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路边牧草业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林[1](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罗怡[2](2019)在《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直以来,农民问题和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如何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了我们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我国于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方针,之后在2006年到2009年四年间国务院又下发四个“一号文件”,全面关注“三农”问题,释放出执政层加强关注乡村地区发展的积极信号。2017年10月,党的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后的必经之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方面,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广州市在2007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全市性的村庄规划工作。增城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采取“以点带面”的思路,首先结合市重点地区选择了45条行政村进行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实践基础后再全面开展编制,有效提高了各项工作推进的效率。至2009年,已完成了全市282条行政村的规划全覆盖目标。2011年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加大了新一轮力度、涵括了新一轮内涵的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任务。此后,广州市委正式吹响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打造“美丽乡村、幸福乡村”成为广州市委、市政府“12338”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增城市再次积极担当起“先行先试”的角色,在统筹城乡统一发展的路径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节点,创建28个试点村,在2012年启动10个等首批试点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3年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开展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订《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方案》。按照其要求,增城市需要首先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的修编,以指导下层次的村庄规划分类编制,开展了《增城市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项目。因此,增城农村建设具有其自身的典型性。如何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如何突破增效提质发展的障碍,最大限度发挥规划政策对于城乡建设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谋求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所以,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研究成为必然且日益紧迫。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增效提质,对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相关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其次对增效提质的由来、内涵界定及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效益分析基础上,针对广州增城区新农村质量建设现状研究,深度剖析了增城新农村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庄的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在空间布局、产业活力、文化魅力、治理结构四大方面递进式增效提质的对策,即乡村空间布局新重构、乡村产业活力新重赋、乡村文化魅力新重振、乡村治理结构新重组。为高城镇化地区同类乡村转型发展和规划提供路径指引和参考。
李启亮[3](2019)在《地面样本数据的快速获取、处理及拓展应用》文中提出样本数据是进行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的基础数据,大量的高质量样本数据对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获取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以及土地覆盖变化监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范围研究区中,依靠目前的样本数据获取方法,若要获取到大量的数据相对困难,而较少的样本数据成为大范围遥感影像分类的短板。因此,如何进行快速的样本采集与处理是解决大范围遥感影像分类中样本较少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GPS相机进行样本采集的方法,在汽车行进过程当中对道路两旁的地物进行拍摄,照片表达地物类型的同时记录了地理位置信息,是一种快捷简便得获取地面样本的方法。同时详细介绍了样本采集的技术要点和采集质量要求,以提高样本质量。针对目前还未有处理并解译GPS照片的软件,使用IDL语言开发了GPS照片数据快速处理系统,对开发过程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力求快捷简便得处理照片数据。照片数据解译完成之后,即可形成样本数据库,通过对样本数据库中点位的修正和样本数据的补充,提高了样本数据集的准确度和增加了样本数量。同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优化,经过纯化、扩展与过滤后形成训练样本数据集,并计算了样本分离度以检验样本质量,最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样本训练的方法。分类结果中总体精度为79%,Kappa系数为0.77,F1分数为0.72,结果表明计算机自动训练的样本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刘哲荣[4](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郑茹[5](2017)在《儿童体验式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文中指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户外活动环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数儿童只能在硬质广场以及拥挤的街道玩耍,越来越远离新鲜的空气和大自然环境。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休闲农业园,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农事体验活动和农业生态景观给儿童提供了天然的生态教室,同时也是实施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 2017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发挥乡村独特优势,利用“旅游+” “生态+”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归纳、案例研究、论证分析、实践案例的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思路进行分析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以休闲农业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休闲农业的景观要素、类型、可认知性以及休闲农业与儿童的关系,找出休闲农业和儿童认知自然的关联性,即休闲农业的可认知性为儿童进行自然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其次,对自然体验式的儿童行为活动适宜性做出评价,按不同年龄段总结出儿童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并尝试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活动喜好和认知能力。针对以上特点,从安全性、参与性、趣味性多样性和农业可认知性方面对农业园做出适宜性评价体系,概括出适宜体验的农事活动,为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设计和体验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对我国最先发展休闲农业的台湾地区选取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分别是台北头城休闲农场和台南仙湖休闲农场,从项目概述和规划设计两方面做出了详细分析,并进行案例对比分析和借鉴经验总结。然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休闲农业园设计体系。以旅游心理学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环境农业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分别得出以下结论:休闲农业景观设计要求、设计原则、设计特性、设计方法。以此实现儿童体验并认知自然的目的。最后,基于上述设计体系,以滁州市全椒县“辉隆休闲农业园”为例,将规划地段打造成集乡村文化、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民俗风情、自然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农园目的地,满足儿童乡村体验、认知自然的需求,理论结合实践阐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汪武静[6](2016)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比较效益和意愿研究》文中提出草牧业能够利用牧草资源和草食家畜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牛羊肉、奶制品,节粮,高效,健康。国家正在推行种养一体化,将部分籽实玉米种植转变为青贮,全株利用,提高产能,进一步统筹粮经饲,大力发展草牧业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我国西南地区是国土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都比较充裕,具备发展草牧业的自然资源禀赋;近年来,南方市场牛羊肉价格行情一直居高,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再加上国家各项精准扶贫项目逐步开展,草牧业以其较低的技术门槛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逐渐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南方地区产业扶贫适宜的路径。本研究主要从农户种草的角度出发,采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从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两个角度对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草进行比较效益分析,同时实地调研四川省和贵州省的197个种草农户,了解农户种草的基本情况并且深入分析影响农户种草养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重要结论有:1、我国西南地区种草资源禀赋充裕,应该加大利用。2、我国西南地区种草比较效益显着高于种植籽实玉米和水稻,种草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也是显着高于种植粮食作物。但西南地区牧草的贮藏技术比较落后,大量的鲜草无法及时转化成市场价值,这是制约我国西南地区种草养畜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此西南地区草牧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是草畜结合。3、我国西南地区草牧业涌现出一批新生力量:一是常年在外务工,有一定积蓄的农民工,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回乡开展种草养畜;二是怀有乡情的大企业家回乡投资,创建草食畜产品品牌,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三是外乡大企业家,由于看好草畜产业的前景,来西南地区投资发展。即西南地区草牧业出现了“资金+企业家才能”打包回农村的现象。4、西南地区农户近两年种草积极性非常高,但囿于资金,大部分农户选择“滚雪球”的发展模式,农户将一年较高的收入大部分投入再生产。5、农户户主从事种草养畜的年限、家庭是否能够筹集到所需资金、土地租金、草畜产品取得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值、养殖量、是否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家周围是否有大型龙头企业、是否有社会化服务等要素对西南地区农户种草的积极性有显着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是:不断延长并且锻粗草牧业产业链;建设牛羊肉信息交流平台并做好价格预警;加大财政资金对草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金融保险资源更多向草牧业倾斜;创建新型种草养畜农户培训体系。
徐福明[7](2015)在《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低碳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严寒地区受严峻的气候条件影响,冬季需要大面积的采暖,能源消耗量相比其他地区更多,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村镇规划建设、居民能源消耗结构等等而引起的高碳排现象更为明显。低碳可持续规划建设是保障村镇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改善村镇环境、提升村镇形象的有效手段。可以预见,未来严寒地区村镇的发展与规划建设模式必将发生巨大变革,原本的高碳模式必将被绿色、清洁、低碳的模式逐步替代,从碳排放优化这一角度深入研究严寒地区绿色村镇的规划建设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课题。本研究将从分析国内外低碳村镇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始,阐明绿色低碳村镇的内涵与本质,并探讨绿色低碳村镇的特点,制定适合严寒地区村镇的碳排放调查范围。依据严寒地区绿色村镇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现状、经济发展现状、居民家庭生活、村镇建筑等统计数据进行总体分析,分析严寒地区村镇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的影响因素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选取严寒地区典型村镇——双泉镇、虎林镇、新安镇、察尔森镇以及齐家镇进行实地调研,从土地利用、村镇产业、居民家庭生活、村镇建筑、居民低碳意识等方面,概括了严寒地区村镇碳排放相关因素的现状,归纳总结现存问题及发展低碳村镇的制约因素。严寒地区村镇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传统的经济结构正面临着调整与改变;村镇政府决策人员、村镇居民对低碳概念了解状况一般,且低碳行为付诸很少;村镇能源仍以生物质能源为主;严寒地区村镇碳排放情况中等,单位产值碳排放一般。严寒地区村镇在发展低碳建设中处于低碳认知阶段,对于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低碳建设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通过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方式发现严寒地区村镇碳排放的现状问题,其绿色低碳规划建设亟待开展。最后,从村镇土地利用与规划布局、村镇产业、绿色农业、村镇居民家庭生活、村镇住宅建筑与村镇低碳政策及居民低碳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策略与实施途径。
裴子凌[8](2013)在《临潭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与优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在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选择。土地整治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乡村景观的功能日渐凸显。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受到来自区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农户意愿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定量测算整治潜力及潜力分布状况是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基础,进而须根据本区域固有人文、地理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运用与之匹配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是整个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点和落脚点。本文选取处于农牧交错带区域的临潭县为例,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全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做了定量分析,借助GIS平台分析各行政村的区位条件,进而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的整治模式,并做了整治的优先度诊断,为科学合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临潭县农村建设用地利用问题重重,存在居民点分散,用地粗放,土地浪费严重,牧区农村居民点流动性较大,废弃、闲置乱建现象严重等问题。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受到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标准和社会自然经济等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临潭县农村建设用地整体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其中城关镇和卓洛乡的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评价值相对较高,但不足0.7,大部分综合评价值在0.45-0.6之间,王旗乡综合评价值最低,仅为0.28。总体而言,临潭县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大部分乡镇处于低度利用或适度利用状态。3、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现状潜力,结合规划潜力得到了理论潜力,在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等条件限制的基础上测算了可实现潜力。通过测算全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为718.06公顷,可实现潜力为361.49公顷,王旗乡可实现潜力最大,为68.52公顷;长川乡最小,为2.52公顷。4、通过对农村居民点与河流距离、城镇距离、主干道距离以及地形坡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临潭县中部居民点的区位条件整体优于东部和西部乡镇居民点;城关镇、八角乡、王旗乡、流顺乡、冶力关镇、店子乡的农村居民点区位优势整体较好,三岔乡、羊永乡、长川乡、古战乡、石门乡居民点的区位优势次之,卓洛乡、术布乡、新城镇、羊沙乡和洮滨乡居民点的区位条件整体最差;临潭县各行政村内部居民点区位条件相应存在较大差异,且零散分布的居民点区位条件远劣于集中分布的居民点。5、依据农村居民点综合区位分析,得出临潭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的5种类型,即:生态迁移型、城镇转化型、迁村并点型、内部挖潜型和保留原貌型。6、综合临潭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整治类型、整治优先度,得出适合该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优化模式,即生态脆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中部城镇转化型整治模式、农牧综合开发模式和新农村建设模式。
徐姗[9](2013)在《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北京城乡发展二元化格局依旧存在,且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促进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传统农业转型化发展,观光农业因其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功能价值成为北京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态安全保障及观光休憩的场所。本文对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进行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展开。北京观光农业是全国观光农业的先行者,近年来在规划制定、方向引导、宣传营销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由此推动观光农业园区迅速发展。但当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150个样本园区从“园区分布与农业资源格局的关系、园区内外生态网络体系的结构、园区内景观风貌的营造、园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区内体验活动的开发”五个方面进行现状评估。结果显示:园区建设存在园区分布与农业相关规划尚未耦合、园区内外生态网络体系尚未建立、园区内景观风貌营造尚且薄弱、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尚且缺失、园区内体验活动开发尚且低级五大问题。继而提出应对策略并吸取北京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成功的经验,基于政策保障、规划引导及农民自主建设提出系列保障性措施。应对策略包括:(1)在宏观层面形成推动“城市-乡村-园区生态”三位一体化发展的生态网络规划。即通过对生态网络在核心保护区、自然复育区、缓冲区、生态廊道、生态跳岛五个方面内容的研究,建立园区生态景观建设技术导则、乡村生态网络和城乡生态网络。(2)在中观层面形成带动乡村农业特色化发展的园区产业规划。即整合北京市域农业资源,在“一区一色”、“一村一品”的农业规划要求下,研究各区县观光农业布局结构,形成基于区县特色农业和道路、水系的“四沟六带九楔多点”式园区产业布局结构。(3)在微观层面形成促进北京观光农业园区持续、和谐发展的园区景观资源分类评价、规划设计模式和活动开发模式。即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北京乡村居住者、北京旅游观光者三种乡村景观意象媒介,提取北京乡村景观特征。结合旅游及农业资源分类标准,形成园区景观资源分类评价体系。依据体系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对样本园区规划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总结规划内容及发展策略,形成园区规划设计导则。同样,依据体系,研究园区活动开发类型,从“主题口号、活动内容、分类组合、宣传营销”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园区活动开发模式。规划导则的实施为活动开发提供了场地和可能,同时多样化的活动开发也推动了规划建设对园区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
徐志伟[10](2012)在《天津团泊新城开发建设模式选择与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城开发建设已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目前国内外新城的开发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政企合作共同开发三种类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三种模式各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不乏成功案例。然而新城开发建设的项目是一项巨大工程,其周期长、投资大,加之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待完善、法律体制尚存欠缺、政策的变动性大和政府资金极其有限等不利条件,导致了民间企业不会独自冒着巨大风险进入投资领域,使得新城的开发建设遇到了瓶颈。政企合作PPP模式的应用恰能解决城市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难题,政府部门通过与民间资本合作来共同完成新城的开发建设,不仅能够解决资金的问题,更提高了项目的运行效率。风险控制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政企合作项目的风险分析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PPP模式由于其参与主体的复杂性,其风险也远高于一般工程项目。因此,风险分析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部门与投资企业利益共享的同时,风险也要共同分担。政企合作共同参与到新城开发建设中,政府部门、投资企业、银行机构和项目承包商等主要参与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新城的开发建设着手,结合团泊新城西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投融资理论、规划理论、和谐发展与风险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城市定位、远景规划以及其他外部条件的深刻剖析,进而确定了新城的开发建设模式并总结出运行特点。基于上述工作的研究,对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对风险的分担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对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价,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风险分担的研究。本文研究论证的团泊新城西区开发模式及风险管理,能够为规划部门及政府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意见与参考。
二、开发路边牧草业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路边牧草业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2)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层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 |
1.1.2 广东省层面:农村改革树立起先行范例 |
1.1.3 增城区层面:村庄规划建设具有示范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1.5.1 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 |
1.5.2 研究视角具有多元性 |
1.5.3 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概念及实践探索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新农村 |
2.1.3 新农村建设 |
2.1.4 乡村复兴 |
2.1.5 增效提质 |
2.2 新农村建设 |
2.2.1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
2.2.2 国内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
2.2.3 文献小结 |
2.3 乡村复兴 |
2.3.1 国外乡村复兴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
2.3.2 国内乡村复兴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效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内涵解析 |
3.1 增效提质提出的缘由 |
3.2 增效提质的内涵界定 |
3.3 增城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实现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质量现状分析 |
4.1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 |
4.1.1 增城区基本概况 |
4.1.2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历程 |
4.1.3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模式 |
4.2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
4.2.1 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发展动力不足 |
4.2.2 新旧用地混杂,建设用地使用低效 |
4.2.3 生产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管理维护不足 |
4.2.4 历史传统文化自身特色逐渐消失 |
4.3 增城区新农村质量提升建设困境分析 |
4.3.1 空间管控严厉但难以实施 |
4.3.2 生态环境改善但难以为继 |
4.3.3 新村建设快但旧村空心化严重 |
4.3.4 村庄发展显着但乡村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
4.4 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研究 |
5.1 东西镜村——保护与延续传统空间格局 |
5.1.1 基本概况 |
5.1.2 空间格局现状 |
5.1.3 新农村建设措施 |
5.2 霞迳村——增添产业发展新动力 |
5.2.1 基本概况 |
5.2.2 产业发展现状 |
5.2.3 新农村规划措施 |
5.3 坑贝村——耕读文化传承 |
5.3.1 基本概况 |
5.3.2 历史文化发展现状 |
5.3.3 新农村建设措施 |
5.4 西南村——规划引领村庄自治发展 |
5.4.1 基本概况 |
5.4.2 治理模式发展现状 |
5.4.3 新农村建设措施 |
5.5 问卷调查分析 |
5.5.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5.5.2 问卷的设计 |
5.5.3 调查的方式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5.5.4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增城区新农村建设的增效提质对策 |
6.1 乡村空间布局新重构 |
6.1.1 开展县域村庄布点体系规划,保证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
6.1.2 开展乡村特色地带协同规划,支撑村庄转型发展 |
6.1.3 开展差异化建设规划,打造宜居“一村一品” |
6.1.4 精明发展,建构空间新格局 |
6.1.5 全域联动,构建宜居空间环境 |
6.2 乡村产业活力新重赋 |
6.2.1 一产抱团,规模发展 |
6.2.2 工业进园,集约发展 |
6.2.3 复活资源,特色发展 |
6.3 乡村文化魅力新重振 |
6.3.1 中华传统的耕读文化振兴 |
6.3.2 尊崇祖先的宗族文化振兴 |
6.3.3 独有的畲族文化振兴 |
6.3.4 城乡文化联动振兴 |
6.4 乡村治理结构新重组 |
6.4.1 能人治村,专业人才协同 |
6.4.2 强人治村,制度规则推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在校期间参加的课题与项目 |
致谢 |
附录 |
(3)地面样本数据的快速获取、处理及拓展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样本采集的发展及现状 |
1.2.2 训练样本选取的发展及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1.3.1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3.2 本论文章节安排 |
2 样本数据的采集方法 |
2.1 采集方法 |
2.2 技术要点 |
2.2.1 主要概念 |
2.2.2 人员和器材 |
2.3 技术质量要求 |
2.3.1 总体原则 |
2.3.2 样本数量要求 |
2.3.3 相机参数设置要求 |
2.3.4 拍摄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GPS照片的解译 |
3.1 地面照片解译软件的需求分析 |
3.2 地面照片解译软件总体设计 |
3.2.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2 系统开发环境 |
3.2.3 系统界面设计 |
3.2.4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3.3 地面照片解译软件系统实现 |
3.3.1 系统运行环境 |
3.3.2 系统运行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 样本数据的处理 |
4.1 样本数据的后处理 |
4.1.1 点位外推的理论和方法 |
4.1.2 为无位置照片添加位置 |
4.2 本章小结 |
5 样本数据的拓展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遥感影像处理 |
5.3 训练样本优化 |
5.3.1 样本纯化 |
5.3.2 样本扩展与过滤 |
5.3.3 样本分离度检验 |
5.4 分类与结果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5)儿童体验式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 |
1.1.2 儿童自然教育环境的缺乏 |
1.1.3 亲子农业发展模式的兴起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自然体验 |
1.2.2 休闲农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休闲农业基础理论 |
2.1 休闲农业的景观要素 |
2.1.1 物质性景观要素 |
2.1.2 非物质性景观要素 |
2.2 休闲农业的类型 |
2.2.1 按主题划分 |
2.2.2 按体验活动划分 |
2.3 休闲农业的可认知性 |
2.3.1 原生态的农业肌理 |
2.3.2 地域性的乡村元素 |
2.3.3 参与体验性的农事活动 |
2.4 休闲农业与儿童的关系 |
2.4.1 休闲农业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
2.4.2 儿童参与对休闲农业的发展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儿童行为活动分析 |
3.1 儿童的特点 |
3.1.1 年龄界定 |
3.1.2 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3.1.3 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 |
3.2 儿童的活动喜好 |
3.2.1 户外活动 |
3.2.2 新奇活动 |
3.3 休闲农业园中的儿童适宜性活动分类 |
3.3.1 感知类活动 |
3.3.2 实践类活动 |
3.4 适宜性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休闲农业园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
4.1 台北头城休闲农场 |
4.1.1 项目概述 |
4.1.2 项目规划设计 |
4.2 台南仙湖休闲农场 |
4.2.1 项目概况 |
4.2.2 项目规划设计 |
4.3 案例对比分析 |
4.4 案例借鉴经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儿童体验式休闲农业园设计体系 |
5.1 相关理论支撑 |
5.1.1 旅游心理学理论 |
5.1.2 体验经济理论 |
5.1.3 环境农业理论 |
5.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5.2 休闲农业景观设计要求 |
5.3 休闲农业园自然体验设计原则与特性 |
5.3.1 设计原则 |
5.3.2 设计特性 |
5.4 休闲农业园自然体验设计方法 |
5.4.1 景观要素设计 |
5.4.2 农业体验项目设计 |
5.4.3 农民生活项目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践案例 — 以滁州市全椒县“辉隆休闲农业园”为例 |
6.1 全椒县概况 |
6.1.1 地理区位 |
6.1.2 农业资源 |
6.1.3 人文环境 |
6.2 辉隆休闲农业园调研现状 |
6.2.1 基本概况 |
6.2.2 功能分区现状 |
6.2.3 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6.2.4 近期发展规划 |
6.2.5 设计理念构想 |
6.3 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
6.4 功能分区 |
6.5 专项分析 |
6.5.1 道路规划 |
6.5.2 游线规划 |
6.5.3 基础性设施建设 |
6.6 功能分区局部设计及重要景观节点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比较效益和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西南地区牧草产业发展分析 |
2.1 我国西南地区牧草种植现状 |
2.2 我国西南地区农闲田资源优势分析 |
2.2.1 我国西南地区农闲田资源丰富 |
2.2.2 我国西南地区农闲田资源潜力估算 |
2.3 草畜产品消费市场大 |
2.4 西南地区种草生态效益分析 |
2.5 西南地区种草养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1 数据来源和说明 |
3.2 牧草成本收益分析 |
3.2.1 黑麦草成本收益分析 |
3.2.2 青贮玉米成本收益分析 |
3.3 牧草竞争作物成本收益分析 |
3.3.1 水稻成本收益分析 |
3.3.2 牧草和竞争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4.1 研究理论 |
4.2 研究方法 |
4.2.1 技术效率不随时间而变 |
4.2.2 技术效率随时间而变 |
4.2.3 改进的C-D生产函数 |
4.3 黑麦草与水稻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4.3.2 模型设定 |
4.3.3 黑麦草和水稻各要素生产弹性分析 |
4.3.4 黑麦草和水稻技术效率对比分析 |
4.3.5 黑麦草和水稻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 |
5.1.1 受访农户基本情况 |
5.1.2 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
5.1.3 农户资源禀赋约束 |
5.1.4 农户种草及粮食作物基本情况 |
5.1.5 种草意愿分析 |
5.1.6 西南地区种草养畜外部条件概况 |
5.2 种草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理论假设基础 |
5.2.2 变量设定 |
5.2.3 模型设定 |
5.2.4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延长并且锻粗草牧业产业链 |
6.2.2 建设牛羊肉信息交流平台并做好价格预警 |
6.2.3 加大财政资金对草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
6.2.4 推动金融保险资源更多向草牧业倾斜 |
6.2.5 创建新型种草养畜农户的培训体系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低碳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国家“十二五”课题 |
1.1.2 村镇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与趋势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对于低碳的基础研究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析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低碳 |
2.1.2 绿色村镇 |
2.1.3 低碳村镇 |
2.1.4 绿色村镇与低碳村镇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补偿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系统协调理论 |
2.2.5 KAYA公式 |
2.2.6 综合系数分析法 |
2.3 低碳村镇案例研究 |
2.3.1 我国低碳村镇案例研究 |
2.3.2 国外低碳村镇案例研究 |
2.3.3 国内外案例研究简析 |
2.4 相关研究对村镇进行低碳规划建设的启示 |
2.4.1 村镇土地利用方面 |
2.4.2 村镇规划方面 |
2.4.3 村镇产业方面 |
2.4.4 村镇居民生活方面 |
2.4.5 村镇建筑方面 |
2.4.6 村镇低碳意识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碳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现状调查方案概括 |
3.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
3.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3 调查村镇概括 |
3.2 村镇碳排放相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 |
3.2.1 村镇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方面 |
3.2.2 村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
3.2.3 村镇产业方面 |
3.2.4 村镇居民家庭生活方面 |
3.2.5 村镇建筑方面 |
3.2.6 村镇低碳意识方面 |
3.2.7 小结 |
3.3 村镇碳排放现状问题 |
3.3.1 规划建设时缺少低碳策略 |
3.3.2 产业现状模式高碳化 |
3.3.3 居民家庭生活高碳化 |
3.3.4 建筑高能耗高碳排 |
3.3.5 缺乏低碳政策与低碳意识 |
3.3.6 小结 |
3.4 绿色村镇低碳建设可行性分析 |
3.4.1 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因素 |
3.4.2 村镇产业发展因素 |
3.4.3 居民生活水平因素 |
3.4.4 低碳技术和能源利用因素 |
3.4.5 人口构成及文化程度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低碳发展对策与途径 |
4.1 村镇宏观层面的低碳优化策略 |
4.1.1 绿色低碳化的土地利用规划 |
4.1.2 绿色低碳化的空间规划 |
4.2 村镇产业层面的低碳优化策略 |
4.2.1 优化村镇产业 |
4.2.2 提高农业绿色低碳化水平 |
4.3 村镇居民家庭生活层面的低碳策略 |
4.3.1 家庭能源消耗结构调整 |
4.3.2 家庭生活废弃物低碳化处理 |
4.4 村镇建设技术层面的低碳策略 |
4.4.1 院落布局模式优化 |
4.4.2 提高居住建筑绿色低碳技术水平 |
4.5 低碳政策与低碳意识的普及 |
4.5.1 构建村镇绿色低碳的政策支持 |
4.5.2 低碳意识的普及推广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临潭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与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与集约利用评价 |
3.1 区域概况 |
3.2 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3.3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影响因素分析 |
3.4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 |
第四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
4.1 理论潜力测算 |
4.2 可实现潜力测算 |
4.3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与分级 |
第五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类型与优先度评判 |
5.1 农村居民点区位条件分析 |
5.2 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 |
5.3 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先度评判 |
第六章 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模式分析 |
6.1 东西部生态脆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 |
6.2 中部城镇转化型整治模式 |
6.3 农牧综合开发模式 |
6.4 新农建设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9)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北京城乡一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2. 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继续领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名词释义 |
1.2.2. 研究对象释义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发展概述 |
1.4.2. 国内发展概述 |
1.4.3. 国内外的对比 |
1.5. 北京发展成功经验 |
1.5.1. 政策保障发展 |
1.5.2. 规划引导发展 |
1.5.3. 鼓励自主发展 |
1.6. 理论基础 |
1.6.1. 宏观层面 |
1.6.2. 中观层面 |
1.6.3. 微观层面 |
1.7. 技术路线 |
1.7.1. 资料获取 |
1.7.2. 研究方法 |
1.7.3.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园区建设现状评估研究 |
2.1. 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评估方法 |
2.1.1. 对“城市-乡村-园区”三位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
2.1.2. 以“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作为现状评估的依据 |
2.1.3. 基于“三生”功能的“五个因子”现状评估程序 |
2.2. 典型性研究样本的选择 |
2.2.1. 园区样本的选择 |
2.2.2. 游客样本的选择 |
2.3. 园区规划五大现状概况 |
2.3.1. 园区分布与农业资源规划的关系 |
2.3.2. 园区内、外生态网络体系的结构 |
2.3.3. 园区内景观风貌的营造 |
2.3.4. 园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
2.3.5. 园区内体验活动的开发 |
2.4. 园区规划五大突出问题 |
2.4.1. 园区分布与农业相关规划尚未耦合 |
2.4.2. 园区内、外生态网络体系尚未建立 |
2.4.3. 园区内景观风貌营造尚且薄弱 |
2.4.4. 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尚且缺失 |
2.4.5. 园区内体验活动开发尚且低级 |
2.4.6. 五大问题及应对策略间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基于乡村农业资源的北京观光农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 |
3.1. 规划研究对园区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发挥农业资源内在优势 |
3.1.2. 推动农业资源聚集发展 |
3.1.3. 保障市域资源统筹协调 |
3.2. 北京市域农业资源的整合 |
3.2.1. 粮、瓜、菜、花卉及药材资源的整合 |
3.2.2. 干、鲜果资源的整合 |
3.2.3. 畜、禽、渔资源的整合 |
3.3. 各区县观光农业布局研究 |
3.4. 北京观光农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 |
3.4.1. 基于区县特色农业的园区产业布局结构 |
3.4.2. 基于主要道路水系的园区产业布局结构 |
3.5. 园区布局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3.5.1. 构建农资信息平台,深入农业布局研究 |
3.5.2. 加大农业财政投入,保障农业基础建设 |
3.5.3.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生产 |
3.5.4. 建立风险保障体制,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
3.5.5. 引导龙头企业发展,提升农业品牌形象 |
3.6. 本章小结 |
4.“城市-乡村-园区”三位一体化发展的生态网络规划 |
4.1. 园区的生态环境对城乡生态环境的价值 |
4.1.1. 对乡村生态网络的修复作用 |
4.1.2. 对城乡生态网络的建设作用 |
4.1.3. 生态网络规划的研究方法 |
4.2. 基于生态工程的园区生态景观建设导则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园区生态景观建设导则 |
4.3. 基于景观生态修复的乡村生态网络构建 |
4.3.1. 研究方法 |
4.3.2. 乡村生态网络的构建---以平谷新城为例 |
4.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
4.4.1. 研究方法 |
4.4.2. 城乡生态网络的构建 |
4.5. 生态网络规划能有效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4.5.1. 编制规划导则,提供法律依据 |
4.5.2. 城市反哺乡村,开展全民教育 |
4.5.3. 乡村重建复兴,农民当家作主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乡村景观的北京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资源分类评价 |
5.1. 乡村景观是园区景观建设灵魂所在 |
5.1.1. 农业生产性景观是园区景观建设之本 |
5.1.2. 乡村景观风貌对园林景观建设的意义 |
5.2. 由“感知到认知”的乡村景观特征 |
5.2.1. 从感知走向认知的景观特征表达 |
5.2.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乡村景观特征 |
5.2.3. 乡村人眼中的北京乡村景观特征 |
5.2.4. 观光者眼中的北京乡村景观特征 |
5.3. 基于乡村景观的园区景观资源分类 |
5.3.1. 园区景观内涵拓展 |
5.3.2. 分类体系研究依据 |
5.3.3. 景观资源分类研究 |
5.3.4. 园区景观资源分类 |
5.4. 基于乡村景观的园区景观品质评价 |
5.4.1. 园区景观资源丰度评价 |
5.4.2. 园区景观资源品质评价 |
5.5. 分类评价能有效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5.5.1. 深入调查,完善景观分类体系 |
5.5.2. 推广标准,建立园区等级标准 |
5.5.3. 及时评价,促进园区风貌修复 |
5.6. 本章小结 |
6.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模式 |
6.1. 研究对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 |
6.1.1. 规划前提:保护乡村景观 |
6.1.2. 规划方式:合理开发资源 |
6.1.3. 规划目的:开展多样活动 |
6.2. 基于园区景观资源分类的规划内容 |
6.2.1. 地域文化设计 |
6.2.2. 规划定位和主题 |
6.2.3. 功能分区规划 |
6.2.4. 空间布局规划 |
6.2.5. 环境容量规划 |
6.2.6. 循环系统设计 |
6.2.7. 竖向设计 |
6.2.8. 道路设计 |
6.2.9. 植物设计 |
6.2.10. 园林建筑设计 |
6.2.11. 景观小品设计 |
6.2.12. 标识系统设计 |
6.2.13. 渔业养殖设计 |
6.2.14. 牧业养殖设计 |
6.2.15. 设施农业设计 |
6.3. 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 |
6.3.1. 适用范围 |
6.3.2. 规划依据 |
6.3.3. 规划原则 |
6.3.4. 具体内容 |
6.4. 园区规划能有效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6.4.1. 补充指标、细化导则 |
6.4.2. 政策扶持、自主建设 |
6.4.3. 及时评价、完善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7.北京观光农业园区活动开发模式 |
7.1. 活动是乡村景观与文化精髓的凝练 |
7.1.1. 活动是乡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
7.1.2. 通过观光活动促进乡村景观保护 |
7.2. 基于园区景观资源的活动开发内容 |
7.2.1. 农业观光类活动 |
7.2.2. 农业体验类活动 |
7.2.3. 休闲娱乐类活动 |
7.2.4. 乡土民俗类活动 |
7.2.5. 工艺制作类活动 |
7.2.6. 创意主题类活动 |
7.3. 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区活动开发模式 |
7.3.1. 一个响亮的口号 |
7.3.2. 列出所有的活动 |
7.3.3. 分类型组合活动 |
7.3.4. 活动的营销方式 |
7.4. 开发模式能有效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7.4.1. 加强服务、提高素养 |
7.4.2.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
7.4.3. 深入研究、不断创新 |
7.5. 本章小结 |
8.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归纳 |
8.1.1. 主要结论 |
8.1.2. 研究创新 |
8.1.3. 不足之处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83个北京市级示范园区概况 |
附录B:150个样本园区概况 |
附录C: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区调查问卷 |
附录D: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区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E:北京乡土景观特征 |
附录F:北京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级以上) |
附录G:上海市节水型农业园区评价指标及考核办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天津团泊新城开发建设模式选择与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内容设置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市的内涵与演变概述 |
2-1-1 城市的概述 |
2-1-2 城市的演变 |
§2-2 新城开发建设概述 |
2-2-1 新城的内涵 |
2-2-2 新城开发的城市定位 |
2-2-3 新城开发定位典型城市 |
2-2-4 新城开发建设模式 |
2-2-5 新城开发建设土地开发运行模式 |
§2-3 政企合作(PPP)模式概述 |
2-3-1 政企合作(PPP)模式的内涵 |
2-3-2 政企合作(PPP)模式运作项目的类型 |
2-3-3 政企合作(PPP)模式的组织形式 |
2-3-4 政企合作(PPP)模式的特征 |
2-3-5 政企合作(PPP)模式的开发投资结构及其合作方式 |
§2-4 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概述 |
2-4-1 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的识别 |
2-4-2 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的评价 |
2-4-3 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的管理分担 |
第三章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和风险分析 |
§3-1 政企合作(PPP)模式城市开发中的相关问题 |
§3-2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典型介绍 |
§3-3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 |
3-3-1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
3-3-2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的识别 |
3-3-3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承担主体 |
3-3-4 新城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风险分担模型研究 |
第四章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模式选择 |
§4-1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概况 |
4-1-1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背景 |
4-1-2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必要性 |
4-1-3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策略与定位 |
4-1-4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规划布局 |
§4-2 团泊新城西区政企合作(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2-1 政企合作(PPP)模式的必要性 |
4-2-2 政企合作(PPP)模式的可行性 |
§4-3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目标模式的建立 |
4-3-1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面临的问题 |
4-3-2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的确定 |
4-3-3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组织模式结构特征 |
§4-4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政企合作(PPP)模式运行方式 |
4-4-1 土地获取运作方式 |
4-4-2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的时序 |
4-4-3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模式运行要点 |
第五章 团泊新城西区投资规模预测及效益分析 |
§5-1 团泊新城西区投资规模 |
5-1-1 健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启动 |
5-1-2 标杆瞄准法预测方法选择 |
5-1-3 投资规模预测 |
§5-2 团泊新城西区建设投资成本分析 |
§5-3 团泊新城西区资金运作模式 |
§5-4 团泊新城西区建设效益分析 |
5-4-1 项目的周边市场预测 |
5-4-2 项目的预期收益及效益评价 |
5-4-3 项目的社会评价 |
第六章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风险分析 |
§6-1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风险分配 |
§6-2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风险评价及应对策略 |
6-2-1 团泊新城开发建设风险评价体系建立 |
6-2-2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评价分析 |
6-2-3 团泊新城西区开发建设应对风险策略提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开发路边牧草业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增城区新农村建设增效提质的对策研究[D]. 罗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3]地面样本数据的快速获取、处理及拓展应用[D]. 李启亮.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儿童体验式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D]. 郑茹.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6]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比较效益和意愿研究[D]. 汪武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7]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低碳发展策略研究[D]. 徐福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8]临潭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与优化模式研究[D]. 裴子凌.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9]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 徐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7)
- [10]天津团泊新城开发建设模式选择与风险评估研究[D]. 徐志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