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文化不能回避的经济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袁家三[1](2020)在《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强大的解释力,受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热切关注。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同样也受到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作为研究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企业伦理学同样也不能回避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探讨。这样,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以企业伦理为起点,全面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等深层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培育机制的构建展开研究,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从企业层面,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怎样促成社会资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探索。讨论企业社会资本,必须先确定一个前提,这就是人的社会性以及企业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企业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在具有经济性的同时,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必然发生社会化联系,因而也具有社会性。作为个体的人及作为法人的企业所具有的社会性,都包含有道德关系,具备特定的伦理内涵。因此,从企业伦理视角,运用文献分析与归纳法、案例研究法、对比与借鉴法、移植拓展广泛吸纳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企业社会资本伦理蕴涵及其培育机制的研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以企业伦理为起点,就是着眼于企业社会资本所必需的价值前提和伦理纽带,将伦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社会资本研究中,尤其是运用五种基本的伦理学理论,即德性论、功利主义、非后果论、综合社会契约论和关怀伦理的分析方法,来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探讨。而在培育机制建构方面,既要讨论伦理方面的机制,也要探讨非伦理方面的机制,如此才能建构企业社会资本的整个培育机制。从伦理角度来看,企业伦理是企业的道德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建立起的可以从中获取企业运营所需要资源的内外部社会化联系,以及蕴含在这些社会联系中为企业各项活动提供支持的共同理念、价值和规范。企业社会资本可以被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两个维度,以及以员工为主体的个人社会资本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法人社会资本两个层次。同时,按照其构成要素不同也可以划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种类型。通过回顾社会资本理论的演变过程,并从伦理的角度来解析企业社会资本,对比企业三种主要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人的关系,人们可以发现,物质资本联结人的自然性,人力资本体现人的实践性,而社会资本基于人的社会性。企业社会资本中,结构性社会资本存在着与利益关系并存的道德关系和与经济权利并行的道德权利;认知性社会资本具有信任、合作、共享、共同追求和职业精神等伦理内涵。这些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意蕴,并使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产生三个方面的伦理作用,即协调义利冲突、平衡公平与效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体现为概念集合性、易流失性和可能产生负外部性等;企业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建立在拥有企业家及其基本社会关系,并以此为起点形成企业内外部合作关系的前提上;其作用机理则表现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整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等途径,实现其资本作用。从实践角度看,社会资本在企业现实运营中的培育实践面临一定的困境,主要包括对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伦理特质认识不足,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的驱动力不足,企业社会资本缺少保障和调节体系等。而当前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的发展,为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充分考虑企业社会资本的道德前提、伦理内蕴以及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机制宜从如下方面进行建构:首先,伦理方面,社会资本的培育要建构包括将伦理考量嵌入企业决策过程、明确基本道德责任标准、确立伦理决策流程、提升企业伦理决策能力等在内的企业伦理决策机制和职业伦理驱动机制,形成正确的伦理导向,这是积极社会资本构成的基础;其二,非伦理方面,要建构包括经济绩效驱动、社会心理驱动的动力机制,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核心机制;建构包括机构人员保障、激励约束保障和时空环境保障的保障机制;建构包括教育调节、社会参与度调节和规章制度调节的外部调节机制。上述建构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机制体系,是以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还需要要进一步对其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验证。扎根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成熟工具,利用该工具可演绎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建构的可能性。通过应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验证了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绩效的必然需求;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由伦理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外部调节机制构成,四种机制功能互相补充,可以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在上述四种机制下构建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有利于企业绩效增长的同时,还在促进企业与环境融合、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协调企业义利关系方面,发挥突出的伦理作用。企业社会资本作为新兴的重要概念,近年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真正纳入企业实践的较少,因此有必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认识这种新的资本形态,探索其培育的有效机制,为企业社会资本更好地进入企业实践,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作出更大的努力。
刘鸿宇[2](2020)在《企业伦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的单位作为政治、经济、伦理复合功能的社会实体,承担着生活生产、政治动员、道德教育等社会职责。改革开放后,社会承认并赋予了企业利益主体与独立法人的地位,企业成为了承担市场职能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化导致企业的伦理行为实践出现了分歧与差异:以工具理性为行动法则而缺少伦理规约的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取向做出损人利己的不伦理行为;而重视价值理性与伦理规约的企业则以道德责任主体的身份在参与市场活动并承担社会责任,其伦理实践方向仍在探索的道路上。可见每个企业均有着不同的道德意识发展水平,其伦理行为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伦理实践水平亦是良莠不齐。因此对企业伦理行为进行建构,改善并提升企业伦理实践力,在其伦理行为中探寻求利与求德的平衡点,对于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企业伦理行为是企业作为实体性的道德主体在现实伦理场域中展开的关涉价值取向与善恶判断的道德实践活动,对企业伦理行为的建构必须从实体性的道德主体与现实伦理场域出发,为企业的伦理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主体动力与外在规则导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企业伦理行为是基于企业道德主体能动性与外在伦理场域导向性的现实呈现。企业建立在契约关系与组织制度的基础之上,在其形式上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创生的伦理实体。与此同时企业亦是个体与集体相统一的整体性行为主体,具有自我道德意识与自主行为,是实体性的道德主体。企业道德意识与意志的发展构成了其道德能动性的内在精神动力;伦理场域则构造了企业“目的—手段”链的外在规范性成分,将社会价值与规范成分需求融入到企业伦理行为之中,确保企业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企业伦理行为的发生逻辑可以从行为的意图、规则与后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基于利益相关者关怀的伦理意图促进了企业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互惠,保证了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性以及企业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环境决定着企业组织伦理制度的确定及其外部规范性价值的关联,以社会激励或强制性的手段规导企业伦理行为的发展方向;负责任的企业道德主体对其预见性的后果负责并证明行为的正当性,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企业伦理行为理想类型中包含着“知”、“场”与“行”三个方面。“知”即为企业道德主体的自觉、自控、自律等能动力,与企业成员道德素质、集体道德良知紧密相关的,成为伦理行为发生的内源性动力;“场”即为伦理场域,是企业伦理行为发生外在性规则与强制性措施,具有客观现实性与稳定性,是企业伦理行为形成的外在导向;“行”即为企业伦理行为,它是在企业道德主体能动力与伦理场域外在压力的结合中产生的。当企业道德主体能动力不足时,在外界伦理场域的压力下,企业呈现出一种被动式的伦理行为模式;当企业道德主体能动力得以提升时,企业呈现出一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自觉伦理行为模式。企业伦理行为的实践致成方案则是从企业伦理能力、企业伦理制度与企业伦理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建构。其一,企业伦理能力构建在于通过培养企业伦理认知力、意志力与实践力来提升企业伦理行为能动性;其二,企业伦理制度建构是基于伦理场域客观规则与企业道德目标相结合的伦理行为实践导向机制;其三,企业伦理精神建构从企业公民的角度来看,是社会责任与伦理精神相统一的精神动力导向机制。
马津润[3](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余小林[4](2020)在《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与伦理是内生相连的,每一种经济模式都有其构建的伦理基础,并受到该伦理的约束。经济一旦脱离伦理约束,必然会产生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并危及经济本身。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发展循环经济,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没有被广泛地植入人心,无论是政府决策、企业生产经营还是公民消费等各个层面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形成运用生态伦理指导循环经济的广泛自觉,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来构建相应的生态伦理规范已势在必行。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从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章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章循环经济与生态伦理概述,主要通过对生态伦理的内涵及内容、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来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循环经济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具体来说,循环经济中蕴含着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等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说,生态伦理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基础,循环经济是生态伦理的一种实践形式。第三章主要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主体层面来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和论述。政府主要是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宏观政策、法律和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企业主要是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在生产经营等环节暴露出的生态伦理问题;公民个人主要是在生活消费行为中显现出的生态伦理问题。第四章主要是构建循环经济生态伦理的对策,针对第三章中揭示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生态伦理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思路和途径。政府——决策与执行生态化,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与生产经营生态化,个人——增强生态意识与生活方式生态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我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为我国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添砖加瓦。
雷智[5](2019)在《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民财富得到了快速积累。信托公司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成员,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见证了这40年的伟大进程,也发展成为总资产规模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行业,在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丰富投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上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信托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其发展状况对金融系统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信托业40年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资产新规等法规颁布的环境之下,信托公司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部分信托公司和个人将短期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出现了违背道德准则、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现象,失信违约、虚假宣传、贪污腐败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坏了信托公司形象、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卓越的金融伦理追求为信托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金融伦理将经济学中的金融活动行为与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相结合,是信托公司在金融活动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金融伦理不仅厘清了金融市场各主体金融行为的具体内容,同时也为信托公司的金融行为规范了准则,树立了标准,可以有效指导信托公司在金融活动中维护金融秩序,遵守市场规则,从而促进信托公司、金融系统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金融活动中所蕴含的伦理诉求出发,以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伦理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学和法律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具体环境,探讨了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信托公司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实证研究测量了我国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程度,揭示了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和提升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探索了提升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的现实路径。首先,本文对金融伦理影响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信托、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金融伦理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等,从信托公司在金融活动中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信托公司的伦理特征,探寻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和利益相关者等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嵌入机制、阻隔机制与认同机制。其次,本文构建基于信托公司伦理特征和经营特点的金融伦理评价模型和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构建信托公司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信托公司2008-2017年的公开年报数据,运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评价。再次,将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综合评价结果,运用EViews软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金融伦理能够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证据。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信托市场实际情况,探讨提升我国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的现实路径。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程度和核心竞争力水平稳步提升。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具有信托公司在金融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金融伦理特征和经营特点的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2008-2017的信托公司年报等面板数据,经评价分析后发现,近10年来,我国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程度虽然有所差异,但总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第二,我国信托公司金融伦理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状态。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程度与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成立年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公司控股股东性质方面,在样本期间,民营企业控股和金融机构控股所体现出的金融伦理程度最高,其原因可能是信托公司在控股股东长期积累的金融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的高起点上快速发展。而央企控股和有地方政府背景企业控股的信托公司则表现的较为不平衡,可能是作为地方区域性的资源垄断企业,信托公司在金融活动中更容易依赖资源禀赋而忽略了诚信、利他和受托责任等金融伦理因素。在公司成立年限方面,在样本期间,成立于2008年后的信托公司所体现出的金融伦理程度最高,成立于1988-2008年间的23家信托公司所体现出的金融伦理程度最低,而成立于1988年前的信托公司则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其可能原因是不同成立时间的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受到其发展期间不同金融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和行业发展阶段的综合影响。第三,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有较为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不同核心竞争力水平的信托公司有差异性影响,呈现出“倒U”型趋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且系数一直比较大,说明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在不同核心竞争力水平上,金融伦理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过程。其中,对于初创期和核心竞争力水平较低的信托公司(QR-10)来说,金融伦理对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较小;对于发展期和核心竞争力水平中低的信托公司(QR-10至QR-50)来说,金融伦理对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逐步提升;对于成熟期和核心竞争力中高水平的信托公司(QR-50至QR-70)来说,金融伦理对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达到顶峰;对于昌盛期和核心竞争力高水平的信托公司(QR-70)来说,金融伦理对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开始减弱,这可能是处于较高(领先于70%竞争者)核心竞争力水平的信托公司已处于行业内金融伦理水平的领先地位,这些信托公司可能缺乏动力进一步投入精力和资源来进一步提高自身金融伦理水平。这也说明,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的伦理程度对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的上限有一定影响。第四,金融伦理可以通过嵌入机制、认同机制和阻隔机制来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嵌入、阻隔和认同三个机制并通过实证进行了检验。结合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三个机制,提出了提升我国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的三个路径:一是通过增强法律制度建设和提高金融伦理活动中的监管力度来完善金融伦理制度层面的强制机制;二是通过提高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意识、采取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制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金融伦理发展策略以及建立全面的金融伦理管理体系来健全信托公司金融伦理的提升机制;三是通过提升信托公司高管的金融伦理认知水平和培育员工的职业道德精神来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疏导机制。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为金融伦理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现有关于金融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少量对金融行业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和保险业,对于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研究,特别是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仍然缺乏。第二,为金融伦理的实证研究补充了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分位数回归法应用到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计量分析中,实现了金融伦理对不同核心竞争力水平影响的作用差异与变化趋势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核心竞争力水平的信托公司差异化发展策略。第三,为中国环境下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本文从信托制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信托公司的伦理特征出发,研究了信托公司在金融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是诚信、利他和责任。通过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利益相关者、嵌入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分析了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嵌入机制、认同机制和阻隔机制,为中国环境下金融伦理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第四,为中国信托公司提升金融伦理水平和发展决策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托公司的金融伦理水平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有正向影响,但金融伦理对提升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程度与信托公司控股股东性质、成立年限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本文基于实证结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为政府和监管者、信托公司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提升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的实现路径。
李想[6](2019)在《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研究》文中认为晋商,主要是指活跃于明清时期的山西籍商人。在以地域划分的十大商帮中,发家起步最早、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国内势力最雄厚的晋商位居榜首。晋商的家庭伦理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传统责任感与商业权变性的有机,使其既不同于士绅家庭伦理,也有别于其他商帮家庭伦理。这些独特的家庭伦理,既为晋商的繁荣发展提供着人才和精神保障,也为中国家庭伦理的繁荣发展提供着独特养分。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激励下,在明清之际多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商人地位不断崛起的社会氛围中,晋商家庭以传统儒家的家庭责任伦理为根基,又生长出一些商人家族的独特要素。在父子关系中,晋商兴建大院定居以孝亲,崇儒和务实并重以育子,坚守以父为纲的儒家传统,但也闪烁出走出户庭追求真我的女性精神。在兄弟关系中,晋商秉持能者居尊的掌家理念,虽倡导兄友弟恭守望相助,但在物质资源丰厚的环境中难免迷失于争利内斗的消耗。在婚姻关系中,夫为妻纲是大前提,务实权变的择偶观念和女性意识觉醒的微弱光芒是新生事物。在主仆关系中,晋商主仆间践行着一以贯之的信义原则,创造了主仆同心、东掌互信的稳固局面,由此衍生出现代职业经理人的萌芽。晋商以商帮组织着称于世,其家庭伦理对于商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节约管理成本、积累道德资本以及增强经商实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尽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晋商家庭伦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建等级秩序鲜明、窖藏财富于不动产、重人情轻法制等时代局限性,对其走向衰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助推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中,晋商家庭伦理对于传承优良家风、塑造企业家精神、繁荣家族企业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姜珂[7](2017)在《当代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有近5000万家,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达到了60%,我国外贸出口进项中有68%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税收贡献有近53%,并为我国80%的就业人口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些转变显示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并且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人力资本不足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存在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忽视了管理中伦理问题,从而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并陷入伦理困境。因此,要想从根本解决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带来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不能单纯地依靠僵化的管理手段,应当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融入伦理理念,进而实现员工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双轨合一。之所以要解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伦理困境,是因为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重量不可小觑,由人力资源管理失当所引起的问题已经不单单一个管理上的或企业的问题,而是可能会造成动荡的社会问题。再则,我国想要实现“2025中国制造”的强国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贯彻,需要社会之中每个成员的配合和付出,而中小企业就是这其中十分庞大且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能够良性运转是各项举措顺利实施的基础。具体到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说,本文所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方向是管理伦理的一个分支,属于更具针对性的应用伦理范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伦理这两个领域理论的延伸和丰富。从现实层面来看,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体系不仅仅解决了中小企业当下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更有助于实现中小企业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意在说明治理国家,方法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如若没有仁义之心的引导也不可能使天下太平安定。其言下之意正好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伦理的关系,那就是二者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理论依据,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是一门深含伦理理念的学科。其次,笔者对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遇到的伦理困境进行了梳理,从观念、制度以及个体层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所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具体来说:在观念上表现为义利、公私、个人与集体层面的差异化;在制度上表现为人本关怀缺失、诚信危机、员工发展被忽视、责权利不均衡的现实状况;在个体层面表现为中小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伦理人格的不完善。之后,进一步探讨了造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频频出现伦理失范现象的外因,从经济环境、制约机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三个方面对外因进行了全方位地解读。再次,结合发达国家即德国和日本中小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整合梳理出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构建准则。最后,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准则并结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最终,笔者对中小企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体系进行了展望,即对内实现员工幸福、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以及塑造企业家的伦理精神,对外树立当代中小企业的新标签以及作为“企业公民”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
岳瑨[8](2016)在《企业经济伦理体征:含义、再造与基本理念》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通常由经济功能与伦理功能相互依存、彼此关联构成,是一种伦理型经济单元和经济型伦理单元的复合。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经济伦理体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企业必须不断地再造适应其经济伦理体征的价值观才能完善其二元系统的"合作体征",而合作体征的基础在于:运用忠诚理念,改善企业伦理认同;运用信任理念,融合企业社会资本。
刘天宇[9](2015)在《中华传统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阐释》文中研究指明“义利”思想自古有之,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课题。义利之辨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伦理思想史,由此而形成的义利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提升,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一些人将所得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道德水平不升反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泛滥横行。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义与利的关系,处理义与利的矛盾,涵养一种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绵延千年的“义利之辨”着眼,将义与利的关系加以解读,并对中华传统义利观的内涵进行阐述,总结概括出中华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进而对其积极性和历史局限性进行思想评述,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弘扬两方面入手,阐释中华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并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对实现中华传统义利观当代价值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作为中华文明珍贵资源的中华传统义利观能够在当代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王昊宇[10](2014)在《经济伦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以渭南市能源企业为例》文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全球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责任,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社会责任被全球众多国家以及区域化组织归入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推动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企业行为而引起的作为伦理评价对象的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社会活动等不可避免的要直接或间接的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伦理价值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经济伦理研究不能回避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回避人们的经济行为尤其是企业行为及其后果。从经济伦理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系统论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从经济伦理的视角,以渭南能源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为着手点,对能源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展开深入探讨,为渭南市能源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提出建议和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按照数据统计、实地考察、现状分析、遇到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渭南市能源企业的现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建设提出宝贵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文章从经济伦理和义利观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下的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论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本文分析了渭南市能源企业发展的现状,并利用区位商、结构增长率等方法得出渭南市能源企业正处于成熟期的发展阶段;再次,本文从经济、法律、环保、伦理道德四个方面,为渭南能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展开了阐述;最后本文从企业、政府和社会三个层次,为渭南能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给出了参考建议,为推动渭南能源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强能源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并推进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渭南市能源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自觉的承担起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工人权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并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渭南市能源企业的发展态势,为有效推动渭南市能源企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增长动力由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提供参考建议。
二、企业文化不能回避的经济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文化不能回避的经济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路线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重要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从资本到社会资本的理论演进 |
二、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
三、企业伦理研究及其对社会资本的观照 |
四、文献综述小结:研究空白或不足 |
第二节 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学基本理论 |
一、引入伦理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资本何以可能与必要? |
二、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代表性伦理学说 |
三、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内外社会联系与共同价值规范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与层次 |
三、企业社会资本的两种类型 |
四、“培育”及其主体、对象和相关方 |
第四节 扎根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解析 |
第一节 企业三种主要资本与人的关系 |
一、物质资本源于人对物的自然依赖 |
二、人力资本体现人的实践能力 |
三、社会资本基于人的社会互动 |
第二节 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 |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与结构性社会资本 |
二、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道德认同基础 |
第三节 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 |
一、信任: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
二、合作:社会资本的理性特质 |
三、共享:社会资本的活力源泉 |
四、共同追求:社会资本的精神动力 |
五、职业精神:社会资本的价值典范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作用 |
一、企业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 |
二、社会资本对企业义利冲突的协调作用 |
三、社会资本对企业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作用 |
四、社会资本对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与作用机理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 |
一、企业社会资本构成的复合性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易流失性 |
三、社会资本可能产生负外部性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 |
一、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前提 |
二、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途径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现状与机制建构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现状:困境与机遇 |
一、对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伦理特质认识不足 |
二、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投入驱动力不足 |
三、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缺少保障和调节体系 |
四、机遇: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的发展 |
五、困境的应对与机遇的把握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伦理决策机制 |
一、将伦理考量嵌入企业决策过程 |
二、明确基本道德责任标准 |
三、建立企业伦理决策流程 |
四、提升企业伦理决策能力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绩效驱动 |
二、职业伦理驱动 |
三、社会心理驱动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保障机制 |
一、机构人员保障 |
二、激励约束保障 |
三、时空环境保障 |
第五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外部调节机制 |
一、教育体系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二、社会参与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三、规范建设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第五章 基于“扎根理论”对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机制的验证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三级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分析 |
二、主轴式编码分析 |
三、选择式编码与结论构建 |
第三节 扎根演绎结果的验证分析 |
分析小结 |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企业管理人员对“社会资本”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社会资本通用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专项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通用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2)企业伦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企业伦理行为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伦理视域中的企业 |
一、企业的概念 |
二、企业作为创生性的伦理实体 |
三、企业作为实体性的道德主体 |
第二节 企业行为的哲学分析 |
一、行为与行动的哲学辨析 |
二、企业行为的概念 |
三、企业行为的伦理分析 |
第三节 企业伦理行为 |
一、企业伦理行为的涵义 |
二、企业伦理行为的界定 |
三、企业伦理行为的特征 |
四、企业伦理行为的异化 |
第二章 企业伦理行为的发生逻辑探究 |
第一节 企业伦理行为发生逻辑的哲学观 |
一、基于功利主义的发生逻辑 |
二、基于义务论的发生逻辑 |
三、基于综合社会契约论的发生逻辑 |
第二节 企业伦理行为发生的逻辑类型 |
一、组织伦理逻辑 |
二、社会压力逻辑 |
三、角色代理逻辑 |
四、社会绩效逻辑 |
第三节 企业伦理行为发生逻辑的论证 |
一、意向——利益相关者导向逻辑论证 |
二、环境——规则导向逻辑论证 |
三、后果——道德责任主体导向逻辑论证 |
第三章 基于实证研究的企业伦理行为理想类型建构 |
第一节 企业伦理实证研究概述 |
一、道德事实 |
二、伦理实证转向 |
三、伦理实证方法 |
第二节 企业伦理行为的主体动力因分析 |
一、扎根方法 |
二、访谈资料的收集、编码与范畴提炼 |
三、主体动力因模型的建构 |
第三节 企业伦理行为的场域因子分析 |
一、组织伦理场域的界定 |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三、场域因子的回归分析 |
第四节 企业伦理行为理想类型建构 |
一、类型Ⅰ—内源性动力行为 |
二、类型Ⅱ—导向性动力行为 |
第四章 企业伦理行为的实践致成 |
第一节 基于道德主体的企业伦理能力建构 |
一、伦理认知力 |
二、伦理意志力 |
三、伦理实践力 |
第二节 基于伦理场域的企业伦理制度建构 |
一、公正价值观建构 |
二、伦理认同机制建构 |
三、利益相关者信任机制建构 |
第三节 基于企业公民的企业伦理精神建构 |
一、企业公民的界定 |
二、企业责任自由度设计 |
三、企业伦理精神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述 |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文章创新点 |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伦理概述 |
(一)生态伦理的内涵及内容 |
(二)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
(三)循环经济中的生态伦理蕴涵 |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
(一)政府在推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
(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
(三)公民在消费过程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
四、构建循环经济生态伦理的对策 |
(一)政府层面:政府决策与执行生态化 |
(二)企业层面: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与生产经营生态化 |
(三)个人层面:个人增强生态意识与生活方式生态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一、金融伦理与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
二、金融伦理对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制 |
三、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企业经营活动遵循的伦理原则 |
一、基本矛盾关系 |
二、相互关联的子关系 |
三、不同伦理学派视角下企业经营中的伦理原则 |
第二节 金融伦理与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一、信托相关概念 |
二、金融伦理相关概念 |
三、核心竞争力相关概念 |
第三节 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相关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信托公司金融伦理与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
一、信托公司金融伦理的特征分析 |
二、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金融伦理与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
一、企业伦理价值观与企业伦理的关系 |
二、企业伦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三、金融伦理与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第三节 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一、基于信托市场的宏观视角分析 |
二、基于信托公司的中观视角分析 |
三、基于信托公司内部的微观视角分析 |
第三章 信托公司金融伦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测量 |
第一节 构建信托公司金融伦理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评测方法的研究及选择 |
二、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三、评价内容的确定依据 |
第二节 信托公司金融伦理评价的内容 |
一、诚信程度 |
二、利他意识 |
三、责任担当 |
第三节 信托公司金融伦理评价指标的设计 |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及依据 |
二、选取的评价指标 |
三、对评价指标的释义及度量方法 |
第四节 信托公司金融伦理的统计分析 |
一、样本的选取及信息来源 |
二、信托公司金融伦理评价 |
第四章 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框架构建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证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设计 |
一、信托公司金融伦理的衡量指标 |
二、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设计 |
三、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度量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数据收集与样本选取 |
二、计量模型的选择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提升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水平的路径 |
第一节 完善金融伦理制度层面的强制机制 |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
二、构建金融伦理活动中的监管机制 |
三、完善金融伦理信息的披露体系 |
第二节 健全信托公司金融伦理的提升机制 |
一、提高信托公司金融伦理意识 |
二、采取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 |
三、制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金融伦理发展策略 |
四、建立全面的金融伦理管理体系 |
第三节 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疏导机制 |
一、提升信托公司高管的金融伦理认知水平 |
二、培育信托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精神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经济凋敝,商品经济发展 |
一、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家庭义利观念 |
二、创业艰辛造就浓厚乡土情结 |
三、经商规模发展影响择偶观和婚姻观 |
第二节 多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一、儒家文化的自我反思和西方文化的外来冲击 |
二、“学贵践履”的学术特征指向务实的处世观 |
三、胡汉杂糅的地域特色孕育剽悍开放的民风 |
四、关公崇拜是拉拢相与的精神图腾 |
第三节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动和挣扎 |
一、社会地位的挣扎影响家庭成员职业取向 |
二、抑商氛围浓厚强化晋商证明自我的欲望 |
第二章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亲子伦理的坚持与变衍 |
一、储财建院以养亲 |
二、恪守尊卑以敬亲 |
三、知行合一的教育观 |
四、走出户庭追求真我的女性精神 |
第二节 兄弟伦理的继承与背离 |
一、能者居上合股经营的财产继承模式 |
二、兄弟友爱互助与争产内斗 |
第三节 婚姻伦理的保守与变通 |
一、务实权变的夫德 |
二、治家理政的妇德 |
三、妇女忠贞守节与私通二嫁同存 |
四、择偶取向务实与贞洁观的松弛 |
第四节 主仆伦理中一以贯之的“仁义” |
一、宽容仁厚慧眼识才的主德 |
二、忠信节义鞠躬尽瘁的仆德 |
三、人道主义关怀和避亲就乡的用人原则 |
第三章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历史评析与现代意义 |
第一节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历史价值 |
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节约管理成本 |
二、血缘地缘为依托增强经商实力 |
三、体恤仆从的人道关怀积累道德资本 |
四、热心公益的义行善举提升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历史局限 |
一、父权制压制个人创造性的发挥 |
二、分家析产动摇家庭团结 |
三、财富沉淀于不动产限制商业资本投入 |
四、盲目尚义削弱风险抵御能力 |
第三节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 |
一、构建和谐家庭的德性参考 |
二、塑造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引导 |
三、现代家族企业转型的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当代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意蕴 |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内涵是伦理理念的一种特殊体现 |
二、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伦理价值观为内在驱动力 |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以伦理原则为基本标准 |
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归宿 |
五、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是一种特殊管理伦理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二重属性 |
一、功利性与道义性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逻辑起点与终点 |
二、他律性与自律性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实践前提与保障 |
三、利己性与利他性统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发展的现实归宿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外在作用 |
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实践根本:调节作用 |
二、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现实升华:优化作用 |
三、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个体效应:激励作用 |
四、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内在追求:凝聚作用 |
第二章 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困境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 |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特征 |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观念层面: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伦理困境 |
一、义与利的兼顾失当 |
二、公与私的差异化理解 |
三、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难以并行 |
第三节 制度层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伦理困境 |
一、相关制度缺乏对人本关怀的现实实践 |
二、管理权威陷入诚信危机 |
三、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受到阻隔 |
四、权力与权利的不平衡分配 |
第四节 个体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主客体之间的伦理困境 |
一、管理伦理人格是对人内在品质的特殊诠释 |
二、管理伦理人格不完善的现实表现 |
第三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环境的原因 |
一、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伦理失调 |
二、市场经济行为陷入信仰危机 |
第二节 制约机制的原因 |
一、相关立法存在漏洞 |
二、公共监督能力缺乏强制性 |
第三节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一、自我约束观念的淡薄引发对法律的漠视 |
二、“企业公民”意识缺失导致对内外部责任的推卸 |
三、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对其发展的阻隔 |
第四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准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探求与分析 |
一、德国——选人、育人、留人三位一体的管理之道 |
二、日本——“家族主义”理念之下的共同发展 |
三、德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分析及启示 |
第二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理论基石 |
一、人性论:人员关怀的伦理构建 |
二、需求理论:激励引导的伦理构建 |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战略制定的伦理构建 |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以人为本,本理则固——人本原则 |
二、公平正义,责权利一统——公正原则 |
三、公私兼顾,协同发展——集体原则 |
四、和而不同,刚柔并济——和谐原则 |
第五章 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路径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观 |
一、以义利共生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价值前提 |
二、以员工利益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发展支点 |
三、以共同发展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终极追溯 |
第二节 建设合伦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人性化考量 |
二、树立以诚信为基础的高层管理权威 |
三、为员工提供可持续的、公平的职业发展空间 |
四、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高质量人才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完善相关的补充机制 |
一、优化伦理监督机制实现对管理行为的监管 |
二、推行全员参与的伦理教育完善管理伦理人格 |
第六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构建的愿景 |
第一节 对内:育修兼备,实现有温度的长期经营 |
一、提升员工在工作之中的幸福感 |
二、推进当代工匠精神的重塑与回归 |
三、继承与发扬企业家的伦理精神 |
第二节 对外:德义并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
一、中小企业标签化的破与立 |
二、做优秀“企业公民”肩承社会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华传统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传统“义利之辨”的研究 |
1.2.2 关于社会主义义利观研究 |
1.2.3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层面的义利观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难点和重点 |
1.5 创新点 |
2 中华传统义利观概述 |
2.1 义利概说 |
2.2 义利关系解读——义利之辨 |
2.3 中华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 |
2.3.1 秉承义利相通、见利思义的道德信条 |
2.3.2 坚持利缘义取、义以生利的行为准则 |
2.4 中华传统义利观的思想评述 |
2.4.1 积极性 |
2.4.2 历史局限性 |
3 中华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阐释 |
3.1 中华传统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1 有利于建立“以人为本”的公众价值观念 |
3.1.2 有利于营造“诚实信义”的大众文化氛围 |
3.1.3 有利于树立“互利共赢”的人际交往理念 |
3.1.4 有利于建立“回报社会”的企业、公民责任意识 |
3.2 中华传统义利观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思想来源 |
3.2.1 强调民族大义与人民利益 |
3.2.2 尊重并保障个人合法权益 |
3.2.3 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义 |
3.2.4 尊崇国际道义的大国外交理念 |
4 中华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
4.1 传承中华传统义利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4.1.1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与教育 |
4.1.2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
4.1.3 加强社会主义官德建设 |
4.2 传承中华传统义利观,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4.2.1 建设“为民谋利”的服务型政府 |
4.2.2 构建“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 |
4.2.3 维护“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经济伦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以渭南市能源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概述 |
2.1.1 经济伦理理论 |
2.1.2 义利观与经济伦理 |
2.1.3 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的实践 |
2.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素分析 |
2.2.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
2.2.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定因素 |
2.3 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
2.3.1 初创期阶段的企业 |
2.3.2 成长期阶段的企业 |
2.3.3 成熟期阶段的企业 |
2.3.4 衰退期阶段的企业 |
2.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2.4.1 是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
2.4.2 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声誉 |
2.4.3 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2.4.4 符合企业的自身利益 |
3 渭南市能源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渭南市能源企业概述 |
3.2 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特征 |
3.2.1 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
3.2.2 规模企业数量攀升势头强劲 |
3.2.3 工业结构亟待调整 |
3.2.4 渭南能源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3.3 渭南市能源企业发展形势分析 |
3.3.1 渭南市能源企业发展机遇 |
3.3.2 渭南市能源经济现状解读 |
3.3.3 渭南市能源行业区位商 |
3.3.4 渭南市能源工业结构增长率 |
3.4 渭南市成熟期能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分析 |
4 渭南市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渭南市能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分析 |
4.1.1 经济层面履行情况分析 |
4.1.2 法律层面履行情况分析 |
4.1.3 伦理层面履行情况分析 |
4.1.4 环保层面履行情况分析 |
4.2 渭南市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约因素分析 |
4.2.1 责任意识缺位 |
4.2.2 缺乏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政策 |
4.2.3 安全生产落实难 |
4.2.4 企业发展观偏差 |
4.2.5 社会诚信普遍缺失 |
5 渭南市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
5.1 企业层面 |
5.1.1 推动渭南能源企业内部责任制度的建立 |
5.1.2 充分保障能源企业工人的合法权益 |
5.1.3 加大能源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的力度 |
5.1.4 加强能源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 |
5.1.5 能源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企业伦理观 |
5.1.6 将社会责任的履行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
5.2 社会层面 |
5.2.1 社会风气的正面促进作用 |
5.2.2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5.2.3 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
5.3 政府层面 |
5.3.1 规范市场管理、搭建服务平台 |
5.3.2 转变执政理念、强化执政意识 |
5.3.3 加强法制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
5.3.4 重构政府与社会、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 |
5.3.5 优化经济调节职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企业文化不能回避的经济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D]. 袁家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企业伦理行为研究[D]. 刘鸿宇. 东南大学, 2020(01)
- [3]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研究[D]. 余小林. 长江大学, 2020(02)
- [5]金融伦理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雷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研究[D]. 李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当代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研究[D]. 姜珂.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企业经济伦理体征:含义、再造与基本理念[J]. 岳瑨. 哲学动态, 2016(02)
- [9]中华传统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阐释[D]. 刘天宇.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10]经济伦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以渭南市能源企业为例[D]. 王昊宇. 西安工业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