
4.1 “时间”与“将来”概念 |
4.1.1 感知时间与“时间”概念 |
4.1.2 感知将来与“将来”概念 |
4.2 “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 |
4.2.1 “将来”概念的相对非体验性 |
4.2.2 “将来”概念的主观性 |
4.2.3 “将来”概念的二重性 |
4.3 “时间”与“将来”概念的生成 |
4.3.1 “时间”概念的生成 |
4.3.2 “将来”概念的生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与形式表征分类 |
5.1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的分类 |
5.1.1 宿主为行为事件的行为 |
5.1.2 宿主为出现事件的出现 |
5.1.3 宿主为领有事件的领有 |
5.1.4 宿主为存在事件的存在 |
5.1.5 宿主为状态事件的状态 |
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与连续统建构 |
5.2.1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属性分类 |
5.2.2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建构 |
5.3 小结 |
第六章 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1 “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1.1 动词时体范畴的生成 |
6.1.2 时间名词的生成 |
6.1.3 时间副词的生成 |
6.1.4 时间形容词的生成 |
6.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2.1 “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
6.2.2“半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半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
6.2.3 “主动词体形式”的语法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 |
7.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对比 |
7.1.1 “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的差异 |
7.1.2 “将来”距离的差异 |
7.1.3 “将来”来源的差异 |
7.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用对比 |
7.2.1 “Will+主动词”与“be going to+主动词”的语用差异 |
7.2.2 “Will+主动词”与“主动词的现在时一般体”的语用差异 |
7.2.3 现在时一般体、be to、现在时进行体、be going to的语用差异 |
7.3 小结 |
第八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及其认知理据 |
8.1 时态的内涵 |
8.2 英语表征“将来”的方式 |
8.2.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 |
8.2.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 |
8.3 英语表征“将来”方式的认知理据 |
8.3.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的认知理据 |
8.3.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的认知理据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内容概述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历时语料来源 |
研究使用的电子资源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5-8章)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2.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Main Contents and Text Type |
2.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Grammatical Terms |
3.1.2 Translation of Pro-forms |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3.2.2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4.1.1 Selection of Word Meanings |
4.1.2 Explanation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Division |
4.2.2 Combination |
4.2.3 Putting Parentheses in Round Brackets |
4.2.4 Putting Parentheses in Sentence-initial Position |
Chapter Five Summary |
5.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4)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汉语教材生词方面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外学者所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分析 |
2.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 |
2.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的主要方式 |
2.2.1 编有专门的词表 |
2.2.2 以组构(build up)的方式代替词表 |
2.2.3 以解构(break down)的方式代替词表 |
2.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利弊分析 |
第三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分析 |
3.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 |
3.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的主要模式 |
3.2.1 语言释义模式 |
3.2.2 非语言释义模式 |
3.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的主要方法 |
3.3.1 翻译法 |
3.3.2 定义法 |
3.3.3 分解法 |
3.3.4 举例法 |
3.3.5 综合法 |
3.4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利弊分析 |
第四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分析 |
4.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 |
4.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的主要方式 |
4.2.1 语法功能和用法的说明 |
4.2.2 扩展搭配 |
4.2.3 例句展示 |
4.2.4 易混淆词分析 |
4.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利弊分析 |
第五章 中外学者编写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的对比分析 |
5.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对比 |
5.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对比 |
5.2.1 释义模式对比 |
5.2.2 释义方法对比 |
5.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对比 |
第六章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写建议 |
6.1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编排方式的编写建议 |
6.1.1 不拘泥于专门的生词表 |
6.1.2 运用灵活的生词编排方式 |
6.2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方式的编写建议 |
6.2.1 采用多样化的释义模式 |
6.2.2 选择合适的释义方法 |
6.3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讲解方式的编写建议 |
6.3.1 添加生词的常用搭配和例句 |
6.3.2 注重中外语言表达的对比 |
6.3.3 渗透生词的文化内涵 |
6.3.4 从偏误分析的角度去讲解生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 |
(5)《可读性写作的艺术》(第九章-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Text Analysis |
2.1.2 Team-Work and Task Division |
2.1.3 Translation Tools |
2.1.4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 While Translation |
2.2.1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
2.2.2 Main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2.3 After Translation |
2.3.1 Self-Proofreading |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3 Introduction to Comprehension, Expression and Adaptation |
3.1 Comprehension |
3.2 Expression |
3.3 Adaptation |
Chapter 4 Case Study |
4.1 Comprehension |
4.1.1 Comprehension of Grammatical Terminologies |
4.1.2 Comprehension of Ambiguous Nouns |
4.1.3 Comprehension of Long Sentences |
4.2 Expression |
4.2.1 Shifting Part of Speech |
4.2.2 Splitting Long Sentences |
4.2.3 Altering the Sentence Order |
4.2.4 Keeping the Sentence Concise |
4.3 Adaptation |
4.3.1 Flexible Addition |
4.3.2 Flexible Delet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ments |
(6)整体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定义 |
2.2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3 情态动词教学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工具 |
4.4.1 编写目的 |
4.4.2 试卷结构 |
4.4.3 编写思路 |
4.5 研究过程 |
4.5.1 制定实验方案 |
4.5.2 前测 |
4.5.3 实验处理 |
4.5.4 后测 |
4.5.5 数据收集 |
4.6 教学案例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数据收集 |
5.2 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和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整体教学法的总结思考 |
6.3 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
6.3.1 学生情态动词学习情况分析 |
6.3.2 语法材料的利用 |
6.3.3 教学目标设置 |
6.3.4 教学环节设计 |
6.4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前后测成绩表 |
附录2 前测试卷 |
附录3 后测试卷 |
附录4 前后测试卷评分标准 |
致谢 |
(7)民法典分编典型情态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现状 |
六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法典分编情态动词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民法典分编中的情态动词 |
一 情态动词的语言学基础 |
二 民法典分编典型情态动词的确定 |
第二节 情态动词引导的法律条款规范性质分析 |
一 情态动词与法律条款规范性质的关系 |
二 民法典分编法律条款规范性质的分类 |
第二章 民法典分编中的“应当” |
第一节 “应当”一词的涵义分析 |
一 “应当”在日常语体中的涵义 |
二 “应当”在民法典分编中的涵义 |
第二节 “应当”条款的规范性质分析 |
一 “应当”引导的强制性规范 |
二 “应当”引导的任意性规范 |
三 “应当”引导的倡导性规范 |
四 “应当”引导的授权一方当事人的规范 |
五 “应当”引导的授权特定第三人的规范 |
第三节 “应当”在民法典分编中的误用 |
一 “应当”在倡导性规范中的误用 |
二 “应当”表示主观心态推定时的误用 |
三 “应当”表示责任承担时的误用 |
四 “应当”后未加“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五 “应当”的漏用和多用问题 |
六 “应当”的类似表述 |
第三章 民法典分编中的“可以” |
第一节 “可以”一词的涵义分析 |
一 “可以”在日常语体中的涵义 |
二 “可以”在民法典分编中的涵义 |
第二节 “可以”条款的规范性质分析 |
一 “可以”引导的任意性规范 |
二 “可以”引导的授权一方当事人的规范 |
三 “可以”引导的授权特定第三人的规范 |
第三节 “可以”在民法典分编中的误用 |
一 “可以”与“有权” |
二 “可以”与“能够” |
三 “可以”与“应当” |
第四章 民法典分编中的“不得” |
第一节 “不得”一词的涵义分析 |
一 “不得”在日常语体中的涵义 |
二 “不得”在民法典分编中的涵义 |
第二节 “不得”条款的规范性质分析 |
一 “不得”引导的禁止性规范 |
二 “不得”引导的任意性规范 |
第三节 “不得”在民法典分编中的误用 |
一 “不得”与“禁止”、“不得”与“不应当” |
二 “不得”与“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条款 |
三 “不得”与“应当”连用 |
四 仅用“不得”设定行为模式,缺少法律后果 |
五 “不得”与“应当”传达不同的立法理念 |
第五章 民法典分编中的“不能”及相关情态动词 |
第一节 民法典分编中的“不能” |
一 “不能”在日常语体中的涵义 |
二 “不能”在民法典分编中的涵义 |
第二节 “不能”与相关的情态动词 |
一 “不能”与“无法” |
二 “不能”与“难以” |
三 “不能”与“不得” |
结语 |
一 情态动词与法律条款规范性质的关系 |
二 民法典分编中情态动词的修改建议 |
三 情态动词传达的立法理念 |
四 民法典分编情态动词的使用规则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批判性思维:基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项目描述 |
1.1 项目简介 |
1.2 项目文本分析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译中监控 |
2.3 译后审校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翻译 |
3.1.1 专业术语翻译 |
3.1.2 普通词汇翻译 |
3.2 句子翻译 |
3.2.1 语态转换 |
3.2.2 句子拆分 |
3.3 语篇翻译 |
3.3.1 语境与语篇 |
3.3.2 衔接与语篇 |
3.4 标点符号翻译 |
3.4.1 括号的翻译 |
3.4.2 破折号的翻译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经验与收获 |
4.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术语表 |
附录B 翻译实践中英对照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中国大学生英语定冠词四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研究 ——一项基于青岛某所高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Definite Article Abroad |
1.1.1 Studies Based on Semantic Theory |
1.1.2 Studies based on Fluctuation Hypothesis |
1.1.3 Studies based on the Location Theory |
1.1.4 Studies from other theories |
1.1.5 Summary |
1.2 Studies on the Definite Article at Home |
1.3 Summary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cle System |
2.1.1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Article |
2.1.2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Definite Article |
2.2 Location Theory of Non-generic Use of Definite Article |
2.2.1 Eight Types of Non-generic Use by Hawkins |
2.2.2 Four Types of Non-generic Use by Liu and Gleason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Design |
3.2.1 Participants |
3.2.2 Instruments |
3.2.3 Procedure |
Chapter Four Results |
4.1 The Difficulty Hierarchy of Four Non-generic Uses of Definite Article |
4.1.1 In All Participants |
4.1.2 In Lower-intermediate Group |
4.1.3 In Upper-intermediate Group |
4.1.4 In Advanced Group |
4.1.5 Comparison among Groups |
4.2 The Differences of the Acquisition of Each Non-generic Use Between Groups |
4.2.1 The Acquisition of Cultural Use |
4.2.2 The Acquisition of Textural Use |
4.2.3 The Acquisition of Structural Use |
4.2.4 The Acquisition of Situation Use |
4.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quisition of Non-generic Use and EnglishProficiency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
5.1 The Acqui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Non-generic Uses of Definite Article.. |
5.2 The Predicative Functions of the Acquisition of Non-generic Use to EnglishProficiency |
5.3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
5.4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10)《翻译研究论文》(第一部份)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The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Two Th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Preparation |
2.2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
Chapter Three The Translation Theory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3.1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and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
3.2 Applic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Four Case Studies |
4.1 Translation in the Lexical Level Guided by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
4.1.1 Connectives |
4.1.2 Terms |
4.1.3 Modal verbs |
4.1.4 In-text citation |
4.1.5 Other foreign language |
4.2 Translation in the Syntactic Level Guided by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
4.2.1 Long sentence |
4.2.2 Passive voic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arget Text |
Appendix C: Glossary |
Appendix D: Parallel text |
Academic Achievements During Master Degree's Acquirement |
四、Should用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D]. 罗健京.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反馈类型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习得的影响研究——认知互动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之比较[J]. 张晶. 滁州学院学报, 2021(03)
- [3]《完美英语语法:写作口语进阶之必备指南》(5-8章)英汉翻译报告[D]. 陈思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初级汉语综合教材生词处理方式研究[D]. 孔德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5]《可读性写作的艺术》(第九章-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D]. 冯婉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整体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江佩如. 西南大学, 2020(05)
- [7]民法典分编典型情态动词研究[D]. 王若楠. 郑州大学, 2020(03)
- [8]《批判性思维:基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葛泞萌.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中国大学生英语定冠词四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研究 ——一项基于青岛某所高校的研究[D]. 李双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翻译研究论文》(第一部份)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陈雪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