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强震短期前兆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西北强震短期前兆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一、西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和预测方法研究进展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胡维云,袁伏全,孙玺皓,张朋涛,李启雷,王培玲[1](2021)在《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出现的测震学异常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震前主要以中短期异常为主,其中青海西北地区ML≥4地震超长平静异常显着,以及茫崖3级震群和显着地震。根据青海西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其内部中强地震危险性在进一步增强,后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随即发生了本次茫崖Ms5.0地震。综上,这些测震学异常对青海西北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段博儒[2](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张林广[3](2012)在《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壳形变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文论述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布设和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GPS点位坐标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GPS点位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GPS基线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基线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震例研究发现震前和震后地壳形变的相关规律,发现地壳隆起和地震孕育的相互关系;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进行统计计算,通过对基准网、基本网和区域网的GPS点位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直方图、茎叶图、标准Q-Q图和箱图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Y和Z方向变化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发现一些奇异点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得到GPS点位坐标变化的相关关系;通过多元统计中贝伦斯-费希尔问题的计算和分析,判定不同地区地壳形变数值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李瑞芬,高伟[4](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高国英,王筱荣,温和平,杨又陵[5](2008)在《天山地区中强地震预报判据及方案》文中指出对新疆6级地震成组活动与7级地震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结合天山地区不同构造环境,开展中强地震孕育阶段不同区域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综合特征研究,在总结天山地区中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报判据基础上,提出中短期阶段预报方案。预报方案:①时间预测。南天山在地震平静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较明显的地震增强现象;北天山34级地震出现增强—平静—显着地震过程;大范围前兆观测出现同步异常变化等。②地点预测。地震活动增强区、空区周围、条带端部或空段、显着事件周围,定点前兆短期异常相对集中区域等,可做为地震发生的预测地点。③强度预测。预测区周围历史地震强度、新疆5级地震平静持续时间、震前地震活动强度等可做为强度预测的参考。

牛安福,吉平,闫伟,李晓帆[6](2008)在《我国大陆6级地震平静后首次强地震的短期预测实验》文中研究指明自2005年4月8日西藏仲巴6.7级地震后,我国大陆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6级地震平静。截止到2007年4月初,6级地震平静达730多天,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专家的高度关注,将在何时、何处打破这种平静一时成为关注的焦点。依据我国大陆形变异常分布特征,作者分别于2007年4月18日和4月27日试验性地提出了《东部地区短期地震危险性分析意见》及西北地区5月份存在发生6级地震可能性的预测意见。两次预测实验结果尽管都不是很准确,但对于揭示地壳形变观测本质及探索地震预测新方法等都是有意义的。

牛安福[7](2007)在《地壳形变观测与地震前兆一般性问题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从构造变形及破裂成核的角度来看,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理应出现在地震震源附近,而许多连续形变观测事实与这种认识往往是相矛盾的。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多次形变异常结束后10天内的首发中强地震与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西北地区2000—2005年5.9级以上地震震中(绝大多数作为异常后的首发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本文揭示的事实对于认识形变观测与前兆本质、实验场区连续形变观测台网建设及物理预测方法探索等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马玉虎,王培玲,李永强[8](2007)在《西北地区地震综合前兆信息量S值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地震前兆观测异常所提供的地震信息一般由异常地点、异常变化量、异常持续时间以及异常完成后的延续有效时间等诸多因素所决定,因此提出了用于描述地震异常的前兆信息量S值。根据地震前兆异常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为基础,充分结合平滑滤波、消周期及趋势项和从属函数等数据处理方法,对西北地区67个观测资料较为连续的前兆主要台项进行地震综合信息量S值的计算与提取。结果表明,S值综合信息量时序曲线在西北地区1986年5月至2005年3月间的10次MS≥5.0地震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值异常(S≥0.154)。

刘耀炜[9](2006)在《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回顾40年来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流体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早期在该领域具启迪性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纵观历史,无论是观测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创新,还是对各种参量的观测分析以及预测方法的研究,地震地下流体科学都与地震监测预报这一关键需求紧密相关。地下流体观测网建设的历史沿革表明,对强地震的监测与预测需求推进了观测网的建设和发展;观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体现出基于多手段、综合性和数字化的趋势;地下流体理论与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前兆模型(或模式)、数值模拟、室内和野外实验研究等是推进学科创新工作的主要技术途径;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探索基于具有物理基础的预报技术,以及重视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思想;预测实践证明,地下流体学科在我国大陆地震预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最后介绍了本学科主要的论着及技术规范,简要回顾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关学术团体和专家对地下流体学科主要科学问题的认识以及该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

杨立明,刘小凤[10](2006)在《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短期综合预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多年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短期阶段具有共性特征的地震活动增强、群体前兆异常演化、重点前兆和重点地震活动现象等,总结、提炼出了区域短期综合预报方案。

二、西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和预测方法研究进展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和预测方法研究进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异常分析和回顾
    1.1 ML≥4地震显着平静
    1.2 茫崖3级震群
    1.3 显着地震
2 结论与讨论

(2)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2 论文的内容
第二章 方法介绍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2.1.1 方法具体内容
        2.1.2 方法的应用
    2.2 PI算法
        2.2.1 方法实现过程
        2.2.2 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4.1 计算参数选取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4.2.3 其他地震
    4.3 总结和分析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5.1 关联现象解释
    5.2 震例分析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5.3 震例分析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美国的研究现状
    1.2.2 日本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的发展现状
    1.2.4 关于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内容、数据的获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数据的获取
    1.3.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GPS技术与地震预报
2.1 地震的类型和我国地震发生的概况
    2.1.1 地震的分类及成因分析
    2.1.2 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2.2 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预报概述
2.3 GPS定位方法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2.3.1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定位方法
    2.3.2 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的网络建设
    2.3.3 GAMIT/BLOK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
    2.3.4 坐标框架的选择和ITRF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4 小结 3 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震例与研究
3.1 概述
3.2 汶川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3.2.1 汶川地震概述
    3.2.2 GPS站点坐标变化异常研究
    3.2.3 GPS站点基线长度变化异常研究
3.3 昆仑山口西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3.3.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概况
    3.3.2 GPS基准站坐标变化序列分析
    3.3.3 GPS基准站基线变化序列分析
3.4 大地基线长度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3.4.1 日本关东地震基线异常变化分析
    3.4.2 唐山大地震平面位置变化研究
3.5 大地高程异常隆起与地震孕育异常变化分析
    3.5.1 唐山地震高程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3.5.2 日本关于隆起与地震的相关研究
    3.5.3 汶川地震地面隆起的相关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点位变化规律分析
4.1 描述GPS点位数据变化的数理统计相关知识
    4.1.1 描述GPS点位变化的统计量
    4.1.2 描述GPS点位变化采用的统计软件
4.2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4.2.1 基本网点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4.2.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4.3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运行
    4.3.1 基本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4.3.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4.4 坐标变化统计量分析
    4.4.1 基本网统计量分析
    4.4.2 区域网统计量分析
4.5 坐标变化直方图
    4.5.1 基本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4.5.2 区域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4.6 坐标变化正态Q-Q图
    4.6.1 基本网坐标变化的正态Q-Q图
    4.6.2 区域网坐标变化正态Q-Q图
4.7 坐标变化茎叶图
    4.7.1 基本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4.7.2 区域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4.8 坐标变化箱图
    4.8.1 基本网坐标变化箱图
    4.8.2 区域网坐标变化箱图
4.9 小结 5 中国地壳运动网络点位变化相关性分析
5.1 相关性分析概述
    5.1.1 Pearson相关系数
    5.1.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5.1.3 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
    5.1.4 Bootstrap方法
5.2 基准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5.3 基本网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5.4 区域网点坐标变化相关性分析
5.5 区域网点的经纬度及XYZ变化相关性分析
5.6 相关性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的探讨
5.7 小结 6 不同地区地壳形变的差异性分析
6.1 地壳形变评价分析的理论依据
6.2 不同地区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6.2.1 汶川地区与一些全国大城市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6.2.2 GPS观测站数不同的区域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的研究成果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我国大陆6级地震平静后首次强地震的短期预测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短期预测实验的依据
2 短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实验
    2.1 东部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2.2 西北地区地震短期危险性预测实验
3 小结

(7)地壳形变观测与地震前兆一般性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壳形变观测与地震前兆
2 地壳形变突变与地震的远程相关性
3 讨论

(8)西北地区地震综合前兆信息量S值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资料的选取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 结束语

(9)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网 (站) 建设
    1.1 邢台余震区临时观测网
    1.2 全国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网
    1.3 全国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1.4 全国地热 (水温) 观测网
    1.5 数字化观测网建设
    1.6 流动观测系统建设
2 观测技术的发展
    2.1 水位观测仪器
    2.2 水温观测仪器
    2.3 氡观测仪器
    2.4 汞观测仪器
    2.5 氦、氢等气体观测仪器
3 理论方法与前兆研究
    3.1 理论模型与前兆机理解释
    3.2 野外实验研究
    3.3 室内实验研究
4 预报方法与预报实践
    4.1 地震预报方法
    4.2 地震预报实践
5 主要论着和技术规范
6 科学问题与发展方向
7 结语

(10)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短期综合预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祁连山地震带构造基础
2 祁连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增强现象
    2.1 地震活动增强的两种形式
        2.1.1 持续增强
        2.1.2 突发增强
    2.2 地震活动增强的组合活动特征
3 青藏块体东北缘前兆场状态与短期综合特征研究
    3.1 定点前兆观测网络
    3.2 短期阶段前兆异常主要特征及识别
        3.2.1 快速下降 (上升) 型
        3.2.2 缓慢下降 (上升) 型
        3.2.3 破年变型
    3.3 前兆场状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3.3.1 前兆网整体异常状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3.3.2 重点前兆观测基本状态
    3.4 前兆场演化过程的短期特征
4 区域重点地震现象和重点前兆异常研究
    4.1 显着地震事件研究
        4.1.1 显着地震的特征
        4.1.2 显着地震的调制属性
        4.1.3 显着地震的频谱特征分析
    4.2 区域重点前兆研究
        4.2.1 武威地电
        (1) 剧变型:
        (2) 缓变型:
        (3) 缓变型与剧变型的映震地域分析
        (4) 武威地电映震效能较高的根源分析
        4.2.2 刘家峡应力
        4.2.3 窝子滩形变
5 祁连山地震带短期阶段地震综合预报方案研究
    5.1 短期时间判定综合方案
    5.2 地点判定综合方案
    5.3 强度判定综合方案
    5.4 祁连山地震带短期震情三要素判定依据

四、西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和预测方法研究进展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与分析[J]. 胡维云,袁伏全,孙玺皓,张朋涛,李启雷,王培玲. 高原地震, 2021
  • [2]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3]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D]. 张林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4]《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5]天山地区中强地震预报判据及方案[J]. 高国英,王筱荣,温和平,杨又陵. 内陆地震, 2008(02)
  • [6]我国大陆6级地震平静后首次强地震的短期预测实验[J]. 牛安福,吉平,闫伟,李晓帆. 中国地震, 2008(01)
  • [7]地壳形变观测与地震前兆一般性问题的讨论[J]. 牛安福. 国际地震动态, 2007(06)
  • [8]西北地区地震综合前兆信息量S值的应用研究[J]. 马玉虎,王培玲,李永强. 地震, 2007(01)
  • [9]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J]. 刘耀炜. 中国地震, 2006(03)
  • [10]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短期综合预报方案研究[J]. 杨立明,刘小凤. 西北地震学报, 2006(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