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于祖龙[2](2019)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面临高速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本文采用热平衡理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及不同种类集热器的集热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集热器综合评价分析,提出集热器优化选用原则。采用比较试验法重点开展了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研究,搭建了不同集热器适用性研究系统与平台,大量实验研究表明:1)通过黑铬、蓝膜、阳极氧化三类平板集热器吸热体材质的盐雾试验,进行耐腐蚀性研究,表明耐腐蚀性黑铬>阳极氧化>蓝膜;2)通过平板式分体太阳热水系统在不同集热角度下的日有用得热量试验,进行最佳安装倾角研究,表明壁挂式平板集热器的安装角度不宜超过75°,楼顶安装、全年运行的平板集热器倾角宜在45°~60°;通过横置式与纵置式真空管集热器倾角90°时日有用得热量试验,表明用于阳台栏板模块的真空管集热器宜采用水平横置结构;3)通过平板式、热管式、真空管式集热器的热性能试验,进行瞬时效率和热损失的研究,表明集热器瞬时效率平板式>热管式>真空管式,总热损系数平板式>真空管式>热管式;4)通过对受到不同污染影响的热水系统进行热性能试验,进行空气污染对系统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表明太阳能系统在雨季能够保持理想的热效率,但在旱季及污染严重时期,建议定期清洗集热器表面以维持节能效果;5)通过对不同MAR(容水量与集热面积之比)系统的热性能试验,进行系统水量与集热面积优化研究,表明真空管式系统的最佳MAR为65kg/m2~70kg/m2,平板式系统最佳MAR为52kg/m2~56kg/m2。最后对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成应用的设计原则和发展思路。
刘鹏达[3](2019)在《东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以长春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更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更舒适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建筑能耗以及环境污染却成为了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且取之不尽的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由于日照丰富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开始尝试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日趋成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住宅中应用普遍。虽然许多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用户自行安装的,这就导致了在没有详细规划的前提下,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混乱,样式不统一,管线布置凌乱,十分不美观;另外,太阳能集热器尺寸固定,形式单一,与建筑不协调;而且在技术构造方面,无论是对住宅建筑本身,还是太阳能热水器,都对东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考虑不足。所以,如何通过美学角度来使得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有机的结合,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及东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现状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长春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现状及一体化的程度进行分析,找出东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从美学设计、构造技术等方面探讨住宅建筑中存在的一体化问题。在美学设计的研究中,重点研究建筑表现手法,使集热器作为构件和设计元素与住宅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在保证功能和效率的前提下,还具有防护、保温、遮阳以及外观设计元素等功能。结合集热器的色彩、肌理、材质等特点研究了集热器作为设计元素与住宅建筑外观整合设计的方法。在美观方面,提出了延伸式,转变式和替代式三种结合方法;在构造技术方面,根据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在结合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集热器的尺度比例、模数、储水箱的位置、管线的布置及管井的布局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住宅建筑设计方式,对太阳能集热器的位置、布置方式进行详细规划。本文从设计的角度研究了东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的设计,使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建筑设计语言融入到住宅建筑当中来,成为建筑构件的一部分。对国内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桂萍[4](2015)在《温和地区民用建筑低能耗节能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次性能源越来越少,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在所有的能耗类别中,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0%,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总面积的增加逐年增长,节约建筑能耗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和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特点与地域特色,该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其他气候分区,尤其是低能耗建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就是在此情况下进行研究的。本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云南省不同类型民用建筑的用能现状特点,并从温和地区气候特征出发,利用斯维尔节能设计软件模拟计算,从采暖空调、照明、动力、热水四个方向分析各类型建筑的用能特点,得出温和地区低能耗建筑设计中,通过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对建筑的节能率的影响有限,照明、动力、热水部分的节能工作才是重点。并分别从采暖空调、照明、动力、热水四个方面出发,结合昆明某商务办公楼工程与某商住楼两个实例,对温和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分别得出采用不同节能技术时对建筑的节能贡献率,最终得出适合温和地区的低能耗技术方案策略,即要达到低能耗建筑设计中基础项节能率大于等于70%的目标,外围护结构在满足《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温和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利用热泵技术、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此外在采用高光效灯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然采光技术,如导光孔等,来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同时,也要注重在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动力系统中采用高效电动机、变频节能等技术等。
于苗[5](2015)在《芜湖某超高层综合性商业中心(65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超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物对给水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涵盖的内容也更加广泛,系统也更加复杂。超高层建筑工程面积大、功能复杂,对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要求较高,其中建筑设备直接关系到超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作为建筑设备主要内容之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结合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新规范和节能减排政策,本课题对安徽芜湖某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精心设计与计算。同时,针对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图绘制、设计计算和设计研究。施工图绘制主要涵盖给水、消防和排水等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设计计算主要涵盖生活给水、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设计研究主要针对供水方案的选择、雨水的回收利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管材的选用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供水方案的选择关系到供水的可靠性、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合理确定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数、分区位置及各区的加压方式及供水方式;选择适当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超高层建筑的雨水的收集回收与利用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给排水管材的选择,对实现设计中的建筑功能和价值、提高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文中对超高层建筑的冷、热水给水管材及排水管材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管材选择中应该把握的关键问题。
赵敬辛[6](2016)在《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文中指出我国豫西南地区,保障房建设缺乏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致使住宅室内环境质量与居住舒适度较差;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的特殊性,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适宜在该地区应用,影响了绿色建筑在当地的推广。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该地区保障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示范工程----绿色保障房实例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路线,对保障房、绿色建筑和评价标准的基本理论展开阐述、解读与比对,归纳绿色保障房建设要点,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其次,针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和总结,通过对豫西南地区南阳市的四个保障房社区的调研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总结当地气候特点、能源结构、经济水平和居民热舒适适应行为及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结合南阳保障房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对被动式规划技术的效果、住宅户内舒适度、居住能耗进行模拟分析和测算;通过环境分析结果,确立了保障房套型设计优化模型和绿色建筑适宜技术;从费效比的角度出发,对绿色能源应用技术进行甄选;结合社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及都市农业种植园优化配置方案,对社区绿地碳汇量进行测算,提出了节约型绿化技术方案。最后,结合前期调研数据与分析结果,以南阳市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制了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该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估提供一个多方协同工作的技术平台;并通过实际案例测试,初步验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从住户居住舒适度需求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距入手,以当地传统住宅套型为基础,针对地方行为习惯和资源存量,结合案例研究过程,提出了适宜该地区保障房的、能够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与居住舒适度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建立了符合地域特征的、经济合理的设计优化模式;依据研究结论,编制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陈薪[7](2013)在《张子平: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绿色建筑中不可或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不断耗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备受关注,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节省了大量能源,也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诸多的可再生能源当中,太阳能作为最易获取的能源,被公认为是未来最有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那么,太阳能系统如何有效地应用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利用太阳能系统减少建筑能耗等等,这些成为了城镇建设领域内广受大家关心的话题。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张子平则重点就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节能最为可行方法之一向我们展开了论述。
侯军超[8](2013)在《西安市既有高层住宅节能改造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之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全世界达成共识的发展理念。其中建筑节能是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建筑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筑节能包括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非节能建筑的节能改造。在所有建筑类型中既有住宅建筑数量巨大,且早期建造的大多数住宅建筑没有高效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设备系统效率低,导致采暖和制冷能耗浪费严重。因此对既有非节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节能目标的一个关键部分。在高层建筑兴起后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城市中几乎一直都存在着许多能耗高、热工性能差且舒适度偏低的高层住宅建筑,对此类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近期可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远期可延长建筑使用周期、降低能源消耗,使国家能以有限的资源维持长远的发展,利国利民。本文在讨论总结国内外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既有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特别对早期建造的高层住宅,通过资料搜集和调研、结合高层住宅本身的特点,分析目前这类高层住宅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其节能改造的措施。最后选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8#高层住宅楼为改造案例,分析目前住户普遍反映在采暖季室内温度偏低情况出现的原因,结合相关计算对比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节能指标,说明该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考虑在不影响住户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提出一套完整的节能改造设计方案,希望经过改造可以明显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同时达到节能65%的改造目标。对围护结构的改造考虑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的适宜性及普遍推广性;同时考虑为厨房和卫生间设计一套太阳能热水系统,以节省供应这类生活热水需要消耗的电能。最后通过对本次节能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说明该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本次研究中虽然选取西安市既有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但是文中提出的改造措施也充分考虑了其普遍适宜性,同样适用于我国其它采暖区的建筑节能改造,只是在具体改造项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宜的运用,因而也希望本次研究对其它采暖地区同类型建筑的节能改造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覃悦[9](2012)在《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深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建造技术也随之增强,高层住宅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开发和建设量增长过快,高层住宅立面的风格相似和构件缺乏深入设计的现象也逐步呈现出来。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特点和发展演变历程,对各类构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整理总结出各类构件的设计要点。首先,本文阐述了影响高层住宅立面构件设计的各方面因素,为高层住宅立面构件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包括:高层住宅的物理环境(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对立面构件性能的影响;住宅平面形式、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不同使高层住宅立面构件呈现不同特点;科技的发展促使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结构、材料及构造技术不断更新;立面构件设计必须满足美学和人们心里需求;节能要求和建筑规范对立面构件设计的影响。其次,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设计必须遵循立面构件统一于建筑整体的原则;经济适用的原则;理性引导下形式美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四条原则的指导下,总结各类立面功能构件和装饰构件的设计要点。其中围护构件(外墙、窗、阳台、栏杆)重视安全性和造型美观;设备构件(空调室外机搁板)强调对设备的支承和遮蔽;节能构件(主动式太阳能板、遮阳板)注重于当地气候的适应和与建筑立面的结合;装饰构件(构架、线脚等)关注经济性和美观。针对每个构件的特点,从经济性、适用性和装饰性角度分析,探讨该构件的材料、尺度、与建筑的结合方式、细部等要点的深入设计。再次,各类立面构件的组合设计形成了高层住宅立面的整体构图,构件的组织可视为构图中为点、线、面、体要素的设计。一方面,各类构件在高层住宅立面上的组织是有机的,立面构件顺应结构体系有规律地组合。另一方面,立面构件也可以采用变异的组织方式,其中包括构件形态的变异和组织方式的变异,以及其他方式的变异。最后,立足于高层住宅立面构件设计现状,依据高层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探讨构件在信息化制造模式下、智能化技术应用下以及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发展趋势。
李丛丛[10](2012)在《大连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由于各大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使得高层住宅成为城市住宅形式的主流,大连市也不例外,进入2000年以来,市区内高层住宅纷纷迅猛拔起。我国虽在低层、多层住宅上应用太阳能已比较广泛且技术也较成熟,但高层住宅较以往的低层、多层住宅无论是在建筑形式、功能布局、还是结构设计上都存在许多特殊性,在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设计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与难点。论文以大连地区高层住宅为主体,探讨适合高层住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本文指出了目前国内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建筑整合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屋顶面积有限、建筑设计之初未考虑、集热供水系统规划不合理等,并将研究整合设计方法与策略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分析国内外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的案例,提取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再结合大连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太阳能资源分布,调研当地住宅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案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分析随时代发展的大连地区高层住宅布局特点、日照标准、朝向间距等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应用日照模拟软件对不同条件设置下的板式与塔式高层住宅进行日照时长与立面分布分析,研究建筑南立面布置集热器的可行性。通过以上理论分析与可行性研究,针对建筑构件部位选择适合大连地区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整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针对性设计,分别从常规设计手法、功能适应性以及地域适宜性设计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与试设计;探讨高层住宅与太阳能系统一体化的各种结合形式与可能途径。
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2)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理论分析 |
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原理 |
2.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分析 |
2.3 集热器适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测试研究 |
3.1 平板集热器吸热体耐候性比较测试 |
3.2 集热器安装角度的比较测试研究 |
3.3 集热器热性能比较测试分析 |
3.4 空气污染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的影响 |
3.5 MAR日有用得热量优化研究 |
3.6 测试数据综合分析 |
第4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分析 |
4.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的主要类型 |
4.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问题分析 |
4.3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设计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东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以长春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1.1 能源及环境现状 |
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现状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发展现状 |
1.3.2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论文框架 |
第2章 太阳能热水器与居住建筑一体化设计 |
2.1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2.1.1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定义 |
2.1.2 住宅建筑的构成 |
2.1.3 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 |
2.1.4 太阳能热水器的分类 |
2.2 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 |
2.2.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体化设计 |
2.2.2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屋顶一体化设计 |
2.2.3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立面的一体化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住宅建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现状及一体化设计意见 |
3.1 东北地区住宅屋顶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问题及一体化意见 |
3.1.1 住宅平屋顶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问题及一体化意见 |
3.1.2 住宅坡屋顶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问题及一体化意见 |
3.2 东北地区住宅墙面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问题及一体化意见 |
3.2.1 多层住宅墙面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问题及一体化意见 |
3.2.2 高层住宅墙面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问题及一体化意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春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结合的一体化设计 |
4.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建筑一体化 |
4.2 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策略 |
4.2.1 太阳能热水器类型的适配性及选择 |
4.2.2 太阳能热水器的规模和倾角的确定 |
4.2.3 长春地区现代住宅建筑特点 |
4.3 太阳能热水器结合住宅建筑的设计手法 |
4.3.1 延伸式设计手法 |
4.3.2 转变式设计手法 |
4.3.3 替代式设计手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温和地区民用建筑低能耗节能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低能耗建筑发展现状 |
1.2.1 低能耗建筑 |
1.2.2 国外低能耗建筑发展现状 |
1.2.3 中国的低能耗建筑发展现状 |
1.2.4 国外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案 |
1.5 课题研究的范围概念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和地区建筑能耗现状分析 |
2.1 云南温和气候区的特殊性 |
2.2 云南省建筑能耗现状 |
2.3 温和地区建筑用能特点 |
2.4 温和地区的居住行为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和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 |
3.1 建筑能效测评理论值 |
3.2 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
3.2.1 外墙节能技术 |
3.2.2 门窗节能技术 |
3.2.3 屋面节能技术 |
3.3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
3.3.1 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 |
3.3.2 选用高效的电光源及照明灯具 |
3.3.3 优化照明系统设计 |
3.3.4 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 |
3.3.5 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 |
3.3.6 充分利用天然光 |
3.4 动力系统节能技术 |
3.4.1 电梯系统节能技术 |
3.4.2 水泵、风机节能技术 |
3.5 建筑热水系统节能 |
3.5.1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
3.5.2 建筑热水系统节能技术 |
3.6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
3.6.1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
3.6.2 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相结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低能耗节能方案优化 |
4.1 围护结构对居住建筑节能率的影响 |
4.1.1 体形系数 |
4.1.2 窗墙比 |
4.1.3 外窗的遮阳 |
4.2 昆明某商务办公楼低能耗建筑节能率分析 |
4.2.1 昆明某商务办公楼工程概况 |
4.2.2 昆明某商务办公楼能耗 |
4.2.3 节能技术对建筑节能率的影响分析 |
4.3 昆明某商住楼工程低能耗建筑节能方案优化 |
4.3.1 昆明某商住楼建筑概况 |
4.3.2 昆明某商住楼能耗 |
4.3.3 某商住楼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
4.4 温和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低能耗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5)芜湖某超高层综合性商业中心(65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超高层建筑的划分 |
1.3 超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 |
1.3.1 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 |
1.3.2 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重难点 |
1.3.3 中国现代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
1.4 设计与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1 设计与研究内容 |
1.4.2 设计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项目简介 |
2.1 工程概况 |
2.2 设计文件和设计资料 |
2.2.1 设计文件 |
2.2.2 设计资料 |
2.3 设计说明 |
2.3.1 外部工程管线现状资料 |
2.3.2 冷水系统 |
2.3.3 热水系统 |
2.3.4 消防给水系统及灭火器配置 |
2.3.5 排水系统 |
第三章 工程设计计算 |
3.1 冷水系统计算 |
3.1.1 用水量标准及水量计算 |
3.1.2 冷水管网水力计算 |
3.2 热水系统计算 |
3.2.1 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 |
3.2.2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
3.3 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 |
3.3.1 设计参数 |
3.3.2 消火栓保护半径及布置要点 |
3.3.3 消火栓给水水力计算 |
3.3.4 消火栓系统管径的确定 |
3.3.5 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容积确定 |
3.3.6 消防管径校核 |
3.3.7 消火栓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型号 |
3.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计算 |
3.4.1 公式说明 |
3.4.2 水力计算 |
3.4.3 水箱安装高度校核及增压设施计算 |
3.4.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型号 |
3.5 生活排水系统计算 |
3.5.1 室内污废水排水系统计算 |
3.5.2 通气管系统计算 |
3.5.3 消防泵房集水坑及潜污泵选择 |
3.6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
3.6.1 雨水设计参数 |
3.6.2 汇水面积及立管计算 |
3.6.3 室内雨水管道布置 |
第四章 工程设计研究 |
4.1 本章概要 |
4.2 冷水系统给水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4.2.1 概述 |
4.2.2 给水方式的分类 |
4.2.3 本工程供水方式的选择 |
4.2.4 小结 |
4.3 热水系统供水方案的设计 |
4.3.1 概述 |
4.3.2 热水系统的设计 |
4.3.3 本工程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 |
4.3.4 结语 |
4.4 雨水收集回用技术的研究 |
4.4.1 概述 |
4.4.2 雨水回用系统分类 |
4.4.3 本工程的雨水收集回用 |
4.4.4 小结 |
4.5 管材的选用与分析 |
4.5.1 概述 |
4.5.2 室内给水管材的选用和分析 |
4.5.3 室内排水管材的选用和分析 |
4.5.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6)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环境保护运动 |
1.1.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催生人居环境与绿色建筑探索 |
1.1.3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基本情况 |
1.1.4 保障房与绿色建筑是我国建设领域两个突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保障房绿建研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
1.2.2 开展中小城市保障房绿建策略研究,具有未雨绸缪的作用 |
1.2.3 豫西南地区气候与文化,使研究具有“普遍的”地域代表性 |
1.2.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3.2 我国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3.3 我国保障房绿色建筑建设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范围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1.1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
2.1.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2 保障房建筑 |
2.2.1 保障房的概念 |
2.2.2 保障房的发展 |
2.2.3 保障房的分类 |
2.3 生态住区与绿色住宅 |
2.3.1 生态住区 |
2.3.2 绿色住宅 |
2.3.3 绿色保障房技术要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阳市保障房建设现状 |
3.1 南阳市区域环境及人居现状 |
3.1.1 自然环境条件 |
3.1.2 经济与社会发展 |
3.1.3 城市布局分析 |
3.1.4 住宅建筑特点分析及发展概况 |
3.2 南阳市保障房建设现状 |
3.3 南阳市保障房现状调研 |
3.3.1 调研社区简介 |
3.3.2 调查内容 |
3.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阳市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研究 |
4.1 案例介绍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基地分析 |
4.1.3 设计定位 |
4.2 规划设计阶段 |
4.2.1 被动的规划设计 |
4.2.2 社区热环境改善技术 |
4.2.3 软件模拟分析 |
4.2.4 方案修正 |
4.3 建筑设计阶段 |
4.3.1 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
4.3.2 居民生活习惯和传统套型分析 |
4.3.3 结合生活习惯和体形系数的套型优化设计 |
4.3.4 室内环境质量分析 |
4.3.5 被动节能技术研究 |
4.3.6 节能测算 |
4.4 绿色能源应用技术 |
4.4.1 绿色能源在社区中的甄选 |
4.4.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
4.5 节约型绿化技术 |
4.5.1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
4.5.2 社区绿地设计原则 |
4.5.3 南阳市乡土植物资源 |
4.5.4 节约型社区绿地设计策略 |
4.5.5 社区绿地碳汇量计算 |
4.6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
4.6.1 中水回用 |
4.6.2 雨水收集 |
4.7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
5.1 编制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编制原则 |
5.2 指标体系 |
5.2.1 体系构成 |
5.2.2 评分指标 |
5.2.3 指标汇总 |
5.3 软件系统 |
5.3.1 开发目的 |
5.3.2 使用人员 |
5.3.3 系统特点 |
5.3.4 软件系统使用说明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实例验证 |
6.1 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 |
6.1.1 标准简介 |
6.1.2 自评过程 |
6.1.3 自评结果 |
6.2 应用《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 |
6.2.1 标准简介 |
6.2.2 自评过程 |
6.2.3 自评结果 |
6.3 应用《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评价 |
6.3.1 系统简介 |
6.3.2 自评过程 |
6.3.3 自评结果 |
6.4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 |
附录二 南阳龙祥世纪家园太阳能热水工程设计方件 |
附录三 豫西南地区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指标体系 |
附录四 龙祥世纪家园一期工程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
附录五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示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 |
附录六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标示自评报告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张子平: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绿色建筑中不可或缺(论文提纲范文)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完美结合 |
规避误区克服障碍促进推广 |
树立典范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
(8)西安市既有高层住宅节能改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建筑节能工作历程 |
1.2.2 国内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历程及现状 |
1.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一般规定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 |
2 西安市环境特征及既有高层住宅概况 |
2.1 西安市地理及气候条件特征 |
2.1.1 西安市地理环境特征 |
2.1.2 西安市气候特征 |
2.2 西安市高层住宅概况 |
2.2.1 西安市高层住宅发展概述 |
2.2.2 西安市高层住宅节能普遍存在的问题 |
2.3 西安市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节能改造对象的选取及其现状分析 |
3.1 节能改造对象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概述 |
3.2 8#住宅楼外围护结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
4.1 外墙节能改造 |
4.1.1 外墙改造方式分析 |
4.1.2 8#高层住宅楼外墙改造方案设计 |
4.2 外窗节能改造 |
4.2.1 外窗节能改造技术分析 |
4.2.2 8#高层住宅楼外窗改造设计 |
4.3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 |
4.3.1 阳台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
4.3.2 8#高层住宅楼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
4.4 节能改造后建筑物耗热量计算 |
4.5 节能改造方案经济性评价 |
4.5.1 经济参数的确定 |
4.5.2 经济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
5.2 有待完善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9)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深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立面构件的概念 |
1.2.2 立面功能构件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
1.2.3 立面装饰构件的概念和特点 |
1.2.4 功能构件和装饰构件的辩证关系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立面构件的重要性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层住宅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 国外高层住宅的发展历程 |
2.1.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高层住宅的萌芽 |
2.1.2 二十世纪初期高层住宅的理论探索 |
2.1.3 二十世纪中期(二战后)高层集合住宅的发展 |
2.1.4 二十世纪末高层集合住宅的理性反思 |
2.2 我国高层住宅的发展历程 |
2.2.1 改革开放前高层住宅的发展缓慢 |
2.2.2 改革开放后高层住宅的发展较快 |
2.2.3 九十年代起高层住宅的发展迅速 |
2.3 我国高层住宅立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
2.3.1 存在问题 |
2.3.2 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层住宅立面构件设计影响因素 |
3.1 高层建筑物理环境的影响 |
3.1.1 风环境 |
3.1.2 热环境 |
3.1.3 声环境 |
3.2 平面设计的影响 |
3.3 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
3.3.1 自然环境 |
3.3.2 城市环境 |
3.4 结构、材料、技术的影响 |
3.4.1 结构形式发展的影响 |
3.4.2 材料更新的影响 |
3.4.3 技术更新和发展的影响 |
3.5 美学和心理需求的影响 |
3.6 节能要求和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设计要点 |
4.1 立面构件设计的原则 |
4.1.1 立面构件统一于建筑整体的原则 |
4.1.2 经济适用的原则 |
4.1.3 理性引导下形式美的原则 |
4.1.4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2 立面功能构件的设计要点 |
4.2.1 围护构件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
4.2.2 设备构件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
4.2.3 节能构件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
4.3 装饰构件特点和设计要求 |
4.3.1 分缝线条和墙面装饰图案设计要点 |
4.3.2 装饰线脚设计要点 |
4.3.3 装饰构架设计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组合设计 |
5.1 高层住宅立面的整体构图 |
5.1.1 立面构件是整体构图的基本要素 |
5.1.2 立面构件的形态特点 |
5.2 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有机组织 |
5.2.1 立面构件的“点状”表现 |
5.2.2 立面构件的“线状”表现 |
5.2.3 “点”与“线”的结合 |
5.3 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变异组织 |
5.3.1 构件形态的变异 |
5.3.2 组织方式的变异 |
5.3.3 其他变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层住宅立面构件设计展望 |
6.1 信息化制造模式下立面构件的发展 |
6.2 智能化技术应用下立面构件的发展 |
6.3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立面构件的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大连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太阳能热水系统 |
1.2.2 高层住宅 |
1.2.3 整合设计的提出 |
1.3 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太阳能热水系统发展现状 |
1.3.2 国内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现状及问题 |
1.3.3 大连市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标准与目标计划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 |
1.5.2 调研与模拟 |
1.5.3 归纳与总结 |
1.5.4 重点深入 |
1.6 研究内容与范围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整合设计”概念 |
2.1.2 太阳能与建筑整合设计 |
2.1.3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案例研究 |
2.2.2 国内应用实践 |
2.3 整合设计思路总结 |
2.3.1 加强垂直造型 |
2.3.2 加强韵律感 |
2.3.3 立面肌理变化 |
2.3.4 色彩协调和对比 |
本章小结 |
3 大连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 |
3.1 大连地区自然条件与太阳能资源分析 |
3.1.1 大连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
3.1.2 大连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与评估 |
3.2 大连地区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应用现状调研 |
3.2.1 幸福e家 |
3.2.2 大有恬园 |
3.2.3 中华园 |
3.3 大连地区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分析与总结 |
3.3.1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情况分析 |
3.3.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4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可行性研究 |
4.1 大连住宅区总体规划概述 |
4.1.1 布局特点 |
4.1.2 日照标准 |
4.1.3 朝向与间距 |
4.2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时长模拟 |
4.2.1 板式高层住宅的日照时长分析 |
4.2.2 塔式高层住宅的日照时长分析 |
4.2.3 结论 |
4.3 大连高层住宅太阳能利用社会经济技术支持 |
4.3.1 政府支持 |
4.3.2 技术支撑 |
4.3.3 市民需求 |
4.3.4 经济评估 |
本章小结 |
5 大连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策略 |
5.1 整合设计目标、步骤及原则 |
5.1.1 确定整合设计目标 |
5.1.2 整合设计步骤 |
5.1.3 整合设计原则 |
5.2 常规整合设计手法 |
5.2.1 与屋顶一体化整合设计 |
5.2.2 与外墙一体化整合设计 |
5.2.3 与阳台一体化整合设计 |
5.2.4 功能适应性模型建构设计 |
5.3 高层住宅地域适宜性改造设计 |
5.3.1 板式高层平面改造试设计 |
5.3.2 塔式高层平面改造分析 |
5.4 太阳能热水系统规划设计选型 |
5.4.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分类 |
5.4.2. 高层住宅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要求 |
5.4.3. 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方案优化 |
5.4.4. 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调查一览表 |
附录C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图例表 |
附录D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计算公式 |
附录E 大连高层住宅集中管道井构造参考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D]. 于祖龙.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
- [3]东北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以长春地区为例[D]. 刘鹏达.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4]温和地区民用建筑低能耗节能优化方案研究[D]. 张桂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5]芜湖某超高层综合性商业中心(65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D]. 于苗. 东南大学, 2015(08)
- [6]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D]. 赵敬辛. 天津大学, 2016(07)
- [7]张子平: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绿色建筑中不可或缺[J]. 陈薪. 低碳世界, 2013(08)
- [8]西安市既有高层住宅节能改造应用研究[D]. 侯军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9]高层住宅立面构件的深入设计研究[D]. 覃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10]大连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整合设计研究[D]. 李丛丛.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标签: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太阳能热水系统论文; 碳排放论文; 节能评估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