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花茶叶水提物的降脂功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健峰,苏梓霞,郝二伟,蓝滴,陈锋,孙燕莲,韦玮,杜正彩,侯小涛,邓家刚[1](2021)在《善清金花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探讨了善清金花茶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体质量、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为善清金花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选取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善清金花茶低、高剂量组。空白对照喂食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制备高脂血症模型。经口灌胃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重、血清血脂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经善清金花茶低剂量组给药后小鼠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分别降低了20%、16.08%、21.5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提高了27.60%,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及肝脏指数显着降低,肝脏组织中的SOD活性提高了19.29%,MDA含量降低了16.27%。可见善清金花茶具有调节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张海龙[2](2020)在《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抗食源性肥胖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肥胖是机体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造成能量代谢失衡,过多的能量在体内转化成甘油三酯积聚在腹腔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肥胖对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都有不利的影响,并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肥胖已成为当今人们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目前已研发出多种化学合成减肥药用于治疗肥胖,但这些化学合成药都有难以控制的副作用(失眠、震颤、血压上升和心跳加快、头痛、心悸、胃肠不适、脂肪便)而不被患者接受。因此研发天然、安全和有效的减肥产品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已被批准为药食同源食品。金花茶花含有多种潜在抗肥胖作用的天然黄酮活性成分,但目前尚未见关于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CNFC)抗肥胖作用和机制的系统和全面研究。本课题以防城港普通金花茶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提取纯化得到CNFC,并对其主要组分进行表征,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CNFC抗食源性肥胖的作用和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CNFC主要成分结构表征以金花茶花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制得CNFC,并用液相色谱分离收集CNFC主要成分,用时间飞行质谱仪表征收集物。结果表明,CNFC的主要成分为:表儿茶素或儿茶素、原花青素二聚体、原花青素三聚体、原花青素四聚体、原花青素五聚体、芹菜素-6,8-二-C-葡糖苷、芹菜素-6-C-戊糖-8-C-己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基]-5-O-β-D-葡萄糖苷、芦丁、芦丁同分异构体、异槲皮素或异槲皮素同分异构体、3’,5’-二-C-β-D-葡萄糖-根皮素、山奈酚3-O-半乳糖苷。其中原花青素四聚体、原花青素五聚体、芹菜素-6,8-二-C-葡糖苷和3’,5’-二-C-β-D-葡萄糖-根皮素均在金花茶花中被首次发现。(2)CNFC体外抑制消化酶活性以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抑制酶活的方法,研究CNFC对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CNFC不仅与消化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还与底物(淀粉)结合影响淀粉消化。CNFC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胆固醇酯酶和抑制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IC50分别为300μg/m L、45μg/m L、320μg/m L、200μg/m L和600μg/m L,抑制类型分别为竞争型抑制、混合型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CNFC通过改变了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微环境和空间结构,降低酶的催化活性。(3)CNFC对高脂饮食诱导Sprague Dawley(SD)大鼠肥胖的调节作用以高脂饲料诱导食源性肥胖大鼠为模型,研究CNFC的抗肥胖作用及其对肥胖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NFC抗肥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首先,通过显着(p<0.05)上调胰高血糖素肽-1的分泌,降低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其次,通过抑制体内消化酶的活性,降低食物的吸收,促进粪便中能量物质(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排出;再次,通过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改变能量物质储存形式;最后,通过显着上调脂肪水解酶(p<0.05)的表达和脂联素(p<0.05)的分泌,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达到抑制体重增加的效果。CNFC显着(p<0.05)降低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大鼠血清和肝脏中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显着(p<0.05)提高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修复了机体血脂和肝脂异常,改善了机体内氧化应激环境和肝脏炎症,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物和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降低糖耐曲线下面积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了葡萄糖耐受不良性和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了肥胖并发症。(4)CNFC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以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大鼠的粪便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CNFC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CNFC通过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和恢复肠道菌群组成,从而修复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在门类水平上,CNFC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度;在科类水平上,CNFC增加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阿克曼菌科(Akkermansiaceae)的丰度;降低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丰度;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明:OTU564、OTU606、OTU489、OTU453,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科:阿克曼科(Akkermansi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宿主肥胖表型和大部分血清指标呈负相关;OTU107、OTU91、OTU433,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科: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和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与宿主肥胖表型和大部分血清指标呈正相关。(5)CNFC调节白色脂肪组织和3T3-L1前体脂肪细胞脂肪积累和分化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白色脂肪组织和3T3-L1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研究CNFC体外和体内抗肥胖的机制。结果表明,CNFC能有效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脂肪积累,100μg/m L CNFC处理10天后,3T3-L1细胞内总甘油三酯水平显着(p<0.01)下降(下降了80±4.1%)。CNFC抑制脂肪积累主要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早期(2天)和晚期(6天)。CNFC激活AMPK信号通路,调节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白色脂肪组织脂肪代谢。CNFC通过显着(p<0.05)下调关键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形成;同时,通过显着(p<0.05)下调转录因子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进一步下调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表达,抑制脂肪合成和延缓细胞成熟;还能通过显着(p<0.05)上调脂肪水解酶甘油三酯脂酶(ATGL)和脂肪酸β氧化分解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1)载体表达,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但CNFC不能上调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表达。(6)CNFC调节肝脏组织中脂肪代谢为了研究CNFC对肝脏脂肪积累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肥胖大鼠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NFC通过显着(p<0.05)下调转录因子C/EBPβ、C/EBPδ、C/EBPα和PPARγ的表达,抑制肝脏组织中脂肪细胞形成;同时,CNFC通过显着(p<0.05)下调转录因子SREBP-1C、脂肪合成酶ACC的表达,抑制肝脏脂肪积累;CNFC还能显着(p<0.05)上调脂肪水解酶ATGL、HSL和CPT-1的表达,促进肝脏组织中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和上调肝脏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和受转录元件辅激活蛋白(PGC-1a)的表达,提升棕化。
李响[3](2019)在《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EC),是茯砖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功能,但这些功能的研究主要基于固体发酵和菌种鉴定,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活性,论文探究了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并且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响应曲面实验等确定冠突散囊菌的最优发酵条件。后续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初步的细胞毒活性评价,为筛选抗肿瘤活性天然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通过RT-QPCR试验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等一些试验方法来对冠突散囊菌粗提物进行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为菌种的发酵及免疫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内容及结果:1确定冠突散囊菌发酵条件中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中碳源选用乳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等六种碳源。氮源选用蛋白胨LP0037、LP0021、硫酸铵、玉米粉、酵母粉、甜菜碱等六种氮源。通过菌种摇瓶发酵,装液量100 mL,接种量5%,发酵温度为28℃,转速200 r/min,摇床培养6天、8天、10天、12天,通过测定发酵液的免疫活性为单一指标,确定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玉米粉,且均在发酵第8天时免疫活性最好。2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可溶性淀粉为最佳碳源,玉米粉为最佳氮源,以磷酸二氢钾,七水硫酸镁为无机盐,以发酵液菌丝体干重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原料配方。以发酵温度、pH、接种量、装液量、发酵时间等五种因素确定最佳的条件,通过摇瓶发酵,250 mL摇瓶装液量100 mL,接种量5%,转速200 r/min,摇床培养8天,测定其发酵液免疫活性及菌丝体干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为温度为25℃,pH为6,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为8%,发酵时间为10天时,菌丝体干重最高。通过前面单因素实验的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条件影响的因素程度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3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冠突散囊菌的发酵条件为了进一步优化冠突散囊菌的发酵条件,以菌丝体干重和发酵液的免疫活性为考核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发酵工艺中冠突散囊菌的接种量,装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四个主要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的发酵工艺稳定性好,最终确定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4.04℃,发酵天数9.27天,装液量106.54 mL,接种量8.93%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得知最佳的菌丝体重量为最大值0.923g。对该工艺验证的结果为检测得到三瓶菌丝体重量分别为0.875 g,0.911 g,0.862 g。平均值为0.883 g,方差为0.0254,与预测值的绝对偏差<1%,这表明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较为吻合。4冠突散囊菌发酵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评价以A549(人肺癌细胞),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U251(人胶质瘤细胞)等四种细胞为实验对象对冠突散囊菌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发酵粗提物对四种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抑制效果最好。5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的免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发酵液粗提物作用于免疫细胞RAW264.7进行活性追踪,发现对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效果。之后利用内毒素试剂盒进行内毒素检测,发现药物中不含有内毒素。排除内毒素干扰后进行下一步的免疫活性研究,分别从基因调控和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上评价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的免疫活性。通过RT-QPCR实验检测发现,INOS(一氧化氮合酶),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介素)基因的表达相比较与正常组,都有上调的趋势,且与药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通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细胞中释放的细胞因子IL-6,IL-1β(白介素1β),TNF-α的释放量。细胞因子IL-6,IL-1β的释放量相比于正常组有较多,但释放量不显着,且与药物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计量效应关系。当药物浓度在6.25μg/ml到50μg/ml时,细胞促进TNF-α的释放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当药物浓度在100μg/ml时,细胞促进TNF-α的释放量又呈现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促进TNF-α的释放量比较显着。细胞促进TNF-α的释放量与药物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杨蕊[4](2019)在《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等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是我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植物种。金花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目前,对金花茶的成分研究较少,而且对金花茶的活性研究多集中于粗提取。因此,本论文以金花茶花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金花茶花的植物化学工作和金花茶花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等生物活性的发现与评价工作。主要内容由以下三章组成:第一章综述了金花茶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以及多酚类化合物在群体感应抑制、抗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产生、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第二章研究了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运用多种分离手段并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从金花茶花中分离得到45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6个,37个已知化合物为首次从金花茶花中分离得到。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涉及儿茶素类化合物、山奈酚及其衍生物、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木质素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酚酸和脂肪烃类等。第三章研究了金花茶花的生物活性,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金花茶花的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群体感应相关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金花茶花的二氯甲烷相提取物在不影响PAO1生长的前提下能够显着地抑制其绿脓菌素的产生以及抑制PAO1的Swarming和Swimming运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58±0.009 mg/mL、0.139±0.004 mg/mL 和 0.334±0.049 mg/mL。RT-PCR 分析结果显示,二氯甲烷相提取物能够显着抑制PAO1的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asR和rhlR的表达。随后运用HPLC Triple TOF MS/MS分析二氯甲烷相的组成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二氯甲烷相中含有儿茶素等6个化合物,6个化合物均能抑制PAO1绿脓菌素的产生以及抑制PAO1的Swarming和Swimming运动,其中鞣花酸的活性最佳。第二部分研究了金花茶花的提取物以及分离得到的4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抗AGEs活性。结果显示,在金花茶花的各提取部位中,多酚含量最高的乙酸乙酯部位抗AGEs的效果最佳,在牛血清蛋白(BSA)-葡萄糖模型和BSA-丙酮醛模型中,当乙酸乙酯部位的浓度为1 mg/mL时,AGEs的抑制率分别为74.49%和34.33%,且乙酸乙酯部位能够比较迅速的清除丙酮醛。比较从金花茶花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AGEs活性后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例如儿茶素,能够通过苯环上的羟基与丙酮醛生成加成物,从而清除丙酮醛,显示出较强的抗AGEs活性,但是糖苷等基团会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AGEs活性。第三部分研究了从金花茶花中分离得到的Kaempferol 3-0-(3",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当该化合物浓度不大于10μM时,不会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生长产生影响。当化合物浓度为0.31-10 μM,能够显着抑制NO的产生,并且降低了 iNOS的mRNA的表达量,其中10 μM的效果最佳。该化合物能够抑制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分子的量,其中10μM的效果最佳。紧接着,运用1H-NMR代谢组的方法分析了该化合物对RAW 264.7细胞代谢的影响,并分析了和炎症相关的可能代谢通路。总共指认了 35代谢物,通过分析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得出该化合物是通过调控RAW 264.7的类胆碱抗炎通路、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的。第四部分研究了金花茶花的提取物以及分离到的12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金花茶花的各提取部位中,多酚含量最高的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力(FRAP)最强,ABTS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EC50)分别是64.24±1.80 μg/mL和78.80±0.34μg/mL,当浓度为 1000 μg/mL 时,FRAP 为 801.49±2.30 μM FeSO4,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随后运用HPLC Triple TOF MS/MS分析了金花茶花提取物的成分,分析得到21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比较分离得到的12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得到以下构效关系:(1)对于黄酮类化合物而言,B环上的o-邻二羟基结构是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基团;(2)糖苷等基团产生的空间位阻会减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王欣晨,李文兰,阎新佳,温静,王靖雅,刘贵云,姜雪,孙向明[5](2018)在《金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文献调研,发现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植物多酚、多糖、黄酮、挥发性物质与皂苷等.通过对其进行现代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过敏、降血脂(胆固醇)、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通过对金花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的研究,以期确定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林炳慧[6](2018)在《三种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及东兴金花茶叶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金花茶在广西民间作为一种中草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疗喉咙疼痛和痢疾等功效。经药理学和临床试验证明,金花茶叶、花等部位的提取物具有抑制肿瘤抗癌、抗氧化和降低血脂、胆固醇等生物活性。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金花茶与其他同属植物相比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金花茶,本文以东兴、普通、显脉三种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及乙醇提取东兴金花茶叶正丁醇萃取部位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花茶叶及东兴金花茶叶所含的化学成分做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东兴金花茶叶、显脉金花茶叶、普通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东兴金花茶叶中分离鉴定出75个成分,从普通金花茶叶中分离鉴定出56个成分,从显脉金花茶叶中分离鉴定出55个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醇、醛和酮。除了十六烷、叶绿醇、苯甲醛、反,反-2,4-庚二烯醛、苯乙醛、水杨酸甲酯、反-2-癸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β-大马烯酮、α-紫罗兰酮、癸醛、反-橙花叔醇和芳樟醇外,其余成分均为首次从这些金花茶品种中分离鉴定得到。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系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金花茶组植物,仅分布于广西防城港市。论文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方法,从东兴金花茶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理化性质等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胡萝卜苷(1),人参皂苷Rg1(2),5-羟甲基糠醛(3),棕榈酸(4),槲皮素(5),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6),芹菜素(7),β-谷甾醇(8),羽扇豆醇(9),齐墩果酸-3-乙酸酯(10)。其中化合物3、4、6、10为首次从东兴金花茶叶中分离得到。
张武君,赵云青,刘保财,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7](2018)在《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金花茶为广西壮族传统用药和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皂苷、茶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被开发成茶、饮料、日化用品和药物等。本文对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参考。
郑云芳,钟丽琪,王晓雯[8](2017)在《山茶抗氧化及降血脂血糖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山茶是一类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全世界约280种。山茶的经济价值不仅表现在山茶可用于食用油生产,更表现在山茶所独具的保健价值。本文对常见的两种山茶——金花茶、油茶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和降血脂血糖的功能进行综述,为利用山茶属植物开发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孔桂菊,袁胜涛,孙立[9](2016)在《金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金花茶为我国珍稀植物,随着对金花茶各种研究的不断探索,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综述近年来金花茶抗肿瘤、抗氧化、防治三高、抗炎及抗过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今后对金花茶药理作用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牛广俊[10](2016)在《不同类型金花茶叶品质评价及其相关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以传统壮药金花茶叶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福建省所产不同类型资源金花茶叶的遗传距离、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及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通过统计学分析,优选出最佳类型,并通过体内抗氧化实验对优选的类型3金花茶叶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同一产地19个的不同类型的金花茶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探究其亲缘关系,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杂交育种或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可靠的遗传背景信息。2.测定19个类型资源的金花茶叶的性状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根据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中各指标的含量的差异,综合选择优良的金花茶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把19个不同类型金花茶叶分为3类,同理利用各活性成分标准化得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金花茶叶可分为3类,优良的包括类型3、4、15。两种方法结合可初步确定类型3、类型4作为优等类型。3.以类型3金花茶叶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金花茶叶回流提取工艺,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 g·mL-1,乙醇体积分数为55%,提取时间6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进行不同类型金花茶叶抗氧化成分的提取,然后采用ABTS+法、DPPH法考察不同类型金花茶叶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根据金花茶叶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的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分为好、中、差三类,类型3为抗氧化活性中的最佳类型,说明主成分聚类结果具有实用意义,最终确定类型3进行体内抗氧化的研究。4.本课题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衰老模型,测定大鼠脏器指数、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肝脏中的生化指标,多种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类型3金花茶叶体内抗氧化能力。5.对类型3金花茶进行外观形态描述,并重点研究了类型3花粉的主要特征,来作为类型3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依据。
二、金花茶叶水提物的降脂功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花茶叶水提物的降脂功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善清金花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4.1 受试药的制备 |
1.4.2 分组与造模、给药 |
1.4.3 血清的获取及指标测定 |
1.4.4 肝脏的获取及指标测定 |
1.4.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善清金花茶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
2.2 善清金花茶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2.3 善清金花茶对小鼠AI的影响 |
2.4 善清金花茶对小鼠肝脏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
2.5 善清金花茶对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3 结论 |
(2)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抗食源性肥胖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金花茶的研究现状 |
1.1.1 金花茶的命名、植物学特征和分布 |
1.1.2 金花茶的功能性成分 |
1.1.3 金花茶的生物活性 |
1.2 肥胖的研究现状 |
1.2.1 肥胖的定义 |
1.2.2 肥胖形成的原因 |
1.2.3 肥胖的危害 |
1.2.4 减肥的方法和原理 |
1.3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
1.3.2 黄酮类化合物抗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
2.2.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粗提物纯化 |
2.2.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中多酚、多糖和黄酮含量检测 |
2.2.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黄酮成分分析和表征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金花茶花质量组成分析 |
2.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纯化效果分析 |
2.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表征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抑制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3.2.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与淀粉相互作用 |
3.2.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底物为淀粉)的抑制作用 |
3.2.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3.2.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胆固醇胶束化的抑制作用 |
3.2.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消化酶活性的动力学研究 |
3.2.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或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淬灭作用 |
3.2.8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或胆固醇酯酶的荧光淬灭作用 |
3.2.9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消化酶结构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
3.2.10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加样方法对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3.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与淀粉结合强度分析 |
3.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 |
3.3.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活性分析 |
3.3.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影响 |
3.3.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圆二色光谱分析 |
3.3.8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9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圆二色光谱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大鼠食源性肥胖的作用研究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
4.1.3 实验试剂 |
4.1.4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4.2.2 收集血清和组织样本 |
4.2.3 Lee’s指数和脏器指数测定 |
4.2.4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
4.2.5 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
4.2.6 血清中转氨酶和脂多糖的测定 |
4.2.7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4.2.8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4.2.9 肠道菌群分析 |
4.2.10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4.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血脂、肝脂和粪脂的影响 |
4.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
4.3.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抗性和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4.3.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血清和肝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4.3.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3.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体内抑制组织脂肪积累的机制研究 |
5.1 材料和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胞培养 |
5.2.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
5.2.3 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 |
5.2.4 油红O染色 |
5.2.5 细胞内总甘油三酯(TG)的测定 |
5.2.6 细胞内总RNA的提取 |
5.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5.2.8 蛋白印记技术(Western blot)检测 |
5.2.9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
5.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3T3-L1细胞脂肪积累的影响 |
5.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3T3-L1细胞分化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5.3.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3T3-L1细胞分化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5.3.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5.3.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5.3.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肝脏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5.3.8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肝脏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茯砖茶的简介 |
1.2 冠突散囊菌的简介 |
1.3 冠突散囊菌药理活性作用的研究 |
1.3.1 冠突散囊菌免疫活性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1.3.2 冠突散囊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1.3.3 冠突散囊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
1.3.4 冠突散囊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
1.4 冠突散囊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
1.5 响应曲面方法的研究 |
第二章 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器械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
2.2.2 菌种的活化 |
2.2.3 菌种的接种与发酵条件 |
2.2.4 菌丝体干重的测定 |
2.2.5 巨噬细胞培养方法 |
2.2.6 体外活性测定(MTT法) |
2.2.7 单因素实验优化液体发酵条件 |
2.2.8 正交实验优化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条件 |
2.2.9 响应曲面法优化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碳源对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
2.3.2 不同氮源对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
2.3.3 单因素实验优化液体发酵条件的结果 |
2.3.4 正交实验优化液体发酵条件的结果 |
2.3.5 响应曲面法优化发酵条件的结果 |
2.3.6 响应曲面模型验证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细胞毒活性评价的初步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来源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实验器械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方法 |
3.2.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MTT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毒活性作用 |
3.3.2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毒活性作用 |
3.3.3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毒活性作用 |
3.3.4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毒活性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冠突散囊菌粗提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初步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材料来源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器械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方法 |
4.2.2 冠突散囊菌粗发酵液提物内毒素检测 |
4.2.4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活性试验 |
4.2.5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的测定 |
4.2.6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能力的影响 |
4.2.7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的RT-QPCR实验 |
4.2.8 ELISA检测免疫细胞因子释放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内毒素检测结果 |
4.3.2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活性试验结果 |
4.3.3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RAW264.7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4.3.4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RAW264.7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 |
4.3.5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4.3.6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粗提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化合物结构 |
缩略语 |
1 绪论 |
1.1 金花茶的研究综述 |
1.1.1 金花茶简介 |
1.1.2 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3 金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 多酚类天然产物抗群体感应研究进展 |
1.3 多酚类天然产物抗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研究进展 |
1.4 多酚类天然产物抗炎活性研究进展 |
1.5 多酚类天然产物抗氧化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2.1 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
2.2 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3 金花茶花的群体感应抑制等生物活性的研究 |
3.1 金花茶花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运动性和绿脓菌素的产生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结论 |
3.2 金花茶花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结论 |
3.3 基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的金花茶花的抗炎活性研究及其代谢组学分析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结论 |
3.4 金花茶花中抗氧化剂的发现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
3.4.1 材料和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3 结论 |
4 全文总结、创新和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金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2 多糖类 |
1.3 皂苷类 |
1.4 植物多酚 |
1.5 挥发性成分 |
1.6 指纹图谱研究 |
2 药理作用 |
2.1 抗菌 |
2.2 抗肿瘤作用 |
2.3 抗过敏 |
2.4 降血糖 |
2.5 抗氧化 |
2.6 降血脂 (胆固醇) |
3 结语 |
(6)三种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及东兴金花茶叶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E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山茶科植物概述 |
1.1.1 山茶科植物生药学特征及分布 |
1.1.2 山茶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1.1.3 山茶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述 |
1.2 金花茶植物概述 |
1.2.1 金花茶的生药学特征及分布 |
1.2.2 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 |
1.2.3 金花茶植物生物活性研究概述 |
1.3 金花茶研究前景展望 |
1.4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提取分析 |
2.1 仪器、试剂及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剂及材料 |
2.1.3 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提取 |
2.1.4 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分析条件 |
2.2 金花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兴金花茶叶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
3.1 仪器、试剂及材料 |
3.1.1 仪器 |
3.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
3.2.1 提取 |
3.2.2 浸膏的定性分析及结果 |
3.2.3 东兴金花茶叶正丁醇部位的分离纯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兴金花茶叶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4.1 仪器、试剂 |
4.2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研究 |
1.1 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1.1.1 黄酮类 |
1.1.2 多糖类 |
1.1.3 皂苷类 |
1.1.4 茶多酚 |
1.1.5 挥发油 |
1.2 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
2 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肿瘤 |
2.1.1 叶 |
2.1.2 花 |
2.1.3 种子 |
2.2 抗氧化 |
2.3 抗衰老 |
2.4 降血糖 |
2.5 降血脂 |
2.6 抗过敏 |
3 产品开发利用 |
4 展望 |
(8)山茶抗氧化及降血脂血糖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花茶 |
1.1 抗氧化作用 |
1.2 降血脂作用 |
1.3 降血糖作用 |
2 油茶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降血脂作用 |
2.3 降血糖作用 |
3 结语 |
(9)金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肿瘤 |
1.1对淋巴癌的影响 |
1.2对肺癌和乳腺癌的影响 |
1.3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的影响 |
1.4对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的影响 |
1.5对胃癌的影响 |
1.6对食管鳞癌的影响 |
1.7对肝癌的影响 |
2 降血脂(胆固醇) |
3 降血糖 |
4 降血压 |
5 抗氧化 |
6 抗过敏 |
7 其他作用 |
8 展望 |
(10)不同类型金花茶叶品质评价及其相关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的ISSR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材信息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方法 |
2.2 多态性ISSR引物筛选 |
2.3 金花茶叶ISSR分析 |
2.4 构建不同类型金花茶叶DNA指纹图谱 |
2.5 遗传相似度分析 |
2.6 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3.1 金花茶叶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ISSR引物的筛选与条件的优化 |
3.3 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 |
第二章 金花茶叶性状、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金花茶叶性状测量 |
2.2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中黄酮、皂苷、多酚、多糖的含量测定 |
2.3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生物学性状 |
3.2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
3.3 相关分析 |
3.4 回归分析 |
3.5 聚类分析 |
3.6 主成分分析 |
3.7 生物学性状与活性成分标准化得分及主成分综合得分相关性分析 |
3.8 ISSR图谱与性状相关性分析 |
3.9 金花茶叶类型的亲本选配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提取工艺优化 |
2.1 单因素试验 |
2.2 提取工艺最优参数的确定 |
3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抗氧化活性 |
3.1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 |
3.2 不同类型金花茶叶清除ABTS+自由基实验 |
4 抗氧化能力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
5 聚类分析 |
6 小结 |
第四章 类型3金花茶叶醇提物抗衰老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物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步骤 |
2.1 金花茶叶提取物的制备 |
2.2 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的制备及给药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给药组对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2 不同给药组对大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 不同给药组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类型3金花茶叶外观形态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性状描述 |
2.2 类型3金花茶花粉电镜观察 |
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金花茶叶水提物的降脂功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善清金花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J]. 秦健峰,苏梓霞,郝二伟,蓝滴,陈锋,孙燕莲,韦玮,杜正彩,侯小涛,邓家刚. 现代食品科技, 2021(08)
- [2]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抗食源性肥胖作用和机制研究[D]. 张海龙.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D]. 李响. 贵州大学, 2019(06)
- [4]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等生物活性的研究[D]. 杨蕊.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5]金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J]. 王欣晨,李文兰,阎新佳,温静,王靖雅,刘贵云,姜雪,孙向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6]三种金花茶叶挥发性成分及东兴金花茶叶化学成分研究[D]. 林炳慧. 广西大学, 2018(12)
- [7]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武君,赵云青,刘保财,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01)
- [8]山茶抗氧化及降血脂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郑云芳,钟丽琪,王晓雯. 现代食品, 2017(09)
- [9]金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孔桂菊,袁胜涛,孙立.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6)
- [10]不同类型金花茶叶品质评价及其相关药效学研究[D]. 牛广俊.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