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植保技术与推广》读者问卷调查

2001年《植保技术与推广》读者问卷调查

一、2001年《植保技术与推广》读者问卷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郭梦[1](2021)在《不同香梨授粉方式的综合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对香梨进行授粉是香梨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授粉可以大大提高梨树坐果率,增加梨农的经济收入,促进新疆特色林果经济发展。但是,香梨授粉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病虫害传播的加剧,不恰当的授粉方式已危害到果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蜜蜂授粉和人工点粉也被政府部门禁止使用。新疆作为香梨主产区,库尔勒、阿克苏等地与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塔里木大学王兰老师课题组、铁漫植保服务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了不同授粉方式技术试验及推广。为此,本文选择人工授粉、液体喷雾器授粉、无人机授粉三种授粉类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在成本收益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授粉方式对农户香梨种植收益的影响,研究不同授粉方式下的成本收益构成,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其次通过融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平均法,找到不同授粉综合效益比较优势及其优化方向,找出最优的授粉方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不同授粉方式在花粉用量、用工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方面都不相同。近年来,新疆香梨的授粉方式经过探索、过渡和发展,正开始由传统的人工授粉方式向现代化的机械授粉方式转变。但无人机授粉方式由于价格、试剂、服务体系等原因还有待完善。(2)无人机授粉亩均收益高于其他两种授粉方式。考虑成本以后,无人机授粉、人工授粉和液体喷雾器授粉亩均收益分别为2799.05元、2542.54元、2439.13元。造成使用三种不同授粉方式的香梨种植户经济效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成本的差异。(3)对不同授粉方式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人工授粉、液体喷雾器授粉和无人机授粉的得分分别为:64.14、62.67和68.55。得到无人机授粉产生的综合效益最优,人工授粉产生的综合效益次之,最后是液体喷雾器授粉。根据比较分析结果提出香梨授粉的几点对策建议:(1)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无人机授粉技术服务体系;(2)加快研发力度,推广无人机授粉技术的使用;(3)加强宣传力度,严格贯彻相关法规。

朱玉龙[2](2017)在《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三农”经济的稳定与高效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和利用问题,从2004年至今已经连续14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和富农的新政策,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土地问题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由此出现了农村土地弃耕、撂荒和粗放经营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当前农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在稳定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解决土地“三权分置”和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效率一直不高,在实践中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阻碍因素。因此,进行中国土地流转问题和目标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安全,而且有利于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土地流转中土地地租、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规模经营、法律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马克思土地地租理论及其土地产权效益的平衡化对我国土地流转的作用;总结了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集体经济,农业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高度概括了习近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和进行农村改革的关键在于进行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坚持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促使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等经营方式的创新化,尽快建立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三化”带“三农”,用产业发展的最新理念来经营农业。同时,运用西方土地产权的增效、激励、约束和匹配功能,农业经济学的土地级差地租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发展和增长方式等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以解决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完善土地流转体系,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发展。其次,研究了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在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市场化发展、农业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法律诚信规范化、社会保障完善等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基础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市场化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低和经营者利益差是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城市发展、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土地交易市场的建立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前提,“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多元化土地流转方式,从而推动了种粮大户、能人经营、集体经营、家庭农场、协会经营、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企业带动型)、股份制经营、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揭示了土地流转对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资源配置和农业经济与社保体系建设的作用等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影响土地流转的若干因素及其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第三,首次系统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流转的成效与问题,剖析了不同土地流转模式的特点、功能与可持续能力。系统分析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土地流转对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土地非粮化利用、市场中介和土地银行匮乏、土地利用监督机制缺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业补贴与土地经营权分离、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化社会化服务欠缺、农民技能素质低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转包、出租、转让、抵押、互换、入股、信托等土地流转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探讨和研究了种粮大户、能人经营、集体经营、家庭农场、协会经营、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和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综合型等9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的基本情况、特点、作用及前景,通过其缺点与长处、功能与作用、适应区域与范围、生命力与可持续能力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粮大户生命力与可持续能力较弱,更适宜近期的土地流转;集体经营、能人经营、协会经营型、企业带动型生命力可持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更适宜中、近期的土地流转;而家庭经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和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综合型具有较高的生命力可持续能力,适宜中、远期的土地流转。第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检验标准、基本原则和目标模式。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经营的成果经验,确定了我国土地流转是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与规模经营、是否有利于农民增收、是否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是否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等4项检验标准和坚持农民自愿、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土地农用、兼顾公平和效率、坚持适度推进等6项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近期、中期、远期和未来土地流转的总目标和目标模式,其中未来总目标模式为大规模、超大规模的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甚至跨国现代农业集团经营模式,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股份制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将会占据一定的份额;总目标为职业农民约占总人口的10%,农村土地全面流转、规模经营面积5000-20000亩/个以上,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智能规模农业占全国农业生产总量的80%,农业gdp比重下降到5%,人均粮食产量500kg以上,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100%,粮食净出口量占5%以上,智能化生产覆盖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达80%以上、农民收入翻两番达到9万元。近期土地流转呈现多元化模式并存,家庭农场、专业化合作社、能人经营、企业带动型等模式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种粮大户、集体经营、协会经营型等模式,大规模的股份制经营、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经营模式则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标为农村土地流转达到40%50%、规模经营面积平均500-1000亩/个以上,市场化水平达4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50%以上、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3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农民经济收入增加50%左右。中期目标模式为日益发展成熟的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企业带动型模式、集体经营模式等中等规模以上的土地流转模式占绝对优势,大规模的家庭农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得以发展,所占的份额将逐步扩大,现代化农业跨国公司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兴起和发展;发展目标为农村土地流转流转率达到65%以上。通过股份制或市场的有偿转让等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规模平均2000-10000亩/个,市场化水平达到7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80%,智能化覆盖率30%以上,形成以知识创造为中心的技术生产体系,实现科技化农业生产,使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50%左右、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0%以上,农民经济收入翻一番,形成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远期目标模式为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企业带动型模式、集体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土地流转模式将升级换代,大规模的股份制家庭农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所占的份额将首次超过中等规模以下土地流转模式的总和,出口创汇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化农业跨国集团日趋成熟;发展目标为全面实现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85%以上,市场化水平达到90%以上,规模经营规模平均20005000亩/个,农业生产全面实现生态化、智能化的特色现代化农业,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75%以上,信息化覆盖率100%,智能化农业6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5%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80kg以上,农民经济收入增加150%以上,形成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良性生态循环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及现代化农业跨国集团群体。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针对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与目标模式,研究提出了深化改革、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反哺乡村、工业支援农业、发展规模经济与智慧农业等实现我国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以及强化农民技能教育、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资本化运作、完善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流转市场与流转银行、拓展经营权实施保险制度、科教服务引领产业品牌化与标准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法律诚信机制和推进“一带一路”跨国现代农业发展等11条实现我国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促进和激发我国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壮大。

铁民[3](2016)在《吉根林和他的蔬菜科技服务产业》文中研究说明称吉根林为蔬菜专家一点不过,因为在去年的陕西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上,代表西安市职业菜农参赛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因其扎实的理论功底,被几位评委老师赞誉为农民蔬菜专家。去年,农民身份的他,还被西安市农广校聘请为职业农民培育指导老师,被西安市科技局授予农村科技示范户,被高陵区聘请为农技专家和农业气象专家,他的家庭农场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第二批示范家庭农场。其实,早在2012年,吉根林就有一个非常

郭习松[4](2015)在《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历了革命年代的萌芽与兴起,我国涉农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组织化大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农媒体集体遭遇“寒冬”,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此后又连续11年下发“一号文件”,由此引发一股涉农媒体复兴热。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涉农新媒体大量涌现,涉农媒体分化融合趋势明显。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不少涉农媒体开始了艰苦的转型探索。其中,《南方农村报》开始了南农实验和媒体群整合,湖北涉农品牌电视频道——《垄上行》频道探索与涉农资本合作模式,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河北对农宣传协作体等涉农媒体以联盟形式展开探索,分化融合趋势明显。美国、新西兰、韩日等国家发展涉农媒体实践也呈现这一特点。只不过,这其中,既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更有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等软性建设问题;涉农媒体是独立发展,还是借力官媒重新回归,都需要相关利益方作出博弈与让步。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智能手机有望成市场新宠的同时,怎样打造一套适合我国涉农媒体发展和涉农传播的有效机制,成为未来涉农媒体发展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发展传播学视角展开研究,选取当前最前沿的媒介探索为样本,从调查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现状与农村受众的使用状况入手,以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政策性事件为逻辑起点,重点关注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新媒体在农村区域的发展,采用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业界观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一手资料揭示新媒体背景下涉农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转型逻辑,探究农村社会转型与涉农媒体发展的互动与关联,提炼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因子与机制,进而采用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以媒体融合视角对涉农媒体的发展提出评估与预测,为业内和政府主管部门把握涉农传播新动向新趋势,更有效地把握新时期涉农传播的主要特点,以帮助改进新时期的涉农传播,打造更有效的涉农传播机制和更适合当前中国“三农”发展现状的传播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孟玉静[5](2014)在《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视角》文中提出产业分工和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两个方向。产业分工理论源远流长,但继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之后,分工理论就呈现式微迹象。实际上,分工现象无论是在以前诸如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等大的社会部门分离过程中存在,还是在随后小的部门分离、部门内部工作的分离中一直都存在并发挥着核心作用。自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以来,农业基本上定位于农民的全能型事业,即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民的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随着科技、管理、资本、组织等生产要素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以及农业小部门化的发展趋势,二者都要求农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细化分工,推动其平均利润率与其他产业持平。当然,农业产业或企业的发展也绝不能只谈分工、讲边界。随着高新技术发展的加速化、国际强大竞争对手集团化或联盟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品质化,这些客观环境在给农业发展提供融合条件的同时,更是提出了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农业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多种融合型经营方式。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它正是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做出的重要研判。应该看到,目前,农业还是我国“四化同步”的短腿。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们尤其要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联动”,既要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在我国具有基础性、弱质性、高风险性和小部门化发展趋势;纵向方面,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农业发展加快,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重要阶段;横向方面,当今世界上凡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均形成了分工发达、紧密相连的农业经营体系。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应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文力求对产业分工和融合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问题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行宏观认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体系各个部分运行机制背后的分工或融合原理,构建促进农业分工深化和融合发展的农业经营制度。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了相关农民合作社组织的运转情况,分析了合作组织对农业分工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交待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章系统地梳理了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的经典理论、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理论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述。第三部分:分析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组织的发生机制及其分工效应。本章在产业分工的视角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农业经营现状以及农业政策导向,从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组织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农业经营组织为研究重点。本章首先通过分析从分散农户占主导地位阶段到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阶段的发展进程,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其次,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展开论证:从理论逻辑、现实解释、模型分析三个角度论证了专业化分工背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生机制。再次,本章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调农业分工、分享分工收益、促进农业分工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对农业分工演进的推动作用。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通过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四川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县30家合作社和359家农户的调研资料和数据,对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岳池县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成都金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详细的案例解析,在阐述组织概况的基础上解析了合作社是如何促进农业分工的。第四部分:基于产业分工和融合的视角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了研究。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次,界定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内涵,把农业经营方式划分为分工型经营方式和融合型经营方式两大类型;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集群式经营界定为分工型经营方式,而把融合型经营细分为重组式融合经营、延伸式融合经营、高新技术渗透式融合经营、工厂式农业融合经营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要推动分工型经营方式和融合型经营方式双轨运行。第五部分:研究促进农业经营分工深化与融合发展的制度构建。在前四部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章以促进农业分工与融合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从农地产权制度、社会化服务制度体系、科技创新推广制度及职业农民制度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业分工,推动多种农业融合型经营方式发展,最终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寻找制度保障。第六部分:主要结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建议。在对前五章分析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章主要指出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或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研究视角和思路。文章创新性地以产业分工和融合理论为理论研究视角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和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组织产生和运行背后的分工逻辑,并指出农业经营方式中所蕴含的产业分工和融合的实质。最后,在顶层设计方面,论文又以产业分工和产业融合的思路来研究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构建,试图丰富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理论。同时,本文每章都基于社会历史发展与经济本身发展这两条线来展开论述。本文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思想,根据经济本身的发展阶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证,在回溯其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切入现实情势,根据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问题。(2)把农业经营方式划分为分工型经营方式和融合型经营方式两种类型。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需要,文章尝试性地将农业经营方式划分为分工型经营方式和融合型经营方式。本文把各个不同的经济主体专业从事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而其他环节得以分离出去由其他经济主体负责经理的农业经营方式划分为分工型经营方式,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集群式经营等主要属于分工型经营;而把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为表征的重组式融合经营、延伸式融合经营、高新技术渗透式融合经营、工厂式农业融合经营四种农业经营方式归为融合型经营方式。(3)提出重塑供销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回顾与考察供销合作社的历史和现状,本文认为,供销社具有作为“骨干”的多种优势:供销合作社具有政府背景,政治上可靠;供销社拥有全国性的、占有市场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具有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丰富资源和几十年的服务经验;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存在天然的联系等。因此,本文提出,供销合作社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组织和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作用,帮助农民增收,当好政府助手。(4)提出应整合农业经营中处于隐性化、边缘化的非正规制度。本文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以动态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经营主体和经营组织随着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呈现多样化发展,相应的农业经营路径保障即制度建设也不应一成不变。应在尊重国情和农情的基础上,对现实中涌现、可以发挥“正能量”的自发性实践进行制度整合,改变其隐性化、边缘化的现状;发挥其正面的积极作用,不断从自发性实践中吸收有益因素,推动正规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在良性互动中深化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是一个崭新、复杂而又现实的研究课题,本文仅从产业分工和融合的研究视角对农业经营体系进行分析,还涵盖不了其发展的多角度性和构建路径上的多样性,避免不了存在研究上的片面性,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作者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张晓璇[6](2013)在《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目前,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生产力,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目前,寿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环境、资源和生产方式等的约束,加强对当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和模式,对于促进寿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厘清了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总结了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考察了当前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对寿光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以及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提出了加快寿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以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为导向,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遵循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寻求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路径,如选择跨越式、多元化等发展模式,以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大投入,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健全农业信息化体系;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完善机制,切实抓好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李横飞[7](2012)在《基于SCP模型的蜂产品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逐显得越来越紧迫,蜂产品是纯天然的保健品,它对健康百利而无一害,蜂产品产业是一个甜蜜的行业,创造健康价值、经济价值,却不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丝毫的副影响;但是蜂产品产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其产业组织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已经专门讲蜂产品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进行规划,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至今为止涉足蜂产品产业的研究很少,而涉及蜂产品产业组织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这就构成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将产业组织的SCP理论应用于蜂产品产业的发展研究之中,SCP理论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理论,但是蜂产品产业的组织形态还比较散漫,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一方面理用SCP理论指导蜂产品产业,促进蜂产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用蜂产品产业的发展验证SCP理论,验证其作为产业组织成熟理论的不可撼动地位。本文将产业组织中的经典SCP模型应用于蜂产品产业发展的研究中,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蜂产品产业进行详细的实证分析,并选取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中的利润率、行业集中度、企业个数、进出口比例、平均规模、研发投入比例、蜂蜜产量等指标,搜集对应的数据资料,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新的SCP理论,用理论指导蜂产品产业的实践。从对S、C、P及三者之间关系中发现蜂产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蜂产品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扫清障碍。

乐明凯[8](2012)在《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当前外资进入背景》文中认为农业种子的生产和使用两端,都和农民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种子安则农民安,种业强则农业强。农业种子产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芯片“产业,农业种子安全则是保障国家粮食、食品等安全的源头,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建设和谐稳定、农民权益有效保障的根本所在。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种子安全,2000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把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内容。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很好的农业科学技术载体,种子产业化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完善种子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可以为现代农业建设保驾护航。随着我国种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开放的种业市场吸引外资纷至沓来,全球知名的跨国种子集团已不同程度地进入我国,并在其各自擅长的作物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给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挑战。当前,国际经济和粮食市场形势复杂严峻,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及不确定因素加大。如果主要农作物种子受制于他国企业,其危险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相比较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现代农业种子安全研究起步较晚,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规制措施的还有待发展,在农业种子科研、经营、准入、服务、监管等安全制度保障上还有待建立和完善。本研究立足于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经济法制的研究方向,以农民权益保护和种业发展作为研究主线,通过实证调查和文献查阅,深入研究我国农业种子产业链中的主体激励、产业政策、准入制度、信息保障、行政执法等环节,归结我国农业种子质量安全、技术安全、市场安全、数量安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发展安全和体系安全等诸多问题,拟从加强科研、规模经营、调节准入、完善服务、和谐监管等方面提出保障我国种子安全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在外资进入背景下,从我国农业种子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探讨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主体内容包含以下七个方面:一是阐述我国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设计框架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作为论文整体研究的导论;二是总结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特征特性、研究范围,以及法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三是比较借鉴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种子安全的部分相关经验,以期得到一些启示;四是对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发展现状进行考量研究,介绍了本次实证调查研究的情况,论述了和农业种子安全相关的历史阶段、外资进入、法律制度等发展状况;五是提出了我国农业种子科研、经营、准入、服务和监管等安全问题,并从利益根源等因素方面进行了原因归结;六是研究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针对前文提出的安全问题,逐一从制度层面进行相关的运行保障设计;七是对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从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开展国际并购、鼓励资本进入、科教单位参与、行政服务转变等方面提出一些积极且合理的研究展望。

王丽平[9](2012)在《《化学1(必修)》的社区课程资源开发 ——以新郑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所处的社区中,能够支持课程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对新课程的要求,是进行地方特色教育的必由之路。进行化学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使社区的各因素发挥出其教育价值。同时,社区课程资源的运用也会对社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经调查发现,河南省新郑市的基础教育发展较快,但对社区课程资源的关注度却不高;新郑市的工矿产业较多,但与化学相关的课程资源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新郑市的学生能在纸笔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将知识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的能力不强。结合各方面因素,对新郑市的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满足课程需要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新郑市的教育本土化服务。结合现有文献和研究对象,笔者对相关概念(如社区、社区课程资源等)进行了界定。由于论文中的部分概念尚未在现有的文献中找到确切的说法,笔者的界定仅是为了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内容。对于新郑市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到了该课题开展的影响因素:领导的重视程度、针对性的培训、教师的工作压力等。然后,笔者对新郑市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化学1(必修)》(后文中均简称“鲁科版《化学1(必修)》”)进行对照,按对应关系进行了简单地整理。在此基础上,笔者提供了部分研究案例,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类工作人员的参与与配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希望当地领导部门能够注意到该课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该项研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使新郑市的基础教育能够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

张亮[10](2010)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民培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总结提炼出我国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培训效率的问题。在对我国农民培训现有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成功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研究,指出了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制度设计,进一步从我国农民培训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进行选择。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我国现有农民培训模式的归纳和分类,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分为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和市场运作类共三类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江苏姜堰模式属于政府工程型模式,带有政府强制性,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最广。河北定兴模式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农民的培训,反过来农民通过培训,促使其整体素质和技能提高,又进一步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陕西宝鸡模式要求的条件较高,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且距离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专家较多的地方较近。河北农大模式符合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为各地和当地学校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农的创新之路。北京京郊模式结合京郊实际,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农民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对国外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西欧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新兴经济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西欧模式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东亚模式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北美模式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新兴经济体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人口众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实现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与我国情况相类似。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比较,总结出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具有法制化、主体多元化、投入规范化、体系科学化、形式多样化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借助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做一总结,并进一步发现我国农民培训仍存在专门立法空缺、管理制度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和监督评价落后的问题。从需求变化看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趋向于现代农业,具体表现为种植业趋向标准化,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并向非农化和系统化发展。从供需均衡角度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也反映在结构上。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较低,政府在培训中的行为与农民期望有所差距,培训内容及形式供求错位不能满足农民需求。(4)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系统构建农民参与培训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农民培训调查数据通过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对于新型农民培训对象首先从青年农民且以务农为主的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选择。政府部门在组织培训时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的长短,多安排一些系统性的培训并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民实际,对农民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先征求农民意见。增强为农民着想的意识,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对于新型农民培训提出了“一部法律、两个部门、多种机构、几类模式”的制度安排。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以政府主导类为主,说明我国农民培训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逐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二、2001年《植保技术与推广》读者问卷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植保技术与推广》读者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香梨授粉方式的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授粉方式
        2.1.2 香梨种植成本收益
        2.1.3 综合效益
    2.2 理论基础
        2.2.1 投入产出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资源稀缺与机会成本理论
    2.3 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3章 新疆香梨不同授粉方式现状分析
    3.1 新疆香梨种植规模及产量状况
    3.2 花粉用量现状分析
    3.3 授粉环节用工量现状分析
    3.4 病虫害发生现状分析
    3.5 农户授粉方式的选用现状分析
        3.5.1 2017-2020 年授粉方式演变
        3.5.2 人工授粉使用现状
        3.5.3 液体喷雾器授粉使用现状
        3.5.4 无人机授粉使用现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香梨不同授粉方式对农户种植收益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不同授粉技术对香梨种植成本收益的影响程度分析
        4.2.1 亩均成本对比
        4.2.2 亩均收益对比
        4.2.3 原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授粉方式在香梨种植中的综合效益评价
    5.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2 不同授粉方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2 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
        5.2.1 层次分析法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2 模糊综合评价
        5.3.3 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无人机授粉技术服务体系
        6.2.2 加快研发力度,推广无人机授粉技术的使用
        6.2.3 加强宣传力度,严格贯彻相关法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2)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土地流转的概念
        二、国内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概况
        三、国外的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指导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及运用
    第一节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一、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概括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
        一、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论述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经营权的重要论述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西方的土地产权基本理论
        一、西方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概括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 农业经济学理论
        一、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括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第六节 发展经济学理论
        一、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括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 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研究
    第一节 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基础
        一、城市化发展与土地流转
        二、市场化发展与土地流转
        三、农业现代化和二、三产业发展与土地流转
        四、法律诚信规范化与土地流转
        五、社会保障功能的完善与土地流转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性要求
        一、土地流转的原因
        二、土地流转的前提
        三、土地流转的方式、模式与动力
        四、土地流转的作用
    第三节 土地流转因素运行机理与发展趋势
        一、影响土地流转的若干因素
        二、土地流转的运行机理分析
        三、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目前中国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况
        一、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 年十八大前
        二、2012 年十八大——2017 年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模式
        一、土地流转采取的主要方式
        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特点、作用及前景分析
        三、不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国外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第一节 美国土地流转的问题
        一、美国土地流转的简况
        二、美国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美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美国农业土地流转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第二节 以色列土地流转的问题
        一、以色列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二、以色列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以色列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
    第三节 日本土地流转的问题
        一、日本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二、日本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日本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
    第四节 法国土地流转的问题
        一、法国土地流转的简况
        二、法国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法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
第五章 我国土地流转的未来目标模式
    第一节 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
        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三、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使用权合理流动
        四、有利于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保障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二、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
        三、坚持土地农用的原则
        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五、因地制宜的原则
        六、坚持适度推进的原则
    第三节 未来土地流转的目标模式
        一、土地流转的未来总目标(2050 年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阶段的基本内容)
        二、近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20 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
        三、中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30 年市场经济水平较高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
        四、远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40 年市场经济水平发达阶段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
        一、深化改革,优化土地制度,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
        二、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土地一体化流转
        三、工业支援农业,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和规模流转
        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进土地专业化流转
        六、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土地科学流转
    第二节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鼓励农业出种田能人、农机大工匠
        二、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纳转移农民
        四、鼓励农民财产权资本化、承包权资本化、经营权多元化
        五、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产权流转市场和流转银行,提供足量支持
        六、拓展经营权,服务经营主体,实施保险制度,确保经营收益率
        七、为经营者提供科教支持,综合支持引领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八、建立农村社保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九、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市民化
        十、制定土地流转法律,保护承包权,给农民吃定心丸
        十一、推进“一带一路”农业建设,树立中国品牌农业,积极参与跨国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基本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基点及相关理论支撑
2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及角色演进
    2.1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
        2.1.1 萌芽与兴起
        2.1.2 建国后组织化大发展
        2.1.3 改革开放后兴衰三步走
        2.1.4 近十年分化融合明显
    2.2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与内容走向
        2.2.1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
        2.2.2 涉农媒体报道内容的主要走向
    2.3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2.3.1 涉农媒体的功能体现
        2.3.2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特殊影响
3 我国涉农媒体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困境
    3.1 我国涉农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现状
        3.1.1 农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以中部三县市为例
        3.1.2 农民工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
    3.2 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发展困境
        3.2.1 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局限性
        3.2.2 涉农媒体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 我国涉农媒体破解困境的发展探索
    4.1 涉农报媒的探索
        4.1.1 新闻回归与分众传播
        4.1.2 经营管理上,走出政策襁褓
    4.2 涉农广播电视的探索
        4.2.1 广播探索协作体运作
        4.2.2 涉农电视的探索
    4.3 涉农网络媒体的探索
        4.3.1 传统涉农媒体网站与新兴电子商务网站共融发展
        4.3.2 手机报(APP)为涉农移媒体动传播探路
5 媒体融合趋势下,我国涉农媒体未来走向
    5.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5.1.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相关理论
        5.1.2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
    5.2 涉农媒体融合及全媒体传播实践
        5.2.1 国外涉农媒体传播全媒体特点明显
        5.2.2 国外涉农媒体发展带来的启示
        5.2.3 我国涉农媒体全媒体传播现状与探索
结语
附表1 全国主要涉农报媒一览
附表2 涉农期刊
附表3 全国主要涉农电视台节目(频道)一览
附表4 中国农业网站ALEXA综合排名(数据更新时间:2015-3-22 09:41)
附表5 改革开放以来“一号文件”内容一览
附表6 新西兰农业新闻集团有限公司(Rural Press Limited)的9大农业报刊杂志
附表7 默多克在新西兰开办的主要涉农报刊
附表8 中部农民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附表9 武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农业的基础性
        1.1.2 农业的弱质性
        1.1.3 农业的高风险性
        1.1.4 农业小部门化趋势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研究的几点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与架构
        1.4.3 研究的几点说明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分工理论及其演进
        2.1.1 古典主义的理论观点
        2.1.2 马克思的专业化分工理论
        2.1.3 马歇尔的舍弃与杨格的重视
        2.1.4 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2.1.5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2.2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
        2.2.1 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2.2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2.3 分工与融合关系理论研究
        2.3.1 以产业分立概念取代产业分工概念
        2.3.2 分工和融合分别对应不同的经济形态
    2.4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相关研究
        2.4.1 国外研究动态评述
        2.4.2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3. 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组织的发生机制及其分工效应分析
    3.1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分析
        3.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内涵
        3.1.2 传统农业的增长极限性
        3.1.3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分析
        3.1.4 本章研究重点
    3.2 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
        3.2.1 分散农户居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
        3.2.2 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3.3 农业组织的历史变迁
        3.3.1 农业合作化时期
        3.3.2 极端化的集体制时期
        3.3.3 农业组织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阶段
    3.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生机制:专业化分工
        3.4.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理论逻辑
        3.4.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现实解释
        3.4.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分析模型
    3.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分工的促进效应
        3.5.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调农业分工
        3.5.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享分工收益
        3.5.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分工
    3.6 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6.1 研究依据和数据来源
        3.6.2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3.6.3 计量结果及其分析
    3.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典型案例分析
        3.7.1 岳池县三安蔬菜合作社对农业分工的促进作用
        3.7.2 成都金果果蔬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分工的促进作用
4. 基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农业经营方式研究
    4.1 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演进
        4.1.1 土地私有制下的农民个体经营
        4.1.2 农业合作化经营和集体化经营
        4.1.3 家庭承包经营
        4.1.4 农业产业化经营
    4.2 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内涵界定和类型划分
    4.3 农业经营方式之分工型经营
        4.3.1 农业产业化经营
        4.3.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3.3 农业产业集群式经营
        4.3.4 相关说明
    4.4 农业经营方式之融合型经营
        4.4.1 重组式融合经营
        4.4.2 延伸式融合经营
        4.4.3 高新技术渗透式融合经营
        4.4.4 工厂式融合经营
        4.4.5 相关说明
    4.5 推进分工型经营和融合型经营方式“双轨”运行
        4.5.1 分工型和融合型经营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4.5.2 推进分工型经营和融合型经营“双轨”运行
    4.6 本章说明
5. 促进农业经营分工深化与融合发展制度的构建
    5.1 农业经营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5.2 推动农地产权分离,健全农地产权制度
        5.2.1 健全农地产权制度的必要性
        5.2.2 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5.2.3 推动农地产权分离,促进农地有序流转
    5.3 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5.3.1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5.3.2 发挥供销社社会化服务的骨干作用
        5.3.3 推进信息化服务
        5.3.4 搭建农业生产要素产权交易平台
        5.3.5 创新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机制
    5.4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制度
        5.4.1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必要性与现状
        5.4.2 实施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战略
        5.4.3 构建资源配置合理的农业科研体系
        5.4.4 建立公益性和经营性“双轨”运行的农技推广机制
        5.4.5 推广双向融合型的参与式科技传播方式
    5.5 有序推行职业农民制度
        5.5.1 农民职业化是农业劳动的一个阶段性进程
        5.5.2 有序推行农民职业化
    5.6 主要经验
        5.6.1 推进农业和工业融合发展
        5.6.2 整合农业经营中的非正规制度
        5.6.3 发挥“第三部门”作用
    5.7 本章说明
6. 主要结论、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2.1 信息化的内涵
    2.2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2.3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2.4 农业信息化的内容
    2.5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3.1 寿光市农业概况
    3.2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1983 年至 1999 年)
        3.2.2 分散开发阶段(1999 年至 2008 年)
        3.2.3 资源整合阶段(2008 年至今)
    3.3 寿光市农业信息需求情况调查
        3.3.1 农业科技信息
        3.3.2 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和途径
    3.4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
        3.4.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3.4.2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3.4.3 现代物流信息与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3.5 农业信息化对寿光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
        3.5.1 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及时有效、适用性强的信息服务
        3.5.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农业产业机构调整
        3.5.3 拓宽了农业产业化的活动空间
第四章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4.1.1 基础设施资源分布不均衡
        4.1.2 农业信息化体系仍不健全
        4.1.3 “上热、下冷”,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广泛
    4.2 信息资源与生产经营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4.2.1 缺乏信息资源统筹、共享机制
        4.2.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4.3 人力资源缺乏,资源有效共享率低
        4.3.1 农业信息科技人才短缺
        4.3.2 农民自身素质偏低,信息意识较淡薄
第五章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5.1 指导思想
    5.2 战略目标
    5.3 路径选择
        5.3.1 跨越式发展
        5.3.2 多元化发展
第六章 加快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6.1 强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6.1.1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6.1.2 优化整合,健全农业信息化体系
    6.2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6.2.1 强化组织领导,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6.2.2 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2.3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6.3 切实抓好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6.3.1 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信息队伍建设
        6.3.2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6.4 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6.4.1 促进农业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6.4.2 推进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三位一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SCP模型的蜂产品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与 SCP 模型
    2-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2-2 SCP 模型
        2-2-1 SCP 简述
        2-2-2 传统的 SCP 模型
        2-2-3 新兴产业组织理论的 SCP 模型
    2-3 产业组织理论的 SCP 模型在中国蜂产品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2-3-1 必要性分析
        2-3-2 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蜂产品产业的市场结构
    3-1 集中度
        3-1-1 行业集中度
        3-1-2 区域集中度[34]
        3-1-3 蜂产品产业集中度较低的原因分析
    3-2 规模经济分析
        3-2-1 规模经济
        3-2-2 中国蜂产品产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41]
    3-3 产品差异化
        3-3-1 产品的物理特性
        3-3-2 买方的主观印象
        3-3-3 销售的地理差别
    3-4 进入壁垒
    3-5 退出壁垒
第四章 蜂产品产业的市场行为
    4-1 市场主体的行为
        4-1-1 企业
        4-1-2 人员
    4-2 价格行为
        4-2-1 成本与价格
        4-2-2 市场弹性与价格
        4-2-3 销售渠道与价格
    4-3 营销行为
        4-3-1 渠道营销
        4-3-2 品牌营销
        4-3-3 广告营销
    4-4 产品行为
        4-4-1 企业和产品的认证情况
        4-4-2 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
第五章 蜂产品产业市场绩效
    5-1 蜂产品产量分析
    5-2 蜂产品产业利润率分析
    5-3 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5-3-1 分析方法
        5-3-2 模型构建与分析
第六章 蜂产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方法
    6-1 蜂产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1 蜂产品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2 蜂产品市场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3 其他方面问题分析
    6-2 蜂产品产业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6-2-1 在原材料环节的对策
        6-2-2 在蜂产品加工环节的对策
        6-2-3 在蜂产品销售环节的对策
        6-2-4 蜂产品产业其他环节的对策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8)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当前外资进入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种子安全的国内研究述评
        1.2.2 农业种子安全的国外研究述评
        1.2.3 外资进入农业的相关研究述评
        1.2.4 以往研究的可行性借鉴与不足
    1.3 研究设计、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创新
        1.4.2 保障体系创新
2 农业种子安全的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2.1 农业种子安全的定义
        2.1.1 农业种子的概念
        2.1.2 种子安全的界定
    2.2 农业种子安全的特征
        2.2.1 农业种子安全制度层面的一般性
        2.2.2 农业种子安全制度层面的特殊性
        2.2.3 农业种子安全运行层面的复杂性
    2.3 农业种子安全的范围
        2.3.1 供种数量安全
        2.3.2 市场价格安全
        2.3.3 质量技术安全
        2.3.4 种质资源安全
        2.3.5 产业体系安全
    2.4 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学理论
        2.4.1 农民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2.4.2 利益与利益机制基础理论
        2.4.3 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理论
        2.4.4 经济安全价值的基础理论
    2.5 农业种子安全的经济学理论
        2.5.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5.2 规模经营发展理论
        2.5.3 科技创新发展理论
        2.5.4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
3 国外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的分析借鉴
    3.1 发达国家的农业种子安全典型代表分析
        3.1.1 美国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3.1.2 日本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3.1.3 法国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3.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种子安全典型代表分析
        3.2.1 波兰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3.2.2 印度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
    3.3 国外农业种子安全保障的经验启示
        3.3.1 妥善依法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3.3.2 创新体制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3.3.3 认证标准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3.3.4 规模资本保障农业种子安全
4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现状考量
    4.1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实证调查研究
        4.1.1 实证调查研究的情况
        4.1.2 实证调查结论的分析
    4.2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发展状况研究
        4.2.1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历史性发展状况研究
        4.2.2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政策法规发展的研究
        4.2.3 我国种业对外合作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4.2.4 外资进入我国农业种子产业的现状分析
5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及原因研究
    5.1 农业种子的科研安全问题
        5.1.1 外资影响我国科研资源的安全问题
        5.1.2 我国种业科研机制创新的安全问题
    5.2 农业种子的经营安全问题
        5.2.1 外资种子市场经营规范的安全问题
        5.2.2 外资种子经营价格巨差的安全问题
        5.2.3 我国种业规模发展不足的安全问题
    5.3 农业种子的准入安全问题
        5.3.1 企业准入制度有待规范的安全问题
        5.3.2 品种准入制度有待规范的安全问题
        5.3.3 外资影响我国专利准入的安全问题
    5.4 农业种子的服务安全问题
        5.4.1 农业种子生产基地的服务安全问题
        5.4.2 公益性服务体制不健全的安全问题
        5.4.3 外企服务体系优于我国的安全问题
    5.5 农业种子的监管安全问题
        5.5.1 公共及监管信息不对称的安全问题
        5.5.2 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行政诉讼问题
        5.5.3 事前主动监管意识缺位的安全问题
    5.6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
        5.6.1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利益根源性因素
        5.6.2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主体局限性因素
        5.6.3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区域配置性因素
        5.6.4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服务协调性因素
        5.6.5 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监督环节性因素
6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政策建议
    6.1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科研安全保障制度及措施
        6.1.1 完善公益机构的基础资源保护职责制度
        6.1.2 强化国有科研机构的公益性和带动机制
        6.1.3 增强我国企业抵御外资的创新研发能力
        6.1.4 设立应对外资竞争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
    6.2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产业规模经营制度及措施
        6.2.1 完善有关外资种业经营的安全审查制度
        6.2.2 完善外资种子经营价格的相关调控制度
        6.2.3 强化我国企业应对外资挑战的经营能力
        6.2.4 合理协调我国农业种子产业的质量标准
    6.3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准入规范制度及措施
        6.3.1 完善我国基层种子企业的准入规范制度
        6.3.2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品种审定的准入制度
        6.3.3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生物安全的准入制度
    6.4 完善我国种子产业服务规范发展制度及措施
        6.4.1 建立生产基地政策与商业保险补贴制度
        6.4.2 完善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措施
        6.4.3 完善农业种子协会等中间层组织的功能
    6.5 强化我国农业种子行政安全监管制度及措施
        6.5.1 建立种子风险防范信息公开及救济制度
        6.5.2 完善我国种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6.5.3 强化我国农业种子安全执法队伍的建议
        6.5.4 完善农业种子行政执法全程监管的建议
    6.6 完善我国农业种子安全保障的对策
        6.6.1 明确农民权益保护作为解决外资进入问题的关键点
        6.6.2 健全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救济机制
        6.6.3 加强我国种业科研机制和创新人才机制的改革工作
        6.6.4 实现我国种业规模经营目标力求平稳应对外资竞争
        6.6.5 确保外商投资种业的安全审查和各项监管执行到位
7 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外资进入背景下我国农业种子整体上安全
        7.1.2 从各个层面上重视我国农业种子安全保障
    7.2 研究展望
        7.2.1 提高我国用种农民整体科技水平和安全意识
        7.2.2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7.2.3 鼓励我国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种业形成产业链
        7.2.4 完善我国各级农科教等单位的推广服务体系
        7.2.5 推进行政执法机关由监管向服务职能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1:我国农业种子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综合版)
附2:访谈问题提纲
附3: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及获奖
致谢

(9)《化学1(必修)》的社区课程资源开发 ——以新郑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1.1.2 新郑市高中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化学课程社区资源开发对地方教育的意义
        1.2.2 化学课程社区资源开发对学生的意义
        1.2.3 化学课程社区资源开发对教师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区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
    2.1 社区课程资源
        2.1.1 课程资源概述
        2.1.2 社区课程资源概述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社区
        2.2.2 课程资源
        2.2.3 社区课程资源
第三章 新郑市化学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3.1 访谈调查与分析
    3.2 问卷调查与分析
        3.2.1 高中化学教育基本情况
        3.2.2 高中化学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状况
        3.2.3 高中化学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
        3.2.4 高中化学教师对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见
第四章 新郑市课程资源开发
    4.1 新郑市社区化学课程资源调查
        4.1.1 新郑市的图书资源
        4.1.2 新郑市的企事业
        4.1.3 新郑市的自然环境
    4.2 新郑市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4.2.1 新郑市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4.2.2 新郑市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新郑市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样本与数据说明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评述
    2.1 农民和新型农民
        2.1.1 农民
        2.1.2 新型农民
    2.2 培训和农民培训
        2.2.1 培训
        2.2.2 农民培训
        2.2.3 我国农民培训的分类
    2.3 模式和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2.3.1 模式
        2.3.2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2.4 相关理论评述
        2.4.1 农村教育理论
        2.4.2 人力资本理论
        2.4.3 农村社会学理论
        2.4.4 供给与需求均衡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3.1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
        3.1.1 我国农民培训的政策与措施
        3.1.2 我国农民培训的机构与体系
        3.1.3 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成效
    3.2 我国农民培训的特征
        3.2.1 培训组织及时
        3.2.2 供给主体多元
        3.2.3 培训内容多样
        3.2.4 动员发动不足
        3.2.5 培训质量不高
    3.3 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空缺
        3.3.2 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缺失
        3.3.3 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3.3.4 农民培训的思想观念陈旧
        3.3.5 农民培训的监督评价落后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现有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4.1.1 政府主导类模式
        4.1.2 政企配合类模式
        4.1.3 市场运作类模式
    4.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4.2.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中的基本经验
        4.2.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4.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典型模式有效性分析
        4.3.1 江苏姜堰政府工程推广型模式
        4.3.2 河北定兴主导产业推进型模式
        4.3.3 陕西宝鸡专家大院服务型模式
        4.3.4 河北农大职业教育培养型模式
        4.3.5 北京京郊田间学校参与型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5.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5.1.1 西欧模式
        5.1.2 东亚模式
        5.1.3 北美模式
        5.1.4 新兴经济体模式
    5.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5.2.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主要因素分析
        5.2.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共同特征
    5.3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经验借鉴
        5.3.1 政府全力支持,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培训
        5.3.2 明确投资主体,利用经济手段确保经费来源
        5.3.3 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培训体系
        5.3.4 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3.5 严格教师准入,保证和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
        5.3.6 实施岗位规范,健全我国农民职业资格制度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6.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趋向
        6.1.1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标准化
        6.1.2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规模化
        6.1.3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非农化
        6.1.4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系统化
    6.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
        6.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给总体评价
        6.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6.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
        6.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6.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6.3.1 制度因素
        6.3.2 市场因素
        6.3.3 自身因素
        6.3.4 技术因素
    6.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1 模型选择
        6.4.2 变量设定
        6.4.3 模型运行结果
        6.4.4 实证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分析
    7.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
        7.1.1 适用性原则
        7.1.2 有效性原则
        7.1.3 可持续原则
    7.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7.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
        7.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投资机制分析
        7.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分析
        7.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效率分析
    7.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7.3.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总体思路
        7.3.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关键因素
        7.3.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具体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收录证明
发表论文

四、2001年《植保技术与推广》读者问卷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香梨授粉方式的综合效益评价[D]. 郭梦.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朱玉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3]吉根林和他的蔬菜科技服务产业[J]. 铁民. 西北园艺(蔬菜), 2016(04)
  • [4]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D]. 郭习松. 武汉大学, 2015(07)
  • [5]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基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视角[D]. 孟玉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D]. 张晓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6)
  • [7]基于SCP模型的蜂产品产业发展研究[D]. 李横飞.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6)
  • [8]我国农业种子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当前外资进入背景[D]. 乐明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9]《化学1(必修)》的社区课程资源开发 ——以新郑市为例[D]. 王丽平. 河南师范大学, 2012(01)
  • [10]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 张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