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信息检索、检索语言

信息管理、信息检索、检索语言

一、情报管理、情报检索、检索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桐[1](2020)在《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产生于身体经验”,大脑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认知的产生不但包括大脑还包括身体和环境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是给用户提供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信息,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作用。精准情报服务的要求就是提供能够精准满足用户的情报需求的情报资源,要提高情报服务的精准性就需要人准确把握情报服务的各个环节,而人的身体和身体所处的环境都会对与认知产生影响,所以利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情报服务如何精准进行。本文主要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探寻提供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的策略。第一章介绍了精准情报服务的社会背景,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这一主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研究价值。第二章阐述具身认知和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的相关概念以及文中应用到的相关理论。第三章阐述具身认知理论给精准情报服务提供的启发。第四章主要论述基于具身认知思想的精准情报服务机制,从情报需求挖掘环节、情报分析环节和情报管理环节三个角度研究在具身因素指导下的情报服务流程机制。最后,文章基于具身认知思想提出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的相关策略,从用户需求挖掘、情报分析和情报管理三个环节提供如何根据具身因素来进行精准的情报服务。将心理学内容应用到情报服务的研究中,把精准情报服务的研究视角从资源转换到人,注重人在情报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丰富了精准情报服务的研究。

杨建林[2](2020)在《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文中提出[目的/意义]整合各方观点,提出一个争议相对较小、能够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的新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论述,不仅有利于情报学学科的良序发展,而且有利于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传承。[方法/过程]论文在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学术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融合Information思维与Intelligence思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将现有各情报学分支学科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中。[结果/结论]该框架由以下5部分组成:1)由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支撑理论、情报与情报学史、情报方法技术体系构成的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2)基于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与特定领域的情报问题结合,演化出的一组情报学分支学科;3)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以其他学科为主导的一组交叉型学科;4)每个情报学分支学科细分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分支性知识体系;5)每个分支体系内包含的若干研究主题。

杨阳[3](2019)在《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既是缅甸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在其军事情报领域中的投射和积淀,又是缅甸情报实践在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层面形成的文化趋向。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基于文化学、情报学、军事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从军事情报文化普遍规律出发,结合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发展的特殊环境,综合运用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理论推导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普遍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围绕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发展、表现、因素、影响等层面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研究,对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及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一是认识到军事情报文化的实质是文化在军事情报活动中的定向积淀,既承载了文化的共同内核,又包含了军事情报领域鲜明的内涵特质,蕴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战略文化、军事文化、政治文化等文化基因。因此,从文化视角考察军事情报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二是认识到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孕育于悠久传统的文化土壤,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发展历程,受制于落后失衡的经济基础,又面临着特殊复杂的现实国情。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军事情报文化研究体系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国别典型。三是认识到缅甸情报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缅甸史前阶级社会情报实践的出现而产生,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初步形成,在近代殖民斗争时期发生畸变,在军事独裁统治下失衡发展,在民主改革过程中调整转型。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体系。四是认识到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不仅体现了军事情报领域的普遍文化特征,还在缅甸特定的历史脉络上表现出延绵曲折的特征,在宗教思想上表现出虔诚宿命的特征,在国民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内敛的特征,在实践风格上表现出严苛恃武的特征。并与民族习性上的敏感排异性、思想观念上的传统保守性、管理实践上的官僚集权性特征一起,形成了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特殊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缅甸军事情报领域独特的文化差异。五是认识到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历史经历、社会结构等历史国情是孕育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客观土壤;宗教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国民性格等思想观念是产生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意识根源;殖民地时期的情报专业化改革、政治情报管理、基层情报搜集等殖民情报文化是塑造缅甸现代情报体系的特殊背景;复杂微妙的军政关系、内部斗争等政治生态是推动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变迁的时代动因。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层面多领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六是认识到历史文化积淀在对缅甸情报活动产生稳定的固化影响同时,文化异变也对缅甸情报活动产生了突变转型的影响。具体而言,军地情报文化差异使缅甸国家情报体系中的机构职能分工发生失衡;社会信息管控文化使缅甸军事情报外延和职能范围都被泛化;保守的军事情报思想观念引起缅甸工作在主体、方向、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产生了发展的偏差。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通过传承与转向功能对缅甸军事情报实践与发展形成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此外,本文在研究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学术探索。如聚焦缅甸情报领域,努力在国别情报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紧扣情报文化视角,努力在缅甸情报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坚持唯物史观立场,努力在缅甸情报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力求通过对缅甸军事情报文化这个特殊典型的剖析,进一步丰富军事情报学术研究,并在推进我军情报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杨国立[4](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崔森[5](2019)在《基于中文检索纠错的航天情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累积了大量的航天情报信息,这对情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了更加科学地对航天情报进行管理,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情报中的潜在价值,本文完成了航天情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系统除了具有高效的情报管理和情报检索功能外,还将各类情报中的数据关联起来,同时提供了个性化统计功能和全方位的数据可视化服务。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和提高用户体验,本文还详细研究了搜索引擎的中文检索纠错技术并应用到系统中。在用户进行检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输入错误而检索不到想要的结果,检索纠错技术就是对错误输入进行纠正,然后返回纠正的结果进行检索,将尽可能正确的内容呈现给用户,提高检索容错率。目前中文纠错方法分为基于字典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字典的方法很难适应现在飞速变化的信息环境,而单纯地利用一种纠错方法很难应对搜索引擎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输入错误,因此本文通过对日志信息的分析总结出了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并针对这些错误类型设计了一整套基于统计的中文检索纠错方法。本文提出的纠错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和编辑距离法共同确定候选集,然后通过多策略评估模型来解决候选集筛选问题,最终选出最优纠错结果。候选集的确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然后通过维特比算法得到的,这部分针对的是同音错误;另一部分是利用编辑距离法求出的,这一部分针对的是多字、少字、别字和顺序调换错误。这样候选集中的候选数据就涵盖了多种常见输入错误类型。本文提出的多策略评估模型综合考虑了候选数据的字符串质量、概率和点互信息特征,这些评估要素对于判断字符串的好坏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中字符串质量与关键词的检索次数和点击率密切相关,字符串概率可以衡量候选数据是否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点间互信息反映出候选数据中各个关键词之间的相关程度。本文通过实验为这些评估要素分配了权重,建立了多策略评估模型。本文提出的纠错方法所依赖的语料是从搜索引擎日志中提取的,保证了训练集、测试集等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本文设计的纠错方法还针对航天情报系统做出了流程改进。例如提出了对汉字和编号分开处理的思想,减小了纠错难度;快速纠错步骤的加入缩短了平均纠错时间,提高了纠错准确率;纠错判断步骤的提出减少了纠错工作量,提高了检索效率。本文提出的纠错方法取得了不错的纠错效果,在实验中对比几种传统的纠错方法在准确率和F1值方面都有明显提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用性。

李阳[6](2017)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文中提出突发事件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如美国2001年的“9· 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事件,我国2003年的SARS疫情、2014年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2016年的南方暴雨洪涝灾害等公共危机不断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政府、社会、公众等关注的焦点问题。城市是多要素聚合的复杂系统,城市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更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在我国以“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城市应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的主战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粗放、应急滞后等问题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健全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可见,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须臾不可懈怠。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为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城市应急管理也是智慧城市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模块。城市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状态失衡、行为破坏等特征,因此,城市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等各个环节都依赖于情报资源的支持。由此看来,合理有效地组织城市突发事件情报信息流是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智慧城市语境下,应急管理更加强调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以实现智慧感知、分析与处置。但从现实来看,智慧城市“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使得城市层面的应急情报合作与交流困难重重,应急管理情报能力严重不足。而随着大数据驱动决策、情报管网与控制等思维的不断渗透,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有效地管理、牵引城市应急情报资源己经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从情报视角探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的智慧决策和智能响应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应急管理理论与情报能力理论,对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能力理论、情报能力理论、应急管理理论、智慧城市理论、情报工程理论等。第二,深入剖析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理论命题及其概念内容。对应急情报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系统总结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的思路转变过程,进而提出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这一研究出发点。通过阐述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层化与差异化、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智慧化等基本特点,从背景与前景两个角度提出智慧城市语境下的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应成为确保城市应急管理建设科学化、有序化的重要命题。另外,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解析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作用及定位等。第三,以系统论为指导,以情报能力理论为参考,考虑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体系建构内容,构建并分析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结构模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当前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的现状出发,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与智慧应急响应系统结合起来,确定了基础资源层、运作管理层、情报活动层与转化应用层四个情报能力结构维度。同时,对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关系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各要素的层次关系与关联关系,形成了描述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的整体框架。第四,系统探讨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探讨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基本原则等,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反馈构建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借鉴国内外关于应急管理信息管理能力评价、竞争情报效能评价与智慧城市评价等成果,设计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结合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及相关评价模型。同时,对“智慧武汉”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其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现状,进而对其进行能力评价与实证分析。第五,立足情报工程思维,从知识导入、队伍建设、多元共治、制度保障、流程优化、情报实战等六个方面总结和归纳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其中,知识导入强调应急情报资源库的高质量与多元化建设;队伍建设强调智慧应急情报工程师的培养;多元共治强调组织层面的情报管理与运作模式;制度保障强调智慧应急情报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流程优化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应急情报业务流程理念思维与实施模式;情报实战强调通过“情报—行动”一体化策略来实现应急情报的转化应用等。上述的研究成果,补充或完善了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快速响应情报能力(体系)、智慧应急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大数据时代我国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彭知辉[7](2017)在《公安情报学研究30年(上):研究内容及其分布状况》文中认为公安情报学研究已历时30余年。通过调查、梳理公安情报学研究文献,可以全面分析公安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布状况。首先利用有关公安情报学学科研究的文献,构建公安情报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然后对调查所获得的公安情报学研究文献通过人工判断的方式进行分类,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公安情报学内容框架各板块及类目研究内容的分布状况。其基本结论是:公安情报学可构建"理论-业务-应用-管理-技术"的内容框架;根据对公安情报学现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其研究内容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但分布极不均衡。

王斌[8](2016)在《基于聚焦爬虫的舆情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的急速增加,使互联网成为承载人们社会意见、个人思想等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网络用户对社会事件的评论、跟踪等,能够更好的帮助公安警务人员开展警务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提供服务和帮助。网络中的很多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警务人员开展工作,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如对嫌疑犯的追捕、对案件提供更加丰富的线索、为交通管理提供更多的辅助等等。公安舆情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套舆情管理系统,帮助公安人员更加深入了解网络,使用网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本文的工作总结如下:(1)在深入分析当前公安警务人员对舆情管理系统的需求前提下,本论文借鉴当前舆情情报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设计完成舆情管理系统。系统能够针对公安警务工作的需求,搜集获取丰富的网络信息,为公安警务工作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2)舆情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交流共享。系统在舆情管理的主要环节,针对性地采用合理的技术,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并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系统采用网络爬虫中的先进的聚焦爬虫技术,获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网络信息;利用Oracle提供的数据仓库工具进行数据的整理;并引入有效的舆情分析方法,如web挖掘、文本挖掘等进行信息分析,为用户和公安部门领导提供维度更加丰富、分析更加深入的情报服务。(3)舆情管理系统能处理多种不同结构、不同格式的web信息,将抓取到的网络信息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保存,便于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的进行。通过系统功能性测试以及性能测试,本论文设计的舆情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能够完成系统预期目标。系统能够处理大多数不当异常操作等,为用户提供较为友好的使用体验度。

李善圆[9](2016)在《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国乃至全球的突发事件数量在加速上升,目前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文献不在少数,但是关于突发事件应急情报管理以及情报工作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然而情报管理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却必不可少,加上大数据环境的影响,应急情报工作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着重研究合肥市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情报管理工作。正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首先,介绍与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国内外有关突发事件、情报管理、情报工作以及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随后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情报管理以及应急情报管理的概念。理清相关理论知识后,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合肥市各个辖区的政府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都是参与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随后对于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其中因子分析主要为提出构建评价体系这一对策做准备。为了进一步了解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的情况,笔者对合肥市包河区政府和政务区政府办下设的应急办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相关的半结构化访谈,进一步获取了内部资料。其次根据文献资料、合肥市政府网站资源、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访谈内容重点分析了合肥市政府当前的突发事件应急情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主要有情报(信息)发布主体缺少规范管理、应急情报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相关法律规范缺失、技术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情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网络舆情管理被动、与非政府机构合作不足、案例库构建缺失以及缺乏应急情报评价体系。最后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访谈得到的相关结论,为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工作提出几项优化策略,分别为加强情报(信息)发布主体的规范参与、加强应急情报管理工作标准化、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应用、培养应急情报管理专业人才、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加大与非政府机构的合作、建立典型应急情报管理案例库以及建立应急情报管理评价体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为总结与展望,概括文章的主要结论和主要工作,同时提出不足之处,也为后续研究的提出方向和思路。

陈田田,吴广印[10](2015)在《研究者唯一识别及其在专家档案系统中的实施》文中指出当前的情报检索系统中还存在研究者唯一标识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基于作者姓名检索的查全/查准等问题。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对研究者唯一识别问题的研究及分析了当前国内研究者身份识别应用的局限性及不足后,阐述了自助式情报管理与服务系统通过建设专家库系统,并由外部系统利用专家库系统中的专家工作经历字段构建带有唯一标识的学者词表,为检索系统提供接口服务,最终实现了研究者身份识别并解决了文献查全/查准的问题。最后对专家库系统的技术和应用特点进行了总结。

二、情报管理、情报检索、检索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报管理、情报检索、检索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1)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精准情报服务研究现状
        1.3.2 具身认知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概述
        2.1.1 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定义
        2.1.2 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过程
        2.1.3 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特点
    2.2 具身认知及认知过程
        2.2.1 具身认知概念
        2.2.2 具身认知过程
    2.3 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的具身性
        2.3.1 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的具身性要求
        2.3.2 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路径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柯亨三大情报需求层次
        2.4.2 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2.4.3 人本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身认知理论对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的启发
    3.1 用户行为方式与用户认知密切相关
        3.1.1 用户认知主导用户行为的产生
        3.1.2 用户身体行为促进认知形成
    3.2 具身认知活动决定情报的获取
        3.2.1 认知差异影响对情报的理解
        3.2.2 认知决定情报服务的利用
    3.3 建立在具身认知理论下的情报服务才是精准
        3.3.1 具身认知理论能更好的阐述用户的认知
        3.3.2 掌握用户认知才能提供精准的情报服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具身认知思想的精准情报服务机制
    4.1 具身性的精准情报需求挖掘机制
        4.1.1 掌握用户需求表达状态
        4.1.2 完善用户需求识别的机制构建
        4.1.3 重视情报需求反馈
    4.2 具身性的精准情报分析机制
        4.2.1 精准的情报任务确立
        4.2.2 专业的情报资源整合
        4.2.3 个性的情报结果传达
    4.3 具身性的精准情报管理机制
        4.3.1 “人”与“资源”相结合
        4.3.2 认知情景管理
        4.3.3 “人性化”管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具身认知的精准情报服务策略
    5.1 精准情报需求挖掘策略
        5.1.1 用户需求表达分层
        5.1.2 拓宽用户需求识别渠道
        5.1.3 最大化情报需求反馈效果
    5.2 精准情报分析策略
        5.2.1 情报任务的精准确定
        5.2.2 精准的情报资源整合
        5.2.3 情报结果精准传达
    5.3 精准情报管理策略
        5.3.1 帮助用户构建情报资源“仿真器”
        5.3.2 情报管理的认知环境构建
        5.3.3 “人性化”用户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情报学学科体系相关观点
2 重构情报学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
3 重构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
    3.1 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
        3.1.1 情报学基础理论
        3.1.2 情报学支撑理论
        1)DIKW层次结构理论。
        2)信息序化理论。
        3)情报流程理论。
        4)计量学理论。
        5)源于其他学科的支撑理论。
        3.1.3 情报与情报学史
        3.1.4 情报方法技术体系
    3.2 学科交叉产生的情报学分支学科
        1)以情报学为主的交叉学科
        2)以其他学科为主的交叉学科
    3.3 情报学分支学科的分支
4 结 语

(3)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学术探索与创新
    六、研究难点与措施
第二章 军事情报文化的理论认知
    第一节 军事情报文化概论
        一、情报文化相关概念
        二、情报文化概念综述
        三、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概念界定
    第二节 军事情报文化的基本属性
        一、军事情报文化的学术属性
        二、军事情报文化的内在机理
        三、军事情报文化的共同特征
第三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缅甸古代封建时期军事情报文化的形成
        一、悠久流长的缅甸情报文化渊源
        二、蒲甘王朝时期情报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开端
        三、阿瓦王朝时期军事情报思想学术化的萌芽
        四、东吁王朝时期军事情报意识战略化的提升
        五、贡榜王朝时期情报管理体系化建设的热潮
    第二节 缅甸近代殖民时期军事情报文化的畸变
        一、殖民沦陷阶段缅甸本土军事情报文化的挫落
        二、英殖民初期缅甸情报工作内容的政治中心化
        三、英殖民后期缅甸情报机构职能的专业独立化
    第三节 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转型发展
        一、英日拉锯中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铺垫
        二、独立初期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初现
        三、新军事政权下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发展
        四、民主改革以来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转型
第四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特征表现
    第一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总体特征
        一、延绵折转的历史性特征
        二、虔诚宿命的宗教性特征
        三、矛盾复杂的国民性特征
        四、严苛恃武的权威性特征
    第二节 缅甸军情系统体制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国防局体制:缅甸军民一体化殖民情报文化的雏形
        二、国防情报局体制:缅甸现代军事情报官僚文化的高峰
        三、媒体审查体制:缅甸军情部门信息监控文化的工具
    第三节 缅甸军政权情报思想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丁吴:传统效忠的旧军政权情报文化代表
        二、钦纽:激进革新的新军政权情报文化代表
第五章 影响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因素
    第一节 历史文化是孕育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客观土壤
        一、来源于悠久多元的本土文化
        二、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历史时代
        三、继承了落后失衡的经济包袱
    第二节 殖民统治是形成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体制基础
        一、缅甸殖民地情报体系专业化的改良
        二、缅甸殖民地军政情报管理文化的磨合
        三、缅甸殖民地基层情报搜集机制的重建
    第三节 军政生态是推动缅甸情报文化变迁的现实动因
        一、严峻的现实国情形成了内控的情报方向
        二、特殊的军政关系形成了失衡的情报体系
        三、复杂的内部斗争形成了官僚的情报作风
第六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对情报工作的影响
    第一节 传统情报思想观念引发缅甸情报发展偏差
        一、使情报工作主体偏重于军情系统
        二、使情报工作方向偏重于内控情报
        三、使情报工作手段偏重于传统模式
    第二节 军政系统博弈文化造成缅甸情报体系失衡
        一、军事政权时期军政情报关系的严重失调
        二、文官政权以来军政情报失衡的略微回落
        三、主权独立以来军警情报竞争的持续内耗
    第三节 社会信息管控文化导致缅甸情报外延泛化
        一、独裁法规为媒体管控情报文化背书
        二、军情部门成为媒体管控的主要抓手
        三、民主改革进程中的媒体管控文化转型
第七章 总结与启示
    第一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的结论
        一、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情报文化的特殊典型
        二、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发展有深厚的历史烙印
        三、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
        四、军事情报文化制约推动缅甸情报工作发展
    第二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的启示
        一、军事情报研究的文化视角值得深入探索
        二、充实国别军事情报文化研究很有必要
        三、把握缅甸对我情报工作心态有现实意义
        四、推进我军情报文化体系发展意义非凡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中文检索纠错的航天情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航天情报信息管理
        1.2.2 中文检索纠错技术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2.1 搜索引擎概述
        2.1.1 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2.1.2 搜索引擎技术要求
        2.1.3 搜索引擎与自然语言处理
    2.2 全文检索关键技术
        2.2.1 索引技术概况
        2.2.2 倒排索引的建立
        2.2.3 倒排索引的检索
    2.3 中文检索纠错技术
        2.3.1 中文输入错误类型
        2.3.2 中文检索纠错技术简介
    2.4 Lucene介绍
        2.4.1 Lucene简介
        2.4.2 Lucene系统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策略评估模型法的提出
    3.1 检索字符串质量评估
        3.1.1 检索字符串质量概述
        3.1.2 检索词数据准备
    3.2 字符串概率计算
        3.2.1 N-gram模型原理
        3.2.2 N-gram模型应用
        3.2.3 数据稀疏问题
    3.3 点互信息特征
    3.4 候选集的确定
        3.4.1 隐马尔可夫模型
        3.4.2 维特比算法的应用
        3.4.3 编辑距离算法的应用
    3.5 多策略评估模型的提出与实验
        3.5.1 多策略评估模型的提出
        3.5.2 纠错效果评价指标
        3.5.3 模型的实验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索纠错方法的设计与分析
    4.1 检索纠错方法总体分析
    4.2 检索预处理和纠错判断
    4.3 纠错阶段详细设计
        4.3.1 纠错预处理
        4.3.2 快速纠错
        4.3.3 模型纠错
    4.4 语料库的建立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1.1 需求概述
        5.1.2 系统用例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架构
        5.2.2 系统功能划分
        5.2.3 数据库设计
    5.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3.1 系统开发环境
        5.3.2 关键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2.1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研究
        1.2.2 快速响应情报能力相关研究
        1.2.3 智慧城市与智慧应急相关研究
        1.2.4 相关述评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能力基本理论
        2.1.1 个体能力相关理论
        2.1.2 企业能力相关理论
        2.1.3 政府能力相关理论
    2.2 情报能力基本理论
        2.2.1 情报能力的内涵界定与基本特征
        2.2.2 情报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评价
    2.3 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2.3.1 应急管理过程理论
        2.3.2 应急管理系统理论
    2.4 智慧城市基本理论
        2.4.1 智慧城市的“智慧”语境内涵
        2.4.2 智慧城市基本要素
        2.4.3 智慧应急范畴及其模式
    2.5 情报工程理论
        2.5.1 情报工程概念与发展
        2.5.2 情报工程与情报管理
    2.6 本章小结
3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命题提出与概念内容
    3.1 应急情报基本问题辨析
        3.1.1 应急情报的内涵
        3.1.2 情报与应急管理的关联性分析
    3.2 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提出
    3.3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理论命题
        3.3.1 命题背景: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层化”与“差别化”
        3.3.2 命题前景: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智慧化”建设
    3.4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内涵界定与特征分析
        3.4.1 概念解析与界定
        3.4.2 特征分析
    3.5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作用表现与基本定位
        3.5.1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作用表现
        3.5.2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基本定位
    3.6 本章小结
4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结构分析与模型构建
    4.1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4.1.1 宏观: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4.1.2 中观:结构设计的认知参考
        4.1.3 微观:结构设计的立足基点
    4.2 多重视角下情报能力结构内容的比较分析
    4.3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核心维度分析
    4.4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结构构成要素解读
        4.4.1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基础资源保障能力要素
        4.4.2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运作管理能力要素
        4.4.3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业务处理能力要素
        4.4.4 智慧城市应急情报转化应用能力要素
    4.5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结构模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评价
    5.1 评价目的与意义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其说明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5.4 评价标准的建立
    5.5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测度方法及实现
        5.5.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5.5.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6 实证研究——以“智慧武汉”为例
        5.6.1 “智慧武汉”背景与现状
        5.6.2 “智慧武汉”应急管理情报能力深度访谈内容分析
        5.6.3 测评程序及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
    6.1 知识导入:建设面向智慧应急的多元化高质量情报资源库
    6.2 队伍建设:培养智慧应急方向的情报工程师
    6.3 多元共治:强化智慧应急情报工作的统一管理与协同运作
    6.4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智慧应急情报政策法规体系
    6.5 流程优化:积极改进、完善与规范智慧应急情报流程
    6.6 情报实战:强力推动智慧应急“情报—行动”一体化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2: “智慧武汉”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半结构化访谈纲要(合并)
    附录3: “智慧武汉”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综合评价专家测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7)公安情报学研究30年(上):研究内容及其分布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公安情报学研究内容的理论阐释
    (一)公安情报理论
        1. 基本概念。
        2. 基本理论。
        3. 学科研究。
        4. 专业教育。
        5. 情报史。
        6. 比较研究。
    (二)公安情报业务
        1. 公安情报工作。
        2. 公安情报流程。
        3. 警种情报工作。
    (三)公安情报应用
        1. 侦查破案。
        2. 治安管控。
        3. 治安预警。
        4. 公安管理。
        5. 社会管理与服务。
    (四)公安情报管理
        1. 公安情报人员。
        2. 公安情报机构。
        3. 公安情报安全管理。
        4. 公安情报法规与制度。
        5. 公安情报体系与机制。
        6. 公安情报交流与协作。
        7. 公安情报文化与环境。
    (五)公安情报技术
二、公安情报学研究文献调查
三、公安情报学研究内容分布状况分析
    (一)公安情报理论研究内容分布状况分析
        1. 比较研究。
        2. 基本理论研究。
        3. 专业教育研究。
        4. 概念研究。
        5. 情报史。
        6. 学科研究。
    (二)公安情报业务研究内容分布状况分析
        1. 公安情报工作研究。
        2. 公安情报流程研究。
        3. 警种情报工作研究。
    (三)公安情报应用研究内容分布状况分析
    (四)公安情报管理研究内容分布状况分析
        1. 公安情报体系与机制研究。
        2. 公安情报人员研究。
        3. 公安情报交流与协作研究。
        4. 公安情报文化与环境研究。
        5. 公安情报法规与制度研究。
        6. 公安情报安全管理研究。
        7. 公安情报机构研究。
    (五)公安情报技术研究内容分布状况分析
        1. 情报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2. 情报处理技术研究。
        3. 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4. 视频图像技术研究。
        5. 网络技术研究。

(8)基于聚焦爬虫的舆情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
    1.4 文章内容结构
2 系统相关方法与技术
    2.1 舆情管理系统
        2.1.1 舆情管理概述
        2.1.2 舆情情报信息源
    2.2 舆情相关技术
        2.2.1 聚焦爬虫技术
        2.2.2 中文分词技术
        2.2.3 Web信息分析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设计目标
    3.1 系统主要业务分析
        3.1.1 舆情管理业务描述
        3.1.2 核心业务流程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用户角色分析
        3.2.2 功能需求分析
    3.3 其他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舆情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4.1 系统整体设计
        4.1.1 系统体系构架设计
        4.1.2 系统功能组织设计
        4.1.3 系统数据存储设计
    4.2 信息搜集管理设计
        4.2.1 聚焦爬虫数据抓取
        4.2.2 数据搜集功能设计
    4.3 舆情集成管理设计
    4.4 舆情分析管理设计
        4.4.1 舆情分析常用方法设计
        4.4.2 舆情分析管理功能设计
    4.5 舆情发布交流管理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
    5.1 系统运行环境
    5.2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5.2.1 聚焦爬虫方法实现
        5.2.2 舆情分析方法实现
    5.3 系统部署方案
    5.4 系统运行分析
        5.4.1 运行环境
        5.4.2 运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
        2.1.2 突发事件的特点
    2.2 情报管理的概念
        2.2.1 情报管理
        2.2.2 应急情报管理
第3章 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的现状调查
    3.1 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工作概况
    3.2 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3.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3.2.2 统计分析
        3.2.3 因子分析
        3.2.4 其他分析
    3.3 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的访谈与分析
        3.3.1 访谈基本内容
        3.3.2 访谈结果分析
第4章 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的问题分析
    4.1 情报(信息)发布主体缺少规范管理
    4.2 应急情报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度低
    4.3 相关法律规范缺失
    4.4 技术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4.5 情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4.6 网络舆情管理被动
    4.7 与非政府机构合作不足
    4.8 案例库构建缺失
    4.9 缺乏应急情报管理评价体系
第5章 改进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的对策
    5.1 加强情报(信息)发布主体的规范参与
    5.2 加强应急情报管理相关的标准化
    5.3 建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应用
    5.5 培养应急情报管理专业人才
    5.6 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5.7 增强与非政府机构的合作
    5.8 建立典型应急情报管理案例库
    5.9 建立应急情报管理评价体系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10)研究者唯一识别及其在专家档案系统中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者唯一识别问题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Reacher ID
        2.1.2 ORCID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构建人名-机构层级词表
        2.2.2 统一出版机构和数据库的元数据
        2.2.3 构建中国研究者标识系统
    2.3 国内研究者身份识别应用的局限性及存在的不足
3. 自助式情报管理与服务系统中专家库系统的建设
    3.1 专家库系统概况
    3.2 基于专家库系统学者唯一ID的应用
4. 专家库系统的技术和应用特点
    4.1 专家库系统的技术特点
    4.2 专家库系统的应用特点
    4.3 专家库系统的应用推广
结束语

四、情报管理、情报检索、检索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精准情报服务研究[D]. 赵泽桐.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J]. 杨建林. 现代情报, 2020(01)
  • [3]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D]. 杨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5]基于中文检索纠错的航天情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崔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D]. 李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7]公安情报学研究30年(上):研究内容及其分布状况[J]. 彭知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01)
  • [8]基于聚焦爬虫的舆情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4)
  • [9]合肥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情报管理研究[D]. 李善圆. 安徽大学, 2016(10)
  • [10]研究者唯一识别及其在专家档案系统中的实施[J]. 陈田田,吴广印. 情报工程, 2015(03)

标签:;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