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道改造对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松[1](2020)在《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是维持地球几十亿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乎着综合国力的进步,农田水利建设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高防洪安保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生命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飞速进步,人民群众对用水需求量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受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重建轻管”思想严重、基层水利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主观条件或者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影响,导致我国现存许多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渠道跑水、漏水,泵站、水库等无法发挥效益,造成了水资源的损失浪费,部分甚至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阻碍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本文以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为调研对象,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总结得出目前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存在政府部门管理效率不高、工程年久失修问题严重、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基层水利管理技术服务能力薄弱、工程产权主体不明、农田水利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不到位等主要问题,并对以上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加强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关责任,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管理,依据规划确定项目;二是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理责任,确立管护模式;三是完善农田水利规划,深化设计内容,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资金保障;五是加强质量保障,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严把原材料关,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管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六是强化运行机制,制定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加强基层水利技术能力建设;七是明晰工程产权;八是大力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
何璟涛[2](2020)在《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文中研究指明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1950-1979年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研究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不仅对农田水利史、农业史、中国社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学术回顾,包括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及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的主要过程以及举措、主要工程成效、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影响、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洛阳地区在1950-1979年间进行了全面的农田水利建设,在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之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着农田水利建设。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建成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显着提升了农业效益。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正确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对建设有严重影响的失误。第一部分对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论述了自然条件对农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洛阳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有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建设蓄水工程、自流灌区;一些区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难度大;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众多,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重。第二部分阐述了在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突出问题。建国初洛阳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并且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升农业效益。第三部分对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建国以后洛阳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农田水利领导机构,使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洛阳地区坚持制定水利规划,使农田水利按照规划有章可循的进行建设。大力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建设,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办水利,由于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推进。农田水利经费的投资是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农田水利经费几十年间总体上不断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第四部分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分段的依据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设特点有关。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对这六个阶段的主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及阶段性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概况性研究。第五部分论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对几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的成效进行了研究,这几种工程分别是自流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工程、农业井工程、提灌站工程。自流灌区的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控制住了大量农田的水土流失、建设了大量水库发挥了重要的蓄水防洪作用、机电井大大增加了水利对农田的保险作用、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洛阳地区的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使农田的自身肥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第六部分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如在建设中能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注重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等。一些不足之处有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的问题。造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袁绍光[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张小燕[5](2018)在《四川省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以来四川省A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六十多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在水利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由于A县水资源较贫乏,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不能满足A县的需要,已经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低,不仅仅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也给A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不足,当地农民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低、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顺畅、工程产权不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未落实、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等一系列公共问题突出。本文针对A县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问题并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农田水利工程公共部门在公共政策的设计和管理方面不合理、公共投资管理不科学、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的政府组织管理方法、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管理政策不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和管护机制不健全等。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应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A县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本文紧紧围绕着更好的建设和管理好A县农田水利工程这个目标为主线,阐述了目前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A县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学、地方政府管理、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地方绩效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地方政府机构理论、产权理论、“经济人”假说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A县实际,对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采取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政策落实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主动引导农民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调整投资结构,创新水利发展机制,发展农业新型主体,建立“公共产品”补贴机制,加强水利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严格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建立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完善,明晰产权等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不断发展、完善,为A县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打下建设的基础。
李静萍[6](2017)在《学大寨运动期间山西农田水利建设考论》文中提出山西是大寨所在的省份,学大寨运动期间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山西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学大寨运动,山西的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出现过三次高潮,在兴修水库、完善灌区设施、建立机电泵站、大范围推广机井灌溉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虽然受"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思想影响,农田水利建设中也出现过一些不顾条件的盲干、蛮干,浪费严重,但此间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还是应该予以客观肯定的。
李普超[7](2015)在《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建设资金空前投入,建设规模、数量达到历史高点。经过5年的不断建设,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着增强,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得到有效保障。进入2015年,国家又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型农田水利已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但是,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不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数量和规模上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需求,管理无法适应农村生产体制变革,减缓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此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如何加强投入、建设和管理,适应当前新常态,更好的发展和推进,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以咸阳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立足于统计数据和多年来收集整理的资料,对咸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咸阳市基本情况从市情和水情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咸阳市农田水利发展历程进行了论述,从供需水、投入、建设、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田水利发展现状,然后对当前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方面近年来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管理效果,但是依然存在水资源匮乏、投入资金不足、管理缺位、发展无序等问题。随后对咸阳市农田水利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另外,还简单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在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管理经验。最后本文针对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提出了符合咸阳市当地实际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从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演变的历史进程入手分析,将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对当前形势下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的供需水、投入、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农业灌溉用水紧张、投入不足、管护缺位、发展无序等问题。(3)提出了当前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为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投资机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推广农业节水,建立合理水价机制。这对咸阳市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戈[8](2014)在《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利是指如何有效开发、管理、调节、控制、疏导和保护各类水资源,实现水旱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各项活动与政策。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存亡,水利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国水情复杂,防洪安全事关国泰民安,从古至今都把防洪作为一件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基础设施是指为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利工程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供水、粮食、经济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和稀缺性日益凸显。如何利用水利工程设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趋利避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全文紧密围绕财政政策促进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这个主题,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以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回顾建国后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各个阶段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制约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梳理目前中央和地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来源、用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出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还借鉴了具有典型意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文字最后给出了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财政政策建议,并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配套政策予以论述,力求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政策体系。首先提出了全文研究的基本设想,通过对选题背景的梳理论证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概念、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机制体制进行具体辨析、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指出了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接着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包括水利发展阶段理论、科学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等,论述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来证明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进而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论证了今后一个阶段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文章第三部分是提出问题部分,对建国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三个阶段做了回顾,从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性的供需关系视角来分析了三个阶段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依据阶段性发展规律研判未来一段时期的趋势,指出了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对这些政策的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接着从来源和投向两个角度对资金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并结合分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以及今后一个阶段哪些方面政策需要改进,为下面提出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打好基础。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一般均经历一个类似的发展过程,因而分析研究国外水利的发展以及水利投入模式,对我国水利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第六部分力图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首先明确了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接着分别从财政政策工具、水利发展目标以及政府与市场协同等三个视角提出政策建议。最后,考虑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其他配套政策予以扶持。
孙海龙[9](2013)在《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以来,水利改革发展建设问题为人们所不断关注。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其发展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还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然而,从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北方小麦主产区冬春连旱到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不断,再到2012年2月份以来的云南地区遭遇持续干旱来看,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农田水利脆弱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1]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不足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此形势下,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7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系统部署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联系党的十八大对水利工作做出的要求,在不断强化现有政策的同时,选取农田水利这个影响农业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加以不断探索研究,对于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问题与困境,结合山东省淄川区农田水利发展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相应举措,旨在对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服务。本论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文章的前言,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提出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意义以及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农田水利发展的基本内涵、地位和作用;本部分主要从概念提出、农田水利的发展概况进行简析,进而提出新形势下农田水利的战略地位。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问题与困境;则主要是分析新形势下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客观因素以及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在以上两部分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山东省淄川区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加快区内农田水利发展的经验方法,并分析得到的启示。第五部分,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举措;则意在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标明农田水利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方针导向、全民参与建设、政府责任落实推进农田水利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其中政府责任部分从政府职能视角下进行阐述,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杨文彬[10](2012)在《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田水利设施是当前农民最为关心的民生工程、农业最基本的生产条件、农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瑞安市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但由于历史欠帐多,农田水利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本论文拟通过研究瑞安市农田水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瑞安市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结合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提出科学建设瑞安市农田水利的建议,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提高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建设,瑞安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已建成承担灌溉任务的水库27座、山塘113座、引水堰坝222座、灌排泵站307座、灌溉渠道2980km、排水渠道342km,全市灌溉面积达到30多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根据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瑞安市赵山渡以上、陶山平原和北港属于工程型缺水,马屿平原、瑞平平原、瑞安平原属于资源型缺水。对于工程型缺水的流域,优化配置时主要以增加工程为主,辅以节水措施,同时考虑利用赵山渡引水工程实施引水。对于资源型缺水的流域,在强调节水、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同时,重点是利用赵山渡引水工程实施引水。针对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基层水利组织管理有待加强、建后管理滞后等问题,提出如下农田水利建设建议: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做好建后管护工作、完善资金投入举措、强化保障措施等。研究结果将对今后瑞安市科学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提高农业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等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为建设和谐瑞安提供支撑。
二、渠道改造对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渠道改造对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田水利 |
2.1.2 农田水利工程 |
2.1.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
2.2 工程管理理论概述 |
2.2.1 工程计划管理 |
2.2.2 工程合同管理 |
2.2.3 工程质量管理 |
2.3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3.1 项目组织管理 |
2.3.2 项目成本管理 |
2.3.3 项目进度管理 |
2.3.4 项目质量管理 |
2.3.5 项目风险管理 |
第三章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
3.1 六安市概况 |
3.2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总体情况 |
3.2.1 灌区总体情况 |
3.2.2 水源工程总体情况 |
3.2.3 节水灌溉工程总体情况 |
3.2.4 农村河沟总体情况 |
3.3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及成效分析 |
3.3.1 建设情况 |
3.3.2 建成效益 |
3.4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
3.4.1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 |
3.4.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配备 |
3.4.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流程 |
3.4.4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
3.4.5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和手段 |
第四章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调查分析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样本 |
4.1.3 问卷设计 |
4.1.4 处理分析 |
4.2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4.2.1 政府部门管理效率低 |
4.2.2 工程年久失修问题严重 |
4.2.3 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 |
4.2.4 资金投入不足 |
4.2.5 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
4.2.6 基层水利管理技术服务能力薄弱 |
4.2.7 工程产权主体不明 |
4.2.8 农田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落后 |
4.3 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部门错综复杂 |
4.3.2 重建轻管思想严重 |
4.3.3 水利规划设计深度不够 |
4.3.4 资金筹集渠道有限 |
4.3.5 质量安全监管松懈 |
4.3.6 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
4.3.7 工程产权界定困难 |
4.3.8 缺乏改革创新理念 |
第五章 加强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
5.1 加强组织管理 |
5.1.1 成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
5.1.2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
5.1.3 严格建设项目管理依据规划确定项目 |
5.2 落实管理责任和管护模式 |
5.3 实施规划引领深化设计内容 |
5.4 加强资金管理 |
5.4.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5.4.2 多渠道筹集资金 |
5.4.3 强化资金保障 |
5.5 加强质量保障 |
5.5.1 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
5.5.2 加强现场质量监督管理 |
5.6 强化运行机制 |
5.6.1 加强基层水利技术能力建设 |
5.6.2 制定长效管护运行机制 |
5.7 明晰工程产权 |
5.8 大力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民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水利部门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计量分析法 |
3.用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
2.洛阳地区建制沿革 |
(七)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 |
(一)地形地质条件 |
(二)水资源情况 |
(三)气候条件 |
(四)农业耕地资源 |
二、建国初洛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突出问题 |
(一)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水利基础薄弱 |
(二)农业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
(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太少 |
(四)落后、原始的水利基础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田水利 |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 |
(一)新水利领导机构的设立 |
(二)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农田水利建设 |
(三)广泛动员和领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
1.大力进行群众动员 |
2.大力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
3.依靠大量群众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 |
(四)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方式 |
(五)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
(一)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 |
1.进行以渠道为重点的旧有农田水利设施整修 |
2.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试点以积累技术、经验 |
3.新建了一批以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 |
4.大力进行河防护田工程建设 |
(二)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 |
1.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田水利的初步兴起 |
2.井灌建设迅速推进 |
3.开始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 |
4.渠道建设迅速发展 |
5.开始大量建设小型水库 |
(三)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
1.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
2.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 |
3.提灌站建设迅速推开 |
4.水土流失治理迅速推进 |
5.井灌建设的重点转向机电井建设 |
6.建设一批大型自流灌区 |
(四)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 |
1.调整、巩固农田水利建设阵线 |
2.强调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审批程序以确保质量 |
3.农田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4.进行水库整修、续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 |
5.推进自流灌区配套和管理工作 |
6.水轮泵站和电灌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五)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 |
1.在曲折中建设 |
2.大力建设机电井、机电灌站 |
3.推进小型水库建设、进行水库除险行动 |
4.发展喷灌、滴灌工程 |
5.进行大规模的大寨田建设 |
6.大力推进河流治理 |
(六)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 |
1.着重强调恢复和加强水利管理以提升效益 |
2.压缩工程项目,对工程进行续建、配套 |
五、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 |
(一)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 |
1.自流灌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 |
2.成功治理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域 |
3.建成了大量能蓄水防洪的水库 |
4.大量的农业井发挥了重要的水利保险作用 |
5.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
1.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 |
2.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 |
3.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 |
六、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
(一)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
1.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 |
2.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 |
3.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 |
4.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 |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1.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 |
2.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 |
3.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 |
4.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 |
5.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5)四川省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归纳总结法 |
3.比较研究法 |
4.个案研究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综述评价 |
4.研究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概述 |
1.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 |
2.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分类 |
3.农田水利工程的特性 |
4.农田水工程利建设与管理的特点 |
(二)相关理论概述 |
1.地方政府机构理论 |
2.产权理论 |
3.经济人假说理论 |
二、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加大A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城乡统筹目标 |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基础、解决“三农”问题 |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前进入小康社会 |
4.农田水利工程有利于改善生态坏境、构建和谐新村 |
5.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彰显“主人翁”地位 |
(二)A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可行性 |
1.A县农田水利管理改革适应国家及地方政策发展 |
2.A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 |
3.A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拥有专门的主管责任部门 |
三、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
(一)资金投入的现状 |
1.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现状 |
2.其中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投入现状 |
3.县级配套资金投入现状 |
4.县级社会资本和农民投入现状 |
(二)组织管理现状 |
1.机构管理的现状 |
2.部门分工建设管理的现状 |
(三)产权管理现状 |
(四)运行管理现状 |
1.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 |
2.受益农户较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
3.村镇集中供水工程 |
4.小型水库工程 |
四、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投入资金方面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原因分析 |
(二)组织管理方面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原因分析 |
(三)产权管理方面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原因分析 |
(四)运行管理方面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原因分析 |
五、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的路径探索 |
(一)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 |
1.加强财政补助引导 |
2.增强农民及其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
3.加大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的打造,促进生态旅游,吸引民营投入 |
4.利用水利项目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再以产业反推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投入 |
(二)组织管理方面改革路径的探索 |
1.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 |
2.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 |
(三)产权管理方面改革路径的探索 |
1.所有权确权原则 |
2.合理确定产权归属 |
3.确权颁证 |
(四)运行管理方面改革路径的探索 |
1.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 |
2.落实工程管护经费 |
3.创新运行管理机制 |
六、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6)学大寨运动期间山西农田水利建设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大寨期间山西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
二、学大寨运动期间山西水利建设的成绩 |
(一) 大、中、小型水库遍及各水系干流、支流 |
(二) 灌区及配套工程齐头并进、日臻完善 |
(三) 汾河、黄河沿线普遍建立了机电泵站 |
(四) 平川地区机电钻井蓬勃兴起, 规模宏大 |
三、“左”的思想对山西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 |
(7)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形势严峻 |
1.1.2 粮食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
1.1.3 农业灌溉问题重重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农田水利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农田水利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咸阳市基本概况 |
2.1 咸阳市基本市情 |
2.1.1 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 |
2.1.2 社会发展历史 |
2.1.3 社会经济现状 |
2.2 咸阳市基本水情 |
第三章 咸阳市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历程和评价 |
3.1 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阶段 |
3.1.1 以发展蓄水引水灌溉水源工程为重点的基础建设阶段 |
3.1.2 以工程挖潜改造为重点的巩固建设阶段 |
3.1.3 以全面改造、高效节水为重点的综合转型建设阶段 |
3.2 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发展体系 |
3.3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成就 |
3.4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分析 |
3.4.1 农田水利工程供需水分析 |
3.4.2 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分析 |
3.4.3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态势分析 |
3.4.4 农田水利管理分析 |
3.5 咸阳市农田水利效益评估 |
3.6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评价 |
第四章 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存在问题、机遇与挑战 |
4.1 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存在问题 |
4.1.1 水资源短缺,农田灌溉用水紧张 |
4.1.2 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动力 |
4.1.3 管护缺位,难以可持续发展 |
4.1.4 发展无序,管理体制不顺 |
4.2 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机遇 |
4.3 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挑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借鉴 |
5.1 农田水利投入机制 |
5.2 农田水利管理机制 |
5.3 水价构成机制 |
5.4 国外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与措施 |
6.1 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投资机制 |
6.1.1 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
6.1.2 建立民间投资的激励机制 |
6.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
6.2.1 全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
6.2.2 加强乡镇服务体系建设 |
6.2.3 加大农民用水者协会扶持 |
6.3 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
6.3.1 加强规划引领发展 |
6.3.2 转变发展方向,全面服务现代农业 |
6.3.3 强化小型农田水利监管 |
6.4 推广农业节水,建立合理水价机制 |
6.4.1 加强节水宣传 |
6.4.2 注重农业灌溉结构调整 |
6.4.3 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价格 |
6.4.4 建立合理的水价补贴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水利基础设施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
1.1.2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紧迫性与长期性 |
1.1.3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责任重大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水利基础设施概念 |
1.3.2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研究 |
1.3.3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的研究 |
1.3.4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体制的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2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水利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和认识框架 |
2.1.1 水利发展关系的矛盾论 |
2.1.2 水利发展需求的层次论 |
2.1.3 水利发展过程的周期论 |
2.1.4 水利发展的供求理论 |
2.2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2.3.1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公益性 |
2.3.2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基础性 |
2.3.3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战略性 |
2.4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
2.4.1 发展目标及论证 |
2.4.2 我国公共财政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预测 |
3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
3.1 建国后水利发展概述 |
3.2 百废待兴的第一阶段 |
3.2.1 大规模水利建设期 |
3.2.2 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
3.2.3 供求差距分析 |
3.3 滞后低迷的第二阶段 |
3.3.1 水利建设相对停滞期 |
3.3.2 安全性需求继续增长 |
3.3.3 供求差距分析 |
3.4 快速增长的第三阶段 |
3.4.1 安全性和经济性需求并重 |
3.4.2 供求差距分析 |
3.4.3 差距从扩大转为缩小 |
3.5 近中期阶段 |
3.6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 |
3.6.1 防洪减灾体系还存在突出薄弱环节 |
3.6.2 干旱缺水问题突出 |
3.6.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3.6.4 水资源粗放利用 |
3.6.5 水土资源保护能力不足 |
3.6.6 水环境不断恶化 |
3.6.7 体制机制障碍 |
4 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回顾与分析 |
4.1 中央层面的政策 |
4.1.1 防汛抗旱减灾 |
4.1.2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
4.1.3 农田水利建设 |
4.1.4 水资源节约保护 |
4.1.5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4.2 地方层面的政策 |
4.2.1 湖南省 |
4.2.2 重庆市 |
4.2.3 浙江省 |
4.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4.3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分析 |
4.3.1 水利投资规模分析 |
4.3.2 水利投资来源的结构分析 |
4.3.3 水利投资投向结构分析 |
4.4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走向 |
4.4.1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 |
4.4.2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走向 |
4.5 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投入渠道狭窄 |
4.5.2 投资机制体制缺乏创新 |
4.5.3 投入政策亟待完善 |
4.5.4 投入质量和效益亟需改进 |
5 国外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启示 |
5.1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1.2 日本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1.3 发达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验小结 |
5.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借鉴 |
5.2.1 巴西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2.2 印度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2.3 发展中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验小结 |
5.3 国外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
5.3.1 遵守水利项目筹资的基本原则 |
5.3.2 实施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体系 |
5.3.3 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与机制的阶段性 |
6 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建议 |
6.1 财政政策基本框架 |
6.1.1 基本原则 |
6.1.2 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
6.1.3 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 |
6.2 财政政策建议——财政政策工具的视角 |
6.2.1 预算政策 |
6.2.2 财政贴息 |
6.2.3 政策性贷款 |
6.2.4 水利建设债券 |
6.2.5 政府采购 |
6.2.6 税收政策 |
6.3 财政政策建议——水利发展目标的视角 |
6.3.1 防汛抗旱减灾 |
6.3.2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
6.3.3 农田水利建设 |
6.3.4 水资源节约保护 |
6.3.5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6.4 财政政策建议——政府与市场协同的视角 |
6.4.1 引入社会资本 |
6.4.2 搭建投融资平台 |
6.4.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沙坡头水利枢纽PPP项目为例 |
7 其他配套政策 |
7.1 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7.1.1 建设重点 |
7.1.2 建设路径 |
7.2 体制机制 |
7.2.1 完善流域和区域间的协商机制 |
7.2.2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
7.3 金融政策 |
7.3.1 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 |
7.3.2 水利企业上市 |
7.3.3 大型水利设备设施融资租赁 |
7.3.4 防洪保险 |
7.4 水价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一) 研究本课题的必要性 |
(二)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水平 |
(二) 国外研究水平 |
三、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田水利发展的基本内涵、地位和作用 |
一、农田水利发展的基本内涵 |
二、农田水利发展概况 |
三、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发展的战略地位 |
(一) 农田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二) 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问题与困境 |
一、制约农田水利发展的客观因素 |
(一) 人均、亩均水量较少 |
(二)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
(三) 水资源开采过度,污染严重 |
(四) 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 |
二、农田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
(二) 农田水利发展意识滞后,疏于管理 |
(三) 责任不清与主体缺位 |
(四) 缺乏新的投入保障机制 |
(五) 农田水利建设制度缺失,管理落后 |
(六) 农田水利建设的产权模糊,水权界定不清 |
第四章 山东省淄川区农田水利发展实证分析 |
一、山东省淄川区农田水利现状 |
二、山东省淄川区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做法 |
(一) 加强统筹、认清当地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必要性 |
(二) 综合分析,详细制定农田水利规划发展建设指标 |
(三) 淄川区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障 |
三、山东省淄川区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
(一) 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二) 要坚持开源和节流并举、开发和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进行 |
(三) 加强政府引导,不断完善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建设 |
第五章 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举措 |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应坚持的基本思路 |
(一) 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 农田水利发展目标 |
二、明确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
(一) 实施经济调节职能,保障农田水利可持续运行 |
(二) 推进市场监管职能,稳定农田水利建设秩序 |
(三) 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
(四) 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基础性公共服务 |
三、充分发挥民众作用,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全民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农田水利建设概述 |
1.1 农田水利概述 |
1.2 农田水利的沿革 |
1.3 农田水利的性质 |
1.4 农田水利的基本内容 |
1.5 农田水利建设 |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1 国外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做法 |
1.1 美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做法 |
1.2 以色列农田水利建设的做法 |
1.3 印度农田水利建设的做法 |
2 国内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做法 |
2.1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
2.2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
第三章 瑞安市的农田水利现状与问题 |
1 工程现状 |
1.1 水源工程 |
1.2 小型灌溉排水工程 |
1.3 农村灌排河道 |
1.4 灌区骨干灌溉排水工程 |
2 运行管理现状 |
2.1 水利工程实施分级管理 |
2.2 基层水利所机构和人员 |
2.3 用水管理和水费征收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缺乏统一规划 |
3.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
3.3 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
3.4 基层水利组织管理有待加强 |
3.5 建后管理滞后 |
第四章 瑞安市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1 瑞安市基本概况 |
1.1 瑞安概况 |
1.2 自然条件 |
1.3 经济社会状况 |
1.4 农业生产状况 |
1.5 自然灾害情况 |
2 瑞安市水土资源总量 |
2.1 水资源 |
2.2 土地资源 |
3 瑞安市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与需求预测 |
3.1 水土资源的利用现状 |
3.2 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 |
3.3 各行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预测 |
4 瑞安市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 |
4.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2 水土资源供需评价 |
第五章 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措施与技术途径 |
1 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原则 |
2 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容 |
2.1 水源建设 |
2.2 灌排工程建设 |
2.3 灌区骨干工程建设 |
3 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策略 |
3.1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
3.1.1 山塘除险加固 |
3.1.2 堰坝改造 |
3.1.3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
3.1.4 梅屿片区大棚蔬菜滴灌工程 |
3.1.5 农村灌排河道整治工程 |
3.2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
3.3 做好建后管护工作 |
3.3.1 管理体制 |
3.3.2 运行机制 |
3.3.3 服务体系建设 |
3.4 完善资金投入举措 |
3.5 强化保障措施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渠道改造对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雪松.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D]. 何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5]四川省A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路径的探索[D]. 张小燕.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18(07)
- [6]学大寨运动期间山西农田水利建设考论[J]. 李静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7(03)
- [7]咸阳市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研究[D]. 李普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8]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D]. 吴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9]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孙海龙. 山东理工大学, 2013(03)
- [10]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杨文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