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石峰[1](2020)在《基于模糊理论的聚乙烯工艺重大危险源风险预估算法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中国的工业发展快速成长,但同时危险化工品也被使用的也越来越多。作为重要合成树脂的聚乙烯,也成为了我国工业上重要的一环。但因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的危险化学品也时刻威胁着公共社会。一旦聚乙烯生产事故爆发,不仅会对企业人员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还可能会对公共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与损失。为了能够控制和阻止聚乙烯的生产事故,防止工厂因事故而导致财产损失,对于在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分析并进行预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论文先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对重大危险源风险预估的相关研究,并介绍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之后总结了一下现今的评估方法,并通过对其优缺点的比较,总结出现今风险评估法无法将定量与定性结合;不能考虑到系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等缺陷,提出将模糊控制加入到聚乙烯工艺的风险评估中。之后再对经典模糊控制中的不足进行思考:因为其静态的隶属度和隶属度函数,所以对事物的相对性和可变性无法涉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可变模糊集应用到聚乙烯工艺的风险评估中。结合实际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研究,创建了评估指标系统,在该评估指标系统上,结合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某聚乙烯厂为例,使用易燃安全评估法与本文创建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同时进行了风险评价,得出结果后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模糊评价模型能够对聚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且更加简便,准确。
王瀚仑[2](2020)在《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保障安全生产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求各地区生产部门发扬钉子精神,将安全生产的深化改革要求落实到各个细节,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突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地方政府和生产部门的联合监督机制,将安全生产作为领导责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在生产环节,各个责任主体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监管重点,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和管理机制。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的进程不断推进,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级主管部门需要以电力等行业为重点监管对象,对风险隐患进行全方位的排查,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实现持续生产的目标。HX公司区域性的发电公司,在技术改革和新旧动能转变等因素的整体推动下,必须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中之重。HX公司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开始成立到投产运营已经发展了十五年时间。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HX公司虽然取得丰富的经验和盈利效果,但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通过本文研究旨在总结和归纳安全管理的相关经验,探究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在提升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为同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和建议。本文选择HX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对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行检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安全实现预期目标提供理论建议,进而全方位的增强公司的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其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实现生产管理效果的最优化目标,最大程度的获取的利益。首先,本文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定性理论研究和定量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立足HX电厂建厂、运营的实际情况,提出HX电厂的管理评价标准,在总体评价方面本文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在总体层面上对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其次,本文介绍了HX电厂的概况,指出了HX电厂的特点与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之后,全面分析了HX电厂的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并根据有关的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建立起包括8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的HX电厂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还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权重与水平。通过开展对HX电厂较为熟悉的5位专家访谈,搜集员工、相关方80份调查问卷,构建了符合HX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安全管理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得出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评分为7.3分。其中工艺设备、相关方管理、教育培训得分偏低,为下阶段重点提升工作。最后,根据HX电厂的工艺设备、相关方管理、教育培训等具体薄弱环节提出提升管理水平的8项针对性解决措施,并进一步提出26项保障措施,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为其他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该论文有图2幅,表26个,参考文献85篇。
王静意[3](2019)在《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文中提出安全是整个煤矿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矿山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危险源辨识预见、预知、预防和预控已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各矿山企业都急需对煤矿安全状态做到科学、系统地掌控,对煤矿危险源做到高效、准确地辨识。因此研发一套教学软件能够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矿工对其进行煤矿基本知识培训,并确保其对各种煤矿危险源看得懂、学得会是十分必要且非常及时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阐述安全术语定义的基础上,从广义范围内讲述了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之间的关系;辨识、风险、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矿危险源辨识原则和依据。(2)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山东济宁某煤矿按工作岗位、具体工种开展了危险源辨识排查工作,按照12个工种对排查出的1812个危险源进行归类。(3)对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应用进行研究,并分别介绍系统中的学习、考试功能。(4)研发了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阐述了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的制作流程,并以某个工种为例对本教学系统进行演示。本教学系统不但对某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为其它煤矿的职工安全培训提供借鉴意义,使煤矿真正实现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减少煤矿人为事故的发生几率,真正在煤矿实现“质量为本,安全为天”的管理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李兴林[4](2019)在《武汉HL深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管控研究》文中认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段,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管廊、地下轨道交通等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的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深基坑工程受支护设计方案、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复杂程度以及人为等因素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风险,对于造成这些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若不加以辨识、评价与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深基坑支护项目开展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武汉HL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对基坑支护结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失效性危险源和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考虑到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差别,前者往往造成整体的破坏,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多,因此采用FTA分析法由整体到局部进行逐层逆向分析,绘制出导致整个基坑失效的事故树,通过布尔运算及简化找出造成基坑结构失效的重大危险源;后者造成的破坏一般是局部的,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大,采用了基于专家经验评价的LEC法进行分析,编制评价表格并组织专家及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危险源评价确定非结构性失效的重大危险源。通过两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对深基坑项目中不同属性的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最终确定基坑结构失效的五项重大危险源和非结构失效的八项重大危险源。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对整个基坑项目重大危险源的有效管控。
罗彦舟[5](2019)在《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民爆行业产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大量领域,尤其是在基础工业及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施工应用中,素来被称作“基础工业的基础,能源工业的能源”。民用爆炸物品属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其生产、销售、储存等环节风险较大,因此,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民爆行业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心,对民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标准也要明显高于普通生产企业,为了加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设,有必要利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对民爆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本文选取江西省内某民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工程思维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安全管理的办法。本文的重点是利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对民爆生产企业从原、辅材料到产成品,从外部环境到内部设施,从生产工艺到仓储运输,对民爆企业的各个环节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以及对民爆企业典型安全事故的分析。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本文通过对安全因素的分析,结合工业工程持续改进的思维方式,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民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大危险源标识与分级、安全应急预案建设以及事故信息报送与处置各个环节的改善方案。
戴天齐[6](2018)在《“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走出了国门,为“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国内的房屋建筑面积和总产值在持续上涨,我国建筑业一片欣欣向荣。但根据2017年建筑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刻不容缓。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概括了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对“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指出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薄弱,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应急机制缺失等问题。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建筑项目危险源及PDCA理论的有关概念,通过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安全检查表法辨识“金玺天郡”项目中的危险源,并应用LEC法评价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根据危险源控制的原则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采取相对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最后,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应用到“金玺天郡”项目的安全管理上去,以完善优化项目的安全管理。P阶段,明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对项目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从而确认重大危险源;D阶段,加大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的落实,开展安全技术交底,重点对分包单位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全面管理,保证安全物资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C、A阶段就是根据安全管理目标和有关标准开展安全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改进,将成功的安全管理经验提升为制度进行推广。按照这样的步骤循环前进,促使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持续提高,圆满的完成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该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将PDCA理论具体应用于改进优化项目的安全管理,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何宝鲜[7](2018)在《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油库作为石油行业供应基地,也是高危作业场所,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现场不同的作业易产生不同的事故,提高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水平能够有效促进石油行业的发展,因此采用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来降低油库现场作业的风险程度对提高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A油库项目运营中,重要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现场作业风险管理,这是减少和降低A油库项目运营、设备设施、现场作业的危害因素和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给予管控,并以此达到风险事故防范的目的,是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事故防范不可或缺的步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总结,采用安全评价法、对照与经验法、类比分析法、理论研究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等方法,同时结合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运营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A油库和现场作业进行界定,分析了 A油库现场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纲要、主要设备设施。其次对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用安全评价法(ESP)、鱼骨刺图法、类比分析法进行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识别;分析评估了 A油库现场作业所处的重点区域潜在安全事故、评估出A油库现场作业重大危险源和潜在危险性单元级别,总结出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评估结果。最后对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风险监控的流程与方法、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应急准备及响应、以及事故救援实施程序,减少和降低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的危害因素,将现场作业风险控制最大程度内降低到作业可承受的范围内,提高A油库现场作业安全系数,规避现场作业风险,并以此达到现场作业事故防范的目的。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的风险预测、风险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以及参考价值。
胡吉祥[8](2018)在《煤化企业粗苯加氢装置重大危险源评估与安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以来,危险化学品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后果十分严重、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的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尤其在煤化行业,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原、辅材料,其中大量物料平常处于储存与运转状态,形成了重大危险源,如果发生事故,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尤甚。为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遏制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控制措施。本论文在充分学习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以氢气、粗苯为原料生产的主要产品为纯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某煤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现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防范相关理论,通过对生产系统及储存场所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该粗苯加氢装置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通过对该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识别了生产系统及储存场所中危险有害因素,找出了该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风险评估,作出以下评估结果:该公司10万吨粗苯加氢项目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级为四级。储罐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级为一级。通过实地调查及评估,找出了该企业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安全改进建议和防范措施,从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此次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安全评估及风险防范相关理论基础,为其他危化品企业、评价机构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与风险防范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工作。
许月[9](2018)在《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评价》文中认为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工作既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准确分析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为建筑企业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评判风险是否处于可控状态提供参考依据,在重大危险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现场五大危险源类型划分,构建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作业条件风险法对危险源结果进行等级确定,结合风险初值以数据包络分析相关理论判断危险等级有无增大的可能性。最后根据危险源控制能力的评价来判断A项目风险是否处于可控状态,对规范、指导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建设有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的概念和目前现场常用的辨识方法进行介绍,根据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以五大类型为基准,对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进行划分,构建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因素层指标的选取以现场辨识出的危险源为准。(2)基于A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运用作业风险评价法对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进行量化评价,以数据包络分析理论预测风险等级变化的趋势和危险发生的概率,使建筑施工现场风险控制环节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现场的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控制能力应与现场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相匹配。(3)利用粗糙集指标约简模型,对管理控制和人的行为控制角度指标进行筛选,构建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原理,利用Yahhp软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模型,对A项目现场控制能力进行评判,比对危险源风险等级结果,判断出现场风险能够处于可控状态。
张丹[10](2018)在《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安全事故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作为重大潜在危险源,化工企业的隐患排查与风险管控工作日益被重视。相关法律条例相继颁布,山东省关于《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的发出,明确了构建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的双重体系的必要性。山东省滨州市化工企业较多,由于水源、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滨州市存在诸多溴素企业,溴素企业规模小、管理差、技术不成熟,由于缺乏系统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支撑,安全工作开展难度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时发生。因此构建合理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研究其在滨州市化工企业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滨州市化工企业现状,以溴素企业为研究对象,调研溴素企业的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并进行风险辩识,基于危险化学品风险分级指标与方法计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定量计算储气瓶破裂后的危害半径,基于三维风险分级模型对溴素储罐进行风险分级。从风险评价任务、风险评价范围、风险评价方法、风险分级与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过程,对风险分级管控涉及的主要风险评估技术进行研究。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建流程,调研事故隐患定型分级模型提出隐患分级与分类方法,为实现风险分析和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提供支撑。调研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别分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典型事故中的应用,研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的效果。以滨州市溴素企业为例,分析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基于调查问卷法对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系建设中的问题信度进行分析。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理论的聚乙烯工艺重大危险源风险预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辨识的研究发展 |
1.2.2 国内外评估方法研究近况及发展状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聚乙烯工艺介绍 |
2.1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简介 |
2.2 LLDPE 的生产工艺概况 |
3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
3.1 辨识重大危险源 |
3.1.1 相关理论 |
3.1.2 辨识重大危险源的程序及标准 |
3.2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方法 |
3.2.1 安全检查表法 |
3.2.2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估法 |
3.2.3 道化学危险质指数评估法 |
3.2.4 事故树分析法 |
3.2.5 比较分析各评估法 |
4 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 |
4.1 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原则 |
4.1.1 构建依据 |
4.1.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 构建化工企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4.2.1 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
4.3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指标的量化 |
5 重大危险源风险预估模型建立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介绍 |
5.1.2 评价步骤 |
5.1.3 模糊算子运算模型 |
5.1.4 模型求解 |
5.1.5 采用加权平均法判断最终评价结果 |
5.1.6 经典模糊集理论最大隶属原则的不适用性 |
5.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5.2.1 可变模糊集理论概念和相关定理 |
5.2.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相对差异函数模型 |
5.3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模型的构建 |
5.3.1 确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因素集 |
5.3.2 确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指标权重集 |
5.3.3 确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指标相对隶属度矩阵 |
5.3.4 确定重大危险源可变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6 具体案例 |
6.1 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 |
6.1.1 分析重大危险源的符合性 |
6.2 重大危险源风险预估 |
6.2.1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估法评估 |
6.2.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法 |
6.3 结果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论文思路及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安全管理内涵 |
2.2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理论 |
2.3 安全风险评价 |
3 HX电厂安全管理现状 |
3.1 HX电厂企业概况 |
3.2 HX电厂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内容 |
3.3 HX电厂安全管理风险描述 |
4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
4.1 HX电厂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
5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 |
5.1 HX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流程及权重确定 |
5.2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3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6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
6.1 提升制度标准管理水平的措施 |
6.2 提升组织机构管理水平的措施 |
6.3 提升工艺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
6.4 提升作业环境与许可水平的措施 |
6.5 提升教育培训管理水平的措施 |
6.6 提升危险源(隐患)管理水平的措施 |
6.7 提升相关方(外包队伍)管理水平的措施 |
6.8 提升预警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危险源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煤矿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某煤矿危险源辨识过程及分类 |
3.1 煤矿危险源辨识存在问题 |
3.2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3.3 煤矿危险源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究 |
4.1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背景 |
4.2 3DS MAX特点及应用研究 |
4.3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开发 |
5.1 3ds max的界面组成 |
5.2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开发 |
5.3 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演示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武汉HL深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2.1 深基坑 |
2.1.1 深基坑的基本概念 |
2.1.2 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 |
2.2 危险源 |
2.2.1 危险源分类 |
2.2.2 重大危险源的内涵 |
2.3 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方法 |
2.3.1 基于FTA方法的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 |
2.3.2 基于LEC的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 |
3 武汉HL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基本概况 |
3.1.2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3.2 基坑支护方案 |
3.2.1 基坑支护形式及工艺流程 |
3.2.2 工程总量 |
3.3 设备及人员投入 |
3.3.1 设备投入 |
3.3.2 人员投入 |
3.4 项目的施工特点与难点 |
4 武汉HL深基坑支护项目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
4.1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
4.1.1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流程 |
4.1.2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识别 |
4.1.3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评价 |
4.2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
4.2.1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流程 |
4.2.2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的辨识 |
4.2.3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的评价 |
4.2.4 评价结果 |
5 武汉HL深基坑支护项目中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
5.1 重大危险源的全过程控制 |
5.1.1 事前控制 |
5.1.2 事中控制 |
5.1.3 事后总结、提升管理经验 |
5.2 重大危险源(结构失效)防范措施 |
5.2.1 工程材料 |
5.2.2 设计施工 |
5.2.3 地下水 |
5.2.4 周边环境 |
5.2.5 地勘数据及模型参数 |
5.3 重大危险源(非结构失效)防范措施 |
5.3.1 高空坠落防范措施 |
5.3.2 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
5.3.3 起重吊装伤害预防措施 |
5.3.4 机械车辆伤害预防措施 |
5.3.5 触电预防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工业工程理论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分析的研究 |
1.2.3 国内民爆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分析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工业工程和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综述 |
2.1 工业工程概述 |
2.1.1 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 |
2.1.2 工业工程的定义 |
2.1.3 工业工程的特点 |
2.2 工业工程方法的概述 |
2.2.1 工作研究与图表分析法 |
2.2.2 PDCA戴明环改善法 |
2.2.3 ESCR法与5W2H分析法 |
2.2.4 防错法 |
2.3 工业工程方法应用于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综述 |
第3章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JA企业概况 |
3.2 JA企业安全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流程及关键工艺参数情况 |
3.2.1 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
3.2.2 生产线关键工艺技术参数 |
3.3 J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3.3.1 JA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3.3.2 J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3.3.3 JA企业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
3.4 JA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 |
3.5 J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分析研究 |
4.1 工业工程方法对JA民爆企业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4.1.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
4.1.2 危险原材料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4.1.3 半成品危险性分析 |
4.1.4 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
4.1.5 贮存、运输过程及理化分析、试验危险因素分析 |
4.1.6 总平面及工艺布置危险性分析 |
4.1.7 自然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
4.1.8 其它危险因素分析 |
4.2 工业工程方法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及应用 |
4.2.1 鱼骨图因果分析法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分析 |
4.2.2 ESCR法与5W1H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分析 |
4.2.3 PDCA戴明环改善法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应用 |
4.2.4 防错法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
4.2.5 目视化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
4.3 工业工程方法在J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分析应用 |
4.3.1 SWOT方法在J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分析应用 |
4.3.2 PDCA持续改进在JA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应用 |
4.3.3 工业工程(5W2H)在JA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设中的分析应用 |
第5章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与完善 |
5.1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体系建设完善措施 |
5.1.1 制订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目标 |
5.1.2 安全工作任务要点 |
5.2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 |
5.3 JA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设 |
5.3.1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5.4 JA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及信息报送办法 |
5.4.1 事故报告程序 |
5.4.2 信息报告与通知 |
5.4.3 信息上报 |
5.4.4 信息传递 |
5.4.5 应急响应 |
5.4.6 信息发布 |
5.4.7 后期处置 |
5.4.8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
5.5 安全工作及重大危险源监管建议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6)“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
2.1 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安全的含义 |
2.1.2 安全管理的含义 |
2.1.3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
2.2 “金玺天郡”项目简介 |
2.2.1 项目基本情况 |
2.2.2 项目施工条件 |
2.3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特点 |
2.3.1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
2.3.2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特点 |
2.3.3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建筑项目危险源及PDCA理论的概述 |
3.1 建筑项目危险源的辨识 |
3.1.1 危险源的基本理论 |
3.1.2 危险源的辨识 |
3.2 建筑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方法介绍 |
3.3 建筑项目危险源的控制 |
3.3.1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
3.3.2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
3.4 PDCA理论概述 |
3.4.1 PDCA理论的内涵 |
3.4.2 PDCA理论的基本内容 |
3.4.3 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 |
第4章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与控制 |
4.1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辨识 |
4.2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 |
4.3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
第5章 PDCA理论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
5.1 PDCA理论在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
5.1.1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计划阶段(P) |
5.1.2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实施阶段(D) |
5.1.3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检查阶段(C) |
5.1.4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处理阶段(A) |
5.2 PDCA理论在“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
5.2.1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计划(P) |
5.2.2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实施(D) |
5.2.3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检查(C) |
5.2.4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处理(A) |
5.3 “金玺天郡”项目运用PDCA理论进行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风险理论 |
2.2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2.3 项目运营管理理论 |
2.4 基于业务流程的风险综合防控体系理论 |
第3章 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A油库简介 |
3.2 A油库现场作业简介 |
3.2.1 A油库现场作业的分类 |
3.2.2 A油库现场作业工艺流程和操作纲要 |
3.2.3 A油库现场作业主要设备设施 |
3.3 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3.1 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现状 |
3.3.2 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识别 |
4.1 安全评价法(ESP)识别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 |
4.2 鱼骨刺图法识别A油库作业风险 |
4.3 类比分析法识别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 |
第5章 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评估 |
5.1 风险评估重点区域潜在安全事故 |
5.1.1 实地勘察重点区域的平面布置 |
5.1.2 风险评估重点区域潜在安全事故 |
5.2 风险评估重大危险源和潜在危险性单元 |
5.2.1 公式计算重大危险源和潜在危险性单元级别 |
5.2.2 风险评估重大危险源和潜在危险性单元 |
5.3 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评估结果 |
第6章 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
6.1 强化A油库现场作业风险控制的流程与方法 |
6.2 建立A油库现场作业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演练 |
6.3 加强A油库现场作业应急准备与响应 |
6.3.1 A油库现场作业应急准备 |
6.3.2 A油库现场作业应急响应 |
6.3.3 A油库现场作业应急响应注意事项 |
6.4 细化A油库现场作业事故救援实施程序 |
6.4.1 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救援实施程序 |
6.4.2 泵棚火灾爆炸事故救援实施程序 |
6.4.3 铁路栈桥火灾爆炸事故救援实施程序 |
6.4.4 发油台火灾爆炸事故救援实施程序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煤化企业粗苯加氢装置重大危险源评估与安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学科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步骤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煤化企业粗苯加氢装置概况 |
2.1 企业基本情况 |
2.2 评估项目基本情况 |
2.2.1 厂址及周边情况 |
2.2.2 自然条件及气象条件 |
2.2.3 总平面布置 |
2.2.4 生产规模及主要产品、原辅材料 |
2.2.5 生产工艺 |
2.2.6 10万吨/年粗苯加氢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
2.2.7 辅助生产设施 |
2.2.8 气体防护站 |
2.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3.1 危险有害物质的分析 |
2.3.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化企业粗苯加氢装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的研究 |
3.1 可能发生的较严重的安全事故 |
3.2 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
3.2.1 苯储罐蒸汽云爆炸模拟分析 |
3.2.2 汽油储罐泄露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模拟计算 |
3.2.3 甲苯储罐蒸汽云爆炸模拟分析 |
3.2.4 甲醇储罐蒸气云爆炸事故模拟计算 |
3.3 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
3.3.1 项目外部条件 |
3.3.2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厂外重要设施的距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化企业粗笨加氢装置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
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4.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评估指标体系 |
4.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
4.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
4.4.1 该企业存在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
4.4.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
4.4.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
4.4.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化企业粗笨加氢装置重大危险源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研究 |
5.1 可容许风险标准 |
5.2 定量风险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化企业粗苯加氢装置重大危险源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措施研究 |
6.1 安全管理、技术和监控措施及补充措施 |
6.1.1 安全管理、技术和监控措施 |
6.1.2 补充措施 |
6.2 事故应急措施 |
6.2.1 事故应急措施检查内容 |
6.2.2 检查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危险源相关理论 |
2.1 建筑施工危险源及辨识 |
2.2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理论 |
2.3 危险源控制能力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
3.1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A项目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
3.3 风险变化趋势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4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 |
4.1 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必要性 |
4.2 重大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3 基于集对分析的现场控制能力评估模型 |
4.4 A项目现场控制能力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政府要求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两个体系”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两个体系”研究现状 |
1.3 滨州市化工企业安全现状 |
1.3.1 滨州市安全事故统计 |
1.3.2 滨州市化工企业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溴素企业设备设施、工艺与危险源分析 |
2.1 溴素企业设备设施情况分析 |
2.1.1 企业设备设施情况 |
2.1.2 设备设施主要存在的危险性分析 |
2.2 溴素企业工艺情况分析 |
2.2.1 溴素工艺流程 |
2.2.2 锅炉工艺流程 |
2.2.3 罐区工艺流程 |
2.3 滨州市溴素企业危险性分析 |
2.3.1 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
2.3.2 储存及装卸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3.3 关键设备设施的危险性分析 |
2.4 溴素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 |
2.4.1 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
2.4.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
2.4.3 液氯钢瓶泄漏中毒事故模型分析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析 |
2.4.4 三维风险分级模型分析重大危险源溴素储罐危险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技术分析 |
3.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分析 |
3.1.1 风险评价任务 |
3.1.2 风险评价范围 |
3.1.3 风险分析方法 |
3.1.4 风险分级 |
3.1.5 风险控制措施 |
3.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技术分析 |
3.2.1 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
3.2.2 风险评价技术分析 |
3.2.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技术分析 |
4.1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过程分析 |
4.1.1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过程分析 |
4.1.2 隐患分级与分类 |
4.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技术分析 |
4.2.1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流程技术研究 |
4.2.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隐患排查表技术研究 |
4.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分级方法研究 |
4.3.1 AHP层次分析法 |
4.3.2 事故隐患风险定性分级模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应用研究 |
5.1 溴素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
5.1.1 事故案例调研 |
5.1.2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5.2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在典型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
5.2.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在事故分析的应用 |
5.2.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事故分析的应用 |
5.3 溴素企业事故升级演化分析 |
5.3.1 多米诺理论简介 |
5.3.2 溴素企业多米诺效应研究 |
5.4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效果评估 |
5.4.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效果描述 |
5.4.2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治理措施研究 |
6.1 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问题分析 |
6.1.1 安全管理方面 |
6.1.2 安全设施方面 |
6.1.3 应急处置方面 |
6.2 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治理措施分析 |
6.2.1 工程措施 |
6.2.2 管理措施 |
6.2.3 培训教育措施 |
6.2.4 个体防护措施 |
6.2.5 应急措施 |
6.3 滨州市化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问题分析 |
6.3.1 隐患排查记录表针对性差 |
6.3.2 隐患排查频次少 |
6.3.3 隐患整改不到位 |
6.4 滨州市化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分析 |
6.4.1 隐患排查记录全面完整 |
6.4.2 隐患排查过程详实 |
6.4.3 隐患排查整改到位 |
6.5 滨州市化工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信度分析 |
6.5.1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定 |
6.5.2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6.6 滨州市化工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防控目标 |
6.6.1 重点防控目标选择 |
6.6.2 事故致因原理分析 |
6.6.3 事故致因原理在两个体系中的技术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理论的聚乙烯工艺重大危险源风险预估算法研究[D]. 石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2]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瀚仑.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煤矿危险源仿真系统研发[D]. 王静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4]武汉HL深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管控研究[D]. 李兴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D]. 罗彦舟. 南昌大学, 2019(02)
- [6]“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 戴天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7]A油库项目运营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研究[D]. 何宝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煤化企业粗苯加氢装置重大危险源评估与安全风险防范研究[D]. 胡吉祥.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2)
- [9]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评价[D]. 许月.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10]滨州市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D]. 张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重大危险源论文; 危险源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危险源分级论文;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