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与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琪[1](2021)在《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社区承担的职能也越来越多。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管理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过去我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以居委会成员为主的,己经无法适应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当前城市社区工作者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对社区工作者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近年来城市社区工作的各种基本运行机制已逐步确立起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关键问题在于城市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程度不够。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社区工作者必须走职业化路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必然要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是与社会治理进程相辅相成的。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对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四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日常观察、个别访谈、收集资料,发现薪酬福利待遇较低;缺乏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缺乏社会支持;专业技能有待提高;职业前景不明确等问题。从中构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框架,从专业技能、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职业发展、职业保障五个方面对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的调查结果也支持了城市社区工作者须加快职业化进程和职业化建设。通过量化分析提出促进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与职业定位相适应的准入门槛;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标准;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的培育体系。按照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社区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新问题,所以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是必要的。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分析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将有利于深化社会工作和促进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总结可行的职业化路径,可供我国其他城市借鉴参考。
王会玲[2](2021)在《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研究 ——以济南市H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地位愈加重要,作为党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就城市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域治理现代化,其能力状况与建设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因此,提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已有的能力模型和能力词典,通过政策、文献和实践三个视角,梳理与城市社区工作者相关的能力指标。在政策文件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以济南市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初步确定了能力指标体系,编制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最终保留36个能力指标,建立了包括4个维度36项指标在内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能力模型的效度进行了验证,心理测量学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为开展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根据能力理论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具体分析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具备情况,并对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水平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得出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下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优势以及能力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成因,具体包括教育培训不完备、绩效考核缺少社区书记/主任、职业发展不通畅、薪酬策略水平模糊以及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落实难五个方面。最后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能力不足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在发挥现有城市专职工作者能力优势的基础上,从科学规划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城市社区两委书记/主任绩效考核主体作用、优化职业发展环境、保持薪酬一致性与稳定性、落实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五个层面探究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提升路径,力图通过对当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能力研究,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方向。
朱甜甜[3](2021)在《社会工作督导助推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 ——以天津市S项目为例》文中提出社区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能力建设不容忽视。由政府和街道引进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促进社区工作者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以及社区内生性力量的发展,激发社区服务的活力。本文基于成就需要理论、职业发展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从社会工作督导自身教育性因素、价值观因素、实践性因素、专业支持性因素、行政性因素等5个方面以及外在环境因素对助推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笔者对天津市南开区C街道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项目进行细致了解和深入调查,从该项目为立足点进行一次经验研究,一方面延伸现有的研究领域,另外一方面,扩充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的实践途径,提高社区工作者社区服务能力专业化水平,保障社区治理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在研究方法上,论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文献资料,按照项目的运行流程进行详细描述,从项目的初期构思、运行、执行情况评估等三个方面的逻辑对其进行解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项目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发挥社会工作专业背景优势。在论文结尾的讨论部分,从社会工作督导助推层面、外在环境层面对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提出建议。
陈艳[4](2020)在《Z市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2018年,镇江市开始探索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是直接服务于居民的,他们除了需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解决困难的综合素质。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需要进一步探索激励措施的研究,完善激励对策。本文主要以D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了解目前D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学历构成以及薪资待遇等。通过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重点分析D街道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措施在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要求,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角度,提出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的对策。通过研究有以下发现:(1)D街道虽然对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措施进行了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职业认知与定位模糊、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水平低、社区工作者产生不公平感;社区工作枯燥无味、社区工作者专业素质不高、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这些问题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2)通过问题分析,得出D街道在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归纳概括为法律学习与执行意识不强、保障体系落实不到位、绩效考核不合理、对社区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实现自我价值渠道有限这六个方面。(3)根据社区工作者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上的需求,提出完善意见,从加强学习和宣传力度、强化物质保障、严控绩效分类管理、突出情感激励与荣誉激励、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培训、拓展实现价值渠道这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从而充分发挥激励措施的作用,提高D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范灵羚[5](2020)在《大连市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特别提出要着重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善,而社会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要从社区着手。社区,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假设社区管理地差强人意,相当于根基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同时,社区管理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是分不开的,城乡社区的服务以及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准和综合效率。由于政府职能的改变,权利责任实现了向下的过渡和转变。在社区工作的相关人员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和工作,这些也变成了推行政府决策和制度最有效的见证方式。随着社区工作者得到的社会关注程度及认可程度越来越高,有意愿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原有的招聘及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需求,已经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调;因此,更科学有效的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管理,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前提。本文以大连市西岗区七个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资料并制定调查问卷,对西岗区544名社区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来探究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首先,现阶段西岗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可度偏低,导致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和推动力;其次,招聘渠道单一,导致工作者的年龄,学历,性别等层面与岗位并不匹配;最后,不够合理的培训安排,对社区工作者个人专业化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对于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的更深层研究,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通过改善民众的认知,使得群众对社区工作者这一职业更加了解,由此提升在社区的工作人员社会地位;第二,补充和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的雇佣制度,改善岗位和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在现有招聘体系下,使得社区工作者的整体架构更加牢固;第三,适当合理地调整社区工作人员的薪资体系和相关制度,构建一体化的社区工作人员激励与培养体系。
张璐[6](2020)在《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实践 ——价值观二维结构适用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工作可以看成是一种助人活动、一种助人过程、一种助人方法、一种专业、一种制度,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行动。社区工作不仅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也是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之一。社区日常工作项目的开展结果不仅取决于政府政策、实施环境等因素,也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相关,尤其是当今处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之间的社区工作者,秉持怎样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可能会导致行动效果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行动的视角,借助价值观二维结构分析工具,分析当今处于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形成了怎样的价值观,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目前的社区社会工作者有怎样的影响,同时扩宽价值观二维结构的适用范围。基于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在B社区观察、实习与访谈发现: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人的价值观的认识、对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其中对在对人的价值观的认识和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两个方面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比较吻合的,在对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方面社区工作者认为社区与居民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平等的,会经验性的先入为主,而且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话语关系是社区工作者居高临下的。通过这些差异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包括:1.经验性的先入为主;2.话语权缺失;3.领导意见为主;4.注重“人情味”四个方面。基于以上发现,为后续在职业化向专业化过程中重新探讨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转变打下了一个比较的基础。研究者以社区的具体项目“红色小院”为案例,利用价值观二维结构建构了以党委为主导的类似项目的可供借鉴的操作化模式,这样一种类型的项目在质的目标是“创新社区治理思路,打造示范社区”,可以被操作成目的性评价维度和技术性评价维度,目的性评价维度拆分为居民需求满足度、居民参与度和社区资源整合度三个维度,技术性评价维度是以实地走访、网络媒体、宣传通知的技术手段。在提供可供借鉴的实务操作模式的同时试图扩宽价值观二维结构的适用领域。
陈坤[7](2020)在《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社区工作者是开展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可以实现社区治理能力质的提升。2016年底,淮安市原清河区、清浦区合并为清江浦区,成为全市唯一的主城核心区。截至2018年末,清江浦区常住人口 65.83万人,户籍总人口为57.1269万人,其中超过80%为城镇户籍。因此,加强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清江浦区社区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梳理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淮安市清江浦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吸收借鉴国外和国内在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方面的成功做法,提出了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外国内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为研究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通过社区、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等相关概念的研究,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此外,阐述本文研究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理论基础,主要为治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第三章,对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淮安市清江浦区在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探究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的经验借鉴。本章节通过梳理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在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进程以及国内北京、福州、上海等地区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的举措,总结出可供淮安市清江浦区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借鉴的经验做法。第五章,深化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的对策。结合淮安市清江浦区实际及国内外在探究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上的经验做法,就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提出建议。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坚持不懈的推进下去。本文写作为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地区在推进该项工作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金鑫月[8](2020)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历程研究 ——基于s市17名社工的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利益结构分化,社会矛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加强基层矫正工作、建立预防犯罪工作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进一步完善和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社会工作开始介入社区矫正领域,作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的矫正社会工作者,他们的职业认同的发展历程不仅影响着矫正社工服务的质量,还会对矫正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研究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历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上海市17位矫正社会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经历,从认知、职业情感以及职业行为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描述,同时对影响职业认同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矫正社工的职业认同发展包括初始期、波动期、危机期或成熟期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是由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塑造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宏观政策的支持、高校教师的专业支持、矫正机构的组织支持以及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内在转化促进了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发展;然而,社区矫正制度不完善、矫正社会工作的职业定位与边界不清晰、矫正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知度低、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职业认同上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提出提升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建议:第一,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第二,明确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职责范围;第三,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第四,增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以此来提升矫正社工的职业认同。
徐莹莹[9](2019)在《双重转型背景下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基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在各种社会制度与生活环境的影响下,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这两个群体发生了很大的转型,二者互动关系的形态也发生了转变。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在社区共同体中,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这种互动关系随着制度的变迁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上海市H区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实践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在理论视角上,采用了“制度与生活”的视角,分析作为制度代理人的社区工作者和作为生活主体的社区居民在社区这一生活领域互动关系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资料收集方法,梳理了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这两个群体的特征。基于对访谈材料的分析,本文将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关系形态归纳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专业性关系三种。研究发现,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互动关系经历了从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专业性关系的演变过程,每一时期主导的关系形态有所不同,这种转变背后是基于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关系正在从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从人格化关系走向非人格化关系的逻辑。而且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和社区工作者职业制度的建立等正式制度自上而下地推动着二者互动关系的演变。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过程中又自下而上产生了议事平台、自治项目、三会制度等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实践结果。这些非正式制度共同促进正式制度的变革,进而推动着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所建立的专业性关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对社会治理专业化要求的提高,专业性关系的建立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够促进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更好地建立专业性关系,从而提升社区服务的成效。所以本文最后从价值伦理、专业方法、专业队伍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方法和路径。
解颖[10](2019)在《镇江市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社区工作不断向复杂化、多元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设一支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已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中之重。2018年以来,京口区聚焦社区治理新形势新目标,开展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社区治理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倦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研等方法,对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京口区社区工作者“岗责利”统一、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在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米”方面也取得一定突破。研究发现,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为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职业流动频繁;从组织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为管理经费不足、教育培训效果欠佳。这些问题影响制约着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阻碍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的发展。经过分析,将问题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三点:一是部分社区工作者职业归属感不强;二是体制性弊端导致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运行不畅;三是职业化管理所需支持保障尚有不足。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进一步优化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提出建议:一是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建立完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两级管理模式、科学开展绩效考核并强化其结果运用。二是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归属感,包括: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评价机制、进一步拓宽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三是深化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探索和实施多元主体的分类管理、强化以实务操作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四是注重挖掘各类社会力量和资源,包括:探索建立综合性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希望能够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略尽绵薄之力。
二、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与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与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区工作者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区工作者 |
2.1.2 职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双因素理论 |
2.2.2 期望理论 |
2.2.3 人职匹配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现状研究 |
3.1 哈尔滨市社区治理与工作者队伍现状 |
3.2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访谈情况 |
3.2.1 访谈设计 |
3.2.2 访谈结果分析 |
3.3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构建 |
3.3.1 专业技能 |
3.3.2 工作态度 |
3.3.3 价值观念 |
3.3.4 职业发展 |
3.3.5 职业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水平研究设计 |
4.1 样本的选择与分布 |
4.2 职业化问卷设计与检验 |
4.2.1 问卷设计和赋值 |
4.2.2 问卷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4.3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水平分析 |
4.3.1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总体水平的分析 |
4.3.2 基于个人特质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的对策 |
5.1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的培育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学习 |
5.2 调动工作积极性,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态度 |
5.3 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使社区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 |
5.4 为社区工作者提供职业晋升发展道路 |
5.5 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标准,保障社区工作者权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访谈提纲 |
附录2 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研究 ——以济南市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社区及其治理 |
2.1.2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 |
2.1.3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能力理论 |
2.2.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3章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1 研究设计 |
3.1.1 政策文本分析 |
3.1.2 文献分析 |
3.1.3 半结构化访谈 |
3.1.4 问卷预试 |
3.2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的建立 |
3.2.1 项目分析 |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2.3 信度检验 |
3.2.4 模型的提出 |
3.3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的检验 |
3.3.1 人口统计学样本情况 |
3.3.2 信度检验 |
3.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章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现状分析 |
4.1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现状 |
4.1.1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具备情况 |
4.1.2 城市社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水平差异分析 |
4.1.3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现状总结 |
4.2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成因 |
4.2.1 教育培训缺少统筹规划 |
4.2.2 绩效考核缺乏社区书记/主任主导作用 |
4.2.3 职业发展不通畅 |
4.2.4 薪酬策略水平模糊 |
4.2.5 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落实难 |
第5章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提升的路径 |
5.1 科学规划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
5.1.1 统筹设计教育培训 |
5.1.2 全员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 |
5.2 充分发挥社区两委书记/主任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
5.2.1 强化社区两委书记/主任的绩效考核主体和辅导师作用 |
5.2.2 做好绩效考核结果反馈 |
5.3 优化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环境 |
5.3.1 明确人事关系 |
5.3.2 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
5.4 保持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
5.4.1 保持薪酬的内部一致性 |
5.4.2 保持薪酬的稳定性 |
5.5 落实城市社区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 |
5.5.1 制定落实工作准入清单 |
5.5.2 积极推动管理服务资源下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评估调查问卷 |
附录二: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访谈情况表 |
附录三: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访谈提纲(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用) |
附录四: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访谈提纲(区民政局、街道办等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社会工作督导助推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 ——以天津市S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能力 |
1.3.2 专业能力 |
1.3.3 社区工作者 |
1.3.4 社会工作督导 |
1.4 理论基础 |
1.4.1 成就需要理论 |
1.4.2 职业发展理论 |
1.4.3 人力资本理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文献评析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相关政策梳理 |
2.1.1 国家相关政策梳理 |
2.1.2 天津市相关政策梳理 |
2.2 天津市南开区C街道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1 样本的基本概况 |
2.2.2 专业能力现状 |
2.2.3 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社会工作督导助推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社会工作督导自身因素 |
3.1.1 教育性因素 |
3.1.2 价值观因素 |
3.1.3 实践性因素 |
3.1.4 专业支持性因素 |
3.1.5 行政性因素 |
3.2 外在环境因素 |
第四章 社会工作督导介入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必要性分析 |
4.1.1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区工作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 |
4.1.2 督导工作质量对服务使用者的服务成效产生间接影响 |
4.1.3 社会工作的特性助推社会工作督导机制的完善 |
4.2 可行性分析 |
4.2.1 增强社会工作督导对行政体制的适应性 |
4.2.2 增进社区工作者从“技能培养”向“能力培养”转变 |
4.2.3 促进社会工作知识与“本土情境”的相互融合 |
第五章 社会工作督导助推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的实务过程 |
5.1 实务项目的设计与执行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目标 |
5.1.3 项目思路 |
5.1.4 项目过程描述 |
5.1.5 项目的执行 |
5.1.6 评估项目成效 |
5.2 能力提升项目的反思 |
5.2.1 项目的优势 |
5.2.2 项目中存在的不足 |
5.2.3 助推过程中的经验与实务反思 |
第六章 社会工作督导助推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建议 |
6.1 社会工作督导助推层面 |
6.1.1 激发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兴趣 |
6.1.2 引导社区工作者注重反思性学习模式 |
6.1.3 建立“双向协同伙伴”的督导关系 |
6.1.4 为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搭建平台,促进双方协作 |
6.1.5 提高社会工作督导的不可替代性 |
6.1.6 形成内部督导与外部督导优势互补 |
6.2 外在环境层面 |
6.2.1 营造良好的社区工作政策环境 |
6.2.2 创立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站和载体 |
6.2.3 加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拓展社区发展 |
6.3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一社区工作者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针对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的调查问卷 |
附录E 针对社工机构督导的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Z市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 |
2.1.2 社区工作 |
2.1.3 社区工作者 |
2.2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第3章 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基本情况 |
3.1.1 D街道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现状 |
3.1.2 D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组成结构 |
3.1.3 D街道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情况 |
3.2 D街道社区工作者实施激励措施现状 |
3.2.1 实施“三岗十八级” |
3.2.2 推行资格认证制度 |
3.2.3 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 |
3.2.4 增强社区工作者归属感 |
3.3 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调查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激励满意度分析 |
3.3.3 激励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
第4章 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保健因素分析 |
4.1.1 职业认知与定位模糊 |
4.1.2 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水平低 |
4.1.3 产生不公平感 |
4.2 激励因素分析 |
4.2.1 社区工作枯燥无味 |
4.2.2 社区工作者专业素质不高 |
4.2.3 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
第5章 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保健因素分析 |
5.1.1 法律学习与执行意识不强 |
5.1.2 保障体系落实不到位 |
5.1.3 绩效考核不合理 |
5.2 激励因素分析 |
5.2.1 对社区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 |
5.2.2 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 |
5.2.3 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有限 |
第6章 D街道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的对策 |
6.1 保健因素方面激励措施的完善对策 |
6.1.1 加强学习宣传和引导力度 |
6.1.2 强化物质保障 |
6.1.3 严控绩效分类管理 |
6.2 激励因素方面激励措施的完善对策 |
6.2.1 突出情感激励与荣誉激励 |
6.2.2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培训 |
6.2.3 拓宽实现价值渠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大连市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 |
1.社区工作者 |
2.职业化和专业化 |
3.相关理论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3.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 |
(一)国外社会工作者管理经验借鉴 |
1.美国的自我管理类型 |
2.新加坡的中央领导类型 |
3.日本的两者皆有类型 |
(二)国内城市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1.广州的“职业化+专业化”模式 |
2.厦门的“培训+考核”体系 |
3.贵阳的政社划分方法 |
三、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一)西岗区社区工作者结构状况 |
1.性别结构分析 |
2.学历结构分析 |
3.年龄结构分析 |
4.工作职务结构分析 |
5.工作年限结构分析 |
(二)西岗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现状 |
1.专业背景分析 |
2.职业资格水平分析 |
(三)西岗区社区工作者培训现状 |
1.职业资格培训 |
2.专门业务培训 |
(四)西岗区社区工作者发展状况 |
1.薪酬现状分析 |
2.晋升现状分析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原因分析 |
四、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工作问题的调查 |
(一)研究工具的设计 |
1.调查的技术路线 |
2.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实施的过程 |
1.调查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
2.缺失值及无效问卷处理 |
3.信效度分析 |
(三)数据统计分析 |
1.工作保障问题分析 |
2.工作激励问题分析 |
(四)问题与原因分析 |
1.工作者工作缺乏激情与动力 |
2.激励不足 |
3.晋升渠道不畅通 |
4.考核制度不科学 |
5.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可度不高 |
五对策建议 |
(一)拓宽西岗区社区工作者考录渠道 |
1.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2.完善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设置 |
3.坚持公开选聘制度 |
(二)建立健全西岗区社区工作者激励制度 |
1.建立科学薪酬待遇制度 |
2.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考核制度 |
3.完善社区工作者晋升制度 |
4.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制度 |
(三)增强西岗区社区工作者工作认同感 |
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2.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实践 ——价值观二维结构适用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一、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研究 |
(二)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区工作行动效果的影响研究 |
(三)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专业化和专业化的研究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会行动系统 |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
(三)职业专业化和专业化社区工作者 |
三、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B社区组织架构和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 |
一、社区组织架构 |
(一)社区概况 |
(二)组织架构 |
(三)社区工作者情况 |
二、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 |
(一)工作环境 |
(二)人员配备及主要职责 |
(三)工作内容 |
(四)绩效考核 |
(五)薪资待遇 |
第四章 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
一、社区工作基本情况 |
(一)常规工作 |
(二)协调工作 |
(三)突发情况 |
二、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
(一)对人的价值观的认识 |
(二)对人与他人关系的价值观的认识 |
(三)对社会环境价值观的认识 |
三、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与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经验性的先入为主 |
(二)话语权缺失 |
(三)领导意见为主导 |
(四)注重“人情味” |
四、小结 |
第五章 “红色小院”社区工作项目实践的价值观结构构建与分析 |
一、“红色小院”项目概况及开展情况 |
(一)小院缘起 |
(二)对小院的认知 |
(三)小院开展情况 |
二、社区党建引领项目实践中的社区社会工作价值观二维结构构建 |
(一)构建案例项目时间的目的性维度 |
(二)构建案例项目实践的技术性维度 |
三、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 |
2.1.2 社区工作者 |
2.1.3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组织管理理论 |
3 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现状分析 |
3.1 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所采取的举措和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专业化程度不高 |
3.2.2 人员稳定性不强 |
3.2.3 工作范围模糊 |
3.2.4 绩效管理不够规范 |
3.3 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社区工作者培训机制不健全 |
3.3.2 社区工作岗位吸引力不强 |
3.3.3 社区事务准入机制不健全 |
3.3.4 社区工作者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概况 |
4.1.1 美国:建立专业社工教育体系 |
4.1.2 新加坡:政府推动发展解决“三低”问题 |
4.1.3 日本:社会工作者执业制度 |
4.2 国内其他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概况 |
4.2.1 北京市:建立社区工作者甄选机制 |
4.2.2 福州市:打造社区人才“培养链” |
4.2.3 上海市:“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 |
4.3 经验借鉴 |
4.3.1 准入门槛职业化 |
4.3.2 培养机制职业化 |
4.3.3 薪酬激励职业化 |
4.3.4 目标管理职业化 |
5 深化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的具体对策 |
5.1 完善社区工作者入职选聘和教育培训制度 |
5.1.1 完善社区工作者入职选聘制度 |
5.1.2 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培训制度 |
5.2 提高岗位吸引力 |
5.2.1 增强职业的社会认同感 |
5.2.2 提升薪酬水平 |
5.2.3 拓宽发展空间 |
5.3 为社区工作者“减负” |
5.3.1 推动社区事务准入机制的实施 |
5.3.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
5.4 完善绩效考核 |
5.4.1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
5.4.2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历程研究 ——基于s市17名社工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 |
2.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研究 |
3.关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研究 |
4.文献评析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1.社区矫正 |
2.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 |
3.职业认同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初始期 |
(一)职业认知模糊 |
1.职业本身的知晓度不够 |
2.职业性质认识不清 |
(二)职业情感理想 |
1.职业收入期待高 |
2.职业体面 |
3.职业崇高 |
(三)职业选择动机多元 |
1.职业与专业对口 |
2.职业岗位的机遇 |
3.职业特点与家庭观念契合 |
4.消极工作经历的反向推动 |
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波动期 |
(一)职业认知逐渐清晰 |
1.逐步认识矫正工作的内容 |
2.逐步了解矫正工作的服务对象 |
3.逐渐与多支矫正工作队伍共事 |
4.逐步明确职业性质 |
(二)职业情感焦虑 |
1.专业工作压力大 |
2.面对伦理困境不知所措 |
(三)职业行为波动 |
1.行政性工作与专业工作不平衡 |
2.选择性逃避专业工作 |
3.面对专业性工作“力不从心” |
四、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多元衍化一:危机期 |
(一)职业认知迷茫 |
1.对社工价值的怀疑 |
2.转岗的迷茫 |
(二)职业情感倦怠 |
1.疲于应对“三角”关系 |
2.缺乏自主探索空间 |
(三)职业行为懈怠 |
1.工作目标不清晰 |
2.安于现状 |
五、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多元衍化二:成熟期 |
(一)职业认知清晰 |
1.正确认识“双重身份” |
2.专业关系认知清晰化 |
(二)职业情感深厚 |
1.职业的成就感:专业关系融洽 |
2.职业的满足感: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三)职业行为成熟 |
1.保持职业期待 |
2.自我的反思与学习 |
3.同事关系和睦 |
六、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历程分析 |
(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历程 |
1.职业认同的初始期 |
2.职业认同的波动期 |
3.职业认同的多元衍化阶段:危机期和成熟期 |
(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发展的有利因素 |
1.宏观的政策支持 |
2.高校教师的专业支持 |
3.矫正机构的组织支持 |
4.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内在转化 |
(三)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发展的阻碍因素 |
1.社区矫正制度不完善 |
2.矫正社会工作的职业定位与边界不清晰 |
3.矫正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知度低 |
4.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不足 |
七、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1.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发展历程 |
2.制度、组织、个体共同影响下的职业认同逻辑 |
(二)提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对策建议 |
1.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
2.明确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职责范围 |
3.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 |
4.增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
(三)研究贡献 |
1.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研究的推进 |
2.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关注 |
(四)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致谢 |
(9)双重转型背景下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基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视角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视角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双重转型 |
2.1 制度的代理人——社区工作者的转型 |
2.1.1 队伍结构的合理化 |
2.1.2 工作方式的现代化 |
2.1.3 自我认知的职业化 |
2.2 生活的主体——社区居民的转型 |
2.2.1 居民身份的转变 |
2.2.2 居民诉求的多样化 |
2.2.3 参与行为的自主化 |
第3章 双重转型背景下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形态 |
3.1 情感性关系 |
3.1.1 情感性关系的表征 |
3.1.2 情感性关系的建立策略 |
3.2 工具性关系 |
3.2.1 工具性关系的表征 |
3.2.2 工具性关系的建立策略 |
3.3 专业性关系 |
3.3.1 专业性关系的表征 |
3.3.2 专业性关系的建立策略 |
第4章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演变 |
4.1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演变的制度基础 |
4.1.1 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 |
4.1.2 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 |
4.1.3 社区工作者职业制度的建立 |
4.2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 |
4.2.1 以情感性关系为主导的单位制时期 |
4.2.2 以工具性关系为主导的社区建设时期 |
4.2.3 以专业性关系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时期 |
4.3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演变的背后逻辑 |
4.3.1 从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 |
4.3.2 从人格化关系走向非人格化关系 |
4.4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演变的实践结果 |
4.4.1 议事平台的搭建 |
4.4.2 自治项目的出现 |
4.4.3 三会制度的确立 |
第5章 专业社会工作对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启示 |
5.1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必要性 |
5.1.1 有利于建设社区工作者的队伍 |
5.1.2 有利于提高社区服务的成效 |
5.2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路径 |
5.2.1 价值伦理的介入 |
5.2.2 专业方法的介入 |
5.2.3 专业队伍的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镇江市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工作者 |
2.1.2 职业化与职业化管理 |
2.1.3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区治理理论 |
2.2.2 职业发展理论 |
2.2.3 职业倦怠理论 |
第3章 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做法及成效 |
3.1 京口区基本情况 |
3.2 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
3.2.1 扭牢社区治理与社工职业化管理“顶层设计”工作关键 |
3.2.2 规范社区工作者招录、员额管理工作 |
3.2.3 推广“全科+全能”社工管理方式 |
3.2.4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 |
3.3.1 问卷调查 |
3.3.2 实地观察和个别访谈 |
3.4 京口区探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初步成效 |
3.4.1 社工“岗责利”相统一 |
3.4.2 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
3.4.3 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协同推进 |
第4章 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个人层面 |
4.1.1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问题严重 |
4.1.2 社区工作者职业流动频繁 |
4.2 组织层面 |
4.2.1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经费不足 |
4.2.2 职业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
4.3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3.1 部分社区工作者职业归属感不强 |
4.3.2 体制性弊端导致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运行不畅 |
4.3.3 职业化管理所需支持保障不足 |
第5章 优化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的对策 |
5.1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
5.1.1 建立完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两级管理模式 |
5.1.2 科学绩效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 |
5.2 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归属感 |
5.2.1 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评价机制 |
5.2.2 进一步拓宽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 |
5.3 深化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 |
5.3.1 探索实施多元主体的分类管理 |
5.3.2 强化以实务操作为重点的教育培训 |
5.4 注重挖掘各类社会力量和资源 |
5.4.1 探索建立综合性信息平台 |
5.4.2 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镇江市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B |
访谈提纲 |
四、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与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研究[D]. 王子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研究 ——以济南市H区为例[D]. 王会玲. 山东大学, 2021(02)
- [3]社会工作督导助推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 ——以天津市S项目为例[D]. 朱甜甜.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4]Z市D街道社区工作者激励措施研究[D]. 陈艳. 江苏大学, 2020(05)
- [5]大连市西岗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D]. 范灵羚.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实践 ——价值观二维结构适用性探讨[D]. 张璐.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淮安市清江浦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改革研究[D]. 陈坤.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历程研究 ——基于s市17名社工的访谈[D]. 金鑫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双重转型背景下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互动关系的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基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D]. 徐莹莹.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镇江市京口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研究[D]. 解颖. 江苏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