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蓖麻常见病害防治

高温季节蓖麻常见病害防治

一、高温季节蓖麻蚕常见病害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玉[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初探(1950-198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祥[2](2020)在《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近年来在我国对虾主产区广泛流行,给凡纳滨对虾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试验内容:辽宁地区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肝肠胞虫后对虾肝胰腺组织的转录组分析,旨在了解辽宁地区肝肠胞虫流行情况,探明肝肠胞虫的发病特点和传播途径。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发掘患病前后肝胰腺组织转录本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肝肠胞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辽宁省5个凡纳滨对虾养殖区(沈阳、大连、盘锦、营口、丹东)进行采样检测,从地区、水体盐度、同一生长周期不同规格对虾、池塘消毒、养殖周期这几个角度展开调查。检测结果表明,5个地区不同对虾养殖池塘采集的样本EHP检出率普遍偏高,除盘锦地区感染率为41.4%,其余地区EHP检出率均在50%以上,其中营口地区EHP检出率最高为78.5%。淡水池塘与盐度大于1的池塘感染比率分别为61.4%和68.4%。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期(30d-60d)规格小,生长缓慢的对虾EHP感染率高于正常生长的凡纳滨对虾。在养殖对虾开始前对底部进行清理消毒的池塘中养殖的凡纳滨对虾EHP感染比率为62.0%,低于未进行清理消毒对虾感染EHP的情况(70.7%),但肝肠胞虫的感染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另外随着养殖时间加长,患病凡纳滨对虾的感染比率会逐步增加,在养殖初期凡纳滨对虾患EHP比率为29.2%,在养殖中期检测患病率为63.8%,养殖后期患病率达79.6%。同时采集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原池水检测,发现发病池塘水体、野杂鱼、底栖螺类均能检出EHP核酸阳性。利用EH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卤虫(Artemia)进行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肝肠胞虫的机械宿主范围广泛。通过对肝肠胞虫感染前后肝胰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肝肠胞虫与凡纳滨对虾的互作提供参考,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染肝肠胞虫和未感染肝肠胞虫的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获得的序列去除接头进行拼接得到unigenes,并以Rt-PCR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转录组样本测序共得到173908709条序列,通过序列拼接后共得到20,946个unigenes,将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的量为131个,这些中上调表达的基因占86个,下调表达的基因占45个,经RT-PCR验证后测序统计的差异基因结果可靠。肝肠胞虫寄生对虾后,宿主组织中五羟色胺受体(Serotonin receptor)、糜蛋白酶BII(Chymotrypsin BII)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说明肝肠胞虫寄生后可能会阻碍宿主正常生长;宿主体中大部分免疫相关基因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丝氨酸蛋白激酶(Serpins)等基因表达量上调,说明肝肠胞虫寄生后刺激宿主的免疫机制启动与孢子虫进行一定拮抗。

胡佳慧[3](2019)在《柞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翻译起始机制研究及抗体制备》文中提出导致柞蚕患吐白水软化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柞蚕Iflavirus病毒(ApIV),该病毒由单股正链小RNA编码,在其5’端不具有经典的帽子结构(m7GpppN)来完成翻译起始。该病毒严重危害了柞蚕业的生产,其发病率可高达30-70%。因此,研究ApIV病毒的侵染机制及寻找针对该病毒有效的检测与防治方法刻不容缓。本研究首先对ApIV的5’端进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其上有典型的茎环结构和Y型结构。按照其茎环结构,分别扩增得到5个删除了不同茎环的片段。利用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来验证其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功能,并且研究不同茎环对其IRES活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酶标仪及流式细胞仪对其荧光进行定量,证实了ApIV 5’端非编码区具有非帽子依赖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功能,并且茎环Ⅰ、Ⅳ对其活性影响较大。其次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用NPDock分析了各个茎环与几种翻译起始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接结果显示茎环Ⅰ、Ⅳ对其活性影响较大,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了建立快速简洁的ApIV病毒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制备了ApIV病毒特异性多克隆抗体。首先扩增ApIV病毒前导蛋白LPro基因及衣壳蛋白VP3片段,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1-LPro-VP3。经对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大量表达了重组蛋白,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抗ApIV病毒的多克隆抗体。其次通过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特异性、灵敏度及实际应用检测,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达1:25600,能够与ApIV衣壳蛋白及ApIV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可以检测到0.4μg的ApIV病毒,并且可以检测到被ApIV病毒感染的柞蚕。

高倩圆[4](2011)在《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病原线虫对许多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可导致作物大幅减产。对于植物病原线虫的防治,历来以化学药剂为主,而化学药剂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生物防治的研究成为热点。蓖麻(Ricinus communis)作为一种杀线植物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病原线虫的重要天敌,既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线虫生防真菌。本文通过杀线活性测定及盆栽试验,研究了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杀线活性和防治效果,以及施用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蓖麻碱及蓖麻水提液均具有较强毒杀线虫活性,蓖麻碱浓度为2000 mg·L-1、处理48 h杀线虫活性最强,线虫校正死亡率达91.5%,LC50为585.2 mg-L;蓖麻水提液浓度为100 g·L-1、处理48 h杀线虫活性最强,线虫校正死亡率达83.5%,LC50为18.3 g·L-1;蓖麻碱、蓖麻水提液和蓖麻叶植物粉处理接种了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苗后,植株平均根结数分别为18、21和23,均显着低于对照的平均根结数37,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46.8%、34.5%和33.8%,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33.5%、22.6%和15.8%,植株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1.4%、18.9%和10.1%。说明蓖麻提取物能减轻线虫危害,对盆栽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控制效果明显。蓖麻碱不影响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蓖麻碱和淡紫拟青霉均具有较强杀线活性,蓖麻碱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和二龄幼虫死亡率分别可达到61.7%和69.0%,显着高于对照处理;蓖麻碱和孢子液复合处理接种了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苗后,植株平均根结数为15,显着低于对照的平均根结数37,株高、鲜重和根长增长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8.5%、44.0%和57.0%,显着高于对照处理。说明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能减轻线虫危害,对盆栽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控制效果明显。施用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与对照相比都有所增加。施用植物粉和孢子液复合处理时碱解氮达到最大值111.3mg·kg-1,蓖麻水提液处理下有效磷达到最大值26.9mg·kg-1,蓖麻叶植物粉处理下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都达到最大值128.1 mg·kg-1、11.9 g·kg-1,淡紫拟青霉孢子液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也分别都达到最大值122.6 mg·kg-1、55.0 mg·kg-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施用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提高土壤肥力。

张爱民[5](2009)在《温度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灰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在水稻基部刺吸危害为主,同时,成虫在水稻植株组织内产卵造成危害。灰飞虱还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病害的普遍流行与稻谷的减产。近年来灰飞虱爆发的频次有所增加。对此本文结合田间种群调查和室内温度胁迫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探讨了温度因子在灰飞虱种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阐明灰飞虱种群爆发的生态机制,并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调查了2007-2008年南京地区灰飞虱自然种群的全年种群结构和数量变化,结合平均气温分析了虫量变化与温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8年越冬期间1月的低温对全年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代的发育进度慢于、发生量低于2007年。7、8月的高温抑制了种群的生长发育,形成了全年的越夏低谷。越夏和越冬过程中各龄若虫和成虫均有存在,但以3-5高龄若虫为主。若虫和成虫都有很强的耐寒性,室内不同温度下的过冷却点均在-22℃以下。同样,田间11月至次年3月虫源的过冷却点也在-22℃以下,且各时间段间没有显着差异。测定了2008年2代成虫(F0)及其子代(F1F2)在24℃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结果表明,与室内24℃试虫相比,除F1代的发育速度快、成虫寿命短和繁殖力低(56.19粒/♀)外,田间虫源的F0和F2代与室内虫源间均无显着差异。灰飞虱种群通过一代次的取食经历即可适应新环境。为了明确温度对灰飞虱种群生物学特性及种群爆发的影响,系统研究了18-33℃恒温下灰飞虱种群的存活、生长发育、翅型和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18-27℃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0和33℃明显抑制了若虫的生长发育,其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约16d和22d,但对卵期无影响。21-27℃下灰飞虱若虫的存活率较高,在81-88%之间;但30℃和33℃下存活率极低,仅为5%左右。温度影响了灰飞虱种群的性比和翅型,18℃下雄性显着多于雌性,21-30℃下性比接近1:1;18℃和21℃下雄性个体中长翅型和短翅型的比率无显着差异,但24℃和27℃下长翅型极显着多于短翅型。雌性个体以短翅型为主,但24℃和27℃下也有长翅型个体出现。18-27℃下灰飞虱的产卵量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30℃时成虫寿命极短,没有卵产生。18-27℃下灰飞虱种群增殖能力很强,种群趋势指数在30-46之间,很易爆发成灾。研究还得到了灰飞虱各龄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这将有利于灰飞虱发生期的预测。为了探讨冬季低温环境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依南京地区冬季最低温,设定了-6~2℃的低温环境,对3-4龄灰飞虱若虫进行了1-7d的不同持续时间的低温胁迫。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增长,灰飞虱昏迷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3d后上升很慢,胁迫7d时的死亡率仅为41%。测定出该低温对灰飞虱种群的半致迷时间为1.22d,半致死时间为20.49d。低温抑制了若虫的生长发育,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后3-4龄若虫至成虫的历期会延长4-9d。低温持续时间的增长对成虫寿命和性比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加了短翅型比例。持续2d的低温胁迫可增加其成虫的产卵量,并且低温胁迫后发育出的成虫的最大产卵量均高于恒温条件下的,胁迫2d后的最高达405粒/♀。-6~2℃低温持续作用于高龄若虫1-7d后,能刺激其成虫繁殖,提高产卵量。利用33℃高温持续胁迫不同时间后,再转至27℃适温下饲养的方法,研究了高温胁迫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在高温胁迫下所产的卵,不管其以后是否继续受高温的胁迫,发育到成虫时的存活率仅为4.5%左右,死亡个体的平均龄期在3龄左右。不过,发育到2龄时的存活率在卵及若虫期继续胁迫30d内的仍在80%以上,但发育到4龄若虫时,降至50%以下。成虫期高温胁迫不同时间后,卵至4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显着比27℃适温的延长。从3龄和4龄若虫起进行33℃的高温胁迫不同时间,胁迫1-3d时,若虫的羽化率以及成虫寿命均比适温下的有明显提高或增长,但胁迫5-15d后则与适瘟相当或下降。高温胁迫导致了灰飞虱成虫出现畸形,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畸形比例提高。从3龄若虫起高温持续胁迫1-2d后,能显着提高成虫的产卵量,但持续5d以上后成虫的产卵量却急剧下降。温度对灰飞虱的发育稳定有明显影响。30℃和33℃高温下灰飞虱4龄若虫体长显着比24℃适温下的短小。在测量的12个对称特征中,有8个在各温度下表现出了FA,并且在24、30和33℃温度下3-4龄若虫后足距长HSL和后足基跗节长TCTL3的FA,随温度升高先升后降,而前足胫节长TIL1、中足胫节长TIL2和中足腿节长FL2的FA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后足基跗节长TCTL3的FA与若虫历期呈显着的负相关。

刘锋[6](2009)在《13个蓖麻品种的种子萌发与抗逆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的蓖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子发芽试验、耐高湿试验和盐胁迫试验,从13个不同品种的蓖麻中初步筛选出一部分种子萌发力强、抗逆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NaCl浓度胁迫下,在发芽势、发芽率受抑制的程度中,CSR6.181和晋蓖2号均大于淄蓖5号和汾蓖7号。所以,4个品种中最适合盐碱地栽培的品种是晋蓖2号。2.耐湿品种的选育(1)湿度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13个蓖麻品种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株高、地径和分枝高有明显的差异。株高统计中:12号品种在95%的湿度条件下最高;3、5、7、8和13号品种在85%的湿度条件下最高;6号品种在75%的湿度条件下最高;1、2、4、9、10和11号品种则在65%的湿度条件下最高。地径统计中:6、7和12号品种在95%的湿度条件下最粗;3和13号品种在85%的湿度条件下最粗;8号品种在75%的湿度条件下最粗;1、2、4、5、9、10和11号品种则在65%的湿度条件下最粗。分枝高统计中:12号品种在湿度95%条件下最高;7和8号品种则在85%的湿度条件下最高;3、6和13号品种则在75%的湿度条件下最高;1、2、4、5、9、10和11号品种则在65%的条件下最高。综合分析,在13个蓖麻品种中,1、2、9、11、12和13能耐高湿。(2)湿度对蓖麻生殖生长的影响通过研究13个蓖麻品种在4个湿度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和种子含油率,得出:品种2和品种11均能保持70%以上的活力,品种1、3、6、7、9、10、11、12和13号品种的种子含油率在65%的湿度条件下种子含油率最高,且与湿度存在负相关系。因此,在生殖生长阶段,4、5、9、10、12和13能耐高湿。(3)湿度对蓖麻病害发生的影响蓖麻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和枯萎病.湿度对蓖麻的发病指数影响显着,且蓖麻发病指数与湿度成正向关系,湿度越大,发病指数越大。3.蓖麻品种对比试验单位面积产量与单果穗重、含油率呈正向极显着相关性,与冠辐呈负向着显相关性。单果穗重与含油率也呈正向极显着相关性。综合评价得出11号为最佳,其次是1、13、9和10,最差为8。

钟景辉[7](2009)在《松突圆蚧及其天敌花角蚜小蜂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文中认为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生殖和存活等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态因子。对极端温度的耐受能力是决定昆虫在区域间分布和扩散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异常天气时有发生。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作为一类重大外来入侵生物,及其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既关系到松突圆蚧潜在的入侵区域,也关系到花角蚜小蜂的有效与持续利用。本文通过测定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过冷却点和极端温度(包括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两个方面)暴露处理下的存活情况,以及寄主、纬度和海拔对松突圆蚧极端温度耐受性的影响等,综合评价了二者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结合区域气候特征,预测二者及其寄生关系的潜在分布区域。对阐明外来害虫—外来天敌系统对土着生境的适应及其协同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松突圆蚧的风险评估、有效控制和花角蚜小蜂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松突圆蚧种群耐寒性的季节变化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波动在-22.4~-3.3℃之间,以冬季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为-14.83℃,冬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在-20~0℃下的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半致死低温累积均明显低于夏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和种群总体的半致死低温累积与季节性平均气温均呈显着正相关,但所有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半致死低温累积的相关性均未达显着水平。表明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适应性,冬季种群的耐寒性最强,夏季种群最弱;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季节变化并不依赖于过冷却点,而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预测松突圆蚧能够突破现有分布的北界(26°N左右),但在26.5~29°N区域内冬季低温将对其种群的存活产生显着影响;在29~37°N区域也能越冬,但冬季低温将极大地限制种群的发展。2寄主植物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寄生于黑松和马尾松的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于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着较高,两类过冷却点平均值的差异在0.9~2.3℃之间。寄生于马尾松的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于湿地松的显着较高,前者比后者高出2.08℃。寄生于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以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于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低;寄生于马尾松的松突圆蚧种群的半致死有效伤害低温累积比寄生于湿地松的种群低;两种寄主植物松突圆蚧各虫态及种群总体在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改进后的双变量Logistic模型。由此说明:寄主植物能够影响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死亡率,寄生湿地松的松突圆蚧种群耐寒性比寄生马尾松的种群弱。3不同地区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差异通过测定广东信宜、福建漳州、泉州和长乐4个不同纬度地区冬季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有显着差异,福建长乐的过冷却点最低,广东信宜的过冷却点最高,两地差值达2.03℃。半致死有效低温累积、低温暴露死亡率等指标则不具明显差异。在10~-20℃温度暴露下,广东信宜松突圆蚧种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福建泉州和福建长乐种群,但各地各虫态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服从双变量Logistic曲线模型;广东信宜种群的半致死有效伤害低温累积明显大于福建泉州和长乐种群。说明松突圆蚧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随着该虫分布纬度的上升,其耐寒性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地理适应性对其进一步向北扩散蔓延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4海拔对松突圆蚧极端温度耐受性的影响采用过冷却点、极端温度暴露死亡率和半致死温度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海拔(80、251、391、510和725 m)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和耐热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松突圆蚧雌成虫过冷却点存在显着差异,其过冷却点的平均值波动在-15.30~-13.09℃,以海拔391 m的过冷却点最低,510 m次之,251 m最高。不同海拔松突圆蚧1龄若虫、2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死亡率均随低温暴露温度下降而增大,在-25℃下均不能存活。在0~-10℃范围内,海拔对松突圆蚧1龄若虫和雌成虫低温暴露的存活率具有显着影响。从半致死低温看,海拔391 m松突圆蚧各发育阶段的耐寒性都最强,海拔80 m最弱,而海拔251、510和725 m的耐寒性因不同发育阶段而不同。不同海拔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暴露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5℃下都不能存活;1龄若虫的半致死高温以海拔510 m最高,80 m次之,391 m最低;2龄若虫以海拔510 m最高,725 m次之,80 m最低;雌成虫以海拔391 m最高,251 m次之,80 m最低。松突圆蚧对极端温度耐受性与海拔高度呈非线性关系。5松突圆蚧种群耐热性的季节变化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季节、不同虫态松突圆蚧在高温暴露下的死亡率和半致死高温累积,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松突圆蚧的耐热性季节变化不同,但夏季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和种群总体相对于其他季节,具有明显较强的耐热性,而春季种群耐热性最弱,表现出较强的季节适应性。根据其致死高温45℃,预测松突圆蚧的可以入侵我国南方所有松林分布的区域和毗邻国家与地区。松突圆蚧各发育阶段的半致死高温累积与季节性月平均气温、季节极端高温和平均降水量3个气象因子变化的关系均不密切。6花角蚜小蜂耐寒性的季节变化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3.7559、-11.9700、-12.7936和-13.6000℃,冬、春季显着低于夏季;雄成虫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5.3917、-13.8400和-13.2143℃,春季显着低于夏、秋季;春、夏季雌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显着高于雄虫。-15℃暴露下,各季节雌虫均不能存活;0℃暴露下,春季的死亡率显着低于夏季,-5℃和-10℃暴露下,春季的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夏、秋季。各季节雌成虫低温累积-死亡率的关系均服从改进的Logistic模型,但不同季节的半致死低温累积(LSCIT50)有显着差异,春季平均LSCIT50显着低于夏、秋季,秋季也低于夏季,但无显着差异;雌虫的过冷却点、LSCIT50随着季节极端低温下降和极端温差的增加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LSCIT50也随着过冷却点的降低表现出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过冷却点与耐寒性具有密切关系,秋季可能是该虫耐寒性由弱变强的重要过渡季节。表明花角蚜小蜂成虫的耐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适应性,降低过冷却点是增强其耐寒性的重要策略,这可能与其在秋季受到较低极端低温和较高极端温差的适应性锻炼有关。各季节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在0℃暴露下的死亡率均较低,春季在-5℃下的死亡率也较低,在-10℃下的死亡率接近90%。花角蚜小蜂雌成虫的耐寒能力明显弱于松突圆蚧雌成虫(详见第2节),在不考虑海拔高度、气候类型和大气环流等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及花角蚜小蜂其他虫态的耐寒性情况条件下,预测花角蚜小蜂的潜在利用区域在28°N以南,而在27~28°N之间,花角蚜小蜂的利用将受到海拔和气候异常年份等的限制;随着松突圆蚧进一步北移,花角蚜小蜂—松突圆蚧这一寄生系统的稳定性将被打破,花角蚜小蜂不能继续跟随控制松突圆蚧。7花角蚜小蜂耐热性的季节变化通过比较分析花角蚜小蜂雌成虫春、夏、秋季耐热性变化和夏季种群雌、雄成虫耐热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温度升高,花角蚜小蜂各季节的死亡率均逐渐增大,秋季、春季、夏季种群分别在39.5、40和41℃时死亡率均达到100%。暴露温度为39~40.5℃时,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死亡率具有显着差异,表现为夏季种群的死亡率显着较低。比较对花角蚜小蜂雌成虫造成热伤害的高温累积下限(LLSEHIT)和半致死高温累积(LSHIT50)大小,不同季节雌成虫的耐热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其耐热性大小序列为夏季>秋季>春季,但秋季种群死亡对高温累积增加最为敏感,夏季次之,春季最弱。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半致死高温累积LSHIT50与月平均气温、季节极端高温的季节变化关系十分密切,随着平均气温、季节极端高温的升高,LSHIT50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而半致死有效高温累积LSEHIT50与季节性气象因子无明显相关性。表明花角蚜小蜂雌成虫的耐热性具有明显的季节适应性,夏季的耐热性强于秋季和春季。41℃是花角蚜小蜂雌、雄成虫存活的极限温度。在39~40.5℃高温暴露时,雄成虫对高温更敏感,死亡率显着高于雌成虫。在不考虑亚致死高温对花角蚜小蜂的伤害和林间海拔、气候类型、植被、生境等重要的温度因子影响的情况下,在潜在的松突圆蚧极限高温41~45℃入侵区(详见第6节),花角蚜小蜂—松突圆蚧寄生系统在理论上将无法构建,必须寻找新的控制手段。

黄保宏[8](2008)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文中提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并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天敌利用以及害虫与植物互作关系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运用生态学、统计学、分类学和化学分析测定等知识综合研究了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对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种群动态、主要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农用化学物质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害虫与植物互作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为梅园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系统调查,共发现节肢动物169种,分属4纲18目90科,按照营养取食关系,划分为4个亚群落,6个功能类群。植食类、瓢虫类、蜘蛛类、寄生类和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1.62%、25.80%、21.40%,7.59%和3.59%。植食类是主要害虫类群,瓢虫类和蜘蛛类均为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其中朝鲜球坚蚧和黑缘红瓢虫分别是梅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天敌自然控害效果比较明显。2.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分别研究了3-9月份朝鲜球坚蚧和黑缘红瓢虫的分布型及其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朝鲜球坚蚧和黑缘红瓢虫在不同方位和冠层的枝条上以及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以上层和南向冠层的聚集度最高,下层和北向冠层最低,在上、中和下冠层均呈现前期明显的高聚块,后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提出了该蚧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模型。同时,运用地统计学研究了不同时期朝鲜球坚蚧若虫及黑缘红瓢虫种群的空间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朝鲜球坚蚧若虫种群和黑缘红瓢虫幼虫种群的半变异函数均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二者间具很强追随关系,说明黑缘红瓢虫是朝鲜球坚蚧的天敌优势种。3.对梅园瓢虫亚群落组成及相对丰盛度等研究表明,该亚群落有瓢虫68种,隶属15科48属,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为优势种;影响瓢虫亚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前中期为均匀性,后期则为丰富度;优势瓢虫种群在各方位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聚集分布。4.对中性昆虫亚群落研究表明,中性昆虫占节肢动物总群落比例>10%,与天敌跟随趋势明显且略早于优势种害虫,弥补了天敌自然控害的不足;蚤蝇、水蝇和蚊科中性昆虫同天敌在时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可作为一个功能团共同起作用;天敌与中性昆虫种群的灰色关联度R(Y,Xj)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5.对杀虫剂和除草剂干扰下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分析表明,长期施用杀虫剂可明显增加植物性害虫种类及其优势度,显着降低群落多样性,减少了蜘蛛目、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天敌和中性昆虫功能集团的物种数,削弱了冠层天敌种类和数量上对害虫的制约潜能,诱发了叶部植食害虫的暴发:除草剂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各亚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和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而对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影响较小。6.首次采用土施法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推荐的滤纸接触法系统研究了5种稀土元素对梅园土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地下害虫蛴螬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5种稀土元素对土栖动物群落主要群落参数影响较为显着;对蛴螬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大小均依次为La>Ce>Pr>Nd>Sm,但毒性响应不同。14 d时所有稀土对蛴螬生长均有刺激作用;28 d后Nd和Sm由刺激作用转为抑制作用,La和Ce刺激作用减弱,而Pr刺激作用增强。稀土能改变土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并对其产生一定的生态毒性。7.调查研究了梅园杂草群落结构组成及杂草群落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梅园杂草有28科97种,其种类较为丰富,且各时期杂草优势种突出;对群落相关生态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得出不同生长时期梅园杂草和昆虫群落的优势种,并认为杂草群落的变动对节肢动物群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8.对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空动态和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较丰富,且各群落特征参数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以植食性的桃蚜和桃小食心虫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朝鲜球坚蚧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捕食性天敌中黑缘红瓢虫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异色瓢虫、红点唇瓢虫及寄生蜂次之;黑缘红瓢虫与朝鲜球坚蚧的生态位重叠值在时空二维上均较大,且二者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它天敌,为天敌优势种群。9.对黑缘红瓢虫捕食功能作用研究表明,黑缘红瓢虫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关系用HollingⅡ和Hassell方程模拟程度较好,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对猎物的寻找效应和种内干扰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空间异质性趋于复杂而捕食作用率减弱。10.在室外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室内对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表明:黑缘红瓢虫1年1代,以成虫越冬,以高龄幼虫和成虫捕食朝鲜球坚蚧控制作用最强;朝鲜球坚蚧1年l代,以2龄若虫越冬,主要以固定若虫和雌成虫危害;明确了以草鱼肉、鲜猪肝、夜蛾幼虫粉为主的人工饲料各配方基本满足了黑缘红瓢虫成虫的营养需要,其存活率、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均较高,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但各配方人工饲料饲育的成虫捕食能力随饲育时间延长而减弱,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下降。11.对8种寄主上朝鲜球坚蚧种群动态、寄主选择性及其与枝条物理结构、寄主和蚧体内化学物质间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势寄主对朝鲜球坚蚧的适合度由高至低顺序均是桃、梅、李、杏、苹果、梨、樱和山楂,且分成桃、梅、李、杏最适宜寄主;苹果、梨、樱桃适宜寄主和山楂次适宜寄主三类,均以6月份的寄主适合度最高,且以生长势好的寄主最高,中等的次之,弱的最差:朝鲜球坚蚧更趋向于最适宜寄主上刺吸取食和产卵,且若蚧存活率、卵的孵化率以及羽化率都较高,自然种群增长最快;朝鲜球坚蚧对寄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分别与寄主间的表皮毛密度、长度、皮层厚度、枝条直径和黄酮、单宁等之间均达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在-0.9413~-0.8816和-0.9624~-0.8943之间;同样,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分别与8种寄主间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水量、CarE、AChE、GSTs和蚧体可溶性蛋白质等之间均达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范围分别为0.9025~0.9413和0.8937~0.9201;取食和产卵选择性一致。以取食表皮较为光滑、表皮毛稀疏、长度短、皮层薄,寄主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含水量多,黄酮和单宁少的桃、梅、李和杏等寄主的蚧体内CarE、AChE、GSTs和可溶性蛋白质活性较高,对寄主选择性较强,危害严重;取食苹果、梨和樱桃的次之;取食山楂的最低。12.运用功能法评价了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对各捕食性瓢虫功能反应模型基本结构没有影响,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只改变了模型各参数,但药剂处理后捕食性瓢虫的控虫能力、寻找效应都显着降低;杀虫剂造成的各捕食性瓢虫的死亡率(Dt)和捕食功能减退率(FDt)各不相同,且按乐斯本、阿维菌素和速扑杀顺序减小,表明速扑杀是一种对捕食性瓢虫致死作用和捕食功能影响均较小而安全性较高的药剂。

莫嘉凌[9](2006)在《广西桑蚕高产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文中指出本文将广西桑蚕生产中所采用的桑树品种进行栽植和养蚕试验对比,筛选出当前桑树品种高产性能依次为桂桑优62、桂桑优12和沙2×伦109。根据三个桑树品种的特性及适应性,筛选出桂桑优12为旱地种植及条桑育采收方式的首选品种;桂桑优62为水田种植首选高产桑品种;沙2×伦109为一般推广的经济适用型桑树良种。通过分析广西桑树生长特性及桑叶采收特点,以及每亩种植3000株、4500株、6000株和8000株的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对比,得出适合广西的桑树高产种植密度为每亩6000株。配套以相应的桑园肥培管理技术,形成广西高产栽桑技术体系。 通过对当前生产所采用的桑蚕品种两广二号、桂蚕一号、桂蚕二号的实验室养蚕成绩分析及生产应用成绩分析,得出桂蚕一号、桂蚕二号为产量高、丝质优良的现行桑蚕品种,两广二号为抗性强、稳产的桑蚕良种。根据三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饲养成绩比较以及生产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出广西不同蚕区按季节选用蚕种的规律。即:桂中南蚕区上半年从3月到5月上旬,下半年9月中旬以后,均可饲养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桂西北蚕区6月下旬至9月上旬间不宜饲养。做到按季节气候特点安排饲养不同的蚕品种,夺得高产、稳产、优质,获取更大效益。在养蚕技术方面,比较了传统的蚕匾养蚕与广西采用的大蚕地面育、蚕台育等养蚕方式的优缺点,得出了以小蚕共育为基础,大蚕省力化饲养的广西桑蚕高产、高效饲养技术体系。结合桑树高产栽培技术,组装、集成为广西桑蚕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文章分析了广西桑蚕业的发展特点及技术推广现状,总结出广西推广工作的有利与不利的两方面。有利方面一是全区桑蚕发展相对集中,河池、南宁、来宾、柳州四市桑园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养蚕区域及蚕户的相对集中,为技术的推广普及带来了很多便利。二是种桑养蚕在农村经济作物中比较效益好,吸引力强,农户生产积极性高。户均桑园面积较多,养蚕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大,科学技术容易得到农户的重视。三是产业化发展

万永继[10](2005)在《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文中提出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昆虫、鱼类及哺乳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Naegeli 1857)是人类最初认识的微孢子虫,由于能通过胚胎传染从母代传染危害子代而被列为检疫对象。近数年来我国蚕种生产由于微孢子虫的感染损失惨重,过去一直认为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是唯一的寄生病原。本研究以四川蚕区为研究对象,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的发生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构建了时间流行曲线、病害管理模型和病原种类的地域分布,发现了其他寄生家蚕的微孢子虫的新种群,从家蚕体内分离出两种新型微孢子虫并进行了分类鉴定,即大型微孢子虫SCM6(Nosema sp)和小型微孢子虫SCM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 大型微孢子虫SCM6孢子卵园形,大小为3.91±0.25μm×2.56±0.28μm,极丝长度126±8.35μm;孢子双倍核,极丝绕核排列14~15圈,偶有16圈;发育过程具有裂殖体和孢子形成期,产孢体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然后形成成熟孢子,表现为Nosema属的发育特征;可寄生蚕体的多数组织,寄生程度以后部丝腺为重,但在中肠的寄生繁殖和孢子的形成较弱,生殖腺偶有寄生;胚传率低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10倍以上,为1.44±0.75%,对蚕子代群体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生物学分类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同属异种,记录为Nosemasp。 小型微孢子虫SCM7孢子卵园形,大小2.26±0.21μm×1.19±0.81μm,极丝长度39.90~60.18μm;孢子单核,极丝绕核排列7~9圈,裂殖体和孢子的发育均包被在宿主内质网膜形成的孢囊内,并在孢囊内形成许多孢子,表现为内网虫属Endoreticulatus的发育特征;只寄生中肠上皮组织,不感染生殖腺;无胚传致病性。分类检索表明该微孢子虫为一新种,鉴定记录为家蚕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其16S rRNA的核心序列为1230pb,与修氏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schubergi有98%以上的同源性。 根据大型微孢子虫SCM6和小型微孢子虫SCM7弱度胚传和不胚传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制定了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不同的检验技术、母蛾的病率计算方法及合格标准,并成功地应用于疫区。据蚕种生产和检验机构反馈的应用结果,已挽回了大量的蚕种损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新种群的研究取得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性进步,为国内外创新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蚕种生产的一个重大难题。 另一方面,从四川省阆中市蚕桑生态系统周围的林木害虫龙眼裳卷蛾幼虫体内发现分离到一种新的微孢子虫。孢子卵圆形(3.1±0.3μm×1.6±0.2μm),孢子发育中呈现出八孢子囊孢和二孢子母细胞类型,为变形孢虫属的典型特征,分别形成单核孢子和双核孢子,极丝圈数分别为7~9圈和10~12圈;从宿主、大小、极丝、发育等的差异检索表明:为微孢子虫门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 Pilly 1976)一新种,记录为裳卷蛾变形孢虫新种(Vairimorpha Ceracessp. nov.)。通过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 nov.)转家蚕、鱼类的感染试验,本文研究了微孢子虫的感染生态问题。同时,对微孢子虫感染性变异机制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二、高温季节蓖麻蚕常见病害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季节蓖麻蚕常见病害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2)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凡纳滨对虾研究概况
        1.1.1 生物学习性
        1.1.2 养殖技术
        1.1.3 养殖模式
        1.1.4 凡纳滨对虾主要病害
    1.2 虾肝肠胞虫研究进展
        1.2.1 肝肠胞虫研究背景
        1.2.2 .对虾肝肠胞虫病原学
        1.2.3 对虾肝肠胞虫的流行病学
        1.2.4 感染肝肠胞虫的临床变化及病理变化
        1.2.5 肝肠胞虫的主要检测技术
        1.2.6 肝肠胞虫的防治途径
    1.3 试验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辽宁部分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设备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和分析
        2.2.1 现场鲜样检测
        2.2.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2.3 池塘中其他生物检测
        2.2.4 肝肠胞虫侵染试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感染肝肠胞虫的对虾肝胰腺转录组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对虾来源
        3.1.2 总RNA的提取
        3.1.3 c-DNA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3.1.4 生物学信息分析
        3.1.5 转录组数据质量控制
        3.1.6 测序序列拼装
        3.1.7 测序数据的比对统计及功能注释
        3.1.8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原始数据质检结果
        3.2.2 测序拼接结果
        3.2.3 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3.2.4 转录组GO分类和KOG分类
        3.2.5 差异基因分析和鉴定
        3.2.6 差异基因的COG分类
        3.2.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3.2.8 差异表达基因的 RT-PCR 验证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柞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翻译起始机制研究及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昆虫病毒
        1.1.1 昆虫病毒的概况
        1.1.2 昆虫病毒的研究意义
    1.2 小RNA病毒
        1.2.1 小RNA病毒概述
        1.2.2 小RNA病毒的分类
        1.2.3 小RNA病毒的结构
        1.2.4 小RNA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1.3 ApIV病毒
        1.3.1 柞蚕吐白水病
        1.3.2 ApIV病毒研究进展
    1.4 真核生物mRNA及小RNA病毒的翻译起始机制
        1.4.1 真核生物mRNA的翻译起始机制
        1.4.2 小RNA病毒的翻译起始机制
    1.5 病毒检测方法
        1.5.1 生物学鉴定法
        1.5.2 电子显微镜鉴定法
        1.5.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5.4 血清学检测技术
    1.6 研究内容与目的
2 荧光蛋白系统验证ApIV5’端IRES功能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ApIV的繁殖及纯化
        2.2.2 病毒RNA的提取
        2.2.3 ApIV5’端二级结构分析
        2.2.4 ApIV5’端片段扩增
        2.2.5 双荧光蛋白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2.2.6 重组Bacmid的获得、鉴定
        2.2.7 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
        2.2.8 感染TN5 细胞及显微观察
        2.2.9 荧光蛋白的定量分析
        2.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ApIV5’端二级结构分析预测
        2.3.2 ApIV5’端片段扩增
        2.3.3 双荧光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转移载体的构建
        2.3.4 重组Bacmid的鉴定
        2.3.5 重组病毒侵染TN5 细胞及荧光观察
        2.3.6 重组病毒侵染TN5 细胞的荧光定量分析
        2.3.7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ApIV衣壳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载体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
        3.1.4 试剂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ApIV衣壳蛋白片段的扩增
        3.2.2 表达载体pET21-LPro-VP3 的构建
        3.2.3 pET21-LPro-VP3 的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
        3.2.4 表达条件优化
        3.2.5 pET21-LPro-VP3 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及纯化
        3.2.6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2.7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3.2.8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
        3.2.9 多克隆抗体灵敏度检测
        3.2.10 柞蚕ApIV病毒蛹的检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ApIV衣壳蛋白片段扩增
        3.3.2 pET21-LPro-VP3 质粒的构建
        3.3.3 pET21-LPro-VP3 重组菌的诱导条件优化
        3.3.4 pET21-LPro-VP3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3.3.5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效价测定
        3.3.6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
        3.3.7 多克隆抗体灵敏度的检测
        3.3.8 柞蚕蛹ApIV病毒的检测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根结线虫的危害及其防治
        1.1.1 分布与危害
        1.1.2 生活史与发生规律
        1.1.3 致病机制与危害症状
        1.1.4 防治方法
    1.2 蓖麻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概况及发展前景
        1.2.2 综合利用现状
        1.2.3 蓖麻毒素的成分及毒性
    1.3 淡紫拟青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概况
        1.3.2 对植物线虫的作用机制
        1.3.3 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第二章 研究背景、思路和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蓖麻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调查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提取物对二龄幼虫的毒力
        3.2.2 提取物对卵囊孵化的抑制作用
        3.2.3 盆栽试验
    3.3 讨论
第四章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调查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蓖麻碱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4.2.2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
        4.2.3 盆栽试验
    4.3 讨论
第五章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的施用对盆栽番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调查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2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5.2.3 土壤微物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温度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灰飞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1.1 寄主
        1.2 生活史
    2 温度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
        2.1 发育速度和成虫寿命与温度的关系
        2.2 繁殖力与温度的关系
        2.3 雌雄性比和翅型与温度的关系
        2.4 抗寒性和耐热性
        2.4.1 抗寒性
        2.4.2 耐热性
    3 灰飞虱种群爆发的原因分析
    4 温度对生物波动性不对称(FA)的影响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灰飞虱自然种群特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灰飞虱田间种群结构的调查
        1.2 越冬季节不同时间的过冷却点测定
        1.3 田间2代灰飞虱室内条件下的发育和繁殖特性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飞虱自然种群数量的消长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2.2 灰飞虱夏季种群的结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2.3 灰飞虱夏季种群的生长发育与繁殖能力
        2.4 灰飞虱2007-08年越冬期种群的结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2.5 灰飞虱种群的抗寒力
    3 讨论
第三章 温度对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卵巢发育的观察
        1.3 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测定
        1.4 繁殖力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卵巢发育历期
        2.2 温度对灰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温度对灰飞虱存活的影响
        2.4 温度对灰飞虱翅型与性比的影响
        2.5 温度对灰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低温胁迫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低温处理
        1.2.1 低温环境的设定
        1.2.2 试虫的处理
        1.3 昏迷率、死亡率和发育期的测定
        1.4 成虫特性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对灰飞虱死亡率的影响
        2.2 低温对灰飞虱发育、羽化和寿命的影响
        2.3 低温对灰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高温胁迫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方法
        1.2.1 从成虫起不同持续时间的高温胁迫
        1.2.2 从3、4龄若虫起不同持续时间的高温胁迫
    2 结果与分析
        2.1 从成虫起的高温胁迫对灰飞虱生长发育与存活的影响
        2.1.1 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灰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2.1.2 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灰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从3、4龄若虫起的高温胁迫对灰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2.2.1 高温胁迫持续不同时间下灰飞虱的羽化率
        2.2.2 高温胁迫持续不同时间下灰飞虱的历期
        2.2.3 高温胁迫持续不同时间下灰飞虱成虫的寿命
        2.2.4 高温胁迫持续不同时间下灰飞虱的成虫特性
        2.2.5 高温胁迫持续不同时间下的繁殖力
    3 讨论
第六章 温度对灰飞虱波动性不对称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处理
        1.2 测量方法
        1.3 FA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量误差检验及FA的判断
        2.2 不同温度下饲养的灰飞虱的体型大小
        2.3 温度对灰飞虱FA的影响
        2.4 FA与发育历期的关系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6)13个蓖麻品种的种子萌发与抗逆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蓖麻的生物学特性与植物特征
    1.2 蓖麻的开发利用
    1.3 我国蓖麻的研究现状
        1.3.1 常规品种育种研究
        1.3.2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3.3 蓖麻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国外蓖麻的研究现状
        1.4.1 遗传育种研究
        1.4.2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5 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2 13个蓖麻品种的种子萌发及耐盐胁迫能力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与试验设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品种种子播种的发芽率情况分析
        2.2.2 NaCl胁迫对蓖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2.3 NaCl胁迫对蓖麻种子相对盐害率的影响
    2.3 小结
3 耐湿品种的选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花粉活力测定(TTC法)
        3.1.4 种子含油率测定
        3.1.5 病虫害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湿度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
        3.2.2 湿度对蓖麻生殖生长的影响
        3.2.3 湿度与蓖麻病害发生相关性
    3.3 小结
        3.3.1 湿度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
        3.3.2 湿度对蓖麻生殖生长的影响
        3.3.3 湿度对蓖麻病害发生的相关性
4 蓖麻品种对比试验
    4.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4.2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蓖麻的物候期
        4.3.2 蓖麻品种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4.3.3 蓖麻品种综合评价
    4.4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6 蓖麻的发展前景
    6.1 生态效益
    6.2 经济效益
    6.3 社会效益
    6.4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松突圆蚧及其天敌花角蚜小蜂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性
    1.2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及预防与控制概况
        1.2.1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概况
        1.2.2 我国对外来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
    1.3 松突圆蚧入侵扩散与防治研究概述
        1.3.1 松突圆蚧的入侵与扩散
        1.3.2 松突圆蚧防治研究概述
    1.4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引进与利用
    1.5 昆虫对极端温度耐受性的研究概况
        1.5.1 昆虫耐寒性研究概况
        1.5.2 昆虫耐热性研究概况
        1.5.3 昆虫耐热性与耐寒性的关系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主要内容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松突圆蚧种群耐寒性的季节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和季节划分
        2.1.2 过冷却点的测定
        2.1.3 低温暴露试验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季节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
        2.2.2 松突圆蚧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的比较
        2.2.3 不同季节松突圆蚧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和冷识别温度
        2.2.4 不同季节松突圆蚧的致死中低温累积
        2.2.5 过冷却点、致死中低温累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关于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季节适应性
        2.3.2 关于过冷却点作为耐寒性指标的适用性
        2.3.3 关于松突圆蚧的种群动态和地理分布
3 寄主植物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过冷却点的测定
        3.1.3 低温暴露试验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寄主植物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
        3.2.2 不同寄主植物松突圆蚧过冷却点的频次分布
        3.2.3 低温暴露下不同寄主植物松突圆蚧的死亡率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关于过冷却点与低温暴露死亡率在耐寒性评价中的运用
        3.3.2 关于寄主植物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
4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地与供试虫源采集
        4.1.2 过冷却点测定
        4.1.3 低温暴露试验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
        4.2.2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雌成虫过冷却点的频次分布
        4.2.3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低温暴露下的死亡率
        4.2.4 不同地区松突圆蚧致死中低温累积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关于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地理差异
        4.3.2 关于松突圆蚧耐寒性的评价
5 海拔高度对松突圆蚧极端温度耐受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采集
        5.1.2 过冷却点测定
        5.1.3 温度暴露试验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海拔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
        5.2.2 不同海拔松突圆蚧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和致死中温度
        5.2.3 不同海拔松突圆蚧高温暴露的死亡率和致死中温度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关于不同海拔松突圆蚧的极端温度耐受性
        5.3.2 关于不同海拔松突圆蚧耐寒性与耐热性的关系
6 松突圆蚧种群耐热性的季节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虫源和季节划分
        6.1.2 高温暴露试验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季节松突圆蚧高温暴露下的死亡率
        6.2.2 不同季节松突圆蚧高温暴露的致死中高温累积
        6.2.3 季节性气象因子与致死中高温累积的关系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关于松突圆蚧的耐热性及其利用
        6.3.2 关于不同季节松突圆蚧耐热性与耐寒性的关系
7 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的季节变化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虫源和季节划分
        7.1.2 过冷却点测定
        7.1.3 低温暴露试验
        7.1.4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季节花角蚜小蜂成虫的过冷却点
        7.2.2 不同季节花角蚜小蜂成虫过冷却点的频次分布
        7.2.3 不同季节花角蚜小蜂雌成虫低温暴露下的死亡率
        7.2.4 季节性气象因子与花角蚜小蜂雌成虫过冷却点、致死中低温累积的关系
    7.3 小结与讨论
        7.3.1 关于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的季节适应性
        7.3.2 关于过冷却点与低温暴露死亡率的关系
        7.3.3 关于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7.3.4 关于耐寒性与花角蚜小蜂的利用
8 花角蚜小蜂耐热性的季节变化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虫源和季节划分
        8.1.2 高温暴露试验
        8.1.3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季节花角蚜小蜂雌成虫高温暴露下的死亡率
        8.2.2 不同季节花角蚜小蜂雌成虫的致死中高温累积
        8.2.3 季节性气象因子与花角蚜小蜂雌成虫耐热性的相关性
        8.2.4 花角蚜小蜂雌、雄成虫耐热性的差异
    8.3 小结与讨论
        8.3.1 关于花角蚜小蜂成虫耐热性的季节适应性
        8.3.2 关于花角蚜小蜂成虫耐热性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8.3.3 关于花角蚜小蜂雌、雄成虫耐热性的差异
        8.3.4 关于花角蚜小蜂的耐热性及其利用
9 总结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1 群落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
        1.2 群落水平的有害生物管理
        1.3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特征
        1.3.1 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3.2 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的研究进展
        1.3.3 节肢动物种群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1.3.4 地统计学在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1.3.5 节肢动物群落的演替
        1.4 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因素
        1.4.1 农用化学物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4.2 稀土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4.3 气候因素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 节肢动物群落内物种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1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2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关系
        2.2.1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竞争的基本概念
        2.2.2 节肢动物群落内种间的竞争排斥
        2.2.3 节肢动物群落内捕食与被食
    3 中性昆虫的研究进展
        3.1 中性昆虫概念和研究意义
        3.2 中性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3.2.1 中性昆虫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3.2.2 中性昆虫与农业害虫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3.2.3 化学农药施用对害虫-中性昆虫-天敌系统的影响
        3.3 中性昆虫在IPM中的作用
    4 昆虫和植物的互作研究
        4.1 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4.2 植物化学防御的研究
        4.2.1 植物化学防御的研究
        4.2.2 害虫危害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影响
        4.2.3 害虫危害对植物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影响
        4.2.4 植物化学防御反应的应用前景
        4.3 植物物理抗性和抗虫性的关系
    5 果园节肢动物及天敌利用研究进展
        5.1 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
        5.2 植被覆盖的多样性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5.3 果园天敌昆虫多样性对害虫的生态控制作用
        5.4 生境岛屿和周边生境生物多样性对果园天敌的助增作用
        5.5 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调查方法
        1.1.1 试验地点
        1.1.2 调查方法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群落特征指数计算
        1.2.2 节肢动物总群落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1.2.3 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1.2.4 节肢动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分析
        1.2.5 节肢动物总群落最优分割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
        2.2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相对丰盛度
        2.3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类群和数量结构
        2.4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各功能类群生态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
        2.5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类群多样性
        2.6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类群相对稳定性
        2.7 节肢动物群落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8 节肢动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2.9 节肢动物总群落的模糊聚类分析
        2.10 不同时期节肢动物总群落时间格局最优分割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空间格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调查方法
        1.2.1 传统经典的调查方法
        1.2.2 地统计学分析的调查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1.3.1 传统经典的空间格局分析
        1.3.2 地统计学分析-半变异函数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园主要节肢动种群落空间格局传统生物学统计分析
        2.1.1 朝鲜球坚蚧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2.1.2 黑缘红瓢虫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2.2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研究
        2.2.1 黑缘红瓢虫种群半变异函数和空间格局分析
        2.2.2 朝鲜球坚蚧种群半变异函数和空间格局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梅园瓢虫亚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田间调查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1.3.1 群落各特征值计算方法
        1.3.2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园瓢虫亚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分析
        2.1.1 群落的组成及相对丰盛度的分析
        2.1.2 群落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
        2.1.3 瓢虫优势种在梅园中的种群密度及动态
        2.2 梅园瓢虫群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研究
        2.2.1 梅园瓢虫的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分析
        2.2.2 多样性主分量成分析
        2.3 梅园瓢虫空间格局研究
        2.3.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比较
        2.3.2 果梅上、中、下三层及地面的比较
    3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梅园中性昆虫亚群落组成与动态及与天敌互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调查方法
        1.1.1 试验地点
        1.1.2 调查方法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群落各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1.2.2 生态位的计算方法
        1.2.3 主分量分析方法
        1.2.4 各种天敌对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性昆虫亚群落的组成及在节肢动物群落中的比例
        2.2 中性昆虫与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发生趋势分析
        2.3 中性昆虫与天敌类群时间生态位
        2.4 中性昆虫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机率及优势度动态分析
        2.5 中性昆虫亚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2.6 天敌对中性昆虫混合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系统分析
    3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化学农药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杀虫剂施用、群落调查和节肢动物群落数据分析
        1.1.1 试验地点及杀虫剂施用试验设计
        1.1.2 群落的划分与调查
        1.1.3 群落优势种划分
        1.1.4 杀虫剂试验群落分析方法
        1.2 除草剂施用和节肢动物群落数据分析、群落调查
        1.2.1 试验地点、除草剂施用试验设计及田间调查
        1.2.2 除草剂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剂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2.1.1 杀虫剂作用下群落主要目的物种组成与分布
        2.1.2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功能集团的物种组成与分布
        2.1.3 杀虫剂干扰下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相对丰盛度
        2.1.4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指数
        2.1.5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及优势度
        2.1.6 杀虫剂干扰下群落的自然控害效能
        2.2 除草剂对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2.2.1 除草剂对梅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和各亚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
        2.2.2 除草剂对梅园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相对丰盛度的影响
        2.2.3 除草剂对梅园节肢动物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影响
        2.2.4 各处理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其差异
        2.2.5 各处理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及其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稀土元素对梅园主要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稀土及来源
        1.2 稀土施用试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1.3 稀土急性毒性试验
        1.4 稀土慢性毒性试验
        1.5 梅园土壤动物类群数量等级划分标准
        1.6 稀土试验群落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稀土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2.1.1 稀土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2.1.2 稀土对梅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
        2.1.3 稀土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功能团时空动态的影响
        2.2 稀土对蛴螬的生态毒性
        2.2.1 稀土对蛴螬的急性毒性
        2.2.2 稀土对蛴螬的慢性毒性
        2.2.3 稀土对蛴螬体重增长和蛹重增长的毒性效应
    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梅园杂草植被群落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调查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1.3.1 群落特征指数计算
        1.3.2 模糊聚类分析步骤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园杂草植被群落的基本组成
        2.2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量的消长
        2.3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的消长
        2.4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2.5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和优势种
        2.6 梅园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和生态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调查方法
        1.1.1 试验地点
        1.1.2 调查方法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群落组织水平的测定
        1.2.2 生态位指数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动态、基本特征和主要害虫及天敌时空格局
        2.2 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分析
        2.2.1 空间生态位的分析
        2.2.2 时间生态位分析
        2.2.3 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分析
        2.2.4 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分析
        2.2.5 利用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模糊聚类分析评价天敌的作用效能
    3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捕食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
        1.3 种内干扰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的影响
        1.4 对猎物密度、黑缘红瓢虫自身密度的联合反应
        1.5 相互干扰反应试验
        1.6 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1.7 空间异质性对捕食作用的影响
        1.8 功能反应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缘红瓢虫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
        2.2 寻找效应的估计
        2.3 种内干扰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
        2.4 黑缘红瓢虫对猎物密度、黑缘红瓢虫自身密度的联合反应
        2.5 相互干扰对黑缘红瓢虫捕食效应的影响
        2.6 不同温度条件下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的功能反应
        2.7 空间异质性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主要节肢动物生物学特性、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节肢动物的室内饲养与观察
        1.2 主要节肢动物的室外系统调查
        1.3 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研究
        1.3.1 饲料配方及其制备
        1.3.2 不同配方的饲料对成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1.3.3 取食量、排粪量、饲料转化率、饲料利用率的测定
        1.3.4 饲料配方和饲养时间对成虫搜寻和捕食朝鲜球坚蚧能力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园主要节肢动物生物学特性
        2.1.1 黑缘红瓢虫生物学特性
        2.1.2 朝鲜球坚蚧生物学特性
        2.2 黑缘红瓢虫人工饲料
        2.2.1 各种饲料配方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2.2.2 饲料配方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2.2.3 成虫对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2.2.4 配方和饲养时间对成虫捕食朝鲜球坚蚧能力的影响
        2.2.5 配方和饲养时间对成虫搜寻能力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朝鲜球坚蚧的寄主适合度、寄主选择性及其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方法
        1.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1.1.2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系统调查
        1.1.3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适合度系统调查
        1.1.4 寄主选择性测定
        1.1.5 寄主枝条部分化学成分测定
        1.1.6 朝鲜球坚蚧体内部分解毒酶活性测定
        1.2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分析
        2.2 8寄主植物上朝鲜球坚蚧自然种群发展趋势分析
        2.3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的寄主适合度分析
        2.3.1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适合度的时间格局分析
        2.3.2 不同生长势的寄主对朝鲜球坚蚧适合度的影响
        2.4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比较分析
        2.5 朝鲜球坚蚧对寄主植物选择机理
        2.5.1 寄主枝条物理结构差异分析
        2.5.2 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枝条物理结构、化学物质的关系
        2.5.3 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体内部分化学物质活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三章 三种杀虫剂对梅园捕食性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室内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
        1.4 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相对捕食能力和在该集团中的捕食份额的影响
        2.2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种群捕食功能的影响
        2.2.1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死亡率的影响
        2.2.2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种群捕食功能的影响
        2.2.3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寻找效应的影响
        2.3 杀虫剂对捕食性瓢虫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和主持的项目

(9)广西桑蚕高产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蚕桑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
    1.2 蚕桑业生产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地和作用
    1.3 桑蚕高产技术组装集成、推广与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选点调查
    2.2 收集资料
        2.2.1 所需资料
        2.2.2 资料的收集渠道
    2.3 资料综合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蚕、桑品种的选择及种桑养蚕技术的选配
        3.1.1 优良桑树品种的选择
        3.1.1.1 当前广西采用的主要桑树品种及种植面积
        3.1.1.2 桑树品种的选用
        3.1.2 高产栽桑技术的选配
    3.2 优良桑蚕品种的选择
        3.2.1 我区目前推广的桑蚕品种
        3.2.2 蚕品种的选用
        3.2.3 两广二号与桂蚕系列蚕品种的技术处理要点
        3.2.4 高产高效养蚕技术的选配
        3.2.4.1 桑蚕标准化饲养技术规程是基础
        3.2.4.2 基于标准化养蚕技术的高产高效养蚕技术
        3.2.4.2.1 小蚕共育技术
        3.2.4.2.2 大蚕地面育技术
        3.2.4.2.3 大蚕条桑育技术
        3.2.4.2.4 大蚕活动蚕台育技术
        3.2.4.2.5 大蚕简易大棚育技术
        3.2.5 高产、高效栽桑养蚕技术的组装
第四章 广西蚕桑技术推广的方法
    4.1 广西桑蚕发展的特点与推广体系的基本情况
        4.1.1 广西桑蚕业发展的特点
        4.1.2 广西蚕桑生产技术推广体系
        4.1.3 广西桑蚕技术推广的利弊
    4.2 广西桑蚕技术推广方法
        4.2.1 技术培训
        4.2.2 示范基地
        4.2.3 小蚕共育
        4.2.4 参与式推广
第五章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微孢子虫的起源与进化
        1.2.2 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
        1.2.3 微孢子虫的生态、病理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2.4 家蚕微粒子病原(Nosema bombycis)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
        1.2.5 家蚕其他微孢子虫病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实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家蚕微粒子病及病原微孢子虫类的流行病学研究
    2.1 目的和内容
    2.2 方法
        2.2.1 家蚕一代杂交种微粒子病蛾率时间流行曲线的构建
        2.2.2 异形微孢子虫类及发生状况的调查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时间流行曲线及分析
        2.3.2 异形微孢子虫类的发生状况
第三章 家蚕异型微孢子虫的病理、生物学分类及SCM_716S rRNA核酸序列研究
    3.1 大型微孢子虫SCM_6(Nosema sp)的研究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小型微孢子虫SCM_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nov.)的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SCM_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nov.)16S rRNA核酸序列的研究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讨论
第四章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新种群的胚胎传染性、致病性及病害管理技术的研究
    4.1 大型微孢子虫SCM6(Nosema sp)对蚕生殖腺侵染能力的组织学观察
        4.1.1 材料和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讨论
    4.2 三种微孢子虫对家蚕子代的胚胎传染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家蚕微孢子虫新种群(SCM_6、SCM_6)分类检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3.1 分类检验防治的技术原理与标准
        4.3.2 识别技术与病率计算方法
        4.3.3 生产实践应用情况
第五章 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分类及转宿主寄生试验
    5.1 龙眼裳卷蛾(Cerace sl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
        5.1.1 材料和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
    5.2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对蚕的感染致病性研究
        5.2.1 材料和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讨论
    5.3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感染鱼类的试验
        5.3.1 材料和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3.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1.1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新种群的发现、研究与防治
        6.1.2 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分类及对家蚕的病原性
        6.1.3 微孢子虫转宿主感染机制的探讨
        6.1.4 创新点
    6.2.讨论与前瞻
        6.2.1.蚕种新型微孢子虫的检疫技术及其标准
        6.2.2.家蚕微孢子虫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6.2.3.微孢子虫转宿主寄生感染性变异机制及其进化与生态
        6.2.4.水生昆虫微孢子虫的分类及比较病理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温季节蓖麻蚕常见病害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初探(1950-1987)[D]. 王佳玉.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对虾肝胰腺组织转录组分析[D]. 刘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3]柞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翻译起始机制研究及抗体制备[D]. 胡佳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D]. 高倩圆.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5]温度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D]. 张爱民.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6]13个蓖麻品种的种子萌发与抗逆性初步研究[D]. 刘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3)
  • [7]松突圆蚧及其天敌花角蚜小蜂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D]. 钟景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1)
  • [8]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朝鲜球坚蚧与其寄主、天敌间的关系[D]. 黄保宏.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8)
  • [9]广西桑蚕高产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D]. 莫嘉凌. 广西大学, 2006(12)
  • [10]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D]. 万永继.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