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的现代建筑

巴塞罗那的现代建筑

一、巴塞罗那的现代式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蔚海涛[1](2020)在《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厦门市城市化率迅速膨胀,城市经历了颠覆性的空间景观巨变。在城市化和二元所有制结构影响下,被城市包围的城中村成为空间异类和城市孤岛。增量向存量优化的转变使得城中村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研究和实践对象之一,在空间利益和权力博弈的推动下,通常以政府和开发商主导的推倒重建与综合整理使城中村更新逐渐演变为更加激烈的人地矛盾和社会矛盾,城中村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城市非正规性研究是对社会空间和社会场景的再思考,追寻事物或行为的自发性和演变性规律,对日常生活和现有事物客观描述,以强调规范于体制之外的秩序表达。城中村是城市非正规性研究的重要空间场所之一,其内部空间秩序和社会结构展现出现阶段其复杂的公共空间形态和丰富的公共生活场景,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物质基础,成为创造城市生活价值的关键。同时国内现阶段以城市非正规性在城中村研究和更新方面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因此,城市非正规性与城中村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正向价值,既是寻求看城中村的另一种视角,也是对理论实践的客观科学补充。本论文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的工作流。基于城市非正规性理论下的建筑学和城市设计研究,以现象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为支撑,通过结合相关理论和城市更新案例,将城市非正规性特征主导的厦门城中村通过空间主导性将其整合、分类、取样本,并以非正规性视角对其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类比,归纳出厦门城中村空间特征及人群行为特征,并以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角度概括出现阶段城中村所面临的微观性和宏观性问题,以此基础提出非正规性空间营造更新的适用性策略。在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中从物质空间和文化基础角度提出针对功能业态、边界空间、内部空间和地域文化的活化更新策略,来寻找城中村与城市共生共享的发展方式。以此总结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后续城中村更新营造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

王俊杰[2](2018)在《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家口堡又称堡子里,原为大境门内屯兵守卫的军事堡垒,随着张库商道的开通,这里逐渐成为茶马互市的交易场所。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城市发展的根,过去的600年来,商埠繁荣,百姓在此安家置业,古堡内的建筑形态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形成了以晋商票号为主的商业住区,并沉淀下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建筑遗产,张家口堡因此被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本文选取张家口堡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诸多保护更新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对不同时期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论的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从整体设计、有机更新、人本主义等方面探寻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堡内街区现状的调研、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分析不同的保护更新案例等多种方法,分析古堡内大量民居院落的实际使用情况,引发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谁做”等问题的重新思考,进而对张家口堡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的策略研究。张家口堡历史街区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地域文化是其立足和发展的根本。通过对诸多相关因素进行swot分析,从原真性与现代性相协调、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人文性与功能性相融合三个方面总结提出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原则。基于现状的分析认识,对张家口堡历史街区提出一套较为具体的保护更新策略,从划分保护范围到创造宜居设计等不同层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的设计构思,并就规划立法和保障措施给予合理建议。文末选取鼓楼西街片区进行深化设计研究,考虑恢复定将军府的建筑风貌,为31号院定位合理的复合功能,营造一个共享型公共空间,作为鼓楼西街片区民居院落保护更新的参考典范,指导后续其他片区及院落的保护更新。以此为古堡注入全新活力,逐步实现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使张家口堡历史街区能够重焕新生。原则策略和设计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策略研究,希望能够对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后续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赵宸[3](2018)在《微更新视角下的近代历史街区空间改造研究 ——以大连市东关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主义规划方式的蔓延,城市空间的不均质发展越发明显。人工城市在不断的推倒重建后迅速占领城市,而被包围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小。近代历史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在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生命力的同时积累着时代的文化与风貌。而现在这种发展已经停滞,其原有的美学价值、文化记忆、环境的多样化都被今天老旧破败的建筑、堵塞的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短缺等问题所掩埋。东关街,作为形成一定规模并保存较为完整的近代历史街区,是大连近代历史时期的独特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与文化价值;也曾是早期大连华商聚集区,老一代大连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让街区焕发出勃勃生机,从饮食、商业到生活习俗无不成为今日大连的文化土壤,而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目前的历史街区保护而言,仅通过街区建筑物的保护与修缮是不够的;而仅从历史与文化保护入手,使街区活力只停留在“历史”的时间片段下会阻碍街区的发展,使历史街区与城市割裂开来。所以,对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能片面的通过保护或大范围的改造来实现,而是要以恢复街区活力与其自身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让街区的发展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如此,街区生存与发展问题才能根本性的解决。本课题正是根据这一思路,将保留街区历史记忆与文化作为保护与更新的基础。在此之上通过对东关街街区空间进行详细的调研并结合大连市的特定情况与东关街自身的历史、文化、发展等特点,将街区空间的再生与改造作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并且在对相关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的总结与归纳后,提出以“微更新”为视角,即从“微”处出发,充分考虑到近代历史街区与人之间的动态复杂关系,由“点”及“面”的进行适用性改造与空间活化和品质提升。从而带动整个街区的自我发展,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并在保留文化价值的同时更加具有时代性。根据对东关街街区内街巷、院落、建筑三种不同类型空间的现状评价与空间特点分析,在“微更新”的视角下,结合有关场所、街区活力复兴、外部空间设计理论提出东关街街区的空间改造更新的目标与原则,对东关街街区保护与空间改造设计进行实践,通过对街区整体历史风貌延续以及针对空间现状提出场所感的重塑、交往空间的植入、空间品质的提升等不同方式对近代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进行探索。以此希望对东关街的保护与改造问题提供建设性解决方案,在“微更新”的视角下为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参考。

戴梦婕[4](2018)在《江南近代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的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形态从多方面渗入中国文化层。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筑师群体也开始了对现代建筑的探索。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出现时间虽然短暂,却已具备现代建筑的样式,并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早期现代主义的研究程度不足,这类建筑的遗存情况不容乐观。研究这批建筑是对江南近代建筑研究的有益补充,完善江南近代建筑的认知与研究体系,提供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人文内涵。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城市为调研范围,通过调研测绘与文献整理,通过形态学、类型学等理论方法进行分析,以实际测绘数据为依据,着重探讨近代江南地区内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层面的形态特点,包括立面造型特征、空间流线形式、结构材料组成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江南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特征,有着由表及里的演变趋势。并且将近代江南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与江南农耕时期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分别对比,在立面构成、空间布局、建筑材料构造以及营造理念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出江南近代时期内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传承与突破、与中西合璧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所包含的本土特质。在物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江南地区近代时期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探析其形成的原因。

张洵[5](2018)在《极简主义建筑在国内的实践及其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期,一种以简洁的形体、纯粹的空间和精致的细部为特征的极简主义建筑,引起建筑界的关注。如今,极简主义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国内建筑界也引发了一股极简主义的热潮。极简主义的设计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它的理念对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极简主义建筑与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极简主义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首先介绍了极简主义艺术的背景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总结了极简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并对极简主义建筑自身的发展进行分析,阐述了极简主义建筑产生的原因、理论渊源,分析了极简主义建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总结极简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从而对极简主义建筑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解。其次,阐述了国内极简主义建筑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的现状和典型案例,并从空间、环境、光线、表皮、细部方面总结了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的特征。揭示了极简主义建筑存在的局限性,并阐述了国内极简主义新的发展趋势。最后将极简主义建筑理论应用于张先生住宅设计。通过论文对极简主义建筑的实践及其特征研究,为建筑师等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马莉[6](2016)在《现代主义建筑在青岛地区的源起与发展(1949年以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岛的现代主义建筑二十世纪中后期产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经普及,是当时欧洲先进的现代主义理论和建筑样式导入青岛并本土化发展的成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表现出多样的形态特征、结构材料类型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几十年的使用过程中,这些建筑实体已出现大量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虽有部分已经过改造,仍有很多建筑由于保护意识缺乏或者改造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对建筑实体的永久性破坏或拆除。其存在现状不容乐观,急需正确的保护理论的出现和保护政策的实施。论文以青岛1949年前产生的现代主义风格历史建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运用了建筑类型学、建筑形态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青岛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从哪儿来、是什么、怎么样和到哪儿去的问题。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分析国内外的现代派建筑产生的原因,导出了青岛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产生的源起,并从其产生的过程中分析了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的整体特征。通过长期实地调研和测绘,系统整理和呈现了大量关于青岛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的相关资料,分析了青岛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的分布位置、建筑形态、材料、建造方式的特征和演变,总结出其演变的特征。通过呈现的大量历史资料,分类归纳和总结了现存的现代派历史建筑存在建筑实体破坏严重、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和功能转型不当等问题。最后文章通过借鉴分析国外历史建筑改造的典型案例提出青岛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应的保护发展措施,并以青岛馆陶路4、6号地块历史建筑保护改造设计方案作为现代派历史建筑保护发展措施的实践案例,采用的具体保护改造思想和做法也为同类建筑的保护改造提供借鉴,以期青岛早期的现代派历史建筑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和发展。

周璐[7](2016)在《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研究》文中指出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随着了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思辨促使人文社科界的“空间转向”,成为很多学科都关注的问题,引起城市空间生产研究的热潮。本研究以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区域界定为武汉市主城建设区。遵循“背景与问题——理论与框架——分析与研究——展望与结论”的逻辑思路,系统梳理了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过程,探讨了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行为主体、生产模式,归纳了其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并对武汉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代表性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重点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首先,现实中,全民健身、体育产品的需求不断高涨的前提下,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问题曰益凸显;其次,理论上,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转向,及完善体育地理学学科体系促使学术界对空间进行再认识。将“体育休闲活动空间”定义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是在各类用地上民众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空间形式。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本质上是行为环境,以人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是由人们的体育休闲活动和所处环境组成的整体。因此,系统研究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空间生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理论日趋成熟,方法日趋完善,成果日趋丰富;对于体育学的研究视角目前还集中在规划布局、需求供给、运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研究中,运用空间生产视角进行的研究明显不足,研究尺度和研究深度应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较少,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第三章对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理论进行系统归纳,通过将系统论、空间生产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把握,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对武汉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不同时期的背景与过程分析。据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同的时期,本研究将武汉城市体育场地空间生产划分为:解放前(1860-1949年)、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1992-200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3-2015年)共五个阶段。(1)解放前(1860-1949年)。晚清末期,封建阶级统治政权中的改革派是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重要推动者,租界区空间生产自成体系,西方传教士和殖民者将西方现代体育文明带入中国,形成了租界区独特的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风貌,是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转型的催化剂。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等职能部门成为空间生产的主导者,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政府采取募捐、集资的方式官助民营和民办等企业资本参与的生产模式。以市民、民间体育用其朴实无华的民间体育生活代表社会公众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2)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体育休闲空间生产以一种制度性供给方式展开,任何生产活动都由政府完全控制。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政府成为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最主要的行为主体。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通过自己就业的单位,享受城市体育权力,政府通过单位制用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不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的开展都被赋予浓厚的政治目的。资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则失去了其固有的流动性,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多元主体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基本包揽了城市居民所有的生活消费,公众消费完全处于弱势地位。(3)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政府仍然在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占主导地位,同时开始通过行政手段来宏观调控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企业由于收入低下,未能成为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最终消费者,既无能力亦无强烈动机推动。(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1992-200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政府是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宏观组织者,空间生产观念逐渐转变。空间生产是全方位的、多元的、立体性的,空间生产的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均能感受到利益的获得,各方都乐于参与到空间生产活动,最终形成合力。(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3-2015年)。凸现市场的主导地位,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从空间生产的主力军转为调控器、企业成为了空间生产的生力军、公众成为空间生产的重要拼图。选取不同阶段城市体育空间空间生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正规体育休闲活动空间表现为“散点→两核→点+轴→多中心→三核”五个空间格局阶段;非正规体育休闲活动空间选取了城市公园和城市绿道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城市公园体育休闲活动空间具有地区集和沿交通轴线分布的特征,城市绿道体育休闲活动空间在武汉市主城区形成,“一环、两轴、五片”的城市绿道网络,绿道网络总体结构规划为“一心、六楔、十带”格局。第五章为“十三五”时期武汉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治理机制。从经济社会发展、体育发展路径、城市新定位等方面分析“十三五”时期武汉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背景和形势,探讨和构建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治理机制,提出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绿色发展、开放包容和共建共享治理机制。第六章为本文结论、不足和后续研究。系统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并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续研究计划。本文通过对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系统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是城市社会关系的产物,被社会关系支持,又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2)现代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而城市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巨系统。(3)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是权力、资本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空间的重要塑造,随政治经济体制的变迁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是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成为产物的综合过程。

刘岩[8](2016)在《哈尔滨异域文化与人居环境互融性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尔滨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年轻而又独特的城市。城市起源于中东铁路的兴起建设,特殊的城市发展背景让哈尔滨在较短时间内从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当时远东闻名的国际大都市,这几乎是个奇迹。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它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历史仅百余年,而实际的城市建设史,也仅仅有短短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却已是有着“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北方特色文化名城,这一切都与其多文化的汇聚、碰撞、交融的结果密不可分。而这种碰撞与融合也正是形成哈尔滨城市独特建筑风貌与城市特征的主要诱因,是哈尔滨城市形象和文化走向的一个突出的表征。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让哈尔滨拥有了特定的文化语境,使得哈尔滨的文化语汇体现出多元、并存、共融的发展特性,建筑作为文化最直接的物化载体,也体现出多种风格流派并存发展,争相开放的发展局面,城市的格局也开始按着特定的脉络与轨迹生息、演变。随着人居环境的演变,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城市,各文化之间也以多种形式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着,以至于逐渐形成了属地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并构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的建筑风格的呈现,普遍反映了城市历史和文明的兴衰发展,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信息。哈尔滨的近现代建筑,汇集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之大成,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可称得上是一个异域建筑历史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给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历史成就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珍稀研究资源。本文以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建筑文化语汇为切入点,结合城市历史、外来文化、异域建筑风情等诸方面对哈尔滨地域文化特征进行解读与剖析,并结合实际探讨这种城市表征影响下的城市转型之后的城市特色与城市环境构建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具有着切实而重要的研究意义。希望对哈尔滨未来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所帮助。

许筱婧[9](2015)在《历史环境下集合住宅外部形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建筑与城市历史文脉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学和城市设计领域关注的重点,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所说的,“把房屋当做一个城镇,把城镇当做一个房屋。”居住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载体,其对城市整体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居住单元所构成的街巷、社区成为了城市组织的基础单元,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其承载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物质延续,而往往被人们认同为带有精神意义的生活空间。集合住宅作为一种类型化的居住建筑,其集约利用土地,提供大量居住单元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人口快速城市化,建设不断密集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视线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随着上世纪60年代对现代建筑运动的批判与反思思潮的涌起,一些建筑师开始试验性地将集合住宅项目视为一个整体,探讨其与场地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这种基于外部环境的设计手法,使得集合住宅成为城市空间的积极构成因子,对历史环境中生活场景的还原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住宅与城市和周边既有环境的关系为出发点研究集合住宅的形态生成方法。通过纵向时间线依序对当下几种结合环境设计建筑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同时横向比较不同城市历史环境下的建造实例,以对该类建筑与原有城市街区环境、城市文脉乃至区域文化特征在相适性上做出合理性价值判断。在分析方法上由建筑内部体验性和外部视觉性入手进行讨论,从形体组合方式与空间构成手法两方面归纳总结该研究方法下所得到的一般性理论,以期为我国相似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任壮[10](2015)在《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文中提出在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思想中,建筑是隶属于环境的一部分,并且受制于环境。建筑、环境和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到今天为止,环境仍然是建筑师手下最原始的图纸和创作的源泉。建筑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座建筑的成功与否,对建筑遗产而言也是如此。建筑遗产与周边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与建筑遗产本体一样,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同样十分重要。作为中国建筑遗产大家庭中最年轻的一员,近现代建筑遗产往往很容易被忽视,其周边环境在位置、构成、保护与整治方式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建筑遗产和周边环境都有一定的特点,在保护和整治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本文将从近现代历史建筑和街区周边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对国外和国内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历程进行一定的研究,对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当前我国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原因进行总结并做出建议,对其保护和整治的原则、保护工作中几个重要领域的内容以及不同模式下的保护和整治方法提出相应的表述和建议,为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巴塞罗那的现代式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塞罗那的现代式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兴起对城市的思考
        1.1.2 日常都市主义等城市设计理论的可行性
        1.1.3 现代城市建设使人归属感和安全感缺失
        1.1.4 通过参与式设计来获取城市空间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5.1 国外
        1.5.2 国内
    1.6 研究特色和研究创新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中村非正规性相关概念与实践案例研究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中村社区
        2.1.2 城市非正规性
        2.1.3 公共空间
        2.1.4 公共生活
    2.2 非正规性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2.1 日常生活和日常都市主义
        2.2.2 共享空间和动态·复合型空间
        2.2.3 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空间行为
        2.2.4 城市针灸
    2.3 实践案例分析
        2.3.1 城中村更新——南头古城更新改造计划
        2.3.2 城市更新——巴塞罗那城市再生计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调研分析
    3.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整合分类研究
        3.1.1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概况
        3.1.2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分类研究
    3.2 调研内容及调研方法
        3.2.1 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
        3.2.2 调研方法
    3.3 旅游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大社社区
        3.3.1 概况
        3.3.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3.3.3 街区街巷型空间
        3.3.4 社区节点型空间
        3.3.5 社区社会生活
        3.3.6 小结
    3.4 商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杏林社区
        3.4.1 概况
        3.4.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3.4.3 街区街巷型空间
        3.4.4 社区节点型空间
        3.4.5 社区社会生活
        3.4.6 小结
    3.5 工业空间主导型城中村社区——五通社区泥金社和店里社
        3.5.1 概况
        3.5.2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3.5.3 街区街巷型空间
        3.5.4 社区节点型空间
        3.5.5 社区社会生活
        3.5.6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中村社区非正规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
    4.1 非正规空间形态特征
        4.1.1 社区肌理
        4.1.2 街巷结构
        4.1.3 建筑形式
        4.1.4 活动空间
        4.1.5 日常生活
    4.2 非正规空间功能的状态和特征
        4.2.1 空间功能状态
        4.2.2 空间属性特征
    4.3 非正规空间人群的空间行为
        4.3.1 社区住民
        4.3.2 商业经营者
        4.3.3 社区外部人群
    4.4 非正规空间存在的问题
        4.4.1 微观性问题
        4.4.2 宏观性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凤头社空间营造与更新概念设计
    5.1 项目概况与诉求
        5.1.1 概况
        5.1.2 项目诉求
    5.2 项目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5.2.1 区位分析
        5.2.2 区域业态分析
        5.2.3 路网交通分析
        5.2.4 空间演变分析
        5.2.5 建筑类型分析
    5.3 “非正规性空间”营造的适用性策略
        5.3.1 复合型功能营造
        5.3.2 功能性有机营造
        5.3.3 参与式社区营造
        5.3.4 在地性延续营造
    5.4 项目目标方向
    5.5 项目更新策略
        5.5.1 功能业态整合
        5.5.2 边界空间更新
        5.5.3 内部空间活化
        5.5.4 地域文化复兴
    5.6 非正规性空间对城市设计的思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厦门市城中村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调研问卷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1.2.1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
        1.2.2 研究范围
        1.2.3 设计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1 创新点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发展研究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历程
        2.1.1 理论综述
        2.1.2 实践案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历程
        2.2.1 理论综述
        2.2.2 实践案例
    2.3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相关理论
        2.3.1 有机更新理论
        2.3.2 微循环理论
        2.3.3 持续整治理论
        2.3.4 动态保护理论
        2.3.5 自组织模式
    2.4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论的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张家口堡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城建沿革
    3.2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特色概述
        3.2.1 古堡格局
        3.2.2 街区风貌
        3.2.3 院落建筑
    3.3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现状调研
        3.3.1 历史遗存现状
        3.3.2 已有的保护更新措施
        3.3.3 居民对保护更新的强烈诉求
    3.4 呈现的问题及矛盾
        3.4.1 盲目改建
        3.4.2 环境衰败
        3.4.3 功能需求
        3.4.4 特色传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原则策略
    4.1 影响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因素分析
    4.2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swot分析
        4.2.1 张家口堡优势分析
        4.2.2 张家口堡劣势分析
        4.2.3 张家口堡机遇分析
        4.2.4 张家口堡威胁分析
        4.2.5 基于战略分析的认识
    4.3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基本原则
        4.3.1 原真性与现代性相协调
        4.3.2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4.3.3 人文性与功能性相融合
    4.4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
        4.4.1 建立评判标准,划分保护范围
        4.4.2 关注次要建筑,塑造环境品质
        4.4.3 转译院落空间,延续传统脉络
        4.4.4 采用合理技术,解决使用需求
        4.4.5 融合厨卫系统,创造宜居设计
        4.4.6 张家口堡历史街区的设计构思
        4.4.7 设立规划法案,完善保障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楼西街片区保护更新设计研究
    5.1 鼓楼西街片区
        5.1.1 区位分析
        5.1.2 现状调研
        5.1.3 鼓楼西街31号院设计定位
    5.2 鼓楼西街31号院改造方案设计
        5.2.1 使用功能的转变
        5.2.2 建筑主体的更新
        5.2.3 与周边肌理的融合
        5.2.4 营造街区共享型公共空间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微更新视角下的近代历史街区空间改造研究 ——以大连市东关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缘起
        1.1.2 政策背景
        1.1.3 “微更新”对近代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
        1.1.4 东关街“微更新”的必要性
        1.1.5 小结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微更新”
        1.3.2 “近代”的定义域
        1.3.3 历史街区
        1.3.4 街区中的空间形态与要素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案例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历史街区保护研究概况
        2.1.2 由城市更新延伸出的城市“微更新”
        2.1.3 “微更新”的涌现
        2.1.4 相关理论研究
    2.2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案例
        2.2.1 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菊儿胡同
        2.2.2 巴塞罗那“城市针灸”
        2.2.3 杭州中山路更新
        2.2.4 坦普尔吧街区改造
        2.2.5 案例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东关街街区调研与“微更新”可行性
    3.1 调研方法与步骤
    3.2 东关街历史沿革研究
        3.2.1 东关街区位建设沿革
        3.2.2 东关街的历史文化
        3.2.3 东关街经济建设沿革
    3.3 东关街用地概况与数据分析
        3.3.1 用地概况
        3.3.2 经济技术指标
        3.3.3 建筑分级
    3.4 街区调研分析
        3.4.1 肌理
        3.4.2 高度
        3.4.3 交通
        3.4.4 绿化
        3.4.5 周边环境
    3.5 “微更新”可行性与局限分析
        3.5.1 东关街“微更新”可行性分析
        3.5.2 东关街“微更新”局限性
    3.6 本章小结
4 东关街“微”视角下的空间研究
    4.1 “微更新”视角下的街区空间
        4.1.1 东关街“微”空间的研究对象
        4.1.2 东关街“微”空间研究内容
        4.1.3 研究对象的整理与编号
    4.2 东关街街区肌理与街道空间研究
        4.2.1 街区空间肌理研究
        4.2.2 街道空间特点研究
        4.2.3 街道空间现状评价
    4.3 东关街院落空间研究
        4.3.1 院落空间形态研究
        4.3.2 院落空间特点研究
        4.3.3 院落空间现状评价
    4.4 建筑空间特点与形式研究
        4.4.1 建筑空间样本
        4.4.2 建筑形式与空间
        4.4.3 空间现状
    4.5 本章小结
5 “微更新”视角下东关街保护与空间改造设计
    5.1 东关街“微更新”目标与原则
        5.1.1 东关街“微更新”依据
        5.1.2 东关街“微更新”的保护与改造目标
        5.1.3 东关街“微更新”的原则
    5.2 东关街“微更新”空间保护与改造方案
        5.2.1 东关街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5.2.2 街道空间
        5.2.3 院落空间
        5.2.4 建筑空间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东关街部分建筑空间现状调研评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江南近代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概念的界定及其范围
        1.2.1 “早期现代主义”的界定
        1.2.2 研究概念的范围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3.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江南近代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背景与风格特征分类
    2.1 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
        2.1.1 国内近代社会背景
        2.1.2 江南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1.3 社会文化的交融与更迭
    2.2 地理分布及保存现状
        2.2.1 实地调研
        2.2.2 相关保护措施及名录
        2.2.3 保存现状概况
    2.3 基本风格特征
        2.3.1 装饰艺术式风格
        2.3.2 表现主义式风格
        2.3.3 国际式风格
    2.4 小结
第三章 江南近代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分析
    3.1 装饰艺术式风格特征
        3.1.1 向上动势的立面构图
        3.1.2 单元型空间关系
        3.1.3 “外新内旧”的建筑结构材料
    3.2 表现主义式风格特征
        3.2.1 横向成组的立面构图
        3.2.2 功能主导型建筑空间
        3.2.3 “外旧内新”的建筑结构材料
    3.3 国际式风格风格特征
        3.3.1 主次分明的立面构图
        3.3.2 流线分明型建筑空间
        3.3.3 “内外俱新”的建筑结构材料
    3.4 小结
第四章 江南近代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与相关建筑的比较
    4.1 江南传统建筑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比较
        4.1.1 立面式样:典雅精美与抽象符号
        4.1.2 空间布局:内向封闭与外向变革
        4.1.3 建筑细节及构造:木构为主与工业制造
        4.1.4 建筑思想对比:尚祖循矩与注重实用
    4.2 中西合璧风格建筑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比较
        4.2.1 立面式样:多元融合与删繁就简
        4.2.2 空间结构:中体西用与中西并置
        4.2.3 建筑材料与构造:混合拼接与结构融合
        4.2.4 建筑思想对比:形式折衷与内核革新
    4.3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比较
        4.3.1 立面式样:对比组合与均衡秩序
        4.3.2 空间布局:通透变化与传统桎梏
        4.3.3 建筑细节及构造:积累运用与滞后吸收
        4.3.4 建筑思想对比: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
    4.4 小结
第五章 江南近代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因素探源
    5.1 宏观层面
        5.1.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现代革新
        5.1.2 现代主义与江南本土的文化交融
    5.2 中观层面
        5.2.1 民族工商业文化的主导
        5.2.2 周边商埠城市的影响
    5.3 微观层面
        5.3.1 建筑设计师的带动
        5.3.2 民众观念意识的差别
    5.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江南地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名录
附录二: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极简主义建筑在国内的实践及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问题说明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结构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极简主义建筑背景研究
    2.1 极简主义艺术
        2.1.1 极简主义艺术产生背景
        2.1.2 极简主义艺术代表人物
        2.1.3 极简主义艺术特点
    2.2 极简主义建筑
        2.2.1 极简主义建筑产生的原因
        2.2.2 极简主义建筑的理论渊源
        2.2.3 建筑简约倾向的周期性演变
    2.3 极简主义建筑代表人物及作品
        2.3.1 阿尔伯特·坎波·巴埃萨
        2.3.2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
        2.3.3 妹岛和世
    2.4 极简主义建筑基本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的极简主义建筑实践
    3.1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
        3.1.1 近代建筑中简约的倾向
        3.1.2 现代建筑中简约的倾向
    3.2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现状分析
        3.2.1 建筑的建造时间
        3.2.2 建筑的分布地点
        3.2.3 建筑的类型
    3.3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案例分析
        3.3.1 大舍事务所——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
        3.3.2 方体空间工作室——庐师山庄A+B住宅
        3.3.3 朱锫事务所——民生现代美术馆
        3.3.4 未已空间——楼顶竹林间画廊
        3.3.5 华汇设计——重庆天地艺术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特征及其发展
    4.1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特征
        4.1.1 空间特征——注重空间体验
        4.1.2 环境特征——借景与造景
        4.1.3 光线运用特征——层次与路径
        4.1.4 表皮特征——多样性
        4.1.5 细部特征——精致性
    4.2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地域性体现
        4.2.1 与禅宗文化的融合
        4.2.2 与传统建筑的融合
        4.2.3 与传统绘画的融合
    4.3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意境
        4.3.1 如诗如画
        4.3.2 超凡脱俗
        4.3.3 至虚守静
    4.4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的局限性
        4.4.1 自身存在的局限因素
        4.4.2 受社会的局限因素
    4.5 国内极简主义建筑探索性发展
        4.5.1 自由的形态
        4.5.2 科技的融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极简主义建筑空间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述
    5.2 极简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
        5.2.1 空间的处理
        5.2.2 造型的设计
        5.2.3 材料的选择
        5.2.4 色彩的搭配
        5.2.5 光线的运用
        5.2.6 家具的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1 国内典型极简主义建筑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6)现代主义建筑在青岛地区的源起与发展(1949年以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论题起源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青岛近现代建筑史的相关研究
        1.2.2 青岛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类型学的相关理论
        1.4.2 建筑形态学的相关理论
        1.4.3 建筑相关学科交叉研究
    1.5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现代主义建筑在青岛地区的源起
    2.1 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
        2.1.1 现代建筑
        2.1.2“现代主义”运动
        2.1.3 现代主义建筑
    2.2 青岛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历史沿革
    2.3 现代主义建筑在青岛的源起
        2.3.1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实践
        2.3.1.1 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
        2.3.1.2 先进的建筑技术材料的产生
        2.3.1.3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
        2.3.1.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案例
        2.3.2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实践
        2.3.2.1 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
        2.3.2.2 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原因
        2.3.2.3 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思想产生的途径
        2.3.2.4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2.3.2.5 小结
        2.3.3 青岛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产生及实践
        2.3.3.1 青岛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原因
        2.3.3.2 青岛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产生的途径
        2.3.3.3 青岛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2.4 小结
第3章 青岛现代主义建筑(1949 年以前)的特征和发展演变
    3.1 现代主义建筑分布及其发展演变
        3.1.1 公共建筑
        3.1.2 居住建筑
    3.2 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及其发展演变
        3.2.2 平面布局
        3.2.2.1 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
        3.2.2.2 居住建筑的平面布局
        3.2.3 立面风格
        3.2.3.1 带有装饰艺术风格元素
        3.2.3.2 带有国际主义风格特征
        3.2.3.3 形式上的现代主义
        3.2.4 层数和体量
        3.2.4.1 公共建筑
        3.2.4.2 居住建筑
    3.3 现代主义建筑材料及其发展演变
        3.3.1 花岗岩
        3.3.2 砖
        3.3.3 钢筋混凝土
    3.4 现代主义建筑建造方式及其发展演变
        3.4.1 砖石、砖木和砖混结构
        3.4.2 钢筋混凝土结构
        3.4.3 钢结构
        3.4.4 保温防潮构造
    3.5 青岛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演变的特点
        3.5.1 整体性发展演变
        3.5.2 形态多样化
        3.5.3 本土化演变
    3.6 小结
第4章 青岛现代主义建筑(1949 年以前)的现状
    4.1 建筑实体的破坏
        4.1.1 年久失修造成的破坏严重
        4.1.1.1 长期未使用导致年久失修
        4.1.1.2 使用不当造成的人为破坏
        4.1.1.3 缺少日常维护造成的构件破坏
        4.1.2 改造不当造成建筑实体、风格损坏和拆除
        4.1.2.1 改造不当造成建筑风格破坏
        4.1.2.2 不当的改造方式导致对建筑实体的永久性破坏
        4.1.2.3 永久性拆除
    4.2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4.2.1 排水设施
        4.2.2 供暖设施
        4.2.3 停车空间不足
        4.2.4 缺少绿化
    4.3 不当的功能转型
        4.3.1 各种功能混杂,缺少统一规划
        4.3.2 不恰当的功能引入导致活力丧失
    4.4 小结
第5章 青岛地区现代主义建筑(1949 年以前)的保护发展策略与思考
    5.1 案例的对比分析与思考
        5.1.1 案例一——历史建筑立面嫁接的改造方法
        5.1.1.1 建筑改造方案
        5.1.1.2 案例分析比较
        5.1.1.3 借鉴思考
        5.1.2 案例二——临近的多个历史建筑整体设计的改造方法
        5.1.2.1 建筑改造方案
        5.1.2.2 借鉴思考
    5.2 青岛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保护发展策略
        5.2.1 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历程和现状
        5.2.2 现代派历史建筑改造的原则
        5.2.3 早期现代派历史建筑保护发展策略
        5.2.3.1 健全保护法律法规
        5.2.3.2 再利用
        5.2.3.3 优化基础配套设施
        5.2.3.4 建筑实体改造措施
        5.2.3.5 民众参与设计
    5.3 青岛早期现代派建筑改造项目研究与实践
        5.3.1 建筑特色
        5.3.2 保护价值
        5.3.3 建筑现状
        5.3.4 保护发展措施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生活
        1.1.2 理论发展
    1.2 概念的界定
        1.2.1 空间概念的界定
        1.2.2 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概念的界定及分析
        1.2.3 城市
        1.2.4 空间的生产
        1.2.5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生产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内容
        1.4.1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理论框架
        1.4.2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过程
        1.4.3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分析
        1.4.4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个案研究
        1.4.5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展望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
        1.6.1 研究区域
        1.6.2 数据准备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相关研究
        2.1.1 需求与供给研究
        2.1.2 建设与规划研究
        2.1.3 体育大事件与城市发展研究
        2.1.4 相关博士论文研究进展
        2.1.5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研究
        2.1.6 国家基金立项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2.1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
        2.2.2 空间生产应用研究
第3章 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系统论
        3.1.1 系统思想的发展简史
        3.1.2 系统的基本特征
        3.1.3 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3.1.4 系统论对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启示
    3.2 空间生产理论
        3.2.1 现代主义及其时空观
        3.2.2 后现代主义及其时空观
        3.2.3 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3.2.4 新马克思主义及其时空观
    3.3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体育
        3.3.1 反单一化和标准化:后现代主义体育研究的认识论
        3.3.2 体育运动的局部现象与微观细节:后现代主义体育
        3.3.3 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体育研究的方法论
第4章 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过程及机制分析
    4.1 解放前(1860-1949)
        4.1.1 生产背景
        4.1.2 生产过程
        4.1.3 生产机制
        4.1.4 案例分析——西商跑马场
    4.2 改革开放前(1949-1978)
        4.2.1 生产背景
        4.2.2 生产过程
        4.2.3 生产机制
        4.2.4 案例分析——横渡长江
    4.3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
        4.3.1 生产背景
        4.3.2 生产过程
        4.3.3 生产机制
        4.3.4 案例分析——洪山体育馆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1992-2003)
        4.4.1 生产背景
        4.4.2 生产过程
        4.4.3 生产机制
        4.4.4 案例分析——汉口江滩
    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3-2015)
        4.5.1 生产背景
        4.5.2 生产过程
        4.5.3 生产机制
        4.5.4 案例分析——广场舞
    4.6 武汉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格局
        4.6.1 正规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格局
        4.6.2 非正规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格局
    4.7 小结
第5章 “十三五”时期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治理机制
    5.1 “十三五”时期武汉城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背景
        5.1.1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5.1.2 国家体育发展新路径
        5.1.3 武汉市发展的新定位
        5.1.4 武汉市体育发展新举措
    5.2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治理机制
        5.2.1 《武汉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3-2020)》评述
        5.2.2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的治理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是城市社会关系的产物
        6.1.2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系统
        6.1.3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是多元主体综合生产的过程
        6.1.4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6.1.5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过程主要特征
        6.1.6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格局
        6.1.7 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的治理机制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哈尔滨异域文化与人居环境互融性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注释
第二章 哈尔滨城市文化溯源
    一、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因素
    二、哈尔滨城市地域属性体现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本土文化的汇入
        (三)中西文化的碰撞
第三章 哈尔滨异域文化在城市环境中的时代表征
    一、中国式
    二、中华巴洛克式
    三、俄罗斯式
    四、巴洛克式
    五、新艺术运动
    六、犹太建筑
    七、折衷主义
    注释
第四章 哈尔滨异域文化与人居环境互融性体现
    一、城市风貌
        (一)主体风格
        (二)分布现状
        (三)规划控制
    二、地域文化
        (一)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二)在人居文化上的表现
    注释
第五章 哈尔滨城市文化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一、城市建设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建设指导思想模式观念盲目效仿
        (二)意识落后
    二、哈尔滨城市文化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
        (一)突出城市发展的特色
        (二)以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为依托
        (三)以完善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制度为保障
    三、哈尔滨的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一)城市物质环境的再造
        (二)城市精神文化的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历史环境下集合住宅外部形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历史环境
        1.2.2 集合住宅
        1.2.3 外部形态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集合住宅外部形态设计实践的历时性发展
    2.1 自然需求引导的自发性创作时期
    2.2 装饰文化主导的古典时期
    2.3 建造体系完善化的成熟时期
    2.4 形式解放与意义回归的新时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历史环境与集合住宅建筑二者关系探讨
    3.1 基于城市环境设计的观念
        3.1.1 对现代建筑功能主义至上思维的反思
        3.1.2 城市环境引导下的建筑设计
    3.2 艺术风向引领的城市和建筑文化
        3.2.1 艺术流派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3.2.2 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时期的艺术特征
    3.3 建筑构成了城市化历程中的事件
        3.3.1 集合住宅的生产印证了一种城市现象
        3.3.2 背景式的居住建筑构成了城市的记忆
    3.4 居住空间意义的延伸
        3.4.1 居住建筑功能的复合化
        3.4.2 集合住宅建筑的公共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历史环境下集合住宅外部形态的表现特征
    4.1 个体尺度与城市空间形态
        4.1.1 建筑与城市的图底关系
        4.1.2 建筑体量与区块边界
        4.1.3 建筑轮廓与城市天际线
    4.2 建筑界面与周边环境印象
        4.2.1 建筑风格与环境辨识度
        4.2.2 立面构图与街区界面节奏
        4.2.3 建筑细部对使用者的暗示
    4.3 建筑自身与场所氛围
        4.3.1 设计思想对地域文化的呼应
        4.3.2 建筑外部空间对建筑内外的沟通
        4.3.3 体验的变化是使用者与场所之间的媒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历史环境下集合住宅外部形态设计策略研究
    5.1 建筑尺度与体量处理策略
        5.1.1 融入城市历史肌理脉络
        5.1.2 整体化的城市设计指导
        5.1.3 承载城市记忆的意义节点
    5.2 建筑界面和风格协调策略
        5.2.1 延续街区界面特征
        5.2.2 隐向呼应周边环境
        5.2.3 引导环境更新方向
    5.3 建筑环境和体验引导策略
        5.3.1 路径:从环境到内景的过渡
        5.3.2 场所:建筑内外的对比关系
        5.3.3 领域:立足于使用者主体体验的情境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动态及水平
        1.3.1 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遗产周边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概念阐述与辨析
        1.4.1 近现代建筑遗产的相关概念
        1.4.2 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相关概念
        1.4.3 历史街区的概念比较与界定
    1.5 论文创新点
        1.5.1 创新点 1:对近现代建筑遗产环境构成的研究和相关的分析
        1.5.2 创新点 2:对几种建筑遗产周边环境模式保护和整治的探讨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世界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历程比较研究与启示
    2.1 国际关于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历程
        2.1.1 《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雅典宪章》
        2.1.2 《威尼斯宪章》
        2.1.3 《世界遗产公约》
        2.1.4 《内罗毕建议》
        2.1.5 《华盛顿宪章》
        2.1.6 《西安宣言》
        2.1.7 宪章比较与启示
    2.2 西方国家建筑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历程(以法国为例)
        2.2.1 建筑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起源和发展
        2.2.2 法国建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历程
    2.3 日本的建筑遗产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历程
        2.3.1 日本建筑遗产保护的历程简介
        2.3.2 日本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
        2.3.3 日本保护历程对中国借鉴意义
    2.4 中国建筑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历程简介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重要准则的深入解析
    3.1 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1.1 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内涵和意义
        3.1.2 长沙市鸿记钱庄异地重建反思
    3.2 历史信息的可读性和延续性
    3.3 改造利用的可逆性和持续性
        3.3.1 改造、利用和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和意义
        3.3.2 南京大华大戏院改建工程的评议和设想
    3.4 保护工作的社会性和责任性
    3.5 非物质信息的保存及其展示
        3.5.1 非物质信息的保存和展示研究
        3.5.2 成都井巷子文化墙的思考建议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内容总结和现状分析
    4.1 范围界定
        4.1.1 对建筑遗产“小环境”的界定
        4.1.2 对建筑遗产“大环境”的界定
        4.1.3 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界定
    4.2 信息采集
        4.2.1 历史信息采集的意义和渠道
        4.2.2 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3 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4.3.1 保护制度现状和建议
        4.3.2 法律法规现状和建议
    4.4 规划手段
    4.5 专业交流和教育宣传
        4.5.1 专业层面的交流
        4.5.2 教育宣传的展开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整治方法的具体建议
    5.1 宏观层面的保护和整治——建设控制和风貌协调(以北京民族文化宫为例)
        5.1.1 城市肌理
        5.1.2 景观视线
        5.1.3 环境渗透
        5.1.4 空间格局量化分析
        5.1.5 建筑形式选择和沿街面设计
        5.1.6 道路交通、绿化及小品设计
    5.2 微观层面的保护和整治
        5.2.1 开放式建筑遗产保护区的建设
        5.2.2 保护中重视生活文化构成要素
        5.2.3 遗产保护与生活的结合点——两种模式下的建筑遗产周边环境利用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整治研究的总结反思
    6.1 近现代建筑遗产环境构成研究以及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分析
    6.2 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和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
    6.3 对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和建议
    6.4 对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几种模式的分析和总结
    6.5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图表目录
致谢

四、巴塞罗那的现代式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厦门城中村空间及其更新研究[D]. 蔚海涛. 华侨大学, 2020(01)
  • [2]张家口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 王俊杰.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5)
  • [3]微更新视角下的近代历史街区空间改造研究 ——以大连市东关街为例[D]. 赵宸.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4]江南近代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研究[D]. 戴梦婕. 江南大学, 2018(01)
  • [5]极简主义建筑在国内的实践及其特征研究[D]. 张洵.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6]现代主义建筑在青岛地区的源起与发展(1949年以前)[D]. 马莉.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7]武汉市体育休闲活动空间生产研究[D]. 周璐. 武汉体育学院, 2016(04)
  • [8]哈尔滨异域文化与人居环境互融性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9]历史环境下集合住宅外部形态设计策略研究[D]. 许筱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10]近现代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D]. 任壮. 天津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