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铁整合建设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郜俊成,兰亚京,王忠强,徐士伟,曾浩,陆辉,钱林波,龙俊仁,孙小丽,李彤,朱洪,郑猛,汪光焘[1](2022)在《地铁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29次研讨会》文中提出当前时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为探讨地铁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2021年第4次(总第29次)常规研讨会于2021年12月16日在武汉市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共同承办,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线上形式召开。会议从地铁城市的建设历程、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城市迅速扩张、小汽车高速增长和开发用地紧缺等"大城市病"的背景下,地铁城市不仅是为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更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核心,优化城市结构、促进城市更新、拉动新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的低碳生态可持续城市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
齐萌[2](2021)在《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文化”是师生内含于心的课程价值观与外显于形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学习等符号与行为的综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价值引领和规范指导。乡土地理课程具有地域性和人文性的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文化自觉,课程文化从课程价值观、课程符号、课程规范3方面为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发挥乡土案例的育人价值。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确定研究内容与路径。通过文献研究从课程文化与乡土案例开发两大角度出发进行文献梳理,并对课程文化、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课程文化自觉理论、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生本教育理论、范例教学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确定本文研究内容与路径。(二)开发现状调查。通过调查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现状,发现存在案例开发合作意识淡薄、有效开发途径少、课程开发能力弱等问题,提出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建设地理学科基地、课程开发专门培训等措施;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乡土资源的选择与整合,并以天津市城市“看海”问题、天津地铁带来的“文物之伤”问题为依托进行两则乡土案例的开发与设计。(三)乡土案例应用研究。在梳理前人提出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将课程文化视域划分为课程价值观、课程符号、课程规范三个维度,结合乡土案例教学形成3个维度、9个观察视角、27个观察点的观察表,在此视域下对16节课例进行观察与分析,总结优秀的高中地理乡土案例教学课例具有以下特质:第一,围绕课标,一例贯通;第二,案例探究,学思研磨;第三,授人以渔,延例拓展;第四,乡土风情,知情合一。(四)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天津市一0二中学生活化、实践化地理学科特色,结合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应用策略,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为例进行乡土案例教学设计。(五)结论与反思。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未能把乡土案例教学设计付诸实践;调查样本数量较小,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罗梦婕[3](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郑秋燕[4](2020)在《基于ANP的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将面临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而城市的社区更新对于保护城市传统和文化、升级产业业态、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社区认同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下,城市社区也面临着年轻人口外迁、地方产业衰落、环境恶化、社会萧条、地方特色、特点和场所感丧失等问题。因此,以城市更新为背景,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更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有机更新理论、社区营造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专家问卷调查及ANP网络层次分析法,深入了解更新项目对城市的影响,以此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并通过整理广州市城市更新和恩宁路街区的发展历程,以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的评价。最后研究认为,首先,恩宁路二期更新项目是在一期(永庆片区)的基础上,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微改造”,面对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问题更复杂,因此对后面的更新改造项目具有更典型的示范意义;其次,分析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在改造前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对比,运用可持续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剖析总结出该项目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第三,通过恩宁路二期更新项目的实证,阐释构建的可持续评价体系在历史文化街区上运用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提出的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体系和指标准则契合实际,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社区可持续更新的相关研究上。而且结合实例,发现“商业服务产业”是影响可持续评价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次之为经济可持续性指标中的“休闲娱乐产业”和“土地价值增长率”以及社会可持续性指标中的“街区满意度”和“街区认同感”,由此可见,经济可持续性仍在更新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中占据主要位置。最后,就恩宁路二期更新项目评价结果,提出城市规划角色摆正;产业结合文化传承,提升街区活力;以人为本,将“社区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这三方面建议。
何楚梦[5](2020)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目前在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当下,一方面部分客运站仍然存在着与城市空间整体关系较弱、能耗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多是从技术设备的角度出发,从建筑学本质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脱节,使最终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关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特征,在适应周边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交通组织这几方面发掘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系统性地提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并通过借鉴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软件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最后把设计策略应用到白云站设计实践中,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总结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适应性设计策略、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和高效性设计策略。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客运站开放性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从建筑体形设计、复合化表皮设计和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几方面提高客运站气候适应能力,设置多维度连接通廊使客运站与城市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围绕节能、节材、节水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几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在节能方面,结合软件模拟分析客运站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隔热设计,在节材方面,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减少材料消耗,在节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客运站大面积屋面系统的优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性设计策略探讨了客运站对轨道上方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立体绿化系统的设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交优先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导向性设计来提高客运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框架,完善了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曾晓文[6](2020)在《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研究 ——以广州知识城为例》文中认为产业新城虽然是一种新兴的运营模式,却凭借其特有的整体性、导向性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依托于“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的理念,将产业促进与新城的开发运营有机融合,实现城市与园区的完美结合。在新经济、新产业、新时代的需求,产业新城的定位逐步从生产型基地向服务型生产基地转变,突出表现为以研发孵化、科技金融等功能为主的区域服务业逐步取代了规模化生产和住宅开发,主要体现为设施服务水平的高端化,空间环境建设的高标准化,区域性生产组织的平台化。同时,产业新城的空间模式逐步由封闭式转向开放,突出表现为产业新城空间逐步强调强化区域整合的开放体系。然而现阶段,产业新城各产业板块间缺乏整体谋划,空间规划建设并无法适配产业新城产业升级的空间需求,服务配套设施无法满足产业新城的发展升级,生态环境品质差等问题,制约着产业新城的升级与迭代。紧凑城市理论所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的紧凑性和高效性,正好弥补产业新城发展的短板,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打造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的产业新城。本文通过对产业新城空间发展和空间规划现状的分析,研究产业新城空间发展趋势及核心维度,提出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的总体原则与方法,并建立“四维一体”的空间管控系统,分别从城市形态、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系统、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以广州知识城为实例研究,验证“四维一体”空间管控系统的可行性。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总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产业新城及紧凑城市理论相关研究综述,是论文的基础性研究部分,包括产业新城及紧凑城市理论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产业新城空间现状分析及紧凑城市理论提炼。首先分析了产业新城空间现状问题、原因以及空间发展趋势,并通过紧凑城市理论的提炼及延伸,初步提出产业新城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空间发展策略。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产业新城空间规划分析及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研究,并提出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的总体原则与方法,并建立起“四维一体”的空间规划策略。同时结合紧凑型产业新城核心评价指标,进一步论证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产业新城“四维一体”的空间规划策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第四部分为第五章,是紧凑城市理论在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的实践,以广州知识城为例,详细阐述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策略的应用,最后通过实施情况,对第四章提出的观点和管控系统进行实例检验。
吴猛[7](2020)在《A公司Y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跨过了前期分散、无序的竞争阶段,目前呈现出加速整合的行业态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整体利润率的下降,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就能赚到钱的暴利经营时代逐渐转向紧跟政策审慎经营的发展过程,对于资金的周转速度和项目的去化周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营销策略优化,实现快速去化和高溢价,及时回笼资金,提升品牌形象。针对以上市场和行业现状,本文选择A公司Y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现有的市场营销系列理论和房地产行业营销理论为指导,利用STP、4P、PEST、SWOT、波特五力等分析模型为工具,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Y项目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发现,Y项目营销过程中主要存在项目开盘初期业绩不达标和项目部分户型产品去化慢等问题,并立足Y项目内外部环境和结构化访谈结果,对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认为是Y项目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以期通过营销策略优化,提升A公司营销水平和Y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后续Y项目的营销去化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不仅为Y项目后续产品的营销水平起到改进提升作用,还对广州市场的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同类型分析提供了借鉴参考,也对解决目前房地产企业面临共性营销策略问题有所帮助。
王悦[8](2020)在《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普及,使信息载体形式和获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图书馆的社会化都促使公共图书馆即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功能多元、空间开放,体验升级、公共图书馆将由传统的纸质书本阅读场所逐渐发展成复合的市民信息枢纽与文化中心。同时广州市为落实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化的发展要求,着力解决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街镇图书馆的发展成为城市热点话题,随着居民读者的需求升级,街镇图书馆的设计原则也在提升,街镇图书馆仅依靠传统的人才招聘和管理方式导致最终服务质量无法改善。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提供辅助,进而消除街镇图书馆的发展障碍。在国家政策和广州区域政策两个层面可以看到从1998年起陆续颁布了多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关条例与政策,在颁布的相关条例和政策中国家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扶持越发根本全面,内容越发详细具体,社会力量的发展环境越发充分,使得广州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可以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在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做法。基于上述三大研究背景,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研究必要性的广州市为例,以发展独具特色的12家市、区级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捕捉当前建设问题的共同点:足够的标识性、多元性和适应性,针对性地引入数据分析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不同维度的详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绪论篇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研究现状进行简练系统的论述,并对核心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第二部分,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先导性研究以及建筑适宜性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内容,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广州市公共文化体系进行现状梳理,总结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特点以及街镇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情况。并对“街镇图书馆”和“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进行概念辨析。总结归纳了街镇图书馆的定义、空间特征、国内外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和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定义、特征及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建设方式。同时调研选取并研究总结了12个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项目案例的实践经验,第三章分别研究了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方主体参与街镇图书馆建设的契合点以及制约因素。第四、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设计方法搭建以及建筑设计策略生成,通过与传统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对比,提取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设计的优越性特点,从而总结其文化定位及多层级的设计方法。第五章,通过设计方法指导,展开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建筑分层级的设计策略研究,首先是区位选址、场馆规模和建造类型的选择;其次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设计,包括场地场所感构建、交通整合以及建筑立面标识性设计;此外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设计,包括建筑的功能配置、面积配比、空间组织、空间弹性设计、环境设计以及人性化设计。最后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表达。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期望填补对街镇图书馆、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研究的不足,凸显引入多方共建模式作为街镇图书馆建设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今后街镇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与参考。
杨书航[9](2020)在《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文中提出紧凑城市理念旨在提倡打造土地集约利用,高效运作,具有高环境品质的城市,因此成为了西方多个国家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指导理念。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有限,而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演越烈,迫切需要适当紧凑且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解决这类城市问题。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模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发展,城市更新成为今后多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词。紧凑城市因其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可成为我国城市更新规划与实践的指导理念。我国交通站点周边片区的发展尤其应强调集约化,高效率,高品质,因此紧凑城市理念在交通站点片区的更新建设的运用中有效性更佳。本文将通过分析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及概念,总结紧凑城市的特征。通过研究国外典型的紧凑化更新的案例,从而借鉴其更新经验,并结合紧凑城市的目标提出评价方法。而后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紧凑城市思想对片区进行紧凑性评价,从而诊断片区问题,作为制定更新策略的指导方向,而后参考国外城市紧凑化更新经验对片区提出更新策略。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对紧凑城市概念、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的研究,构建研究框架,明确研究重点。第二章是基础研究,分析了紧凑城市在国内外的形成背景,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紧凑城市具有“土地集约”、“高效运作”、“高质量环境品质”三大特征,并且讨论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第三章通过分析泽伊达斯、汐留地区、金丝雀码头、哈德逊广场四个城市紧凑化更新的案例,总结其更新经验。第四章基于紧凑城市的特征及目标,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城市紧凑化评价方法。第五章则对天河客运站进行紧凑性评价,并诊断出片区所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则在问题导向下从土地利用、功能复合、交通整合、环境提升、政策推进五个方面提出天河客运站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第七章是总结。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梳理紧凑城市特征,并通过紧凑性评价对片区进行问题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新策略,为今后交通站点片区的紧凑化更新提供研究思路。
邵祎[10](2020)在《空间媒介视角下广州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塑造建构优质的具有差异化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城市形象建设的过程中,长久以来的思路仍然是利用大众媒体跨越距离来建构和塑造,但近年来,传媒学界也逐渐将目光投向城市实体空间,思考社会关系和空间的整合对城市形象建构的影响与帮助。地铁是城市空间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是很多人来到城市后感知城市空间和范围的首要选择,也是链接起整座城市的地下动脉。在空间媒介观的视域下,地铁作为城市实体空间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建筑空间、交通空间,还作为媒介直接搭建起人与城市沟通的桥梁,将人与城市纳入共同的关系网络,进而建构城市形象。本文从空间媒介的视角,以城市地铁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的方法,探究广州地铁是如何表达和呈现城市形象,在建构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生成和建构了什么样的城市形象,并通过问卷调查,探寻广州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提出建议,为广州提高城市竞争力、重塑城市形象提供新的落脚点和依据,也为其他城市建构城市形象提供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理论综述,研究方法;第二章地铁的空间媒介化表达,结合空间媒介理论和访谈资料,梳理地铁空间建构城市形象的不同路径;分析地铁在建构城市形象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回答了为何选择地铁这一城市空间进行城市形象研究;第三章广州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详细分析地铁对城市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的建构,并通过本章小结分析该形象与其他城市形象相比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第四章反思与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探寻广州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二、地铁整合建设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铁整合建设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29次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城市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南京市空间发展的经验 |
城市轨道交通支撑和引导空间发展分析评估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空间规划互动分析 |
经验与思考 |
城市轨道交通与北京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经验 |
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
战略层面:合理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定位 |
功能层面:理清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层次与城市空间组织的关系 |
策略层面:如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效益 |
时序层面:近期与远期如何高效结合 |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上海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实践 |
多重战略叠加,上海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
实施、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
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实践中的思考 |
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 |
存在的问题 |
解决对策 |
地铁城市支撑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
对地铁城市的理解 |
武汉地铁城市发展经验 |
武汉地铁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
地铁城市的发展探索 |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思考 |
TOD开发实践 |
从“七合”着手推动轨道交通TOD可持续发展 |
基于公共交通营造紧凑集约型的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 |
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协同发展新模式 |
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TOD模式有更丰富的内涵 |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交通城市 |
规划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
地铁城市实施内涵和关键问题探讨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征 |
地铁城市内涵和实施模式 |
地铁城市实施关键问题 |
新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议 |
城市更新背景下轨道交通建设要统筹发挥优化存量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双重作用 |
城市群背景下的轨道交通多层次网络融合应充分发挥市域铁路在区域尺度和市区尺度之间的衔接转换作用 |
应对城市多中心结构转变,优化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是新时期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与引导城市发展 |
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服务层次 |
枢纽是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的关键 |
多层次轨道交通面临一体化运营要求 |
地铁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阶段与相关问题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2)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及相关内容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 |
3.1 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问卷调查研究 |
3.2 乡土案例的开发与设计——以天津市为例 |
第4章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应用分析 |
4.1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的价值追求 |
4.2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观察思路与对象 |
4.3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观察指标体系的建构 |
4.4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评价方法与过程 |
4.5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课例存在的问题 |
4.6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4.7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优质课例的共同特质 |
第5章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设计 |
5.1 乡土案例教学设计的适应性分析 |
5.2 课程文化视域下乡土案例教学设计——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
1.3.3 现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
2.3 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共生理论 |
2.3.2 紧凑城市理论 |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
3.3.1 整体协同原则 |
3.3.2 多样混合原则 |
3.3.3 高效可达原则 |
3.3.4 弹性适应原则 |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
附录三 案例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ANP的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综合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方法、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可持续评价方法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汇总 |
2.3 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2 评价体系的构建 |
2.3.4 评价指标准则及重要性程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概况 |
3.1 广州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
3.1.1 广州市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 |
3.1.2 恩宁路及骑楼片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3.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概况 |
3.2.1 恩宁路街区总体概况 |
3.2.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改造前后状况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 |
4.1 调研数据 |
4.1.1 问卷调查 |
4.1.2 实地勘探 |
4.1.3 实地访谈 |
4.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评价结果 |
4.3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成效 |
4.3.2 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一)城市规划角色摆正,实现环境可持续 |
(二)产业结合文化传承,提升街区活力,实现经济可持续 |
(三)以人为本,将“社区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更新,实现社会可持续 |
三、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指标影响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改造评价问卷调查 |
附录4 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改造评价访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2.2 国内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与依据 |
2.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点 |
2.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发展概况 |
2.2.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出现 |
2.2.2 高架候车式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
2.2.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
2.3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对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启发 |
2.3.1 整体系统性理论 |
2.3.2 协调共生性理论 |
2.3.3 动态发展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生态效率理论 |
2.3.6 以人为本理论 |
2.4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2.4.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的解读 |
2.4.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10429-2014的解读 |
2.4.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 |
3.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功能集约发展 |
3.1.2 交通一体化发展 |
3.1.3 设计理念变革 |
3.1.4 结构技术进步 |
3.1.5 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 |
3.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3.3 适应周边环境的设计潜力 |
3.4 节能设计潜力 |
3.4.1 灰空间的易塑性 |
3.4.2 中庭空间的易塑性 |
3.5 节材设计潜力 |
3.5.1 大尺度空间节材设计潜力 |
3.5.2 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造型节材设计潜力 |
3.6 节水设计潜力 |
3.7 节地设计潜力 |
3.8 公共交通高效换乘设计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设计原则 |
4.1.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4.1.3 高效性设计原则 |
4.2 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自然环境设计 |
4.2.1.1 整合自然景观的整体空间规划 |
4.2.1.2 形成良好过渡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
4.2.2 适应地域气候设计 |
4.2.2.1 建筑体形设计 |
4.2.2.2 复合化表皮设计 |
4.2.2.3 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 |
4.2.3 适应城市空间设计 |
4.2.3.1 轨道两侧空间的多维度缝合 |
4.2.3.2 地下连接通廊改善自然采光 |
4.2.3.3 高架连接通廊与绿化景观结合 |
4.3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4.3.1 节能设计 |
4.3.1.1 高架候车厅天窗采光设计 |
4.3.1.2 出站厅及站台改善自然采光设计 |
4.3.1.3 架空空间改善外部风环境设计 |
4.3.1.4 中庭空间改善内部风环境设计 |
4.3.1.5 建筑造型一体化的遮阳设计 |
4.3.1.6 隔热缓冲空间设计 |
4.3.2 节材设计 |
4.3.2.1 客运站用材现状分析 |
4.3.2.2 建筑造型的简洁表达 |
4.3.2.3 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 |
4.3.3 节水设计 |
4.3.3.1 客运站用水分析 |
4.3.3.2 地面广场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3.3 屋面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4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
4.3.4.1 太阳能利用设计 |
4.3.4.2 地热能利用设计 |
4.4 高效性设计策略 |
4.4.1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
4.4.1.1 高效利用轨上空间 |
4.4.1.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
4.4.1.3 绿化系统立体化设计 |
4.4.2 交通流线高效组织设计 |
4.4.2.1 外部空间强化公交优先流线设计 |
4.4.2.2 内部空间强化空间导向性设计 |
4.5 设计策略综合运用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策略应用——以白云站为例 |
5.1 白云站项目概况 |
5.2 白云站适应性设计 |
5.2.1 适应周边自然环境 |
5.2.2 适应岭南地域气候 |
5.2.3 适应城市空间 |
5.3 白云站可持续性设计 |
5.3.1 节能设计 |
5.3.2 节材设计 |
5.3.3 节水设计 |
5.4 白云站高效性设计 |
5.4.1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5.4.2 空间流线的高效组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研究 ——以广州知识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宏观背景 |
1.1.2 现实需求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新城及紧凑城市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产业新城空间发展与规划研究综述 |
2.1.1 国外产业新城相关研究 |
2.1.2 国内产业新城相关研究 |
2.1.3 国内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相关研究 |
2.1.4 国内产业新城空间发展历程 |
2.1.5 国内产业新城空间特征 |
2.2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紧凑城市理论的产生背景 |
2.2.2 国外紧凑城市理论基础研究 |
2.2.3 国内紧凑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
2.2.4 紧凑城市理论核心内容 |
2.2.5 紧凑城市理论的争议 |
2.3 紧凑型产业新城实践案例概述 |
2.3.1 日本筑波产业新城空间规划案例研究 |
2.3.2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规划案例研究 |
2.4 产业新城空间规划中紧凑城市理论的适配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新城空间现状分析及对策 |
3.1 产业新城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3.1.1 产业板块间的整体谋划缺失 |
3.1.2 空间布局无法适配产业升级 |
3.1.3 服务配套无法适配产业新城品质升级 |
3.1.4 生态环境无法适配产业新城可持续发展 |
3.2 产业新城发展的空间需求 |
3.2.1 技术多元的发展要求产业新城整体协同 |
3.2.2 技术生态的打造要求产业新城功能复合 |
3.2.3 城市功能的建设要求产业新城设施完善 |
3.2.4 城市高效的运行要求产业新城交通便利 |
3.2.5 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新城生态效益良好 |
3.3 产业新城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空间应对策略 |
3.3.1 城市形态维度——整体协同 |
3.3.2 用地布局维度——功能复合,紧凑布局 |
3.3.3 公共服务维度——多样化布局,合理配套 |
3.3.4 交通系统维度——多层次系统,公共导向 |
3.3.5 生态环境维度——系统构建,观念更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研究 |
4.1 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的总体原则与方法、维度划分 |
4.1.1 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总体原则 |
4.1.2 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技术方法 |
4.1.3 紧凑型产业新城空间规划内容 |
4.2 紧凑型产业新城“四维一体”空间规划策略 |
4.2.1 紧凑型产业新城城市形态 |
4.2.2 紧凑型产业新城用地布局维度 |
4.2.3 紧凑型产业新城公共服务维度 |
4.2.4 紧凑型产业新城交通系统维度 |
4.2.5 紧凑型产业新城生态环境维度 |
4.3 产业新城紧凑度核心评价指标 |
4.3.1 现有紧凑城市测度方法 |
4.3.2 产业新城紧凑性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知识城空间规划实证研究 |
5.1 广州知识城建设背景 |
5.2 广州知识城空间现状解析 |
5.2.1 整体城市形态特征 |
5.2.2 用地布局维度特征 |
5.2.3 公共服务维度特征 |
5.2.4 交通系统维度特征 |
5.2.5 生态环境维度特征 |
5.3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对广州知识城进行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
5.4 广州市知识城空间规划总体原则及策略 |
5.4.1 空间规划原则 |
5.4.2 空间规划目标 |
5.4.3 “四维一体”空间规划策略 |
5.5 广州知识城“四维一体”空间规划 |
5.5.1 城市形态 |
5.5.2 用地布局规划 |
5.5.3 公共服务规划 |
5.5.4 交通系统规划 |
5.5.5 生态环境规划 |
5.6 广州知识城空间规划实施保障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A公司Y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相关文献 |
1.2.2 行业研究相关文献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公司概况及Y项目营销现状 |
2.1 A公司介绍 |
2.2 A公司Y项目介绍 |
2.2.1 Y项目概况 |
2.2.2 Y项目特点 |
2.2.3 Y项目组织架构 |
2.2.4 Y项目销售业绩 |
2.3 Y项目营销战略 |
2.3.1 市场细分 |
2.3.2 目标市场选择 |
2.3.3 市场定位 |
2.4 Y项目的营销组合策略 |
2.4.1 产品策略 |
2.4.2 价格策略 |
2.4.3 渠道策略 |
2.4.4 促销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Y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3.1 Y项目外部环境 |
3.1.1 总体环境分析 |
3.1.2 行业环境分析 |
3.1.3 竞争者分析 |
3.1.4 需求分析 |
3.2 内部环境 |
3.2.1 资源条件 |
3.2.2 能力条件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Y项目SWOT矩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项目存在的营销问题成因分析 |
4.1 Y项目存在的营销问题 |
4.1.1 Y项目开盘初期业绩不达标 |
4.1.2 Y项目部分户型出现滞销 |
4.2 营销战略问题成因分析 |
4.2.1 市场细分有所欠缺 |
4.2.2 目标市场选择偏差 |
4.2.3 市场定位不够精准 |
4.3 营销组合策略问题成因分析 |
4.3.1 产品力有待提升 |
4.3.2 价格策略不尽合理 |
4.3.3 营销渠道过于单一 |
4.3.4 促销策略不够丰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项目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
5.1.1 市场细分优化建议 |
5.1.2 目标市场选择优化建议 |
5.1.3 市场定位优化建议 |
5.2 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 |
5.2.1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
5.2.2 价格策略优化建议 |
5.2.3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
5.2.4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众多样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不足的矛盾 |
1.1.2 引入社会力量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 |
1.1.3 相关法规及政策体系的推进和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与内容 |
1.3.1 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必要性 |
1.6.1 角度创新 |
1.6.2 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先导性研究 |
2.1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相关研究 |
2.1.1 总分馆公共图书馆体系 |
2.1.2 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
2.1.3 基本建设情况 |
2.2 街镇图书馆相关研究 |
2.2.1 街镇图书馆的概念界定 |
2.2.2 街镇图书馆发展沿革 |
2.2.3 街镇图书馆建筑特性 |
2.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相关研究 |
2.3.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建设方式 |
2.4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的建筑实践及经验总结 |
2.4.1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实践 |
2.4.2 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要点研究 |
3.1 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时代发展影响要素 |
3.1.2 使用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 |
3.1.3 使用功能需求类型分析 |
3.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与街镇图书馆建设的契合点 |
3.2.1 社会力量参与前期建设 |
3.2.2 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 |
3.2.3 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 |
3.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的制约因素 |
3.3.1 多主体参与因素 |
3.3.2 社会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方法构建 |
4.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较传统模式街镇图书馆的优越性 |
4.1.1 传统街镇图书馆现状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
4.1.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优越性 |
4.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文化定位 |
4.2.1 基于商业逻辑的“图书馆+”模式 |
4.2.2 基于文化诉求的小型文化综合体 |
4.2.3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主题型图书馆 |
4.3 基于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方法 |
4.3.1 适宜的规划选址及准确场馆规模预估 |
4.3.2 标识化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4.3.3 复合化建筑功能空间设计 |
4.3.4 专业化服务供给,形成特色主题空间营造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策略 |
5.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规划选址及建造类型选择 |
5.1.1 规划布局原则 |
5.1.2 区域位置选择 |
5.1.3 场馆规模确定 |
5.1.4 建造类型选择 |
5.2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2.1 外部场地设计 |
5.2.2 建筑立面形态设计 |
5.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3.1 功能配置及配比 |
5.3.2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空间组织 |
5.3.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空间设计 |
5.4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文化内涵表达 |
5.4.1 共建企业文化的表达 |
5.4.2 区域地域性的表达 |
5.4.3 专业主题性的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模式街镇图书馆读者使用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政策背景 |
1.1.2 城市发展背景 |
1.1.3 人们的需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3.2 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紧凑城市理论形成背景 |
2.1.1 国外背景 |
2.1.2 我国背景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紧凑城市 |
2.2.2 紧凑、集中、集约辨析 |
2.3 紧凑城市的特征 |
2.3.1 土地集约利用 |
2.3.2 高效运作 |
2.3.3 高质量的环境品质 |
2.4 旧城片区的共性问题 |
2.4.1 建设密度分布与设施配套不经济 |
2.4.2 功能结构衰退比例失调 |
2.4.3 道路交通低效运作 |
2.4.4 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欠佳 |
2.5 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
2.5.1 促进建设量与功能的集约整合 |
2.5.2 补全完善公共设施增加便捷性 |
2.5.3 交通效率提升推进更新 |
2.5.4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5.5 延续城市活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紧凑化更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
3.1 阿姆斯特丹泽伊达斯 |
3.1.1 交通空间的整合 |
3.1.2 混合功能与多样化 |
3.1.3 建筑高度限制下的集约建设 |
3.1.4 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宗旨 |
3.2 东京汐留地区 |
3.2.1 立体布置的交通线路 |
3.2.2 用地与功能多样化 |
3.2.3 严格的建设控制 |
3.2.4 官民合作的推进更新 |
3.3 伦敦金丝雀码头 |
3.3.1 轨道交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
3.3.2 高强度与高环境品质并行 |
3.3.3 高度复合的功能布局 |
3.3.4 交通节点的多首层设计 |
3.4 纽约哈德逊广场 |
3.4.1 集中建设与混合使用 |
3.4.2 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
3.4.3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
3.4.4 便利的城市交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紧凑性评价方法 |
4.1 紧凑城市需要达到的目标 |
4.2 紧凑性评价方法与要素 |
4.2.1 评价方法构建架原则 |
4.2.2 评价结构框架 |
4.2.3 评价要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河客运站片区紧凑性评价 |
5.1 片区概况 |
5.1.1 片区更新背景 |
5.1.2 片区发展条件 |
5.1.3 现状人群需求 |
5.2 紧凑性评价分析 |
5.2.1 现状集约性评价 |
5.2.2 现状高效性评价 |
5.2.3 现状高质量性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紧凑思想下的更新策略 |
6.1 .土地利用策略 |
6.1.1 利用重要交通站点吸引建设集聚 |
6.1.2 营造立体分层的城市空间 |
6.1.3 控制街区尺度 |
6.2 功能复合策略 |
6.2.1 功能更新升级与多样化发展 |
6.2.2 多维度的功能复合 |
6.2.3 单位大院与外部片区的功能边界缝合 |
6.3 交通整合策略 |
6.3.1 公共交通推进城市更新 |
6.3.2 完善慢行系统提倡绿色出行 |
6.3.3 增加支路网密度 |
6.4 环境提升策略 |
6.4.1 绿地集中布置完善绿化系统 |
6.4.2 完善高品质多样化公共空间 |
6.4.3 严格的空间控制 |
6.4.4 城中村微更新提升环境品质 |
6.5 更新政策推进实施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空间媒介视角下广州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城市与空间媒介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形象的概念阐述及构成细分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观察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地铁的空间媒介化表达 |
2.1 地铁的空间媒介阐述 |
2.1.1 交通空间 |
2.1.2 建筑空间 |
2.1.3 交往空间 |
2.1.4 情感空间 |
2.1.5 媒体空间 |
2.2 作为媒介的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作用 |
2.2.1 地铁线路描绘城市轮廓 |
2.2.2 地铁建筑承载城市文本 |
2.2.3 日常性互动链接人与城市 |
2.2.4 集体记忆强化集体感知 |
2.2.5 弥补大众传媒的不足 |
第三章 广州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 |
3.1 重塑城市格局 |
3.2 建构城市视觉形象 |
3.3 建构城市环境形象 |
3.4 建构城市经济形象 |
3.4.1 地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
3.4.2 展示城市经济繁荣与活力 |
3.4.3 记录城市经济发展变化 |
3.5 建构城市文化形象 |
3.5.1 凸显城市文化底蕴 |
3.5.2 展现城市文化特色 |
3.6 建构城市理念形象 |
3.6.1 优质的人文素养 |
3.6.2 特殊的城市性格 |
3.7 本章小结 |
3.7.1 广州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普遍性 |
3.7.2 广州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差异性 |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 |
4.1 广州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 |
4.1.1 广州地铁与其他城市地铁差异不明显 |
4.1.2 地铁内城市文化建设仍有提升空间 |
4.1.3 广州地铁品牌服务宣传不足 |
4.1.4 以印象维系为主,缺少正面印象强化 |
4.2 广州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优化建议 |
4.2.1 视觉设计突出城市差异 |
4.2.2 丰富城市文化的互动与感知渠道 |
4.2.3 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广州地铁自身品牌建设与宣传 |
4.2.4 发挥地铁空间的大众传播优势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访谈样本基本说明 |
附录B:调查问卷 |
四、地铁整合建设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29次研讨会[J]. 郜俊成,兰亚京,王忠强,徐士伟,曾浩,陆辉,钱林波,龙俊仁,孙小丽,李彤,朱洪,郑猛,汪光焘. 城市交通, 2022(01)
- [2]课程文化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D]. 齐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ANP的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二期更新项目可持续评价[D]. 郑秋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何楚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产业新城空间规划研究 ——以广州知识城为例[D]. 曾晓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A公司Y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吴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D]. 王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D]. 杨书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空间媒介视角下广州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研究[D]. 邵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