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迟性全脊麻1例(论文文献综述)
樊建功,罗雪红,王翃[1](2021)在《意外全脊髓麻醉1例》文中研究指明1 患者资料患者, 女, 31岁, 身高164 cm, 体质量75 kg, 因"停经39周+2 d, 要求剖宫产"入院。既往体健, 无特殊病史, 入院后各项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麻醉前访视: ASA分级Ⅱ级,Mallampati分级Ⅱ级, 颞下颌关节活动正常, 张口度3指(约4.5 cm), 颈部活动正常, 脊柱正常, 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正常, 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 孕3产1孕39周+2 d待产左枕位; 瘢痕子宫,
鲁燕[2](2020)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不同穿刺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两种常用的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方法:平面外--旁矢状位入路技术与平面内--横向肋间入路技术,比较两组在针体显示评分、穿刺时间、皮肤肋横突距离、注药前、后椎旁间隙间距、注射15分钟及30分钟后麻醉的阻滞节段、穿刺并发症、术后VA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区别,从而进一步评估超声引导下两种胸椎旁神经阻滞入路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4月行胸部手术的129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旁矢状位入路平面外技术组(P组)和横向肋间入路平面内技术组(M组),分别观察比较两组针体显示评分、穿刺时间、进针次数、注药前、后椎旁间隙间距、注药后15分钟及30分钟麻醉的阻滞节段、是否有穿刺并发症、术后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两组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及手术操作方式等资料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1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操作及手术,无人退出。(2)针体显示评分、穿刺用时及次数的比较:本研究发现M组的针体显示评分(1.60±0.5)要优于P组(0.31±0.59),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穿刺用时和进针次数上比较无明显差异。(3)注药前后超声测量皮肤横突间距、椎旁间隙间距的比较:两组在超声测量注药前皮肤横突间距分别为(2.49±0.45,2.50±0.46)厘米,椎旁间隙扩间距(0.43±0.18,0.39±0.14)厘米。其中超声测量M组注射药后的椎旁间隙扩散深度距离为(0.82±0.24)厘米高于P组(0.69±0.23)厘米;M组及P组注射药前后椎旁间隙间距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4)注射药物后15分钟以及30分钟阻滞节段范围比较:注药后15分钟阻滞节段范围M组为4(2,5),P组在注药15min阻滞节段范围为4(2,6);M组在注药30分钟阻滞节段范围为4(3,5),P组在注药30分钟阻滞节段范围为6(4,7),P组在注药30分钟后阻滞节段大于M组(P<0.01);此外P组组内前后比较中注药30分钟后阻滞效果高于15分钟后,而在M组内前后比较没有差异。(5)术后2小时、6小时两组的VAS评分相似,但术后24小时P组4(3,5)要高于M组3(2,4),M组和P组VAS评分统计结果(P<0.01);在患者满意度方面M组和P组没有明显的区别。(6)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虽然M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组(4.5%<8.1%,P>0.05),但是P组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8.1%高于M组的发生率3.0%(P>0.05)。结论:两种入路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均较高,其中横向肋间入路平面内技术在针体显示评分、注药后的椎旁间隙扩散深度、术后维持镇痛及血肿较低的发生率优于旁矢状位入路平面外技术;因此超声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采用横向肋间入路平面内技术可能更具有优势。
刘伟[3](2020)在《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胸科手术创伤大,涉及皮肤、肌肉、肋骨、胸膜、肺脏等多个器官脏器组织及躯体和内脏感受器,开胸术后疼痛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手术疼痛之一,目前胸科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率达80-96%,其中约有40-50%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疼痛,麻醉疼痛潜在的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残留肿瘤细胞清除,如何更加有效控制术后急性疼痛,减少副作用发生,并关注免疫功能的保护,是当前胸外科麻醉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临床研究立足一种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脉冲注药镇痛”,通过与“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和常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方法相比较,系统论证其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影响,评估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模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实施肺叶切除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进行不同术后镇痛方式的系统比较研究。1.研究分组:将90例行VAT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组”,(简称程控组,P组,n=30);“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组”,(简称连续组,S组,n=30)和“静脉持续自控镇痛组”,(简称静脉组,V组,n=30),术后分别应用相应镇痛方式。2.临床观察指标和时间点:观察术前(T0)、切皮后40min(T1)、切皮2h(T2)、术毕(T3)、术后 1h(T4)、术后 4h(T5)、术后 24h(T6)和术后 48h(T7)不同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疼痛强度数字模拟评分(NRS)、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B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镇痛泵的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镇痛局麻药物罗哌卡因的消耗量、麻醉药品(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消耗量、术后不良反应、QoR-15恢复质量评分。3.免疫应答指标选择和监测方法:(1)流式细胞术延续分析淋巴细胞及亚群中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NK 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比例在术前、切皮 2h 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2)基于吸附细胞因子特异抗体免疫微球的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析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浓度在术前、切皮2h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结果]1.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三组镇痛方式下,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方面,“程控组”(P组)[0.0(0.0)~3.0(1.0)]与“连续组”(S组)[0.0(0.8)~3.0(1.8)]和“静脉组”(V组)[1.0(2.0)~4.0(1.0)]分别比较,在术后4h、24h和48h(T5-T7)显着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方面,P组[2.0(1.0),2.0(0.0)]和 S 组[3.0(1.0),2.0(0.8)]与 V 组[3.0(1.0),3.0(0.0)]分别比较,在术后1h、4h(T4和T5)分别有显着降低(P<0.05);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三组比较各时间点(T0-T7)无明显差异(P>0.05)。2.镇痛药品和麻醉药品消耗量比较:三种镇痛方式下,自控镇痛追加药物次数方面,P组[0.0(0.0)~2.0(3.0)]与S组[0.0(0.8)~3.0(4.0)]和V组[0.0(1.0)~5.0(5.0)]分别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显着减少(P<0.05);在局麻镇痛药罗哌卡因消耗量方面,P 组[30.0(0.0)~525.0(37.5)]与 S 组[40.0(7.5)~540.0(40.0)]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出现显着减少(P<0.05)。在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量方面,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均出现显着降低(P<0.05)。3.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主要包括心动过速和头晕症状,三组镇痛方式下,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4.QoR-15 恢复质量评分变化:P 组(107.0±5.1,114.4±4.2)与 S 组(104.4±5.3,110.5±3.8)和 V 组(103.1±3.5,108.3±4.2)分别比较,在术后 24h 和48h(T6、T7)时分别显着增加(P<0.05)。5.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影响(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NK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①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总淋巴细胞(P 组:22.1±6.0~6.3±2.0;S 组:25.4±7.5~6.4±1.4;V 组:25.0±5.5~6.2±1.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总 T 细胞(P 组:72.9±7.4~64.5±9.9;S 组:73.3±8.0~68.4±9.0;V 组:74.0±7.5~68.2±12.9)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辅助性 T 细胞(P 组:41.9±4.6~35.6±4.2;S 组:42.3±7.4~35.8±5.4;V组:41.6±7.6~35.1±10.6)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②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组内分别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B淋巴细胞(P组:10.8±3.5~12.8±3.9;S组:9.9±2.8~11.1±4.0;V组:9.6±4.4~11.7±6.5)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NK 细胞(P 组:16.9±5.8~21.1±8.2;S 组:16.8±8.4~20.3±7.7;V 组:13.9±5.6~17.5±7.8)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2)细胞因子变化:IL-2、IL-4、IL-6、IL-10、TNF-α、IFN-γ 在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L-6和IL-10分别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①IL-6(P:4.6±2.2~82.4±61.3;S:4.9±1.9~72.9±39.5;V:4.6±1.7~125.4±77.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②IL-10(P:3.8±1.4~5.4±2.0;S:3.3±0.8~5.2±2.4;V:3.4±0.8~6.0±4.3)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结论]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镇痛通过脉冲式给药模式对于VATS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术后镇痛局麻药物的用量少,术后恢复质量好,适用于VATS术后镇痛。2.应用椎旁超前镇痛可以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应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3.胸科手术及麻醉镇痛可以导致免疫抑制,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影响,并不比静脉镇痛具有优势,但是胸科术后免疫抑制现象值得关注和必要干预。
罗太君[4](2019)在《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单点与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目的比较单点与两点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本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点椎旁注射组(S组)、双点椎旁注射组(D组)和对照组(C组)。S组患者超声引导下在T4-5椎旁间隙注射20 ml局麻药液,D组患者分别在T3-4和T5-6间隙注射10 ml局麻药液,C组患者不进行穿刺给药,3组患者术后镇痛均采用静脉输注羟考酮。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前(To)、单肺通气1小时(T1)、单肺通气结束时(T2)、术毕(T3)、术后1小时(T4)、4小时(T5)、24小时(T6)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收集3组患者T0、T1、T2和T3时刻动脉血,检测血液中血糖、皮质醇和8-iso-PGF2a的浓度;随访记录术后1小时、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阻滞相关并发症、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D组T0、T1、T2、T3、T4、T5和T6的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D组血糖、8-iso浓度明显较低(P<0.05),术后48h内S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患者48h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点TPVB较单点TPVB更能阻断VATS术中外周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导,减少应激类物质的产生,降低应激反应程度。第二部分不同方式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镇痛效果比较目的比较术前单次椎旁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和术前椎旁置管连续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行胸腔镜单一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99例,随机分为单次双点椎旁注射组(G1组,33例)、椎旁置管组(G2组,33例)和对照组(G0组,33例)。G1组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在T3-4和T5-6行单次双点TPVB,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G2组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在T4-5椎间隙置管,术后镇痛采用连续椎旁阻滞。G0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随访记录3组患者术后1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的VAS疼痛评分、按压次数、镇静评分和镇痛补救次数;收集术中七氟烷、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量;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恶心、呕吐和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G0组相比:G1组和G2组在术后1h、4h、24h和48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中舒芬太尼、七氟烷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发生明显缩短(P<0.05),上述指标在G1组和G2组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G0组和G1组相比,G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术前单次双点椎旁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和术前椎旁置管连续阻滞均能有效缓解VATS术后急性疼痛,但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推荐其为VATS围术期镇痛首选方案。
马轲[5](2019)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硬膜外镇痛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临床应用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胸段硬膜外镇痛(TEA)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临床用于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VATS手术的患者6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33),即E组: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组(单次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30ml,右美托咪定40μg),T组:胸段硬膜外镇痛组(硬膜外镇痛泵:0.185%罗哌卡因200ml,4ml/h)。控制围术期中的其他变量,记录患者术后2h、4h、24h随访、48h随访时,静息状态下和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1.VAS评分的情况: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与胸段硬膜外镇痛组(T组)的患者术后4h、24h随访、48h随访时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2h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组的VAS评分小于T组。2.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两组患者的lOmg吗啡肌注使用次数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2h血压低于基础值30%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与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似,并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胡学先,邱允[6](2011)在《延迟性全脊麻1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延迟性全脊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4岁。体重62 kg,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既往体健,术前血尿常规,电解质、血凝心电图均正常。患者入室后行多功能心电监测:BP 140/76mm Hg,HR82次/min,SpO299%。建立静脉通道后,取右侧
代翠姣[7](2011)在《1例硬膜外麻醉导致全脊髓麻醉的分析》文中认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天门市妇幼保健院常规选用的麻醉方法,有对循环扰乱程度轻,可根据手术需要任意延长麻醉时间,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技术操作难度大,要求高,一旦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将危及生命。最近,天门市妇幼保健院在2011年2月发生1例延缓性全
范有勤,朱安国[8](2010)在《硬膜外麻醉导致全脊髓麻醉1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解轶,黄绍强,梁伟民[9](2008)在《氯普鲁卡因鞘内给药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CP)经动物和临床证实,是一种起效快、效果确切、没有快速耐药、毒副反应小的短效局麻药。最近国外已经证实去除防腐剂(亚硫酸盐)和稳定剂后的纯盐酸CP可安全用于硬膜外麻醉,重新燃起了业界将CP用于脊麻的兴趣。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关于CP脊麻临床特点的观察,针对目前使用中存在的争议,探讨其神经毒性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为进一步研究CP鞘内给药安全性提供有效手段和可靠途径。
刘延青,王平,牟桂玲,张少臣,安玉风,赵娜[10](2004)在《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脊麻的比率,并对采用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的病例进行1年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在X线下首选骶裂孔前间隙法穿刺失败率7.54%,置管失败率为0.94%,首次置管达后间隙的发生率为3.63%,脊麻的发生率为2.06%,其中延迟性脊麻的发生率为1.22%。随访44例后路法患者1年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84.09%,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安全有效的途径;骶尾侧位片有助于确定骶裂孔及骶管有无畸形。
二、延迟性全脊麻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迟性全脊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意外全脊髓麻醉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患者资料 |
2 讨论 |
(2)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不同穿刺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研究材料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主要器材及仪器设备 |
1.4 主要药品 |
2.研究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麻醉过程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纳入排除标准 |
2.4 主要药品和设备 |
2.5 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置管方法 |
2.6 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
2.7 观察指标 |
2.8 免疫评估技术方法 |
2.9 免疫检测原理、步骤 |
2.10 疼痛、镇静、爆发痛和恢复质量评价标准 |
2.11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患者纳入流程 |
3.2 病人一般资料和分组情况 |
3.3 三组镇痛方法在静息/咳嗽时NRS疼痛评分变化 |
3.4 三组镇痛方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3.5 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情况 |
3.6 三组镇痛方法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 |
3.7 两椎旁镇痛组不同时点罗哌卡因用量差异 |
3.8 术毕麻醉药用量变化 |
3.9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10 三组镇痛方法QoR-15恢复质量评分情况 |
3.11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 |
3.12 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变化 |
3.13 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变化 |
3.14 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分析结果 |
3.15 血浆IL-2、IL-4、IL-6、IL-10 浓度变化 |
3.16 血浆TNF-α、IFN-γ浓度变化 |
4.讨论 |
4.1 程控间歇椎旁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
4.2 镇痛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术和麻醉对免疫反应及肿瘤进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单点与两点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研究目的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排标准 |
1.3 主要药品和设备 |
1.4 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方法 |
1.5 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实验室检测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三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
2.3 三组患者血糖、皮质醇和8-iso-PGF_(2α)比较 |
2.4 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2.5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5 研究局限性 |
第二部分 不同方式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镇痛效果比较研究 |
前言 |
研究目的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样本量计算及随机方法 |
1.4 主要药品及设备 |
1.5 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方法 |
1.6 麻醉方法 |
1.7 术后镇痛 |
1.8 观察指标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术后各时间点疼痛与镇静评分比较 |
2.3 术中全麻药用量、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
2.4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5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胸科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
局部区域神经阻滞 |
1.胸段硬膜外镇痛(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TEA) |
2.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PVB) |
3.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ade,INB) |
4.鞘内镇痛(intrathecal analgesia, IT) |
局部肌肉筋膜阻滞 |
1.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 SPB) |
2.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ESP) |
3.椎板阻滞(retrolaminar block, RLB) |
全身用药——静脉镇痛 |
问题 |
1.痛觉过敏 |
2.胸科术后慢性疼痛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硬膜外镇痛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临床应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引言 |
(二)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2. 实验方法 |
2.1. 麻醉方式 |
2.2. 术后镇痛方式 |
2.3. 围术期其他变量的控制 |
2.4. 观察指标的选择 |
2.5. 统计学处理 |
(三)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镇痛效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延迟性全脊麻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 论 |
(7)1例硬膜外麻醉导致全脊髓麻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分析与讨论 |
(8)硬膜外麻醉导致全脊髓麻醉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论 |
(10)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延迟性全脊麻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外全脊髓麻醉1例[J]. 樊建功,罗雪红,王翃.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01)
- [2]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不同穿刺方法的研究[D]. 鲁燕. 皖南医学院, 2020(04)
- [3]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D]. 刘伟.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20(01)
- [4]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罗太君.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19(01)
- [5]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硬膜外镇痛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临床应用的比较[D]. 马轲.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7)
- [6]延迟性全脊麻1例分析[J]. 胡学先,邱允.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5)
- [7]1例硬膜外麻醉导致全脊髓麻醉的分析[J]. 代翠姣.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9)
- [8]硬膜外麻醉导致全脊髓麻醉1例分析[J]. 范有勤,朱安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27)
- [9]氯普鲁卡因鞘内给药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J]. 解轶,黄绍强,梁伟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8(03)
- [10]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J]. 刘延青,王平,牟桂玲,张少臣,安玉风,赵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