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稠油油藏注蒸汽和烟道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1](2021)在《胜利油田稠油开发技术新进展及发展方向》文中认为经过近40 a的开发实践,胜利油田稠油开发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胜利特色的开发技术系列,取得了显着的开发效果,截至2020年11月稠油累积产量达到1×108t。"十二五"以来,面对低油价、高注汽成本等严峻形势,形成了浅薄层超稠油HDNS开发技术、深层普通稠油化学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热采稠油提质增效技术和稠油化学剂降黏冷采开发技术,支撑了稠油产量稳定和效益提升,推动了稠油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目前,胜利油田稠油开发面临未动用储量品位差、老区采收率低、热采排放量大等问题和挑战,在新区提高动用率、老区提高采收率和绿色低碳开发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攻关方向,为胜利油田稠油效益开发、绿色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李乐泓[2](2021)在《重力火驱效果影响因素及热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烧油层技术具有热波及效率高、能量消耗低的特点,常作为蒸汽吞吐后的接替开发方式,而重力火驱是一种改进了的火烧油层技术。目前的重力火驱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明确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其次对重力火驱技术的热管理研究不足,无法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热利用效率。本文基于CMG数值模拟软件,从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工程因素两方面研究对重力火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油藏地质因素进行研究,主次顺序为粘度>渗透率>储层厚度>含油饱和度>孔隙度>纵横渗透率之比;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开发工程因素影响,得到主次顺序为注气速度>注气井射孔位置>水平段与注气直井距离>水平井段长度。将重力火驱过程划分为点火启动、径向扩展和稳定推进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了相应的热管理措施,给出定量和定性的建议,建立了重力火驱热管理决策流程。对矿场实际生产问题和井网特点,提出了一种反九点井网直井侧钻重力火驱的热管理方法,充分考虑了重力火驱不同阶段的特点及热管理措施,利用CMOST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其内在增产机理;通常侧钻长度为井距的1/2,随着侧钻长度的增加,主控影响因素从地质因素转变为开发因素;创建了影响因素与采收率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有效预测矿场生产效果(误差<15%),指导矿场实际生产。
王朔[3](2020)在《W区块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SAGD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常规油气资源的减少,如何对稠油油藏进行有效开发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蒸汽吞吐是一种有效的注蒸汽热力采油方式,在开发初期就可以得到较高的采油速度。由于单井作业,生产风险也小于蒸汽驱、热水驱。但在进行多轮次吞吐之后,油汽比也随之降低,含水率随之上升。故在多轮次吞吐之后需要调整注采参数,利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在开发后期需要将蒸汽吞吐转为更具有优势的SAGD技术,以达到提高油汽比、降低含水率的目的。W区块属于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油汽比降低,含水率上升,开发效果变差。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根据地质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再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井完成历史拟合。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区块剩余油分布特征、分类、成因及主控因素排序。结合区块生产数据对区块历史生产动态进行分析,得到产量递减率和产量递减值。通过数值模拟法及正交实验法优化注采参数、周期注氮量、氮气注入方式及注氮间隔期。在开发后期将蒸汽吞吐转为SAGD,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正交实验法确定蒸汽吞吐转SAGD时机、注入的辅助介质的种类、直井-水平井的组合方式、直井-水平井间的垂向距离、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并优化注汽速度、蒸汽干度、采注比、烃类溶剂注入浓度、焖井时间、井口 Sub-cool。为W区块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杜坤[4](2020)在《火驱中的相态分布及相变作用分析》文中提出火烧油层技术在地下反应温度高,超过常规的热采温度,因此发生剧烈的相变,而相变作用又会影响驱替效果,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和认识火驱过程中各区带内的相态变化规律能够确保现场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对热采技术中拟组分划分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总结了原油拟组分划分的两类主要划分方法,传统组分划分和族组分划分,并汇总了两大方法的特点、应用实例、历年来火驱典型的动力学模型的拟组分划分实例,最后根据火驱特点提出了以反应特征为依据的火驱拟组分划分方法建立了火驱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典型火驱区带特征、又对不同性质原油火驱区带特征进行了对比,给出基于相态的火驱筛选与设计标准。模拟表明:由原油性质引起的剧烈相变作用降低了火驱的最高温度,扩大了热量的波及范围,导致相同时间内火驱效果增强;成功火驱后,稠油中轻质含量越多,剧烈相变区域越广,相变作用越强,一定程度上帮助油藏保持压力和增加地层能量,同时,可动流体增多,燃烧产生的气体波及范围更广,强化烟道气驱油效果,增加采油速度,提高采收率。而重质组分含量越多,油墙移动越慢,油墙形状由扁长向胖短转变,但含油饱和度、温度、压力升高;重质组分含量越多,冷凝带宽度越窄,波及速度越慢,含水饱和度平均值、温度、压力越高;水汽带相比油汽带移动更快,位置更靠近生产井。蒸汽带在火驱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蒸汽带与冷凝带交界处气液相变剧烈,给低温区传递大量热量;重质组分含量越大,蒸汽带宽度越宽,范围越大,平均温度和压力越高;结焦带结焦效果越好,结焦面积更大;燃烧带内氧化反应越剧烈,CO2含量越高,平均温度和压力越高,燃烧带的相图形状基本不变,P-T相图的拐点温度和压力越高。油藏在成功点后,注气速率越大,低粘度原油采收率低,效果差,原油粘度在10000cp附近时,注气速率对采出效果影响减弱,采收率变化不大。当原油粘度大于10000cp时,相变作用对火驱采收率影响减小。文章从相变角度对不同性质稠油的火烧驱油机理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为火驱现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白玉[5](2020)在《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火驱能耗低、效率高,可以适应比蒸汽驱、蒸汽吞吐更加复杂的油藏。但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火驱筛选、设计和实施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工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导致其失败率很高。因此需要分析火驱驱油机理和生产特征,研究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从而提高火驱成功率。本文使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火驱的驱油机理和区带特征,将火驱开发划分为6个生产阶段,总结了每个生产阶段的生产特征(产液、产气和产油的变化);分析了地质因素对火驱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因素对火驱采出程度、空气油比、推进速度和采油速度的影响;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火驱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得到了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密切等级,然后使用火驱经济界限指标,筛选了不同油价下火驱影响因素的经济界限,得到了火驱主控因素筛选图版;分析了开发因素对火驱效果的影响,对比了火驱线性井网和面积井网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火驱井距排距、注气速率和排注比等参数,给出了不同地质情况下,如何选取井网类型、井距排距、注气速率、排注比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火驱动态诊断图版及相应的调控对策及流程图版,分别从燃烧状态、平面波及和纵向波及三个方面对火驱效果进行调控,根据火驱生产特征,可以判断出火驱面临的问题,基于开发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及流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实例,取得了良好的火驱效果,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和调控对策,为火驱油藏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冯乃超[6](2019)在《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文中提出多层稠油油藏火驱开发过程中,注气层间、平面矛盾突出,注入空气易沿单向、单层突进,火线波及不均现象严重,火线波及规律认识以及火线位置识别难度大。辽河油田的测试资料表明,注气井的吸气剖面逐渐由多层吸气转变为指状吸气,火驱后岩心分析渗透率远远小于火驱前测井渗透率,这些现象与火驱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密切相关。本论文基于辽河油田多层火驱开发实际,建立了注气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分析了火线波及主控因素,提出了多层火驱火线位置识别方法,揭示了火驱油藏物性变化机理,提出了考虑储层物性变化的多层火驱数值模拟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多层火驱注气井单管和同心双管注空气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数学模型,实现对笼统注气和分层注气各层吸气能力和流体物性参数分布的预测。通过对注气井筒内空气的非等温、变质量流动过程的模拟发现,受到火驱储层高温影响,井筒温度大幅升高,空气密度显着降低,井筒沿程压力的摩擦损失增加,各层吸气量降低。采用单管笼统注气,各层吸气量与储层物性存在明显相关性,注入空气易沿高渗层突进;采用同心双管分层注气,通过将物性差异较大的储层分隔开,各层吸气相对均匀,火线纵向推进较为均匀。(2)分析了多层火驱开发平面波及程度和纵向动用程度的主控因素,提出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的火线位置识别方法。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前期采出程度是影响平面波及程度的主要因素,单层厚度、渗透率,以及层间渗透率级差是影响纵向动用程度的主要因素。在物质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判断生产井与注气井间的连通性,确定生产井沿各方向的受效比例,并依据注气剖面测试资料或井筒模拟结果,确定各层的吸气百分比,实现了对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复杂的多层火驱油藏各油层火线位置的识别。以该方法作为矿场火驱开发中火线调控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生产井关井控气、气窜封堵和注气井分层注气等措施的应用效果。(3)揭示了火驱过程中油藏物性的变化机理,建立了变渗透率火驱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储层物性变化对火驱开发的影响以及多层火驱影响因素。高温作用、焦炭沉积和重质组分堵塞是火驱过程中油藏物性的变化主要原因,高温作用改变了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不可逆;焦炭沉积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程度随焦炭浓度动态变化;重质组分堵塞会导致熄火,应极力避免。定量描述了高温烧结和焦炭沉积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变渗透模型燃烧带前、后的地层流动能力下降,火线推进速度变慢,燃烧带温度略有上升,结焦带宽度变窄,油墙和剩余油区温度降低,超覆程度增大。利用变渗透率火驱模型,分析储层渗透率、油藏厚度、含油饱和度,以及注气速度、注气压力、注采方式对多层火驱开发的影响。(4)选取了辽河油田某典型区块多层火驱典型井组,考虑低温氧化、热裂解和高温氧化3个化学反应阶段,求取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变渗透率火驱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研究区块最大注气速度、注气方式、注气压力、射孔层位和排液量,并分析了各参数影响开发效果的机理。
吴文炜[7](2019)在《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新疆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物性差和稠油粘度大等特点。目前主要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但随着蒸汽吞吐轮次增加,油汽比降低,后期汽窜严重,地层热损失增大,开采效果明显变差。多元热流体开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稠油增产技术,在油田现场利用燃料与空气在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中混合燃烧,并在发生器外部通过冷水降温、混合形成多种组分的高温高压多元热流体(包括热水、蒸汽、CO2和N2等),将其注入地层以开采原油,与常规蒸汽吞吐相比,多元热流体吞吐具有波及范围广、采油速度快、增产效果显着等优点。本文基于新疆浅层稠油油藏地质开发特征研究,开展了新疆稠油及其与N2、CO2、N2+CO2混合体系的流变性和PVT特性实验、高温高压驱替实验和吞吐实验,进而研究了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的增产机理。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对增产效果和气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定义气窜系数和经济油汽比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油藏数值模拟优选多元热流体开采方式,优化关键注采参数,制定合理的多元热流体热釆选井选层标准及相应的注采策略。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CO2溶解度最大,N2+CO2次之,而N2最小,且N2、CO2、N2+CO2溶解可分别使稠油粘度降低5%~18%、50%~95%和15%~40%;热水+CO2驱效果最好,250℃的采收率最高可达88%,剩余油饱和度可降至11%,热水+N2+CO2驱次之,热水+N2驱最低;多元热流体的采油速度可达冷采的1.5~3倍,为蒸汽吞吐1.2倍左右。其增产机理主要为溶解与加热降粘、扩大加热范围、增大地层压力、改变稠油流动形态等。影响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效果的因素依次是井距、层厚、注气强度、气水比、高渗带比例和注汽速度,最终确定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策略为:(1)当井距>70m时,不同浅层稠油油藏均可开展多元热流体吞吐,但要适当减小气水比;(2)当井距≤70m时,(1)新疆浅层普通稠油油藏(克浅、金003区等),建议开展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先蒸汽后多元、且多元与蒸汽轮次比例<2;(2)新疆浅层特稠油油藏(红浅、红一4扩边区等),建议开展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且多元与蒸汽轮次比例<4。
王壮壮[8](2019)在《烟道气辅助SAGD开发中蒸汽传热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稠油储量丰富,其高效开发对于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需求问题具有现实意义。SAGD技术是稠油开发的重要技术,但存在蒸汽用量大、热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具有改善SAGD开发效果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意义,在目前低油价和绿色发展的形势下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围绕蒸汽与烟道气的协同作用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SAGD开发中烟道气对蒸汽传热规律的影响认识不足,这限制了烟道气辅助SAGD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本文围绕SAGD开发中烟道气对蒸汽传热规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开展了冷凝传热、一维渗流传热和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等实验研究。首先基于蒸汽冷凝对SAGD开发的重要影响,设计并开展了基于SAGD物理模拟条件的冷凝传热实验,分析了烟道气对蒸汽冷凝传热的影响,发现烟道气的加入使蒸汽的膜状凝结特征更加显着,蒸汽冷凝效率下降,热流密度和冷凝传热系数减小,从而得到烟道气抑制蒸汽冷凝传热的认识,并以此作为烟道气影响SAGD开发中蒸汽传热规律的理论依据之一。然后利用带测温装置和隔热层的一维填砂模型开展了蒸汽和蒸汽+烟道气的渗流传热实验,发现加入烟道气使模型前端温度小幅降低1.57-4.39℃,但深部温度显着升高6.18-12.74℃,达到相同加热效果时蒸汽用量仅为纯蒸汽时的59.47%,说明烟道气能扩大蒸汽的热波及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开展了SAGD和烟道气辅助SAGD物理模拟,发现烟道气的加入能使蒸汽腔先向上“二次发育”、后横向扩展,并且腔内温度下降2-4℃,蒸汽腔波及系数提高11.3%,扩展角增大10.07°,扩展高度增加8.73%。烟道气一方面能够抑制蒸汽在上浮过程中与岩石的冷凝传热,使更多热量被携带至蒸汽腔顶部,另一方面能够减小原油与冷凝物“逆流”对蒸气上浮的阻碍,使蒸汽更快地向上传热,因此促进了蒸汽腔向上发育。最后基于对烟道气辅助SAGD开发中蒸汽传热规律的认识,提出通过注烟道气来促进蒸汽腔突破夹层的设想,并通过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探究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烟道气一方面刺穿夹层,为后续蒸汽通过夹层提供渗流通道,同时通过抑制蒸汽冷凝传热,使更多热量能够加热并通过夹层。通过对比不同夹层渗透率下注烟道气的效果,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得出该方法适用于储层与夹层之间的渗透率极差不超过30的地层条件。
曹猛[9](2019)在《海上典型普通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及技术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海上稠油储量丰富,虽然多元热流体工艺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在海上稠油的开发,但随着开发的进行,油田矿场也暴露出单井日产油量低等问题。而稠油的热流变特性和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在稠油油藏的特征评价、管理和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评价海上稠油热流变特性,明确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优化技术对策,从而完善海上稠油热采体系。本论文首先以NB原油为例,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和相变理论,明确了原油的粘温模式及特点,从临界温度和临界剪切速率两个方面形成原油流变模式划分的表征方法,并确立原油粘度与组分含量的对数模式。其次,通过多元热流体单管驱替实验明确多元热流体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作用机理,通过不同类型驱替实验明确多元热流体对原油粘温特性、流变特性和四组分的作用机理,然后展开多元热流体、蒸汽、热水实验,详细地对比分析开发指标并从热力降粘、蒸馏作用、组分转变和协同作用等方面系统地评价其开采机理。最后,基于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借助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从温度场、压力场、含油饱和度场和粘度场的展布进一步探讨多元热流体、蒸汽、热水的开发效果,并从注入方式、多元热流体组成和注入速度三个方面明确了多元热流体驱的技术对策。本文研究成果对多元热流体高效开发海上稠油油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欣迎[10](2019)在《火驱尾气回注H油藏驱油及埋存效果室内研究》文中提出新疆稠油主体开发区蒸汽开发转火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火驱生产近6年,采出程度提高19.4%,已燃烧体积的剩余油采出程度为69.9%,证实了砂砾岩油藏注蒸汽开采后期转火驱的可行性,但在火驱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产量高达2.1×106m3,尾气中含有CO2和H2S等有害气体,因此,将火驱尾气回注至油层,既可以埋存有害气体,又可以增加原油产量,对火驱及气驱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火驱尾气驱油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效果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实际生产数据,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证,首先通过长岩心实验研究不同注入气体对采收率的影响,然后计算了不同注气方式下火驱尾气的埋存效果,最后用数值模拟反推储层条件下气油相渗并与实验测得的气油相渗对比、同时对真实火驱尾气(含H2S)埋存及驱油效果进行预测。取得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气驱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出程度:水驱后CO2驱、火驱尾气驱及氮气驱分别提高采出程度23.54%、15.37%及10.81%。CO2-火驱尾气联合驱油比直接火驱尾气驱增加采出程度6.33%。2)火驱尾气埋存实验表明:在气体突破前,注入气体完全埋存于岩心中;气体突破后,交替驱部分气相被水驱出,导致埋存比大幅度低于连续驱;埋存气体以CO2和N2为主,气水交替驱对埋存CO2有利。3)数值模拟拟合推出储层条件相渗表明:储层条件下气-油相间质量传递,导致气相粘度增大、油相粘度降低,气相相对渗流能力降低、油相相对渗流能力提高;储层条件气油相渗两相共渗区更宽、残余油饱和度低、驱油效率更高。4)真实火驱尾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火驱尾气中H2S含量对原油高压物性及驱油效率影响不大,连续气驱及气水交替驱气体突破时采出气中H2S含量分别为70ppm和25ppm,远低于注入气H2S含量250ppm;气水交替驱更有利于H2S的埋存。
二、稠油油藏注蒸汽和烟道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稠油油藏注蒸汽和烟道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胜利油田稠油开发技术新进展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状况 |
1.1 油藏特点 |
1.2 开发历程 |
2 开发技术新进展 |
2.1 浅薄层超稠油HDNS开发技术 |
2.1.1 HDNS开发机理 |
2.1.2 应用效果 |
2.2 深层普通稠油化学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
2.2.1 提高采收率机理 |
2.2.2 应用效果 |
2.3 热采稠油提质增效技术 |
2.3.1 组合吞吐技术 |
2.3.2 边水稠油分类调堵 |
2.3.3 底水稠油周期采油 |
2.4 稠油化学剂降黏冷采开发技术 |
2.4.1 提高采收率机理 |
2.4.2 应用效果 |
3 面临挑战及下步攻关方向 |
3.1 稠油开发面临的挑战 |
3.2 下步攻关方向 |
3.2.1 提高动用率技术 |
3.2.2 提高采收率技术 |
3.2.3 绿色低碳开发技术 |
4 结论 |
(2)重力火驱效果影响因素及热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力火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2.1 重力火驱数值模型建立 |
2.2 油藏地质因素的影响 |
2.2.1 储层厚度 |
2.2.2 孔隙度 |
2.2.3 渗透率 |
2.2.4 含油饱和度 |
2.2.5 纵横渗透率之比 |
2.2.6 粘度 |
2.2.7 影响因素整体分析 |
2.3 开发工程因素的影响 |
2.3.1 整体规律分析 |
2.3.2 单指标极差分析 |
2.3.3 多指标方差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阶段特征及热管理方法 |
3.1 重力火驱阶段划分 |
3.2 点火启动阶段特征及热管理 |
3.2.1 合理注气速度确定 |
3.2.2 不同含油饱和度下的点火效果 |
3.2.3 低含油饱和度下的点火措施优选 |
3.3 径向扩展阶段特征及热管理 |
3.3.1 合理提速幅度的确定 |
3.3.2 排气井防止火窜 |
3.4 稳定推进阶段特征及热管理 |
3.4.1 稳定燃烧前缘模型建立 |
3.4.2 水平井趾端距注气井距离 |
3.5 热管理决策流程 |
3.6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老井的重力火驱热管理研究 |
4.1 矿场开采面临的问题 |
4.2 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影响因素取值范围 |
4.2.1 地质因素取值范围 |
4.2.2 开发因素取值范围 |
4.3 建立直井侧钻重力火驱回归方程 |
4.3.1 CMOST敏感性分析 |
4.3.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 |
4.4 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热管理效果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W区块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SAGD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
1.2.2 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
1.2.3 稠油油藏有机溶剂辅助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W区块地质概况及生产现状 |
2.1 地层层序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4 油水分布特征 |
2.5 油层温度和压力 |
2.6 流体性质及油藏类型 |
2.7 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3.1 储层建模数据准备 |
3.2 三维构造模型 |
3.2.1 层面模型 |
3.2.2 构造模型 |
3.3 沉积相模型 |
3.4 三维属性模型 |
第四章 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4.1 油藏参数设置 |
4.2 油藏模型初始化 |
4.2.1 模型描述 |
4.2.2 水体设置 |
4.3 历史拟合 |
4.3.1 全区拟合结果 |
4.3.2 单井拟合结果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分类 |
5.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
5.1.1 剖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2 剩余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
5.2.1 纵向上层间矛盾 |
5.2.2 平面非均质性 |
5.2.3 边水锥进过快 |
5.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
5.3.1 油藏地质因素 |
5.3.2 油藏开发因素 |
5.3.3 正交优化实验主控因素分析 |
第六章 蒸汽吞吐注采参数及氮气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
6.1 历史生产动态分析 |
6.1.1 蒸汽吞吐产量递减规律 |
6.1.2 全区注入产出分析 |
6.1.3 全区开发特征分析 |
6.1.4 单井生产动态分析 |
6.1.5 单井产量递减规律 |
6.2 W区块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
6.2.1 W区块注汽强度计算 |
6.2.2 W区块采液强度计算 |
6.2.3 前三周期注采参数优化 |
6.2.4 后六周期注采参数优化 |
6.3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
6.3.1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作用机理 |
6.3.2 周期注氮量及氮气注入方式优化 |
6.3.3 注氮间隔期优选 |
6.4 生产效果预测 |
第七章 蒸汽吞吐后续转SAGD开发方案研究 |
7.1 蒸汽吞吐转SAGD时机研究 |
7.2 注入介质辅助SAGD作用机理 |
7.3 辅助SAGD技术注入介质优选 |
7.3.1 烟道气、烃类溶剂改善蒸汽驱油效果物理实验研究 |
7.3.2 烟道气、烃类溶剂改善SAGD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7.3.3 基于地质情况的注入介质优选 |
7.3.4 烃类溶剂种类优选 |
7.4 SAGD直井-水平井部署方式优选 |
7.4.1 直井-水平井组合方式 |
7.4.2 直井-水平井垂向距离优选 |
7.4.3 水平段长度优选 |
7.5 正交实验优化注采参数 |
7.6 生产效果预测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火驱中的相态分布及相变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火驱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2 油气相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以化学反应特征为基础的火驱拟组分划分 |
2.1 原油的组成 |
2.1.1 传统组分 |
2.1.2 油相四组分 |
2.2 依据反应特征的拟组分划分方法 |
2.3 火驱组分划分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火驱各区带特征 |
3.1 组分划分及相态计算 |
3.1.1 组分划分 |
3.1.2 相态模拟数值计算方法 |
3.2 火驱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3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火驱区带特征分析 |
3.4 不同性质原油区带特征对比 |
3.4.1 火驱效果分析 |
3.4.2 火驱场图对比 |
3.4.3 火驱区带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态的火驱筛选与设计 |
4.1 火驱点火与持续燃烧筛选 |
4.2 火驱优势区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驱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火驱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火驱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火驱生产特征分析 |
2.1 火驱驱油机理 |
2.2 储层区带特征 |
2.3 火驱生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驱效果地质主控因素分析 |
3.1 火驱数值模型 |
3.2 地质因素对火驱的影响 |
3.2.1 含油饱和度 |
3.2.2 孔隙度 |
3.2.3 储量系数 |
3.2.4 渗透率 |
3.2.5 油层厚度 |
3.2.6 黏度 |
3.2.7 流动系数 |
3.2.8 地层倾角 |
3.2.9 地层压力 |
3.3 火驱开发经济界限指标研究 |
3.3.1 火驱开发经济指标 |
3.3.2 火驱开发经济界限 |
3.4 火驱影响因素筛选标准 |
3.4.1 储量系数筛选流程 |
3.4.2 经济界限筛选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驱效果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
4.1 井网类型分析 |
4.1.1 线性井网 |
4.1.2 面积井网 |
4.1.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
4.2 注气参数分析 |
4.2.1 注气速率 |
4.2.2 排注比 |
4.3 射孔层位分析 |
4.3.1 均质油层 |
4.3.2 正韵律油层 |
4.3.3 反韵律油层 |
4.4 火驱效果影响因素排序 |
4.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4.2 影响因素排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驱调控对策研究 |
5.1 燃烧状态调整 |
5.1.1 调整空气通量 |
5.1.2 湿式燃烧 |
5.2 平面波及调整 |
5.2.1 吞吐引效 |
5.2.2 外围接替 |
5.2.3 移风接火 |
5.3 纵向波及调整 |
5.3.1 高渗通道避射 |
5.3.2 水平井捕捉油墙 |
5.4 火驱动态诊断及调控流程 |
5.4.1 火驱动态诊断 |
5.4.2 火驱调控流程 |
5.5 火驱调控实例 |
5.5.1 区块概况 |
5.5.2 开发面临的问题 |
5.5.3 火驱调控效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稠油火烧油层技术 |
1.2.2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研究现状 |
1.2.3 火线位置监测与调控研究现状 |
1.2.4 火烧油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火烧油层的矿场实践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层火驱注气井筒参数计算模型 |
2.1 单管注空气垂直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
2.1.1 模型假设 |
2.1.2 模型建立 |
2.1.3 模拟算法设计 |
2.1.4 模拟结果分析 |
2.1.5 实例计算 |
2.2 同心双管注空气垂直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
2.2.1 模型假设 |
2.2.2 模型建立 |
2.2.3 模拟算法设计 |
2.2.4 模拟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层火驱油藏火线波及规律与位置识别方法 |
3.1 火线波及不均现象 |
3.1.1 油井受效不均 |
3.1.2 尾气分布不均,气窜特征明显 |
3.1.3 火线沿各方向推进速度差异明显 |
3.1.4 注气井吸气、温度剖面呈尖峰状特征 |
3.2 火线波及主控因素 |
3.2.1 平面波及程度 |
3.2.2 纵向动用程度 |
3.3 多层火驱火线位置识别与调控方法 |
3.3.1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
3.3.2 数学模型及求解步骤 |
3.3.3 火线前缘调控原理与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层火驱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 |
4.1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及特征区带划分 |
4.1.1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 |
4.1.2 火烧油层区带特征及划分 |
4.2 火驱油藏物性变化机理 |
4.2.1 高温作用 |
4.2.2 焦炭沉积 |
4.2.3 重质组分堵塞 |
4.3 变渗透率火驱模型 |
4.3.1 化学反应机理及模型 |
4.3.2 变渗透率火驱数学模型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多层火驱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储层渗透率 |
4.4.2 油藏层厚 |
4.4.3 含油饱和度 |
4.4.4 注气速度 |
4.4.5 注气压力 |
4.4.6 注采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渗透率火驱数值模拟在D区块的应用 |
5.1 D区块开发概况 |
5.1.1 地质概况 |
5.1.2 开发历程 |
5.1.3 开发效果评价 |
5.2 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
5.2.1 油藏模型 |
5.2.2 燃烧动力学参数 |
5.2.3 蒸汽吞吐阶段拟合 |
5.2.4 火驱阶段拟合 |
5.3 D区块多层火驱开发方案优化 |
5.3.1 最大注气量 |
5.3.2 注气方式 |
5.3.3 注气压力 |
5.3.4 注气井射孔位置 |
5.3.5 排液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蒸汽吞吐 |
1.2 蒸汽与气体复合采油 |
1.2.1 蒸汽与氮气复合采油 |
1.2.2 蒸汽与二氧化碳复合采油 |
1.2.3 蒸汽与不同气体复合采油 |
1.3 多元热流体采油 |
1.3.1 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与应用 |
1.3.2 多元热流体气窜 |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稠油油田地质开发概况 |
2.1 金003区油藏地质特征 |
2.2 金003区油藏开发特征 |
2.3 多元热流体先导性试验 |
第3章 多元热流体采油室内实验研究 |
3.1 原油组成和流变实验 |
3.1.1 原油脱水实验 |
3.1.2 原油四组分实验 |
3.1.3 原油流变性实验 |
3.2 多元热流体PVT及流变性实验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3 多元热流体驱替实验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设备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 |
3.4 多元流体吞吐模拟实验 |
3.4.1 实验目的 |
3.4.2 实验设备 |
3.4.3 实验方法 |
3.4.4 实验结果 |
第4章 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研究 |
4.1 加热降粘作用 |
4.2 溶解降粘作用 |
4.3 扩大加热范围 |
4.4 增大地层压力 |
4.5 改变稠油流动形态 |
第5章 多元热流体吞吐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
5.2 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汽窜特征分析 |
5.2.2 汽窜系数定义 |
5.2.3 井距 |
5.2.4 粘度 |
5.2.5 渗透率 |
5.2.6 高渗带比例 |
5.2.7 平面渗透率级差 |
5.2.8 韵律 |
5.2.9 垂向渗透率级差 |
5.2.10 干度 |
5.2.11 注汽速度 |
5.2.12 注汽强度 |
5.2.13 焖井时间 |
5.2.14 敏感性分析 |
5.3 多元热流体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气窜特征分析 |
5.3.2 气窜系数定义 |
5.3.3 井距 |
5.3.4 粘度 |
5.3.5 渗透率 |
5.3.6 高渗带比例 |
5.3.7 平面渗透率级差 |
5.3.8 韵律 |
5.3.9 气水比 |
5.3.10 注汽速度 |
5.3.11 注汽强度 |
5.3.12 焖井时间 |
5.3.13 敏感性分析 |
5.4 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吞吐对比分析 |
5.5 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方式优化 |
5.6 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热釆注采策略研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烟道气辅助SAGD开发中蒸汽传热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SAGD技术及其改进技术 |
1.2.3 夹层对SAGD影响及突破夹层策略研究现状 |
1.2.4 非凝析气体对蒸汽冷凝传热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烟道气对蒸汽冷凝传热影响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2.1.3 实验步骤 |
2.2 纯蒸汽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
2.2.1 冷凝块温度变化及分布 |
2.2.2 蒸汽冷凝规律 |
2.2.3 冷凝传热系数 |
2.3 烟道气对蒸汽冷凝传热影响研究 |
2.3.1 冷凝块温度变化及分布 |
2.3.2 含烟道气时蒸汽冷凝规律 |
2.3.3 热流密度与冷凝传热系数 |
2.3.4 烟道气对蒸汽冷凝传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道气对蒸汽渗流过程中传热规律影响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3.1.3 实验步骤 |
3.2 蒸汽渗流传热实验研究 |
3.2.1 蒸汽注入流量对其传热规律的影响 |
3.2.2 蒸汽注入压力对其传热规律的影响 |
3.3 烟道气对蒸汽渗流过程中传热规律影响研究 |
3.3.1 烟道气注入方式对蒸汽传热规律的影响 |
3.3.2 .烟道气注入速率对蒸汽传热规律的影响 |
3.4 烟道气辅助蒸汽驱实验研究 |
3.4.1 温度变化规律 |
3.4.2 产油规律 |
3.4.3 残余油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道气辅助SAGD开发中蒸汽传热规律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物理模型设计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设备及流程 |
4.1.4 实验步骤 |
4.2 SAGD实验研究 |
4.2.1 蒸汽腔扩展规律 |
4.2.2 SAGD生产动态 |
4.3 烟道气辅助SAGD实验研究 |
4.3.1 烟道气对蒸汽腔扩展的影响 |
4.3.2 烟道气对产油规律的影响 |
4.3.3 气体指进 |
4.3.4 气顶辅助重力驱 |
4.4 烟道气注入参数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 |
4.4.1 烟道气注入时机的影响 |
4.4.2 烟道气注入量的影响 |
4.4.3 烟道气注入方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道气辅助SAGD突破物性夹层实验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含物性夹层的SAGD实验研究 |
5.2.1 夹层封闭性 |
5.2.2 增大蒸汽注入速率 |
5.3 含物性夹层的烟道气辅助SAGD实验研究 |
5.3.1 烟道气促进蒸汽腔突破夹层 |
5.3.2 烟道气注入时机的影响 |
5.3.3 夹层渗透率的影响 |
5.3.4 烟道气作用分析 |
5.3.5 蒸汽、烟道气与夹层的协同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海上典型普通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及技术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上稠油热采方式研究现状 |
1.2.2 多元热流体工艺应用现状 |
1.2.3 稠油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4 多元热流体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上典型普通稠油热流变特性研究 |
2.1 海上典型普通稠油粘温特性 |
2.1.1 实验方案及流程 |
2.1.2 粘温半对数曲线 |
2.1.3 稠油活化能研究 |
2.2 海上典型普通稠油流变特性 |
2.2.1 流变模式的确定 |
2.2.2 拟塑性流体及其剪切稀释特性 |
2.2.3 宾汉流体及其剪切应力值 |
2.3 组分对粘度的影响 |
2.3.1 稠油四组分测定 |
2.3.2 四组分对稠油性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上普通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实验研究 |
3.1 多元热流体对储层物性的作用机理 |
3.1.1 实验仪器及实验流程 |
3.1.2 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 |
3.1.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3.2 多元热流体对稠油流变特性的作用机理 |
3.2.1 实验方案及流程 |
3.2.2 粘度特性的变化 |
3.2.3 流变特性的变化 |
3.2.4 四组分的变化 |
3.3 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实验研究 |
3.3.1 实验方案及流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上典型普通稠油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
4.1 不同热采方式开发效果对比 |
4.1.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1.2 温度场 |
4.1.3 压力场 |
4.1.4 含油饱和度场 |
4.1.5 粘度场 |
4.2 多元热流体驱技术对策研究 |
4.2.1 注入方式 |
4.2.2 多元热流体的组成 |
4.2.3 注入速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火驱尾气回注H油藏驱油及埋存效果室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砾岩油藏开发方式 |
1.2.2 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 |
1.2.3 注气埋存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第二章 样品配制及代表性检验 |
2.1 实验设备 |
2.1.1 实验装置流程 |
2.1.2 技术指标 |
2.2 实验仪器准备 |
2.3 地层流体样品的配制 |
2.3.1 样品准备 |
2.3.2 配样及检验 |
2.3.3 流体组成 |
2.3.4 目前地层流体样品高压物性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火驱尾气-CO_2联合驱油效果评价实验 |
3.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3.2 实验准备 |
3.2.1 岩心准备 |
3.2.2 流体样品准备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结果 |
3.4.1 注CO_2驱油实验 |
3.4.2 注N_2驱替实验 |
3.4.3 注火驱尾气驱替实验 |
3.4.4 火驱尾气-CO_2联合驱油实验 |
3.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火驱尾气回注储层埋存效果研究 |
4.1 气驱油埋存及组分变化规律 |
4.1.1 火驱尾气-水交替驱 |
4.1.2 火驱尾气连续驱 |
4.2 气驱油埋存量确定 |
4.2.1 埋存量确定方法 |
4.2.2 火驱尾气连续驱及交替驱埋存量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气油相渗及真实火驱尾气研究 |
5.1 常温常压气油相渗曲线 |
5.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1.2 实验准备 |
5.1.3 实验结果 |
5.1.4 实验结果分析 |
5.2 数值模拟确定气油相渗及真实火驱尾气研究 |
5.2.1 流体相态拟合 |
5.2.2 不含H_2S火驱尾气驱油实验拟合 |
5.2.3 相渗曲线对比 |
5.2.4 真实火驱尾气驱油及埋存效果预测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稠油油藏注蒸汽和烟道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胜利油田稠油开发技术新进展及发展方向[J]. 杨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1(06)
- [2]重力火驱效果影响因素及热管理方法研究[D]. 李乐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W区块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SAGD数值模拟研究[D]. 王朔.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火驱中的相态分布及相变作用分析[D]. 杜坤.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2)
- [5]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D]. 白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多层稠油油藏火烧油层机理与注采参数优化[D]. 冯乃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D]. 吴文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烟道气辅助SAGD开发中蒸汽传热规律研究[D]. 王壮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海上典型普通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及技术对策研究[D]. 曹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火驱尾气回注H油藏驱油及埋存效果室内研究[D]. 李欣迎.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