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蚕种孵化发育不良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辜柔[1](2020)在《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文中认为血吸虫病作为一种流行范围广、传染速度快、危害性大的疾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我国流行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因其自然、社会原因,徽州地区长期遭受血吸虫病的肆虐。此病已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号召下,1951年徽州地区开始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1~1954年是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起步阶段:成立了专门的防治机构,培训医疗卫生队伍,调查疫情,并初步开展“两管”一灭与治疗工作。1955~1957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初步发展阶段: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进一步加强粪管工作,组建经常性的查螺灭螺队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动了血防工作的发展。1958~1960年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大跃进阶段。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徽州地区在血防上出现浮夸风和瞎指挥风,导致了疫情的反弹。1961~1965年是血吸虫病防治的调整时期:纠正“大跃进”的错误,确定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流行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加强生产生活的防护工作,并发动群众开展了灭螺歼灭战,血防逐渐恢复了正常化。1966~1978年是血吸虫病防治从低潮到再兴阶段: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血防机构被裁剪,血防人员下放,血防工作陷入了低潮;1970年,在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1970(2)号和1970(49)号文件的指导下,徽州地区重新建立健全各级血防组织,积极培训血防骨干队伍,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坚持反复查螺灭螺,加强“两管”。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在徽州地区掀起,血防工作进入了再兴阶段。1978年,徽州地委宣布,全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仍取得良好的成效:到1978年,全区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人民体质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环境卫生大为改善。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给我们留下了经验,即执政党要发挥组织优势,建立严密的血防领导体系;要建立高效有序的联防联控机制;要坚持宣传动员、群防群治;要积极进行医学创新。徽州地区历时20多年的血防,有成功,也有失误,虽然曲折,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们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党和政府正是总结了历史上疫情防治的历史经验,开展联防联控,建立了严格有效的防控防治体系,使中国能逐步控制疫情的蔓延,不仅为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也为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治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答卷。
高显婷[2](2019)在《内蒙古柞蚕种保护工作现状及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柞蚕业是内蒙古特色和支柱产业,是精准扶贫的优质项目,但柞蚕种保护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柞蚕种保护是柞蚕良种繁育的重要环节,保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柞蚕生产,为此,本文从柞蚕种茧保护时期、柞蚕种暖种时期、柞蚕卵保护时期3个阶段分析了内蒙古柞蚕区柞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在保种中各相关环境因子的影响,并提出了保种技术面临的困难,以期人们思考并找到更加完善的高寒地区保种技术。
张玲瑜[3](2019)在《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是我国最严重的地方病之一,其危害性极大,被称为“危害六生”,即危害生产、生活、生命、生长、生育、生趣。新中国成立前,受血吸虫肆虐严重的地方,常常出现村毁人亡、田地荒芜的残破景象,给城乡民众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一直以来,长江流域都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特别是太湖流域、江苏吴县到浙江嘉兴一带的地区灾害最为突出。位于该区域中心地带的昆山县更是全国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面积最广、患者最多的县,甚至位列全国十大血吸虫流行最严重县之首。本文试图从昆山所藏的血防资料入手,对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展开分析,以期对卫生的现代化有所讨论。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血吸虫病在昆山的流行状况,包括流行程度、流行原因以及危害,为第二章的防治工作作原因和原理上的解释。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具体讨论昆山在中央与地方的领导下如何开展血防工作,分析血防组织的建立过程,血防宣传与动员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消灭钉螺、粪水管理、查病治病与耕牛防治的具体情况。第三章讨论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的绩效与经验,具体分析血防宣传、灭螺、治疗、粪水管理以及巡回合作防治等血防措施对昆山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破除迷信、麻痹思想、改善环境卫生、民众体质的增强与改进社会关系。并且,昆山作为全国较早开展血防的地区,其取得的经验对于全国的血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语部分是通过对昆山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探讨,思考中国疾病防治与卫生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昆山血吸虫病的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其经验对全国的血防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与全面消灭血吸虫病及实现昆山卫生现代化的目标存在一定距离。
冯杰[4](2018)在《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文中认为疫病是导致养羊业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养羊业存在疫病隐患及威胁、找出其流行传播途径,为兽医防疫部门实施源头控制、精准有效免疫提供依据和措施,这对推动高原山地种草养羊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防止动物疫病所致公共卫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采用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方法,对贵州规模养羊场山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蓝舌病、羔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等疫病进行抽样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0.66%(115/227只份)、蓝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38.69%(53/137只份)、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49.44%(133/269只份)、亚洲I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7.47%(47/269只份)、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77只份)、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平均阳性率0%(0/155只份)、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5.91%(67/421只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23.28%(98/421只份)、山羊痘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7.62%(189/328)、布鲁氏杆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4只份)、弓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75.00%(3/4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羊小反刍兽疫病原平均阳性率50.00%(4/8只份)、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平均阳性率28.57%(2/7只份)、蓝舌病病原平均阳性率14.82%(4/27只份)、魏氏梭菌病原阳性率100.00%(1/1只份)、附红细胞体病原阳性率100.00%(2/2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说明贵州山羊存在小反刍兽疫病毒、魏氏梭菌、支原体、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由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可判定贵州省山羊产业存在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等疫病威胁。因此,在深入做好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防控基础上,将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山羊痘作为贵州山羊重点防制疫病净化目标,制定免疫程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程序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以规模养羊场或以乡镇为单位,推行疫病净化工作,逐只进行病原检测,清除带毒、带病羊只,进而减少养羊业的养殖风险。
邱国祥,钟苏苑,王先燕,胡智明,张桂玲,张化成,文字威,晏育伟,曹真铭,黄嫔,郭定国,孙京臣[5](2017)在《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研制及应用于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热空气处理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通过相对湿度在50%以下的高温环境破坏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与核酸结构而达到灭菌效果。以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为目标,研制出一种专门用于蚕种消毒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该设备采用导热系数、阻燃等级高的双面不锈钢板聚氨酯保温夹心材料,应用双加热控温技术为蚕种容纳室内提供精确稳定的目的温度,以确保干热空气处理的消毒效果和蚕种安全,设备单次处理蚕种的最大容量为600大张种(1大张蚕种相当于4张市售蚕种)。将家蚕一代杂交种置于该设备中以46℃干热空气处理60 min,对微孢子虫进行灭活消毒,当供试蚕种含家蚕微孢子虫的病卵率为22.35%69.83%时,其防治效果达到93.98%98.79%,而对病蛾率约30%的超毒批蚕种的防治效果达到97%99%;在该设备中进行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其孵化率及幼虫饲养的产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与未处理组相比无显着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可应用于蚕种生产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干热空气对家蚕微孢子虫的杀灭效果显着,且对蚕种的生产性能无显着不良影响。
谭福洋[6](2018)在《广西武鸣基地家蚕原种繁育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生产、供应广西全区的家蚕原种,原种繁育技术对广西蚕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全新的原种繁育武鸣基地落成后并投产,新的蚕种繁育模式在武鸣基地得到实践。文章在总结现有家蚕原种繁育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归纳相关技术性问题和不足,提出家蚕原种繁育的新方法,为广西家蚕原种的繁育技术革新、广西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广西武鸣家蚕原种基地的生产面临的问题有:原种繁育技术工序繁琐,人力物力投入大;养蚕制种技术要求高;桑蚕用具老旧;桑园病虫害严重,桑叶质量不整齐;新技术更新和落实不到位;生产管理较混乱等。这些问题对原种生产的成本,产量和效益方面都有阻碍作用,将会影响整个桑蚕业的长远发展。文章针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结合实践生产的改进效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技术上改革消毒和制种技术,简化操作或更改模式实现高效省力化,因地制宜,调整管理,提高人力价值,减少人力使用;推广新型蚕具,淘汰老旧蚕具,开展蚕具更新培训,有效辅助生产,降低成本;制定严格技术规章与要求,完善管理规程制度体系,落实生产,提高管理效率;桑园技术种植合理分布,结合当地特点防虫防病,以提供优质桑叶为主要任务。生产实践中问题较多,要完成对各项问题的改善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摸索。
黄扬玉[7](2018)在《亚热带桑蚕原种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蚕丝生产国,广西更是我国乃至世界亚热带蚕丝产业最大生产基地,时至2015年桑蚕茧和生丝产品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6%和33%。蚕种是蚕业生产的最重要物质基础,蚕种繁育是蚕业生产一项重要的工作。桑蚕现行繁育制度是原原蚕、原蚕和普种蚕的三级饲养以及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和普通种的四级制种技术。本文通过对以广西为代表的亚热带蚕区的现行当家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的母种、原原种、原种等桑蚕品种的长年繁育与研究观察,并通过3种不同催青方法进行催青以及不同温度种茧保护、蚕蛹与雌蛾冷藏冷藏调节发蛾的制种技术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首次系统总结并描述亚热带桑蚕当家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的母种、原原种的“932”、“7532”、“湘晖”、“芙蓉”、“8810”和“8711”及其原种的品种特性及繁育技术。2.明确了含有多化性血统的桑蚕品种更适用于两段催青法。尤其是“932”、“7532”母种和原原种采用两段催青法,利用偏高的催青温度与长光照等条件就更能保持品种原有特征特性,否则在制种时容易产生不越年卵和不良卵。3.在对交品种发蛾调节的蚕蛹冷藏与雌蛾冷藏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桑蚕品种均表现出蚕蛹比蚕蛾更适合冷藏,尤其是“932”品种的母蛾对低温更为敏感,在生产上对交品种的发蛾调节时应尽量避免雌蛾冷藏,否则所生产蚕种往往容易出现叠卵多、产附不整齐,产卵量减少等现象发生。4.亚热带桑蚕原种繁育中微粒子病的防控尤其重要,在严格原蚕饲养和制种环节的消毒防病技术、防止野外昆虫交叉感染措施外,原蚕饲养中桑叶全程浸泡消毒技术及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对微粒子病的防治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在多雨等潮湿季节要谨慎使用。
万心[8](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田东升[9](2016)在《清代东北柞蚕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明代中期,山东地区的柞蚕业技术逐步发展完善。清朝中期,这一技术由山东移民传入奉天沿海地区,并在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下逐渐壮大起来。清代东北的柞蚕业主要经历了初步发展、持续发展和进一步传播三个主要阶段。早期东北柞蚕生产水平较低,初步形成沿海产业区域;近代东北开埠后,出现了专门柞蚕业产区,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柞蚕业生产体系;光宣时期,柞蚕生产技术由奉天传播到吉林、黑龙江地区,拓宽了东北柞蚕业生产的区域范围。由此可见,清代东北柞蚕业经历了由山东地区向辽南沿海及内陆极少部分地区,再到奉天东部、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的传播过程,有力的促进了清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蚕业科技的进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对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学术史进行介绍,并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界定也加以明确。正文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柞蚕业自山东地区传入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清代东北地区丰富的柞树资源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构成柞蚕业开展的前提;同时,柞蚕业生产技术也已基本发展成熟。在此基础上,山东移民率先将柞蚕生产技术传播到东北地区。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清代东北地区柞蚕业初步发展的概况及特点。早期东北柞蚕业生产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出现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柞蚕业城镇,但因发展时间尚短,具有生产力水平较低、范围较小且分布不均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东北开埠之后柞蚕业持续发展阶段的概况及影响,并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归纳。商埠机制下新的市场条件、先进生产方式的引进与近代蚕丝贸易的兴盛,使柞蚕业的发展迎来新契机。柞蚕业地域分布持续拓展,柞蚕缫丝业和织绸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第四部分,主要针对清代东北柞蚕业在光宣之际进一步传播阶段的概括进行概述。除对奉天传统蚕业区的情况进行概述外,另以吉黑地区为重点,着重探讨柞蚕业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情况。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具体结论的综合性论述。
蒋龙元[10](2014)在《家蚕冷藏浸酸蚕种的盐酸刺激量承受力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家蚕冷藏浸酸蚕种对盐酸刺激量的承受能力,以液温47.8℃、比重1.093、内含2%甲醛、浸渍6.5 min的盐酸刺激量为对照,以明虎A系和B系为供试品种,设置49.0、50.2和51.4℃3种盐酸液温,1.096、1.099和1.102共3种盐酸比重,9.0、11.5和14.0 min 3个盐酸浸渍时间,4%、6%和8%3种酸液中的甲醛浓度,分别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冷藏浸酸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蚕品种(系)间对盐酸刺激量的适应范围有较大差异,但整体倾向于适宜刺激量大于上述对照刺激量。蚕种对盐酸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当盐酸液温51.4℃时,蚕卵表现出死卵和迟发育卵增加等发育不良影响;而甲醛浓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微弱。在现行47.8℃盐酸液温条件下,盐酸比重增至1.099或盐酸浸渍时间延长至11.5 min(明虎B系),能够显着提高调查品种的实用孵化率,降低催青过程中的死卵发生率。
二、春季蚕种孵化发育不良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季蚕种孵化发育不良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概念释义 |
一、徽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一)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历史记载及流行范围 |
1.有关血吸虫病的历史记载 |
2.血吸虫病流行范围 |
(二)徽州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
1.气候因素 |
2.地貌因素 |
3.灌溉水田多 |
4.卫生环境差 |
5.防范意识弱 |
(三)徽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1.人口大量死亡、房屋倒塌、农田荒芜 |
2.劳动力减少,人们生活贫苦 |
3.青年人身体素质弱,削弱国防力量 |
二、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历程 |
(一)1951~1954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起步 |
1.成立专门的防治机构,培训医疗卫生队伍 |
2.调查研究,摸清重点 |
3.初步开展“两管”一灭与治疗工作 |
(二)1955~1957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初步发展 |
1.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统一开展粪管工作 |
2.组建经常性的查螺灭螺队伍 |
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三)1958~1960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大跃进” |
1.掀起大规模的灭螺突击运动 |
2.设立巡回治疗组,缩短治疗疗程 |
3.兴起了“水改旱”的高潮 |
(四)1961~1965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调整 |
1.进行普检,集中救治急慢性患者 |
2.加强生产生活的防护工作 |
3.发动灭螺歼灭战 |
(五)1966~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的低潮与再兴 |
1.血吸虫病防治陷入低潮(1966~1969) |
2.血吸虫病防治的再兴(1970~1978) |
三、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和经验 |
(一)1951~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 |
1.全区基本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
2.人民体质增强,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
3.疫区展现新貌,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
(二)1951~1978年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经验 |
1.成立严密的血防领导体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2.各部门协同作战,建立高效有序的联防联控机制 |
3.采用群防群治策略,发挥群众力量 |
4.坚持宣传教育,坚定大众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决心 |
5.进行医药医学创新,贯彻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内蒙古柞蚕种保护工作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柞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
1.1 柞蚕种茧保护时期 |
1.2 柞蚕种暖种时期 |
1.3 柞蚕卵保护时期 |
2 保种技术中环境因子的分析 |
2.1 柞蚕种茧保护时期 |
2.2 柞蚕种暖种时期 |
2.3 柞蚕卵保护时期 |
3 保种技术面临的困难及思考 |
(3)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概述 |
三、资料利用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框架及创新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昆山血吸虫病的流行 |
一、血吸虫病在中国的发现与流行 |
二、血吸虫病在昆山的流行 |
三、昆山血吸虫病的危害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昆山血吸虫病的防治 |
一、血防组织的建立 |
二、血防的宣传与动员 |
三、消灭钉螺与粪、水管理 |
四、查病治病与耕牛防治 |
第三章 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的绩效与经验 |
一、血防宣传与迷信、麻痹思想的破除 |
二、灭螺、“两管”与卫生环境的改善 |
三、血吸虫病治疗与民众体质的增强 |
四、巡回合作防治与社会关系的改进 |
结语 血吸虫病防治与中国卫生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贵州省山羊产业现状及其疫病防控研究进展 |
1.1.1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自然资源 |
1.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山羊品种资源 |
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举措及成就 |
1.2.1 主要举措 |
1.2.2 主要成就 |
1.3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存在的问题 |
1.3.1 企业带动能力弱 |
1.3.2 肉羊育种目标尚未明确 |
1.3.3 草料供应不平衡,季节草料不足现象十分突出 |
1.3.4 日粮搭配不科学,营养不足现象十分普遍 |
1.3.5 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销售难 |
1.3.6 产业服务方式单一,产业支撑力度不够 |
1.3.7 防疫能力不够,重大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
1.4 当前威胁羊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 |
1.4.1 小反刍兽疫 |
1.4.2 蓝舌病 |
1.4.3 口蹄疫 |
1.4.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1.4.5 羊痘 |
1.4.6 羊传染性脓疱病 |
1.4.7 梭菌性疾病 |
1.4.8 羊弓形虫病 |
1.4.9 羊附红细胞体病 |
第二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血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羊血液样本的采集 |
2.1.1.2 检测试剂 |
2.1.2 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小反刍兽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
2.2.2 蓝舌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3 口蹄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4 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5 山羊痘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6 弓形体并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7 布鲁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小反刍兽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2 蓝舌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3 口蹄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4 传染性胸膜肺炎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5 山羊痘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6 羊弓形虫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7 布鲁氏杆菌风险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病原学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检测结果 |
3.2.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5 山羊蓝舌病病原检测结果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5 山羊蓝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病原学检测结论 |
第四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防制措施及对策 |
4.1 整体防制措施及对策建议 |
4.1.1 加强组织领导 |
4.1.2 建立种羊和羊只准入制度 |
4.1.3 科学合理使用优质疫苗 |
4.1.4 全面推进程序免疫 |
4.1.5 全面推进免疫效果监测 |
4.1.6 建立动物疫病控制大数据信息平台 |
4.1.7 实施疫病净化行动计划 |
4.2 主要疫病防制技术措施 |
4.2.1 山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2 山羊口蹄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3 山羊痘防治措施 |
4.2.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
4.2.5 羔羊口疮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6 山羊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
4.2.7 养殖场户春季羔羊痢疾防治措施 |
4.2.8 母羊流产的综合防治措施 |
4.2.9 山羊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
4.2.10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
全文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研制及应用于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的基本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1.1 设计方案 |
1.1.1 设备基本结构和技术指标 |
1.1.2 设备的结构和材料规格 |
1.2 设备的制热工作原理 |
1.3 设备的创新改进 |
1.3.1 设备材料 |
1.3.2 蚕种容量及旋转方法 |
1.3.3 双加热控温技术 |
1.3.4 机组配置有两用蒸发器 |
1.4 设备容纳室的温度均匀度测试 |
2 应用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效果试验 |
2.1 试验方法 |
2.1.1 实验室制备供试蚕种 |
2.1.2 原蚕区制备供试蚕种 |
2.1.3 供试蚕种干热空气处理 |
2.2 调查项目 |
2.2.1 病蛾率调查 |
2.2.2 病卵率调查 |
2.2.3 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
2.2.4 数据处理 |
2.3 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 |
2.4 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6)广西武鸣基地家蚕原种繁育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桑蚕业概况 |
1.1.1 省力化技术应用概况 |
1.1.2 机械化概况 |
1.1.3 信息化概况 |
1.2 广西桑蚕现状 |
1.2.1 广西桑蚕业 |
1.2.2 广西家蚕原原种概况 |
1.2.3 广西原种及蚕种制造概况 |
1.2.4 广西桑蚕病害和防治概况 |
1.2.5 广西桑树栽培技术概况 |
1.2.6 广西桑蚕业特色副产品概况 |
1.3 文章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广西家蚕原种繁育技术现状与问题 |
2.1 消毒技术 |
2.1.1 蚕室消毒 |
2.1.2 桑叶消毒 |
2.2 养蚕技术 |
2.2.1 收蚁 |
2.2.2 饲养技术和要求 |
2.2.3 蚕期的综合防病 |
2.3 制种技术 |
2.3.1 上簇采茧以及种茧保护 |
2.3.2 制种 |
2.4 原种繁育生产问题 |
第三章 广西家蚕原种繁育技术新模式推出应用 |
3.1 生产模式优化以及人员优化 |
3.1.1 优化生产模式 |
3.1.2 原种繁育基地添加小蚕共育模式 |
3.1.3 实践成效 |
3.1.4 实践优点 |
3.2 新蚕具的投入使用 |
3.2.1 旧蚕匾 |
3.2.2 新蚕匾 |
3.2.3 新旧蚕匾对比优点 |
3.2.4 上簇实用 |
3.3 机械化的投入探索 |
3.3.1 消毒桑叶 |
3.3.2 切桑机的投入使用 |
3.4 新模式的实际生产缺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亚热带桑蚕原种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蚕桑产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
1.2 亚热带桑蚕产区蚕种特性和繁育技术现状 |
1.2.1 亚热带桑蚕产区自然气候以及桑蚕产业特点 |
1.2.2 亚热带蚕桑产业特点 |
1.2.3 亚热带桑蚕蚕种特性和繁育技术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的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原种的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 |
3.1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的繁育制度 |
3.2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原种的特点 |
3.2.1 亚热带桑蚕原原母种的性状特点 |
3.2.2 亚热带桑蚕原种的特点 |
3.3 亚热带桑蚕原种繁育技术研究 |
3.3.1 原种催青技术研究 |
3.3.2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催青标准 |
3.3.3 亚热带桑蚕广西原种饲养技术 |
3.3.4 亚热带桑蚕原种上蔟与制种技术 |
3.4 亚热带桑蚕母种、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 |
3.4.1 桑蚕原原种繁育特点 |
3.4.2 优良种性的保持与提纯复壮技术 |
3.5 小结 |
4 亚热带桑蚕普种“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的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内容 |
4.2.1 桑蚕普种“两广二号”的特点及繁育技术 |
4.2.2 桑蚕普种“桂蚕2号”的特点和繁育技术研究 |
4.3 小结 |
5 亚热带桑蚕原种生产的微粒子病防治体系 |
5.1 引言 |
5.2 研究内容 |
5.2.1 微粒子病危害症状 |
5.2.2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 |
5.2.3 养蚕、制种环境净化技术 |
5.2.4 野外昆虫与原种微粒子病交叉感染关系研究 |
5.2.5 桑叶全程消毒与漂洗技术 |
5.2.6 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
四、流行史 |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
一、政府“缺位” |
二、医疗界无奈 |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
一、调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 |
三、全面防治 |
四、巩固成果 |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
二、解病人之所难 |
三、吃苦耐劳 |
四、把病人当亲人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清代东北柞蚕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与背景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东北地区柞蚕业引入的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1.柞树资源 |
2.气候条件 |
(二)社会条件 |
1.技术进步 |
2.移民的传播作用 |
二、东北地区柞蚕业的初步发展 |
(一)奉天地区柞蚕业的初步发展 |
(二)柞蚕业初步发展时期的特点 |
1.地域分布的扩散 |
2.产业区域的不均衡分布 |
三、东北地区柞蚕业的持续发展 |
(一)柞蚕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
1.农业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
2.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的进步 |
3.政策环境的支持 |
4.对外贸易的促进 |
(二)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展 |
1.盖平、安东地区 |
2.宽甸、岫岩地区 |
3.其他地区 |
(三)柞蚕业持续发展的社会影响 |
1.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
2.丰富对外贸易的种类 |
四、东北地区柞蚕业的进一步传播 |
(一)光宣之后的奉天柞蚕业 |
1.传统蚕业区域的发展 |
2.其他蚕业区域的发展 |
(二)吉林地区柞蚕业的创设 |
1.宣传工作与动员的开展 |
2.产品的生产与收售 |
3.技术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
(三)黑龙江地区柞蚕业的开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家蚕冷藏浸酸蚕种的盐酸刺激量承受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材料 |
1. 2 试验方法 |
1.2.1试验蚕种的处理 |
1.2.2试验设置 |
1.2.3盐酸浸渍时间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
1.2.4盐酸浓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
1.2.5盐酸液温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
1. 2. 6盐酸溶液中甲醛浓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盐酸浸渍时间对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 |
2. 2 盐酸浓度对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 |
2. 3 盐酸液温对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 |
2. 4 盐酸溶液中甲醛浓度对蚕卵实用孵化率的影响 |
3 小结 |
四、春季蚕种孵化发育不良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徽州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1951~1978)[D]. 辜柔.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2]内蒙古柞蚕种保护工作现状及思考[J]. 高显婷. 养殖与饲料, 2019(04)
- [3]建国后昆山血吸虫病防治研究[D]. 张玲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D]. 冯杰.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5]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研制及应用于预防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效果[J]. 邱国祥,钟苏苑,王先燕,胡智明,张桂玲,张化成,文字威,晏育伟,曹真铭,黄嫔,郭定国,孙京臣. 蚕业科学, 2017(06)
- [6]广西武鸣基地家蚕原种繁育现状与对策[D]. 谭福洋. 江苏科技大学, 2018(12)
- [7]亚热带桑蚕原种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D]. 黄扬玉. 广西大学, 2018(06)
- [8]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清代东北柞蚕业发展研究[D]. 田东升.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家蚕冷藏浸酸蚕种的盐酸刺激量承受力试验[J]. 蒋龙元. 中国蚕业,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