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均匀设计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秦琳[1](2021)在《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也在与日俱增。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消纳大量堆积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学者研究发现,解决这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有效措施就是将其用于生产混凝土。本文采用新型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代替水泥来制备混凝土。依据河北工程大学生命学院教育实习基地项目,项目采用喷射混凝土技术,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较高,故本文在制备全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基础上,结合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最佳配合比,并应用到项目当中。结合项目要求,分析水胶比、胶砂比、粉煤灰掺量、砂子种类等因素,筛选出影响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得到配合比中各组分的大致范围,其中水胶比范围为0.36~0.44,胶砂比范围为0.24~0.32,粉煤灰掺量范围0%~16%。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结合SPSS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不同养护时间的强度回归方程,分析各个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趋势,并确定一组各方面性能良好且满足施工要求的配合比。对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试块进行劈裂抗拉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幅度与一般混凝土规律的差距。试验设计不同温度和养护条件下的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研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朴世玮[2](2021)在《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引入国内,扩大了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领域。在过去,喷射混凝土大多用于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支护,以及一些混凝土工程的快速修补。目前,其可以作为重要的结构层,在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发挥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和社会效益。随着结构跨度、高度不断增大,对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使用由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制备而成的固废基胶凝材料,设计一种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用于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利用工业废渣,降低喷射混凝土制作的原始成本,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分析了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探究水胶比、水泥掺量和胶砂比(胶凝材料与骨料比)等因素对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坍落度以及1d、3d、28d龄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水泥对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1d强度的提高尤为重要,当水泥掺量大于20%时,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各个龄期强度都满足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要求;水泥掺量增多时,坍落度随之减小;采用低水胶比时,混凝土28d龄期强度得到明显提高,而混凝土早期强度则无明显变化;坍落度随水胶比和胶砂比增大而增大。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对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选取水泥掺量、胶砂比、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作为均匀设计试验方案的四个因素,测试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各龄期力学性能,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坍落度、各龄期抗压强度以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回归方程,为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最后,进行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工程应用试验研究。在生命学院实践基地项目中,对设计的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进行实体喷射试验。混凝土的喷射状态良好,经测试力学性能达到工程设计要求,表明研制的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在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可正常使用,为其它项目以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毛鲁宁[3](2019)在《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一块U型钢板、一块一字型钢板和若干圆管支撑焊接组成钢板仓,并在仓内浇筑混凝土制成。钢板仓组合剪力墙具有钢板薄、自重轻、焊接量少、平面外刚度好等优点,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节约钢材用量及焊接工作量。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已有试验,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建模方法的可靠性。证明了所采用材料本构模型和损伤因子的计算模型、接触问题、单元类型选取、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可用于研究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板仓组合剪力墙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剪跨比、钢板强度等级、钢板厚度、轴压比、墙体厚度和混凝土等级等参数对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钢板强度和钢板厚度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加墙体厚度可以提高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增大轴压比,会减弱构件的变形能力,减弱其耗能能力;随着轴压比的增加,构件承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轴压比小于0.4时,构件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增大,当轴压比大于0.4时,构件承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小;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但承载能力降低;剪跨比越小的构件耗能能力越强,钢板强度等级、混凝土等级越低的构件耗能能力越强。(3)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不同横截面高厚比和不同圆管布置数量及方式的钢板仓组合剪力墙,研究不同构造形式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墙体横截面高厚比的增加,墙体抗剪承载力不断提高,延性先上升后下降,墙体破坏形式逐渐由弯曲破坏转成剪切破坏;增加圆管数量可以提升墙体的承载力,圆管均匀布置可以增强构件的抗震性能。(4)参考规范和已有理论,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钢板仓组合剪力墙压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将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为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10个模型,对模拟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过程是高度显着的。
尤佺[4](2019)在《轻质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减振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轻质混凝土具有自重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备受关注。而地铁作为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形式,随着地铁密度、运营频次大幅提升,地铁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日益凸显。现有减振途径和方法存在减振效果不明显、造价高、耐久性差等不足,因此开发一种效果显着、高性价比的减振措施并分析其减振机理对地铁减振隔振行业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配制一种既满足实际施工中的工作性和强度要求,又达到长期服役所需疲劳特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而后对其减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作为地铁道床材料进行振动路径隔断减振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轻质混凝土正交试验,配制出强度和工作性满足一定要求的轻质混凝土,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轻质混凝土的工作性状和强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使用迷你坍落筒和普通坍落筒测量轻质混凝土的工作性状,建立了两者对应坍落度、扩展度、倒筒时间的关系;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粉煤灰用量、硅灰含量、砂率、减水剂用量和添加剂A含量对轻质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提出均匀指数(SI)和强度各向异性指数(SAI)分别评价混凝土的均匀程度和强度各向异性,并建立了两参数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强度与工作性指标,选择并设计了不同颗粒掺入比时适用轻质混凝土的配比。(2)开展超长循环荷载疲劳试验和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试验,轻质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与已有普通混凝土的文献报导对比,发现轻质混凝土具有更强的抗疲劳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通过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得出轻质混凝土的阻尼比与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发现其相对普通混凝土能量衰减能力、断裂韧性和疲劳稳定性更强;并根据试件在超长循环荷载作用下疲劳损伤产生微裂缝的时间推算出其疲劳寿命预测公式并进行试验补充验证;通过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试验发现轻质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等级达到KS>150,且轻质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的强度和质量变化规律一致;综合考虑轻质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合相关规范可以得出其作为地铁道床材料时预计可使用的年限。(3)基于声子晶体局域共振理论并结合轻质混凝土特点,建立轻质混凝土局域共振概化等效模型,并进行减振带隙的机理分析。结合轻质混凝土实际配比建立对应的局域共振概化模型;推导改进平面波展开法(IPWE)频散方程的具体形式并进行退化验证,发现改进平面波展开法应用于轻质混凝土带隙特性计算时的收敛性明显优于普通平面波展开法(PWE);对原有禁带估计式进行改进和推导后发现,改进后的禁带估计式计算轻质混凝土带隙位置时表现出更高的精度;使用改进平面波展开法、考虑剪切应力的禁带估计式、有限元法计算轻质混凝土局域共振等效模型的带隙范围,其中改进后的禁带估计式在保持精度的同时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振动能量和振动模式等,发现轻质混凝土概化等效模型中带隙打开和关闭的机理符合局域共振理论。(4)计算不同配比的轻质混凝土概化等效模型的减振特性,对轻质混凝土减振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改进禁带估计式提出轻质混凝土的设计流程。利用上述方法对不同配比的轻质混凝土二维三组元和三维三组元概化等效模型的带隙进行计算,对改进平面波展开法、考虑剪切应力的禁带估计式等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验证,得出不同配比的轻质混凝土对应的减振频段;研究物理参数及几何参数对起始频率、截止频率和带隙宽度的影响规律,并比较其影响程度的大小;结合等效模型中的刚度比和质量比,量化分析了相关物理参数和几何参数对衰减特性的作用,发现包裹层和基体的杨氏模量、包裹层外半径对衰减幅值影响较大;基于轻质混凝土特点和改进禁带估计式,提出减振设计的流程,分析相关配比参数对减振特性的影响。(5)提出轻质混凝土概化的多频谐振复式晶格等效模型,对其带隙特性与衰减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室内振动衰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建立地铁隧道有限元模型,计算表明轻质混凝土作为地铁道床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推导并验证双谐振和三谐振超元胞的改进平面波展开法解,并使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双谐振和三谐振复式晶格的带隙特性和衰减特性,基于此得出了轻质颗粒含量和组合形式对多频谐振轻质混凝土减振特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法振动模式分析多频谐振复式晶格中带隙打开和关闭的机理,并对减振频带的展宽效率进行研究,发现组合形式相比轻质颗粒含量对展宽效率影响更大;对轻质混凝土和素混凝土开展室内振动试验,结合多频谐振理论可以对轻质混凝土衰减试验中的减振效果进行解释;结合室内减振试验结果和多频谐振复式晶格等效模型建立地铁有限元模型,发现轻质混凝土作为整体道床置于地铁系统中是也具有较好的减振特性。
郭鹏[5](2019)在《基于再生骨料堆积密实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均匀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再生骨料是由建筑废弃物破碎加工而成,用于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砂石料。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一方面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提升、优化再生骨料及其制品的品质对缓解自然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提供支持。本课题以建筑废砖和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研究了破碎方式对废砖和废弃混凝再生骨料的影响,分别为:颚式破碎废砖再生骨料、反击式破碎废砖再生骨料、颚式破碎废混凝土再生骨料、反击式破碎废混凝土再生骨料,并以市售天然骨料为参照骨料。系统表征了以上四种再生骨料的基础性能,包括:级配、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压碎值、空隙率等。采用Image Pro-Plus软件分析了四种种再生骨料及天然骨料的圆形度、凸形度、棱角性、分形维数等物理形状、形貌参数,并建立破碎方式对不同种类再生骨料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骨料形貌参数对其堆积密实度的影响权重和影响规律,选取与颗粒堆积密实度紧密相关的形状、形貌参数作为后续再生制品均匀设计的核心参数。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分析再生骨料粒径、再生骨料替代率、再生混凝土骨料在再生骨料中占比、混合物料振动频率、混合物料振动时间五个因素对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借助扫描电镜讨论了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缝隙对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骨料形貌参数对其堆积密实度的影响权重和影响规律,进一步探究了在相同级配和工艺条件下,破碎方式对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以上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颚式破碎废砖再生骨料、反击式破碎废砖再生骨料、颚式破碎废混凝土再生骨料、反击式破碎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以及市售天然骨料五种骨料性能,吸水率和空隙率及压碎值依次递减,其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依次递增。(2)五种骨料的凸形度、圆形度、棱角性和分形维数等形貌参数随粒径变化都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1.0083~1.0504、1.3361~1.8410、1.0567~1.3286、1.0262~1.1113区间内。(3)表征了五种骨料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堆积密实度,并建立了骨料颗粒凸形度、圆形度、棱角性和分形维数与其堆积密实度之间的影响权重和影响规律,其中棱角性对于骨料的堆积密实度影响最大,分形维数指标与堆积密实度之间的关联性最低。(4)改变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的比率,两种破碎方式制备的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都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在相同最大替代率下,反击式破碎方式制备的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略高于颚式破碎方式制备的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5)再生骨料粒径、再生骨料替代率、再生骨料中再生混凝土骨料与再生砖骨料比例、混合物料振动频率、混合物料振动时间五个因素,研究其对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拟合,得出其回归方程表达式。(6)相同条件下混合物料堆积密实度与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之间,随着混合物料的堆积密实度的增大,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大。
刘志航[6](2019)在《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高强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对修补砂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聚合物修补砂浆韧性高、耐久性好,但聚合物降低了砂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造成混凝土修补结构的相容性下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研究聚合物修补砂浆的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来提高修补砂浆的自身性能和界面粘结质量。采用配方均匀实验方法设计十组不同级配的砂,分析了砂的级配对于砂浆强度的影响,提出堆积密度和细度模数来优选级配。进一步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聚丙烯纤维、可再分散胶粉、硅灰和UEA膨胀剂对聚合物修补砂浆稠度、变形、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测量砂浆变形时将电阻应变片直接浇筑在砂浆表面监测砂浆变形。为了提高修补界面粘结质量,设计两种实验:将七种掺量膨胀剂聚合物修补砂浆填充在10cm的带槽立方体混凝土中,研究了填充修补砂浆的变形规律和修补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变化机理。接着制备了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石墨掺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将复合材料代替可再分散胶粉加入修补砂浆中,研究了不同石墨掺量的复合材料对聚合物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拉粘结强度、冻融耐久性和耐盐酸腐蚀性的影响。最后将制备完成的填充修补砂浆和界面修补砂浆进行工艺方法的优化,为配制的修补砂浆提供一套实施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10-40、40-80、80-100目三档分别占40.84%、26.62%、32.54%时,所得到的细集料堆积密度最大并且属于中砂,配制的砂浆强度最高。修补砂浆的力学性能在减水剂掺量为0.6%时改善明显;0.1%的纤维可以有效提高修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抑制砂浆收缩,但掺量超过0.1%后稠度下降明显;胶粉使砂浆收缩变小,3%的胶粉明显提高砂浆抗折强度但降低了抗压强度;4%的硅灰使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得到明显提升。膨胀剂掺量低于8%时,修补混凝土抗压强度不断提高,不带薄膜的修补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达到38.4MPa,而带薄膜隔离的一组由于受压过程砂浆和混凝土槽壁分离导致抗压强度较低,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在8%掺量下修补砂浆和混凝土界面粘结质量最高;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强度和模量随石墨掺量提高而上升,6%和9%石墨掺量微观结构密实,同环氧修补砂浆相比复合材料改性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弯拉粘结强度分别提升了20.4%和52.4%,抗折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小幅度提升,钙矾石晶体生长更加均匀,砂浆密实度提高。
吴军[7](2018)在《地热丰富区隧道混凝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高地温深埋特长隧道特种混凝土材料研制与应用为背景,针对云南省境内高黎贡山隧道出现的高地温问题,采用模拟高地温的养护成型环境的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设计,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了五种影响因素温度、水泥用量、砂率、粉煤灰、水胶比对混凝土在高温养护环境下的抗拉、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归纳出了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不同养护龄期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其回归方程。最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高地温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措施进行了改进,为其它项目以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论为:(1)通过模拟高地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养护成型,并测试其力学性能,证明了在一定温度下的养护会有利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前期发展,但高温会抑制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形成,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对混凝土前、后期强度都会抑制;(2)通过对不同养护温度、养护龄期的混凝土进行了抗拉、抗压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早期、后期抗压、抗拉强度的回归方程;(3)通过对项目现场的高地温施工措施的分析研究,对原有的施工措施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高温环境的施工效率,克服高温施工的难题。
宿辉,康率举,屈春来,李琦,杨家琦,刘翌晨[8](2017)在《基于均匀设计的高地温隧洞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分析高地温隧洞环境对衬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目标,采用高地温湿度养护箱模拟高地温隧洞中的温湿环境,进行衬砌混凝土的养护,利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获得较为全面的试验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养护龄期的回归方程,归纳出温度、水胶比、砂率三个主要因素对衬砌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回归方程,温度、水胶比及砂率均可找到一个最优值(如水胶比为0.42、砂率为45%、养护温度为57℃)使得衬砌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养护温度的升高,最大衬砌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对应的水胶比及砂率均有所增大,如养护龄期为28 d时,水胶比为0.31(养护温度55℃)、0.52(养护温度115℃)。因此,混凝土养护温度较高时,应适当增大水胶比及砂率。
林远志[9](2014)在《C55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主梁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机制砂代替天然砂是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不仅支持我国基础建设的持续发展,解决部分地区天然砂砂源紧缺的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成本均有重大的实际价值。首先,本文对机制砂自身特性进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入手:采用对比相同级配下天然砂与机制砂砂浆性能,研究发现机制砂对强度具有增强效应,但对工作性有负面效应;运用SEM与XRD对石粉进行形貌与成份分析,发现石粉是一种非玻璃体,且破碎卵石与石灰岩的石粉主要成份分别为SiO2和CaCO3;通过内掺与外掺不同石粉含量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表明石粉对减水剂有吸附作用,并对水泥水化有加速效应;运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机制砂1.18mm以下颗粒含量对机制砂性能及砂浆性能的影响,提出机制砂颗粒级配的关键筛孔为0.6mm。其次,本文以C55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和性能测试为基础,通过正交设计优选了C55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配制参数,并在相同条件下改变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与水洗机制砂、原状机制砂和不同岩性的砂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了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体积变形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机制砂生产不水洗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洗机制砂配制的C55高性能混凝土的总开裂面积为320mm2/m2,早期抗裂性为IV级,渗等级为P17,56天电通量为461C;原状机制砂石粉含量为6.3%,亚甲蓝为1.0g/kg,其混凝土抗渗性、抗裂性及体积变形性能比水洗机制砂混凝土优,当机制砂石粉的亚甲蓝值为1.0g/kg时,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可适当放宽石粉含量界限到6%;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及体积变形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均优于天然砂混凝土,但其抗渗性能不及天然砂混凝土;机制砂仅岩性的改变,对混凝土性能无显着影响,当石粉含量在6%内对机制砂混凝土长期性能无明显影响。最后,通过SEM电镜扫描和显微硬度测试技术,研究发现细集料岩性的改变不会影响混凝土水化产物形貌;石粉具有填充效应和晶核效应;适量的石粉能改善混凝土内部骨料界面过渡区的不均匀性。通过研究,采用机制砂可配制桥梁主梁用C55高性能混凝土。
文涛[10](2014)在《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耐久性调控》文中认为氯离子侵蚀引起钢筋锈蚀是造成混凝土结构,特别是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过早破坏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以使其满足设计的服役寿命是耐久性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此问题,建立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多因素模型,提出了能同时满足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立了氯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控的有限元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单因素分析,研究确定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收集的RCM试验数据,考虑水胶比与矿物掺合料的共同影响,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建立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多因素模型,并通过拟合优度和显着性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2、提出了能同时满足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要求的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模型和龄期衰减系数模型,可以有效设计出能同时保证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混凝土配合比制备得到的混凝土能够同时满足强度等级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限值要求。3、建立了氯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控的有限元法,该方法利用氯离子扩散的有限元法和可靠度计算的蒙特卡洛法,确定设计服役寿命下满足耐久性目标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进而结合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限值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调控技术。
二、均匀设计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均匀设计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现状 |
1.2.1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
1.2.2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利用现状 |
1.3 工业固废生产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固废基胶凝材料概述 |
1.3.2 工业固废制备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喷射混凝土技术现状 |
1.4.1 喷射混凝土概述 |
1.4.2 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背景 |
2.1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 |
2.2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
2.3 钢筋混凝土施工 |
2.4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点 |
第3章 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试验原材料 |
3.1.1 固废基胶凝材料 |
3.1.2 细骨料 |
3.1.3 矿物掺合料 |
3.1.4 外加剂 |
3.2 试验方案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水平确定 |
3.2.3 配合比设计 |
3.2.4 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测试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
4.1 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1.1 回归模型的建立 |
4.1.2 结果阐述 |
4.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早期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
4.2.2 56d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
4.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分析 |
4.4 配合比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湿度对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
5.1 拌和水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
5.1.1 拌和水温度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5.1.2 拌和水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
5.2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案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应用 |
6.2.1 确定配合比 |
6.2.2 喷射混凝土施工 |
6.2.2.1 喷射混凝土大板试验 |
6.2.2.2 正式施工 |
6.2.2.3 施工后的养护及检验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强喷射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固废基胶凝材料 |
2.1.2 细集料 |
2.1.3 水泥 |
2.1.4 减水剂 |
2.1.5 拌合水 |
2.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1 搅拌机 |
2.2.2 震动台 |
2.2.3 压力机 |
2.3 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试拌、成型 |
2.3.2 试件养护 |
2.3.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4 拌合物坍落度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技术指标 |
3.2 技术路线 |
3.2.1 水胶比的影响 |
3.2.2 胶砂比的影响 |
3.2.3 水泥掺量的影响 |
3.3 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设计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配合比 |
3.3.3 试验结果 |
3.4 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水泥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胶砂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3 水胶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 坍落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水泥掺量对坍落度的影响 |
3.5.2 胶砂比对坍落度的影响 |
3.5.3 水胶比对坍落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4.1 试验设计方法种类及选择 |
4.1.1 试验设计方法种类 |
4.1.2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 |
4.2 均匀设计原理与步骤 |
4.2.1 均匀设计原理 |
4.2.2 均匀设计步骤 |
4.3 配合比方案设计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配合比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结果 |
4.4.2 抗压强度的回归分析 |
4.4.3 坍落度的回归分析 |
4.4.4 劈裂抗拉强度的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应用 |
5.1 实体喷射试验工程 |
5.1.1 工程简介 |
5.1.2 喷射混凝土施工机械 |
5.1.3 喷射混凝土喷射流程 |
5.1.4 喷射工艺 |
5.2 实体喷射试验配合比方案设计 |
5.3 喷射试验现场情况 |
5.4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内置钢骨组合剪力墙 |
1.3.2 外置钢板组合剪力墙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的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ABAQUS非线性分析原理 |
2.2.1 ABAQUS软件简介 |
2.2.2 非线性原理分析 |
2.3 有限元建模 |
2.3.1 材料本构模型 |
2.3.2 接触模型 |
2.3.3 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 |
2.3.4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2.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抗震性能分析指标 |
3.2.1 承载能力 |
3.2.2 刚度退化 |
3.2.3 变形能力 |
3.2.4 耗能能力 |
3.3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
3.3.1 模型设计 |
3.3.2 破坏机理分析 |
3.3.3 剪跨比的影响 |
3.3.4 钢板强度等级的影响 |
3.3.5 钢板厚度的影响 |
3.3.6 轴压比的影响 |
3.3.7 墙体厚度的影响 |
3.3.8 混凝土等级的影响 |
3.4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构造形式的抗震性能分析 |
3.4.1 横截面高厚比的影响 |
3.4.2 圆管布置数量及方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承载力计算 |
4.1 引言 |
4.2 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1 概述 |
4.2.2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1 概述 |
4.3.2 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4 公式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
4.4.1 均匀试验设计 |
4.4.2 数据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轻质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减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轻质混凝土材料性能 |
1.2.2 地铁减振常用措施 |
1.2.3 局域共振减振理论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轻质混凝土配比试验 |
2.1 试验材料与试样制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样制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试验 |
2.2.2 倒筒试验 |
2.2.3 轻质颗粒体积分数试验 |
2.2.4 抗压强度试验 |
2.3 标准坍落筒与迷你坍落筒各指标的关系 |
2.4 轻质混凝土工作性与强度的影响因素 |
2.4.1 工作性影响因素分析 |
2.4.2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2.5 离散与强度各向异性 |
2.5.1 均匀指数(SI) |
2.5.2 强度各向异性指数(SAI) |
2.5.3 均匀指数与强度各向异性指数的关系 |
2.6 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
2.6.1 25%体积掺入比轻质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 |
2.6.2 不同体积掺入比轻质混凝土优化后的配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质混凝土的疲劳特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配合比和试样制备 |
3.3 轻质混凝土疲劳试验 |
3.3.1 试验方法 |
3.3.2 动应力-应变曲线 |
3.3.3 阻尼比 |
3.3.4 动弹性模量 |
3.3.5 疲劳损伤 |
3.4 轻质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轻质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等级 |
3.4.3 轻质混凝土的质量变化 |
3.4.4 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 |
3.4.5 侵蚀过程中轻质混凝土的质量与强度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质混凝土减振带隙机理研究 |
4.1 轻质混凝土局域共振等效模型 |
4.1.1 等效模型的提出 |
4.1.2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
4.2 轻质混凝土二维三组元等效模型研究方法 |
4.2.1 改进平面波展开法 |
4.2.2 改进禁带估计式 |
4.2.3 有限元法 |
4.3 轻质混凝土三维三组元等效模型研究方法 |
4.3.1 改进禁带估计式 |
4.3.2 有效质量密度(EMD)法 |
4.3.3 有限元法 |
4.4 轻质混凝土局域共振等效模型减振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局域共振理论的轻质混凝土减振特性研究 |
5.1 轻质混凝土带隙计算结果 |
5.1.1 轻质混凝土计算参数 |
5.1.2 轻质混凝土二维局域共振模型带隙汇总 |
5.1.3 轻质混凝土三维局域共振模型带隙汇总 |
5.1.4 轻质混凝土二维和三维局域共振模型带隙计算结果比较 |
5.2 轻质混凝土带隙特性 |
5.2.1 影响因素及其水平 |
5.2.2 物理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5.2.3 敏感度系数定义 |
5.2.4 带隙特性影响分析 |
5.3 轻质混凝土衰减特性 |
5.3.1 影响因素选取 |
5.3.2 考察因素水平 |
5.3.3 衰减特性影响研究 |
5.3.4 衰减幅值量化分析 |
5.4 轻质混凝土减振设计流程及相关配比参数 |
5.4.1 减振控制参数 |
5.4.2 减振设计流程 |
5.4.3 配比参数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频谐振复式晶格的轻质混凝土减振特性研究 |
6.1 轻质混凝土二维三组元多频谐振复式晶格等效模型 |
6.1.1 双谐振等效模型 |
6.1.2 三谐振等效模型 |
6.2 改进平面波展开法及超元胞内傅里叶系数求解 |
6.2.1 双谐振复式晶格的傅里叶展开系数 |
6.2.2 三谐振复式晶格的傅里叶展开系数 |
6.3 轻质混凝土二维三组元多频谐振复式晶格等效模型算例及分析 |
6.3.1 双谐振复式晶格案例 |
6.3.2 三谐振复式晶格案例 |
6.4 轻质混凝土二维三组元多频谐振复式晶格等效模型减振特性 |
6.4.1 双谐振复式晶格减振特性分析 |
6.4.2 三谐振复式晶格减振特性分析 |
6.5 轻质混凝土室内振动衰减试验 |
6.5.1 试验目的 |
6.5.2 试样制备 |
6.5.3 试验方法 |
6.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6 轻质混凝土整体道床减振特性分析 |
6.6.1 数值模型建立 |
6.6.2 轻质混凝土整体道床的地铁减振特性 |
6.7 轻质混凝土用于地铁减振道床的可行性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再生骨料堆积密实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均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垃圾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再生骨料制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 再生骨料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 |
1.3.1 颗粒堆砌理论在再生骨料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3.2 图像处理技术在再生骨料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3.3 均匀设计法在再生骨料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再生骨料特点和基本性能 |
2.1 再生骨料的特点 |
2.1.1 再生骨料的来源及生产工艺 |
2.1.2 再生骨料的形态特征 |
2.1.3 再生骨料的级配 |
2.2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 |
2.2.1 吸水率 |
2.2.2 骨料密度及空隙率 |
2.2.3 压碎指标 |
2.3 骨料的分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骨料颗粒形貌参数及堆砌研究 |
3.1 骨料颗粒几何形貌特征 |
3.1.1 骨料颗粒轮廓形状及量化参数指标 |
3.1.2 骨料颗粒棱角度及参数指标 |
3.1.3 骨料颗粒表观纹理及参数指标 |
3.2 骨料颗粒形貌参数的采集与分析 |
3.2.1 骨料颗粒图像采集 |
3.2.2 图像处理 |
3.2.3 图像数据提取 |
3.3 骨料的形貌参数分析 |
3.4 骨料形貌与堆积密实度的关系探究 |
3.4.1 堆积密实度 |
3.4.2 骨料颗粒形貌与堆积密实度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设计 |
4.2.1 均匀试验 |
4.2.2 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因素 |
4.3 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4.3.1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
4.3.2 试件测试 |
4.3.3 回归分析及优化设计 |
4.4 微观结构 |
4.5 骨料堆积密实度与再生骨料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
4.5.1 混合物料堆积密实度 |
4.5.2 堆积密实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混凝土发展现状 |
1.1.2 混凝土修补 |
1.2 聚合物修补砂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对修补砂浆的影响 |
1.2.2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选择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石英砂 |
2.1.3 减水剂 |
2.1.4 其他胶凝材料 |
2.1.5 纤维 |
2.1.6 聚合物外加剂 |
2.1.7 偶联剂 |
2.1.8 石墨 |
2.1.9 水 |
2.2 实验仪器和环境 |
2.2.1 实验仪器 |
2.2.2 环境 |
2.3 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
2.3.1 试样拌和成型及养护 |
2.3.2 砂浆稠度测定 |
2.3.3 抗压、抗折强度 |
2.3.4 弯拉粘结强度 |
2.3.5 混凝土抗压强度 |
2.3.6 砂浆变形 |
2.3.7 盐酸腐蚀 |
2.3.8 砂浆冻融性能 |
2.3.9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三章 不同材料组成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1 石英砂的级配优化 |
3.1.1 均匀设计原理 |
3.1.2 配方均匀设计 |
3.1.3 高性能修补砂浆集料级配评价指标 |
3.1.4 基于配方均匀设计的石英砂级配设计 |
3.2 减水剂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2.1 减水剂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2.2 减水剂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聚丙烯纤维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3.1 聚丙烯纤维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3.2 聚丙烯纤维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3.3 聚丙烯纤维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可再分散胶粉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4.1 可再分散胶粉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4.2 可再分散胶粉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4.3 可再分散胶粉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硅灰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5.1 硅灰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5.2 硅灰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5.3 硅灰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6.1 膨胀剂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6.2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6.3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4 修补混凝土抗压实验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4.1 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4.1.1 材料 |
4.1.2 改性过程 |
4.1.3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
4.2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抗折强度 |
4.3.3 弯拉粘结强度 |
4.4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耐久性的影响 |
4.4.1 冻融耐久性 |
4.4.2 盐酸腐蚀耐久性 |
4.5 修补砂浆微观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方法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5.1 生产工艺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5.1.1 备料次序对修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5.1.2 拌和时间对修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5.2 修补过程工艺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5.2.1 基于界面砂浆的施工工艺 |
5.2.2 修补面清除对修补砂浆性能影响 |
5.2.3 表面处理对修补砂浆性能影响 |
5.2.4 修补面湿润程度对修补砂浆弯拉粘结强度影响 |
5.2.5 静置时间和修补方法对修补砂浆性能影响 |
5.3 养护方式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弯拉粘结强度 |
5.3.2 抗压强度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地热丰富区隧道混凝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地温隧洞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设计方法 |
2.1 实验设计方法种类及选择 |
2.1.1 试验设计方法种类 |
2.1.2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 |
2.2 均匀设计原理 |
2.3 均匀设计基本步骤 |
2.4 均匀设计结构分析方法 |
2.4.1 直观分析法 |
2.4.2 回归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丰富区隧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试验原材料 |
3.1.1 水泥 |
3.1.2 粗集料 |
3.1.3 细集料 |
3.1.4 粉煤灰 |
3.1.5 减水剂 |
3.1.6 水 |
3.2 制定配合比 |
3.3 试验设备、仪器 |
3.4 试验方法 |
3.4.1 试件制作 |
3.4.2 高温养护 |
3.4.3 高温养护时间 |
3.4.4 试验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及分析 |
4.1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及分析 |
4.1.2 混凝土抗拉强度结果及分析 |
4.2 多种影响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多种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多种因素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施工措施研究 |
5.1 现场调研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现场设备及原材料 |
5.1.3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流程 |
5.2 原施工措施 |
5.3 改进施工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均匀设计的高地温隧洞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方案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过程 |
2 不同温度养护下水胶比和砂率对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1 不同温度养护下衬砌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2.2 水胶比对衬砌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 砂率对衬砌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3 结论 |
(9)C55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主梁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砂需求量日增 |
1.1.2 天然砂日益短缺 |
1.1.3 天然砂的不足 |
1.1.4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限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研究现状 |
1.2.2 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的研究现状 |
1.2.3 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4 机制砂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工程实例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特性 |
2.1 水泥 |
2.2 矿物掺合料 |
2.2.1 粉煤灰 |
2.2.2 矿渣粉 |
2.2.3 粉煤灰与矿渣粉的作用机理 |
2.3 粗集料 |
2.4 细集料 |
2.4.1 机制砂 |
2.4.2 天然砂 |
2.5 外加剂 |
2.5.1 减水剂性能 |
2.5.2 聚羧酸减水剂作用机理 |
2.5.3 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
2.6 拌合用水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制砂特性试验研究 |
3.1 机制砂的特性 |
3.1.1 机制砂的物理性能 |
3.1.2 机制砂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3.2 石粉的特性 |
3.2.1 石粉的作用机理 |
3.2.2 石粉的微观形貌及成份 |
3.2.3 石粉对减水剂的影响 |
3.3 1.18mm以下颗粒对机制砂性能的影响 |
3.3.1 均匀设计试验方案 |
3.3.2 机制砂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3.3 砂浆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合比设计参数的优选 |
4.1 粗骨料级配选择 |
4.2 正交试验方法及水平的选择 |
4.2.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选择 |
4.2.2 正交试验设计 |
4.3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4.3.1 工作性能 |
4.3.2 力学性能 |
4.4 正交试验结果 |
4.5 优选结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5.1 工作性 |
5.1.1 砂种类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5.1.2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5.1.3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5.1.4 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
5.2 力学性能 |
5.2.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5.2.2 劈裂抗拉强度 |
5.2.3 轴心抗压强度 |
5.3 耐久性 |
5.3.1 早期开裂 |
5.3.2 抗水渗透性能 |
5.3.3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5.4 体积变形性能研究 |
5.4.1 收缩 |
5.4.2 静压弹性模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
6.1 混凝土的微观SEM分析 |
6.1.1 试样制备 |
6.1.2 扫描电镜分析 |
6.2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不均匀性分析 |
6.2.1 试样制备 |
6.2.2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应用 |
7.1 工程概况 |
7.1.1 结构体系概述 |
7.1.2 混凝土箱梁 |
7.2 箱梁施工方案 |
7.2.1 箱梁施工顺序 |
7.2.2 混凝土浇筑工艺 |
7.2.3 C55混凝土配合比 |
7.3 混凝土现场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耐久性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模型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1.3.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1.4 试验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模型 |
2.1 引言 |
2.2 数据分析的最小二乘法 |
2.3 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模型的建立 |
2.3.1 单因素分析 |
2.3.2 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模型的建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模型的确定 |
3.3 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矿粉掺量的确定 |
3.4 配合比设计步骤 |
3.5 算例 |
3.6 小结 |
第四章 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制备 |
4.2.1 原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
4.2.2 试验辅助设备、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
4.2.3 配合比设计及计算 |
4.2.4 混凝土制备 |
4.3 抗压强度试验 |
4.3.1 试验仪器 |
4.3.2 试验步骤 |
4.3.3 数据分析 |
4.4 RCM试验 |
4.4.1 试验仪器 |
4.4.2 试验步骤 |
4.4.3 数据分析 |
4.5 电通量试验 |
4.5.1 试验仪器 |
4.5.2 试验步骤 |
4.5.3 28d数据分析 |
4.5.4 56d数据分析 |
4.6 扩散系数与电通量关系分析 |
4.7 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比较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耐久性调控的有限元法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耐久性调控的确定性有限元法 |
5.2.1 氯离子扩散分析的有限元法 |
5.2.2 基于氯离子扩散分析的耐久性调控 |
5.2.3 算例 |
5.3 混凝土耐久性调控的可靠度蒙特卡洛有限元法 |
5.3.1 氯离子扩散的蒙特卡洛有限元法 |
5.3.2 可靠度计算的蒙特卡洛有限元法 |
5.3.3 可靠度计算的蒙特卡洛有限元法的耐久性调控 |
5.3.4 算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发明专利申请情况 |
四、均匀设计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D]. 秦琳.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高强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 朴世玮.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3]圆管支撑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毛鲁宁.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4]轻质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减振特性研究[D]. 尤佺. 东南大学, 2019
- [5]基于再生骨料堆积密实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均匀设计研究[D]. 郭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8)
- [6]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志航. 长安大学, 2019(01)
- [7]地热丰富区隧道混凝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研究[D]. 吴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8]基于均匀设计的高地温隧洞衬砌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J]. 宿辉,康率举,屈春来,李琦,杨家琦,刘翌晨. 水利水电技术, 2017(07)
- [9]C55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主梁的应用研究[D]. 林远志.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2)
- [10]抗氯盐侵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耐久性调控[D]. 文涛. 广西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