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经济与交通运输:解释及其检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利[1](2021)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金融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而中国金融资源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不均衡特征,也是构成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因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关注金融在空间上的非匀质性,并开始考虑到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即有助于削弱地理距离带来的信息摩擦,促进金融交易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微观机制。但少见中观维度下,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作用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区域金融学理论,从空间视角出发,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构建了“运输成本—作用机制—空间效应”的逻辑框架,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及其空间分布。在理论上,是对区域金融理论拓展的尝试,也能够从金融视角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影响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践上,关于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的研究既能够为地方金融服务业的实践提供参考,也可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进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历史研究,基于交易方式的变化,分析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演变,并探讨演变过程中交通作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理分析,以金融业自身的信息依赖、资金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地域选择特征和金融空间运动为基础,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的自身特性和空间属性。从运输成本出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循环累积因果”、“共享、匹配和学习”以及“外部经济”思想,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由此形成了金融区域发展布局,进而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的区域金融空间效应,构成了本文的机理分析框架。接下来,分别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作用机制检验部分,构建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运输成本的四种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在空间效应部分,首先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收敛模型,以金融货币资源与金融人力资源为主要维度,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金融资源空间差异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金融收敛条件进行研究,之后对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空间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构建了包含相对距离的综合引力强度,比较了时间距离改变前后金融引力强度的变化,并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了时间距离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随着运输化水平的提升,金融发展经历了“货币金融—资本金融—交易金融”的历史演化。在“前前运输化”和“前运输化”时期,“物物交易”走向“物币交易”,金融处在以货币为主体功能的阶段,金融功能局限于便利交易,即“货币金融”阶段;运输化1.0和2.0时期,由“物币交易”发展到“币权交易”,金融以社会投融资需求为主导,即“资本金融”阶段;在运输化3.0时期,交易走向虚拟化,金融功能得到扩展,信息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即“交易金融”阶段。这是在运输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货币外延的扩大、金融机构和市场作用的增强、金融功能扩张的过程,交通的作用也由扩大市场规模、创造金融需求,拓展至软信息传递和风险规避、优化金融供给。第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存在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基于运输成本产生的,即旅行时间成本节约效应带来的学习共享机制与人力资源匹配机制,货运成本降低效应带来的市场潜能扩张与产业集聚机制;四种机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距离下存在差异。在空间效应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条件影响着“金融初始发展不平衡→金融发散→金融收敛→金融一体化”的空间运动过程,在前期,交通基础设施使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趋于扩大;在后期则促进区域金融差异趋于收敛。同时,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金融资源空间流动,加强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第三,中国八大经济区的金融货币资源自1997年以来表现为“倒U”型变化;金融人力资源整体区域差异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的主要差异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对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存在收敛机制,但出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交通条件改善促进区域金融货币资源“先发散后收敛”,旅行时间节约对区域金融人力资源的作用表现为“无显着作用—发散—收敛”。从空间上看,交通基础设施对八大经济区金融资源的收敛机制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第四,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空间格局表现为“核心—边缘”的结构特征,京津冀为“北京-天津”模式、珠三角的“深圳-广州”模式和长三角的“上海-多核心”模式。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内部的金融联系强度高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时存在明显的内部不均衡特征。交通基础设施使区域内时间距离缩短,强化了整体区域金融联系强度,也将促使资本流入自身具有强金融联系的城市。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理论解释的拓展与创新,构建了中观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创新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机理,丰富了区域金融理论思想。第二,实证研究方面的创新,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区域内城市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第三,基于历史研究揭示了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演变阶段特征,以及此过程中交通角色的拓展,是从历史维度上对区域金融发展研究的延伸与探索。
李雅丽[2](2021)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若干尚未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民通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公平、正义且有效地保障社会公民的社会福利便是其中当务之急。相较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城乡间在社会发展中仍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区域与城乡间的差距在学术界与在实践中都备受瞩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公共事业的目标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探索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层面的差距问题能有效推动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还能切实保障全体社会居民对生存与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民众平等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从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通过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增强论文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度,能有效正视省际间,区域间以及城乡间供给规模、质量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和消除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研究主旨是在客观评价研究期间内,以区域与城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机制,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供给水平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水平及收敛情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进行测度,以双对象实证分析差距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双目标的系统性财政对策与建议。首先,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和整理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机制的评价以及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与成因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提出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通过对其研究紧密相关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界定,并重点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通过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征具体化的通过区域禀赋差距、城乡二元体的视角分别和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间的机制分析,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理。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从社会公正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演变的三大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产生的天然逻辑、根本目的与实现的客观机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财政分权机制、财政自给能力以及转移支付三大财政因素的财政机理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的作用。再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区域、城乡的目标属性与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在全国31省市2011—2018年、30省市2015—2018年,分别设定27、41个具体指标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指标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变异系数与熵值法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分别进行测度,衡量区域与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同时运用Arc GIS 10.2软件对指数进行时空动态展示。通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一般收敛与空间收敛分析,其收敛性检验表明:从整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统计指标都显着,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趋势。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水平均呈现不断缩小的收敛态势,且这三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收敛速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的中西部要快于其区域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并最终趋向于均等的水平。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一,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拓展分析运用动态空间模型比较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我国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得出人均财政支出占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再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中—西部地区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边际贡献显着高于东部地区;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支出度、人均中央净补助、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运输类的“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类的“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通过空间系数检验,财政分权支出度、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的关系显着为负,而财政分权支出度与财政自给率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完全相反。通过加入东—中—西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更倾向于“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拓展分析为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对我国28个省内涵盖5754户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t分层法动态分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方向与作用力度。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城乡经济差距、人均中央净补助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大,而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自给率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的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显着为负,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不论处于多维贫困还是收入贫困状态均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对改善长期多维贫困模型的效应较长期收入贫困模型更显着。另外,还测算了三个考察年度农村家庭对教育和健康两类公共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检验了随着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的提升条件下,公共转移支付是否对改善我国家庭长期贫困状态具有加强效应。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每单位家庭获得公共转移支付对改善其长期多维贫困与长期收入贫困的效应是显着的,且要大于未考虑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下的效应。最后,从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与具体性财政政策系统性地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科学划分与平衡各级政府支出行为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供给有效性,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以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革财政体制为减差效应扫清障碍,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通过各层面间财政对策运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内容,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方博弈角度通过财政、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探索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问题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区域与城乡层面涵盖的类别较为齐全,为厘清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别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并探究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与城乡层面较为全面的分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效应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采用了从区域到城乡的双层面研究视角。现有文献中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不同属性与特性,全面分析其在基本公共服务研究领域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共性角度分析在财政体制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以个性研究视角分别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缩小区域差距效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缩小城乡差距效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以期全阈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三,将基础与拓展模型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问题的两阶段实证研究。本文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别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基础性研究,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点与属性,分别运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与Logit分层模型进行拓展性实证分析。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影响的财政机制,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谭海松[3](2021)在《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的视认性眼动研究》文中认为煤炭一直是中国能源的支柱,煤炭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时刻威胁着从业人员的安全。安全标志的有效应用对减少事故和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安全标志的设计对安全标志的视认性有很大影响。目前针对煤矿井下安全标志的研究方法大部分都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定性分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且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自身因素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以及安全标志的管理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随着眼动技术的发展,在交通标志设计这一领域眼动技术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通过眼动实验研究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的研究很少,因此通过本次研究能为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提供参考,使得安全标志设计更为合理,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本文通过设计四个眼动实验,分别研究有无辅助文字、安全标志大小、安全标志形状、安全标志颜色等四个因素对安全标志视认性的影响。选择煤矿巷道的两个场景,安全标志分别选择注意安全、停车检查两个标志,改变安全标志设计因素,生成实验材料,然后选择30个符合要求的被试进行实验,记录眼动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并且将影响安全标志视认性的设计因素的眼动指标进行标准化,构建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还结合人因工程的知识,通过矿工视认安全标志的模型,构建出了矿工视认安全标志的有效时间计算公式,将有效时间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算出的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判断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是否合格。实验结果显示:安全标志有辅助文字比无辅助文字凸显性更强,更有利于安全标志上信息前期的提取和理解。三角形的安全标志的凸显性更强,更容易被被试察觉,圆形的安全标志的凸显性次之,矩形的安全标志的凸显性最弱。安全标志越大,识别越来越容易,当安全标志太大时,被试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将安全标志的信息完全提取,安全标志越大,其首次注视所获取的信息越少。安全标志的图形底色为白色和绿色更有利于被试对安全标志上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理解,而安全标志的图形底色对安全标志的凸显性并无显着影响。安全标志的图形边色中红色最有利于被试对安全标志上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理解。安全标志的图形边色对安全标志的凸显性并无显着影响。
周婷[4](2021)在《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研究 ——以清远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全球经济发展逐渐显现出由工业经济为主导变为服务经济为主导的趋势,经济增长中工业创造的红利越来越少,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不直接作用于物质转化与生产环节,但却在其他产业生产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经济整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通常依托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实现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有资源依赖性较重的特点,属于资源型地区,其产业结构转型面临工业基础薄弱的风险,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市场机制完善程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等多重限制,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又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市场机制完善的关键因素。清远及其民族地区有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辐射作用使得其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关于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减贫效应贡献的研究,将对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概念、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与评述,同时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机制;然后,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广州市做对比,回顾近十年来的相关经济数据,文章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现状从总量、增长率、三大产业增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产业增加值、就业人员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三方面,介绍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并对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细分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8-2018年相关经济数据,实证检验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近年来清远及其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实际,总结方法,得出清远实践对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启示。描述性统计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保持了一定的增量,行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部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面临实现从无到有的困境;此外,不同民族地区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的不同,存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优势产业各不相同的现象,并且在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不同细分行业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大小不一,例如连南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甚至超过部分传统产业,而连山生产性服务业中率先发展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连南和连山经济增长均起明显正向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连南的影响因子更大。针对以上结论,文章指出进一步实现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确保生产要素投入合理化与投资力度;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民族地区区域产业结构;构建民族地区产业保障机制。
王一佼[5](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我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迫切需求。我国在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中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而交通运输作为衔接供需两端的重要纽带,其在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以及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强化交通运输在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撑与先导作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要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同时基于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将迎来更加宝贵的“黄金时期”。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创新引领新产业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实现我国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的跨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能够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而且也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理论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因此从实证角度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二者之间的机制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为研究背景,进行研究的总目标在于:一是,测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衡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验证“一带一路”倡议分别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着的政策影响,从而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重要的政策背景。二是,从动态视角下考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短期和长期互动关系。三是,基于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并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二者之间的机制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策影响评价。该部分内容首先利用RAM模型对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经济与环境联合效率进行测度,从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两个维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进行衡量。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分别对我国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然后利用DID模型对以上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着促进了我国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显着促进作用。(2)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分析。该部分内容主要基于测度得到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利用PVAR模型从动态角度对二者之间在短期和长期的互动关系进行讨论。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结合短期和长期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得出全国样本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而分地区来看该结果存在异质性情况。具体地,东部地区样本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没有显着促进作用,相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则能显着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升;中、西部地区样本下均存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3)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该部分内容首先从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视角基于理论分析假设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改善资源错配和进行技术创新三条作用路径来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以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差异,现实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未能通过改善资源错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市场需求水平、资源配置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三个中介变量产生影响的路径会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向调节,然后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以上假设进行了论证。(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该部分内容首先从交通运输需求变化的视角基于理论分析假设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通过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作用路径来间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升,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以上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证;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中介变量产生影响的路径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向调节,然后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以上假设进行了论证。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促进效应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效应;如何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改善资源错配和强化技术创新;如何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从供给侧角度优化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相关对策建议。
韩万里[6](2021)在《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及安全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车-路环境组成的交通系统中,驾驶员是系统主体,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核心。近年来针对主动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尤其对于重型货车等大型营运性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的研究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本文以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及其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设计出适用于我国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体系量表,分析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方法,构建重型货车驾驶员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把对重型货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控制转换为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以提高和改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丰富了驾驶员驾驶行为相关理论,为重型货车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分析与安全风险研究提供思路和实验方法。首先,在总结分析重型货车运行安全、驾驶行为特征、驾驶行为安全评价方法及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思路。修正拓展了驾驶行为定义,对驾驶行为进行分类,梳理了各类相关概念之间定义关系;基于交通心理学及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因果连锁理论等,结合重型货车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对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及其交通事故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构建了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表征框架。其次,基于统计学与心理学理论,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交流访谈、观察法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设计出了适合我国重型货车驾驶员特征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体系量表,分析了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表现特征,并对验证了量表的合理与有效性。然后,将相关性分析、多重对应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相结合,分析不同属性的重型货车驾驶员的各种驾驶行为特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路径预测方法,构建了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影响因素路径整合模型,全面分析影响重型货车驾驶行为发生动机因素,找出影响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关键因子及其影响度。再者,基于驾驶行为量表,从重型货车驾驶员的积极行为、一般违规行为、错误驾驶行为、疏忽大意驾驶行为及风险/攻击性驾驶行为5个方面构建了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指标体系。提出了将主成分分析与熵值法相融合的方法对驾驶行为安全评价指标融合赋权,将灰色关联度与TOPSIS综合评价法相融合的方法构建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模型,实现对不同群体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综合评价。最后,基于重型货车驾驶行为量表及其数据统计学特征,以重型货车驾驶员属性及其驾驶行为为自变量,以重型货车是否发生交通事故为因变量。应用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用于重型货车驾驶员交通事故风险建模的自变量。并提出基于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型货车驾驶员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方法,构建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来说明驾驶员及其驾驶行为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特征对重型货车驾驶员交通事故风险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对影响重型货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及其预防事故的措施与建议。研究成果丰富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相关理论,有助于提高对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研究的重视程度,为重型货车驾驶员不当驾驶行为的矫正与积极驾驶行为的培养等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制定相关安全措施政策或规章、开发重型货车碰撞预警系统等提供指导。可改善重型货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提高驾驶安全性,预防或减少重型货车交通事故发生。
尹国君[7](2020)在《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如何合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畅通物流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应加强中小城市与物流通道的连接,形成高效率、低成本、优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实践经验表明,只有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抗风险能力。物流集聚区内,通过物流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营运优势的互补、价值增值服务的提供、前后向关系的延伸,形成的资源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物流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物流集聚能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收益、促进物流创新。依据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的主要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区域城镇化率。以2005年至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分别从全国整体、东中西分区域和大中小分等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及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等因素,基本上都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测度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城市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存在不同影响。以城市人口规模、市辖区面积和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以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多样化、专业化集聚和协同集聚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因此,深入分析物流集聚的影响因素、促进物流集聚发展是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一是以物流集聚理论为基础,以物流集聚效应为切入点,以区域城镇化为研究目标,在中国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纳入了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机理、方向及大小,并分析了城市的区位差异和等级差异对结论的影响。二是研究了物流空间集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人口城镇化存在显着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对区域城镇化影响也非常显着的观点。同时,研究认为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也非常显着。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测算,认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三是运用多方法、多样本开展分类研究。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历年数据为样本,在整体影响、城市区位和等级差异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存在的相关关系;在借鉴其它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城市历年区域城镇化的水平;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方法,对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使用门槛效应模型,测算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的门槛效应。最后从合理扩大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物流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强化物流与制造业协同的集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季文倩[8](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红利推动下,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下继续增强经济活力,物流产业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作为经济“新常态”重要战略之一,恰逢其时地提出为西部9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抓住机遇求发展的重要时刻,如何使得物流产业进一步集聚,发挥经济引擎作用,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省市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运用改进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测度2006-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利用Arc Gis进行可视化。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定量分析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最后,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依次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西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以及阶段性下降的变化趋势,西北地区集聚水平较高但逐年降低,西南地区集聚水平较低但逐年上升。其中,重庆、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市区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较为良好,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物流产业集聚,尤其重庆和陕西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正值,逐年扩展了物流产业集聚规模。甘肃、广西、云南、四川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低,仍然处于弱势,而且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负值,产业进一步集聚和深化较难。(2)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Moran指数呈“U”型变化,空间效应先减弱后增强。(3)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显着为正,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着,政府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为负。消费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间接效应显着正,可以有效地促进相邻省市区的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基础设施、人力资本间接效应显着为负,抑制着相邻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冯文芳[9](2020)在《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提出资产价格泡沫和高杠杆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但次贷危机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和高杠杆作用机理更加复杂;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等不但空转套利推高金融杠杆,而且让问题复杂化;内嵌于银行体系的表外业务严重期限错配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结构中存在的各种扭曲现象,使得金融杠杆过度膨胀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有传统理论都无法较好解释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关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金融杠杆仍在不断攀升,金融杠杆增长与经济发展错配现象严重,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引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膨胀和累积。金融危机后上述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阅读和归纳国内外关于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沿文献,厘清选题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争论焦点和研究盲点等,为后期研究顺利展开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基础。其次,准确定义资产价格泡沫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三种主流观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涵义进行明确界定并分析了其一般特征;从理论角度和影响因素角度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运用ADF、SADF、GSADF和RADF等资产价格泡沫识别方法,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存在周期、出现频率和程度大小等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内显着存在周期性资产价格泡沫;并且运用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提取了资产价格泡沫。第三,以金融杠杆经济本质研究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定义和度量了金融杠杆,揭示微观金融杠杆与宏观金融杠杆背离的原因和实质;采用债务收入比法和即时拆分法(TD)测算了我国的金融杠杆;重点揭示和研究了金融加杠杆的根源、实质、动力、渠道、特点和成因等;不但构建了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把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Bootstrap统计检验结合,从实证上验证了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相互动态影响机制的程度、频率与方向以及与经济事件之间的关系。第四,高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仅是表象,隐藏其背后的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加入经济增长因素,从表象分析上升到实质研究,进一步揭示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影响效应。具体内容包括:(1)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和门限效应,对国内16家上市银行从两个阶段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杠杆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着影响;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双重杠杆率门限效应;(2)运用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分析法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周期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关系较复杂,并且两者在周期联动上更多的存在背离现象;(3)基于R&D模型,加入金融杠杆因素,研究了不存在和引入资产价格泡沫时经济增长的均衡结果,并推断出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共容的条件。(4)运用MCMC算法和SV-TVP-SVAR模型从时期与时点两个角度对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时变特征。最后,高杠杆下去杠杆是必然选择,准确定义去杠杆的涵义并对目前去杠杆存在的误区做了澄清;分别探索了实体去杠杆和金融去杠杆的路径;运用合成控制法(SCM)检验了限贷政策能否抑制房地产泡沫?实证结果表明:在4个研究样本中,限贷政策对3个样本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无法起到降低的作用;囿于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方法与模型的缺陷,尝试运用人工智能中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NN)技术构建了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逼近与诠释样本历史数据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有效实现监控功能。根据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1)拓展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范围,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决策信息集,构建货币和信贷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2)减少或消除刚性兑付和不必要的政府隐性担保,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行为市场化,政府职能回归公共管理本质;(3)坚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流动性,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和对金融体系资产实施穿透管理,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管理;(4)精准掌控“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力度、时间、主体,有条不紊降低杠杆率。
吴中庆[10](2020)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贸易理论自产生起至今,经典的贸易理论关于贸易动因的解释主要是要素的绝对成本优势、要素的比较成本优势、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或企业的异质性生产率,前三种贸易理论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前提,后两种贸易理论基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逻辑建构,其基本经济思想都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竞争优势是引起贸易互动的前提条件。现实经济活动中,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赶超战略的一个典型做法,就是通过抑制要素报酬和要素流动的方式,以牺牲本国要素合理收益为代价参与国际分工并开展国际贸易,这也是推动本国产业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次优选择。在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贸易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因素引致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来研究其对贸易产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贸易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见解。要素价格扭曲如何进行刻画?要素价格扭曲一定会带来直觉上的贸易增长吗?不同的要素价格扭曲对贸易增长存在异质性影响吗?要素价格扭曲在不同的国别分组中对贸易增长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吗?要素价格扭曲对于贸易增长影响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呢?如果要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研究其对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上述一系列问题都无法回避。本文遵从“数理逻辑”和“计量实证”这样一个经济学研究范式,尝试建立一个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现代计量方法针对中国场景下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制造业领域微观企业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从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回答。本文基于总体效应视角的微观企业定价机制和基于中介效应视角的宏观经济传导机制两个理论分析框架,用数学方法演绎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在C-D生产函数法的基础上构造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法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动态刻画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一致表现为负向扭曲,资本要素价格扭曲较劳动要素价格扭曲要来得更为严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表明,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存在异质性影响,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具有“反直觉”的抑制效应,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具有促进效应;基于Bootstrap方法进行的组间系数差异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抑制效应在全部贸易对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贸易伙伴与OECD国家两组国别内表现出相同的形态,但是前组国别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后组,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中国商品出口的促进效应在各组国别间没有结构性差异;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完全通过抑制投资的中介路径产生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劳动要素价格扭曲部分通过抑制居民消费和扩大收入差距的中介路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1.99%)形成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Logit模型的企业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的现实表现,以及其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在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中具有一致性。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回归到中国建设“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现实问题中,将实证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规范研究中,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人力资本规划与建设、分类挖潜出口增长扩张边际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启示,为优化中国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路径贡献一个新的洞见。
二、上海经济与交通运输:解释及其检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经济与交通运输:解释及其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概念界定 |
1.4.1 交通基础设施 |
1.4.2 金融 |
1.4.3 金融资源 |
1.4.4 金融发展 |
1.4.5 区域金融 |
1.5 理论基础 |
1.5.1 区域金融理论 |
1.5.2 金融地理理论 |
1.5.3 新经济地理理论及其发展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
2.1.1 距离与信息 |
2.1.2 制度与文化 |
2.1.3 经济发展 |
2.1.4 市场发展 |
2.1.5 人力资本 |
2.2 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特征 |
2.2.1 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2.2.2 资本流动及其空间特征 |
2.2.3 金融集聚及其发展模式 |
2.2.4 金融辐射与金融一体化 |
2.3 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 |
2.3.1 交通基础设施对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2.3.3 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贸易的影响 |
2.4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
2.4.1 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相关论述 |
2.4.2 产业经济视角的相关研究 |
2.4.3 金融地理视角的相关研究 |
2.4.4 历史分析视角的相关研究 |
2.5 综合述评 |
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历史演变分析 |
3.1 金融中心的历史演变与交通的作用 |
3.1.1 地中海贸易时期金融集聚的雏形 |
3.1.2 商业革命时期区域金融中心的转移 |
3.1.3 工业革命时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
3.2 不同时期交通影响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案例 |
3.2.1 16-17 世纪的阿姆斯特丹:航运、贸易及融资方式 |
3.2.2 战前美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铁路的作用 |
3.2.3 近代上海金融业发展:港口贸易的繁荣 |
3.3 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演变 |
3.3.1 由“物物交易”走向“物币交易”阶段 |
3.3.2 由“物币交易”发展“币权交易”阶段 |
3.3.3 虚拟交易阶段 |
3.3.4 交通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金融业特性及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属性 |
4.1.1 金融业自身特性 |
4.1.2 空间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发展 |
4.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的学习与共享机制 |
4.2.2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的人力资源匹配机制 |
4.2.3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的市场潜能扩张机制 |
4.2.4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的产业集聚机制 |
4.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效应的作用分析 |
4.3.1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金融空间差异 |
4.3.2 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区域金融空间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择 |
5.2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1 旅行时间成本节约的作用 |
5.2.2 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的作用 |
5.3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节约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 |
5.3.1 学习与共享机制 |
5.3.2 人力资源匹配机制 |
5.4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降低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 |
5.4.1 市场潜能扩张机制 |
5.4.2 产业集聚机制 |
5.5 内生性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6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 |
6.1.1 空间差异分解 |
6.1.2 收敛机制分析 |
6.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的实证分析 |
6.2.1 金融空间联系强度的构建与分析 |
6.2.2 时间距离对金融联系强度影响的计量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城乡差距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介入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区分与内涵分析 |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
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 |
2.2.1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2 区域禀赋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3 城乡二元体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阐释 |
2.3.1 财政作用的天然逻辑与基础 |
2.3.2 财政作用的根本目的 |
2.3.3 财政作用实现的客观机制 |
2.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机理 |
2.4.1 财政分权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2 财政自给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3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测度及空间收敛分析 |
3.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3.1.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的测度 |
3.1.3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分析 |
3.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的空间收敛分析 |
3.2.1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收敛类型与收敛检验基本模型 |
3.2.3 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2.4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 |
4.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拓展分析: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实证分析 |
4.2.1 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2.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1.2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拓展分析:基于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收入均等化理论内涵 |
5.2.2 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作用机理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 |
6.1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 |
6.1.1 平衡财政支出行为偏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有效性 |
6.1.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性 |
6.2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具体的财政政策 |
6.2.1 改革财政体制扫清减差效应的机制障碍 |
6.2.2 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致谢 |
(3)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的视认性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安全标志的分类及概述 |
2.1.1 安全标志的分类 |
2.1.2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概述 |
2.1.3 安全标志的设计要素 |
2.2 安全标志视认性概述 |
2.2.1 标志自身视认性理论 |
2.2.2 矿工视认安全标志的一般过程 |
2.2.3 视认效率的测量方法 |
2.3 眼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眼动实验设计 |
3.1 实验准备 |
3.1.1 被试选取 |
3.1.2 眼动参数选取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过程 |
3.3.1 有无辅助文字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 |
3.3.2 形状类型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 |
3.3.3 大小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 |
3.3.4 图形颜色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数据分析 |
4.1 有无辅助文字对视认性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 |
4.1.1 可视化轨迹图分析 |
4.1.2 兴趣区域总的注视时间分析 |
4.1.3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分析 |
4.1.4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顺序分析 |
4.1.5 首次进入兴趣区域的时间分析 |
4.1.6 实验小结 |
4.2 形状类型对视认性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 |
4.2.1 可视化轨迹图分析 |
4.2.2 兴趣区域总的注视时间分析 |
4.2.3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分析 |
4.2.4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顺序分析 |
4.2.5 首次进入兴趣区域的时间分析 |
4.2.6 实验小结 |
4.3 大小对视认性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 |
4.3.1 可视化轨迹图分析 |
4.3.2 兴趣区域总的注视时间分析 |
4.3.3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分析 |
4.3.4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顺序分析 |
4.3.5 首次进入兴趣区域的时间分析 |
4.3.6 实验小结 |
4.4 图形颜色对视认性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 |
4.4.1 可视化轨迹图分析 |
4.4.2 兴趣区域总的注视时间分析 |
4.4.3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分析 |
4.4.4 兴趣区域首个注视点的注视顺序分析 |
4.4.5 首次进入兴趣区域的时间分析 |
4.4.6 实验小结 |
4.5 异常值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构建安全标志视认性综合评价模型 |
5.1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2 眼动实验数据标准化 |
5.3 模型检验 |
5.4 模型的实际应用 |
5.5 建议 |
5.5.1 对安全标志设计的建议 |
5.5.2 对行业的建议 |
5.5.3 对企业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1.1 主要工作 |
6.1.2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4)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研究 ——以清远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与概念 |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范畴 |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
四、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概述与类型 |
一、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概述 |
二、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途径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一、社会分工理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三、产业关联理论 |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相关理论 |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二、迂回生产与分工理论 |
三、价值链理论 |
第五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机制 |
一、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知识扩散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深化劳动分工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
第三章 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远民族地区的界定 |
第二节 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现状 |
一、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率 |
二、清远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增长状况 |
三、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现状 |
第三节 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三大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
一、清远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增加值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析 |
二、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情况 |
三、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 |
第四节 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现状 |
一、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
二、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增加值趋势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减贫的影响 |
第一节 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二节 数据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三节 测度方法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实证检验 |
三、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回归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远实践对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确保生产要素投入合理化与投资力度 |
第二节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优化民族地区区域产业结构 |
第四节 构建民族地区产业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意义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径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交通基础设施相关问题的研究 |
2.1.1 交通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 |
2.1.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评价方法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问题的研究 |
2.2.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 |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因素 |
2.3 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策影响评价 |
3.1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影响 |
3.1.1 研究假设 |
3.1.2 范围调整度量模型 |
3.1.3 双重差分模型 |
3.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1.5 稳健性检验 |
3.1.6 区域异质性分析 |
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双重差分模型 |
3.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2.4 稳健性检验 |
3.2.5 区域异质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分析 |
4.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设定 |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4.3.2 GMM估计结果 |
4.3.3 脉冲响应分析 |
4.3.4 方差分解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
5.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市场需求水平的中介作用 |
5.1.2 资源配置水平的中介作用 |
5.1.3 技术创新水平的中介作用 |
5.1.4 “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作用 |
5.2 相关模型设定 |
5.2.1 中介效应模型 |
5.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4 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5.4.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5.4.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中介效应检验 |
5.5.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模型的设定、识别与估计方法的选择 |
5.6.2 检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机制 |
6.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 |
6.1.2 “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作用 |
6.2 相关模型设定 |
6.2.1 中介效应模型 |
6.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
6.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中介效应检验 |
6.4.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模型的设定、识别与估计方法的选择 |
6.5.2 检验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及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型货车数量 |
1.1.2 交通安全形势 |
1.1.3 研究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重型货车安全研究 |
1.3.2 驾驶行为研究 |
1.3.3 驾驶行为安全评价指标及建模方法 |
1.3.4 交通事故风险分析模型 |
1.3.5 既有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型货车驾驶行为定义及其表征结构研究 |
2.1 驾驶行为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
2.1.1 驾驶行为概念界定 |
2.1.2 驾驶行为分类及研究范围 |
2.2 驾驶行为的形成分析 |
2.3 重型货车交通事故特征及其事故原因分布 |
2.3.1 交通事故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2 事故原因分布 |
2.4 重型货车驾驶员交通心理分析 |
2.4.1 社会责任感 |
2.4.2 冒险心理 |
2.4.3 交通安全感 |
2.4.4 期望心理 |
2.5 重型货车交通事故成因及驾驶行为特征表征结构 |
2.5.1 事故成因分析 |
2.5.2 驾驶行为特征分析 |
2.5.3 重型货车驾驶行为表征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体系量表构建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1.1 问题描述 |
3.1.2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驾驶行为调查方法 |
3.2.2 因子分析法 |
3.3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量表初始体系构建 |
3.4 问卷调查实施 |
3.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4.2 调查样本量 |
3.4.3 调查过程 |
3.5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体系构建 |
3.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2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量表结构 |
3.6 重型货车驾驶行为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3.6.1 信效度及构建效度检验 |
3.6.2 关联效度分析 |
3.6.3 区分效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路径整合模型研究 |
4.1 问题描述与研究思路 |
4.1.1 问题描述 |
4.1.2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2.1 多重对应分析 |
4.2.2 计划行为理论 |
4.2.3 结构方程模型 |
4.3 重型货车驾驶员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分析 |
4.4.1 不同驾驶行为与其态度、自我期望关系分析 |
4.4.2 不同驾驶行为与其人口学因素关系分析 |
4.4.3 不同驾驶行为与其驾驶经验关系分析 |
4.4.4 不同驾驶行为与驾驶休息时间关系分析 |
4.4.5 不同驾驶行为与经济压力关系分析 |
4.4.6 不同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关系分析 |
4.5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影响因素路径整合模型 |
4.5.1 模型构建 |
4.5.2 影响因素路径构建 |
4.5.3 适配度分析 |
4.6 影响因素路径关系分析 |
4.6.1 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4.6.2 各变量间的影响程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驾驶行为量表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
5.1 研究问题与思路 |
5.1.1 研究问题 |
5.1.2 研究思路 |
5.2 研究方法 |
5.2.1 TOPSIS评价法 |
5.2.2 灰色综合评价法 |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 指标权重确定分析 |
5.4.1 主成分分析法在指标层应用 |
5.4.2 熵值法在要素层应用 |
5.5 基于灰色关联度-TOPSIS评价方法 |
5.6 不同群体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 |
5.6.1 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 |
5.6.2 不同年龄段的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 |
5.6.3 不同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 |
5.6.4 不同车辆所有权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 |
5.6.5 不同月收入的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水平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型货车驾驶员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
6.1 研究问题与思路 |
6.1.1 研究问题 |
6.1.2 研究思路 |
6.2 研究方法 |
6.2.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6.2.2 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 |
6.2.3 模型检验 |
6.3 数据特征及变量选取分析 |
6.3.1 数据特征分析 |
6.3.2 构建预测模型的数据预分析 |
6.4 重型货车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实现过程 |
6.4.3 预测模型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重型货车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建议 |
7.1 重型货车驾驶员疲劳因素 |
7.1.1 平均每天睡眠时间 |
7.1.2 行车时间段 |
7.2 经营模式因素 |
7.3 不同驾驶行为因素分析 |
7.3.1 积极驾驶行为 |
7.3.2 一般违规驾驶行为 |
7.4 个体属性因素 |
7.4.1 年龄因素 |
7.4.2 月收入因素 |
7.5 其他驾驶行为及交叉因素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调查表 |
(7)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相关文献 |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文献简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2.1.1 传统城镇化理论 |
2.1.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 |
2.1.3 以区域为基础的区域城镇化理论界定 |
2.2 物流集聚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物流集聚的内涵 |
2.2.2 运输成本与物流集聚 |
2.2.3 产业区位与物流集聚 |
2.2.4 规模经济与物流集聚 |
2.2.5 循环累积与物流集聚 |
2.3 物流集聚直接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2 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3 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1 协同集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城镇化质量 |
2.4.2 协同集聚通过产业关联效促进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 |
2.4.3 协同集聚通过就业效应促进区域城镇化扩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物流集聚发展水平的测度 |
3.1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方法 |
3.1.2 中国省域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4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3.2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2.2 中国省域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4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3.2 中国省域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4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熵值法的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
4.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 |
4.1.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 |
4.1.2 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1.3 大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 应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 |
4.2.1 熵值法测度步骤 |
4.2.2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测算与数据说明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解释变量 |
5.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5.2.1 相关程度分析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模型构建 |
5.4 物流空间、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5.4.2 东中西部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3 大中小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
6.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 |
6.1.2 中国省域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4 中国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1 变量的选取 |
6.2.2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模型构建 |
6.2.3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6.2.4 东中西部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5 大中小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研究 |
7.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初步分析 |
7.2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
7.2.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模型分析方法 |
7.2.2 面板门槛效应实证估计方法 |
7.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以人口数量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2 以市区面积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3 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优化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区域城镇化 |
8.1.1 中央政府主导物流发展规划 |
8.1.2 地方政府协调物流发展规划 |
8.2 推动物流专业化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 |
8.2.1 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2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3 创新趋动加速物流专业化集聚 |
8.3 促进物流多样化集聚引领区域城镇化 |
8.3.1 政府角色转变助力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2 宽松的发展环境优化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3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流多样化集聚 |
8.4 鼓励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 |
8.4.1 制造业物流部门的优化 |
8.4.2 引导新建园区制造业集聚与物流集聚同步发展 |
8.4.3 完善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
8.5 实行差异策略促进物流集聚推动区域城镇化 |
8.5.1 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8.5.2 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8)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
1.3.2 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 |
1.3.3 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和战略意义 |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 |
2.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物流 |
2.2.2 物流产业 |
2.2.3 物流产业集聚 |
2.3 产业集聚经典理论 |
2.3.1 外部经济理论 |
2.3.2 工业区位理论 |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4 影响因素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及集聚水平分析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概况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 |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与分析 |
3.3.1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和改进 |
3.3.2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 |
4.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3 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描述性统计 |
5.2 模型的建立和选择 |
5.2.1 普通面板模型 |
5.2.2 空间面板模型 |
5.2.3 模型选择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普通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
5.3.2 空间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
6.2.3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优化物流人才结构 |
6.2.4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
6.2.5 加强工业引导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
6.2.6 减少政府干预行为,营造良好集聚环境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论文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2.1.1 理性预期理论 |
2.1.2 行为金融理论 |
2.1.3 以分形和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 |
2.1.4 信贷理论 |
2.1.5 金融发展理论 |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及测度研究综述 |
2.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 |
2.2.2 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性的检验方法 |
2.2.3 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方法 |
2.3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研究综述 |
2.3.1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 |
2.3.2 金融杠杆与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关系 |
2.4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
2.4.1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2.4.2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不利作用 |
2.4.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 |
2.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综述 |
2.5.1 主张从市场层面入手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5.2 从货币政策角度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5.3 利用托宾税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理及其检验研究 |
3.1 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界定 |
3.1.1 资产 |
3.1.2 资产价格泡沫的载体类型 |
3.1.3 资产价格泡沫涵义界定 |
3.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 |
3.2.1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2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因素 |
3.3 资产价格泡沫的检验 |
3.3.1 检验方法 |
3.3.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3.3.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
3.4 资产价格泡沫的提取 |
3.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3.4.2 资产价格泡沫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及度量 |
4.1.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 |
4.1.2 金融杠杆的度量 |
4.2 金融加杠杆的机理分析 |
4.2.1 金融加杠杆的根源 |
4.2.2 金融加杠杆的实质 |
4.2.3 金融加杠杆的内在驱动力 |
4.2.4 金融加杠杆的实现路径 |
4.2.5 金融加杠杆的特征与成因 |
4.3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构建 |
4.3.1 理论分析 |
4.3.2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 |
4.4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
4.4.1 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
4.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
4.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金融杠杆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研究 |
5.1.1 理论分析 |
5.1.2 研究假设与变量定义 |
5.1.3 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检验方法 |
5.1.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研究 |
5.2.1 频谱分析方法 |
5.2.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效应研究 |
5.3.1 模型基本假设 |
5.3.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条件 |
5.4 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研究 |
5.4.1 SV-TVP-SVAR模型 |
5.4.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去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及认知 |
6.1.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 |
6.1.2 去杠杆的正确认知 |
6.2 实体去杠杆路径研究 |
6.2.1 “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困境 |
6.2.2 实体去杠杆的路径 |
6.3 金融去杠杆路径研究 |
6.3.1 金融去杠杆的阶段和政策 |
6.3.2 金融去杠杆的路径 |
6.4 限贷政策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研究 |
6.4.1 合成控制法 |
6.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5.1 SVR模型与股市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5.2 BP神经网络与房地产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10)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要素价格扭曲与商品出口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要素价格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要素价格扭曲的内涵 |
二、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
三、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社会影响 |
第二节 要素价格扭曲与商品出口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动因 |
二、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结构 |
三、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结果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要素价格与商品出口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资本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一、资本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理论 |
二、中国资本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资本要素价格演化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劳动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一、劳动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理论 |
二、中国劳动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劳动要素价格演化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商品出口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一、商品出口的决定因素理论 |
二、中国商品出口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三、中国商品出口规模扩张的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微观企业定价机制分析:一个总体效应视角 |
第二节 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分析:一个中介效应视角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研究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检验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三节 数据检验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模型筛选 |
二、全样本面板分析 |
三、子样本面板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投资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诊断性检验 |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
六、脉冲响应分析 |
第二节 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协整检验 |
五、诊断性检验 |
六、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七、脉冲响应分析 |
第三节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的中介效应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政策启示 |
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加强人力资本规划与建设 |
三、挖潜商品出口增长的扩张边际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上海经济与交通运输:解释及其检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梓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雅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3]煤矿井下安全标志设计的视认性眼动研究[D]. 谭海松.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研究 ——以清远民族地区为例[D]. 周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D]. 王一佼. 长安大学, 2021(02)
- [6]重型货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特征及安全风险研究[D]. 韩万里. 长安大学, 2021(02)
- [7]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 尹国君. 湖南大学, 2020(12)
- [8]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季文倩.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9]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冯文芳. 东南大学, 2020(02)
- [10]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中庆.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12)
标签:城乡差距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