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简介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简介

一、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述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娟[1](2021)在《延安时期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研究 ——以国际友人论着为主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本战俘的改造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中共提出的优待、教育改造战俘政策不仅使很多日本帝国军人转化为中国八路,加入并推进中共抗战的进程,而且使很多国际友人尤其是英美记者及美军观察组成员对中共改造战俘的成绩持肯定态度,甚至认为这是中共对日本战俘成功实施心理战取得的重大成果。本文将从国际友人的视域下,分析中共对日本战俘的改造工作的情况。国际友人在根据地访问过程中,见到了多个不同形象的战俘。在延安停留期间,国际友人发现在中共与野坂参三共同对日本工农学校和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经营下,这两个机构不但发挥了教化、改造日本战俘的作用,而且使中共的战俘改造工作取得了一些显着成绩。被改造的战俘中的一些人成为中共各领域的帮手,一些人参与到中共喊话、送慰问袋等反日侵华队伍中,对削弱日军宣传和战斗力都颇有成效。根据国际友人对日本战俘情况、改造方法及取得的成就这些内容的介绍,国际友人视域下中共战俘改造工作的成功应归因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从战俘求生的欲望及其他多方面需求出发,把“人道主义”的精神贯穿始终是中共成功改造战俘的根本原因。二是在抗战过程中共在同日本国民的利益切合点的基础上与日本共产党野坂参三的合作直接助推了战俘改造工作。三是中共全面、出色的对日宣传工作对战俘发挥了很大效力。四是中共的战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广大工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对战俘的改造工作的不仅扩大了中共影响力、促进抗战走向胜利、为战后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奠定基础,而且为美军对日心理战提供帮助,丰富了战争心理战的内容。通过分析国际友人视域下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的情况,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从“他者”视角再认识中共的战俘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

周齐[2](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驻扎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根据地,党在边区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为我们开展抗日运动、构筑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也为我们在抗战取得全面胜利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陕甘宁地区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抵御日寇的重要根据地是由国际和国内环境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形势做出严密而又科学的分析的结果。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利用陕甘宁地区相对稳定的地缘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陕甘宁边区推行了“三三制”政权,通过政策制定、文化教育、奖惩相合等方式,对不同的人群展开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将“民主共和”的内在精神注入到边区建设中,引导边区的全体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中,建立了坚不可破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并且向海内外宣传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创造性地把马列基本原理充分运用到我国抗日民主革命活动当中的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分析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统战工作,对于中国共产党在任何一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都能给予有效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本文主要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对于在全面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的具体统战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梳理。在具体思路上,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来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统战工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题目的研究背景、边区和统战工作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采用的方法及创新点等进行了表述,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基础框架。第二部分对陕甘宁边区的形成及其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中央的到来成为陕甘宁地区改变自身贫苦面貌的最好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在全国面临侵略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担当得到了全民族的热烈拥护,战胜敌人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变革。对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地缘优势、政治优势、群众优势的探讨,也清晰的显现出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对陕甘宁边区具体的工作以统战对象的不同作为依据,从群众领域、党外代表人士领域和军事领域这三个领域对陕甘宁边区统战过程中具体的工作进行阐述。群众领域的工作面比较宽,考验了党的工作能力,让广大群众团体能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日做出自己的贡献。党外代表人士领域的工作重点比较突出,考验了党的工作艺术,让各界人士在受到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抗日决心感召的同时,也提高了党的声誉,为日后彻底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对军事领域的工作则充分体现出党的统战工作的灵活性,震慑与教育并存的工作方法壮大了抗战力量,也有效的削弱了敌军了力量。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历史意义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全面抗战时期的统战工作范围全面、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特点,并探讨边区统战工作所产生的意义,即对统战工作本身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抗战胜利汇聚到的强大力量和在全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五部分在承接第四部分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以史论今”,阐述了全面抗战时期的边区统战工作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纵览边区在抗战阶段的统战工作,我们可以认识到统战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要继续发挥其作用,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把新时期各阶层人士的力量有效的团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并不断对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本领进行提高,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服务。

察应坤[3](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王文静[4](2020)在《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主要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这一特点在中共开国一代马克思主义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践行和宣传,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仿吾(1897-1984)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力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时代、实践、思想的三者互动中对成仿吾学习、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构建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客观时代背景和个人主体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不断向前发展,促使成仿吾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完成由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用毕生精力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多样且具有典型性。他创办《文化批判》《赤光》等多种刊物不断介绍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主张。他以笔为枪,在鄂豫皖根据地和长征途中积极开展革命斗争。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事业,践行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为抗战和新中国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他晚年校译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帮助国人准确学习、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文革”时期他撰写《长征回忆录》重温长征精神,与错误思想作斗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构建是成仿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着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成仿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教育理论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构建和宣传。在文艺方面,他积极倡导革命文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革命文学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理论阐发;他提倡革命文艺大众化,论述革命文艺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实际领导和组织革命文艺活动。在教育方面,成仿吾积极践行教育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培养目标,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为新中国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模式提供了经验借鉴。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他坚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大批革命战士与学者,推动了革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进程。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其独特风格和特点,围绕“救亡图存”和“建设发展”的目标,紧扣现实问题、坚持破立并举、综合多种媒介、充分利用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当下推进党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深入群众提供了有益借鉴。

方华[5](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李国亮[6](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雪坤[7](2020)在《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稼祥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从1931年到1943年长期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具有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经历,形成了具有独具特色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这也是我党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不仅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而且还与他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王稼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的思想,在回国后同毛泽东的亲密交往中逐步接受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建设的论述,并且在实际工作的不断探索中最终形成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内容主要为加强军队自身建设、加强对群众工作、加强瓦解敌军工作三个方面,并且在长期的工作当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从一般到抽象,注意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批评与自我批评。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为坚持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创新焕发活力、坚持群众路线。他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不仅促进了当时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革命走向胜利,也丰富了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论述,并且这种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对当今军队政治工作也具有启示作用。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主要有三点启示,第一,应当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守住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第二,关注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增强军队政治工作的感召力、第三,坚持政治工作固本开新,赋予政治工作活力。

董波[8](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魏琼[9](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华侨统战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中始终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延安时期,为支持陕甘宁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尤其是将海内外华侨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当中,为尽快赢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增添了一股重要的力量。延安时期,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依据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华侨统战政策和方针,一是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华侨工作,肯定华侨在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注重加强华侨的团结与宣传工作;三是充分保障华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切实利益;四是在经济上极力争取华侨对中共的支持和帮助。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切实落实华侨统战政策,不仅积极开展华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华侨的政治觉悟和各项技能,而且成立了华侨组织与机构,作为团结海内外华侨的纽带。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引导华侨参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经济生产、医药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建设。特别是邀请爱国华侨领袖访问延安,是中共华侨统战工作的重大突破。总而言之,延安时期中共的华侨统战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一方面促进了陕甘宁边区事业建设的发展,有力地援助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胜利进程,增强了中共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的侨务人才和骨干,为新中国的侨务工作储备了优秀干部,积累了宝贵经验。

耿东旭[10](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戏剧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党中央在苏维埃时期便逐渐利用戏剧进行动员民众。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戏剧发展为抗战后边区的戏剧运动奠定了基础。抗战全面爆发后,党中央提出构建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歧。党中央通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解决了文艺界存在的这些分歧问题,从而使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方针形成。此后,党中央又进行文艺整风运动以及动员文艺工作者下乡,文艺工作者对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更为深入、全面,促使一些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新民主主义的文艺。在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下,边区的戏剧运动逐渐开展起来。边区的戏剧团体逐渐建立,各个戏剧团体的组织机构完备。在克服一系列困难之后,边区的戏剧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作品的内容以宣传抗战、发展生产及教育民众为主。边区的戏剧运动,对动员民众参与抗战、发展生产、激发将士作战士气以及社会移风易俗的改造等方面影响巨大。

二、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述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研究 ——以国际友人论着为主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国际友人视域下的日本战俘形象
    (一)中共特别的“客人”
    (二)中共思想教化的接受者
    (三)生产活动的参与者
    (四)反对侵华战争的宣传者
二、国际友人视域下的战俘改造机构
    (一)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对日俘的教化
        1.学校的规章制度
        2.学习课程
        3.学生联谊会
        4.自我反省与批评
    (二)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发挥改造作用
三、国际友人视域下的战俘改造取得的成就
    (一)战俘心理逐渐发生转变
    (二)帝国军人转化为中共各领域的帮手
    (三)反战队伍得到壮大
    (四)日军宣传和战斗力被削弱
四、国际友人视域下战俘改造成功的原因
    (一)“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始终
    (二)野坂参三的重要作用
        1.在建立反战组织方面
        2.在教育方面
        3.在培训日本战俘方面
    (三)中共出色的宣传工作
    (四)中国工农群众的支持
五、国际友人视域下中共战俘改造工作的意义
    (一)扩大了中共影响力,树立了中共良好形象
    (二)促进抗战走向胜利,为战后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三)为美军对日心理战提供了帮助,丰富了战争心理战的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陕甘宁边区的形成及其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
    2.1 陕甘宁边区的形成
        2.1.1 红军到达之前的陕甘宁地区
        2.1.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
        2.1.3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行动纲领
    2.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形成的必然性
        2.2.1 全面抗战时期国内外背景
        2.2.2 边区的建设需要形成统一战线
    2.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条件
        2.3.1 相对安全的地缘环境
        2.3.2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2.3.3 相对可靠的群众基础
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
    3.1 对社会群众开展的统战工作
        3.1.1 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
        3.1.2 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
        3.1.3 对土匪和帮会的统战工作
    3.2 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
        3.2.1 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3.2.2 对海外华侨的统战工作
        3.2.3 对民主党派的统战工作
    3.3 对军事领域的统战工作
        3.3.1 对友军和顽军的统战工作
        3.3.2 对伪军的统战工作
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4.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
        4.1.1 统战工作的全面性
        4.1.2 统战原则的坚定性
        4.1.3 统战策略的灵活性
    4.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历史意义
        4.2.1 为统一战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2.2 为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4.2.3 为取得革命胜利壮大了阶级基础
5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的当代启示
    5.1 统战工作始终要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
        5.1.1 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绝对领导
        5.1.2 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5.1.3 正确处理党与各统战领域之间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5.2 大力培养和使用党外代表人士
        5.2.1 积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5.2.2 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优势和才能
    5.3 不断提高各级统战部门统战工作的业务水平
        5.3.1 各级党委要重视统战工作的地位
        5.3.2 各级统战部门要肩负起统战工作的使命
        5.3.3 各级统战干部要提高统战工作的本领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二、山西村政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结语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主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主要不足
第一章 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条件
    一、客观条件
        (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二) 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二、主观条件
        (一) 留学日本萌生科技强国理想
        (二) 内生文学救亡信念领导创造社
        (三) 赴欧留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二章 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实践活动
    一、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一) 创办《文化批判》宣传马列主义
        (二) 主编《赤光》分析国内革命境况
    二、参加革命斗争实践
        (一) 战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二) 跋涉长征宣传党的政策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
        (一) 主政陕北公学,服务抗日战争
        (二) 立足中国实际,学习苏联经验
        (三) 反对错误思潮,稳定教学秩序
    四、校译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
        (一) 五译《共产党宣言》,高擎马列主义旗帜
        (二) 校译部分经典文本,夯实马列主义理论基础
    五、撰写《长征回忆录》同错误思想作斗争
第三章 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一) 倡导革命文学,坚持文学的阶级性
        (二) 提倡文艺大众化,推进革命文艺创作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一) 教育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 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 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第四章 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
    一、历史作用
        (一)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 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现实启示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要紧扣现实问题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破立并举
        (三) 传播马克思主义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
        (四) 传播马克思主义要发挥高校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二)加强哲学研究
        (三)重视史学研究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及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性
第2章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
    2.1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2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2.2.2 列宁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2.2.3 斯大林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2.2.4 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论述
    2.3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实践来源
    2.4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过程
        2.4.1 土地革命时期
        2.4.2 抗日战争时期
第3章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1 加强军队自身建设
        3.1.1 丰富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和作用
        3.1.2 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1.3 提高士兵的积极性和政治觉悟
        3.1.4 完善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3.2 加强群众工作
        3.2.1 增强对群众的宣传
        3.2.2 扩大对群众的组织
        3.2.3 加紧对群众的联系
    3.3 加强瓦解敌军工作
        3.3.1 对敌军进行宣传
        3.3.2 组织人力去敌军内部工作
        3.3.3 坚持优待战俘政策
    3.4 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
        3.4.1 调查研究
        3.4.2 从一般到抽象,注意实际问题
        3.4.3 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3.4.4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
        3.4.5 批评与自我批评
    3.5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特点
        3.5.1 坚持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3.5.2 坚持以人为中心
        3.5.3 坚持创新焕发活力
        3.5.4 坚持群众路线
第4章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及启示
    4.1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
        4.1.1 推动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
        4.1.2 丰富毛泽东军队政治论述
        4.1.3 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革命走向胜利
    4.2 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启示
        4.2.1 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守住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
        4.2.2 关注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增强军队政治工作感召力
        4.2.3 坚持政治工作固本开新,赋予军队政治工作活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8)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选题原因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本章小结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本章小结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华侨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华侨统战工作开展的历史背景
    2.1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内外形势
        2.1.1 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
        2.1.2 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
    2.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3 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
    2.4 争取抗战胜利需要华侨的援助和配合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华侨统战政策
    3.1 高度重视华侨的地位与作用
        3.1.1 明确华侨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3.1.2 充分肯定华侨的重要作用
    3.2 注重加强华侨的团结与宣传工作
        3.2.1 团结华侨积极加入统一战线
        3.2.2 加强对海外华侨的抗日宣传
    3.3 充分保障华侨的各项权益
        3.3.1 保障华侨的物质生活利益
        3.3.2 保障华侨参政议政的权利
    3.4 争取华侨到边区投资设厂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华侨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
    4.1 开展华侨教育培训工作
    4.2 成立华侨机构和组织
        4.2.1 成立侨务工作机构
        4.2.2 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4.3 引导华侨参与边区各项建设工作
        4.3.1 参与边区经济建设
        4.3.2 参与边区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工作
    4.4 邀请爱国华侨领袖访问延安
第五章 延安时期华侨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
    5.1 华侨统战工作具有特殊的战略性
    5.2 华侨统战工作具有鲜明的战时性
    5.3 华侨统战工作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共华侨统战工作的历史贡献
    6.1 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
    6.2 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凝聚力和影响
    6.3 培养了大量侨务人才
    6.4 为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全面抗战前陕甘宁地区社会状况
    第一节 陕甘宁地区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戏剧运动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文艺理论建设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戏剧团体的发展
    第一节 戏剧组织的发展原因
    第二节 戏剧团体的类别与整合
    第三节 戏剧工作者及剧团经费来源
    第四节 戏剧团体的组织机构及学习生活状况
第四章 戏剧剧本来源及戏剧内容革新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戏剧剧本来源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戏剧内容的革新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的戏剧实践活动
    第一节 戏剧演出时间、地点与观众来源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戏剧演出状况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的意义
附录一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四、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述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研究 ——以国际友人论着为主的考察[D]. 张美娟. 延安大学, 2021(11)
  • [2]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工作研究[D]. 周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4]成仿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主要理论研究[D]. 王文静. 山东大学, 2020(11)
  •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7]王稼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D]. 马雪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华侨统战工作研究[D]. 魏琼.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戏剧运动研究[D]. 耿东旭.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