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美经济中长期前景看好 中拉经贸机遇和挑战并存(论文文献综述)
庞坤缺[1](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蔡琬琳[2](2021)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全球经济危机频发的根源所在。因此,国际社会纷纷主张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发展,这为人民币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人民币逐渐在世界经济及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自2009年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的崛起态势十分瞩目。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货币锚的本质是货币合作框架下的汇率协调机制,在一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参照标准。因此,促进人民币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发挥货币锚效应,能够为未来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创造条件,是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塑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提出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以亚欧大陆为核心,已经进一步延伸至大洋洲、非洲及美洲等地区。“一带一路”所引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之于人民币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故而被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探究我国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既能够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把握重点方向,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推动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边际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遵循“提升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一逻辑主线,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弥补了人民币国际化深层次研究的不足。第二,研究范围的拓展。本文将研究样本从东亚或者亚洲一隅扩展到“一带一路”区域,使得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能够对空间分布特征有更加全面的把握。第三,研究方法的适度突破。本文在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实证研究中,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创新,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健有效。本文按照“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基础、研究的核心、研究的落脚点”这一思想脉络展开,全文共由八章构成。从研究的出发点来看,本文第1章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即人民币是否具备发挥货币锚效应的条件?人民币是否在“一带一路”国家发挥了货币锚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以及我国是否具备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从研究的基础来看,本文第2章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替代理论和计价货币选择理论进行梳理,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动向,明确已有研究的局限以及可拓展的方向。从研究的核心来看,本文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分别对提出的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与分析。首先,本文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进行了探究。一方面,对货币锚的演进历程进行总结。从中发现,货币锚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信用锚需要以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贸易基础作为支撑。在牙买加体系下,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锚,但世界各国对于货币锚的选择已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我国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货币锚效应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分别对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外部机遇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研判。结果发现,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前景依然明朗。我国应在经济实力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深化、汇率制度灵活性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大好国际机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发展新型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合作的态度共建“一带一路”。同时,通过积极拓宽人民币的流通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人民币成为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等,破除资本账户不完全开放的限制、消除内部短板、突破美元霸权的外部制约。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把握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作为隐性货币锚的现状,本文通过使用改进的外部货币锚模型,分阶段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测度,并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大国际货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美元的主导货币锚地位始终十分稳固,欧元的货币锚地位有明显的削弱。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货币锚地位,虽然仍不及美元,但已可以与欧元相较。对于样本国家来说,美元和人民币的辐射范围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货币,而欧元则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货币的性质。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虽然人民币在某些国家的货币锚效应仍然较弱,但其影响范围已覆盖五大洲,不存在真空区域。伴随着人民币的崛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外部驻锚正从美元和欧元的“二极系统”,朝着美元、人民币和欧元的三极化方向发展,且货币锚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和区域异质性特征。再次,鉴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存在差异,本文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首先,通过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政府合作、贸易、投资、金融四个层面对人民币发挥货币锚效应存在较为重要的影响。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实证研究假设,本文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应用面板有序Logit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基础回归分析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政府合作层面,一国与中国的政府合作越紧密,其选择人民币作为货币锚的可能性越大。在贸易层面,贸易依赖度对人民币锚效应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影响主要来源于样本国家从中国的进口贸易。在投资层面,双向投资依存度均对促进人民币锚效应的发挥有积极作用,说明建立人民币良性“流出-回流”机制,对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层面来看,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推进阶段,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扩大金融开放,并不能显着提升人民币成为其货币锚的可能性,而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提升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重要保障。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遵循“经济融合、到金融合作、最终到货币合作”这一推动区域货币合作的渐进式路径,本文先后从经贸合作现状、金融合作进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货币合作的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态势较好,并且致力于寻求经贸合作的新突破,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贸易和投资的良好发展势头催生了金融合作需求,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为开展深层次区域货币合作创造了条件。考虑到东盟所具有的最坚实的贸易与投资基本面支持,是我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优先方向和突破口。因此,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使用OCA指数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结论显示,中国及东盟各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逐渐提升,且中国具有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目前,最适合与中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国家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缅甸和文莱是潜力最小的国家。从研究的落脚点看,本文第7章基于全文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一条平衡本国国情与国际标准,统筹发展效益与风险防范,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而致远,我国应遵循如下路径:在政策上依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协同,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路径,在模式上采取“政府作用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在空间上完成“东盟、‘一带一路’、全球”的分区域拓展,在程度上实现“探索、加强、突破”的分层次推进,在目标上达成“提高货币锚地位、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提升。具体来看,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合作渠道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通过金融渠道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以实现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货币锚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在与我国合作基础较好的区域,如东盟区域,优先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同时遵循经济合作先行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在其他区域,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合作现状,夯实经济合作基础。最后,第8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作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成向东[3](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马程[4](2020)在《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从全球性大国向世界大国迈进。在国际体系转型和中国崛起并行的情况下,作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战略构成的中国伙伴关系如何通过构建中国与国际体系及其主要成员间互动,促进中国实现从实力提升向地位提升的转变。在研究思路上,本文沿着构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阐释中国伙伴关系思想内涵—在单元互动中研究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在系统互动中分析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作用—加强中国伙伴关系管理的路径展开。首先,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中国伙伴关系搭建行为分析框架,将国家行为体、伙伴关系和权力流动作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的主要构成。认为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以目的行为、交往行为、规范行为和自我表达行为存在于国际体系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生活世界等社会空间中。与此同时,权力要素产生、流动并运行于国际体系互动框架中,权力是交往行为、目的行为的媒介,是目的行为意图获得的资源,是规范行为的对象,是自我表达行为的内容。其次,梳理中国伙伴关系交往进程。归纳二战后国际社会中的伙伴关系实践和文本分析冷战期间中国对伙伴关系的认知转变,并从中国伙伴关系初期探索、深化实践和全面展开三个阶段对冷战后中国伙伴关系实践进行总结,分别说明各阶段中国伙伴关系的建设情况、阶段特征和主要成果。再次,总结中国伙伴关系的内涵价值。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外交思想实践以及国际关系思想中探寻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来源;运用交往行为理论,在国际体系互动框架中思考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内涵、权力内涵和战略内涵。认为中国伙伴关系是延续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深化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的智慧结晶;中国伙伴关系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长远目标的合作关系,因共同利益而汇聚,以共同目标为指引;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构成,中国伙伴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纽带,同其他外交战略共同服务于中国外交目标;中国伙伴关系在行为上包括宣示定位、国际合作、国家情感和国际机制;权力要素流动于伙伴关系互动行为中而产生和积累权力资源、转换和运用权力、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复次,在单元层面分析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通过归纳中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往来内容、横向搭建中国伙伴关系网络和纵向深化中国伙伴关系的层次,构建伙伴关系的运行框架;提炼在中国伙伴关系中流动的权力要素来阐释中国伙伴关系如何促进中国积累权力资源和提升影响力,以中国伙伴关系交往中的合作要素解释中国如何在伙伴关系网络中协调与伙伴间的利益,以弹性稳固总结中国伙伴关系面对竞争与冲突始终致力于维系伙伴关系框架的努力。认为经济和安全是中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建设领域;中国在全球层面以中国为核心向外扩散构建非均质辐散式复合型伙伴关系网络,服务于中国外交布局;中国在区域层面发展机制性和区域性伙伴关系,推进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伙伴开展不同内容的合作,逐层达到支持中国获得权力合法性,积累权力资源和运用、施加权力的作用,并沿着信任—合作—协作的路径建立并深化伙伴关系;在伙伴关系往来中,中国不断与伙伴国积累信任和共识,促进中国伙伴关系从共同利益向共同目标的进发,提升中国国家实力和影响力。在利益和竞争的协调上,中国在宽领域深层次的伙伴合作中与伙伴国协调利益,在反复非零和博弈中建立互信;中国亦与非伙伴国积极开展双边合作和多边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以共同利益的羁绊管控分歧;对于中国与伙伴国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协调,以有序的竞争稳固伙伴关系。然后,在系统层面探究中国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行为作用。在国际体系朝着去中心性网络化方向发展中,国际体系正在呈现多个大国引领的伙伴关系网络交融的局面,中国伙伴关系网络顺应了这一趋势;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中,中美竞争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伙伴关系的作用在于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意图,争取国际资源支撑、管控分歧和深化情感;基于全球治理考察中国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中国伙伴关系宣示了伙伴精神、强化了治理共识并在伙伴合作中开展治理实践。基于“一带一路”考察中国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中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中国伙伴关系宣示了正确的利益观和“责任共担、大国多担”的供给理念,在伙伴交往中促进理念共识的达成,在伙伴关系实践中丰富合作供给模式并强化供给制度设计。最后,以维护和拓展深化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在中国伙伴关系维护上,基于当前伙伴关系已暴露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中国伙伴关系面临着自我形象和理念传递不到位、国际合作的协调作用仍需细化、伙伴关系共识需进一步汇聚以及伙伴关系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要探索设定有效的管理指标来量化评估伙伴关系,从而更为客观地考量伙伴关系发展情况,明确伙伴关系的问题所在,并从合作成效、交往成本、竞争管理、机制化等方面展开维护。在中国伙伴关系拓展上,要从伙伴关系交往内容上深化、提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经济优势、发展多元优势,扩大共同利益、汇聚共同目标;在伙伴关系范围上促进更多国际关系进入伙伴关系框架,设置战略支点国家,深化既有伙伴关系层次。
乌倩[5](2020)在《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每年三月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招待会现场口译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铿锵有力,中方领导人在发言中经常使用各种汉语修辞格来丰富语言,这为口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口译员要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修辞语言背后的真正内涵,并通过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将严肃的政治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会造成误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原文风格,向国外表明中国态度,难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2017-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释意理论为指导,结合汉语修辞格的特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将招待会中常见修辞格分为句法修辞格和词义修辞格两类,其中句法修辞格包括排比、对偶和修辞疑问句;词义修辞格包括明喻、暗喻、引用和委婉语,并分别对各修辞格的口译策略进行总结,证明了释意理论用于指导记者招待会发言中汉语修辞格口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希望为口译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吴佳丽[6](2020)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探讨汉英口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隐喻翻译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隐喻的翻译策略,但大多侧重于笔译研究,同时对于隐喻口译时话语双方的兼顾及其认知因素研究尚存有不足和争议。关联理论兼顾话语双方,重视话语的认知语境,认为关联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和言语交际中。因此,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探讨汉英口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行为是在明示推理模式(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和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下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因此,本文具体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在明示推理模式下,汉英口译中隐喻有哪些口译策略?(2)在认知语境下,汉英口译中隐喻有哪些口译策略?本文采用定性和个案分析法,语料选自2016-2019年王毅部长记者招待会的口译文本。研究发现:(1)在明示推理模式下,隐喻口译可采取保留源语信息意图、帮助目的语听众建立最佳关联两种策略。(2)在认知语境的角度下,隐喻口译可采取保留源语隐喻意象、保留源语隐喻意象并加以解释、转换源语隐喻意象以及舍弃源语中的隐喻四种翻译策略。本文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对汉英口译中隐喻的口译策略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够对隐喻的口译研究提供些许参考,另一方面期望能够丰富关联理论的应用范围。
肖杨[7](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的国家,同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外交奋发有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从而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了有力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思想与实践进一步纳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其中,经济外交是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外交正在不断向前,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原本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了阻碍,使得全球多边贸易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国展示出较强的发展韧性。诸多经济外交举措的大力推出,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需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理念和智慧。我国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外交活动向各个国家和地区阐释和表明了我国对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见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不断努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积极参与WTO改革,力求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思考基础,并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思想和实践进行系统整合,从而对其整体框架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外交战略,为我国经济腾飞服务。第二部分文章主体,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对经济外交相关概念进行释义,分析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渊源和面临的新形势,总结出中国经济外交的主要思想:1.坚持创新引领塑造国际新秩序2.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传播中国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经济外交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介绍了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主要大国之间的成就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外交情况,另一方面阐述了中国同东南亚、东北亚、中亚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有为的周边经济外交。最后从区域层面对非洲、拉美地区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的多边组织进行了介绍;第三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外交对我国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对经济外交对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全球治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第四章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国际格局变化以及国内自身发展桎梏的挑战,并且提出保障经济外交发展的安全环境,加快“一带一路”纵深发展,加强人文交流正面宣传等发展建议。
张琪[8](2020)在《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化的态势。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中,文化交流在发展大国关系、推动金砖国家建设、促进多边合作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交流能够推动各文明的交流互鉴,多种文明的交融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式建成,经过十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已经逐步形成了由经贸财经、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合作架构。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创新等领域已经建立了定期多边部长级会议机制,在双边领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在蓬勃发展当中。本文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研究的。在文中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四国双边文化交流现状的分析后发现,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既是中外文化发展的新高度,更是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在欧亚大陆,中国与俄罗斯以文化交流增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中国与印度则是文化交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典范,至于中国与巴西和南非的文化交流则分别是我国与拉美地区和非洲地区文化交流的范例。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因为金砖五国间交流历史、政府政策、发展情况的不同,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在本文的第三章,针对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具体的发展路径:首先要抓好政府和人才这两大抓手,为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了将交流活动长远发展下去必须做好机制和教育建设;再次可以从科技和体育入手开辟文化交流更广阔的路径;最后通过旅游合作和开展文艺活动让文化交流逐渐变得大众化。在本文的最后一章,是对前文所有交流情况的对比分析和前景展望。首先,通过交流现状的分析得出五国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延续性、广泛性、双向性、不平衡性、汉语推广扩大化和文化成果本土化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交流路径的分析总结出交流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在本文的末尾,还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当前金砖五国进行文化交流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就能推动五国文化合作进一步发展。
赵佳[9](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构建国富民强的国内大局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大势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发展创新。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布局,引领了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包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统一的美好夙愿,更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提供了为之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利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完善。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不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尝试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力争对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全文共七章,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特征、定位、目标,原则、内容、战略,成就、经验、挑战,功能、价值、展望等具体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进行系统的全景式梳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主张其建立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吸收、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继承、对国外现代和平思想借鉴的合力基础上。第三章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重点强调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与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历史定位,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目标。第四章发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阐明其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事业进行实践创新。第五章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以增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运行现状与发展环境的直观理解,及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宏观审视。第六章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强化理解当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现实基点、历史必然及未来走向,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七章为结束语。主要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这一宏观命题进行回顾、探讨、思考。
王艳彬[10](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回顾往昔成果,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得到显着提升,我国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贡献者。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我国需要新的外交理论指导我国的外交工作。特别是在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作出深刻地分析之后,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亦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的。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为线路,以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为研究导向,以十八大和十九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产生的特定社会时空为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世界格局、历代外交思想变迁等维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形成背景、内容、特点、意义以及该理论指导下的外交实践等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该外交理论的产生的合理因素,着重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特点等,并从该理论的实践路径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对维护我国核心利益、推动国际政治体系变革的实践性意义。本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方面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开拓性研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从宏观的国际层面到中观的国家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中该理论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借鉴进行分析,解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分析中提出两个新的观点,一是该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二是该理论软硬措施并举,打开我国外交新局面,这两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与亮点。限于研究水平有限,文中也存在一定不足,笔者将在今后研究中努力弥补。
二、拉美经济中长期前景看好 中拉经贸机遇和挑战并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美经济中长期前景看好 中拉经贸机遇和挑战并存(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开放的内涵 |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
3.1.2 国内背景 |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
4.1.2.1 主动开放 |
4.1.2.2 全面开放 |
4.1.2.3 共赢开放 |
4.1.2.4 双向开放 |
4.1.2.5 公平开放 |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
5.1 思想维度 |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
5.2 实践维度 |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6.1 理论创新 |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
6.2 实践意义 |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
6.3 世界影响 |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最优货币区理论 |
2.1.2 货币替代理论 |
2.1.3 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货币锚的概念及特性 |
2.2.2 货币锚效应测度的实证方法 |
2.2.3 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 |
2.2.4 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
2.2.5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现实背景 |
3.1 货币锚的演进历程 |
3.1.1 金本位时期:黄金锚 |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黄金-美元锚 |
3.1.3 牙买加体系时期: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锚 |
3.2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内部基础 |
3.2.1 经济实力的显着增强 |
3.2.2 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深化 |
3.2.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
3.2.4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 |
3.3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外部机遇 |
3.3.1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 |
3.3.2 全球经济格局面临多元化调整 |
3.3.3 “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新格局 |
3.4 人民币成为货币锚的制约因素 |
3.4.1 资本账户的不完全开放 |
3.4.2 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
3.4.3 美元强大的计价货币惯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测度 |
4.1 基础分析框架 |
4.1.1 模型的设定 |
4.1.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模型的扩展与改进 |
4.2.1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辅助回归 |
4.2.2 样本区间的划分:基于Bai-Perron方法的多重结构突变检验 |
4.2.3 回归方法的选择:似不相关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平稳性检验及结果说明 |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 |
5.1 “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人民币锚效应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
5.1.1 政府合作渠道 |
5.1.2 贸易渠道 |
5.1.3 投资渠道 |
5.1.4 金融渠道 |
5.2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
5.2.1 变量及数据来源 |
5.2.2 模型设定及回归方法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基础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进一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人民币为货币锚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
6.1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基础 |
6.1.1 贸易和投资的合作现状 |
6.1.2 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潜力 |
6.2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进展 |
6.2.1 货币合作的初步成果 |
6.2.2 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 |
6.2.3 资本市场合作的有益尝试 |
6.2.4 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突破进展 |
6.3 基于OCA指数的区域货币合作潜力分析:以东盟为例 |
6.3.1 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背景 |
6.3.2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区域货币合作推动欧元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
6.4.1 欧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
6.4.2 欧元国际化模式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继续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货币锚地位 |
7.1.1 在政府合作层面为人民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7.1.2 在贸易和投资层面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 |
7.1.3 在金融层面促进人民币的良性循环 |
7.2 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
7.2.1 东盟区域:开展深层次货币合作 |
7.2.2 其他区域:夯实经济合作基础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伙伴关系研究 |
二、国内伙伴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安排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交往行为理论 |
一、理论选择的反思 |
二、交往行为理论内容 |
三、对交往行为的认识和借鉴 |
第二节 权力合法性与权力的流动 |
一、大国权力与合法性 |
二、权力的流动与运行 |
第三节 国际社会中的交往行为与互动框架 |
一、国际关系领域对交往行为理论的应用 |
二、构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 |
第二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二战后国际体系中的伙伴关系实践 |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对伙伴关系的认知转变 |
一、1953—1973:批判否定阶段 |
二、1973—1981:反思接受阶段 |
三、1981—1992:实践准备阶段 |
第三节 1993年以来中国伙伴关系建设 |
一、1993—2002:初期探索时期 |
二、2003—2012:深化实践时期 |
三、2013—至今:全面展开时期 |
第三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基础 |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
二、当代中国外交思想 |
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 |
一、伙伴关系之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效性 |
二、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定位 |
第三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内涵 |
一、宣示定位 |
二、国际合作 |
三、国家情感 |
四、国际机制 |
第四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权力内涵 |
一、产生和积累权力资源 |
二、转换和运用权力 |
三、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 |
第四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单元互动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框架 |
一、内容上的中国伙伴关系 |
二、网络状的中国伙伴关系 |
三、层次化的中国伙伴关系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 |
一、中国伙伴关系中的权力积累 |
二、中国伙伴关系中的合作协调 |
三、中国伙伴关系中的弹性稳固 |
第五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系统互动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国际体系转型 |
一、当前国际关系格局 |
二、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与转型危机 |
三、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国际体系融合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中美竞争 |
一、中美竞争态势 |
二、中美竞争原因 |
三、中国伙伴关系在中美竞争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全球治理 |
一、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困境 |
二、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作为 |
三、中国伙伴关系中的治理实践 |
第四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 |
一、“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 |
二、“一带一路”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
三、“一带一路”与中国伙伴关系的互动 |
第六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 |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维护 |
一、中国伙伴关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伙伴关系的量化评估 |
三、中国伙伴关系战略维护的建议 |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拓展 |
一、中国伙伴关系的内容拓展 |
二、中国伙伴关系的范围拓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esis |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 Overview of the Thesis |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Figure of Speech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Figures of Speech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ve Theory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NPC and CPPCC Press Conferences |
2.5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
Chapter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Interpretive Theory |
3.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2 The Definition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3 Basic Concepts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3.3.1 Deverbalization |
3.3.2 Sense |
3.3.3 Cognitive Inputs |
3.3.4 Equivalence and Correspondence |
3.4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
3.4.1 Triangular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
3.4.2 Three Stages of Interpreting |
3.5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3.5.1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ense |
3.5.2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Explicit Sense and ImplicitSense in Re-expression |
Chapter IV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Figures of Speech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of the Case Study |
4.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yntactical Figures of Speech |
4.2.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Pai Bi |
4.2.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Dui Ou |
4.2.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Rhetorical Question |
4.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 |
4.3.1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Simile |
4.3.2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Metaphor |
4.3.3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Allusion |
4.3.4 The Interpreting Strategy of Euphemism |
Chapter V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cknowledgements |
(6)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4 Thesis Layout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Introduction |
2.2.Previous Studies on Metaphor Interpreting |
2.2.1.Approach of Skopos Theory |
2.2.2.Approach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2.3.Approach of Eco-translatology |
2.2.4.Approach of Interpretive Theory |
2.3.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Defini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
3.3 Main Views of Relevance Theory |
3.3.1.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
3.3.2.Cognitive Environment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Metaphor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in C-E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
4.2 Metaphor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under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
4.2.1.Keeping the Informative Inten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4.2.2.Helping the Audience to Establish the Optimal Relevance |
4.3 Metaphor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Cognitive Environment |
4.3.1.Keeping the Same Image of Metaphor |
4.3.2.Using the Same Image with Explanation |
4.3.3.Replacing the Original Image with New Image |
4.3.4.Omitting Metaphor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7)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结构及重难点 |
(一)研究的内容结构 |
(二)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一章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经济外交思想 |
一、关于经济外交相关概念的释义 |
(一)经济外交 |
(二)经济外交思想 |
二、经济外交的理论渊源 |
(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 |
(二)中国经济外交思想发展完善 |
三、经济外交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背景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二)世界格局发生变动,一超多强格局正在瓦解 |
(三)中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
四、中国经济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坚持创新引领塑造国际新秩序 |
(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三)传播中国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的实践 |
一、成就与挑战并存的大国经济外交 |
(一)中美经济外交 |
(二)中日经济外交 |
(三)中欧经济外交 |
(四)中俄经济外交 |
二、积极有为的周边经济外交 |
(一)稳中有进的东南亚经济合作 |
(二)转变中的东北亚经济外交 |
(三)持续深入的中亚经济合作 |
三、区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外交 |
(一)日益密切的非洲区域经济合作 |
(二)空间广阔的拉美区域经济合作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多边经济外交 |
(四)多边合作组织与国际进口博览会中的经济外交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战略的影响及意义 |
一、中国经济外交战略对外部影响 |
(一)中国经济外交活动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
(二)中国经济外交活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二、中国经济外交战略对中国自身影响 |
(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二)国内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三)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高,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战略的意义 |
(一)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条件 |
(二)为全球治理新格局增添活力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实践面临的挑战与策略应对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格局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势头明显 |
(二)中国自身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
二、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建议 |
(一)保障开展经济外交的安全环境 |
(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一带一路”纵深发展 |
(三)加强正面宣传推动人文交流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1.5.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1.5.2 列宁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1.5.3 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文化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 |
2.1 文化交流增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范例:中国与俄罗斯 |
2.1.1 中国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 |
2.1.1.1 主题年交流活动蓬勃发展 |
2.1.1.2 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
2.1.1.3 双方旅游往来规模庞大 |
2.1.1.4 文艺交流形式多样 |
2.1.1.5 科技合作进展颇丰 |
2.1.2 中俄文化交流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促进作用 |
2.2 文化交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范例:中国与印度 |
2.2.1 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现状 |
2.2.1.1 文化领域顶层机制建设 |
2.2.1.2 青年学生交流频繁 |
2.2.1.3 旅游合作潜力巨大 |
2.2.1.4 瑜伽文化独具特色 |
2.2.1.5 文艺活动多姿多彩 |
2.2.2 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示范作用 |
2.3 新时代中国与拉美文化交流的范例:中国与巴西 |
2.3.1 中国与巴西文化交流现状 |
2.3.1.1 青年培养活动众多 |
2.3.1.2 旅游合作日趋活跃 |
2.3.1.3 足球成为交流重要纽带 |
2.3.1.4 航空航天领域合作成果显着 |
2.3.2 中巴文化交流对新时代中拉文化交流的示范作用 |
2.4 新时代中国与非洲文化交流的范例:中国与南非 |
2.4.1 中国与南非文化交流现状 |
2.4.1.1 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
2.4.1.2 教育合作稳步发展 |
2.4.1.3 旅游合作日益增多 |
2.4.1.4 多领域开展科技合作 |
2.4.2 中南文化交流对新时代中非文化交流的示范作用 |
第三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路径探析 |
3.1 文化交流中两大抓手:政府与人才 |
3.1.1 政府在文化交流中起保障作用 |
3.1.2 人才在文化交流中起关键作用 |
3.1.2.1 培养高级复合型语言人才 |
3.1.2.2 促进文学翻译工作的开展与推广 |
3.1.2.3 培养国际化的专业导游人才 |
3.2 文化交流的长远之计:机制和教育 |
3.2.1 发挥文化交流机制的引领作用 |
3.2.1.1 进一步完善多边文化交流机制 |
3.2.1.2 巩固并发展双边文化交流机制 |
3.2.2 加强教育对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
3.2.2.1 促进青年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
3.2.2.2 扩大孔子学院的推广与传播 |
3.3 开辟文化交流的广阔领域:科技和体育 |
3.3.1 提升科技对文化交流的带动作用 |
3.3.1.1 推动中俄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
3.3.1.2 保持中巴科技持续稳定发展 |
3.3.1.3 促进中南科技领域的务实合作 |
3.3.2 增强特色体育对文化交流的助力作用 |
3.3.2.1 逐步形成中国本土化的瑜伽文化 |
3.3.2.2 实现中巴足球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
3.4 文化交流中的大众化路径:旅游和文艺 |
3.4.1 巩固旅游对文化交流的传播作用 |
3.4.1.1 利用邻国优势推动中俄旅游合作 |
3.4.1.2 加强中印旅游交流基础设施建设 |
3.4.1.3 多渠道挖掘中巴旅游市场潜力 |
3.4.1.4 扩大中南旅游领域的开发与互动 |
3.4.2 强化文艺活动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
3.4.2.1 政府为文艺交流保驾护航 |
3.4.2.2 多领域开展民间文艺交流 |
3.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路径的整体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对比研究与前景展望 |
4.1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特点 |
4.1.1 交流历史的延续性 |
4.1.2 交流内容的广泛性 |
4.1.3 交流过程的双向性 |
4.1.4 交流程度的不平衡性 |
4.1.5 汉语推广逐步扩大化 |
4.1.6 文化成果日益本土化 |
4.2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
4.2.1 实施官民并举的文化交流方式 |
4.2.2 重点发展合作优势领域 |
4.2.3 交流成效应落到实处 |
4.2.4 增加交流中的文化内涵 |
4.3 金砖五国间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
4.3.1 有利于增进五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
4.3.2 有利于加深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 |
4.3.3 有利于五国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 |
4.3.4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共生 |
4.3.5 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4.4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发展前景展望 |
4.4.1 难得的发展机遇 |
4.4.1.1 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
4.4.1.2 五国有共同的发展意愿 |
4.4.1.3 深厚的文化交流基础 |
4.4.2 未来的发展走向 |
4.4.2.1 多边领域 |
4.4.2.2 双边领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9)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和平与和平观 |
1.5.2 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观 |
1.5.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观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平思想 |
2.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4 习近平关于和平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
2.2.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
2.2.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和平理念 |
2.3 国外现代和平思想 |
2.3.1 亚洲文化传统中的非暴力思想 |
2.3.2 西方和平学中的积极和平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 |
3.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 |
3.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3.1.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3.1.4 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定位 |
3.2.1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3.2.2 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
3.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目标 |
3.3.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3.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 |
4.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 |
4.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
4.1.2 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4.1.3 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内容 |
4.2.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4.2.3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4.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战略 |
4.3.1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4.3.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4.3.3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4.3.4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 |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 |
5.1.1 进一步巩固硬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5.1.2 进一步巩固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保障 |
5.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经验 |
5.2.1 坚持以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
5.2.2 以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
5.2.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面临的挑战 |
5.3.1 和平统一方针受到挑战 |
5.3.2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
5.3.3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 |
6.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 |
6.1.1 为中国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
6.1.2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
6.1.3 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
6.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价值 |
6.2.1 有效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理论指导 |
6.2.2 不断促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
6.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展望 |
6.3.1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平理论引领发展实践 |
6.3.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理论创新 |
6.3.3 加强国际话语权竞争,建构国家形象 |
6.3.4 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 |
1.1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需要外交理论的支撑和引导 |
1.2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 |
1.3 国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研究不够系统 |
2 研究的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现实意义 |
3 研究综述 |
3.1 国内研究概况 |
3.2 国外研究概况 |
3.3 总体评价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历史分析法 |
4.3 比较分析法 |
4.4 案例分析法 |
5 研究思路 |
6 创新之处 |
6.1 创新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形成的背景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世界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复苏乏力 |
2.1.2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局部地区和全球战略竞争激烈 |
2.1.3 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 |
2.1.4 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
2.1.5 中国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到积极进取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外交思想 |
2.2.2 列宁外交思想 |
2.2.3 毛泽东外交思想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全球治理观 |
3.1.1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原因以及中国的角色 |
3.1.2 “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治理的理念 |
3.1.3 中国促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影响:提升中国话语权 |
3.1.4 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路径:双轨路径 |
3.2 新安全观 |
3.2.1 新安全观与总体安全观的提出 |
3.2.2 新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
3.2.3 新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
3.3 新发展观 |
3.3.1 创新、协调、绿色发展观 |
3.3.2 开放发展观 |
3.3.3 共享发展观 |
3.4 正确义利观 |
3.4.1 正确义利观的理论渊源 |
3.4.2 正确义利观主要内涵 |
3.4.3 正确义利观的重要意义 |
3.5 全球化观 |
3.5.1 新全球化观的内容和基本特征 |
3.5.2 新全球化观与传统全球化观的区别 |
3.5.3 新全球化观对中国的要求 |
3.5.4 新全球化观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实践 |
4.1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1.1 中国发展大国关系回眸 |
4.1.2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4.1.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 |
4.1.4 中欧新型大国关系 |
4.2 维护周边稳定合作大局 |
4.2.1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各领域交往合作 |
4.2.2 中国与周边国家对话合作机制建设 |
4.2.3 稳定周边国家与地区安全局势 |
4.3 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
4.3.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方向与目标 |
4.3.3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条件与问题挑战 |
4.3.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路径 |
4.4 积极构筑发展中国家朋友圈 |
4.4.1 以“真、实、亲、诚”巩固中非传统友谊 |
4.4.2 以“五位一体”构建中拉关系新格局 |
4.4.3 “一带一路”精神深化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与启示 |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 |
5.1.1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 |
5.1.2 坚守大国责任意识,践行人道主义 |
5.1.3 软硬措施并举打开外交新局面 |
5.1.4 具有开拓进取的理论品质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意义 |
5.2.1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
5.2.2 为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5.2.3 为我国开启“大国外交”新时代创造有利条件 |
5.2.4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革,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拉美经济中长期前景看好 中拉经贸机遇和挑战并存(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研究[D]. 蔡琬琳. 吉林大学, 2021(02)
- [3]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4]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D]. 马程. 吉林大学, 2020(06)
- [5]释意理论下汉英交替传译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2017年-201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发言为例[D]. 乌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口译中隐喻翻译策略研究[D]. 吴佳丽.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研究[D]. 肖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文化交流研究[D]. 张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D]. 赵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研究[D]. 王艳彬.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