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Rh血型E/e基因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18)在《DEL血型与抗-D同种免疫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种类众多,其中Rh血型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也是最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目前发现的Rh血型抗原已多达50种。临床上根据能否在红细胞膜表面检测到相应的RhD抗原,将Rh血型分为RhD阳性血型和RhD阴性血型两大类。其中RhD抗原是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主要红细胞抗原,在输血医学和产科学中意义最为显着,是血型研究的重点。通过红细胞膜表面表达的D抗原数量和质量以及抗原性质的区别,现将RhD表型分为5种:正常D表型、弱D表型、增强D表型、表位不完全型D表型以及表位不完全型弱D表型。弱D表型红细胞膜表面的D抗原表达较弱,是D抗原的变异体的一种。日本学者Okubo等早在1984年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对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确认的RhD阴性样本进一步分析检测,显示其红细胞膜表面仍可检测到微量的RhD抗原,称之为D放散型(DEL型)。它属于弱D型的一种,抗原性极弱。目前,已发现至少17种DEL型等位基因,包括:RHD1227A,RHD(IVS3+1A),RHD885T,RHD(IVS5–38del4),RHD1252T,RHD(delEx8),RHD1222C,RHD(IVS1+1A),RHD3A,RHD(L18P),RHD(L84P),RHD(R10W),RHD(A137E),RHD-CE(4–9)-D,RHD-CE(2–5)-D,and RHD(1–9)-CE。中国人群DEL型个体已被证实携带有RHD1227A等位基因。与高加索人相比,DEL型在中国RhD阴性人群中比率较高,约占中国汉族RhD阴性人群的1/3。在临床输血中,我国一直以来对RhD阴性献血员只做弱D检测并未做DEL型检测,将DEL型血液视作RhD阴性血液用于RhD阴性患者的血液输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RhD阴性患者血液输注的安全性。同时,DEL型输血患者输注RhD阴性血液,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RhD阴性血液资源的浪费。本课题以DEL型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作为临床上DEL型受血者接受RhD阳性血液的模型,通过监测DEL型孕妇体内产生抗-D抗体产生情况及胎儿是否发生HDN来评估DEL型受血者接受RhD阳性血液的风险性。据此初步提出安徽地区汉族人群DEL型个体受血者的临床输血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RhD阴性血液资源,同时提高输血安全性。本研究选择DEL型献血者、接受DEL型血液的RhD阴性受血者、妊娠有RhD阳性胎儿的DEL型孕妇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HD基因序列分析、红细胞膜表面RhD抗原表位表达谱分析、抗-D效价测定及临床观察等方法,通过大样本量的实验数据和临床资料探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DEL型的基因结构及其红细胞膜表面RhD抗原表位表达与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相关性。通过观察接受DEL型血液的RhD真阴性受血者体内抗-D产生情况来评估RhD真阴性受血者是否可以安全地接受DEL型血液,即血液中心对RhD阴性血液是否有进一步进行DEL型检测的必要。目的:检测安徽地区汉族人群DEL型个体的基因结构,发现除1227A等位基因以外新的DEL等位基因。分析汉族人群中诱发或不诱发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DEL型红细胞膜表面RhD抗原表位表达情况,分析安徽地区汉族人群是否存在部分DEL表型,为评价DEL型患者接受RhD阳性输血的可行性提供研究证据。初步提出安徽地区汉族人群DEL血型的临床输血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RhD阴性血液资源,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RhD阴性的患者共计804例。包括515例RhD阴性的孕妇及21例输注了DEL型血液的真阴性受血者。孕妇的年龄在1845岁。平均孕龄为28.1周且均为单胎妊娠。2.筛选DEL型个体将待检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三遍后得到压积红细胞,取0.51 ml压积红细胞,加入1 ml三种不同来源的IgG、IgM混合单克隆抗-D血清,充分混匀,置37℃水浴箱吸收1 h,间断轻轻振摇试管35次,经PBS彻底洗涤至少6遍,通过IAT对最后一遍上清液行抗-D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于吸收后的压积红细胞中加入生理盐水并充分混匀,水浴箱中56℃,10 min放散,3 000 r/min,离心5 min,各取2滴放散液(100μl)与1滴(50μl)O型RhD阴性及1滴(100μl)O型RhD阳性红细胞进行IAT,判断DEL型个体。3.DEL型红细胞膜表面抗原表位表达谱分析采用微量吸收放散方法,通过与RhD抗原各种表位相对应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来检测DEL型红细胞表面RhD抗原表位(epD16和epD89)。分析汉族人群DEL型红细胞表面RhD抗原表位表达情况。4.免疫血液学方面的检测采用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微柱玻璃珠法)检测待检样本的ABO及RhD血型。RhC/c及RhE/e血型的检测采用试管法。将相应的抗-C,c,E,e试剂2滴加入有标记的试管中,每管中再加入1滴25%的待检红细胞悬液轻摇试管后,离心,判读并记录反应结果。DEL型孕妇产前抗体筛选及鉴定分别采用微柱玻璃珠抗人球蛋白法及试管法。用于抗体筛选及鉴定的谱细胞均采用上海血液中心的标准试剂红细胞。孕妇抗-D抗体效价检测采用经典的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同时检测新生儿Hb及胆红素水平。5.RHD基因测序分析采用QIAamp Blood试剂盒从抗凝血中提取样本的基因组DNA,并调整到适当的DNA浓度。利用PCR-SSP法,设计针对RHD基因110个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oche Applied Science商业化试剂盒扩增所有DEL样本RHD基因110个外显子。PCR产物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紫外灯下检测结果。检测中以RhD阳性和阴性样本为样本对照,以人类β-actin基因为内对照。通过Oligo 4.0引物软件及DNA Club网络软件设计引物,依据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中GenBank记录的人类血型RHDCE基因,设计了10对内含子序列特异性引物,可特异性的扩增RHD变异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从而避开了被RHCE基因替换的外显子区域。PCR扩增产物使用ABI PRISM 3730全自动测序分析仪。通过PCR-SSP及DNA测序法鉴定RHD-CE-D杂交基因。结果:1.DEL个体RhCE表型分布804名盐水法初筛为RhD阴性的患者(包括515例RhD阴性孕妇)最终确认为DEL的221例,其中含142例DEL型孕妇,DEL在RhD阴性人群中的比例为27.5%,其中RhC阳性表型213例(占96.4%)。DEL个体的RHCE表型分布情况分别为:Ccee(81.00%)、CCee(10.86%)、CCEe(0.90%)、CcEe(3.62%)、ccEe(3.17%)、ccEE(0%)和ccee(0.45%)。2.DEL型孕妇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共检测到DEL型孕妇142例。通过PCR-SSP及DNA测序发现130例(91.5%)DEL型孕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剩余的12例DEL型孕妇未检测到RHD1227A等位基因的存在。7例样本缺少RHD外显子4–9,4例样本缺少RHD外显子2–5,剩下的1例样本缺少RHD外显子4–7。通过Oligo 4.0引物软件及DNA Club网络软件设计引物,依据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中GenBank记录的人类血型RHDCE基因,并参照Legler及Wagner等设计的引物,设计了105.RHD基因测序分析对内含子序列特异性引物,可特异性的扩增RHD变异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从而避开了被RHCE基因替换的外显子区域,发现7例RHD-CE(4–9)-D,4例RHD-CE(2–5)-D以及1例RHD-CE(4–7)-D杂交基因。3.DEL型孕妇D抗原表达谱分析通过吸收放散技术采用16种已知针对不同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对DEL型孕妇红细胞表面D抗原表位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的DEL等位基因编码不同的D抗原表达谱。可以将DEL型分为两种:部分DEL型及完全DEL型。130例携带RHD(K409K)等位基因的DEL型孕妇红细胞表面19表位检测均为阳性,即含有完整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12例携带RHD-CE-D杂交基因的DEL型个体,缺少相应的D抗原表位,表现出部分D抗原表位特征。7例携带RHD-CE(4–9)-D等位基因的DEL孕妇缺少1.1,1.2,2.1,3.1,4.1,5.4,6.3,6.6以及8.1号D抗原表位;4例携带RHD-CE(2–5)-D等位基因的DEL孕妇缺少2.1,3.1,4.1,5.4,6.6,8.1以及8.2号D抗原表位;1例携带RHD(4–7)-CE等位基因的DEL孕妇缺少1.1,1.2,2.1,5.4,6.2,6.3,6.6以及8.1号D抗原表位。4.DEL型患者接受RhD阳性红细胞输血风险分析ABO以及RhD血型同型输注是我国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目前,国内外对于DEL型患者输注RhD阳性血液后抗-D的产生情况以及输血反应的发生等风险性研究不多,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妊娠RhD阳性胎儿的DEL型孕妇产生抗-D的频率和强度来模拟DEL血型患者输注RhD阳性血液的安全性,进一步探讨DEL患者接受RhD阳性输血的可行性和风险性。对来本院就诊的对142例DEL型孕妇体内抗-D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监测,142例DEL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共有6例DEL型孕妇体内监测到了抗-D,6例孕妇的抗-D效价在4到128之间,6例检测到抗-D的孕妇均无输血史,但均有妊娠史,且有生育史的孕妇怀有的子女均为RhD阳性。通过DNA测序发现,6例产生抗-D的DEL型孕妇均携带有RHD-CE-D杂交基因,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红细胞膜D抗原表位的缺失,通过吸收放散试验采用分别特异性地针对RhD抗原19表位(取消了第7表位)共16种单克隆抗体对6例DEL孕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红细胞膜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D抗原表位缺失。对6例孕妇进行随访发现,2例新生儿HDN结果为阳性,其中1例新生儿溶血症状较重,总胆红素值达到416 umol/L,抗-D效价为128。5.RhD真阴性患者患者接受DEL型红细胞输血的安全性分析对21例在本院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DEL红细胞输血的RhD(-)DEL(-)(RhD真阴性)患者进行追踪和随访。21例中9例为反复输血。对21例患者输注DEL型血液前及输注后1周6个月采用经典的抗人球蛋白法检测分别检测患者体内抗-D水平,均未见抗-D产生。该项结果提示,RhD真阴性患者接受DEL型红细胞输血应该是安全的,可能的原因是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密度太低不足以诱发有效的免疫应答。结论:1.安徽地区汉族人群DEL型存在基因多态性。2.DEL表型可以分为完全型DEL及部分型DEL,分别具有完整的及部分的D抗原表达谱。3.研究结果提示RhD真阴性患者接受DEL型红细胞输血是安全的,可能的原因是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密度太低不足以诱发有效的免疫应答。4.部分型DEL个体接受RhD阳性红细胞输血存在风险,因此,部分DEL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时应选择RhD阴性性红细胞。5.完全型DEL孕妇不需要接受产前免疫球蛋白预防;部分型DEL孕妇,因为缺少相应的D抗原表位,应接受产前免疫球蛋白的预防,避免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疾病的发生。
陈文伟[2](2017)在《罕见弱表达D-变异体的遗传背景分析和家系调查》文中指出背景:Rh血型系统是所有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包含了 50多种抗原,在胎母免疫和新生儿胎儿溶血病(HDFN)中,是最具临床价值的血型系统。RHD、RHCE基因编码决定了 Rh血型抗原。D--变异体是Rh血型系统中一种非常罕见的Rh基因变异型,其红细胞膜上只有D抗原,而C、c、E、e均不能正常表达。本文对D--变异体综合进行RHD、RHAG、RHCE基因、血清学以及家系分析。目的:研究D--变异体的分子遗传背景,以期能够发现新的Rh血型变异体发生机制,同时初步探索了中国人RHAG血型系统中RHAG高频抗原,以及RhD、RhCE抗原表达的影响因素。方法:1.研究对象实验样本来源于甘肃省血液中心的1个D--个体样本及家系成员(其弟弟,父亲,母亲),所有实验样本均是经过血液中心法定检测项目的合格血液。2.实验方法(1)血清学Rh表型检测:分别用盐水试管法、微柱凝胶卡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鉴定D--个体样本及家系成员RhD、C、c、E和e抗原。(2)序列特异性PCR法(PCR-SSP)检测RHCE基因:设计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根据体系内扩增产物的有或无来判断RHCE基因型。(3)测序:依据RHD、RHCE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分别扩增这3个基因的10个外显子,确认产物条带符合后将扩增产物送公司纯化测序,测序序列与标准基因序列进行比对。(4)RHD合子型分析:采用双管PCR方法扩增融合Rh盒子和RHD基因第一外显子,通过扩增产物的条带一次性判断3种RHD合子型。(5)家系分析:通过RHCE基因测序结果结合RHD合子型分析绘制D--个体的家系谱图。结果:1.血清学测定个例为弱D--表型;2.RHC 基因测定结果为DC-表型;3.RHD、RHAG、基因编码区第1-10外显子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一致。RHAG基因未观察到形成Oldeide和Duclos-Like抗原的碱基变异,亦未见形成高频抗原Duclos的RHAG316C>G突变,所有序列均未见杂合峰;4.RHCE基因编码区第1-10外显子测序,发现该个例第3-5外显子缺失,其它外显子正常,第1-2外显子为RHC基因型,确定个体携带RHCE(e)-D(3-5)-CE(e)等位基因,因此血清学检测为D--表型,而基因检测为DC-表型;5.先证者父母和其弟的RHAG、RHD基因编码区序列与先证者完全一致,父母Rh血清学表型分别为DCCee和DccEE,父亲的PCR-SSP和测序结果一致,母亲PCR-SSP结果DCcEE与测序结果一致,而与血清学结果不符(DccEE),弟弟血清学表型、PCR-SSP和测序结果均与先证者一致。结合RHD合子型分析结果,该家系父母分别为DCe/DC-和DcE/DC-基因型,先证者和兄弟为DC-/DC-。结论:1.RHCE(e)-D(3-5)-CE(e 等位基因形成D--表型并稳定遗传;2.RHAG Duclos高频抗原在中国人群中需要观察更多标本才能认可。3.本研究未发现RHAG和RHD基因编码区变异。
陈文伟,刘圆圆,唐朝晖,易品,黎诚耀,张印则,徐华,邵超鹏[3](2016)在《D—变异体的分析——附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1例D—变异体的分子背景。方法分别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检测标本RhD、C、c、E、e抗原和RHCE基因,同时序列分析RHAG、RHCE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最后进行RHD合子型分析和家系分析。结果先证者血清学测定Rh表型为D—,PCR-SSP结果为DC-;RHAG第1-10外显子测序显示,编码区与Gen Bank NC-000006标准序列一致,未观察到形成Oldeide和Duclos-Like抗原的碱基变异,亦未见形成高频抗原Duclos(RHAG1)的RHAG316C>G突变,所有序列均未见杂合峰;RHCE基因第1-10外显子扩增显示,缺失第3-5外显子,其余外显子序列与标准序列一致,分析第1、2外显子序列为RHC,提示该等位基因为RHCE(e)-D(3-5)-CE(e);家系分析其父母、弟弟的RHAG序列与先证者完全一致,父母Rh血清学表型分别为DCCee和Dcc EE,其父亲的PCR-SSP和测序结果一致,其母亲PCR-SSP结果 DCc EE与测序结果一致,而与血清学结果不符(Dcc EE),其弟血清学表型、PCR-SSP和测序结果,均与先证者一致,结合RHD合子型分析结果,该家系父母分别为DCe/DC-和Dc E/DC-基因型,先证者和弟弟为DC-/DC-。结论 RHCE-D(3-5)-CE等位基因形成D—表型并稳定遗传。
易品[4](2016)在《RHCE基因编码区测序技术及血源性疟疾检测的新方法》文中认为PART IRHCE基因编码区测序技术背景:Rh血型系统包括50多个抗原,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抗原主要有D、C、c、E和e等抗原。Rh血型系统中除D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外,RhC,c,E和e抗原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al and newborn,HDFN)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长期异体输血产生的不规则抗体所引起的输血反应日趋受到关注,其中又以Rh血型系统的相关抗体(抗-E>抗-C>抗-e>抗-c)所引起的输血反应最为常见和具有临床意义,Rh血型不相合的血液的长期输注将严重影响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正确的定型是配型输血的前提。目前临床血型定型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血清学方法,而血清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细胞群或嵌合现象,如长期定期输血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ABO血型不符血液后等引起的混合凝集;直抗阳性个体,由于高效价自身抗体的存在,使自身抗体可以在体外与所有红细胞发生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弱表达抗原,由于膜抗原分子数或抗原位点数减少,使得抗原抗体反应或血清学检测结果减弱,常常被鉴定为阴性;以及其他一些临床面临的困难如红细胞标本量不足或缺少等。PCR技术的发展对血型分子水平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PCR基因定型技术是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技术(sequence specificprime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SSP), PCR-SSP作为一种特异性的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碱基序列的差异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这对引物仅能与目的序列的完全互补配对,扩增出目的序列,再根据扩增产物的有无进行定型。价格低廉、应用简便和特异性强使得PCR-SSP技术在血型鉴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成熟的血型基因定型试剂盒。RHCE基因定型的依据是RhC/c及RhE/e抗原多态性的分子机制,即RhC/c是由于RHCE基因第1、2外显子发生了6个碱基置换(分别是48G>C、150C>、178C> A、201A>G、203A>G和307C>T)并导致4个氨基酸的替换(分别是第16位Cys→Trp、60位ILe→Leu、68位Ser→Asn和103位Ser→Pro),涉及第2个胞外环;RhE/e抗原是由于第5外显子1个碱基置换(C→G)导致了1个氨基酸的替换(第226位Pro→la),涉及第4个胞外环。PCR-SSP技术应用于RHCE基因分型的缺点也很明显,1)PCR-SSP方法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RHC等位基因的检测会因RHc在第1外显子第48位点的突变干扰而导致假阳性结果,且会因109 bp插入序列的缺失而导致假阴性结果,RHc等位基因的检测会因RHCE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78、201、203和(或)307位点碱基突变的而影响定型结果。2)RHCE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对PCR-SSP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观察到的RHCE等位基因已超过70个,但PCR-SSP技术很难同时用于检测所有的RHCE等位基因,尤其是低频抗原的基因型。3)复杂遗传因素对PCR-SSP的影响,不同民族和不同人群的RH基因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同时,高加索人存在更多的RHD和RHCE基因稀有变异型,这其中不仅包括各种碱基替代、插入和缺失,还包括更为复杂的RHCE/RHD基因交换。这些复杂的变异导致PCR-SSP常常在基因定型中出现假阴性和(或)假阳性,甚至无法定型。随着测序方法尤其是二代测序的发展,测序越来越来简便快速且越来越廉价,测序逐渐成为继PCR-SSP技术后又一大新的基因定型和序列分析技术,以往文献报道多是针对RHCE基因的某个或某几个外显子进行序列分析,不利于观察整个RHCE基因编码区,为此本文设计一种简易的RHCE基因编码区全长测序方法,并用于长期输血患者、疑难血型样本、RHCE基因变异个体及家系的研究,以及RhCcEe血型配型输血。目的:本研究旨在一种简易的RHCE基因编码区全长测序方法,方便临床实验室使用的RHCE基因定型方法。方法:1.研究对象和材料实验样本来源于深圳市血液中心采集的400份随机的无偿献血者样本,来源于陕西省血液中心的1个D--个体样本,1例来源于深圳市血液中心Rh阴性样本,以及1例弱E样本来自辽宁省血液中心(以下简称为弱E样本)。上述所有实验样本均经过血液中心法定检测项目的合格血液。2.实验方法(1)血清学检测:采用抗-RhC、抗-Rhc、抗-RhE和抗-Rhe血清检测样本红细胞表面RhCcEe抗原表型。(2)PCR-SSP基因定型:利用RHCE基因与RHD基因的序列的差异以及RHCE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设计RHC、RHc、RHE和RHe四个扩增体系,根据相应体系内扩增产物的有无来定型。(3)测序:依据RHCE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10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RHCE基因的10个外显了,扩增产物先经过电泳确认,然后再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测序,最后对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400名无偿献血者样本血清学定型结果显示包含9种表型,并从400名无偿献血者样本中筛选得到弱表达的样本7例。2. PCR-SSP方法得到400例无偿献血者样本(包括7例弱表达样本)的基因型均与血清学相符;D--个体定型结果显示:RHCE基因型是DC-,与血清学定型结果(D--)不符。阴性样本基因定型结果(dccee)亦与血清学结果相符。3.测序结果显示:400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399例(包括6例弱表达样本,分别是4例弱e、1例弱c和E及1例弱E)的RHCE基因外显子序列与正常RHCE基因序列没有差异,1例表型Ccee(弱c)的样本的第7外显子存在一处变异,即1059G>A (Genbank注册号:KT957625),该突变导致氨基酸W353*替换。D--个体测序结果: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缺失第3、4和第5外显子,其他外显子测序结果未发现变异。PCR-SSP定型结果显示RHC阳性(DC-)。弱E样本观察到第5外显子存在一处突变(762G>C),综上,D--测序结果提示该个体携带一种新的由RHCEIRHD基因交换形成的等位基因RHCE-D(3-5)-CE.结论:1. RHCE基因编码区全长测序方法能在统一的反应条件下成功特异性扩增RHCE基因的10个外显子;2. RHCE基因编码区全长测序方法可用于一般实验室进行RHCE基因测序并能解决临床中的疑难定型的样本;3. RHCE基因编码区全长测序方法对于长期定期输血患者以及疑难定型样本的准确定型及配型输血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定型是安全输血的前提,也是减少同种异体抗体产生的重要手段。PART Ⅱ血源性疟疾检测的新方法背景:我国目前疟疾发病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随着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疟疾高发区的经贸交流日益频繁,疟疾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据WHO发布的最新情况,2013年仍有共计约1.98亿疟疾患者,其中有58.4万人死亡[6]。白1911年Woolsey报道首例输血性疟疾后,世界各地均有输血性疟疾的报道。输血作为各种疾病治疗措施的应用逐年增多,加之在献血员的筛选试验中,很多国家还没有把疟疾的检测作为常规的必查项目,由输血引起的疟疾时有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而且给临床输血安全带来了隐患。近年来,陆续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发现入境及归国人员感染疟疾的病例及死亡个例,使得我国输血性疟疾感染的风险逐渐升高。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有5种,分别是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其中恶性疟最常见且致死率最高。疟原虫的雌、雄配子在按蚊虫体内结合发育完成后通过叮咬侵入人体,疟原虫早期寄生在肝细胞中,后期主要寄生在红细胞内。疟原虫在宿主红细胞内以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部分为营养来源,而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则释放出来成为游离血红素,为避免游离血红素对疟原虫自身的杀伤作用,疟原虫将游离血红素转化成不可溶的高铁血红素结晶,即疟色素。疟色素是在疟原虫食物泡内合成的,并随着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lasmodium infected red cell, iRBC)的破裂而释放到血浆中,其中大部分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由此可见,疟疾患者的红细胞、血清和吞噬细胞中均存在疟色素。目前已有疟疾的检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血涂片镜检,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检测,以是否观察到红细胞内期疟原虫为判断的标准,此方法仍然是目前疟疾检测的“金标准”,其操作简便所需仪器少,但存在耗时长且对实验人员经验要求高等缺点,二是抗原抗体检测,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发展了许多种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胶体金,电化学发光等疟疾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此类方法操作检测快捷,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阴性,且灵敏性较差,三是核酸检测,以PCR为代表的疟疾特异性核酸片段的检测,其灵敏性大大提高,但由于其所需实验条件较高而难以推广使用。拉曼光谱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学、物理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一束单色光入射介质后会出现透射、吸收、散射3种情况,散射光中的大部分波长与入射光相同,称为瑞利散射,而一小部分由于介质中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动的作用使波长发生偏移,称为拉曼散射,通过分析拉曼光谱特征峰位置、强度和线宽提供分子振动、转动方面的信息,据此可以反映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因此拉曼光谱成为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有效手段。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以下两个优势,一是无损,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伤检测的新技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有核酸、蛋白、糖类和脂类。拉曼激光的光子能量低,不会对其产生有损伤作用的电离,特别适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检测。拉曼光谱技术所需样品量非常少,样本无需进行染色或去除杂质等处理,液体固体均可,甚至活细胞原位也能进行检测,而且检测后对样本无影响,这可避免常规检测手段样本处理过程中待检物的损失和待检物理化性质的改变,二是光谱的特异性,每一种物质均具有拉曼光谱指纹特征,即特征峰,拉曼光谱对核酸、蛋白、糖类和脂类等的生物大分子构象特别敏感,能够探测到物质内构象的细微变化,这对分析生理和(或)病理状态下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差异具有优势。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拉曼光谱检测平台,为疟疾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准确、简便、敏感的方法。方法:1.研究对象和材料实验样品包括制备的p-血色素、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不同虫血率下(10%,5%,2.5%,1%,O.5%和0.01%)的疟色素提取物、正常未感染新鲜红细胞。2.实验方法(1)疟原虫培养:疟原虫虫株是恶性疟原虫3D7,采用37℃、5%CO2连续培养。(2) β-hematin合成与拉曼光谱检测:β-hematin的合成采用的是酸萃取法,将合成的β-hematin粉末均匀的涂抹在玻片上,检测仪器为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3)疟色素的提取与拉曼光谱检测:疟色素的检测分为疟色素提取物检测和疟色素原位检测,疟色素的提取采用的是皂素溶液裂解宿主红细胞释放的方法。快速成像系统用于原位检测,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用于疟色素提取物检测。(4)SERS在疟色素检测中的应用:两种不同材料的表面增强材料用于增强疟色素的拉曼信号。快速成像系统用于iRBC的拉曼成像。结果:1.获得了疟原虫感染后产生疟色素的特征拉曼光谱,疟色素与P-hematin(阳性对照)具有相似的特征峰,且两者的拉曼光谱峰稳定一致。2. iRBC和nRBC血涂片检测结果显示,拉曼光谱峰相对强度的变异系数小于20%,相对位移的变异系数小于1%,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即血涂片下显微拉曼光谱检测不能区分正常红细胞和疟原虫感染红细胞。3. 建立了iRBC的疟色素提取方法,疟色素与血红蛋白可实现有效的拉曼光谱鉴别,检测感染率可达O.1%。4.快速拉曼光谱成像仪扫描可疑iRBC和nRBC,得到的光谱以1372cm-1峰强作为拉曼成像的参照峰,做出的疟色素分布图与光镜下疟色素空间分布相同,即疟原虫红细胞原位扫描成像与光镜下的疟色素空间分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拉曼光谱技术能用于疟原虫的检测,能成功获得疟色素的特征峰,能成功鉴别疟疾感染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2.疟色素提取浓缩物与β-血色素(阳性对照)的拉曼光谱具有良好一致性,与正常血红蛋白(阴性对照)存在明显差异,疟色素提取方法能使检测灵敏度达到0.1%的虫血率。3.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原位扫描能获得清晰的疟色素分布图且能鉴定食物泡和虫体,并可用于鉴定宿主红细胞内疟色素分布的位置以及检测相对含量。
易品,黎诚耀,邵超鹏[5](2014)在《RHCE基因和RhCcEe抗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RHCE基因编码RhCcEe抗原,与RHD基因一样,RHCE基因也存在许多基因变异体并形成许多RhCcEe抗原变异体,这些变异体可导致血清学抗原鉴定或基因分型出现一些假阳性或假阴。
陈青,肖建宇,郁心,黄成垠,姚根宏[6](2014)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RhD阴性个体RHCE基因型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探究中国江苏地区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含有RHD基因的献血者和不含RHD基因献血者中的RHCE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析337例血清学RhD阴性无偿献血者的RHCE基因型;同时采用PCR-SSP扩增这些献血者RHD基因特异性位点。结果表明:337例血清学RhD阴性,其中RHD基因阳性献血者RHCE*C/C 20例,RHCE*C/c 62例,RHCE*c/c 24例,RHCE*C及RHCE*c基因频率分别为0.4811和0.5189;RHCE*E/E 0例,RHCE*E/e 25例,RHCE*e/e 81例,RHCE*E及RHCE*e基因频率分别为0.1179和0.8821。231例RHD基因阴性献血者中RHCE*C/C 3例,RHCE*C/c 34例,RHCE*c/c 194例,RHCE*C及RHCE*c基因频率分别为0.0866,0.9134;RHCE*E/E 0例;RHCE*E/e 15例;RHCE*e/e 216例;RHCE*E及RHCE*e基因频率分别为0.0325,0.9675。结论:在中国江苏地区RHD基因阴性人群中,RHCE基因主要以RHCE*ccee为主。中国江苏地区血清学RhD阴性的献血者中,RHCE基因型在含有RHD基因组和不含RHD基因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牛琳琳[7](2014)在《Rh缺失型D-个体血清学鉴定和RH基因分析》文中指出背景Rh缺失型D--是Rh血型系统中一种十分罕见的基因变异型,其红细胞表面只有D抗原表达,而C、c、E和e抗原表达缺失。RhD--表型个体在怀孕或输血时极易被Rh抗原致敏产生针对C, c, E或e抗原的多种Rh抗体,即抗-Rh17抗体(Hr0),抗-Rh17抗体能与所有含RhCE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进而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或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Rh缺失型D--孕妇和患者输血困难始终存在。目前,我们对Rh缺失型D--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清晰。国外报道的Rh缺失型D--案例较国内多,其产生原因大致分为两种:⑴RHD基因取代RHCE基因外显子引起RhCE抗原表达缺失;⑵RHD和RHCE基因完整,RHCE基因的转录活性降低引起RhCE抗原表达缺失。国内早期的研究多局限于血清学检测,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群Rh缺失型D--发生机制可能为RHD和RHCE基因重组, RHCE基因外显子区基因突变及RHCE基因部分缺失或先证者遗传父母双方D--单倍型基因所致。目的本研究通过对Rh缺失型D--个体及家庭成员的血清学特征、基因分型及其发生的分子基础和遗传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新的Rh血型变异体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积累更多的中国人群血型基因结构和多态性相关资料,为血型基因研究技术的日益完善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这对于由RH基因变异引起的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方法⑴采用血清学方法,对Rh缺失型D--个体及家庭成员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通过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筛查确定Rh缺失型D--个体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体内存在的抗体。⑵运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Rh缺失型D--个体及其家庭成员RH基因多态性位点、RHD和RHCE基因外显子以及Rhesus盒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对其基因分型以及发生的分子基础和遗传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⑴患儿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CE抗原完全缺失,表型为D--,其体内存在抗-Rh17抗体,除与自身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外,与所有谱细胞均发生凝集。父母红细胞表面均存在D,C/c,E/e抗原,表型为DCCee。⑵PCR-SSP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患儿基因型为RhDCCee,与血清学不符。其父母基因型均为RhDCCee,与血清学表型相符。RHD和RHCE基因外显子以及Rhesus盒进行基因序列扩增证实,患儿及其父母RHD基因外显子无缺失,患儿RHCE基因Exon1、Exon3、Exon4和Exon7存在,Exon5和Exon6缺失,其父母亲RHCE基因Exon5缺失。Rhesus盒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及其父母均为RH基因纯合子。结论⑴患儿为Rh缺失型D--个体,其父母为Rh正常表型个体。⑵RHCE基因Exon5、Exon6缺失导致Rh缺失型D--的产生。断裂的RHCE基因无法正常表达相应抗原产生Rh缺失型D--,与国内外报道的其他Rh缺失型D--个体产生机制存在一定的种族和个体差异性。
陆紫敏,梁萍,方琦,李雪晨,孙向华,赵卫军[8](2013)在《RhE血型基因检测与临床输血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江浙地区人类红细胞RhE抗原分布,探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在RhE血型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对临床住院病人和同期献血员的血液标本共计12 100人份进行RhE表型分型,并且选其中82例临床住院首次输血的RhD病人血液标本进行RhE基因分型,并与血清学检测表型结果相互验证。结果 Dee表型的人群最为多见占49.84%,DEe表型为43.01%、DEE表型7.15%。采用PCR-SSP技术检测RhE血型结果与血清学检测表型结果相符率为98%。结论江苏、浙江地区汉族人群RhE抗原阴性率远远高于RhD抗原阴性率;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检测RhE血型比免疫血清学表型更深入可信。
王志红,兰炯采[9](2012)在《RhCE抗原基因分型和表型不一致与等位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变异RhCE抗原的分子背景及RHCE基因的遗传学特征与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C、-c、-E和-e试剂检测10 373例RhD阳性和635例RhD阴性献血者的RhCE表型;选择942例标本PCR-SSP技术做RHCE基因分型,对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不一致标本采用PCR-SSP检测22个主要RHCE变异等位基因,部分RHCE等位基因采用测序技术鉴定。结果共有54例标本(占94.27%)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型结果不一致,经PCR-SSP检测出22种与弱表达抗原相关的RHCE等位基因变异体,经血清学复检有36例标本RhCE抗原存在弱反应或极弱反应。结论在血清学检测时表达弱反应的RhCcEe抗原标本中检出多种RHCE等位基因类型,变异的等位基因可以影响基因分型预测血型抗原的准确性:RhCE表型和基因型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由变异的等位基因或未发现的等位基因引起。
陈志忠,陈尚良,廖扬勋,陈超红,余文潮,梁剑锋,梁丽婷[10](2012)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广东省肇庆市无偿捐血者RhD阴性血型样本2例、RhD阳性样本1例,采用盐水法进行C、c、D、E、e抗原分型,对D抗原阴性的样本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并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特异性扩增RhD以及RhCE基因片段,并对D外显子进行检测。根据有无PCR产物以及产物长度,判断样本的基因型。结果 1例RhD阳性样本以及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相符合,1例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相符。结论 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D血型鉴定中能识别血清意义上的假阴型,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Rh血型E/e基因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Rh血型E/e基因型(论文提纲范文)
(1)DEL血型与抗-D同种免疫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的收集与分离 |
3.2.2 血型鉴定 |
3.2.3 采用IAT法对RhD阴性样本筛选 |
3.2.4 意外抗体筛选 |
3.2.5 RHCE表型鉴定 |
3.2.6 DEL血型鉴定 |
3.2.7 DEL型孕妇RhD抗原表位表达谱分析 |
3.2.8 意外抗体鉴定 |
3.2.9 DEL型孕妇抗-D水平检测 |
3.2.10 新生儿溶血病全套检测 |
3.2.11 交叉配血实验 |
3.2.12 DNA提取 |
3.2.13 RHD1-10外显子的扩增 |
3.2.14 RHD1-10内含子的扩增 |
3.2.15 PCR电泳 |
3.2.16 RHD1227A等位基因的检测 |
3.2.17 DNA测序 |
3.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DEL个体的确认 |
4.2 DEL型孕妇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4.2.1 DEL型孕妇RHD1-10外显子检测 |
4.2.2 DEL型孕妇RHD1-10内含子检测 |
4.2.3 DNA测序结果 |
4.3 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达谱分析 |
4.4 DEL型患者接受RhD阳性血液的风险性分析 |
4.5 RhD真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液的抗-D同种免疫性分析 |
4.5.1 对DEL型献血员进行RHD1227A等位基因检测.. |
4.5.2 RhD真阴性患者接受DEL型血液的输血安全性分析 |
5 讨论 |
5.1 前期基础理论研究 |
5.2 Rh血型系统的HDN |
5.3 DEL型患者接受RhD阳性血液的输血安全性分析 |
5.4 RhD真阴性患者接受DEL型血液的输血安全性分析 |
6 小结 |
7 进一步研究方向 |
8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Rh血型系统的研究概况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2 :部分DNA测序结果图 |
(2)罕见弱表达D-变异体的遗传背景分析和家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RH基因结构 |
1.2 RH基因变异 |
1.3 RH基因定型 |
1.4 RH基因测序 |
1.5 RHAG基因结构 |
1.6 RHAG基因变异 |
1.7 RHAG基因测序 |
1.8 Rh抗原常见表型 |
1.9 Rh抗原表达 |
1.10 RhD-变异体 |
2 材料 |
2.1 样本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5 引物合成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筛选 |
3.2 家系成员ABO血型鉴定 |
3.3 Rh血型表型血清学分型 |
3.4 RHD基因检测 |
3.5 RHCE基因型分型检测 |
3.6 RHAG基因编码区序列检测 |
3.7 RHCE基因编码区序列检测 |
3.8 RHD合子型分析 |
3.9 家系调查 |
4 结果 |
4.1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 |
4.2 Rh表型测定 |
4.3 RHD基因测序 |
4.4 RHCE基因型分型 |
4.5 RHAG基因测序 |
4.6 RHCE基因测序 |
4.7 合子型分析和家系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D—变异体的分析——附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标本和DNA提取 |
1.2 标本血清学检测 |
1.3 RHCE基因定型 |
1.4 RHAG基因外显子测序 |
1.5 RHCE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 |
1.6 RHD合子型分析 |
2 结果 |
2.1 血清学结果 |
2.2 RHCE基因定型 |
2.3 RHAG基因测序 |
2.4 RHCE基因测序 |
2.5 RHD合子型鉴定和家系分析 |
3 讨论 |
(4)RHCE基因编码区测序技术及血源性疟疾检测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PARTⅠ RHCE基因编码区测序技术 |
1 材料 |
1.1 样本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5 引物合成 |
2 方法 |
2.1 Rh血型表型血清学分型 |
2.2 RHCE基因型分型检测 |
2.3 RHCE基因测序方法的建立 |
3 结果 |
3.1 血清学测定 |
3.2 RHCE基因分型 |
3.3 RHCE基因测序 |
4 讨论 |
5 小结 |
PARTⅡ 血源性疟疾检测的新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样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1.5 光谱处理 |
2 方法 |
2.1 疟原虫的培养及血涂片检测 |
2.2 拉曼光谱仪参数调节及数据处理 |
2.3 β-血色素的合成及拉曼光谱检测 |
2.4 疟色素的拉曼光谱检测 |
2.5 SERS及快速成像在疟疾检测中的应用 |
3 结果 |
3.1 疟原虫培养及拉曼检测 |
3.2 β-血色素的拉曼光谱 |
3.3 疟色素的拉曼光谱 |
3.4 SERS及快速成像的应用效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RHCE基因和RhCcEe抗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RHCE基因 |
2 RHCE基因表达 |
3 Rh Cc Ee抗原变异 |
3.1 弱表达和部分表达 |
3.2 表达缺失 |
3.3 表达其他抗原 |
4 Rh Cc Ee抗原的变异机制 |
5 RHCE基因定型 |
6 临床应用 |
(6)中国江苏地区汉族RhD阴性个体RHCE基因型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样本来源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Rh表型鉴定 |
基因组DNA的制备 |
RHD基因的PCR-SSP检测 |
RHCE基因分型 |
PCR扩增产物电泳 |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血清学Rh D阴性人群携带RHD基因情况 |
血清学Rh D阴性RHD基因阳性人群携带RHCE基因情况 |
血清学Rh D阴性RHD基因阴性人群携带RHCE基因情况 |
血清学Rh D阴性人群RHCE基因频率 |
讨论 |
(7)Rh缺失型D-个体血清学鉴定和RH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RH 缺失型 D--个体血清学分析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1.2.3 研究方法 |
1.3 结果 |
1.3.1 血型鉴定 |
1.3.2 抗球蛋白试验 |
1.3.3 吸收放散试验 |
1.3.4 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RH 缺失型 D--个体 RH 基因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主要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2.2.3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RHCE 基因分型 |
2.3.2 RHCE 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 |
2.3.3 RHD 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 |
2.3.4 RHD 基因 Rhesus 盒 PCR-SSP 检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RhE血型基因检测与临床输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试剂与仪器: |
3. 免疫血清学Rh E、e抗原鉴定: |
4. 基因组DNA提取: |
5. 基因定型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10)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本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基因分型 |
1.3.1 Rh-C、c、D、E、e血型系统的基因分型 |
1.3.1 Rh D外显子检测 |
2 结果 |
2.1 Rh-C、c、D、E、e血型系统的基因分型 |
2.2 Rh D外显子检测 |
3 讨论 |
四、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Rh血型E/e基因型(论文参考文献)
- [1]DEL血型与抗-D同种免疫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 王敏.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2]罕见弱表达D-变异体的遗传背景分析和家系调查[D]. 陈文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3]D—变异体的分析——附1例报告[J]. 陈文伟,刘圆圆,唐朝晖,易品,黎诚耀,张印则,徐华,邵超鹏. 中国输血杂志, 2016(08)
- [4]RHCE基因编码区测序技术及血源性疟疾检测的新方法[D]. 易品.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5]RHCE基因和RhCcEe抗原研究进展[J]. 易品,黎诚耀,邵超鹏. 中国输血杂志, 2014(12)
- [6]中国江苏地区汉族RhD阴性个体RHCE基因型多样性研究[J]. 陈青,肖建宇,郁心,黄成垠,姚根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5)
- [7]Rh缺失型D-个体血清学鉴定和RH基因分析[D]. 牛琳琳. 河南大学, 2014(03)
- [8]RhE血型基因检测与临床输血的关系[J]. 陆紫敏,梁萍,方琦,李雪晨,孙向华,赵卫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3)
- [9]RhCE抗原基因分型和表型不一致与等位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J]. 王志红,兰炯采. 中国输血杂志, 2012(11)
- [10]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 陈志忠,陈尚良,廖扬勋,陈超红,余文潮,梁剑锋,梁丽婷.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