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喻与分类

论隐喻与分类

一、浅谈隐喻和范畴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燕,苏远连[1](2021)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隐喻加工认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动词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采用的认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日常交际和语篇中使用频繁的动词隐喻的教学提供经验基础。共有20位大二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隐喻句释义任务和回溯访谈,对他们采用的三类认知机制的使用频率和促成正确理解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范畴化机制、间接范畴化机制以及比较机制均在二语英语动词隐喻理解中发挥作用,其中,间接范畴化机制使用频率最高,范畴化机制则促成正确理解率最高。(2)三类间接范畴化模式在运作:中介实体直接由隐喻动词引出;中介实体由各类信息引出;中介实体不存在,抽象范畴来自各类信息。(3)共有三类比较模式:以主语为本体,通过结构映射得出共同特征;以谓语为本体、宾语为喻体,通过特征平行匹配得出共同特征;以宾语为本体,通过结构映射达成理解。(4)我们发现影响学习者认知机制运用的既有语言因素,如动词隐喻的语言特征、语境,也有非语言因素,如学习者对动词隐喻的熟悉程度等。文章最后讨论了以上结果对动词隐喻课堂教学的启示。

罗健京[2](2021)在《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文中指出“将来”概念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体认的对象。由于对其体验和认知不同,导致不光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表征,即便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不同的形式表征。英语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其认识往往不到位,这给英语教育,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Leech(2013:VIII)就曾指出时体语法范畴是英语习得者的难题。为此,我们要迎接挑战,变挑战为机遇,改善英语教育效果、提升英语教育效率,让师生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体认性。通过对已有“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研究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用法,以及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的认定及理据这五个方面。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基于语言事实提出“将来”概念的内涵和属性特征,也未专门探讨“将来”概念的生成;尚未以事件概念框架为标准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同时也未基于语义构建其连续统;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和动因的探究比较零散,尚未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整体把握;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也有待补充;关于英语中是否有将来时的探讨,也鲜有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回答和解释。鉴此,本研究立足于生成,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哲学切入,语言学着陆,探讨“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如何解释“时间”和“将来”概念?“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哪些?“时间”和“将来”概念是如何生成的?二、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如何分类?三、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是如何形式表征的?四、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在语义和语用上有哪些差异?五、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如何认定?其认知理据是什么?本研究以原型范畴、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描写和解释的方法,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出发,首先,基于“时间”概念来解释“将来”概念,探讨其属性特征,运用原型范畴、概念化和事件概念框架理论对“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的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分别进行阐释;然后,分别运用事件概念框架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分类;再后,运用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过程、机制及动因进行剖析;然后,在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语义对比的基础之上,进行语用对比;最后,在认知语言学的视域下,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进行认定,并说明其认知理据。从现实到认知到语言,对其过程的探究是创新的落脚点。我们的五个发现如下:第一,“时间”概念是认知主体用来标记“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参数,“将来”概念是认知主体在参照时点对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过程的主观设想。感知时间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时间”概念是感知时间在人类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概念。感知将来是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的过程,“将来”概念是说话人或相关的外界权威在参照时点对于参照时点之后的事件或事物的行为状态的主观设想(次范畴为:“意愿”、“打算”、“计划或安排”、“义务”、“祈使”、“假设”、“预测”、“必然”)。“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三。根据“将来”概念与参照时点的联系,“将来”概念具有“相对非体验性”、“主观性”和“二重性”的认知特征。“时间”概念的生成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不同侧面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的生成可以分为“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主体主观性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第二,在事件概念框架的视域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可以分为行为事件句、出现事件句、领有事件句、存在事件句和状态事件句这五大类和十六小类。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域下,根据“将来”概念的内涵,即情态,建构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典型成员是“情态动词+主动词”,次典型成员是“半情态动词+主动词”,边缘成员是“主动词体形式”。这一连续统可具体表示为:情态动词(will>shall)>半情态动词(be going to>be about to>be to)>主动词的体形式(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无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一般体>终止性动词一般体)。第三,“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从客观世界到概念世界,从概念世界到语言世界的隐喻或转喻映射的过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其语法化机制是发生在行为事件概念框架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隐转喻,其语法化动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包括语义的关联性、典型构式的组合成分的非典型化、语用因素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及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第四,由于六种英语中常用“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中动词原始意义的滞留,它们在“将来”性质、“将来”距离、“将来”源头上有所差异。依据“将来”性质,存在“内部将来”表达式和“外部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距离,存在“将来”距离远近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源头,存在内源将来表达式与外源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will、be going to、be to、主动词的一般体和进行体在具体的使用中应依据“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将来”距离、“将来”源头的语义差异加以语用对比,选择最恰当的英语将来表达式。第五,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一方面,英语中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将来”概念。另一方面,英语不用将来时表征“将来”概念,用过去时表征“过去将来”概念,用现在时表征“现在将来”概念和“将来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的认知理据为,一方面,“将来”概念本质上是过去或现在(参照时点)的主观设想,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符合语言生成的省力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另一方面,时态是时间表达的语法化编码;“将来”概念并没有与其对应的特定形式的存在;will并不是时标记。因此,英语中没有将来时态,但可以通过过去时和现在时表征“将来”概念。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实质。“将来”概念具有普遍性,因此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着手,对“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问题的回答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与时间相关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提高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解决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困难,丰富了英语二语学习者对于英语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与翻译技能和英语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非常重要,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吴莉,徐丹[3](2021)在《非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语方言重叠词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语言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创新是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内在动力。Hopper和Thompson提出的非范畴化理论阐释人类交际与文化沟通的两个基本原则:认知的经济性和感知的世界结构。作为自然语言的汉语方言重叠词,具有较强的认知显性效应,是验证非范畴化理论的有力佐证和深化非范畴化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黑龙江方言重叠词,发现在方言重叠词的非范畴化过程中,形态结构是语言表达形式,新功能和新语义是认知结果,隐喻和转喻是运作机制。

马倩[4](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王连柱[5](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认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侯思琪[6](2021)在《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提出从古至今,拟声词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语言系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国内外研究者对拟声词大多围绕构词类型、句法语义和修辞功能三个方面来研究,而缺少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探讨。本文以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对俄汉两种语言的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拟声词的音义关系及内部的认知机制,尝试归纳和总结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语义转移规律和特点,揭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背后的认知差异,阐释其派生趋向。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目的和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对比语言学三方面对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为拟声词概述,对拟声词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分析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范畴化标准;第四章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本章主要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进行研究;第五章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本章主要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进行对比分析,如语义转移类别、特点、机制等;第六章为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本章主要在范畴化视角下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进行研究,并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进行分析。

金叶子[7](2021)在《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上”/“t(?)iqmaq”和“下”/“t(?)y(?)m(?)k”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范畴化、隐喻、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运用这三种理论,并采用对比分析法,指出在汉维语中表趋向概念动词“上”/“下”的异同之处,进一步揭示两个民族在认知模式上的差异。文章分为六个章节依次展开论述:第一章为前言部分,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方法,明确了研究对象、语料的来源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基于范畴化理论的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对比,将汉语中表趋向概念动词“上”/“下”与维吾尔语中表趋向概念动词“t(?)iqmaq”/“t(?)y(?)m(?)k”的范畴化进行描写,展示它们的扩展脉络,对其语义来源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进而通过对比,发现二者的基本义相同,但是其他意义存在很大的差别;第三章为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的隐喻对比,分别对两组表趋向概念的动词进行隐喻义分析,从动作域映射到状态域、行为域、心理情感域以及社会关系域,并加以对比;第四章为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意象图式对比,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较为深层的理论,可以说是将隐喻、转喻机制进行整合和扩大,变为人脑认知活动中更高级更繁琐的定义以及范围。本章内容将两组动词在意象图式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对比,通过相关图示的展示,更直观的发现其不同之处;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总结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结果、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以及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不足之处。

胡燕云[8](2021)在《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语义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于多义词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义学范畴,而是拓展到认知语言学领域,主张从隐喻和转喻方面入手对多义性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作为一种极为普遍而重要的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现象,词汇多义现象在俄语多义动词中有着积极、典型的表现。本文结合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学理论,以俄语分解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多义认知语义分析。具体将主要从认知相似性和认知映射两方面探讨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路径,揭示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衍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理据及语义衍生认知机制,在认知维度下对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的相关语义问题作出较为合理和接近其语言本质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论文首先梳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动词多义性理论及其研究发展脉络,以及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认知隐喻、原型范畴、意象图式、认知域等,并对俄语分解义动词进行语义界定;其次对俄语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的认知相似性问题展开细致分析和讨论;最后结合认知映射理论探析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衍生中的三种认知映射方式和机制。本文研究厘清了俄语分解义动词不同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和认知联系,充实了俄语分解义动词的多义问题的语义研究内容,增强了有关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机制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理论探讨,有助于俄语学习者对分解义动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体现出课题研究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范瑜[9](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王鑫,陈朗[10](2021)在《规约度与恰当性对二语隐/明喻在线加工影响效应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32对经过等级评定的隐/明喻对为刺激语料,考察规约度和恰当性对二语隐/明喻在线加工的影响效应。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受试的隐/明喻理解时间和理解难易度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规约喻句比新奇喻句加工速度更快,也更容易理解;恰当性高的喻句比恰当性低的喻句加工速度更快,也更容易理解;规约度和恰当性具有交互作用:规约度效应受恰当性高低的影响,同恰当性高的喻句相比,恰当性低的喻句更容易受规约度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表明规约度和恰当性均为调节二语隐/明喻认知加工的重要因素,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应予以同等重视。

二、浅谈隐喻和范畴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隐喻和范畴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隐喻加工认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1.受试
        2.语料
        3.数据收集
        4.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三、结论与启示

(2)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规模
    1.3 研究问题及其提出的依据
    1.4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5 主要论点
    1.6 研究目的、价值和意义
    1.7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将来”概念研究数据与分析
    2.2 “将来”概念研究综述
        2.2.1 “将来”概念内涵研究
        2.2.2 “将来”概念特征研究
        2.2.3 “将来”概念生成研究
    2.3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研究综述
        2.3.1 类型学角度分类
        2.3.2 历时角度分类
        2.3.3 使用频率角度分类
        2.3.4 语义角度分类
    2.4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生成研究综述
        2.4.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机制
        2.4.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动因
    2.5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研究综述
        2.5.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义区别
        2.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辨析
    2.6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研究综述
        2.6.1 英语“时间”概念的形式表征研究
        2.6.2 英语将来时有无的研究
    2.7 评价
第三章 理论阐释
    3.1 原型范畴理论
        3.1.1 范畴化与概念化
        3.1.2 范畴与概念
        3.1.3 原型范畴
    3.2 事件概念框架理论
    3.3 概念化理论
        3.3.1 概念隐喻理论
        3.3.2 概念转喻理论
    3.4 语法化理论
        3.4.1 语法化定义
        3.4.2 语法化过程
        3.4.3 语法化机制
    3.5 理论应用
第四章 “将来”概念及其属性特征和生成
    4.1 “时间”与“将来”概念
        4.1.1 感知时间与“时间”概念
        4.1.2 感知将来与“将来”概念
    4.2 “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
        4.2.1 “将来”概念的相对非体验性
        4.2.2 “将来”概念的主观性
        4.2.3 “将来”概念的二重性
    4.3 “时间”与“将来”概念的生成
        4.3.1 “时间”概念的生成
        4.3.2 “将来”概念的生成
    4.4 小结
第五章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与形式表征分类
    5.1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的分类
        5.1.1 宿主为行为事件的行为
        5.1.2 宿主为出现事件的出现
        5.1.3 宿主为领有事件的领有
        5.1.4 宿主为存在事件的存在
        5.1.5 宿主为状态事件的状态
    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与连续统建构
        5.2.1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属性分类
        5.2.2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建构
    5.3 小结
第六章 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6.1 “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6.1.1 动词时体范畴的生成
        6.1.2 时间名词的生成
        6.1.3 时间副词的生成
        6.1.4 时间形容词的生成
    6.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6.2.1 “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6.2.2“半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半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6.2.3 “主动词体形式”的语法化
    6.3 小结
第七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
    7.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对比
        7.1.1 “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的差异
        7.1.2 “将来”距离的差异
        7.1.3 “将来”来源的差异
    7.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用对比
        7.2.1 “Will+主动词”与“be going to+主动词”的语用差异
        7.2.2 “Will+主动词”与“主动词的现在时一般体”的语用差异
        7.2.3 现在时一般体、be to、现在时进行体、be going to的语用差异
    7.3 小结
第八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及其认知理据
    8.1 时态的内涵
    8.2 英语表征“将来”的方式
        8.2.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
        8.2.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
    8.3 英语表征“将来”方式的认知理据
        8.3.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的认知理据
        8.3.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的认知理据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内容概述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历时语料来源
研究使用的电子资源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非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语方言重叠词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非范畴化理论概述
3 汉语方言重叠词研究简述
4 黑龙江方言重叠词的非范畴化分析
    4.1 AA式重叠词
    4.2 AAB式重叠词
    4.3 ABB式重叠词
    4.4 AABB式重叠词
    4.5 ABAB式重叠词
    4.6 AABC式重叠词
    4.7 ABAC式重叠词
5 结束语

(4)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定义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2.1.2 话语空间
        2.1.3 中国“和合”话语
    2.2 政治话语研究
        2.2.1 话语与政治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2.3 话语空间研究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2.3.2 相关研究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2.4.2 语言学领域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3.1.1 源流与内涵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3.3 认知识解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构成
    4.3 分析步骤
    4.4 分析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5.1 空间指示
        5.1.1 空间范畴表达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5.2 人称指示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5.2.2 指示中心——“我们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5.3 空间性隐喻
        5.3.1 容器隐喻
        5.3.2 空间隐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6.1 时间指示
        6.1.1 时间范畴表达
        6.1.2 时间“满格
    6.2 时间性隐喻
        6.2.1 旅程隐喻
        6.2.2 潮流隐喻
        6.2.3 建筑隐喻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6.3.1 “要”的时间植入
        6.3.2 “将”的时间植入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7.1 价值性隐喻
        7.1.1 色彩/画卷隐喻
        7.1.2 游戏隐喻
        7.1.3 关系隐喻
    7.2 图式化
        7.2.1 行动链图式
        7.2.2 平衡图式
    7.3 凸显
        7.3.1 句型凸显
        7.3.2 语义凸显
    7.4 转喻
        7.4.1 部分代整体
        7.4.2 整体代部分
        7.4.3 行为代行为体
    7.5 级阶调整
        7.5.1 详略度
        7.5.2 变焦
    7.6 观察点
        7.6.1 引用
        7.6.2 客观化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8.2.1 时间-空间
        8.2.2 价值-空间
        8.2.3 价值-时间
    8.3 本章小节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9.1.1 空间维度对比
        9.1.2 时间维度对比
        9.1.3 价值维度对比
        9.1.4 总体差异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9.3 本章小节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启示
    10.3 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

(5)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6)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内容
        (二)语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语义学相关理论
    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一)象似性理论
        (二)隐喻与转喻理论
        (三)范畴化理论
    三、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拟声词概述
    一、拟声词的界定
    二、拟声词的分类
        (一)自然现象类拟声词
        (二)生物类拟声词
        (三)人类活动类拟声词
        (四)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
    三、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范畴化标准
        (一)撞击类拟声词
        (二)破裂类拟声词
        (三)摩擦类拟声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一、拟声词的音义关系
        (一)拟声词的能指与所指
        (二)拟声词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间的关系
        (三)拟声词音义象似性的表现
    二、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对比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音义象似性的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
    一、拟声词的语义特质
    二、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特点对比分析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四、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机制对比分析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一、拟声词范畴化的层次体系
    二、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一)范畴化视角下俄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二)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三)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对比分析
    三、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对比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上”/“t(?)iqmaq”和“下”/“t(?)y(?)m(?)k”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对象
        (二)语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前景
    六、理论基础
第二章 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范畴化对比
    一、“上”和“t(?)iqmaq”的范畴化对比
        (一)汉语“上”的范畴化
        (二)维吾尔语“t(?)iqmaq”的范畴化
        (三)对比分析
    二、“下”和“t(?)y(?)m(?)k”的范畴化对比
        (一)汉语“下”的范畴化
        (二)维吾尔语“t(?)y(?)m(?)k”的范畴化
        (三)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隐喻对比
    一、汉维语“上”和“t(?)iqmaq”的隐喻
        (一)汉语“上”的隐喻
        (二)维吾尔语“t(?)iqmaq”的隐喻
        (三)对比分析
    二、汉维语“下”和“t(?)y(?)m(?)k”的隐喻
        (一)汉语“下”的隐喻
        (二)维吾尔语“t(?)y(?)m(?)k”的隐喻
        (三)对比分析
第四章 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意象图式对比
    一、汉维语“上”和“t(?)iqmaq”的意象图式
        (一)汉语“上”的意象图式
        (二)维吾尔语“t(?)iqmaq”的意象图式
        (三)对比分析
    二、汉维语“下”和“t(?)y(?)m(?)k”的意象图式
        (一)汉语“下”的意象图式
        (二)维吾尔语“t(?)y(?)m(?)k”的意象图式
        (三)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工具书类
    二、专着类
    三、期刊论文类
    四、硕博论文类
附录一
附录二: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语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三、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新意
    五、论文结构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 俄语动词多义认知分析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俄语动词多义的认知语义衍生
        一、多义性概述
        二、俄语动词多义性
        三、俄语动词认知语义衍生
    第二节 动词语义衍生相关认知理论
        一、认知隐喻
        二、原型范畴
        三、意象图式
        四、认知域
    第三节 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分析
        一、分解义动词的界定
        二、分解义动词语义差异分析
        三、分解义多义动词的认知语义原型
        四、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衍生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相似分析
    第一节 认知相似性概析
    第二节 认知相似性的语义功能
        一、认知突显功能
        二、认知语义互动功能
    第三节 分解义动词多义认知相似性类型
        一、动作实现方式相似
        二、动作结构特点相似
        三、动作结果相似
        四、动作心理感受相似
        五、动作复合协同相似
        六、动作相关事物的相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映射分析
    第一节 认知映射概析
        一、认知映射界定
        二、认知映射的特点
    第二节 认知映射的功能
        一、意象图式转移功能
        二、认知语义迁移功能
    第三节 分解义动词多义认知映射的类型
        一、由一具体域向另一具体域映射
        二、由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
        三、由具体域向抽象性质具体域映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
        2.1.1 习语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2.2 习语研究概述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问题
        3.2.2 具体方案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4.1 习语的生成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4.2 习语的原型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4.3 习语的理解
        4.3.1 习语的加工
        4.3.1.1 传统观
        4.3.1.2 组构观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4.3.2 习语的理据
        4.3.2.1 隐喻理据
        4.3.2.2 转喻理据
        4.3.2.3 象征理据
        4.3.2.4 整合理据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5.2.1 形式变异
        5.2.1.1 词汇变异
        5.2.1.2 语法变异
        5.2.2 语义变异
        5.2.2.1 一词多义
        5.2.2.2 歧义
        5.2.2.3 意义改编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5.3.1 结构改编
        5.3.2 字面场景操控
        5.3.3 主题指示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5.3.5 歧义和双关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6.2 句法动因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6.3 语义动因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6.3.3.1 横向关联
        6.3.3.2 纵向关联
    6.4 语用动因
        6.4.1 交际需求
        6.4.2 基于使用
    6.5 整合动因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7.1.1 可识别性
        7.1.1.1 激活概率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7.1.1.3 概念启动
        7.1.2 功能性
        7.1.3 兼容性
        7.1.4 语法性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7.2.1 言语社区
        7.2.2 文化层次
        7.2.3 共享知识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8.1.1 语言定势
        8.1.2 社会定势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8.2.1 图式要素
        8.2.2 图式解读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8.3.1 一个假说
        8.3.2 双向动力
        8.3.3 三个阶段
        8.3.4 两条原则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谈隐喻和范畴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隐喻加工认知机制研究[J]. 陈海燕,苏远连.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06)
  • [2]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D]. 罗健京.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非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语方言重叠词的认知研究[J]. 吴莉,徐丹. 外语学刊, 2021(05)
  • [4]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侯思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汉维语表趋向概念动词“上”/“t(?)iqmaq”和“下”/“t(?)y(?)m(?)k”认知对比研究[D]. 金叶子.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语义探析[D]. 胡燕云.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规约度与恰当性对二语隐/明喻在线加工影响效应实证研究[J]. 王鑫,陈朗. 外语教学, 2021(0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