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外文书刊流通建设的几点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雅[1](2020)在《巴金长篇小说中的媒介生活研究》文中指出巴金是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一生发表无数作品,其中以长篇小说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深远。巴金的长篇小说依据自身经历写成,其中涉及到大量与媒介相关的内容,书中人物的媒介生活亦是他和朋友媒介生活的映射,小说内容是对所处时代社会生活的重构,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媒介是贯穿巴金长篇小说的主体之一,它不仅对书中人物思想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将这种影响延续到现实社会中。通过分析作品内容,可以概括出小说中报刊在积极进行政治宣传、改造社会方面发挥着作用,书籍则起到了传播思想文化、促进女性思想解放的作用,小册子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并指导着革命团体的建立与完善,而信件不仅为信息交流提供渠道,也成为人们心中的情感支柱,戏剧和电影帮助人们认知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播,并且为民众提供了消遣娱乐的新方式,传单则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并向底层民众传递信息。而根据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整合可以得出小说中“新书刊”这种媒介对后世青年及社会产生以下启示:首先,新书刊指出了女青年实现独立的正确道路;其次,新书刊是青年学生思想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最后,新书刊梳理了爱情与革命的关系,并且概括出巴金长篇小说对于后世青年学生的启示作用。
张亚倩[2](2020)在《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1949年由新中国接管,历经四十多年风雨,见证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发展、壮大、迁移与恢复。在此过程中,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图书分类法,使该馆始终保持在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前列。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创办渊源、发展历程等两个方面入手,对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进行了概述,展现了不同时期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经费情况、管理模式。第二部分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主要从藏书结构、藏书种类、藏书来源等多个方面入手,具体分为五个小节:中西文藏书相结合,中西文藏书朝着均衡方向发展;多样化的藏书来源,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收藏各种自办出版物,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播;收藏繁多的期刊杂志,有助于师生洞察世事;拥有丰富的善本古籍,传承了珍贵文化遗存。第三部分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文献组织技术。该馆引进杜威十进分类法,同时又对杜威十进分类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创造出自身的图书分类法。在馆藏目录方面,引进了西方的卡片目录法,对图书、期刊进行编目,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第四部分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管理特点:通过对图书馆内部委员会、各部门职能、馆舍布置等情况的梳理,表明该馆具有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通过对各类规章制度的叙述,揭示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科学管理、服务至上的特点。通过对馆员构成的分析,发现图书馆馆员大多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如洪有丰、戴志骞、桂质柏、朱家治等,他们推动了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最后是结语。对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对近代其它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的开放理念,崇高的馆员精神也对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张家豪[3](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肖蔚[4](2019)在《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研究(1949-2018)》文中提出域外学术资源的引入对推动学科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译着是全球化语境下各群体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本文以编辑出版学译着(1949—2018)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编辑出版学译着的书名、原作者、译者、出版年份、出版机构、内容类型、定价等主要指标,搭建样本数据库——“中国编辑出版学译着总书目”。笔者从多重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旨在厘清编辑出版学译着与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为学术译着出版及市场化运营等方面提供鉴镜与思考。正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数据呈现——根据引进背景以及阶段性特征,全面、系统地描绘出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基本格局以及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在知识生态学视域下探讨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与编辑出版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从两方面展开论证:一方面,从知识主体的视角阐述了编辑出版学译着、共同体以及中外出版学三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重点探讨知识主体行为产生的结果——编辑出版学知识客体,及其组成的狭义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第三部分,对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图书评价与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采用多维视角下的“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指标框架及权重设置”对编辑出版学译着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估。之后,从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外部特性以及出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入手,分析我国大陆地区高影响力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市场化运营策略。第四部分,延续上文研究脉络,利用比较分析法将认知对象(编辑出版学译着)与参照对象(传播学译着)就出版历程与表象特征、知识吸收与内在逻辑、生产流通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及编辑出版学译着的问题所在,加深对编辑出版学译着的科学认识,并提出编辑出版学及相关学术译着出版未来发展方向。
陈海燕[5](2019)在《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展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主动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针对这一现况,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公共服务,可以满足人们了解疾病和健康养生等知识的需求。2018年海南开始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国家给予海南省充分的政策照顾,海南医学院图书馆要在此大背景下,充分利用政策的支持,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本文以提升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研究目的,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深度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公共物品和新公共服务等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分析国内外医学院校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开展情况,再通过对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现况进行调查,找出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结合海南省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背景,提出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相关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搞好图书馆建设,并从馆舍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提出具体对策;2、基础服务工作,根据国内先进的经验结合海南当前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背景提出适合海南医学院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对策;3、人性化服务,从二次加工文献资源、建立健康咨询中心和利用医院专家资源,举办疾病预防讲座几方面提出具体对策;4、提出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广泛开展文化扶贫、健康扶贫等主动服务对策。
曾建辉[6](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指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光润[7](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提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李明勇[8](2018)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文中研究表明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使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基础,同时也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活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图书成为了贵州社会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活动在贵州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题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在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图书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现实活动,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传播环境中,图书传播活动与当时以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以印刷技术、造纸工业、驿传系统构成的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的传播环境对当时图书传播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历时性视角来看,晚清时期贵州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宽松的出版制度、媒介技术的改进、驿传系统的建立、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施行等方面都为当时图书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但从共时性视角来看,贵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媒介技术方面都极其落后,又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苗多汉少,语言不通,这样的传播环境又严重制约着图书传播活动的开展。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在复杂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整个图书传播活动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第二、三章就是对这些特色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归纳和分析。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在官刻系统中,主要刊刻经典文献、地方志书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相关的书籍,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刻本质量较高;在私家刻书系统中,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官宦个人出资,要么刊刻自己作品和经典文献,要么刊刻乡贤着作,所刊刻之书一般校勘精细,用纸用墨较为讲究,有不少精刻本;而坊刻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刊刻文化市场需求较大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书籍,而在用纸用墨方面不讲究,常采用低劣纸张,因此质量普遍不高。纵观晚清时期贵州刊印之图书,与贵州以往的刻本来看,呈现出图书内容丰富、刻本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丛书刊刻等方面的特征;而与同时期周边省份的刻书来看,呈现出刻本篇幅普遍较小以及字体圆润、质地柔软而颜色偏暗的特点。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涉及到图书交易、藏书、文人传播以及传抄借阅这四个方面。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交易主要有刊售合一的坊刻、专门售书的书铺以及贵州文人的省外购运这几种形式;而藏书包括学宫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这些藏书很好的起到了文献传承的作用,成为了书籍流通的特殊方式。在交通不便的贵州社会里,文人传播也成为了图书流通的一种方式,既有文人之间的相互赠予,也有客籍文人的输入和本地文人的输出。由于贵州书少价昂的现实,传统的抄书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随着印本书的增多,藏书思想变得开放,图书的借阅活动开始频繁,并出现了现代的图书流通形式。图书传播活动经过生产和流通环节之后,便进入到图书的消费环节阶段而被受众所接受。本文第四章则是对晚清时期图书传播的受众(包括受众类型、受众接受动机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受众类型主要有文人雅士、科举士子和普通识字家庭,但他们各自在消费图书时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文人雅士更多是出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的接受动机,科举士子则更多表现为对仕途的追求而读书,而普通识字家庭却更多以实用性为其目的。这些众多的图书受众,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府州县;从受众的成员构成来看,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从受众籍贯来看,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的家族、师友群体。本文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对贵州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通过受众的评价体现出来。受众评价包含了图书内容的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以及对图书版本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则是图书对受众在感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作用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群体的崛起、经世致用思想观念的自觉以及救亡图存活动践行诸多方面。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加快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重塑着贵州的文化生态,并提倡科学与民主,成立各种学会,创办各种报刊,进而助推着贵州社会文化的变革。在结语中,本文提出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贵州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促进了贵州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还通过对受众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助推着贵州近代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为当下贵州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王丹[9](2018)在《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科技型企业——DW技术研发中心的图书资料馆为研究对象,运用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开展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管理的优化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调研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阐明其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运用采购管理和文献资源采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考察DW研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采购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全面了解其采购目标、采购原则和细则、采购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采购业务流程和供应商管理现状,并挖掘分析其采购流通数据,基于长期采购业务的实践体验和企业“降本增效”运营战略的要求,全面排查分析其文献资源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自我排查问题的基础上开展采购管理优化的可行性调研分析,分别针对图书馆同行、文献资源供应商和DW研发中心不同岗位类型的员工读者,设计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利用信息管理和统计学方法对三类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厘清文献资源采购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掌握“降本增效”要求之下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新需求,为优化DW研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依据。最终以自我排查梳理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定性和定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资源采购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采购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改进和优化DW研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管理的针对性对策建议方案。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管理优化建议的整套方案包括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优化方案、采购业务流程优化方案、供应商管理优化方案和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实施方案。其中的供应商管理优化方案,包括基于卡拉杰克采购模型的供应商关系维护策略建议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构建方案,文中以实例详细论述了应用层次分析法实现供应商科学评价和有效选择的具体计算步骤。为DW研发中心图书资料馆制订的常态化、多途径的读者决策采购实施方案,则分别给出了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的读者荐购途径与方法,以及读者荐购的规则和审核标准。所提出的一整套文献资源采购管理优化建议方案已得到DW技术研发中心图书资料馆的采纳与应用。
田忠卿[10](2017)在《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自1990年前后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对外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更加适应国际舆论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也还保留着一些中国固有观念的印记。在当下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的环境下,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的建构也被提上日程,中国的对外传播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尤其是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进行一个梳理。由于中央电视台正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以央视对外传播为例的考察能够揭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嬗变的全过程。本文从冷战史的视野出发,首先对新中国对外宣传史进行了鸟瞰式的梳理,将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历程以1990年前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外宣实践中形成较为强劲的“斗争”观念,且形成的话语体系与主流世界的舆论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1990年代中国电视外宣开始迅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对外传播的重心转移到电视媒体上的时段,这一过程到1992年基本完成。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办和海外节目中心建立为标志,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以后的电视对外传播在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观念演进线索,但在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200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从1992年到1997年前后,中国的电视外宣基本是针对国外关于中国报道的“回击”,以一种斗争的姿态进行对外宣传,这种传播方式是基于中国方面自身需求的,在节目的制作、编排上以中方能够迅速有力地回应西方有关报道为目的,而非为了吸引受众;1997年前后,由于认识到中国对外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准相较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严重不足,开始逐渐淡化“回击”式的对外传播,而是开始关注自身“专业化”程度,注重节目内容质量和制播水平的提高,虽然开始重视受众的感受,但追求“专业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差距,这在客观上也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到2001、2002年,中国的外部舆论压力稍有缓和,对外宣传开始注重“说明中国”,抛开了对西方媒体的单纯回击或竞争,逐步成体系地对国外受众介绍和说明真实的中国,这是有意识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2003年-201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说明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对传播体系进行自主规划的意识,但仍然建立在颠覆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基本思路上,仍然是一种回应,属于“被动宣传”。从2003年开始,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开始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关注点,提高国际新闻直播能力、搭建海外电视播出平台、建立海外记者站、提高海外家庭和酒店的频道入户率、开设多语种对外频道等,都在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并取得巨大成果。在具有了一定的海外传播能力后,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文化吸引海外受众、主动拓展海外市场,这已经变成“主动传播”。2013年以后,对外传播观念发展的主线是全面建构话语权。在中国国力增强的情况下,必然寻求与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舆论话语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电视台在本土化和国际深度合作方面有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海外认可度大大提升。全面建构话语权的进程方兴未艾,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未来进一步建构话语权的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西方受众感到疏离,也不能完全融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中国在国际舆论平台上建构自己的话语权时面临着三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对内传播规则束缚对外传播规则、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中国民间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外宣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之外,还要吸取国外媒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经验。在外宣决策层面应当确立建立起内外有别的对外宣传机制,中央电视台应该进一步明确在对外传播格局中的定位、以非常手段打开局面、疏导对外传播领域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二、加强外文书刊流通建设的几点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外文书刊流通建设的几点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巴金长篇小说中的媒介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写作思路 |
(三)写作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研究综述 |
一、巴金长篇小说中的媒介生活概述 |
(一)《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媒介生活概述 |
1.作品时代背景 |
2.书中的媒介及媒介生活概述 |
(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的媒介生活概述 |
1.作品时代背景 |
2.书中的媒介及媒介生活 |
(三)《寒夜》的媒介生活概述 |
1.作品时代背景 |
2.书中的媒介及媒介生活 |
二、巴金长篇小说中媒介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一)报刊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1.积极进行政治宣传 |
2.改造社会 |
(二)书籍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1.传播思想文化 |
2.促进女性思想的解放 |
(三)小册子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1.提供新的传播渠道 |
2.指导革命团体的建立与完善 |
(四)信件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1.为信息交流提供渠道 |
2.人们心中的情感支柱 |
(五)戏剧、电影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1.帮助认知社会文化环境 |
2.促进文化传播 |
3.提供消遣娱乐的方式 |
(六)传单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影响 |
1.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 |
2.向底层民众传递信息 |
三、巴金长篇小说中“新书刊”对后世青年及社会的启发 |
(一)新书刊指出了女青年实现独立的正确道路 |
(二)新书刊是青年学生思想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 |
1.新书刊的启蒙作用 |
2.新书刊修正青年的思想观念 |
3.新书刊的启蒙也会造就“双面青年” |
(三)新书刊梳理了爱情与革命的关系 |
(四)巴金长篇小说对后世青年学生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价值与方法 |
四、史料采集、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概述 |
第一节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创办渊源 |
第二节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 |
第一节 中西文藏书相结合 |
第二节 多样化的藏书来源 |
第三节 收藏各种自办出版物 |
第四节 收藏繁多的期刊杂志 |
第五节 拥有丰富的善本古籍 |
第三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文献组织技术 |
第一节 引进杜威十进分类法 |
第二节 自创图书分类法 |
第三节 卡片目录的引进与编制 |
第四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管理特点 |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 |
第二节 完善的规章制度 |
第三节 多样的馆员构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概念界定 |
1.1.2 遴选原则 |
1.1.3 数据查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编辑出版类图书”的研究现状 |
1.3.2 有关“译着”的研究现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计量法 |
1.4.2 文献分析法 |
1.4.3 历史——逻辑研究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5 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数据呈现:基于文献计量法勾勒1949—2018 年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基本格局 |
2.1 五六十年代的奠基期 |
2.1.1 引进背景与数量 |
2.1.2 阶段性特征 |
2.2 六七十年代的停滞期 |
2.3 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期 |
2.3.1 引进背景与数量 |
2.3.2 阶段性特征 |
2.4 新千年以来的繁荣期 |
2.4.1 引进背景与数量 |
2.4.2 阶段性特征 |
2.5 小结 |
第3章 知识生态学视域下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与编辑出版学学术发展 |
3.1 译着出版与知识生态学理论初探 |
3.2 编辑出版学共同体人际网络 |
3.3 狭义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 |
3.3.1 学科要素与学术贡献 |
3.3.2 学科框架与知识吸收 |
3.4 小结 |
第4章 编辑出版学译着图书评价与影响力的定量分析 |
4.1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的指标框架与权重系数 |
4.2 编辑出版学译着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 |
4.2.1 编辑出版学译着被引情况 |
4.2.2 编辑出版学译着再版次数 |
4.2.3 编辑出版学译着在线图书评论数据 |
4.2.4 编辑出版学译着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分 |
4.3 高学术影响力译着成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编辑出版学与相关学科译着出版之比较 |
5.1 编辑出版学与传播学之比较 |
5.2 编辑出版学译着与传播学译着之比较 |
5.2.1 出版历程与表象特征 |
5.2.2 知识吸收与内在逻辑 |
5.2.3 生产流通与风险管理 |
5.3 编辑出版学译着问题所在与发展方向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编辑出版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附录B 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总表 |
(5)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2.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3 综合评述 |
3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3.1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1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特殊性 |
3.1.2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
3.1.3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可行性 |
3.2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内容 |
3.2.1 纸质文献借阅服务 |
3.2.2 电子资源使用服务 |
3.2.3 科技查新服务 |
3.2.4 信息共享空间 |
3.2.5 文献保障服务 |
3.2.6 精准扶贫 |
3.3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
3.3.1 调查设计总体介绍 |
3.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1 馆员观念落后,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4.1.2 公共服务方式和内容过于简单 |
4.1.3 管理体制不合理 |
4.1.4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
4.2 院图书馆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层面 |
4.2.2 学校层面 |
4.2.3 图书馆层面 |
4.2.4 社会公众层面 |
5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在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
5.1 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搞好图书馆建设 |
5.1.1 馆舍建设 |
5.1.2 文献资源建设 |
5.1.3 人才队伍建设 |
5.1.4 管理制度建设 |
5.2 做好基础服务工作 |
5.2.1 可借鉴的经验 |
5.2.2 基础服务对策 |
5.3 提供人性化服务 |
5.3.1 二次加工文献资源,方便公众查阅 |
5.3.2 建立健康咨询中心,提供相关服务 |
5.3.3 利用医院专家资源,举办疾病预防讲座 |
5.4 其他主动服务 |
5.4.1 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社会知晓度 |
5.4.2 广泛开展文化扶贫和健康扶贫工作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3 |
致谢 |
(6)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 |
第一节 社会环境 |
一、“改土归流”对图书传播的推动 |
二、落后经济对图书传播的制约 |
三、文化转型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环境 |
一、以雕版印刷为主的印刷技术 |
二、以小作坊为主的造纸工业 |
三、以驿道为主的驿传系统 |
第三节 地理环境 |
一、“开门见山”的自然地理 |
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地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贵州的刻书机构及其刻书内容 |
第一节 官刻机构及其刻书 |
一、府、州、县署刻书 |
二、官书局 |
三、教育机构及其他官刻书 |
第二节 私家刻书 |
一、郑珍家刻本 |
二、独山莫氏家刻本 |
三、遵义黎氏家刻本 |
四、遵义唐氏刻本 |
五、贵阳高氏刻本 |
六、贵阳陈氏刻书 |
七、贵阳颜嗣徽家刻本 |
八、遵义华氏刻本 |
第三节 坊刻书 |
一、家荫堂刻本 |
二、熊大盛堂 |
三、黔省大文堂刻本 |
四、贵阳文通书局 |
五、遵义坊刻 |
六、安顺坊刻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贵州刻本的特征 |
一、历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二、共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 |
第一节 图书交易 |
一、刊售合一的书坊、书局 |
二、专门售书书铺 |
三、贵州文人的省外购书 |
四、图书价格 |
第二节 藏书 |
一、学宫藏书 |
二、私家藏书 |
三、书院藏书 |
第三节 文人传播 |
一、文人互赠 |
二、本地文人的输出 |
三、客籍文人的输入 |
第四节 传抄借阅 |
一、抄书:传统流通方式的延续 |
二、借阅:现代图书流通形式的开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受众类型 |
一、文人雅士 |
二、科举士子 |
三、普通识字家庭成员 |
第二节 受众动机分析 |
一、实用性动机 |
二、仕途晋升动机 |
三、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动机 |
第三节 受众特点分析 |
一、受众分布:主要集中于交通要道一线 |
二、受众构成:具有多民族性 |
三、受众籍贯:主要以移民为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受众评价 |
一、受众的及时性评价 |
二、受众的延时性评价 |
三、版本评价 |
第二节 受众效果 |
一、知识阶层的崛起 |
二、经世致用意识的觉醒 |
三、救亡图存活动的践行 |
第三节 社会效果 |
一、加深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 |
二、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
三、推动了贵州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晚清图书传播研究总结 |
二、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的现代启示 |
三、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晚清贵州图书出版大事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采购管理与文献资源采购理论综述 |
2.1 采购与采购管理 |
2.1.1 采购的概念 |
2.1.2 采购管理的概念 |
2.1.3 采购与采购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2.1.4 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
2.2 文献资源采购的任务与特点 |
2.2.1 科技型企业文献资源采购的任务 |
2.2.2 科技型企业文献资源采购的特点 |
2.3 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2.3.1 采购管理发展历史 |
2.3.2 采购管理与文献资源采购研究现状 |
2.3.3 采购管理发展趋势 |
第3章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制度 |
3.1.1 采购目标与原则 |
3.1.2 采购工作细则 |
3.2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 |
3.2.1 现行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 |
3.2.2 现行组织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
3.2.3 现有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分析 |
3.3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业务流程 |
3.3.1 采购业务流程现状 |
3.3.2 采购业务流程存在问题分析 |
3.4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供应商管理 |
3.4.1 供应商管理现状 |
3.4.2 供应商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5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流通数据 |
3.5.1 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情况 |
3.5.2 采购流通数据存在问题分析 |
第4章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管理优化的可行性调研与分析 |
4.1 研究型图书馆采购管理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调查结果统计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2 DW研发中心图书资料馆供应商调研与分析 |
4.2.1 文献资源供应商市场竞争现状 |
4.2.2 调研内容设计 |
4.2.3 调研结果归纳 |
4.2.4 调研结果分析 |
4.3 DW研发中心读者需求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调查结果统计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资源采购管理优化方案 |
5.1 采购战略分析 |
5.1.1 文献资源采购战略的内容 |
5.1.2 文献资源采购战略的原则 |
5.2 组织结构优化 |
5.2.1 组织结构优化内容 |
5.2.2 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
5.3 人力资源优化 |
5.3.1 招募符合岗位要求的采购人员 |
5.3.2 重视采购人员的教育与培养 |
5.3.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5.4 采购业务流程优化 |
5.5 供应商管理优化 |
5.5.1 卡拉杰克采购模型 |
5.5.2 基于卡拉杰克模型的供应商关系维护策略 |
5.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构建方案 |
5.6 实施读者决策采购 |
5.6.1 读者决策采购的优势 |
5.6.2 DW研发中心图书资料馆读者决策采购方案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1.1.1 学术价值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状况的不足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与背景 |
2.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基本状况 |
2.1.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定义 |
2.1.2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脉络 |
2.2 新中国对外宣传历史概述 |
2.2.1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的阶段划分 |
2.2.2 新中国前四十年对外宣传的主线与媒介 |
2.2.3 1949年-1989年中国外宣史概览 |
3 电视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战场(1989-1992) |
3.1 1989 年以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
3.2 中国对外宣传反思与调整 |
3.2.1 中国对外宣传暴露出的问题 |
3.2.2 1990年前后中西电视传播能力对比 |
3.2.3 1989年后中国对外宣传观念的进步 |
3.3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 |
3.4 小结 |
4 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1992-2002) |
4.1 1992 年-2002年国际形势的变化 |
4.1.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
4.1.2 1992年之后中国的国际环境 |
4.2 变化的形势下外宣观念的不断调整 |
4.2.1 1992-1997:“回击”——针对国外媒体舆论攻势进行反击 |
4.2.2 1998-2000:“专业化”——节目制作精良化 |
4.2.3 2000-2002:“说明”——介绍真实的中国 |
4.3 小结 |
5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2003-2012) |
5.1 2003-2012 年对外宣传的背景 |
5.1.1 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
5.1.2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觉 |
5.3 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方式转变 |
5.3.1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 |
5.3.2 “主动传播”的两条线索 |
5.4 中央电视台对外传播的实践 |
5.4.1 “传播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对外媒体 |
5.4.2 “软实力”:重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
5.5 小结 |
6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2013年至今) |
6.1 政治形势与政治需求的变化 |
6.1.1 当下国际政治环境 |
6.1.2 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变化 |
6.1.3 中国对旧体系的“突围” |
6.2 对外传播新需求 |
6.2.1 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对外传播的窘境 |
6.2.2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改善 |
6.2.3 建立与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
6.3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 |
6.3.1 建构话语体系的理论规划 |
6.3.2 话语权建构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
6.4 小结 |
7 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的展望 |
7.1 何为话语权建构 |
7.2 如何进行话语权建构—我者与他者之间 |
7.2.1 “我者”—融入抑或同化? |
7.2.2 “他者”—妖魔抑或彼岸 |
7.2.3 “我者”与“他者”之间 |
7.3 当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 |
7.3.1 对内传播规则约束对外传播 |
7.3.2 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 |
7.3.3 最大的障碍: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 |
7.4 “今日俄罗斯”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
7.5 未来电视对外传播的展望 |
8 结语 |
附录: 当事人口述资料七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强外文书刊流通建设的几点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金长篇小说中的媒介生活研究[D]. 张博雅.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2]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研究[D]. 张亚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研究(1949-2018)[D]. 肖蔚. 南昌大学, 2019(02)
- [5]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陈海燕. 海南大学, 2019(04)
- [6]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8]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D]. 李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DW技术研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管理优化研究[D]. 王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田忠卿.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