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空间发展的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荆欣欣[1](2021)在《呼和浩特市近现代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曹曦[2](2021)在《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迅速,经济持续增长,广佛地区位于珠三角核心腹地,更是走在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前端。广佛地区许多具有区位优势的传统村落在改革开放后抓住政策机遇加入了城镇化进程,开始了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转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此类传统村落出现了产业结构欠佳、土地利用粗放、功能布局不合理以及生态体系破碎化等诸多问题,工业化不断瓦解着原有的村落的空间与功能,使传统村落的生存面临威胁。目前,我国提倡转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径,乡村也处于加速转型时期,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对广佛地区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的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进行研究也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文章在明确广佛地区此类传统村落价值及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村落空间演化历程、空间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各个传统村落,选定沙湾北村作为本文研究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的典型案例。然后,依据沙湾北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时间维度将沙湾北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传统农业主导,工业主导,以及旅游转型三个阶段,对各阶段沙湾北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产业转型下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出沙湾北村的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存在清晰的对应关系。其次,结合广佛地区其余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的产业及空间发展历程,分析出广佛地区此类型传统村落的产业转型与发展是村落内部动力与外部变量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通过对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之间的关系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其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存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作用关系,而空间主体“人”则是产业与空间运作系统中的重要要素。最后,通过对目前影响广佛地区此类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分析,得出传统村落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是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此类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应该从保护与发展两个方面入手,使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与空间演化形成良好的互动。
宋宛青[3](2021)在《基于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催生出“空巢青年”、“独居青年”、“蚁族”等群体,也出现与之相适宜的“胶囊公寓”、“蚁居”、“蜗居”等新型住房形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独居青年的人口数量接近一个亿,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该群体的出现与壮大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智能家居的更新换代,通过智能家居的使用,结合独居青年的个人需求,为其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探索出适合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首先,本研究以住居学、环境行为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作为支撑,以国内外既有研究材料和成果作为基础,梳理并总结出智能居住空间对独居青年群体的关联性,分别为:多角度高生活效率、符合全生命周期理念、供科技化生活模式和保障其生活的安全性。其次,针对22-39岁独居青年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居住现状、生活痛点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该群体在居住方面的需求;结合独居空间的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对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总结出多维度、灵活可变、交互性、归属感需求。最后,在对文献及案例大量阅读与前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精细化、适应可变、科学技术、个性化的设计原则。本研究结合智能化的设计手段,对独居青年居住空间的各功能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归纳出精简化设计、可变性设计、模块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的方法。以此为指导,全面升独居青年居住空间的舒适度、便捷度以及安全系数,为独居青年营造出有温度的“家”,以期为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的发展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光[4](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认为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郑婉华[5](2021)在《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已经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打破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屏障,增强了三产横向产业联系,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相融合成为发展重要趋势。农村产业转型离不开农村空间提供的平台和物质支撑,因此,探索广泛而差异化的规划方法和手段,实现农村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现代农业对于乡村空间的影响路径和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作为研究内容,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构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理论。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规划的影响,参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征进而综合得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以杨凌区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农业发展大背景下其产业现状和乡村空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选取新集社区为杨凌区农村社区典型研究对象,梳理其产业发展与空间建设历程,归纳每个阶段农业发展和空间的特征,总结社区产业发展和乡村空间的问题,提出基于以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新集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的策略。本研究旨在为杨凌地区农村空间规划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策略,进而促进关中地区农村的发展。结论如下:(1)产业发展下的新集社区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随着新集社区的产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到农工并存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集社区空间经历了从以线性组团式生活空间为核心,外层分布生产空间的双层空间圈层结构变化为——“居住-工业-农田”的三层向心式集中布局再到——多中心式组团状布局。(2)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影响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综合构建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3)构建适合新集社区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中心、一带、多片区”空间规划策略。新集农村社区未来的的发展规划策略将是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与空间一体化发展。
朱兴涛[6](2021)在《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空间的终极性思考和存在性追问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论题。空间作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变化样态,既是人类生命寄寓的现实处所,亦是人类社会实践展开的重要场域,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意蕴。马克思哲学堪称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和人类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以其基于人性的透彻的实践性理论追求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生成了一种自觉把握时代主题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思想品格。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空间问题特质与真义的思想方法和逻辑切入点。客观地讲,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和哲学审视,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具体阐发了关于“社会空间”的重要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资本积累的空间叙事,从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日常社会空间建构及其异化三个方面对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理论透视。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空间”作出了新的实质性的创新性理解和理论性表达。深化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既是多学科视野融合和交叉学科整合的学术需要,也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理论需要,更是理解和阐释当代社会重大空间现实问题的实践需要。首先,本文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空间研究是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主题,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追溯到传统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社会空间观和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社会空间观。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虽然既表征了人类社会空间的发展逻辑,又确立了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但仍只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代表,所主张的“感性直观”只是把社会空间看作“物化”的实体,人与人的社会空间关系只能被物化为“非历史”的物与物的空间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贯穿着“历史观点”,而他的社会空间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历史生成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空间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生成过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思想历程,“人的观点”社会空间意蕴,“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的哲学文本阐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的观念变革、理论特点及其人性意蕴。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系统性阐释。第一个方面是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根植于19世纪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在肯定其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意义的前提下,把社会空间的理论分析始终与资本对社会空间重塑的现实批判相结合,揭示了人类社会空间出现的多重矛盾、潜在危机及其资本主导逻辑。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性交往社会空间的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通过“用时间去消灭空间”的地理性拓展,通过从“地方市场”到“世界市场”的经济性牵引,通过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的文化性融合,实现了全球社会空间的普遍联系。由于资本积累的空间全球化,社会空间的“世界历史”性发展过程加速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导致了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全球性空间剥夺。同时,马克思批判了全球自然空间过度资本化导致社会空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空间的生态恶化,并指出资本与信用的结合是虚拟资本时代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也包含着发展的内在危机。第二个方面是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城市是人类社会空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在本质上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人化自然”,它处处打着人的空间实践活动的历史烙印。城市空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和乡村空间关系变迁的轴心,也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社会空间转换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历史阶段分析,资本在城市的集中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造成一系列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不可挽回的社会后果。同时,马克思指出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通过对一系列资本所导致的社会空间后果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和等级化。第三个方面是日常社会空间的营造及其异化。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是资本在世界各地到处落户并开始迈向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本积累推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是城市社会空间被资本重塑并快速分异的时代,也是人类日常社会空间被全面纳入资本逻辑和金融体系的时代,人的居住空间、劳动空间、休闲空间出现普遍物化和异化。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住宅短缺及其区隔的资本逻辑,批判了居住社会空间出现的严重空间分异。马克思始终把空间及其社会性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量和分析,指出以工厂为基础的劳动空间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空间聚合,出现了各种局部劳动过程的“空间并存”现象。同时,也指出资产阶级创造休闲空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剥削的资本逻辑。最后,在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三个重要层面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马克思是从人出发,把人作为社会空间正义的真正根据,在人的历史与现实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来把握社会空间正义问题,来阐释社会空间正义的思想内涵,来审视社会正义原则,来形成社会空间正义观念,以人的观念来憧憬社会空间的正义理想。同时,本文申明了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自由个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进一步指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自由人的生成与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是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归宿。因此,深化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有利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当代敞开和生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我超越的必要方式和重要途径。
彭雨清[7](2021)在《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仁市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藏文化和热贡艺术之乡,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多民族聚居的同仁市,也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其居住空间见证了同仁市城市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同仁市的居住空间自形成伊始的四个时期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旨在得出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进而针对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及规律,提出同仁市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居住空间发展提供方向。首先,从相关文献研究得出文化基因、居住区规划理论为研究基础,并对文化基因、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文化基因分类及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总结评述。运用文献资料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搭建同仁市居住空间与文化基因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对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进行解读,分别从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居住建筑四方面,提出城乡规划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现存问题,从而结合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情况将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分为形成期、过渡期、缓慢发展期及快速发展四个时期。通过归纳分析同仁市文化元素,基于同仁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之中,从同仁市的山水环境、建筑构建、居民的民族信仰以及生产生活这四方面进行分析选取,进而从同仁市山水环境中提取自然崇拜的价值体系,从民居建设与历史沿革中提取实用至上的建设思维,从民风民俗提取和谐共存生产思维,从宗教信仰提取向心向善宗教心理,并以此为基,构建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图。对照谱系图分四阶段来研究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容: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居住建筑,从而总结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并总结得出四个阶段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演变产生的问题。依据文化基因作用下的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针对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演变过程产生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一一提出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发展目标、原则及策略。研究为同仁市居住空间的演变及发展增添了新的视角,丰富了文化基因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的理论研究,拓宽了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多民族聚居的居住空间演变及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史丁尹[8](2021)在《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主要是从居住地出发,到达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的发生地。因此,住宅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可达性是居住选址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对周边土地进行建设和开发,城市建成区成倍拓展,城市内部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学区、地铁、景观等新兴影响因素,使得居住空间和住房价格的影响机制复杂化。本文首先通过GIS分析杭州城市居住空间从2006年到2012年乃至2018年的分布演变规律,细化研究居住空间分异情况,利用杭州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社会因子生态分析,提取出了主导杭州市居住分异的因子。在此基础上,对住宅小区到城市中心、就业中心等相关POI的可达性进行测算,探究居住空间的演变与POI可达性之间的相关性和耦合性。另一方面,观察住房价格在时空维度上的变化,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POI可达性对房价的动态影响。时空模型展现出了优于传统的地理加权模型(GWR)和混合地理加权模型(MGWR)的拟合优度。最后总结探究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所示:(1)对杭州市新建住宅小区区位分布及其变化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杭州城市居住空间沿着交通干线不断外拓发展,从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的分布模式。(2)杭州市居住空间呈现马赛克化的格局特征,居住分异的主导因子的提取以及集群聚类的分析表征出居住空间分异形成原因的复杂性。(3)GTWR回归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就业中心、商业中心、学校、公园景点等POI的可达性都是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其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近年来居民对于教育质量和交通便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4)城市房价分异不止于表达,也是推动居住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机制,此外还有POI可达性的引导作用以及宏观层面外部因素的驱动作用,综合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复杂的驱动机制。
汪徽[9](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王跃飞,刘磊,张维亮[10](2020)在《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临汾市农村居住空间特征及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运用CA-Markov模型对临汾市农村居住空间进行特征分析和预测,选取2000—2018年4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临汾市农村居住空间呈现中部和南部稠密、北部较稠密、西部和东部稀疏的趋势。2000—2010年临汾市土地变化不明显,不同土地转化较小;2010—2018年土地变化明显,耕地和农村居住空间相互转化较大,其余转化较小。研究区2026年农村居住空间预测以内部扩张为主,集中于中部的临汾盆地内,少部分东部地区扩张;仍呈现中部稠密、西部稀疏的趋势。
二、居住空间发展的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住空间发展的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视 |
1.1.2 传统村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
1.1.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转型过程复杂,矛盾问题突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实地调研 |
1.5.3 跨学科研究 |
1.5.4 历史归纳与逻辑演绎相结合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村落 |
2.1.2 村落产业转型 |
2.1.3 村落空间重构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 |
2.2.2 传统村落产业-空间关联研究 |
2.2.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研究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4 分析框架 |
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基础研究 |
3.1 传统村落概况 |
3.1.1 广佛地区概况 |
3.1.2 传统村落区位分布 |
3.1.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社会文化背景 |
3.1.4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及特殊性 |
3.2 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概况 |
3.2.1 产业发展历程 |
3.2.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3 传统村落的空间概况 |
3.3.1 村落空间演化历程 |
3.3.2 村落空间现状及问题 |
3.4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3.4.2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
3.4.3 沙湾北村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沙湾北村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 |
4.1 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村落形成至1978年) |
4.1.1 农业主导时期产业发展 |
4.1.2 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村落空间特征 |
4.2 工业主导时期(1978年至2012年) |
4.2.1 工业主导时期产业发展 |
4.2.2 工业主导时期的村落空间演化 |
4.3 旅游转型时期(2012年至今) |
4.3.1 旅游转型时期的产业发展 |
4.3.2 旅游业转型下的村落空间演化 |
4.4 沙湾北村产业发展与空间演化的互动关系 |
4.4.1 沙湾北村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
4.4.2 沙湾北村空间演化的整体历程 |
4.4.3 沙湾北村产业转型及空间演化的互动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互动机制 |
5.1 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5.1.1 产业转型外在因素 |
5.1.2 产业转型内在因素 |
5.1.3 产业转型内外耦合驱动机制研究 |
5.2 产业发展对村落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5.2.1 直接影响 |
5.2.2 间接影响 |
5.3 村落空间演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
5.3.1 直接影响 |
5.3.2 间接影响 |
5.4 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趋势及空间重构策略 |
6.1 产业转型趋势分析 |
6.1.1 产业转型影响要素分析 |
6.1.2 未来产业转型趋势 |
6.2 产业转型下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策略 |
6.2.1 传统村落的更新与保护 |
6.2.2 助推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发展的空间重构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从独居青年群体的角度 |
1.2.2 从智能家居使用的角度 |
1.3 发展动态分析 |
1.3.1 国内发展动态分析 |
1.3.2 国外发展动态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智能居住空间与独居青年群体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智能居住空间的概述及基础理论 |
2.1.1 智能居住空间的概念 |
2.1.2 智能居住空间的相关理论 |
2.2 独居青年群体的概述及基础理论 |
2.2.1 独居青年的概念 |
2.2.2 独居青年的相关理论 |
2.3 智能居住空间与独居青年群体的关联性 |
2.3.1 多角度提高生活效率 |
2.3.2 符合全生命周期理念 |
2.3.3 提供科技化生活模式 |
2.3.4 保障生活的安全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独居青年群体现状调研及居住需求分析 |
3.1 调研目的、对象及方法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区域及对象选择 |
3.1.3 调研方法 |
3.2 基于问卷调查的独居青年群体现状研究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研成果与分析 |
3.2.3 独居青年群体的现状分析 |
3.2.4 独居青年群体居住现状分析 |
3.3 独居青年群体对智能居住空间的使用需求 |
3.3.1 多维度需求 |
3.3.2 灵活可变需求 |
3.3.3 交互性需求 |
3.3.4 归属感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
4.1 精细化设计原则 |
4.1.1 空间的复合化使用 |
4.1.2 充分利用空间维度 |
4.1.3 设计角度精细化 |
4.1.4 功能集成型家居 |
4.2 适应可变原则 |
4.2.1 全周期性设计 |
4.2.2 选用可变形家居 |
4.3 科学技术原则 |
4.3.1 设计过程智能化 |
4.3.2 选用智能化家居 |
4.4 个性化设计原则 |
4.4.1 主观意向设计 |
4.4.2 感官层次丰富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方法 |
5.1 智能居住空间的精简化设计 |
5.1.1 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
5.1.2 不同功能空间的复合使用 |
5.2 智能居住空间的可变性设计 |
5.2.1 空间的可变性设计 |
5.2.2 家居的可变性设计 |
5.3 智能居住空间的模块化设计 |
5.3.1 空间的模块化设计 |
5.3.2 家居的模块化设计 |
5.4 智能居住空间的个性化设计 |
5.4.1 室内风格的个性化设计 |
5.4.2 家居的个性化使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独居青年群体居住需求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
1.3.3 特大城市 |
1.3.4 职住空间结构 |
1.3.5 演化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
1.5.1 逻辑主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
3.4.1 自主逻辑性 |
3.4.2 路径依赖性 |
3.4.3 演化性 |
3.4.4 可持续性 |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6 政策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
6.4 本章小结 |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提出新的需求 |
1.1.2 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日益受到重视 |
1.1.3 杨凌区农村社区急需规划建设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辨析 |
1.3.1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
1.3.2 农村/社区/农村社区 |
1.3.3 乡村空间 |
1.3.4 乡村规划/乡村空间规划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现代农业 |
2.1.2 农村社区 |
2.1.3 乡村空间规划 |
2.2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 |
2.2.1 现代农业 |
2.2.2 农村社区 |
2.2.3 乡村空间规划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3.1 既有研究成果 |
2.3.2 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3 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构建 |
3.1 传统农业时期乡村空间特征 |
3.1.1 传统农业特点 |
3.1.2 影响因素 |
3.1.3 乡村空间特征 |
3.2 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影响 |
3.2.1 现代农业特征 |
3.2.2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空间规划的影响 |
3.3 农村社区发展对乡村空间影响 |
3.3.1 新型农村社区特征 |
3.3.2 农村社区对乡村空间的需求 |
3.4 现代农业发展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 |
3.4.1 产业发展规划 |
3.4.2 功能布局规划 |
3.4.3 交通系统规划 |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3.4.5 生态景观规划 |
3.4.6 住宅建设规划 |
3.5 小结 |
4 传统农业背景下新集社区空间特征 |
4.1 杨凌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特征 |
4.1.1 杨凌区总体概况 |
4.1.2 杨凌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特征 |
4.1.3 典型农村社区案例选取 |
4.2 新集社区概况 |
4.2.1 地理区位 |
4.2.2 自然资源 |
4.2.3 经济社会 |
4.2.4 产业分布 |
4.3 新集社区发展历程 |
4.3.1 新集社区发展建设历程 |
4.4 新集社区传统农业时期空间特征(1982 年以前) |
4.4.1 产业特征 |
4.4.2 空间特征 |
4.5 小结 |
5 现代农业发展下新集社区空间演进 |
5.1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1982-2007 年) |
5.1.1 产业发展 |
5.1.2 空间特征 |
5.2 现代农业提升阶段(2008-至今) |
5.2.1 产业发展 |
5.2.2 空间特征 |
5.3 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空间演进的关系 |
5.3.1 直接影响 |
5.3.2 间接影响 |
5.4 小结 |
6 现代农业背景下新集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
6.1 新集社区当前问题与困境 |
6.1.1 产业发展问题 |
6.1.2 空间问题 |
6.2 规划思路 |
6.2.1 规划理念 |
6.2.2 规划目标 |
6.3 新集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
6.3.1 产业发展规划 |
6.3.2 空间布局规划 |
6.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6.3.4 道路与停车场规划 |
6.3.5 绿地景观规划 |
6.3.6 农村住宅建设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结论一:产业发展下新集社区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 |
7.1.2 结论二: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影响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综合构建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 |
7.1.3 结论三:构建适合新集社区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中心、一带、多片区”空间规划策略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新集社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
附录二: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一)国外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 |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空间观念的历史演进 |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生成历程 |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实践特性 |
(一)从“自然空间”到“社会空间”:空间属性的实践变革 |
(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 |
三、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属人本性 |
(一)从“物”的空间到“人”的空间:社会空间的人性回归 |
(二)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意蕴 |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批判品格 |
(一)从“人对人的依赖”到“人对物的依赖”:社会空间形态审视 |
(二)马克思“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 |
第二章 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 |
一、世界历史视野下国家空间关系塑造及其空间剥夺 |
(一)“世界历史”性空间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 |
(二)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空间剥夺 |
二、全球自然空间的充分利用及其过度资本化 |
(一)“人化自然”能力的全面提升:开启人类全面征服自然的新篇章 |
(二)自然空间的过度资本化:资本积累的社会后果 |
三、虚拟经济空间的资本扩张及其批判 |
(一)资本与信用的结合:虚拟资本作为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 |
(二)金融泡沫及其对实体经济的限制:虚拟资本扩张逻辑及其批判 |
第三章 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 |
一、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其城乡不平衡 |
(一)城市空间的优势地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社会后果 |
二、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积累功能及其资本化 |
(一)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 |
(二)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资本化的矛盾及其扬弃 |
三、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理性精神及其等级化 |
(一)资本主义城市精神的理性化及其空间选择 |
(二)城市空间等级化的社会后果及其批判 |
第四章 日常社会空间的建构及其异化 |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居住空间的价值及其分异 |
(一)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价值归属 |
(二)制造住宅短缺及其区隔:居住社会空间分异 |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异化 |
(一)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哲学阐释 |
(二)资本增殖需要:空间生产的劳动异化 |
三、资本主义文明化中休闲空间的营造及其批判 |
(一)休闲空间的社会生产及其哲学理解 |
(二)资本主义社会休闲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 |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思想 |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哲学变革 |
(二)“历史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起点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旨趣 |
二、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一)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二)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三)人的自由个性时代: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三、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追求 |
(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 |
(二)“目标性”遮蔽“目的性”: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实践误区 |
(三)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走向社会空间正义的未来 |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理论 |
(二)推动人类社会空间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理想 |
(三)奠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理论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同仁市城镇化发展 |
1.1.2 同仁市独特的居住空间 |
1.1.3 同仁市居住空间的演变与发展面临挑战 |
1.1.4 文化基因与同仁市居住空间的紧密联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地域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文化基因 |
2.1.2 居住空间 |
2.1.3 演变与发展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文化基因理论 |
2.2.2 居住区规划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文化基因相关研究 |
2.3.2 同仁市相关研究 |
2.3.3 居住空间相关研究 |
2.3.4 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 |
2.3.5 文化基因分类相关研究 |
2.3.6 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相关研究 |
2.3.7 研究评述 |
2.4 理论构建 |
2.4.1 文化基因与城市居住空间关系构建 |
2.4.2 文化基因与同仁市居住空间的作用机制 |
2.4.3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研究思路 |
2.4.4 文化基因视角研究居住空间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仁市居住空间概况解析 |
3.1 同仁市概况 |
3.1.1 同仁市地理区位 |
3.1.2 同仁市历史沿革 |
3.1.3 同仁市研究价值 |
3.2 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解读 |
3.2.1 资料来源及评估 |
3.2.2 实地访谈内容设计 |
3.2.3 实地访谈结果统计 |
3.2.4 同仁市居住用地布局 |
3.2.5 同仁市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
3.2.6 同仁市居住建筑 |
3.2.7 同仁市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
3.3 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困境 |
3.3.1 居住用地布局混乱 |
3.3.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不协调 |
3.3.3 居住建筑形象较差 |
3.3.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解析 |
4.1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提取思路 |
4.1.1 文化基因提取方法 |
4.1.2 文化基因提取步骤 |
4.2 同仁市文化元素提取 |
4.2.1 文化元素的提取原则 |
4.2.2 农耕游牧为基的接壤之地 |
4.2.3 军事防御为底的民居历史 |
4.2.4 多族共存衍生的多元民俗 |
4.2.5 多族多教共存的文化高地 |
4.2.6 同仁市文化元素提取结果 |
4.3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提取 |
4.3.1 文化基因提取原则 |
4.3.2 自然崇拜的价值体系 |
4.3.3 实用至上的建设思维 |
4.3.4 和谐共存的生产生活思维 |
4.3.5 向心向善的宗教心理 |
4.4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构建 |
4.4.1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解析模式 |
4.4.2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关系构建 |
4.4.3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
5.1 形成期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1840 年以前) |
5.1.1 形成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
5.1.2 形成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
5.1.3 形成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
5.1.4 形成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
5.1.5 形成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
5.2 过渡期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1840-1948年) |
5.2.1 过渡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
5.2.2 过渡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
5.2.3 过渡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
5.2.4 过渡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的居住建筑 |
5.2.5 过渡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
5.3 缓慢发展期同仁市的居住空间演变(1949年-1977年) |
5.3.1 缓慢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
5.3.2 缓慢发展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
5.3.3 缓慢发展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
5.3.4 缓慢发展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
5.3.5 缓慢发展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
5.4 快速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1978年至今) |
5.4.1 快速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
5.4.2 快速发展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
5.4.3 快速发展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
5.4.4 快速发展期和谐共存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
5.4.5 快速发展期向心向善宗教心里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
5.5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 |
5.5.1 居住用地布局由点及面 |
5.5.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沿线发展 |
5.5.3 居住建筑守本纳新 |
5.5.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多元分散 |
5.6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问题 |
5.6.1 居住用地布局自由混乱 |
5.6.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尺度失调 |
5.6.3 居住建筑特色的保护不足 |
5.6.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的低效失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研究 |
6.1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目标及原则 |
6.1.1 发展目标 |
6.1.2 发展原则 |
6.2 文化基因视角下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 |
6.2.1 居住用地布局——完善规划、尊崇自然 |
6.2.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合理控制、实用为先 |
6.2.3 居住建筑——保持特色、和谐发展 |
6.2.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多元建设、大力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提纲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居住空间的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居住空间理论基础 |
2.1.2 城市居住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
2.1.3 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研究 |
2.1.4 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研究 |
2.2 城市内部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研究 |
2.2.1 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2 住房价格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 |
2.2.3 住房价格研究模型的演进 |
2.3 住宅小区到POI的可达性 |
2.3.1 可达性定义 |
2.3.2 可达性测度方法 |
2.3.3 住宅相关兴趣点的可达性测算及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
2.4 借鉴与启示 |
3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3.1 研究思路与逻辑 |
3.2 研究范围和数据基础 |
3.3 POI选取与可达性模型测度 |
3.3.1 住宅小区POI的选取 |
3.3.2 可达性模型测度 |
3.4 住房价格模型与变量 |
3.5 本章小结 |
4 杭州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分异 |
4.1 杭州市居住空间格局演变 |
4.1.1 住宅小区分布密度演变 |
4.1.2 城市交通发展和住宅小区分布相关性 |
4.1.3 POI可达性与住宅小区分布相关性 |
4.2 杭州市居住空间分异 |
4.2.1 数据处理 |
4.2.2 主导居住空间分异的因子提取 |
4.2.3 聚类分析 |
4.2.4 杭州主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的格局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住宅价格时空分异:基于POI可达性的视角 |
5.1 住宅价格时空模型 |
5.1.1 GTWR模型构建 |
5.1.2 GTWR模型回归结果 |
5.2 POI可达性对住宅价格分异演变的影响 |
5.2.1 各个POI的影响分布变化 |
5.2.2 住宅价格分异机制的时空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6 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 |
6.1 住宅价格分异与居住空间演变的交互 |
6.1.1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演变 |
6.1.2 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居住空间演变 |
6.1.3 住宅价格分异与居住空间分异的耦合 |
6.2 POI可达性对居住空间分异的推动 |
6.2.1 城市中心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
6.2.2 邻里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
6.2.3 教育资源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
6.2.4 居民个体选择与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
6.3 宏观层面的外部因素的驱动 |
6.3.1 国家和地方宏观政策因素 |
6.3.2 历史背景和城市规划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
1.3.2 时空行为 |
1.3.3 社会空间 |
1.3.4 社会空间分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
2.1.1 社会分层理论 |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
2.2 社会排斥理论 |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
2.3.3 活动分析法 |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
2.4 活动空间理论 |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
3.2 案例选择 |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
3.4.1 社会经济属性 |
3.4.2 社会分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思路 |
6.1.2 数据来源 |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6.5 影响因素分析 |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
6.5.2 影响因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
7.1.1 宏观层面 |
7.1.2 中观层面 |
7.1.3 微观层面 |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临汾市农村居住空间特征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村居住空间特征 |
2.2 农村居住空间土地识相变化 |
2.3 农村居住空间预测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居住空间发展的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市近现代居住空间形态演变及特征研究[D]. 荆欣欣.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D]. 曹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研究[D]. 宋宛青.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D]. 郑婉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D]. 朱兴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D]. 彭雨清. 长安大学, 2021
- [8]基于POI可达性的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和房价分异演变研究[D]. 史丁尹. 浙江大学, 2021(06)
- [9]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10]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临汾市农村居住空间特征及预测[J]. 王跃飞,刘磊,张维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