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葛文逸[1](2021)在《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以N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固定资产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运行和发展的硬件基础,其管理能效的高低尤为重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和特点,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对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准确,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顾娇妮[2](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刘仰跃[3](2020)在《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昆明某校为研究样本》文中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衡量学生学习和发展是否得到促进的标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更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而当前聚焦于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的政策,要求全国各地保障、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同时提高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培智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三大教育之一,越来越多的中、重度的智力障碍儿童走进培智校园接受教育,高入学率以及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导致当前培智学校的学生以中、重度的智力障碍学生为主,提高培智教育的质量更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生活语文作为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对学生适应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寻找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者通过收集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表,进行统计得出常见的各评价指标并编制成调查问卷,对生活语文教师进行调查得出本研究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的两个一级指标和六个二级指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确定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的各二级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并对各二级指标及具体的评价内容进行权重赋值,作为本研究观察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工具。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对生活语文教师的访谈,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活语文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家长的因素以及培智学生自身因素。为了提高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者根据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生活语文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4](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王惠琴[5](2019)在《高校问责制实施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问责作为公共管理领域中进行责任追究、过失惩治的有效手段,由于社会对质量和成本的关注而引入高校的发展中。高校问责制的实施对保障教育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对高校的期望、促进高校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校问责的关心已经从要不要进行问责转变为怎样更加有效地实施问责。有效性问题是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高校问责制的实施。本研究旨在已有问责领域的理论构建经验上进一步完善对其有效性的认识阐释,论述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含义、影响因素、实现条件的保障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判断的问题。第一,在综合分析多学科中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发现有效性关乎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行为的规范、目标实现及效果,联系问责的相关理论,可知高校问责制实施的有效性有三方面含义。其一为制度有效性:高校问责制的合法性、惩罚性和约束性;其二为执行过程有效性:高校问责制执行过程中产生有效的行动,如管理有效、决策正确和程序合理;其三为结果有效性:达成其预先所规划的问责目标及达到以功能实现为主的问责结果长效性。第二,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受到实施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如高校问责制对问责要素规定是否明确、制度是否完整和协调;主体因素,如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不同行动者的个人偏好和行为偏好。行动情境中的影响因素有各参与者所获得的信息、所处的位置、当下所采取的行动以及未来行动趋势;结果评价的影响因素指在结果评价中以何种价值尺度衡量高校问责制实施的结果以及评价者对实施阶段的重视程度。第三,有效问责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以此强化公众意识、制定可有效实施的制度、确立有的放矢的目标依据;在其被参与者实施的过程需要确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人员的素质保障、相关问责文化的氛围保障;促进高校问责制问责效果及其长效性的实现也很重要,而促进高校进行自愿问责、落实反馈机制是实现其执行效果长效性的有效措施。第四,建立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机制,用以判断高校问责制的实施是否有效。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是全过程的、重视最终问责效果的、旨在改进实施的评价。评价的首要目的就是监控高校问责制实施的价值取向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校问责制的问责目标。而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构建以及对评价过程中人员培训、评价信息整理及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论述旨在为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构建实施的机制。可用于评价的标准有目标标准、效率标准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标准,对应这三种标准,可进行评价的方式有以目标实现为基点的评价方式、重视制度实施全过程的评价方式与以个人观点为准则的评价方式。
朱婷婷[6](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政治生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思想政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部分,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实现,关乎着德育的成败,关乎着学生是否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极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是以深圳龙城高级中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目前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即良好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与原因,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具体来说,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从理论与实际需要两个方面揭示提高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借鉴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探究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为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概述。通过对教学有效性相关理论的梳理,建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以深圳龙城高级中学为例;第二部分是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良好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是提高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第一,从教师角度,教师应提高教学素质与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建立有效的学科课堂规范、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互动、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增强政治课堂吸引力、掌握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第二,从学生角度,学生应主动激发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动机、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能力、养成思想政治学科反思习惯;第三从教学环境角度,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熏陶,主要有班级时政知识的隐性传递、家校共同教育的有效搭建。
陈爱香[7](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青年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生力量。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强、情怀深、思想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本研究从“是什么”角度深度论说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和理论依据,从“为什么”角度探究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从“怎么办”角度探讨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可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度论述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相关问题。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通过自主发展和学校、院系、政府促进而增强教学责任意识、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优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以及达到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状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包括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过程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鲜明特征体现为目标指向上具体性与多元性相统一、发展内容上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发展动力上内驱力与外推力相统一、发展过程上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发展性质上教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青年教师扮演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实施有效教学和实现教学学术性的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安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矛盾、加速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以及打赢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攻坚。科学梳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根本,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学说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论述之中;坚持以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传承,合理继承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功能、教师教学功能和教师素质等理论中蕴含的教学发展思想;坚持以西方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借鉴,辩证吸收古希腊教育家、中世纪教育家、近代和现代西方教育家之教学发展思想精华;坚持以当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主体,以当代教师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学学术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直接理论依据,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创新。全面论说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包括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教学改进意识、教学实效意识和教学发展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时事政治知识和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准备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以及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教学方法合理选用、教学效果显着改善)。客观审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培训逐步健全、措施逐步完善、效果逐步显现,但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发展满意度、教学责任意识、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现状不很理想并存在问题。造成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思政课青年教师主体努力不够、高校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院系培养与帮扶措施有待加强、政府相关政策与投入尚待落实。全面探寻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可行对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根本在于主体努力,要增强教学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知识学习、重视教学能力提高、落实课后教学反思、开展教学学术攻坚、加强教学人格修为;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保障在于学校作为,要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完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院系支持,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改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实施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帮扶团队、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氛围;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条件在于政府助力,要加强政策落实与评价、提高经费投入精准度、加强项目宣传与推广。
贺光明[8](2019)在《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努力提高和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的关键工作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进行心理学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可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实践指导,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正确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切与灵活选用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为: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构建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是合规律性、知情意行统一性、民主平等性、情感互动性和自我内化性。心理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依据,体现为:依据积极心理学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设立教育目标,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选择教育内容,依据建构主义心理学选用教育方式方法,依据态度心理学优化教育过程,依据道德心理学以更好协调教育要素,依据差异心理学以更好把握教育对象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9个维度。鉴于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其中教师卷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8个维度,学生卷包括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7个维度。调研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较有效,但未达到有效和非常有效水平。教师对其8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学生对其7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等9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显着,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投入,也包括大学生的认同、配合、支持和投入;既包括环境因素中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又包括学校组织领导体系、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等。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调研结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对策包括:在教育目标设立上,要正确设立教育目标,完善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要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在教育方式方法选用上,要兼顾大学生个体差异、重视自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在教育过程上,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内化、重视师生合作;在教育环境构建上,要营造心理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群体心理效应。
罗小平[9](2018)在《SCJY学生管理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SCJY学生管理有效性为研究背景,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学生管理有效性进行系统的研究。论文在明确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的实践应用,获取评价数据,再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分析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定性问题定量化的方式,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学生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与评价,归纳总结出学院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改善当前管理现状,增强学生管理有效性的对策与途径。学生管理有效性是高校实现良好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目标的首要条件。其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校的各项管理体制与机制。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是学校学生管理结构体系发挥良好作用的前提。其次,学生管理有效性还要取决于管理理念的科学化和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的管理队伍对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再次,生态的管理环境、适宜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结构配置和充足的管理资源也会对学生管理有效性的提高产生较大的影响。文中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探索性分析,提出了针对于当前管理现状的改善性对策与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管理有效性。
刘佳[10](2018)在《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更有效地教学。对该问题的探究,推动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教师发展政策的出台。究竟教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教学?着眼于教师的能力素质与教学行为,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的研究以思辨和经验总结为主,缺少实证依据;而国外的研究虽以实证为主,却立足于国外的教学情境,对我国本土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并不强。正是基于当前该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及该问题的重要性,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实证的方法,力图构建当前我国本土真实教学情境下,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完善我国中学教师发展理论,为教师的选拔、培养、培训等实践提供有效依据与支撑。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关乎着教师能否有效教学,为了描述的简洁,本研究将它们分别定义为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相应,本研究力图构建的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即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整个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构建过程,通过如下步骤逐步展开:第一、通过文献与理论分析、行为事件访谈、教学专家访谈等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取和筛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指标与关键行为指标。然后,综合小样本调查结果,概括归纳形成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指标库。第二、以这些备选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指标,开发和编制调研工具,形成初步的调查问卷。第三、以本研究界定的“高效能教师”为调查对象,在预调查基础上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展开正式调查。依据正式调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初步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第四,将模型与结构的各指标,拿予学生、高效能教师、教学管理者进行三方确证调查。然后,以通过三方确证的模型与结构的各指标为自变量,以教学成效为因变量,利用对“中学教师”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进行指标的有效性检验。之后,依据实证检验结果进行指标调整,形成最终确定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最终构建了由“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品格”、“自我特征”4个维度组成,包含44项具体能力素质要素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以及由“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引入行为”、“教学呈现行为”、“教学提问行为”、“教学管理行为”、“教学交往行为”、“教学指导行为”、“教学评价行为”8类教学行为组成,包含31个具体教学行为的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依据构建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利用调查数据,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现状及群体内部差异。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方面,教师存在实践性知识薄弱、教学研究与反思能力欠缺、职业倦怠、知识面狭窄、工作不细心不热情等方面的问题。有效教学关键行为方面,教师存在教学目标意识不强、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不注意控制自己情绪、教学交往缺少个体针对性、指导评价学生不及时不具体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尤其在“一般教学法知识”、“知识渊博”、“反思”、“对教学进行探究”四项能力素质,以及“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重视单独交流”、“重视自我情绪的管理”三项关键行为上,得分偏低。而中西部地区、非市区、非重点中学的教师,他们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得分相比更是显着偏低,面临提高和发展的更强迫切性与更大压力。最后,基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以及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该两方面的表现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中学教师选拔、培养、培训、自我研修方面的政策与行动建议。
二、试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以N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模型的确立 |
二、N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一)确定要素的评语集和分值集 |
(二)开展问卷调查,确立各要素隶属度 |
(三)计算N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分值 |
三、N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一)预算管理有待完善 |
(二)采购验收流于形式 |
(三)资产日常管理不够到位 |
(四)资产盘点清查重视程度不高 |
(五)资产处置管理不够严格 |
四、结束语 |
(2)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督导 |
2.1.2 学校督导 |
2.1.3 学校改进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CIPP模式 |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
3.2.3 理论运用浅析 |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
4.1 Ofsted的成立 |
4.1.1 成立背景 |
4.1.2 改革举措 |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昆明某校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培智学校 |
三、课堂教学有效性 |
四、生活语文 |
五、评价工具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
二、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三、文献总结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的制定 |
第一节 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表现状分析 |
一、现行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表存在的问题 |
二、对本研究的启发 |
第二节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指标的确定 |
一、指标的拟定 |
二、指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二级指标评价内容的确定 |
一、教学目标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 |
二、教学内容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 |
三、教学方法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 |
四、教学过程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 |
五、学生学习状态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 |
六、学生学习参与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 |
第四节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 |
一、二级指标的权重 |
二、二级指标具体评价内容权重 |
第五节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拟定 |
第六节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可操作性检验 |
第七节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工具确定 |
第三章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
一、教师教的现状 |
二、学生学的现状 |
三、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总结 |
第二节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生活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
二、学生因素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
三、家长因素对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
第四章 提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
第一节 对生活语文教师的建议 |
一、提高生活语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
三、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
四、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第二节 对家长的建议 |
一、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拓展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
二、学生家长主动提升自身教育素养 |
第三节 对培智学校的建议 |
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
二、气候变化教育 |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
二、实验时间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高校问责制实施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已有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何为高校问责制实施的有效性 |
2.1 “有效性”的多学科观点及主要内涵 |
2.1.1 “有效性”的多学科观点 |
2.1.2 “有效性”的主要内涵 |
2.2 高校问责制实施的制度有效性 |
2.2.1 高校问责制的合法性 |
2.2.2 高校问责制的惩罚性 |
2.2.3 高校问责制的约束性 |
2.3 高校问责制实施的过程有效性 |
2.3.1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有效 |
2.3.2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正确 |
2.3.3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合理 |
2.4 高校问责制实施的结果有效性 |
2.4.1 高校问责制问责目标的实现 |
2.4.2 高校问责制问责结果长效性的实现 |
第三章 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3.1 制度因素 |
3.1.1 高校问责制的制度特性 |
3.1.2 高校问责制的利益反映 |
3.1.3 高校问责制的利益触动 |
3.2 主体因素 |
3.2.1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行动者的个人偏好 |
3.2.2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行动者的行为选择 |
3.2.3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行动者的行动资源 |
3.3 情境因素 |
3.3.1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参与者的位置与影响力的对称性 |
3.3.2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参与者信息获取的完整性 |
3.3.3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参与者行为选择的正确性 |
3.3.4 高校问责制实施过程中参与者行动结果的成本与收益 |
3.4 评价因素 |
3.4.1 评价的价值尺度选择 |
3.4.2 评价所重视的实施阶段 |
第四章 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实现条件 |
4.1 完善高校问责制的利益表达机制 |
4.1.1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的意义 |
4.1.2 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 |
4.1.3 利益表达渠道的建设 |
4.2 提高高校问责制的执行有效性 |
4.2.1 完善问责执行的制度 |
4.2.2 提高执行主体的素质 |
4.2.3 塑造问责文化的氛围 |
4.3 实现高校问责制问责结果的长效性 |
4.3.1 促进高校进行自愿问责 |
4.3.2 落实高校问责的反馈机制 |
第五章 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 |
5.1 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目的 |
5.1.1 确保高校问责制实施的价值取向合理性 |
5.1.2 保障高校问责制实施的组织管理有效性 |
5.1.3 促进高校问责制实施的问责结果长效性 |
5.2 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5.2.1 目标标准 |
5.2.2 效率标准 |
5.2.3 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标准 |
5.3 高校问责制实施有效性的评价方式 |
5.3.1 与目标实现关联的评价方式 |
5.3.2 以制度实施全过程为对象的评价方式 |
5.3.3 以个人观点为准则的评价方式 |
5.4 需要关注的其它问题 |
5.4.1 评价前的充分准备 |
5.4.2 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 |
5.4.3 评价结果的总结与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政治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1.4.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
1.4.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
1.4.3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述 |
2.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基本概念 |
2.1.1 课堂教学的内涵 |
2.1.2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概念 |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
2.2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 |
2.2.1 有效教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2.2.2 有效教学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2.2.3 有效教学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 |
2.3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
2.3.1 合理的教学目标 |
2.3.2 灵活的教学设计 |
2.3.3 贴切的教学情境 |
2.3.4 规范的课堂管理 |
2.3.5 和谐的师生关系 |
2.3.6 多维的教学评价 |
2.3.7 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
第3章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 |
3.1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问卷调查 |
3.1.3 深度访谈 |
3.2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呈现出的良好趋势 |
3.2.1 教师教学能力显着提升 |
3.2.2 学生对《政治生活》模块的认知清晰 |
3.3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
3.3.1 教学目标未真正落实 |
3.3.2 教师与学生低效互动 |
3.3.3 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
3.3.4 政治课堂气氛沉闷 |
3.3.5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3.4 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教师的教学观念未真正转变 |
3.4.2 教学设计的制定缺乏灵活性 |
3.4.3 对有效互动的理解有偏差 |
3.4.4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
3.4.5 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熟练 |
3.4.6 家庭与学校教育配合度不够 |
第4章 提高高中《政治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
4.1 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质与水平 |
4.1.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4.1.2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范 |
4.1.3 开展有效的互动活动 |
4.1.4 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
4.1.5 增强政治课堂吸引力 |
4.1.6 掌握有效的教育技术 |
4.2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
4.2.1 激发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动机 |
4.2.2 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能力 |
4.2.3 养成思想政治学科反思习惯 |
4.3 班级时政知识的隐性传递 |
4.3.1 建立时事政治报刊栏 |
4.3.2 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4.4 家校共同教育的有效搭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相关概述 |
2.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涵义 |
2.1.1 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界定 |
2.1.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界定 |
2.1.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 |
2.1.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特征 |
2.2.1 目标指向:具体性与多元性相统一 |
2.2.2 发展内容: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 |
2.2.3 发展动力:内驱力与外推力相统一 |
2.2.4 发展过程: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 |
2.2.5 发展性质:教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 |
2.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
2.3.1 思政课青年教师扮演教师角色的要求 |
2.3.2 思政课青年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要求 |
2.3.3 思政课青年教师有效教学的要求 |
2.3.4 思政课青年教师实现教学学术性的要求 |
2.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意义 |
2.4.1 维护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安全 |
2.4.2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4.3 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矛盾 |
2.4.4 加速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成长 |
2.4.5 打赢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攻坚战 |
第3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
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根本 |
3.1.1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学发展的理论学说 |
3.1.2 涵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教学发展的理论论述 |
3.2 坚持以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传承 |
3.2.1 赓续道德教育功能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2.2 接续教师教学功能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2.3 延续教师素质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3 坚持以西方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借鉴 |
3.3.1 吸收古希腊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髓 |
3.3.2 汲收中世纪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义 |
3.3.3 摄收近代西方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华 |
3.3.4 选收现代西方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粹 |
3.4 坚持以当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主体 |
3.4.1 教师发展理论的铺设 |
3.4.2 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奠基 |
3.4.3 教学学术理论的夯实 |
3.4.4 有效教学理论的供给 |
第4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 |
4.1 教学责任意识增强 |
4.1.1 教书育人意识增强 |
4.1.2 教学改进意识增强 |
4.1.3 教学效果改善意识增强 |
4.1.4 教学发展意识增强 |
4.2 教学知识丰富 |
4.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丰富 |
4.2.2 教育专业知识丰富 |
4.2.3 时事政治知识丰富 |
4.2.4 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丰富 |
4.3 教学能力提高 |
4.3.1 教学准备能力提高 |
4.3.2 教学操作能力提高 |
4.3.3 教学反思能力提高 |
4.4 教学实践优化 |
4.4.1 教学目标合理确定 |
4.4.2 教学内容合理选取 |
4.4.3 教学方式方法合理选用 |
4.4.4 教学效果显着改善 |
第5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诊断 |
5.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调查方法 |
5.1.1 调查对象的统计学特征 |
5.1.2 调查问卷及信效度分析 |
5.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 |
5.2.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责任意识现状 |
5.2.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知识现状 |
5.2.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
5.2.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优化现状 |
5.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思政课青年教师自身努力不够 |
5.3.2 学校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 |
5.3.3 院系培养与帮扶措施有待加强 |
5.3.4 政府相关政策与投入尚待落实 |
第6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提升对策 |
6.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主体努力 |
6.1.1 增强教学发展意识 |
6.1.2 加强教学知识学习 |
6.1.3 重视教学能力提高 |
6.1.4 落实教学反思 |
6.1.5 开展教学学术攻坚 |
6.1.6 加强教学人格修为 |
6.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学校作为 |
6.2.1 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
6.2.2 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学情分析能力 |
6.2.3 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机构 |
6.2.4 完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 |
6.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院系支持 |
6.3.1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 |
6.3.2 改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培训 |
6.3.3 实施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 |
6.3.4 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帮扶团队 |
6.3.5 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氛围 |
6.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政府助力 |
6.4.1 加强政府政策落实与评价 |
6.4.2 提高经费投入精准度 |
6.4.3 重视项目后续宣传与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调查问卷 |
致谢 |
(8)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 |
2.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2.1 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和全面发展 |
2.2.2 教育内容选择: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 |
2.2.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 |
2.3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 |
2.3.1 合规律性 |
2.3.2 知情意行统一性 |
2.3.3 民主平等性 |
2.3.4 情感互动性 |
2.3.5 自我内化性 |
2.4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
2.4.1 教育目标设立的依据 |
2.4.2 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
2.4.3 方式方法选用的依据 |
2.4.4 教育过程优化的依据 |
2.4.5 教育要素协调的依据 |
2.4.6 教育对象把握的依据 |
第3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现状 |
3.1 调查目的、对象、信度与效度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分析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描述性分析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回归分析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4.1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者因素 |
4.1.1 教育者知识有缺陷 |
4.1.2 教育者能力不很强 |
4.1.3 教育者素质不太高 |
4.1.4 教育者教学投入不足 |
4.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身因素 |
4.2.1 大学生认同不高 |
4.2.2 大学生配合不好 |
4.2.3 大学生支持不够 |
4.2.4 大学生投入不足 |
4.3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环境因素 |
4.3.1 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
4.3.2 学校及周边环境教育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
4.3.3 家庭教育环境负面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效能 |
4.3.4 网络文化环境消极效应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
4.3.5 心理环境渗透隐性教育功能尚未高度重视 |
4.4 心理学视域下学校组织因素 |
4.4.1 学校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健全 |
4.4.2 学校管理机制运行不很顺畅 |
第5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1 正确设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5.1.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2.1 教育内容选择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
5.2.2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5.2.3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3.1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兼顾个体差异 |
5.3.2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重视自我教育 |
5.3.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注重社会实践 |
5.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4.1 教育过程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
5.4.2 教育过程注重学生内化 |
5.4.3 教育过程重视师生合作 |
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5.1 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 |
5.5.2 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
5.5.3 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9)SCJY学生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及依据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依据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5.3 系统分析法 |
1.5.4 定性分析法 |
第2章 学生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学生管理的理论概述 |
2.1.1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 |
2.1.2 学生管理工作的性质 |
2.1.3 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
2.1.4 学生管理的基本原理 |
2.1.5 学生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 学生管理有效性的涵义 |
2.3 学生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
2.3.1 有效性评价的六要素 |
2.3.2 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2.3.3 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
第3章 SCJY学生管理现状 |
3.1 现行的制度与结构体系 |
3.1.1 规章制度 |
3.1.2 管理结构 |
3.1.3 资源配置 |
3.2 制度体系的实施 |
3.3 管理效果 |
3.4 管理评价 |
第4章 学生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指标体系设置 |
4.1.1 设置原则 |
4.1.2 指标体系 |
4.1.3 指标说明 |
4.1.4 指标处理 |
4.2 数据采集 |
4.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4.4 存在的问题 |
4.4.1 制度体系建立不健全 |
4.4.2 管理机制设置不完善 |
4.4.3 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
4.4.4 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 |
4.4.5 学生多重诉求缺关注 |
4.4.6 就业规划与指导欠缺 |
4.4.7 学生心理状态缺重视 |
4.4.8 管理与教育环境单调 |
4.4.9 管理方式与方法滞后 |
第5章 完善SCJY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 |
5.1.1 健全的规范体系建设 |
5.1.2 配套的制度体系安排 |
5.1.3 管理的保障体系建设 |
5.2 实施科学的管理机制 |
5.2.1 合理的弹性管理机制 |
5.2.2 诚信体系的约束机制 |
5.2.3 科学灵活的激励机制 |
5.2.4 客观有效的评估机制 |
5.2.5 规范奖惩与监督机制 |
5.3 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
5.3.1 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 |
5.3.2 硬件资源的按需分配 |
5.3.3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5.3.4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
5.4 培养专业的管理团队 |
5.4.1 学科化管理队伍建设 |
5.4.2 专业化管理队伍培养 |
5.5 倡导人本管理的理念 |
5.5.1 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
5.5.2 强化服务至上的意识 |
5.5.3 注重多元化分类指导 |
5.6 注重就业规划与指导 |
5.6.1 制定科学务实的目标 |
5.6.2 引导学生做合理归因 |
5.6.3 强化社会实践性教育 |
5.7 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 |
5.7.1 加强心理咨询与指导 |
5.7.2 增开丰富的心理课程 |
5.8 创建生态的管理环境 |
5.8.1 构建多维的互动体系 |
5.8.2 发展多元的管理模式 |
5.8.3 探索性试点校园经理 |
5.8.4 创建多彩的学校环境 |
5.8.5 培养良好的心理环境 |
5.9 改进落后的管理方法 |
5.9.1 倡导项目化管理理念 |
5.9.2 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 |
5.9.3 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 |
5.9.4 学生自我管理的强化 |
5.9.5 提升人际沟通的技能 |
5.9.6 积极的推广朋辈教育 |
5.9.7 注重学生的实践管理 |
5.9.8 激励理论的实践应用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的成果 |
6.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10)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有效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成效 |
二、中学教师、高效能教师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 |
四、有效教学关键行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有效教学理论 |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四、有效教学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能力素质模型理论 |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起源与内涵 |
二、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
三、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方法与应用 |
四、能力素质模型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述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 |
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四节 中学教育理论 |
一、中学教育的本质 |
二、中学教育的特点与作用 |
三、中学教师的专业角色 |
四、中学教育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一、有效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与个体差异 |
二、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构成与个体差异 |
三、能力素质、关键行为、教学成效三者的关系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一、构建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研究对象 |
二、有效性检验与现状分析的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工具的选取 |
一、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方法 |
二、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构建方法 |
三、关键变量的测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的提取与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及构建思路 |
一、能力素质模型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 |
二、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具体思路 |
第二节 有效教学能力素质要素的提取 |
一、基于文献与理论分析的能力素质梳理 |
二、基于行为事件访谈和专家访谈的能力素质分析 |
三、基于小样本问卷调查的能力素质探究 |
四、能力素质的归纳整理与问卷形成 |
第三节 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的探索 |
一、预调查与问卷的调整 |
二、正式调查数据的来源与结构 |
三、信效度检验 |
四、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的验证 |
一、数据来源与结构 |
二、信效度检验 |
三、一阶模型验证 |
四、二阶模型验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师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筛选与结构探究 |
第一节 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的探究思路 |
一、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共性特征与筛选原则 |
二、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探究的具体思路 |
第二节 有效教学关键行为指标的筛选 |
一、基于文献与理论分析的关键行为筛选 |
二、基于教师访谈和专家访谈的关键行为分析 |
三、基于小样本问卷调查的关键行为探究 |
四、关键行为的归纳整理与问卷形成 |
第三节 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的探索 |
一、预调查与问卷的调整 |
二、正式调查数据的来源与结构 |
三、信效度检验 |
四、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的验证 |
一、数据来源与结构 |
二、信效度检验 |
三、结构模型验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有效性检验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样本特征 |
一、研究目的与工具 |
二、样本的选择及特征 |
第二节 不同主体对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评价 |
一、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对能力素质各指标的评价 |
二、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对关键行为各指标的评价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调整 |
第三节 教师教学成效的现状与总体评价 |
一、教师教学成效评价的原则 |
二、基于不同指标的教师教学成效现状 |
三、教师教学成效的总体评价 |
第四节 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对教学成效的影响与预测 |
一、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教学成效的回归分析 |
二、有效教学关键行为与教学成效的回归分析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关键行为与教学成效的路径分析 |
四、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最终确定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前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的现状及差异 |
第一节 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现状与差异分析 |
一、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的整体情况 |
二、教师各能力素质的具体情况 |
三、不同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的差异分析 |
第二节 教师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现状与差异分析 |
一、教师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整体情况 |
二、教师各关键行为的具体情况 |
三、不同教师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一、教师的发展存在不充分的问题 |
二、教师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
三、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教师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应用建议 |
第一节 基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教师招聘 |
一、我国教师录用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现状 |
二、当前我国教师招聘录用存在的问题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在教师招聘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基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教师培养 |
一、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二、当前我国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在师范教育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基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教师培训 |
一、我国教师培训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二、当前我国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基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教师研修 |
一、我国教研制度的嬗变历程与教师研修现状 |
二、当前我国教师研修存在的问题 |
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在教师研修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试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以N中等职业学校为例[J]. 葛文逸. 江苏教育研究, 2021(33)
- [2]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昆明某校为研究样本[D]. 刘仰跃.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高校问责制实施的有效性研究[D]. 王惠琴. 山西大学, 2019(01)
- [6]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政治生活》为例[D]. 朱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 陈爱香. 湖南大学, 2019(01)
- [8]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贺光明. 湖南大学, 2019(08)
- [9]SCJY学生管理有效性研究[D]. 罗小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研究[D]. 刘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