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9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江增辉[2](2013)在《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竺可桢(1890-1974),我国着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中国全面学习引进西方科学并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持之以恒,深受同辈和晚辈的尊敬和爱戴。路甬祥说:“通过挖掘竺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竺可桢特别注重根据中国国情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他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思想与理念,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精神,建设学科平台,为推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取得的卓越贡献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密切相关,归纳总结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对于当代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的的科学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榜样力量。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对于竺可桢的研究具有追忆性、零散性、重复性和浅层性几个特征,缺乏成熟有效的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富有人文价值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主线,尝试建立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竺可桢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调研,利用科学计量法对其着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生平各个阶段中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竺可桢在西方科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体制的学习和引进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展开论述,这也是竺可桢以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领导者的多重身份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再次,对上述竺可桢科学贡献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竺可桢学术成就中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竺可桢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功勋卓着的科教成就绝非偶然,与他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对中西科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最后,就竺可桢对我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竺可桢在将西方科学融入中国本土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尊重国情而又大胆创新,以多种身份的优势注重内容与制度并举等经验尤其值得关注学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竺可桢这一典型人物的系统研究,吸取他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科学体制化道路、模式和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演化的艰难历程,而且可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现代化提供学习的榜样和不可多得的方法启迪。
厦门大学[3](2004)在《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段治文[4](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指出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王海鹏[5](2004)在《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及壳核凝固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及快速凝固研究是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定量地测定了深过冷Ni-Si和Co-Si合金熔体的表面张力和比热,并系统地研究了Ni-Pb二元偏晶合金中壳核凝固组织的形成机制。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果: 利用电磁悬浮技术结合液滴振荡法定量测定了深过冷液态Ni-5%Si和Co-25%Si合金的表面张力,分别获得了206K(0.13TL)和223K(0.14TL)的最大过冷度。发现这两个合金的表面张力与温度呈线性函数关系,在熔点处没有突变发生,在实验所覆盖的温度范围内σNi-5%Si=1.697-3.97×10-4(T-TL)N/m,σCo-25%Si=1.604-4×10-4(T-TL)N/m。结合前人对Co和Si的表面张力研究,对Co-Si合金系的表面张力与温度及成份的关系进行了预测,并进一步对深过冷液态Ni-5%Si和Co-25%Si合金的粘度、溶质扩散系数、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获得了它们的粘流活化能和扩散激活能。 采用悬浮量热计实验方法,对Ni-5%Si深过冷液态合金的比热进行了定量测定,实验中获得最大过冷度是218K,发现比热在实验达到的过冷度范围内为定值39.54±1.87 J/mol/K。对该合金过剩比热的计算表明,理论预测值不能和实验值很好地吻合。在测定比热和表面张力的基础上,对Ni-5%Si合金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预测。 利用落管无容器处理技术成功地制备了Ni-40%Pb、Ni-50%Pb和Ni-58%Pb三种成份过偏晶合金的壳核凝固组织。在Ni-40%Pb和Ni-50%Pb合金中,富Pb相总是占据核心位置,而Ni-58%Pb合金中富Pb相和富Ni相都可以成为核心,发现由富Pb相中析出的Ni以枝晶方式生长。对三种成份的合金的第二相形核率计算表明,位于液相不混溶区的最高点成份的Ni-58%Pb合金几乎不需要过冷度就能形核,另外两个成份的合金也仅仅需要很小的过冷度就能发生均质形核。对三种成份合金的液液界面能与过冷度的关系所作计算表明,当Pb的含量小于58%时,Pb的含量越大,界面能则越小。对液滴在下落过程中熔体内部的温度场进行计算表明,随着距中心距离的增大,温度梯度也在增大。对于不同直径的第二相小液滴,其直径越大,则Marangoni迁移速度也越大,在Marangoni 摘要迁移的作用下,该合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分离。分析表明,当液核非常小时主要是在Brown运动的作用下作无规则运动并相互碰撞凝并,迅速地长大;当液核的尺寸超过1 X 10一sm时,在Marangoni对流作用下,并受到宏观离心力的的影响,第二相液滴开始朝着一定的方向运动,液滴在迁移过程中继续碰撞长大,继而形成最终的两相宏观分离组织。
厦门大学[6](2004)在《第9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文中研究指明
厦门大学[7](2003)在《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文中研究说明
二、第9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9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竺可桢专着类 |
1.2.1.2 竺可桢纪念文集 |
1.2.1.3 学术论文研究 |
1.2.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科学先驱——竺可桢及其科学成就 |
2.1 竺可桢学术生涯的历程纵览 |
2.1.1 家庭背景及求学道路(1890-1916) |
2.1.2 教学与学术并重(1918-1935) |
2.1.3 投身中国教育事业(1936-1948) |
2.1.4 致力科学平台建设(1949-1974) |
2.2 竺可桢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
2.2.1 感同身受的社会背景(1890-1974) |
2.2.2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 |
2.2.3 融合交叉的学科背景 |
2.3 竺可桢学术历程的阶段分析 |
2.3.1 科学探索阶段(1916-1928) |
2.3.2 学术积累阶段(1929-1949) |
2.3.3 学术平台建设阶段(1949-1965) |
2.3.4 潜心研究阶段(1966-1974) |
2.3.5 小结 |
第三章 西学东渐的成功探索——对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引进运用 |
3.1 引进西学的早期探索 |
3.1.1 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3.1.2 对西方科学文化的理性认识 |
3.1.3 参加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 |
3.2 科学知识的传播践行 |
3.2.1 地理学知识的引进 |
3.2.2 气象学知识的传播 |
3.2.3 科学史研究的推广 |
3.3 中西融通的创新典范——历史气候学 |
3.3.1 科学知识的发掘与甄别 |
3.3.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创新 |
3.3.3 中西融通的成功探索 |
第四章 近代教育的艰难实践——对西方现代教育体制的移植嫁接 |
4.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渊源 |
4.1.1 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浸染 |
4.1.2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
4.1.3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熏陶 |
4.2 西方教育体制的移植探索——中国首个大学地学系的建立与解体 |
4.2.1 竺可桢创立地学系的动因分析 |
4.2.1.1 哈佛教育的地学背景 |
4.2.1.2 中国本土的地学传统 |
4.2.1.3 人才资源的短缺现状 |
4.2.2 地学系解体原因初探 |
4.2.2.1 地理学转向问题 |
4.2.2.2 学科发展不平衡 |
4.2.2.3 国际地学格局的变化 |
4.2.3 竺可桢早期教育思想试析 |
4.2.3.1 西学移植与国情传统的矛盾 |
4.2.3.2 推动西学东渐发展的客观性 |
4.3 西方教育体制的成功嫁接——浙江大学的长足发展 |
4.3.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
4.3.2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
4.3.2.1 对中国历史的高度重视 |
4.3.2.2 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 |
4.3.2.3 对世界教育制度的准确理解 |
4.3.3 竺可桢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
4.3.3.1 高瞻远瞩的培养目标——“领袖人才” |
4.3.3.2 独具特色的培养途径——重视“训” |
4.3.3.3 科学民主的管理核心——“教授治校” |
4.3.3.4 实事求是的建设保证——财政支持 |
4.3.3.5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旅行教育” |
第五章 理实交融的独特进路——中国科学体制化进程的率先垂范 |
5.1 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 |
5.1.1 日本发展的借鉴 |
5.1.2 苏联模式的影响 |
5.1.3 西方教育的渗透 |
5.2 创建中国气象研究机构的努力 |
5.2.1 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背景 |
5.2.2 气象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
5.2.2.1 筹备建立气象研究所 |
5.2.2.2 推动全国气象测候所的成立 |
5.2.2.3 气象研究所之成果 |
5.2.3 中央气象局的设立 |
5.3 推动中国地理研究机构的改革 |
5.3.1 统一中国地理学会 |
5.3.2 地理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
5.3.2.1 筹备地理研究所 |
5.3.2.2 地理研究所的合理布局 |
5.3.2.3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的成立 |
5.4 开拓中国现代物候学的研究 |
5.4.1 率先在中国展开现代物候研究 |
5.4.2 建立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 |
5.5 促进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展 |
5.5.1 带动中国科学史的专业研究 |
5.5.2 创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第六章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竺可桢学术成就的方法论价值 |
6.1 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 |
6.1.1 超凡的顽强毅力 |
6.1.2 独特的入世智慧 |
6.1.3 清醒的自我认识 |
6.2 对中西科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
6.2.1 从“归纳-演绎法”到“假说—演绎法” |
6.2.2 还原论、整体论及其融汇互补 |
6.3 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 |
6.3.1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态度 |
6.3.2 “求真理”的科学追求 |
6.4 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
6.4.1 对实践方法的强调重视 |
6.4.1.1 “两只手” |
6.4.1.2 地图法 |
6.4.2 对方法创新的执着探索 |
6.4.2.1 历史气候法 |
6.4.2.2 物候现象法 |
6.4.2.3 旱涝比值法 |
第七章 融入本土的科学发展——竺可桢对中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 |
7.1 弘扬科学的不懈努力 |
7.1.1 竺可桢促进科教发展的经验总结 |
7.1.2 对科学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
7.2 尊重国情的创新发展 |
7.2.1 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的科学传播 |
7.2.2 我国交叉科学的率先探索 |
7.3 内容与制度并举的高瞻远瞩 |
7.3.1 多重身份的互相促进 |
7.3.2 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懈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竺可桢全集》前四卷目录汇总(1916—1973) |
附录二:竺可桢参与社会组织与任职年表 |
附录三:人名索引 |
附录四: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征文范围: |
2. 征文要求: |
3. 收稿地址及联系人: |
4. 截稿日期: |
(4)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及壳核凝固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深过冷熔体的热物理性质 |
1.1.1 深过冷熔体的表面张力 |
1.1.1.1 深过冷熔体表面张力研究现状 |
1.1.1.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1.1.2 深过冷液态金属的比热 |
1.1.2.1 过冷熔体热力学 |
1.1.2.2 深过冷熔体比热的研究现状 |
1.1.2.3 深过冷液态金属的比热 |
1.1.2.4 深过冷液态合金的比热 |
1.1.2.5 深过冷熔体比热测定方法 |
1.2 无容器处理技术 |
1.2.1 悬浮无容器处理技术 |
1.2.2 落管无容器技术 |
1.3 偏晶合金凝固研究 |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课题来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实验装置 |
2.1 深过冷熔体的热物理性质研究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案 |
2.1.3 实验装置 |
2.1.4 测定原理和方法 |
2.1.4.1 表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
2.1.4.2 比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
2.2 偏晶合金的壳核组织研究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案 |
2.2.3 实验方法及装置 |
2.2.4 凝固组织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深过冷Ni-Si和Co-Si合金热物理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液态Ni-5%Si合金的表面张力 |
3.3.2 液态Co-25%Si合金的表面张力 |
3.3.3 液态合金的粘度和扩散系数 |
3.3.4 液态合金的密度 |
3.3.5 液态合金比热的研究 |
3.3.5.1 过冷液态Ni-5%Si合金的比热测定 |
3.3.5.2 Ni-5%Si合金的过剩比热 |
3.3.6 液态Ni-5%Si合金的热扩散系数与热导率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偏晶合金的壳核凝固组织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金成分选择 |
4.3 过偏晶合金的典型壳核凝固组织 |
4.3.1 Ni-40%Pb过偏晶合金的组织特征 |
4.3.2 Ni-50%Pb过偏晶合金的组织特征 |
4.3.3 Ni-58%Pb过偏晶合金的组织特征 |
4.4 壳核组织的形成机制 |
4.4.1 液滴的形核 |
4.4.2 液滴的Brown运动 |
4.4.3 液滴的Marangoni运动及温度场分布 |
4.4.4 离心力的作用 |
4.4.5 壳核组织的形成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 |
个人简历 |
(7)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征文范围: |
2.征文要求: |
3.收稿地址及联系人: |
4、截稿日期: |
四、第9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2]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D]. 江增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3]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厦门大学. 应用化学, 2004(05)
- [4]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5]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及壳核凝固组织研究[D]. 王海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04(03)
- [6]第9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厦门大学. 物理化学学报, 2004(02)
- [7]第九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厦门大学. 电化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