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韦冬[1](2020)在《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1月,公安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文中简称《规定》),这是一项通过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发现执法过错、纠正过错并对责任人进行惩戒和警示的制度。这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是在党中央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同时也是对依法治警、从严治警方针的具体落实之策。公安机关在执行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过程中,有多个内设部门参与其中,人事、纪检、督察、法制、审计、信访、执法办案等各个部门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公安民警执法过错的调查和责任认定。《规定》对于追责的决策主体、工作程序并没有进行详尽的说明,需要在落实过程中出台实施细则加以完善。同时,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管理难题。本文针对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中的决策主体不明、执行主体分工不清晰、追责参与部门“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职责冲突、执法责任界定模糊、工作流程待理顺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执法过错追责工作的管理对策。本研究的基本脉络是:概念解析,制度沿革梳理,制度执行现状分析,管理问题剖析,管理对策提出。本研究以管理控制理论和公安内部监督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实践归纳总结等方法,从管理改进的角度分析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实践,针对“谁追究”、“追究谁”、“怎么追究”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对策,以期为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践提供可行的对策参考。
刘栋[2](2020)在《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流动人口增加、城市交通拥挤、居民安全问题频发、城市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等。由此,城市管理执法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以宿迁市宿城区为例,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结合宿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实际情况,对其问题和原因进行探析,最终提出相关完善对策。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研究,发现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执法者存在手段单一、执法流程过于繁杂、缺乏追责机制等问题;第二,被执法者存在非理性指责、沉默行为、缺乏责任心等问题;第三,执法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的对策包括: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包括执法过程管理机制、问责机制、公民参与机制等;第二,执法者应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首先,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其次,提升个人执法能力与水平。第三,公共部门应通过教育提升被执法者的综合素质与公共责任意识。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宿迁市宿城区当前城市管理中城市管理执法问题的处理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其他城市在遇到同样境遇的城市管理执法问题时起到一定的经验借鉴作用,共同推进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
高婕[3](2019)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创建和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惠民工程,它要求创建城市所达到的每一项指标都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使城市整洁有序,成为水碧天蓝的干净绿地,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实力的文明城市,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保山市于2015年6月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其过程并不顺利,经过了两次国家暗访,多次整改后才进入全国爱卫办拟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名单。本文以保山市隆阳区创卫为例,阐述了创卫成果的取得和保持体现的是综合性系统工程运作的成效,构成这个系统的成员是多个层面的,从政府到个人,每个层面的行为者都有各自的责任。只有各自的行为都能满足保持这个系统正常运作的要求,并且他们的满足要求的行为能够被整合,这个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长期保持。这样,在卫生城市的保持中,随着公民参与程度的增强,政府的角色有可能从全能管理者转换为同时承担多重角色,而市民个人也可能从被动的服从者转变为自觉的积极参与者。保山市隆阳区具有云南省大多数地级市首府的城市特点,在城市管理上也和大多数同类城市一样,面对和解决相同和相似的问题。通过揭示的问题、问题成因和问题的解决,本文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一般性意义。
仲军[4](2019)在《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几年,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工作,沈阳市税务局也在法治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对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提升了监督制约力度,构建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目的是加强税务工作者的法治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不少成果。然而,经过调查可知,沈阳税务局对于执法风险并未做到严格控制和防范,监管框架也不够完善,理论研究比较落后,难以为实践活动提供相应指导,导致实践工作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对此,笔者从风险管理角度,结合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界定了执法风险管理有关的概念,并运用案例研究法和社会调查法,对现阶段沈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执法风险的管理状况展开分析。随后,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提出相应的税收执法风险的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探讨设计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优化方案。最后,从完善税收执法法规、优化税收执法监管体系、完善税收执法队伍建设、形成有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建立符合沈阳税收现状的执法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对执法风险进行严格管控和预防。
欧阳慧婷[5](2018)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于1989年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除了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还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对于参加评比的城市而言,国家卫生的评比存在复审要求,随着市民期望的提高,其必须要通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方式来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名称。当前,我国国家卫生城市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研究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我国城市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城市卫生管理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最终可以对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从创新层面分析,从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精细化管理以及公众管理等理论,选取河源市为研究对象,对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精细化管理内容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公众参与等几大维度提出了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具体围绕国家卫生城市管理问题,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对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公众参与理论进行展开分析。接着结合案例研究法,对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成效,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结果可知,河源市卫生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例如管理网络体系不健全监督执法落实不到位、考核奖惩制度不完善以及公众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然后本文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从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的管理组织机制、管理督促机制以及管理保障机制出发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
盛芳[6](2018)在《城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创建卫生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联合国组织各国政府签署的《里约宣言》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由工业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大会指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康的、富有成果的环境和权力,并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在全体市民的参与下解决环境问题。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毫无疑问,是各国政府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消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人居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才开展了“全国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从1989年创建卫生城市至今,全国已有200多家城市获此殊荣;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国家卫生城市在创建及建成后维护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譬如,有些城市为迎接检查突击行动居多,而常态化管理缺失,导致城市市容环境难以保持持久性和高水平。因此,加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市容环境一方面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充分展示和市民素质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市容环境的长效化管理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T市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和迎审阶段,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一直在努力探索市容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并以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城市为目标,在市容环境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日常管理、联合执法、社会参与、规范化工作、市场化运作及考核奖励机制,并结合三级网格化管理与互联网+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城市环境卫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参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T市管理主体在内部协作运行机制、行政执法机制、设施投入等保障机制、社会化参与机制以及监督考核机制的构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管理体制的稳定性、法律制度的恒定性、资金设施投入力度、公众参与渠道以及管理主体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加强。本文首先指出构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意义,就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管理以及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的研究进行梳理,点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城市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及精细化管理理论为理论支撑;然后,以S省T市为例,分析该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的范围、模式以及具体实践探索;接着,指出该城市在市容环境长效机制的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及不足,并就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T市构建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所带来的启示,提出完善T市市容环境长效化管理的建议;最后,对所研究的内容做出总结与展望。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7)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杭政办函[2017]4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2017年4月27日前言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和城市公共空间整洁有序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十二五"时期,杭州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围绕"美丽杭州"建设,实施"人才兴管、创新强管、全民共管"三大战略,在城市"四化"长效管理、有机更新、解决热难点问题、推进全民共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显
刘福元[8](2017)在《城管考核机制中的指标体系研究——围绕导向性、设定原则和量化评价的制度文本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城管执法实践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助于以"结果评价"来督促和改进"工作过程",从而进一步推动城管工作的精细化、严格化和规范化。而在城管考核的机制建设中,首要的,也是更为核心的则是考核指标的设置:在考核指标的导向性上,波伊斯特模型能够较为完整地概括出城管考核的主要方向,并与部分地方的规定存在相通之处;在考核指标的设定原则上,根据对4部城管考核规范的分析和总结,其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并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而在考核指标的量化评价上,根据对8部城管考核规范的分析和总结,赋分量化方面应当在考核细目与具体赋分、分数分配和扣分规则等方面做到合理设置,计分量化方面则应在分制、计分公式、单独加减分项等方面做到合理设置。
郑夏[9](2017)在《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安定与保障,所以对公安机关的执法监控一直是牵动社会神经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拟在分析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执法监控的概念、特点、基本内容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以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分局为例,通过分析其在公安执法质量监控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上的经验和有益做法,试图构建出一套符合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体制,为解决我国因执法质量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提供行政执法监督层面的规范和指导。全文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公安机关质量监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该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与总结,文章基本思路和中心内容、以及研究的所采用的方法和自身的创新之处。然后,在对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其必要性和相关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选择以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分局为例,从深圳市的具体情况中探讨当前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通过讨论外国在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上的科学性以及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结合国内经济和社会现实,从保障机制、执法责任制、外部监督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完善的具体路径。
颜井平[10](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苏州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苏州"十三五"的发展定位是:"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城市。",实现这样的发展定位必须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布局、落实可持续发展,更有赖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支持和支撑。一、苏州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
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境)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2 概念阐释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执法过错 |
2.1.2 执法过错责任 |
2.1.3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管理控制理论 |
2.2.2 公安内部监督理论 |
3 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演进 |
3.1 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沿革 |
3.1.1 初步探索阶段 |
3.1.2 发展完善阶段 |
3.2 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现状 |
3.2.1 当前各地公安机关相关制度建设概况 |
3.2.2 当前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运行模式概况 |
4 落实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的管理问题 |
4.1 追责主体不明确 |
4.1.1 决策主体不明确 |
4.1.2 执行主体分工不清晰 |
4.1.3 追责主体存在“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职责冲突 |
4.2 担责主体的责任难认定 |
4.2.1 对审批人的责任认定缺乏操作性 |
4.2.2 对审核人的责任认定具有复杂性 |
4.2.3 对办案人的责任认定存在干扰性 |
4.3 追究程序不完善 |
4.3.1 追究程序难启动 |
4.3.2 调查认定难开展 |
4.3.3 追究处理不到位 |
4.3.4 救济程序不完善 |
5 完善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 |
5.1 明确追责主体,解决“谁追究”的问题 |
5.1.1 设置决策主体,统一决策出口 |
5.1.2 明确执行主体分工,形成追责合力 |
5.1.3 保证追责主体独立性,减少干扰因素 |
5.2 准确认定担责主体,解决“追究谁”的问题 |
5.2.1 建立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人责任 |
5.2.2 理清岗位职责,明确审核人责任 |
5.2.3 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办案人责任 |
5.3 完善追究程序,解决“怎么追究”的问题 |
5.3.1 完善启动程序,畅通追责渠道 |
5.3.2 细化追责程序,规范程序文书 |
5.3.3 严格依规处理,公开追究结果 |
5.3.4 完善救济渠道,保障民警权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会矛盾概念、原因的研究 |
(二)关于城市管理重要性、意义和对策的研究 |
(三)关于社会矛盾化解对策的研究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会矛盾化解途径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城市管理及其对策的研究 |
(三)关于城市执法问题与原因的研究 |
(四)在城市管理矛盾应对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城市管理 |
二、行政执法 |
三、城市管理执法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社会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行为失范理论 |
第三章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执法背景与发展历程 |
一、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执法依据 |
二、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及人员 |
三、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机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深入开展各项城市综合环境整治项目 |
二、扎实推进群众需求强烈的城市管理重点工程 |
三、着力打造特点亮点涌现的精品城市 |
四、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
一、网络舆论导致城市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
二、城市发展导致城市管理工作压力增加 |
三、城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导致工作进展受阻 |
四、民众需求意识增强要求管理工作透明化 |
五、执法理念滞后导致管理工作效果不满意 |
第四章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管理执法者的问题 |
(一)执法手段单一 |
(二)执法流程繁杂 |
(三)缺乏追责机制 |
(四)人员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 |
二、被执法者的问题 |
三、执法管理环境的问题 |
(一)经济环境变化催生了更多的摆摊者 |
(二)社会环境变化使得群众情绪敏感性更强 |
(三)城市管理执法的体制与依据不够完善 |
第二节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执法者的原因 |
(一)前期准备不充分 |
(二)缺乏公平公正执法理念 |
(三)城管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不强 |
二、被执法者的原因 |
(一)被执法者法律意识淡薄 |
(二)普通群众容易受到怂恿 |
(三)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不畅 |
三、执法环境的原因 |
(一)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二)执法相关激励、监督、联动机制不成熟 |
第三节 城市管理问题事件发生原因实例分析 |
一、案例总体情况概述 |
二、城市管理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执法环境层面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 |
二、通过发动群众参与来提升城市管理工作质效 |
三、加强城市管理执法相关的法制宣传 |
四、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的监督体系 |
第二节 执法者层面 |
一、端正执法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 |
二、树立城市管理服务群众的思想理念 |
三、城市管理执法者要学会换位思考 |
四、提升城管执法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
五、打造学习型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
六、强制执法和文明执法结合使用 |
第三节 被执法者层面 |
一、提高本地市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
二、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重点管理 |
三、提供完善的社会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
四、协助查找行政相对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创建和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一章 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 |
一、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 |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
(三)市容环境卫生 |
(四)环境保护 |
(五)重点场所卫生 |
(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 |
(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
二、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的特征和重要性 |
(一)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的特征 |
(二)创建和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性 |
第二章 保山市隆阳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析 |
一、隆阳区情 |
二、隆阳区创卫中城市环境卫生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行政区划 |
(二)隆阳区创卫中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
(三)创卫中市容环境卫生存在问题 |
三、保山市隆阳区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取得的成效 |
(一)保山市隆阳区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
(二)整改后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保山市隆阳区卫生城市成果保持中凸显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保持创卫成果中凸显的问题 |
(一)老旧小区卫生整治存在问题及原因 |
(二)旱厕改造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三)垃圾箱、桶摆放地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 |
(五)环境保护和建筑工地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二、原因分析 |
(一)市民对创卫的认识不足,公众参与率不高 |
(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未理顺 |
(三)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运行机制未优化 |
(四)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
(五)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社会参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 |
(六)城市环境卫生“顽症”缺乏有效破解手段 |
(七)创卫经费保障不到位 |
(八)环卫基础设施数量不足,严重缺位 |
(九)“临时应付、突击整治”的工作方式不能保障创卫成果的长期保持 |
第四章 解决保山市隆阳区保持创卫成果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
(一)理顺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
(二)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和夯实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基础 |
二、完善和优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运行机制 |
(一)要积极引入市场运行机制 |
(二)在今后的新区建设方面引入市场化原则 |
(三)强化市区两级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机制 |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评机制 |
(五)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标准体系 |
(六)加强环卫管理队伍素质的培养并强化社会参与 |
(七)加大城市管理和环卫基础设施经费投入 |
(八)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
(九)建设全区一体化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释义 |
1.2.1 风险 |
1.2.2 风险管理 |
1.2.3 税收执法风险 |
1.2.4 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文献综述的启示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2.1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 |
2.1.1 沈阳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概况 |
2.1.2 沈阳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
2.1.3 沈阳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职权及其特点 |
2.1.4 沈阳市税收执法风险点的识别 |
2.2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情况调查 |
2.2.1 调查的目的 |
2.2.2 调查的对象 |
2.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2.4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2.2.5 调查的结果 |
2.3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 |
2.3.1 税收执法整体质量偏低 |
2.3.2 税收执法风险频繁显现 |
2.3.3 税收管理体量和执法监督力量不均衡 |
2.3.4 内部控制机制运转失灵 |
2.3.5 税收执法过错的追责不到位 |
2.4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2.4.1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
2.4.2 税务系统内外部执法环境干扰较多 |
2.4.3 执法人员执法风险防控能力不强 |
2.4.4 沈阳税收执法监管体系运行不畅 |
3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3.1 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3.1.1 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
3.1.2 国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3.1.3 国内部分城市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案例启示 |
3.2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3.2.1 优化方案设计的原则 |
3.2.2 优化方案的内容 |
3.2.3 优化方案的方法 |
3.2.4 优化方案的流程 |
4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的保障措施 |
4.1 完善税收执法法规 |
4.1.1 以税法为依据提高税收执法依据的统一性 |
4.1.2 按照税收执法的行政法规提高执行力 |
4.2 优化税收执法监管体系 |
4.2.1 充分利用内控监督平台防控风险 |
4.2.2 以配套监督制度规范税务行政执法 |
4.3 完善税收执法队伍建设 |
4.3.1 增强业务素质,推动队伍建设 |
4.3.2 健全税收执法队伍的管理制度 |
4.4 形成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 |
4.4.1 完善风险管理的防范机制 |
4.4.2 实行风险管理的纠错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 B 税收执法(督察)人员座谈提纲 |
致谢 |
(5)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简评 |
1.3 写作框架及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卫生城市 |
2.1.2 长效管理机制 |
2.2 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
2.2.1 公众参与理论 |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3 政策依据 |
2.3 河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必要性与价值性 |
2.3.1 提升河源市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 |
2.3.2 提升河源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
2.3.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第三章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状况分析 |
3.1 河源市社会基本情况 |
3.2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 |
3.2.1 城市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 |
3.2.2 城市食品安全与疾病防治 |
3.3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满意度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3.2 数据检验 |
3.3.3 样本分布 |
3.3.4 信度检验 |
3.3.5 效度检验 |
3.3.6 调查结果分析 |
3.4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现存的问题分析 |
3.4.2 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对策建议 |
4.1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组织机制对策建议 |
4.1.1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
4.1.2 增强管理体制的稳定性 |
4.1.3 健全城市环境改善机制 |
4.2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督促机制对策建议 |
4.2.1 加强领导工作长效机制 |
4.2.2 建立完善制度法规 |
4.2.3 明确工作职责 |
4.3 河源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保障机制对策建议 |
4.3.1 加大城市环境管理方面的财政投入 |
4.3.2 构建完善资金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
4.3.3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创建卫生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卫生城市 |
2.1.2 城市市容环境 |
2.1.3 长效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市治理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一般系统理论 |
2.2.4 精细化管理理论 |
3 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实践 |
3.1 T市市容环境管理概况 |
3.1.1 T市创建卫生城市基本情况 |
3.1.2 T市市容环境管理的范围 |
3.1.3 T市市容环境管理的主体及职责 |
3.2 T市市容环境管理模式 |
3.2.1 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 |
3.2.2 互联网+数字化管理模式 |
3.2.3 T市市容环境管理模式的总体评价 |
3.3 T市构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探索 |
3.3.1 以日常监管推动管理长效化 |
3.3.2 以联合执法促进管理长效化 |
3.3.3 以社会参与助力管理长效化 |
3.3.4 以规范化工作保障管理长效化 |
3.3.5 以市场化运作拉动管理长效化 |
3.3.6 以考核奖励强化管理长效化 |
4 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效果分析 |
4.1 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成效 |
4.1.1 公共卫生管理得到加强,社会效益提升 |
4.1.2 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显着 |
4.1.3 城市管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增强 |
4.2 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存在的不足 |
4.2.1 管理主体内部协作运行机制不通畅 |
4.2.2 行政执法机制不健全 |
4.2.3 设施投入等保障机制不稳定 |
4.2.4 管理对象社会化参与机制不完善 |
4.2.5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4.3 T市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原有管理体制制约城市管理职能发挥 |
4.3.2 城市管理执法制度不完善 |
4.3.3 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利用率低 |
4.3.4 管理对象素质有差异,参与程度不理想 |
4.3.5 市容环卫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
5 完善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启示及建议 |
5.1 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启示 |
5.1.1 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5.1.2 确保环境卫生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地位 |
5.1.3 始终坚持街道社区在三级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
5.1.4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 |
5.1.5 科学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 |
5.2 完善T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 |
5.2.1 以管理体制的稳定性保障长效化 |
5.2.2 通过法律制度的恒定性确保管理长效化 |
5.2.3 加大资金设施等投入促进长效化 |
5.2.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实现长效化 |
5.2.5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提升长效化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8)城管考核机制中的指标体系研究——围绕导向性、设定原则和量化评价的制度文本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管考核指标的导向性构筑 |
二、城管考核指标的项目选择与设定要求 |
(一) 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当具有全面性 |
(二) 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当具有真实性 |
(三) 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
(四) 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当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 |
三、城管考核指标的量化设置和分数计算 |
(一) 指标量化的必要性和技术难题 |
(二) 城管考核指标的赋分量化 |
(三) 城管考核指标的计分量化 |
(9)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理论分析 |
2.1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概念界定 |
2.1.1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概念 |
2.1.2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主体 |
2.1.3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方式 |
2.1.4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要素 |
2.2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基础理论 |
2.2.1 法治政府理论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 完善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必要性 |
2.3.1 有力推动公安执法工作的全面建设 |
2.3.2 系统谋划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工作 |
2.3.3 有效促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
第3章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现状分析——以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局为例 |
3.1 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局执法监控取得的主要成绩 |
3.1.1 强化日常监控检查,规范案件流程管理 |
3.1.2 积极履行执法监控职责,切实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 |
3.1.3 创新网上执法监控模式,确保执法办案工作质量 |
3.2 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局执法质量监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执法监控协同效应不足 |
3.2.2 执法办案监控环节缺失 |
3.2.3 执法考评机制有待完善 |
3.2.4 执法监控意识存在偏差 |
3.2.5 执法勤务设置不合理 |
3.2.6 奖惩机制缺位 |
3.3 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局执法质量监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执法质量监控的保障机制尚待加强 |
3.3.2 执法责任制尚待落实 |
3.3.3 执法质量监控外部监控尚待完善 |
第4章 完善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的对策 |
4.1 加强公安执法质量监控的保障机制 |
4.1.1 建立健全公安执法质量监控法律保障体系 |
4.1.2 实现监控工作前置化,减少监控层级 |
4.1.3 借助信息平台,完善执法责任查纠体系 |
4.1.4 建立和完善执法监控协同机制 |
4.2 完善和落实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 |
4.2.1 建立分级办案审批责任制 |
4.2.2 建立个人和单位执法档案 |
4.2.3 实现执法工作综合考核,完善执法奖惩机制 |
4.2.4 提升公安行政执法责任意识 |
4.3 完善公安执法质量监控的外部监控 |
4.3.1 加强外部监察体系的监控 |
4.3.2 警务公开,鼓励人民群众监控 |
4.3.3 与媒体互动,加强舆论监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安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研究[D]. 韦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2]宿迁市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创建和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的实践研究[D]. 高婕. 云南大学, 2019(02)
- [4]沈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研究[D]. 仲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5]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D]. 欧阳慧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城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T市创建卫生城市为例[D]. 盛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7]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S4)
- [8]城管考核机制中的指标体系研究——围绕导向性、设定原则和量化评价的制度文本考察[J]. 刘福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 [9]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监控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D]. 郑夏. 湘潭大学, 2017(02)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J]. 颜井平. 江南论坛,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