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贺琳[1](2019)在《积液气井动态产能预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含水气田开发过程中,气井积液是气田开发中后期气井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因此合理准确的预测积液气井的产能以及模拟气井积液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底水气藏在国内外油气田中普遍存在,且分布广泛,如果开发不当,会引起底水的快速锥进,造成气井的积液,更有甚者会将气井完全压死。井筒积液过程是气藏和井筒耦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气井产能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建立气藏底水锥进产能模型模拟含水气藏气井的产能变化规律;二是建立积液气井井筒压降模型来分析气井的携液能力以及模拟积液过程的变化规律。本文深入调研了国内外关于底水锥进形成过程和油藏水锥模型等方面的文献,建立了底水气藏气井产量模型,模拟底水气藏底水锥进过程;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研究积液气井内各部分能量分布,根据气液特性,建立了积液气井井筒压降模型,分析气井的携液能力,预测气井携液变化规律,继而将气藏与井筒进行耦合,建立了底水气藏积液气井产能预测模型。本模型不仅可以动态预测积液气井产能,而且还可以准确的预测积液气井停产时间,为气井及时排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基于积液气井产能预测模型,本文也进行以最大累产气为目标的优化设计,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瞿霜[2](2019)在《TN气田水侵特征与控水稳气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驱气藏在国内分布广泛、数量较多。由于气藏周围与水体相连,当压力波传播至水体,地层水开始侵入气藏,气藏逐渐产水,形成气液两相流,严重影响气藏采收率。严重水侵气井造成气井水淹更是大大的影响了气藏的生产效益。此时,在研究气藏水侵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剩余气分布以及控水稳气技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大量的水驱气藏相关理论调研、剩余气分布评价方法研究以及各水驱气藏治水方案对比,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 TN气田所在区块的地质特征,其中包括沉积相特征、物性特征、储层温度与压力、流体性质、气水分布以及生产情况,总结了该区块的基本概况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比推导了单井动态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产量统计法、弹性二相法以及基于物质平衡理论的自动拟合法,优选自动拟合法对TN气田Ⅱ-2层组进行了单井动态储量计算。对比评价了4种水侵量模型的优劣性及适用性,包括稳态流模型,拟稳态模型,非稳态模型以及自动拟合法。基于自动拟合法,完成了体现水体活跃程度相关参数(水侵常数、水驱指数)的计算,利用参数计算结果,进一步计算了 TN气田Ⅱ-2层组各单井的水侵量。利用相渗曲线经验公式进行曲线拟合,得到TN气田Ⅱ-2层组各单井含气饱和度,为后文的剩余气分布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2)基于气藏地质特征以及储层流体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粗化,得到粗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生产历史拟合,包括区块与单井的产气量与产水量以及单井井底压力拟合。拟合成功后,进行了生产预测,包括产气量与产水量。基于拟合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区块的压力分布、剩余储量分布与含气饱和度分布。利用插值法对气藏工程方法计算得到的含气饱和度结果进行表征,与数值模拟的含气饱和度分布图进行对比,明确该区块的剩余气分布,进一步验证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也为后期控水治水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3)总结相似气藏控水稳气的技术经验,同时,根据前期对TN气田Ⅱ-2层组的研究,制定了适用于该区块的控水治水方案。提出了基于水侵路径井强排、其余井控产稳产的治水思路。选取了四口气井作为强度规模排水井,根据现场气举规模的调研进行井底流压以及配注气量设计。结合临界携液流量的计算,对其余气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最终设计出四套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强排水结合调产的方案、强排水结合泡排的方案、中等规模排水结合调产的方案以及中等规模排水结合泡排的方案。最后,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方案后期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最终优选。
郑果[3](2019)在《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全球都在努力推进高效、清洁、多元化能源转型,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之中,天然气资源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中大多数气藏都属于不同程度的水驱气藏。由于水驱气藏周围有水体相连且两者存在良好的连通关系,当压力波传播到水体后地层水便开始侵入气藏。水侵会严重影响气藏的开发和生产,降低气井的产量以及气藏的采收率。水驱气藏的开发不仅涉及地质与气藏工程,同时与排水采气工艺、地层水回注工程等环节密切相关,其核心是能否正确评价水驱气藏水体能量及水体活跃性,针对性制定相应措施,提高水驱气藏开发效益。综上本文的研究工作就围绕水驱气藏的水体活跃程度展开。本文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从水驱气藏的水侵机理入手,研究水侵的宏观、微观机理以及水侵的主要模式,分析水驱气藏水侵机理、水侵模式与气藏水体活跃程度之间的联系,明确影响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为气藏周围水体能量的大小以及气藏和水体之间渗流通道的好坏,为后续模型建立以及指标计算奠定基础。(2)以不同非均质性单井控制渗流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均质边水气藏与非均质边水气藏渗流模型。通过编程计算明确不同非均质性渗流区域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丰富对水驱气藏水侵规律和水侵动态的认识,从中得到以下结论:似均质边水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关键影响参数为储层渗透率与水体倍数,其中渗透率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含有高渗带的非均质边水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关键影响参数为非均质高渗带的渗透率极差、高渗带宽度及水体倍数。以气井最终采收率为目标,分析影响该目标的关键参数渗透率极差与水体倍数对其的影响,形成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图版,用于关键参数影响分析。以S石炭系气藏气井进行实例,验证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图版正确性。(3)为针对不同水体活跃程度的水侵气藏制定合理的开发对策,整理总结可用于评价水驱气藏及气井控制范围内水体活跃程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单井为研究对象评价S石炭系气藏出水气井控制范围内的水体活跃程度,并分析各水体活跃程度评价方法及指标的适用性。(4)为了进一步增加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判别精确度,引入判别分析方法,综合六个生产类水体活跃程度评价指标并以101 口出水气井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建立水体活跃程度定量评价模型并形成水体活跃程度判别图版。利用回代估计法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在101 口参与建模的样本井中仅出现两例误判,模型准确率达98%。该方法较传统评价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方法所需计算的数据更为易得、计算的方法也更为简单,并且较单一动态指标来说此方法评价精度更高,因此对于生产数据实时更新的矿场来说更为实用。通过以上工作,形成一套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评价及水侵特征规律的研究方法,对水驱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志刚[4](2018)在《长岭气田出水特征及排水采气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气井生产时间增加,导致气井井底压力降低。当气井压力较低时,气井内气流无法将井底的水带至地面,致使气藏中的水聚集于井底产生回压,导致气井产量下降,无法满足开采需求。吉林油田的长岭气田就面临着气井携液差、井底积液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气井产气能力,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本文针对长岭气田气井展开研究,在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其他区块排水采气成功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长岭气田地质及生产相关资料,跟踪分析了气田出水来源、出水特征以及产水规律,并建立产水气井产能方程,讨论了产水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结合实例证明产水气井产能更符合长岭气井生产实际。接着开展了气井IP、IC指数、临界携液流量、现场测试以及采气曲线动态分析井筒积液诊断和评价方法研究,计算了典型气井积液情况,为排水采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在现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基础上,开展了长岭气田排水采气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确定了长岭气田地层水与凝析水的划分标准为:矿化度小于10000mg/L、水气比小于0.13t/104m3时为凝析水,反之为地层水。目前营城组产出地层水的气井14 口,低部位气井全部产出地层水。(2)研究水气比与矿化度的变化关系:水气比与矿化度同步变化的气井有7 口,水气比较低,均在1.5m3/104m3以下,水侵较弱,相对来说储层裂缝也不发育。水气比变化较矿化度变化滞后的气井有4 口,水气比较高,均达到了4.0m3/104m3以上,水侵较强,相对来说储层裂缝发育。(3)对比常规气井与出水气井的产能方程,计算分析了气井产水情况下的气井产能,结果表明:气井一旦出水会导致油压和产量下降,但产量下降率与油压下降率下降趋势相反;现有不考虑出水的产能计算方程计算得出的产能高于生产实际,而产水产能方程与生产实际更为吻合。(4)优选确定了长岭气田排水采气工艺主要为:泡沫排水、气举排水、优选管柱和机抽排水,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通过长岭气田现场试验,优选确定了携液能力及发泡能力性能优良的泡排剂C。本文研究成果深化了长岭气田出水特征的认识,形成了长岭气田井底积液判断及配套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长岭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欧世兴[5](2018)在《海上气田降压开采技术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海油近年来在南海发现不少大的天然气田,特别是在沿海南岛区域。由于海上装置的特殊性,生产的天然气一般通过海底管线输送到香港或海南等下游用户。随着气田的持续开发,往往在气田生产的中后期,随着生产年限的增加,气藏压力不断下降,产能快速递减。为保证下游用户用气需求及提高本身气田采收率需要,本文通过对气田地下油气储藏状况的分析研究,在地下油藏能量逐步衰减,井下调整措施效果不够明显的情况下,结合平台空间有限的特点,研究设计了海上气田降压开采技术方案,在地下油藏工程和地面气体处理的有机配合下,通过地面设施进行挖潜,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压缩机转子更换改造,从而实现气田的初步整体降压开采,在此基础上,应用天然气喷射器技术方案,实现气田进一步的局部深度降压开采,并对相关工艺子系统如生产水、凝析油处理流程等进行优化改造,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备和最大限度减少工艺流程改造,综合考虑主体与辅助配套的系统工程设计,包括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的全面技术改造,从而降低井口整体回压和单井生产压力,实现气田的降压开采和生产,最后达到提高气田产能、延长气田经济生产年限和提高气田整体采收率的目的,对解决海上老气田的后期开发生产中面临的常见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本文在降压开采工艺改造优化方案设计中,根据国家对海上平台节能的要求,实施闪蒸罐低压燃料气再利用方案,这些设计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雷志华[6](2018)在《PH油区油气井气举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H油区主要含油气层位为渐新统花港组油藏和以凝析气为主的始新统PH组气藏。1998年11月投入开发,目前有油气生产井各10口,其中气举油井有5口。花港组油藏以底水油藏为主,地层天然能量充足,经过近20年的开发,综合含水已达93%。PH组气藏上部层位发育有边底水,下部层位基本以定容气藏为主。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部分气井已结束无水采气期,个别井已表现出生产不稳定,下层系定容气藏压力衰竭严重,产能下降明显,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油气藏和基础设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当前PH油区开发面临的严峻课题。论文开展气藏相关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完成气井出水动态分析、气井积液预测以及气举排液优化设计,确保气井实现稳定携液生产。同时通过对油井气举工作制度合理性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问题,充分利用平台现有动力源,进一步优选气举油井的合理举升参数,建立优化配气方案,为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在研究中,基于各生产井的流体高压物性、流入动态和井筒多相流规律的计算,实现油气井工作制度详细诊断分析、气井积液预测和气举排液优化、气举采油和配气优化设计,指导现场生产作业;针对气井实际工况,基于修正的气井临界携液理论公式和气井近期测试资料,对气井进行了临界携液流量的计算预测;同时针对油井气举常见故障问题,结合近几年对气举井日常诊断的实际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PH油区气举井的故障解决简易办法和流程,以供未来气举井故障时参考。最后,以PH油区目前生产要求为约束条件,以产油量为目标,提出PH油区油井的整体气举优化配气方案,给出不同注气量条件下的单井气举配气方案,对实现海上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油藏的稳产、高产,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童凯[7](2018)在《P气藏水侵规律及气井产能与合理配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边水气藏数量大,储量丰厚,其中高含硫气藏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水侵和含硫对开发的影响是高含硫边水气藏永恒的研究论题。本文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在水侵规律、气井井底压力计算、产能计算和合理配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P气藏为例,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从而获得了一些结论和认识。首先基于水驱气藏的水侵机理,通过综合分析气藏气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以水气比大小为判别依据的单井水侵识别方法,并根据所有生产井水气比数值变化情况对气藏水侵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边水整体自西向东、南部快于北部的推进规律。基于水驱气藏物质平衡原理对气藏各生产阶段的水侵量进行了计算。此外,调研了常用的高含硫酸性气体主要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将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PVT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优选出适用于本气藏的主要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基于气井井筒压降方程,建立了包括井底静压、单相气体井底流压和气水两相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实测井底压力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建立方法的实用性,并对气井地层压力进行了计算。气藏目前各气井对应的地层压力差异较大,但总体上呈现东北部高,逐渐往西南部降低的态势。再次,建立了硫沉积饱和度预测方法,并引入了附加表皮系数评价了硫沉积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得出了可以忽略硫沉积对P气藏气井产能影响的结论。建立了常规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包括试井资料解释法和适用于P气藏气井的一点法产能公式。基于气水两相渗流理论,引入气水两相拟压力的概念,建立了产水气井的产能方程,评价了气水两相渗流对产能的影响程度。结合计算的目前地层压力,利用以上建立的相关方法对气井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气藏目前气井产能分布总体上从高部位到边部位依次降低。最后,对气井的合理配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携液流量法、采气曲线法和节点分析法等合理配产方法,确定了生产井的合理配产量,并提出了各井的配产调整建议。通过上述的研究,为P气藏控水及生产制度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气藏的开发效益及采收率,对同类的高含硫边水气藏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肖浩[8](2017)在《涩北气田典型层组合理配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疏松砂岩气藏的开发中通常面临着应力敏感、出水、出砂、井筒积液等问题,从而导致气井的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气田经济损失。而合理的产量可以有效抑制以上问题,因此合理配产在疏松砂岩开发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疏松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和气藏的实测数据基础上,以涩北气田典型层组的合理产量为目标,从产能影响因素渗流机理和单井、层组压力变化特征入手,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1)涩北气田典型层组88 口气井的产能测试资料的合理解释;针对四个主要产能影响因素的渗流机理分析。(2)四个典型层组的单井及层组动态地质储量的评价;单井及层组压力变化特征分析;气藏稳产能力的评价。(3)涩北气井单井的优化配产研究以及计算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预测Ⅲ-2、Ⅲ-3层组的配产生产指标。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和认识:(1)涩北气井产能影响因素主要有应力敏感、出水、出砂以及多层合采气井的层间干扰。常规产能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涩北气井,其解释结果往往偏大。(2)四个典型层组的储量动用潜力及挖潜措施存在差异。(3)开发过程中,各层组地层压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主控因素包括:投产时间、单井配产、井网密度、开采强度和边水水体的大小及边水连通程度。(4)由于较高的单井配产具有较大的举升能力,能有效防止井筒积液对气井产量及可采储量的损害,所以通过增压开采降低地层废弃压力能有效延长气井稳产期、提高涩北气田开发效果。(5)涩北气田气井稳产能力的年均递减率为10.43%,主控因素是水源和井型。(6)涩北气井单井优化配产考虑因素有气井产能、层组能量、井底积液、地层出砂、井底沉沙以及冲蚀作用,但是涩北气井几乎不用考虑冲蚀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通过对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的渗流机理分析,结合公式法和回压试井方法评价涩北气井产能,提出了涩北气井修正公式产能评价法;提出了单井控制储量占容积法地质储量比例加权的层组平均地层压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压降法和二项式产能方程修正系数计算单井、层组动态储量;气井稳产能力递减规律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气井产能、层组能量、单井优化配产对涩北气田典型层组进行配产。
潘钰[9](2016)在《台南气田水平井开发动态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台南气田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构造带,是典型的疏松砂岩气藏,含气面积32km2,天然气地质储量为951.62×108m3,是柴达木盆地主要的天然气开发地区之一,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疏松砂岩气藏具有储层薄、渗透性差的特点,台南气田目前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并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随着气藏采出程度的增加,气藏出水、出砂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两者互相影响,造成水平井产量下降加快,制约了水平井开发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台南气田水平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研、气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台南气田水平井的出水、出砂动态,评价了水平井的产能,制定了水平井下一步合理开发的方案。论文首先研究水平井的出水动态,包括使用水源识别的技术方法,判断出水平井的主要出水水源为边水,用气藏工程的方法研究出水小层的水侵规律,通过水侵规律找出水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采出程度、压差和储层的渗透率;然后研究了水平井的出砂动态,通过分析疏松砂岩气藏的出砂机理可知,地层出水和气井采气速度过快是导致水平井出砂的主要原因,结合水平井出砂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水平井的临界出砂压差;优选出适合台南气田水平井的产能公式,评价水平井产能,并研究了地层水侵、地层压力、水平段长度、储层渗透率和储层有效厚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再使用气藏工程的方法对水平井进行合理配产;最后结合水平井出水动态、出砂动态和合理配产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治水、治砂对策,有效地指导台南气田水平井下一步的合理开发。
刘彤[10](2016)在《W水驱气藏水侵动态分析及储量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水驱气藏开发,地层水侵入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一方面水侵可以作为一种驱动能量驱替出气藏中的天然气;另一方面,它也将提高气藏废弃地层压力,降低气藏最终采收率,从而影响气藏的开发效益,因此,研究水驱气藏水侵动态对合理高效开发水驱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水驱气藏的水侵动态及储量计算进行如下研究:(1)对水驱气藏的水侵机理,气井产水来源和产水规律及水侵模式进行了研究;剖析了多种早期识别水侵方法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2)研究了通过井口压力计算井底流压的方法;在流动物质平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流动物质平衡法计算已发生水侵气井地层压力的方法,该方法认为发生水侵后井底流压也受到水侵的影响而变化趋缓,同时水驱气藏的井底流压和pH压力之间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根据这一变化趋势可以进一步求解地层压力。(3)归纳了求气藏平均地层压力的多种方法;在获得气藏地层压力的基础上,对物质平衡方程进行变型建立了确定气藏水体大小的动态法;剖析了计算水侵量的经典模型,对视地质储量法和改进流动物质平衡法计算水侵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4)深入研究基于体积平衡原理预测边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的模型,利用压降方程结合拟稳态模型计算水侵量公式,采用二重迭代法预测不同时间气藏的地层压力和水侵量的值,进一步根据产能方程求解井底流压,最终能够确定出水体的推进距离;推导了预测底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的公式。(5)对未出现直线段的水驱曲线校正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将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和非稳态法计算水侵量模型相结合,得到改进物质平衡法求水驱气藏储量的方法。对虚拟曲线法计算水驱气藏可采储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6)实例计算中分别采用多种方法对W气藏是否发生水侵进行了判断,并分析了37口生产井的产水来源,对气井产水动态进行了划分,对已发生水侵的气井水侵方式进行了判断;分别采用流动物质平衡法和改进流动物质平衡法计算了W气藏的平均地层压力,采用动态法确定了气藏的水体大小,利用改进流动物质平衡法和视地质储量法计算了气藏累积水侵量;对气藏分别以不同的开采速度开采时的气井见水时间进行了预测;分别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了气藏的储量,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改进流动物质平衡法的可靠性;最后采用虚拟曲线法计算了W气藏的可采储量。通过以上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开发水驱气藏的系统方法,为水驱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积液气井动态产能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气井产能研究现状 |
1.2.2 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 |
1.2.3 直井底水锥进研究现状 |
1.2.4 携液模型研究现状 |
1.2.5 积液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井见水水源及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
2.1 气井见水水源 |
2.2 积液形成机理 |
2.3 气井见水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底水气藏气井产量研究 |
3.1 底水气藏开发特征及底水锥进机理 |
3.1.1 底水气藏开发特征 |
3.1.2 底水锥进机理 |
3.2 临界产量的计算 |
3.3 底水气藏产量模型的建立 |
3.3.1 气藏模型的建立 |
3.3.2 模型的求解 |
3.3.3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积液气井井筒管流模型的研究 |
4.1 气井携液流动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 井筒积液柱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求解 |
4.3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1 模型验证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液气井产能研究 |
5.1 积液井筒气藏耦合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的求解 |
5.3 模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 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软件的编制及实例计算 |
6.1 软件开发环境 |
6.2 软件主要功能 |
6.2.1 水锥参数预测 |
6.2.2 预测积液气井产量 |
6.2.3 预测停产时间及当时的累产气量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TN气田水侵特征与控水稳气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研究现状 |
1.2.2 水驱气藏水侵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水驱气藏剩余储量分布研究现状 |
1.2.4 水驱气藏控水稳气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TN气田基本概况 |
2.1 区域简况 |
2.2 沉积相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4 温度与压力 |
2.5 气水分布特征 |
2.6 生产情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藏储量与水侵特征研究 |
3.1 单井动态储量 |
3.1.1 弹性二相法 |
3.1.2 产量统计法 |
3.1.3 自动拟合法 |
3.1.4 适用性分析 |
3.1.5 实例计算 |
3.2 水侵特征研究 |
3.2.1 水体活跃程度 |
3.2.2 水侵量 |
3.2.3 含气饱和度 |
3.2.4 实例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藏数值模拟与储量动用评价 |
4.1 气藏数值模拟 |
4.1.1 数值模拟参数准备与拟合调参 |
4.1.2 数值模拟拟合效果分析 |
4.2 剩余气分布评价 |
4.2.1 压力分布评价 |
4.2.2 剩余储量分布评价 |
4.2.3 含气饱和度分布评价 |
4.2.4 气藏工程方法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水稳气方案设计 |
5.1 国内外相似气藏控水稳气经验 |
5.2 Ⅱ-2层组具体情况分析 |
5.3 控水稳气方案设计思路 |
5.4 控水稳气方案设计理论依据 |
5.4.1 气举工艺原理 |
5.4.3 井底压力拟合 |
5.4.4 临界携液流量计算 |
5.5 强排方案设计 |
5.5.1 强排井选择原则 |
5.5.2 强排井排水量 |
5.5.3 强排井井底流压预测 |
5.5.4 强排井配注气量 |
5.6 控水稳气备选方案 |
5.6.1 方案一 |
5.6.2 方案二 |
5.6.3 方案三 |
5.6.4 方案四 |
5.6.5 方案预测 |
5.7 控水稳气方案优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驱气藏水侵识别研究现状 |
1.2.2 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研究现状 |
1.2.3 水侵量计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驱气藏水侵机理与水侵模式研究 |
2.1 水驱气藏的分类 |
2.2 水驱气藏的水侵机理 |
2.2.1 水驱气藏渗流机理 |
2.2.2 水侵影响因素分析 |
2.3 水驱气藏的水侵模式 |
2.3.1 水侵的一般模式 |
2.3.2 地层水侵入方式的识别方法 |
2.4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
3.1 均质、非均质边水气藏渗流模型研究 |
3.1.1 均质边水气藏水侵数学模型 |
3.1.2 非均质边水气藏水侵数学模型 |
3.2 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均质边水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2 非均质边水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 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图版 |
3.4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 |
4.1 水驱指数法 |
4.2 水侵替换系数法 |
4.3 水侵常数法 |
4.4 生产动态类指标评价 |
4.5 实例计算 |
4.5.1 水侵量计算 |
4.5.2 水体活跃程度评价方法及指标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
5.1 判别分析原理与方法 |
5.1.1 判别分析基本思想 |
5.1.2 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 |
5.2 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判别模型 |
5.2.1 判别因子的选取 |
5.2.2 判别模型的建立 |
5.3 水体活跃程度判别图版及界限 |
5.4 水体活跃程度判别图版判别效果检验 |
5.5 实例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长岭气田出水特征及排水采气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排水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长岭气田开发概况 |
2.1 长岭气田营城组 |
2.2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 |
第3章 气藏出水规律及产能研究 |
3.1 出水类型及出水方式 |
3.1.1 气井出水水源 |
3.1.2 产出水类型分析 |
3.2 典型气井产水规律特征分析 |
3.2.1 产凝析水的气井 |
3.2.2 有出液迹象气井 |
3.2.3 产地层水气井 |
3.3 产水对气井产能影响研究 |
3.3.1 常规气井产能方程 |
3.3.2 出水气井产能方程 |
3.3.3 实例计算 |
3.3.4 产水对气井生产参数的影响 |
第4章 井筒积液诊断和评价 |
4.1 气井积液理论分析 |
4.2 气井积液评价方法 |
4.2.1 气井IP、IC指数法 |
4.2.2 临界携液流量法 |
4.2.3 现场测试法 |
4.2.4 采气曲线动态分析法 |
4.3 长岭气田井底积液综合诊断 |
4.3.1 基于采气曲线动态分析法的井筒积液计算模型 |
4.3.2 实例应用 |
4.4 排水采气效果理论分析 |
第5章 排水采气工艺现场应用 |
5.1 长岭气田排水采气工艺优选 |
5.2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的应用 |
5.2.1 技术原理 |
5.2.2 工艺特点 |
5.2.3 现场应用情况 |
5.3 泡沫排水采气的应用 |
5.3.1 泡沫排水机理 |
5.3.2 泡排剂优选 |
5.3.3 现场试验前期分析 |
5.4 气举排水采气的应用 |
5.4.1 气举工艺特点 |
5.4.2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现场应用 |
5.5 机抽排水采气的应用 |
5.5.1 技术原理 |
5.5.2 机抽排水采气工艺现场应用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海上气田降压开采技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有工艺直接整体降压生产 |
1.2.2 增加压缩机组进行降压开采 |
1.2.3 分阶段降压开采 |
1.2.4 天然气喷射引流技术 |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XX气田降压开采可行性研究 |
2.1 XX气田开发现状 |
2.1.1 XX气田简介 |
2.1.2 XX气田勘探开发及调整措施阶段 |
2.1.3 XX气田产量递减阶段 |
2.1.4 降压开采前气藏现状 |
2.2 XX气田生产流程与降压开采面临的问题 |
2.2.1 海上气田及生产装置的特殊性 |
2.2.2 XX气田天然气生产流程 |
2.2.3 XX气田主要工艺设备及处理 |
2.2.4 XX气田生产压力控制流程 |
2.2.5 XX气田生产瓶颈 |
2.2.6 降压开采面临问题 |
2.3 降压开采时的气藏数值模拟与增产潜力分析 |
2.3.1 降压开采气藏理论分析 |
2.3.2 降压开采气藏治水分析 |
2.3.3 降压开采气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2.3.4 降压开采气藏数值模拟流程 |
2.3.5 降压开采气藏数值模拟结果 |
2.4 降压开采的流程运行模拟与可行性分析 |
2.4.1 生产产能及湿气压缩机串联测试 |
2.4.2 降压开采流程运行模拟分析 |
2.4.3 降压开采主要工艺设备校核 |
2.4.4 压缩机及附属设备评估校核 |
2.4.5 流程运行模拟及可行性分析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压开采技术方案设计 |
3.1 总体设计和基础数据 |
3.1.1 设计原则和研究内容 |
3.1.2 设计基础数据 |
3.2 总体工艺改造方案设计 |
3.2.1 生产分离器降压操作方案设计 |
3.2.2 天然气流程改造方案设计 |
3.2.3 凝析油流程改造方案设计 |
3.2.4 闪蒸罐低压天然气流程改造方案设计 |
3.2.5 生产水流程改造方案设计 |
3.2.6 总体工艺流程改造方案设计 |
3.3 压缩机改造方案 |
3.3.1 机组本体的改造 |
3.3.2 机组改造方案设计 |
3.3.3 压缩机附属设备的改造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气喷射降压技术方案研究 |
4.1 热力压力机及喷射技术原理 |
4.1.1 热力压力机及喷射技术基本原理 |
4.1.2 天然气喷射技术应用 |
4.1.3 海上气田天然气喷射技术可行性分析 |
4.2 天然气喷射技术方案设计 |
4.2.1 方案设计基本条件 |
4.2.2 设计工况选择 |
4.2.3 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
4.2.4 具体方案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压开采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
5.1 压缩机改造降压开采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5.1.1 压缩机机组改造方案设计工艺测试 |
5.1.2 工艺流程优化方案设计的工艺测试 |
5.1.3 气田降压开采技术效果分析 |
5.1.4 降压开采技术方案的效果预测及经济效益 |
5.2 天然气喷射降压开采技术方案应用效果分析 |
5.2.1 喷射器效率及降压效果测试 |
5.2.2 天然气喷射降压开采技术方案的气田产量预测 |
5.2.3 节能及经济性分析 |
5.2.4 推广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PH油区油气井气举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PH油区开发现状分析 |
2.1 油气藏地质特征 |
2.1.1 构造地质特征 |
2.1.2 储层物性特征 |
2.1.3 流体物性特征 |
2.1.4 油藏压力温度系统 |
2.2 当前开发存在问题 |
2.2.1 ODP设计与实际生产在井数、开采年限以及开采方式存在差别 |
2.2.2 生产实际需要探索新的替代工艺 |
2.3 小结 |
第三章 PH气井出水动态及气举排水采气初步研究 |
3.1 气举排水采气的探索 |
3.2 气井出水动态分析研究 |
3.3 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 |
3.4 B7、B1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设计与分析研究 |
3.4.1 B7 井气举诱喷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 |
3.4.2 B1 井气举过程中气举阀状态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气井气举排液设计方法研究 |
4.1 气井气举排液工艺设计方法简介 |
4.1.1 气举排液设计的基础资料 |
4.1.2 建立单井基础模型 |
4.1.3 一级气举阀的校核 |
4.2 气井气举排液过程问题描述 |
4.3 问题分析与气举方法修正 |
4.3.1 设计温度误差因素 |
4.3.2 设计安全系数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PH油区油井气举工作制度分析 |
5.1 气举工艺在PH油区的应用 |
5.1.1 气举工艺在PH油区的发展历程 |
5.1.2 气举采油的探索 |
5.2 油井气举生产动态简介 |
5.3 气举油井工作制度合理性分析 |
5.3.1 A5井 |
5.3.2 A8井 |
5.3.3 A9井 |
5.3.4 A11井 |
5.3.5 A10井 |
5.4 小结 |
第六章 PH油区油井气举工况诊断研究 |
6.1 油井气举工况诊断研究 |
6.1.1 油压、套压平衡点 |
6.1.2 工况条件下气举阀打开压力Pvo |
6.1.3 工作时气举阀关闭套压Pvc |
6.1.4 气举阀通气量 |
6.2 油井气举工况简易诊断方法 |
6.2.1 气举注气区的常见故障有七类 |
6.2.2 气举出油区的常见故障有三类 |
6.2.3 气举井下区常见故障有八类 |
6.3 小结 |
第七章 油井气举优化配气方案研究 |
7.1 整体优化配气数学模型的建立 |
7.2 当前管柱条件下优化配气方案研究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P气藏水侵规律及气井产能与合理配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侵识别 |
1.2.2 井底压力计算 |
1.2.3 气井产能计算 |
1.2.4 气井合理配产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P气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 |
2.1 气藏特征 |
2.1.1 储层物性特征 |
2.1.2 流体性质 |
2.1.3 温压特征 |
2.1.4 气水界面 |
2.2 P气藏开发概况 |
2.2.1 气藏开发现状分析 |
2.2.2 气井生产现状分析 |
第3章 P气藏水侵规律分析 |
3.1 水驱气藏水侵机理 |
3.1.1 水侵宏观机理 |
3.1.2 水侵微观机理 |
3.2 水侵识别分析 |
3.3 水侵量计算 |
3.4 气藏水侵规律分析 |
第4章 P气藏压力计算分析 |
4.1 高含硫气体物性参数计算 |
4.1.1 偏差系数 |
4.1.2 体积系数 |
4.1.3 密度 |
4.1.4 粘度 |
4.2 气井井底压力计算 |
4.2.1 井底静压计算 |
4.2.2 单相气体井底流压计算 |
4.2.3 气液两相管流压力计算 |
4.3 压力计算分析 |
第5章 P气藏气井产能计算分析 |
5.1 硫沉积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5.1.1 硫沉积方式 |
5.1.2 含硫饱和度预测 |
5.1.3 硫沉积对产能影响分析 |
5.2 常规生产井产能计算 |
5.2.1 试井资料解释 |
5.2.2 P气藏一点法产能公式 |
5.3 产水气井产能计算 |
5.4 目前产能分析 |
第6章 P气藏气井合理配产研究 |
6.1 携液临界流量 |
6.2 采气曲线法 |
6.3 节点分析法 |
6.4 气井配产调整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涩北气田典型层组合理配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气井产能测试及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气井配产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气井稳产能力研究现状 |
1.2.4 疏松砂岩气藏多层合采出水气井配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4.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涩北一号气田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储层岩性 |
2.2.2 储层物性 |
2.2.3 孔隙结构 |
2.2.4 储层非均质性 |
2.3 温度压力系统 |
2.4 流体性质与分布 |
2.4.1 天然气性质 |
2.4.2 地层水性质 |
2.5 储层渗流特征 |
2.5.1 渗流特征 |
2.5.2 储层敏感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涩北气田气井产能评价研究 |
3.1 常规产能分析方法 |
3.1.1 回压试井产能分析方法 |
3.1.2 公式法产能方程 |
3.1.3 常规方法对于涩北的不适应性 |
3.2 气井产能影响因素 |
3.2.1 常规气井产能影响因素 |
3.2.2 涩北气田气井产能影响因素 |
3.3 产能影响因素渗流机理分析 |
3.3.1 地层压力影响气井产能渗流机理 |
3.3.2 出水影响气井产能渗流机理 |
3.3.3 出砂影响气井产能渗流机理 |
3.3.4 层间干扰影响气井产能渗流机理 |
3.4 涩北气田气井产能评价方法 |
3.4.1 试井资料的解释和处理 |
3.4.2 涩北气井产能修正公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涩北气田层组能量评价研究 |
4.1 涩北气田典型层组动态地质储量 |
4.1.1 单井控制储量常规计算方法 |
4.1.2 涩北气田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
4.1.3 涩北气田层组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
4.1.4 动储量对层组开发的影响 |
4.2 涩北气田典型层组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
4.2.1 典型气井压降变化特征 |
4.2.2 典型层组压降变化特征 |
4.3 涩北气田典型层组稳产能力评价研究 |
4.3.1 稳产能力的制约因素 |
4.3.2 气井的工作制度 |
4.3.3 气井稳产能力的评价方法 |
4.3.4 稳产能力的年递减率预测 |
4.3.5 稳产能力递减规律对开发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涩北气田典型层组优化配产研究 |
5.1 涩北气田单井优化配产 |
5.1.1 井底积液 |
5.1.2 地层出砂 |
5.1.3 井底沉沙 |
5.1.4 冲蚀作用 |
5.2 典型层组增压井筛选 |
5.2.1 增压井筛选原则 |
5.2.2 筛选增压试验井 |
5.3 合理配产原则及单井优化配产结果 |
5.3.1 合理配产原则 |
5.3.2 单井优化配产结果 |
5.4 典型层组数值模拟 |
5.4.1 地质模型 |
5.4.2 网格划分 |
5.4.3 储层流体参数 |
5.4.4 储量拟合 |
5.4.5 生产历史拟合 |
5.4.6 生产指标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台南气田水平井开发动态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水气藏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平井出砂动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水平井产能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气田概况 |
2.1 地质简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2 水平井开发概况 |
2.2.1 水平井动用储层 |
2.2.2 水平段长及走向 |
2.2.3 水平井型 |
2.2.4 井网完善程度 |
2.2.5 水平井生产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3 水平井出水动态分析 |
3.1 出水水源识别 |
3.2 水侵规律研究 |
3.2.1 水侵方向 |
3.2.2 边水推进速度 |
3.2.3 水侵量 |
3.2.4 水体能量 |
3.3 水侵影响因素 |
3.3.1 采出程度 |
3.3.2 压差 |
3.3.3 储层渗透率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平井出砂动态分析 |
4.1 出砂机理 |
4.2 出砂影响因素研究 |
4.2.1 地层出水 |
4.2.2 采气速度 |
4.3 出砂压差预测 |
4.3.1 临界出砂压差计算 |
4.3.2 临界出砂压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平井产能评价及合理配产 |
5.1 水平井产能评价 |
5.2 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地层水侵 |
5.2.2 地层压力 |
5.2.3 水平段长度 |
5.2.4 储层渗透率 |
5.2.5 储层有效厚度 |
5.3 水平井合理配产 |
5.4 本章小结 |
6 水平井开发对策研究 |
6.1 水平井治水对策 |
6.1.1 气藏内部控水 |
6.1.2 气藏内部排水 |
6.1.3 气藏边部强排水 |
6.2 水平井治砂对策 |
6.2.1 控砂 |
6.2.2 防砂 |
6.2.3 冲砂 |
6.3 321 砂体调整方案预测 |
6.3.1 321 砂体剩余气分布 |
6.3.2 321 砂体调整方案优选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W水驱气藏水侵动态分析及储量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藏水侵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水驱气藏地层压力研究现状 |
1.2.3 水侵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气藏见水时间研究现状 |
1.2.5 水驱气藏储量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驱气藏分类及水侵机理研究 |
2.1 水驱气藏分类 |
2.1.1 气水接触关系分类 |
2.1.2 驱动方式分类 |
2.2 水侵机理 |
2.2.1 水侵宏观机理 |
2.2.2 水侵微观机理 |
2.2.3 水侵危害 |
2.3 气藏水侵模式 |
2.3.1 气藏产水来源 |
2.3.2 产水规律 |
2.3.3 水侵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早期水侵识别方法 |
3.1 物质平衡方程建立 |
3.1.1 定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
3.1.2 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
3.1.3 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
3.2 物质平衡方程识别水侵 |
3.2.1 视地层压力法 |
3.2.2 水侵体积系数法 |
3.2.3 视地质储量法 |
3.3 生产动态数据判别法识别水侵 |
3.3.1 生产水气比 |
3.3.2 井口油套压及产气量 |
3.3.3 产出水矿化度 |
3.3.4 H_2S含量 |
3.4 不稳定试井分析法识别水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藏地层压力与水侵动态 |
4.1 气藏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
4.1.1 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 |
4.1.2 单井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
4.1.3 气藏平均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
4.2 水体大小评价 |
4.3 水侵量大小计算方法 |
4.3.1 物质平衡法 |
4.3.2 稳态模型 |
4.3.3 非稳态模型 |
4.3.4 拟稳态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驱气藏见水时间预测 |
5.1 边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预测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压力和水侵量预测方法 |
5.2 底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驱气藏储量计算研究 |
6.1 单井储量 |
6.2 气藏储量 |
6.2.1 水驱曲线法 |
6.2.2 改进物质平衡法 |
6.3 可采储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例应用 |
7.1 气藏基本概况 |
7.1.1 地理位置 |
7.1.2 气藏类型 |
7.1.3 气水界面分析 |
7.1.4 气藏基本参数 |
7.2 水侵识别及产水规律 |
7.2.1 视地质储量法 |
7.2.2 生产动态数据法 |
7.2.3 产水规律 |
7.3 地层压力及水侵动态 |
7.3.1 气藏地层压力 |
7.3.2 气藏水体大小 |
7.3.3 水侵量大小 |
7.4 气藏见水时间预测 |
7.5 气藏储量计算 |
7.5.1 单井储量 |
7.5.2 气藏储量 |
7.5.3 可采储量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液气井动态产能预测的研究[D]. 张贺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TN气田水侵特征与控水稳气技术研究[D]. 瞿霜.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水驱气藏水体活跃程度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 郑果.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长岭气田出水特征及排水采气工艺研究[D]. 赵志刚.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海上气田降压开采技术方案研究[D]. 欧世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6]PH油区油气井气举优化技术研究[D]. 雷志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P气藏水侵规律及气井产能与合理配产研究[D]. 童凯.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8]涩北气田典型层组合理配产研究[D]. 肖浩.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9]台南气田水平井开发动态及对策研究[D]. 潘钰. 重庆科技学院, 2016(09)
- [10]W水驱气藏水侵动态分析及储量计算研究[D]. 刘彤.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标签:地层划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