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除上颌第二恒磨牙矫治牙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梦薇[1](2021)在《微种植体支抗辅助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的三维测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三维测量分析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时,下颌磨牙、下颌中切牙(牙冠、根尖)的实际变化量与预期变化量,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磨牙远移效率、前牙支抗保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选取17例采用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的成年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5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方案设计分为A、B两组,A组(10例):无额外增加支抗。B组(7例):运用微种植体支抗钉增强支抗。运用Clin Check软件进行矫治方案设计,获得初始位、目标位数字化模型。分别在治疗前(T0)、下颌磨牙远移到位(T1)阶段制取研究模型进行3D扫描,同期拍摄CBCT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下颌骨、牙齿重建。将以上模型导入Geomagic wrap软件中进行整合,并在冠根位置添加测量标志点。最后,在Geomagic control软件中以下颌骨基骨区域为基准,重叠治疗前(T0)、下颌磨牙远移到位(T1)、目标位(TX)模型,测得下颌磨牙、下颌中切牙的三维实际变化量与预期变化量。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B组下颌磨牙、下颌中切牙冠根实际变化量与预期变化量之间的差异,对比两组磨牙冠根远移效率及下颌磨牙、下颌中切牙的三维移动差异。结果:1.A组下颌第一磨牙远移效率54.98±8.87%(冠)、24.63±23.07%(根尖)。下颌第二磨牙远移效率56.59±9.42%(冠)、16.17±21.04%(根尖)。B组下颌第一磨牙远移效率68.66±11.16%(冠)、28.87±20.51%(根尖)。下颌第二磨牙远移效率71.02±7.61%(冠)、33.45±17.53%(根尖)。两组之间相同牙位冠部远移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远移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下颌第一磨牙实际变化量超出预期表现为:冠远中倾斜2.97±1.85°,冠颊向移动0.88±0.67 mm。下颌第二磨牙实际变化量超出预期表现为:冠远中倾斜3.07±2.47°,冠颊向移动1.58(1.00,1.87)mm(四分位数)。下颌中切牙实际变化量超出预期表现为:冠唇向移动0.61±0.67mm,根尖伸长0.35±0.21mm。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下颌第一磨牙实际变化量超出预期表现为:冠远中倾斜4.89±2.03°,根尖颊向移动0.43(0.21,0.77)mm(四分位数)。下颌第二磨牙实际变化量超出预期表现为:冠远中倾斜5.21±2.04°,冠压低1.56±0.90mm,根尖压低1.75±0.6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冠根三维移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A、B组下颌中切牙的实际变化量,B组相较于A组表现为:冠唇向移动减小、根尖向近中移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透明矫治器可实现下颌磨牙远移。磨牙远移过程中,下颌磨牙牙冠远中倾斜、颊向移动,下颌中切牙牙冠唇向移动。2.微种植体支抗钉辅助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时,可以减小下颌中切牙牙冠唇向移动趋势,较好地保护下颌中切牙支抗,提高磨牙牙冠远移效率。磨牙远移过程中,下颌磨牙牙冠远中倾斜,少量压低。
段晓媛,邓怡[2](2021)在《(牙合)平面偏斜及其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矫治颅面部错(牙合)畸形方面,(牙合)平面的作用非常突出,是评估矫治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之一。(牙合)平面偏斜主要表现为两侧(牙合)平面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其形成原因复杂,研究表明,(牙合)平面偏斜与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咀嚼运动、颞下颌关节形态,甚至头颈姿势位有关。常见(牙合)平面偏斜与下颌偏斜关系主要为同侧偏斜,也有少部分患者为对侧偏斜。临床上非手术矫正(牙合)平面偏斜一直是治疗难点。本文就(牙合)平面偏斜及其非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一综述。
阴哲炜[3](2021)在《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50例,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相关测量项目。结果:(1)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和下颌平面角(MFA)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Downs(牙合)平面和功能(牙合)平面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类患者的切道斜度(IA)、Spee曲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2)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咬合因素均不相关。(3)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功能(牙合)平面呈低度正相关,与其他咬合因素不相关。结论: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较II类患者更为陡峭;这两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与咬合因素之间不协调或关系异常,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症状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引起医生的关注;同时医生通过正畸治疗建立新的咬合关系时要注意其与髁突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利于维护口颌系统健康。目的:对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分析,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利用固定矫治技术,采用不同的矫治策略,包括拔除牙位、支抗控制技术以及矫治过程均不相同,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本人研究生期间治疗的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病例一:DHP,女,18岁,主诉为“右侧后牙咬合不佳”求治,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下颌骨发育不足;上下牙列重度拥挤,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右侧第二前磨牙和磨牙正锁(牙合)。上颌利用固定式横腭杆控制上颌磨牙位置,配合(牙合)垫打开咬合,采用交互牵引先解除右侧后牙锁(牙合);随后拔除14、24、35、45牙进行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内收前牙,减小突度,改善咬合关系。病例二:LBH,女,27岁,主诉以“牙列不齐”求治;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下唇严重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上颌中度拥挤,下颌重度拥挤,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深覆盖,Bolton指数不协调。拔除三个第一前磨牙和一个龋坏的第二前磨牙,上颌采用微螺钉进行强支抗控制内收前牙,同时控制垂直高度,防止面型恶化,下颌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整平牙列,尽量内收前牙,减小突度。病例三:LYT,女,21岁,主诉为“龅牙”求治。骨性II类伴高角趋势的患者,上下唇严重前突,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颏部严重后缩;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前牙轻度开(牙合)、深覆盖,双侧尖牙远中关系,磨牙中性关系。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掩饰性治疗,上颌采用PASS技术进行支抗控制,下颌利用拔牙间隙,尽量内收上下前牙,减小突度,改善侧貌,同时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结果:三位患者在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和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后,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正畸医师需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因成年患者无生长发育潜力,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临床状况制定矫治方案,采用适宜的固定矫治技术,可以获得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矫治结果。
杜欣[4](2021)在《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与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对比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Invisalign MA)及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对牙齿、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探讨两者的矫治效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收集使用MA及TB行功能矫治的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的术前、术后头颅侧位定位片,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样本,共收集MA组14例(男性7例,女性7例),TB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通过Dolphin Imaging软件对治疗前(T1)及治疗后(T2)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各指标测量值的变化。结果:1.两组矫治器治疗后is/OLp-ii/OLp、ms/OLp-mi/OLp、∠ANB、A/OLp-pg/OLp减小(P<0.05),∠SNB、Pg/OLP、Ar-Pg、Go-Gn、Ar-Go、下颌骨整体旋转量、下颌角变化量、髁突生长量及有效颞下颌关节改变量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测量值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矫治器改善前牙深覆盖及磨牙远中关系的牙性及骨性因素占比不同:MA组覆盖减小的牙性、骨性因素占比分别为35%,65%,磨牙关系改善的牙性、骨性因素占比分别为32%,68%;TB组覆盖减小的牙性、骨性因素占比分别为43%,57%,磨牙关系改善的牙性、骨性因素占比分别为33%,67%;3.两组矢状向指标治疗前后变化量:ii/OLp-Pg/OLp、is/OLp-ii/Olp、ms/OLpmi/OLp、Pg/OLP、∠ANB、A/OLp-pg/OLp、Ar-Pg、Go-Gn等测量指标值治疗前后变化量TB组较MA组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测量指标值治疗前后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垂直向指标治疗前后变化量:mi-MP、Ar-Go、Me-ANS、Me-N、MeANS/Me-N、下颌骨整体旋转量、下颌角变化量等测量指标值治疗前后变化量TB组较MA组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测量指标值治疗前后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与TB均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同时两者也均易引起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及下面高增大等颌面部垂直向改变。2.相比TB,MA在矢状向上对上下前牙的唇舌向移动的控制较强,而对下颌骨前导量的控制较弱,在垂直向上可通过对牙齿的移动设计表达更好的颌骨垂直向控制。
王文雅[5](2021)在《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文中认为目的:1.回顾性分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儿童的病历资料,了解就诊儿童的口腔疾病发病情况,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临床工作提供数据参考。2.结合五例不同类型的病例,探讨常见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操作要点。方法:1.选取2019年5-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216名儿童的病历资料,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主诉、诊断、患病牙位、程度等信息进行Excel录入整理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2.结合第一章的研究结果,选取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外伤、错畸形这几种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的典型病例进行展示,结合临床操作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进行深入探讨。结果:1.2019年5-12月共收集初诊病例3216例,其中男1707例,女1509例,年龄为1-15岁,中位数为6岁,平均年龄为(6.58±2.25)岁。主要就诊需求分布情况:龋病1414例(44.00%),牙齿发育异常621例(19.31%),预防检查538例(16.73%),牙髓根尖周病437例(13.59%),牙外伤111例(3.45%),错畸形69例(2.15%),其他26例(0.81%)。在3-5岁年龄段,因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就诊的患者占该年龄段就诊总人数的76.60%(802/1047)。乳牙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从就诊年龄分布上来看高峰期均位于4-6岁。2.通过短期随访,五例病例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1.龋病是儿童口腔门诊工作的主要内容,且整体呈现低龄化的特征,需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龋的防治工作。2.儿童口腔科是按年龄划分的综合性科室,儿童口腔疾病复杂多样,涉及到口内、口外、修复、正畸各个领域以及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各个时期,儿童口腔医生应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结合临床指南规范化诊治。
曹阳[6](2021)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1例成骨不全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报告》文中认为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组单基因突变导致的表型异质性的遗传骨病。其主要致病基因COL1A1基因和COL1A2基因,使Ⅰ型胶原的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疾病发生。OI以骨量低下、骨脆性增加、反复骨折和骨畸形为主要特点,同时还累及全身多结缔组织系统,伴有蓝色巩膜、听力丧失和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DGI)等骨外表现。牙本质发育不全为最常见的口腔表现,根据Shields分型,伴有成骨不全的类型为DGI-I。患牙通常表现为牙齿颜色改变,即全口多数牙呈灰白色或黄棕色,并因牙本质结构改变导致患牙不耐磨耗,患者口内可见临床冠磨耗较重,咬合距离过低。OI患者群体中Ⅲ类错(?)畸形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群体,因上颌后缩与下颌前突表现出面中部的凹陷,口内出现前牙反(?)甚至后牙反(?),患者的咀嚼功能亦严重受损。这些口腔症状给患者的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促使OI患者及家长前来正畸科寻求治疗。因此,提高正畸医师对OI的认识,有利于明确诊断,实现精准治疗。本文报告了 1例成骨不全伴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病例。根据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该患者为牙本质发育不全。通过分子遗传学检查,定位该患者突变基因为COL1A2基因,突变位点为exon31c.1801G>A,突变型为:p.Gly601Ser,进一步明确了患者诊断,为成骨不全伴骨性Ⅲ类错(?)畸形。联合了口腔正颌外科、口腔修复科与牙体牙髓科等多学科,为该患者制定了系统化的治疗方案,设计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完成术前和术后正畸。对患者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SNA、SNB和ANB角均恢复正常。矫治结果表明,该方案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颜面形态及咀嚼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证明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用于配合完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并为OI患者正畸矫治器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本文通过讨论OI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与口腔临床表现机制,探讨OI患者的口腔治疗方法,为OI的口腔疾病诊断及系统性治疗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Mahmoud B.M.Hethnawi[7](2021)在《隐形矫治技术远移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磨牙的效率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的实现率,探讨微种植支抗和树脂附件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实现率的影响,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材料与方法:选取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患者29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24.4±6.9)岁。所有受试患者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进行非常规拔牙正畸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6例)单纯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和前磨牙;B组(13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配合双侧上颌磨牙区微种植钉远移上颌磨牙和前磨牙。根据每位患者采集的治疗前(T0)、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远移结束时(T1)、以及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远移结束时(T2)的数字扫描记录重建三维数字模型。将患者T0、T1、T2数据导入Geomagic Control X软件进行叠加,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和前磨牙的实现率,比较在T1和T2时A、B两组上颌磨牙位置。应用IBM 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Levene’s方差齐性与独立t检验比较A、B两组在T1时上颌磨牙的远移实现率、T2时前磨牙的远移实现率以及微种植支抗和树脂附件对上颌磨牙远移实现率的影响。配对t检验比较在T1和T2时A、B两组上颌磨牙位置。结果:(1)T1时A组远移上颌磨牙的平均实现率为74.56%,B组远移上颌磨牙的平均实现率为87.15%;T2时A组远移上颌前磨牙的平均实现率为70.29%,B组远移上颌前磨牙的平均实现率为86.06%,A组上颌磨牙及前磨牙实现率均明显小于B组(P<.01);(2)T2时A组上颌前磨牙远移到位后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分别近中移动了0.04mm、0.09mm,而B组上颌前磨牙远移后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量均为0.01mm,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3)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有无附件对上颌磨牙远移无显着性差异(p>.05)。结论:(1)单纯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磨牙和前磨牙的平均实现率分别为74.56%、70.29%,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配合微种植钉治疗的B组上颌磨牙和前磨牙的远移实现率分别为87.15%、86.06%,明显大于单纯使用无托槽隐形器远移上颌磨牙和前磨牙的A组;(2)无托槽隐形矫治组(A组)和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微种植钉治疗组(B组)在前磨牙远移到位后远移到位的上颌磨牙位置均有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近中移动量大于B组,提示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微种植钉治疗可增加远移到位后的上颌磨牙稳定性;(3)无托槽隐形矫治组(A组)和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微种植钉治疗组(B组)上颌磨牙上有无树脂附件对上颌磨牙远移的实现率无统计学差异。
刘洋[8](2020)在《基于数字模型的不同拔牙模式对Bolton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首先比较数字化模型与传统石膏模型的精确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四种前磨牙拔除模式对Bolton指数以及对咬合关系的影响,筛选建立较理想咬合关系的拔牙模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1、实验分组及组间测量数据的获取本研究纳入30个病例,通过口内扫描建立的数字化模型作为实验组,通过传统硅橡胶印模灌注的石膏模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分别选取相关标志点进行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第一磨牙间宽度(6—6)、尖牙间宽度(3—3)、中切牙切缘中点到唇侧龈缘最高点距离(hll,h21,h131,h41)的测量;数字化模型采用3shape OrthoAnalyzerTM软件进行标志点的描记和测量,石膏模型采用精度为0.0lmm的电子游标卡尺进行标记点的手工描记和相关指标的测量。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相关测量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设定检验水准α=0.05。2、检测虚拟拔牙后Bolton指数值和咬合关系的变化对每位患者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相关的测量标记点均采用头影测量分析Winceph8.0 软件进行描记,按要求测出 SNA、SNB、ANB、FMA、IMPA、FMIA数据。将30位患者数字化模型导入3shape OrthoAnalyzerTM软件,每位患者均模拟四种拔牙模式,并通过Tweed分析法定位下前牙目标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排牙,共获取120组数据。根据拔牙模式进行分组,分别为:模式1(虚拟拔除14、24、34、44牙)、模式2(虚拟拔除15、25、35、45牙)、模式3(虚拟拔除14、24、35、45牙)、模式4(虚拟拔除15、25、34、44牙),测量排牙后数字化模型的Bolton指数(全牙比)、前牙覆及覆盖,得出这些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测量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的牙冠宽度及占上下牙列(6-6)牙冠宽度和的比率。分析四种拔牙模式Bolton指数(全牙比)和前牙覆覆盖之间的差异。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设定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Bolton指数、第一磨牙间宽度(6—6)、尖牙间宽度(3—3)、中切牙切缘中点到唇侧龈缘最高点距离(hll;h21;h131;h41)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种拔牙模式Bolton指数(全牙比)由大到小为:模式3(89.76%±1.40%)、模式 1(89.69%±1.42%)、模式 2(88.94%±1.49%)、模式 4(88.79%±1.58%)。四种拔牙模式Bolton指数(全牙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未拔牙前Bolton指数(全牙比)相比,其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拔牙模式均会对Bolton指数(全牙比)产生影响,其测量值范围为(89.29%±1.50%),拔牙后较拔牙前全牙比均偏小。3、四种拔牙模式前牙覆覆盖测量值由大到小分别为:模式4(覆盖为2.42mm±0.34mm、覆为0.73mm±0.35mm)、模式2(覆盖为2.37mm±0.33mm、覆为0.65mm±0.34mm)、模式1(覆盖为2.31mm±0.30mm、覆为0.60mm±0.32mm)、模式 3(覆盖为 2.24mm±0.32mm、覆为0.59mm±0.34mm)。四组拔牙模式前牙覆盖和覆测量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上颌第一前磨牙宽度为7.81mm±0.41mm,占比为7.63%±0.25%;上颌第二前磨牙宽度7.37mm±0.36mm,占比为7.20%±0.20%;下颌第一前磨牙宽度7.73mm±0.46mm,占比为 8.31%±0.31%;下颌第二前磨牙宽度 7.72mm±0.48mm,占比为 8.30%±0.33%。结论:1、全口牙列口内直接扫描获取的数字化模型与传统石膏模型有同样的精确性和准确性。2、四种前磨牙拔除模式均会对Bolton指数全牙比率产生影响。3、Bolton指数正常的患者采用四种拔牙模式均可达到满意的咬合关系。4、前磨牙拔除模式对Bolton指数的影响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之一。5、数字化虚拟排牙可作为预测正畸临床矫治效果的一种手段。
吕美娴[9](2020)在《替牙期儿童牙弓宽度及错(牙合)机制的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替牙期儿童不同安氏分类上下颌牙弓宽度,并分析探讨牙弓宽度在错(牙合)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安氏Ⅱ类错(牙合)牙弓宽度发育的因素,为替牙期正畸患者的诊断和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从2019年5月到2019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西岗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沙河口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中山区)、大连友谊医院口腔科(中山区)进行窝沟封闭的替牙期儿童中选取502例研究样本,分为安氏Ⅰ类组(平均年龄8.34±0.69岁)、Ⅱ类组(平均年龄8.39±0.70岁)和Ⅲ类组(平均年龄8.41±0.91岁),在所选样本的石膏模型上分别测量上下颌第一磨牙区(牙弓后段)、第一乳磨牙/第一前磨牙区(牙弓中段)及乳尖牙/恒尖牙区(牙弓前段)的牙弓宽度,计算上下颌前、中、后段牙弓宽度差,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23.0统计软件,计算各组样本9个测量项目的均值及标准差,运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t检验比较各组间性别差异;并分析探讨牙弓宽度在安氏Ⅱ、Ⅲ类错(牙合)发生机制中的作用;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张口呼吸方式、不良吮吸习惯、龋齿、喂养方式是否对安氏Ⅱ类牙弓宽度发育产生影响。结果:得出502例替牙期儿童不同安氏错(牙合)牙弓宽度的均值和标准差;不同安氏分类中男性牙弓宽度普遍大于女性,只在安氏Ⅰ类上下颌牙弓后段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上下颌牙弓宽度较安氏Ⅰ类狭窄,上牙弓后段差异有显着性(P<0.05);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上颌牙弓宽度较安氏Ⅰ、Ⅱ类狭窄,上颌前、后段牙弓宽度差异有显着性(P<0.05)。下颌牙弓宽度大于安氏Ⅰ、Ⅱ类,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牙弓后段宽度差较安氏Ⅰ类小,差异有显着性(P<0.05);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牙弓前、中、后段宽度差小于安氏Ⅰ、Ⅱ类,差异有显着性(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中上颌前段牙弓宽度受不良吮吸习惯影响(p<0.05),其余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得出502例替牙期儿童不同安氏错(牙合)上下牙弓宽度的均值和标准差。2.与安氏Ⅰ类相比,安氏Ⅱ类上颌牙弓宽度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而下颌牙弓宽度则基本正常;安氏Ⅲ类上牙弓宽度不足,而下颌牙弓宽度通常会偏大。3.安氏Ⅱ、Ⅲ类错(牙合)普遍存在上牙弓宽度发育不足的问题,临床早期进行扩弓时要注意上下颌牙弓的匹配,以促进上下颌正常发育,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4.不良吮吸习惯是安氏Ⅱ类上颌前段牙弓宽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对影响牙弓宽度发育的因素,临床中应给予早期预防及阻断性矫治,防止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和发展。
徐晓琳[10](2019)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及正常儿童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差异性,研究UCLP患者与反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变异,探讨变异之间的联系性,分析口周力在错畸形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UCLP及反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替牙期6-12岁UCLP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龄正常儿童20例(男14例,女6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3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口周力和牙弓宽度、长度的测量。采用口周肌压力采集系统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息止位口周力测量,测量位点包括双侧上下颌中切牙、尖牙或乳尖牙、第一前磨牙或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的唇颊、舌侧龈缘。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上下颌石膏模型,用电子游标卡尺在模型上测量牙弓的宽度及长度。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对有差异性的变量采用LSD检验分别比较UCLP患者健患侧及反组与正常组之间、UCLP患者健患侧与反组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之间的联系。结果:1.口周力的差异性上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的唇颊、舌侧口周力均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大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的唇颊侧、舌侧口周力也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非裂隙侧舌侧大于反组(P<0.05),但唇颊侧除上中切牙唇侧口周力大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与反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唇颊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的唇颊侧口周力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双侧和反组相比,除下中切牙唇侧UCLP组小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舌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大于反组(P<0.05),除此之外其余位点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牙弓的差异性上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上牙弓各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小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中、后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非裂隙侧与反组相比,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长度小于反组(P<0.05),但中、后段宽度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牙弓前段宽度三组之间UCLP组最大、正常组次之、反组最小(P<0.05)。下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牙弓宽度及长度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UCLP组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UCLP和反患者与正常相比上颌唇颊、舌侧口周力大,下颌颊侧口周力小,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上牙弓宽度及长度小,下牙弓宽度及下颌长度大。2.UCLP患者与反患者相比上牙弓长度不足,裂隙侧牙弓窄,与唇侧及裂隙侧颊侧高口周力有关,口周力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唇部术区瘢痕挛缩。3.UCLP患者和反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互作用,通过肌功能矫治器减少口周力对牙弓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牙弓畸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调整牙弓形态及颌骨位置有利于达到口周力内外平衡。
二、拔除上颌第二恒磨牙矫治牙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拔除上颌第二恒磨牙矫治牙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种植体支抗辅助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的三维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第一部分:微种植体支抗辅助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的三维测量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病例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三例临床病例报告 |
临床病例报告一:透明矫治器矫治牙列拥挤一例 |
1 矫治前情况 |
2 矫治过程 |
3 矫治效果 |
4 矫治体会 |
临床病例报告二:透明矫治器远移双颌磨牙一例 |
1 矫治前情况 |
2 矫治过程 |
3 矫治效果 |
4 矫治体会 |
临床病例报告三:透明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一例 |
1 矫治前情况 |
2 矫治过程 |
3 矫治效果 |
4 矫治体会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透明矫治器移动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2)(牙合)平面偏斜及其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平面的分类 |
2 平面偏斜的病因 |
3 平面偏斜的类型与临床表现 |
3.1 前牙区平面偏斜的类型与临床表现 |
3.2 后牙区平面偏斜的临床表现 |
4 平面偏斜的检查及诊断 |
4.1 临床检查 |
4.2 影像学资料 |
5 平面偏斜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5.1 多曲方丝弓矫治法 |
5.2 微种植钉矫正平面偏斜 |
5.3 波浪形弓矫治平面偏斜 |
5.4 功能性矫治器在生长发育期矫正偏颌畸形所致的平面偏斜 |
5.4.1 磁力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高峰前期骨性偏颌畸形所致的平面偏斜 |
5.4.2 早期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改善功能性下颌偏斜所致的平面偏斜 |
5.4.3 垫+固定矫治器矫治存在平面偏斜的单侧偏颌 |
6 小结 |
(3)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骨性I类和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一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报告 |
病例二 应用微螺钉支抗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病例三 应用MBT自锁托槽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后牙正锁((牙合))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与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仪器设备 |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3.1 头颅侧位定位片的获取 |
2.3.2 标记点选择 |
2.3.3 参考平面或参考线的确定 |
2.3.4 测量指标的确定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研究资料及测量结果同质化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矫治前各指标测量值对比 |
3.2 MA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值对比 |
3.2.1 MA组矫治前后矢状向测量值对比 |
3.2.2 MA组矫治前后垂直向测量值对比 |
3.3 TB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值对比 |
3.3.1 TB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矢状向测量值对比 |
3.3.2 TB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垂直向测量值对比 |
3.4 MA与TB矫治前后测量值差异对比 |
3.4.1 MA与TB治疗前后矢状向测量值差异对比 |
3.4.2 MA与TB治疗前后垂直向测量值差异对比 |
第4章 讨论 |
4.1 样本的选择 |
4.2 两种矫治器矢状向的临床疗效评估 |
4.2.1 两种矫治器在矢状向上对牙(牙合)的影响 |
4.2.2 两种矫治器在矢状向上对颌骨的影响 |
4.3 两种矫治器垂直向的临床疗效评估 |
4.3.1 两种矫治器在垂直向上对牙(牙合)的影响 |
4.3.2 两种矫治器在垂直向上对颌骨的影响 |
4.4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4.5 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及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 述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早期功能矫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1 |
病例报告2 |
病例报告3 |
病例报告4 |
病例报告5 |
(5)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 |
第一部分 乳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
病例一 严重低龄儿童龋序列治疗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年轻恒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
病例二 左下后牙深龋行部分活髓切断术+超瓷嵌体修复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病例三 右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牙外伤的临床治疗 |
病例 四左上前牙简单冠折合并右上前牙复杂冠折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 |
病例五 活动矫治器矫正乳牙列期前牙反(牙合)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激光在儿童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正畸-正颌联合治疗1例成骨不全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成骨不全 |
1.1.1 临床特征 |
1.1.2 病因 |
1.1.3 诊断 |
1.1.4 治疗 |
1.2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疾病的Shields分型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章 病例报告 |
2.1 基本情况 |
2.2 相关检查 |
2.2.1 临床检查 |
2.2.2 影像学检查 |
2.2.3 基因检查 |
2.3 诊断 |
2.4 矫治设计 |
2.5 治疗过程 |
2.6 矫治结果 |
2.7 小结 |
第3章 讨论 |
3.1 成骨不全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
3.2 成骨不全的口腔疾病发育异常机制 |
3.2.1 牙本质发育不全 |
3.2.2 牛牙症和牙齿萌出异常 |
3.2.3 Ⅲ类错(牙合)畸形 |
3.3 成骨不全的口腔治疗 |
3.4 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隐形矫治技术远移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磨牙的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List of 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样本选择 |
2. 三维数字模型的重建 |
3. 重叠和测量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病例报告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材料性能和临床应用的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数字模型的不同拔牙模式对Bolton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口内数字化模型的精确性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不同口腔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
1.3.2 iTero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
1.3.3 数字化牙(?)模型的精确性分析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对咬合关系影响的数字化排牙实验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拔牙模式经数字化排牙后数字化模型测量结果分析 |
2.2.2 不同拔牙模式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与拔牙前的Bolton指数(全牙比)比较分析 |
2.2.3 上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牙冠宽度及占上下颌牙齿总宽度比例测量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2.3.1 Bolton指数的意义与种族差异性 |
2.3.2 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对Bolton指数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2.3.3 不同前磨牙拔除方式对咬合关系的影响 |
2.3.4 Bolton指数在正畸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
2.3.5 数字化排牙实验在制定矫治计划时的应用分析 |
2.4 结论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一 |
病例报告二 |
病例报告三 |
病例报告四 |
病例报告五 |
(9)替牙期儿童牙弓宽度及错(牙合)机制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安氏Ⅱ类1分类横向问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致谢 |
(10)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口周力对比分析结果 |
2 牙弓形态对比分析结果 |
讨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 |
3 偏倚的预防 |
4 研究结果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20 例临床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拔除上颌第二恒磨牙矫治牙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种植体支抗辅助透明矫治器远移下颌磨牙的三维测量分析[D]. 陈梦薇.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牙合)平面偏斜及其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 段晓媛,邓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06)
- [3]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D]. 阴哲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与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杜欣. 南昌大学, 2021(01)
- [5]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D]. 王文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正畸-正颌联合治疗1例成骨不全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报告[D]. 曹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7]隐形矫治技术远移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磨牙的效率分析[D]. Mahmoud B.M.Hethnawi.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基于数字模型的不同拔牙模式对Bolton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洋. 南昌大学, 2020(08)
- [9]替牙期儿童牙弓宽度及错(牙合)机制的初探[D]. 吕美娴.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D]. 徐晓琳.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