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胸鹦鹉及其保护利用

大红胸鹦鹉及其保护利用

一、大绯胸鹦鹉及其保护和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涛[1](2021)在《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文中指出西藏高寒湿地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湿地公园内空气、土壤、水体、生物资源调查与观测;采用Arc GIS、Fragstats等软件分析了20062018年湿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变化,以此为基础,采用AHP法进行了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利用变化:20062018年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类型变化不大,但总体来看草地、水域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林地、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景观格局以水体为主,景观类型的聚合度、丰富度和异质性较高,连通性较好、完整性强。(3)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空气质量水平较好,其中6月12月空气质量水平高,1月、2月、4月、5月空气质量水平相对较高,3月空气质量最差;从西藏的实际情况出发,PM10、O3为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含量的高低,决定着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4)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量: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内水体质量水平总体情况较好,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标准。受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枯水期水质稍强于丰水期水质。(5)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理化性质: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健康程度较差,土壤含水率较低、孔隙度较大;土壤肥力较差,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比例较小。(6)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32个景观健康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结果为非常健康。

杨楠,张小芳,刘伟,谢登峰,施岁康,李八斤,杨孔[2](2019)在《四川雅江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四川雅江县格西沟自然保护区的草本植物资源特征,并为该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搜索查询的方法,对格西沟自然保护区的草本植物资源进行分析.格西沟自然保护区有草本植物74科331属836种,主要划分为观赏、药用、可食用、工业用、蜜源植物、有毒植物和饲料植物,保护价值极高.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拥有极为丰富的草本植物资源,需要广泛的关注,应加大对保护区各类草本植物资源的保护.

赵海凤,徐明[3](2016)在《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对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价值计量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异地保护成本替代法计算森林生态系统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价值。栖息于四川省森林生境的濒危野生动物需要生存下去所必需的食物、水、居住环境等一切生存条件完全由人为提供、人为创造和维持的成本就是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的价值。论文以动物园饲养动物的基本成本作为濒危野生动物异地保护的核算依据,得到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对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价值为15.45×108元/a。

区智,屈燕[4](2015)在《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与规划》文中认为以大理漾濞县苍山西坡为研究地,在调查苍山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及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采用CAP保护行动规划方法,确立优先保护对象依次为原生森林植被、珍稀濒危动植物、高山垂直生态系统、硬叶常绿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同时确立威胁因子主要为商业性采集、旅游开发、过度放牧等;并提出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物种为"点",区域边界为"线",生态系统、景观系统为"面",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体系,将其划分为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研究结果可为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吴勇,李艺琪[5](2014)在《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适用与发展——以云南省普洱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普洱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其中得益于当地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民族禁忌和村规民约。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在促进生态保护、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纠纷解决的同时,也在其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与制定法的冲突、在司法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适用程序和规则不具体等。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的这些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普遍遇到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价值和功能的发挥,还需要通过立法以明确环境习惯法的地位,改革环境司法来实现。

李延鹏[6](2014)在《云南塔城响姑箐黑白仰鼻猴消化道寄生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黑白仰鼻猴野生种群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影响黑白仰鼻猴寄生虫感染的因素,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分布于云南塔城境内的一群90个个体的黑白仰鼻猴种群进行了寄生虫学相关研究。研究期间响姑箐区域最低气温-4.39℃,最高气温26.59℃,年平均温度9.40℃,月平均最低温度为3.19℃,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6.61℃。总降水量为898mm,月最高降水量为216.60mm,月最低降水量为0mm,根据降雨量可以将全年分为干湿两个季节,其中干季为11月—4月,湿季为5月—10月。研究期间共采集了225份粪便样品,记录了供体的性别、年龄、所在单元和采集时间,分别采用水洗过滤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进行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该猴群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灵长类肠道常见寄生虫毛首线虫Trichurissp.,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间存在显着差异;钩虫Ancylostoma sp.和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sp.在黑白仰鼻猴中的感染存在显着的旱雨季差异;同时粪便样品中还检出了少量的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和蛔虫Ascaris sp.。除鞭虫全年感染率保持相似水平以外,钩虫和猴结节线虫的感染率在冬末春初和夏末秋初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体格指数一般可以作为反映个体健康程度的间接指标。通过对该群黑白仰鼻猴的全年监测,研究发现当黑白仰鼻猴猴群寄生虫感染率增高时,其群体的平均体格指数会下降,表示该时段黑白仰鼻猴的健康状态处于较低水平;反之当其感染率下降时,猴群的平均体格指数就会上升。从猴群的猴结节线虫感染率来看就更加明显,5月份其感染率最低,猴群的体格指数就上升到最高值,9月份其感染率达到最高值,从而猴群的平均体格指数也下降到最低值;在鞭虫和钩虫的感染率方面也都存在这样的趋势。研究期间对猴群的地栖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该群黑白仰鼻猴猴群的日活动地栖时间平均为36.33%,且冬春季节的地栖性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成年个体(42.12%)的地栖性也明显高于少年个体(36.94%)和婴猴(26.63%);雄性个体的(41.67%)地栖性也高于雌性个体(39.04%)。研究结果表明该猴群的地栖性显着高于其他研究者的报道,尽管观察方法的手段差异可能使过去的研究获得的地栖性结果被低估,但也不能排除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投食过程会诱使本群地栖性的增加从而导致寄生虫感染比率增高。响姑箐黑白仰鼻猴猴群的寄生虫的感染主要是由于环境的胁迫,种群内部的胁迫压力小于环境的胁迫,由寄生虫感染率的年度变化动态可知,寄生虫的感染存在冬末春初和夏末秋初存在两个胁迫期。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塔城响姑箐猴群存在较高强度的寄生虫感染状况,这可能源于生态旅游过程对猴群行为模式造成的影响,故建议保护区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注意黑白仰鼻猴家域范围内疫源地的减疫工作,扩大猴群的家域面积以及避免过夜地的连续使用;第二、根据自然猴群的食物配比改善人工投食种类和营养配比,改进人工投食的方式避免由此造成的地栖性增加,减少猴群暴露在自然疫源地的机会;第三、加强保护区的科研力量并通过长期稳定的监测,对黑白仰鼻猴的健康和疾病情况进行监控并在确定某个个体感染寄生虫的时候进行适当投药;第四、改变易感期间和感染高峰期的展示方式,有效保证猴群健康展示;最后、加强研究工作,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收集进一步明确可能影响猴群寄生虫感染和健康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改进。

罗怀斌,杨帆[7](2012)在《西藏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前景探讨》文中指出西藏墨脱县拥有世界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峡谷、中国最美雪山南迦巴瓦及中国县域范围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等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评价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其保护和开发对策。

石妍[8](2012)在《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

陈光军[9](2011)在《甘孜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孜州是历史上早期民族频繁迁徙的民族走廊腹心带,又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茶马互市的中心,故而逐渐养成了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草原文化和隽永的生命意趣。为此,高山大河最终造就了甘孜州的物华天宝、水草丰美、谷地纵横、歌舞升平的神奇高原景观,并依托风情歌舞、藏族服饰、民俗帐篷而令游客心仪神往,从而始终彰显着文化生态旅游圣地的特征。

谭静,冯杰,汪明[10](2011)在《自然保护区重要过渡带危机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阿坝自治州理县马山村协议保护机制的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自然保护区重要过渡带管理危机,引入"协议保护"机制,解决其过渡带管理错位和不到位问题。结果显示:"协议保护"机制能有效激励社区农户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够缓解自然保护区过渡带生物多样性危机,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其核心区和实验区的安全,弥补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主体缺位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大绯胸鹦鹉及其保护和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绯胸鹦鹉及其保护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
        1.1.2 西藏湿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景观健康研究
        1.2.4 景观健康评价研究
    1.3 西藏湿地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区域位置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2 动植物资源
        2.2.1 植物资源
        2.2.2 动物资源
    2.3 社会经济总体概况
第三章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3.1 基于Arc Gis10.5 的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分析
        3.1.3 小结
    3.2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3.2.1 基于Fragstats4.2 的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3.2.2 数据来源
        3.2.3 指数选取
        3.2.4 小结
    3.3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分析
        3.3.1 试验方法
        3.3.2 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量
        3.4.1 试验方法
        3.4.2 西藏雅尼国家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测定
        3.4.3 小结
    3.5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理化性质
        3.5.1 试验方法
        3.5.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5.3 小结
第四章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综合评价分析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4.2.1 评价过程
        4.2.2 评价结果
        4.2.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四川雅江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
    1.2 调查时间
    1.3 调查方法
2.结果
    2.1 草本植物种类
    2.2 草本植物资源归类
        2.2.1 观赏植物
        2.2.2 药用植物
        2.2.3 可食用植物
        2.2.4 工业用植物
        2.2.5 蜜源植物
        2.2.6 有毒植物
        2.2.7 饲料植物
3 讨论与结论
    3.1 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3.2 草本植物资源类型丰富
4 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保护建议

(3)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对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价值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异地保护成本替代法
    1.2动物异地保护成本计算方法
        1.2.1饲料成本
        1.2.2 动物人工成本
        1.2.3 最低标准圈舍成本
        1.2.4 水成本
        1.2.5 动物粪便处理成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省森林生境内主要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
    2.2 四川省森林珍稀濒危动物异地保护成本及其构成
    2.3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价值
3 结论与讨论

(4)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护区性质
    3.2 保护对象的确立
        3.2.1 原生森林植被
        3.2.2 高山垂直生态系统
        3.2.3 森林生态系统
        3.2.4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3.3 威胁因子分析
4 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分区
5 结论

(5)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适用与发展——以云南省普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省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的表现形式与主要内容
    (一) 以民族禁忌为表现形式的环境习惯法
        1. 与保护森林资源有关的环境习惯法
        2. 与保护水资源有关的环境习惯法
        3. 与保护土地资源有关的环境习惯法
        4. 与保护野生动物有关的环境习惯法
    (二) 以村规民约为表现形式的环境习惯法
        1. 历史上曾适用的环境习惯法
        2. 现行仍然有影响的环境习惯法
二、云南省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一) 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的运行现状
        1. 立法层面运行现状
        2. 司法领域运行现状
    (二) 普洱地区环境习惯法运行中的问题
        1. 环境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
        2. 环境习惯法在司法裁判中的地位不明确
三、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发展
    (一) 明确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地位, 理顺环境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关系
    (二) 司法适用的改革与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发展
        1. 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适用条件
        2. 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3. 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适用的程序性规则

(6)云南塔城响姑箐黑白仰鼻猴消化道寄生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人畜共患病的研究进展
    1.2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3 灵长类寄生虫研究进展
    1.4 仰鼻猴及保护地位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标
    1.7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 黑白仰鼻猴寄生虫感染率、感染种类及虫卵密度的季节变化
        1.7.2 生态旅游对黑白仰鼻猴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1.7.3 寄生虫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的个体中分布的差异
        1.7.4 寄主的体格指数与寄生虫感染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地点、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地点
        2.1.1 地理位置
        2.1.2 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OMU 识别、个体识别及猴群数据库建立
        2.3.2 寄生虫日常监测
        2.3.3 体格指数的测量
        2.3.4 气象数据
        2.3.5 地栖性数据
3 结果
    3.1 气候
    3.2 体格指数监测结果
    3.3 寄生虫
        3.3.1 感染现状
        3.3.2 感染率
    3.4 黑白仰鼻猴地栖性变化
    3.5 响姑箐 2012 年度游客信息
4 数据分析
    4.1 年龄、性别及季节与寄生虫感染率的关系
    4.2 生态旅游对黑白仰鼻猴的影响
        4.2.1 游客数量与黑白仰鼻猴地栖性之间的关系
        4.2.2 地栖性与寄生虫感染的关系
    4.3 体格指数与寄生虫感染率之间的关系
5 讨论
    5.1 寄生虫感染种类
    5.2 地栖性
    5.3 各种因素对寄生虫感染的综合的影响
    5.4 保护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西藏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前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旅游资源
    1.1 概况
    1.2 自然景观资源
        1.2.1 地文景观
        1.2.2 水域风光
        1.2.3 生物景观
    1.3 人文景观资源
        1.3.1 宗教文化
        1.3.2 民俗文化
        1.3.3 桥梁景观
    1.4 气候与环境资源
2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问题
    2.1 旅游开发近于空白
    2.2 基础设施落后
    2.3 限制性因素较多
        1) 季节限制。
        2) 自然灾害频发。
        3) 边境线争议之地。
3 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3.1 开展全面的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3.2 科学编制全县生态旅游规划
    3.3 申报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3.4 加快基础和接待设施建设
    3.5 强化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

(8)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1.1 规划背景
    1.2 规划主要依据
    1.3 规划指导思想
    1.4 规划原则
        1.4.1 系统性原则
        1.4.2 生物多样性原则
        1.4.3 景观优先原则
        1.4.4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5 因地制宜的原则
        1.4.6 实效性与长远性统一的原则
        1.4.7 可操作性的原则
    1.5 规划期限
    1.6 规划概要
        1.6.1 保护区范围及面积
        1.6.2 保护区类型及目标定位
        1.6.3 保护区效益总体评价
2 保护区现状概述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面积与范围
        2.1.3 地质地貌
        2.1.4 气候
        2.1.5 降水
        2.1.6 土壤
        2.1.7 水文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域
        2.2.2 人口与民族组成
        2.2.3 社会经济状况
    2.3 保护区构成分析
        2.3.1 用地构成
        2.3.2 功能区构成
    2.4 交通状况
3 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评价
    3.1 保护区的历史沿革
    3.2 保护对象及其价值
        3.2.1 高山垂直带保护及其价值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价值
        3.2.3 生物地理界的保护及其价值
        3.2.4 第四纪冰川遗迹保护及其价值
        3.2.5 文化多样性保护及其价值
        3.2.6 旅游资源保护及其价值
        3.2.7 保护的社会价值
    3.3 上位规划实施效果及评价
        3.3.1 管理机构建设
        3.3.2 管护设备与基础设施建设
        3.3.3 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
        3.3.4 保护区法制建设
        3.3.5 管理成效
        3.3.6 存在问题分析
4 总体布局
    4.1 保护区性质及保护对象
        4.1.1 保护区性质
        4.1.2 保护区类型
        4.1.3 保护对象
    4.2 规划期限与目标
        4.2.1 规划期限
        4.2.2 总体目标
        4.2.3 分期目标
    4.3 保护区功能区规划
        4.3.1 功能区规划原则
        4.3.2 区划依据
        4.3.3 功能区划分
5 保护管理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保护的目标
    5.3 保护管理措施
    5.4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规划
        5.4.1 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5.4.2 植物保护规划
    5.5 防火规划
        5.5.1 防火体系建设现状
        5.5.2 规划基本原则
        5.5.3 规划目标
        5.5.4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规划
        5.5.5 森林防火设施建设
        5.5.6 森林防火制度建设
    5.6 病虫害防治规划
        5.6.1 现状
        5.6.2 管理措施规划
        5.6.3 工程项目建设
    5.7 外来物种管理
        5.7.1 外来物种入侵原因
        5.7.2 现状
        5.7.3 管理措施规划
        5.7.4 工程项目建设
6 科研监测规划
    6.1 科研监测的现状
        6.1.1 主要科研监测项目
        6.1.2 科研监测设施现状
    6.2 科研监测规划的原则
    6.3 科研监测的任务与目标
        6.3.1 科研监测的任务
        6.3.2 科研监测的目标
    6.4 科研监测项目规划
        6.4.1 科研项目规划
        6.4.2 监测项目规划
    6.5 科研设施建设
    6.6 科研队伍建设
        6.6.1 科研队伍现状
        6.6.2 科研队伍建设规划
    6.7 科研组织管理
    6.8 科研档案管理
        6.8.1 科研档案内容
        6.8.2 科研档案管理
7 宣传教育规划
    7.1 宣传教育的对象
    7.2 宣传教育的内容
    7.3 宣传教育的方式
        7.3.1 向导式宣传教育
        7.3.2 自导式宣传教育
        7.3.3 综合式宣传教育
    7.4 宣传教育设施规划
        7.4.1 宣传教育中心规划
        7.4.2 宣传教育设施设备规划
8 基础设施规划
    8.1 管理局(站)基础设施建设
        8.1.1 现状
        8.1.2 基础设施规划
    8.2 标牌建设规划
        8.2.1 标牌建设现状
        8.2.2 标牌建设规划
    8.3 道路建设规划
        8.3.1 道路现状
        8.3.2 规划原则
        8.3.3 道路规划
    8.4 供电与通信规划
        8.4.1 规划原则
        8.4.2 规划内容
    8.5 生活设施规划
        8.5.1 给水管
        8.5.2 蓄水池
        8.5.3 排水沟
        8.5.4 化粪池
        8.5.5 生活垃圾
    8.6 办公设备规划
9 社区共管规划
    9.1 社区共管的目的及意义
    9.2 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现状
    9.3 社区共管的原则
        9.3.1 广泛参与性的原则
        9.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9.3.3 与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一致性的原则
        9.3.4 与当地政府合作的原则
        9.3.5 自愿、渐进、实效的原则
        9.3.6 责、权、利对称的原则
        9.3.7 坚持平等互惠、相互尊重的原则
        9.3.8 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原则
    9.4 社区共管规划
        9.4.1 建立共管组织
        9.4.2 人口控制
        9.4.3 社区建设规划
        9.4.4 文化教育规划
        9.4.5 积极帮助社区群众发展经济
    9.5 社区共管建设项目
        9.5.1 苍山共管建设项目
        9.5.2 洱海共管建设
10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依据
    10.2 投资估算范围
    10.3 投资估算
        10.3.1 按投资项目构成分
        10.3.2 按建设分期规划
    10.4 事业经费预算
    10.5 资金筹措
11 附录图表及附件
    11.1 附录表
    11.2 附录图册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四、大绯胸鹦鹉及其保护和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D]. 赵文涛. 西藏大学, 2021
  • [2]四川雅江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研究[J]. 杨楠,张小芳,刘伟,谢登峰,施岁康,李八斤,杨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对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价值计量研究[J]. 赵海凤,徐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5)
  • [4]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与规划[J]. 区智,屈燕. 福建林业科技, 2015(01)
  • [5]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习惯法的适用与发展——以云南省普洱地区为例[J]. 吴勇,李艺琪.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4(02)
  • [6]云南塔城响姑箐黑白仰鼻猴消化道寄生虫研究[D]. 李延鹏. 西南林业大学, 2014(07)
  • [7]西藏墨脱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前景探讨[J]. 罗怀斌,杨帆.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02)
  • [8]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20112020)[D]. 石妍. 西南林业大学, 2012(05)
  • [9]甘孜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解读[J]. 陈光军. 决策咨询, 2011(06)
  • [10]自然保护区重要过渡带危机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阿坝自治州理县马山村协议保护机制的调研[J]. 谭静,冯杰,汪明. 林业资源管理, 2011(02)

标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