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刘璐瑶,徐雪,韩鹏,赵艳云,牛建明,丁勇[1](2021)在《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研究关注的热点区域。家庭牧场作为内蒙古草原基本的生产和管理单元,探析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阐述了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的形成历程及定义;并分别侧重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3个方面总结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分别在坚持草牧业发展理念、依托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指导、加强3个界面耦合研究、扩展沙地草原、关注未来发展模式、重视技术支撑等6个方面就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进行了研究展望。希望本研究在为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同时,亦能为全球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张小华[2](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伏园园[3](2021)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是实现遗产地有效保护管理的重要途径,对保护南方喀斯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与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及生态环境价值论等理论,针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和遗产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水土采样分析测试、遥感影像解译和资料收集,运用空间分析、当量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阐明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的联系,集成创新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提出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补偿策略,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施秉喀斯特的林地和水域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耕地、农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有林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灌木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减少趋势,遗产地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近30年间,施秉喀斯特的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215.69 km2增加至2019年的264.29 km2;农田由28.64km2下降至1.90 km2;耕地由11.34 km2下降至4.21 km2;草地由17.03km2下降至2.66 km2;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变化比例较小。自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施秉喀斯特的植被恢复和保护较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有林地面积由1990年的568.09km2增加至2019年的709.66 km2;草地由111.13 km2下降至25.60 km2;建设用地由34.84 km2下降至2.48 km2;灌木林地、耕地和水域的变化比例较小。茂兰和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荔波喀斯特和环江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喀斯特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均保存较完好。2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29万元/hm2和31万元/hm2,荔波-环江喀斯特高于施秉喀斯特,遗产地拥有较丰富的生态资产价值:施秉喀斯特的森林资源价值为656455万元,草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分别为28.63万元和103333万元,荔波-环江喀斯特的森林资源的价值高达2334932万元,草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分别为1755万元和275759万元。从自然产品的价值来看,施秉喀斯特农产品价值为60019万元,林产品和水产品价值分别为1134万元和4万元,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农产品价值为43522万元,林产品和水产品价值分别为1462万元和5万元。施秉喀斯特与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资产结构较为相似,但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资产总价值高于施秉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重要组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产品,资源和环境共同构成了完整且良好的生态系统。3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9万元/hm2和7万元/hm2,施秉喀斯特高于荔波-环江喀斯特,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4类一级生态系统服务中,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均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11类二级生态系统服务中,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重由高到低均为: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净化环境>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水资源供给>食物生产>维持养分循环。两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结构类似,但施秉喀斯特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荔波-环江喀斯特,原因是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受到旅游发展影响较小。荔波喀斯特属于石灰岩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属于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与喀斯特的岩性有一定联系。4施秉喀斯特和荔波喀斯特的生态补偿理论标准分别为8万元/hm2和7万元/hm2,提出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补偿机制与不同模式下喀斯特遗产地生态补偿策略:生态补偿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三类;补偿客体主要有地方政府与居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者两类,主要是因遵循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的原则而使自身利益受损或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生态补偿的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部分,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非市场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标准额度;研究确定的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有政策补偿、资金补偿以及智力和技术补偿。基于世界遗产地与自然保护地关系协同,从政策法规保障、技术措施支撑和社区参与协同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补偿策略。未来研究可结合条件价值法对生态补偿标准展开进一步调查与估算,实现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相对公平。

张吟[4](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陈全[5](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以来,随着对自然资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生态资产估算需求日益迫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由于受复杂地表与光学卫星成像条件的限制,区域生态环境遥感长期以来面临着混合像元现象严重、高质量光学遥感影像缺失等瓶颈问题,传统基于像元/格网尺度的定量遥感研究方法无法满足区域生态资产精准评估、时空演变机制挖掘以及生态修复决策支持的需求目标,引入遥感图谱认知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典型研究区,以遥感图谱认知理论的“图谱耦合”思想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的方法论为指导,从生态资产质量与生态资产服务功能维度出发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线性认知过程,深度探索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基本地理空间单元解构,开展多源数据协同的关键生态因子反演计算与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并基于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挖掘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初步实现对区域近20年来生态资产“位置—结构—指标—演化”的深层理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生态资产遥感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的理论背景深入分析,从评估与挖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近20年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理论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提出了深度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地理单元解构、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基于地学空间分析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理解和驱动机制揭示等关键问题,为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维度递进开展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在分析传统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研究方法长期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具有明确地理意义的基本空间单元为空间基准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本空间单元解构思路,并基于高精度DEM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区域地貌单元、地理单元与地理图斑/地块三级基本空间单元的解构。(3)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基于生态资产“存量(stock)”和“流量(flow)”的理论内涵和去价值化的系统评估思路,系统构建了以生态系统类型与数量、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岩石裸露率、植被覆盖度等关键生态因子驱动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模型和生态资产综合指数评估模型,完成不同监测期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等级划分以及地理单元尺度下区域2000-2018年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4)围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理解的目标,以地理单元与地貌单元为基准,将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中,从生态资产时空变化格局和生态资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两个方面,分别叠加2000-2018年生态资产变化“图”和驱动因素作用“图”,实现了对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机制的阐述和揭示,为区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

彩黎干[6](2021)在《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临我国草地生态恢复保护、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及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的局势,我国草牧业发展必须生态与效益统筹兼顾。在中央及各级政府支持下,以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10余项重大草原生态建设政策陆续制定实施,以生态改善为基础的人工草地建设项目陆续推广,草地畜牧业逐渐从“生态唯一”的保护方式向“生态优先、生产发展”观念转变,人工草地建设必将成为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和贯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能够在实现生态保护基础上,实现草畜系统生产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开展,为推动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促进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可持续、推动西北地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分布、规模、生产力、模式特征及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测度分析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的比较效益;选取祁连县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产生态协同性及可持续性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实现生态经济共赢的优化路径,为西北草牧业发展提供科学规划依据,为推动放牧型人工草地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人工草地发展较为缓慢,面积占全国可利用草地总面积比重小,近年来我国放牧型人工草地多作为生态恢复治理的产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广西、青海等荒漠化、石漠化及草地退化严重区,发挥着巨大效益,同时也面临监管体系缺失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效益认知不足抑制政府和农牧民推广积极性以及“政策-模式-草地”关系失调抑制效益水平提升等问题。(2)以西北地区为例,草地资源不足制约西北草牧业综合发展,而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具有促进草牧业发展、推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比较优势;放牧型人工草地具有经济可推广性,净收益达2019元/hm2,具有低成本及高收益率的比较优势。(3)以祁连县野牛沟乡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为例,短期来看,放牧型人工草地缓解了当前饲草资源短缺现状,遏制了草地生态与经济收入的劣化趋势;长期来看,随着牧区生产规模的增加,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态生产仍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4)开放禁牧政策和组织牧户合作经营管理有助于实现生态生产的协同及可持续发展,建议人工草地放牧时间增加1个月,增强24%暖季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冷季购进12.6×106 kg可食牧草,建议畜种结构为羊数量284只、牛数量44头。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草地保护并增加草地建设的投入,积极采取轮牧封育、补播改良等措施,科学转变禁牧、退牧等保护草地的措施,将用于草原生态奖补资金适当向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方面转移。(2)科学发展放牧型人工草地,重视气候环境的适宜性和区域草地的生物群落稳定性问题,注重区域布局、种植区划、放牧管理、经营决策等战略问题。(3)开发推广应用草畜系统智慧动态支持决策系统,并匹配适应性放牧管理策略,建立家畜与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协同发展。(4)因地制宜合理评定草地封育、禁牧年限;鼓励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设计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及原则;发展西北草牧业优势精品产业,增加畜产品附加值,降低牧户对扩畜增收的依赖度,实现草牧业经济生态共赢。

杨洁[7](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哈洁[8](2021)在《不同载畜率家庭牧场可持续性模拟研究 ——以正蓝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是我国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改善陆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我国草地破坏问题严重,人们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草地可持续利用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家庭牧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的牧户实地调研和实时监测后,以当地草地面积的平均值、牲畜存栏总量为依据,计算当地平均载畜率,并依据草地面积的平均值和载畜率为模型模拟数据,建立代表了实际生产规模的平均水平典型牧户作为分析对象,利用草畜平衡模型和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对典型牧户在不同载畜率下的草畜平衡、经济效益和甲烷排放量状况进行模拟分析。再通过草地可持续模型模拟十年模拟期后不同载畜率水平下家庭牧场的草地状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当地实际生产情况下,不同载畜率的变化差距非常明显。随着载畜率的升高,草地能量剩余量逐渐减少,能量亏缺值逐渐增大;经济效益中的净收入则随着载畜率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和减少的趋势,分界的阈值就是最佳收益点,此时净收入最高点11.5万元,此时载畜率为1.18 SE/hm2,相较于实际1.63 SE/hm2的载畜率和9.16万元的经济效益,增加了2万元左右;甲烷排放量随着载畜率的升高逐渐增加,能量摄入量和甲烷排放量呈现极显着相关关系(P<0.001)。在十年模拟期后,草地生物量随着载畜率的升高逐渐降低,喜食物种比例减少;随着载畜率的增加,单位草地肉产量增加,但是单位家畜肉产量降低,单位草地和单位家畜的毛利率都于0.82 SE/hm2的载畜率下达到最大值;土壤侵蚀量和甲烷排放量都随着载畜率的升高而变大,风蚀起尘量在各载畜率下没有明显差异,起尘量总体都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

特力格尔[9](2021)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草畜平衡现状分析 ——以家庭牧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保持合理载畜率对维持内蒙古草原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草畜平衡精确评价到户可为草地放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牧户是草地利用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和草畜平衡的执行者。草畜平衡政策通过实施以草定畜、保持理想合理的家畜载畜量的方法来达到草原牧区草地产草量供给与家畜饲草需求间供需平衡的目的。目前研究缺少微观尺度分析与精确评价,在牧户尺度上没能完全解释具体到户的草地载畜现状。最终结果就是牧户牲畜饲养规模根据市场和经验载畜量进行调整,其较强的主观性导致实施的草畜平衡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内蒙古东西跨度大,草原类型包括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及近年来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环境退化问题,使得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承受与抵御能力变的十分脆弱,家庭牧场草畜达到平衡与否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分别选取陈巴尔虎旗、锡林浩特市、达茂旗等典型旗县(市)为研究区,利用地面植被采样数据、NDVI数据、气象数据与牧户调查问卷数据,结合植被采样法、问卷调查法、遥感反演法、相关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区草畜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部分家庭牧场牧户难以实现草畜平衡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有:(1)锡林浩特市的户均草场面积为472.15hm2,陈巴尔虎旗户均草场面积为438.86hm2,达茂旗的户均草场面积为357.35hm2;户均实际载畜量与户均单位草场产草量情况均是陈巴尔虎旗最高、分别是491.63羊单位与2014.65kg/hm2,其次是锡林浩特市,分别为479.05羊单位与1494.33kg/hm2,最少的是达茂旗,分别为328.74羊单位与1442.41kg/hm2。陈巴尔虎旗产草量高于2500kg/hm2的面积明显大于其他两个研究区,表现出了产草量的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草原类型研究区家畜种类均是小牲畜占比高于大牲畜占比且绵羊数占比最多,其中锡林浩特市的绵羊占比最大(86.31%),达茂旗的绵羊占比最小(73.18%),陈巴尔虎旗绵羊占比居中(83.96%)。(2)陈巴尔虎旗处于超载状态的牧户占当地调研牧户的18.5%,锡林浩特市处于超载状态牧户占当地调研牧户的35.1%,达茂旗处于超载状态牧户占当地调研牧户的32%。各草原类型区家庭牧场尺度上超载率由大到小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达到草畜平衡水平牧户占比由大到小为陈巴尔虎旗(14.8%),锡林浩特市(13.5%),达茂旗(9.7%)。载畜不足牧户占比由大到小分别是陈巴尔虎旗(66.7%)、达茂旗(58.3%)、锡林浩特市(51.4%),内蒙古三大草原类型区家庭牧场尺度草畜平衡状态为总体不超载,局部超载。(3)不同草原类型研究区载畜量与草场面积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陈巴尔虎旗与达茂旗的载畜量与补饲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草地流转因素与陈巴尔虎旗载畜量呈显着正相关。自然因素与载畜量的相关性方面虽然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但从相关系数都为正数可以看出三种草原类型区的载畜量与草场NDVI,降水量、气温与干旱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牧户认为有诸多的外界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载畜量,具体可分为人口、牲畜结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草场面积、政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

杨清[10](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认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二、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家庭牧场的形成历程及定义
2 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研究进展
    2.1 侧重家庭牧场自然生态系统研究
    2.2 侧重家庭牧场社会经济系统研究
    2.3 侧重家庭牧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研究
3 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研究展望

(2)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1.3 研究内容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2.1.2 植被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2 观测与仪器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2.3 其他地面数据
        2.3.1 气象数据
        2.3.2 遥感数据
        2.3.3 土地利用数据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2.5 研究方法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5.1 植被类型变化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5.3.1 蒸散发的变化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5.3.3 蒸降差的变化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二)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三)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 遥感数据处理
        2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
        3 荔波-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1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自然资源
        2 荔波-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自然资源
    (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1 施秉喀斯特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2 荔波-环江喀斯特生态资产价值计算
        3 生态资产价值对比分析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系数基准价格计算方法
        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估算方法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评估
        1 施秉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 荔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与策略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
        1 生态补偿主体
        2 生态补偿客体
        3 生态补偿标准
        4 生态补偿方式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补偿策略
        1 生态补偿策略的基本思路
        2 施秉模式
        3 荔波模式
        4 环江模式
六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数据处理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子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2 植被覆盖
        3 石漠化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二)社会经济因子
        1 人口与GDP
        2 畜牧业GDP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筛选方法
        3 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1 生态效益
        2 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
    (二)综合效益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5)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资产理论研究进展
        1.2.2 生态资产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进展
        1.2.3 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2.4 喀斯特地区生态资产评估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进展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2.1 研究内容设计
        2.2.2 研究内容逻辑关联
    2.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研究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4.1 研究区代表性论证
        2.4.2 研究区概况
        2.4.3 研究区自然环境
        2.4.4 研究区社会经济
        2.4.5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章 生态资产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框架构建
    3.1 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资产评估
        3.1.1 生态资产评估范围
        3.1.2 生态资产评估内容
    3.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面临的困难
    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3.3.1 地学信息图谱
        3.3.2 遥感信息图谱
        3.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3.3.4 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
    3.4 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研究框架
        3.4.1 评估框架
        3.4.2 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资产评估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1 引言
    4.2 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2.1 分区分层感知模型
        4.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3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地理单元划分
        4.3.1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单元边界优化
        4.3.2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理单元划分
    4.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理图斑/地块提取
        4.4.1 地理图斑/地块提取方法
        4.4.2 地理图斑/地块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
    5.1 引言
    5.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
        5.2.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评估体系
        5.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
    5.3 多源数据协同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5.3.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3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方法
        5.3.4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结果
    5.4 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5.4.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5.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方法
        5.4.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结果
    5.5 不同尺度下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结果
        5.5.1 地块与像元尺度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
        5.5.2 地理单元尺度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与驱动机制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时空动态度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6.2.1 不同地理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6.2.2 不同地貌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6.3 基于ESTDA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6.3.1 生态资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6.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6.4.1 生态资产时空变化分异的地理探测
        6.4.2 生态资产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6.4.3 生态资产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作用强度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研究
        1.2.2 草畜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1.2.3 草畜系统管理仿真模拟研究
        1.2.4 草畜系统生产优化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理论基础
        1.6.1 生态经济理论
        1.6.2 系统理论
        1.6.3 外部性理论
    1.7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我国人工草地发展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工草地
        2.1.2 放牧型人工草地
        2.1.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
    2.2 人工草地发展措施
        2.2.1 重大工程项目
        2.2.2 主要政策措施
        2.2.3 主要法规
    2.3 人工草地发展成效
        2.3.1 人工草地的分布、规模及生产力
        2.3.2 放牧型人工草地的分布、规模及生产力
        2.3.3 典型放牧型人工草地的模式特征
    2.4 放牧型人工草地面临的问题
        2.4.1 监管体系缺失导致草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
        2.4.2 效益认知不足抑制政府和农牧民推广积极性
        2.4.3 “政策-模式-草地”关系失调抑制效益水平提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效益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1.2 研究方法
    3.2 放牧型人工草地成本收益分析
        3.2.1 典型草地成本构成分析
        3.2.2 典型草地收益构成分析
    3.3 草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4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综合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分析
        3.4.2 社会效益分析
        3.4.3 生态效益分析
        3.4.4 综合效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拟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调研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1.3 模型框架
    4.2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4.2.1 模型说明
        4.2.2 草地产草量-家畜体重模块
        4.2.3 家畜生产管理模块
        4.2.4 牧户经营收入模块
    4.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4.3.1 基准情景
        4.3.2 未建植放牧型人工草地情景
        4.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优化路径
    5.1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情景设置
    5.2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政策管理优化
        5.2.1 开放禁牧政策情景
        5.2.2 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情景
        5.2.3 组合政策管理情景
    5.3 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生产决策优化
        5.3.1 饲草季节性平衡
        5.3.2 畜种结构调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牧户调查问卷
附录B 仿真模型程序
致谢
作者简历

(7)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2.1.2 土壤质地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产水量
        2.2.2 碳储量
        2.2.3 土壤保持
        2.2.4 生境质量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2.2.6 空间统计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3.1.1 时间变化特征
        3.1.2 空间变化特征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4.3.5 草地生态NPP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6.1 研究方法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8.1.1 研究方法
        8.1.2 结果及分析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8)不同载畜率家庭牧场可持续性模拟研究 ——以正蓝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家庭牧场研究进展
        1.2.2 家庭牧场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2.3 家庭牧场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植被土壤
        2.1.4 水资源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设计
        2.3.2 模型介绍及原理
        2.3.2.1 草畜平衡模型
        2.3.2.2 优化管理模型
        2.3.2.3 草地可持续模型
        2.3.3 模型参数
        2.3.3.1 气象参数
        2.3.3.2 土壤参数
        2.3.3.3 草地参数
        2.3.3.4 家畜参数
        2.3.3.5 经济参数
        2.3.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牧户家庭牧场基本经营情况现状分析
        3.1.1 草地利用现状分析
        3.1.2 家畜情况现状分析
        3.1.3 生产经营现状分析
    3.2 不同载畜率下家庭牧场的模拟分析
        3.2.1 不同载畜率下草畜能量平衡模拟分析
        3.2.2 不同载畜率下经济效益模拟分析
        3.2.3 不同载畜率下甲烷排放量模拟分析
    3.3 不同载畜率下可持续发展的模拟分析
        3.3.1 草地状况可持续发展的模拟分析
        3.3.2 畜牧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模拟分析
        3.3.3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拟分析
    3.4 家庭牧场模拟比较最优结果
        3.4.1 现状模拟的最优结果
        3.4.2 可持续模拟的最优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草畜平衡现状分析 ——以家庭牧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草地放牧系统研究现状
        1.2.2 草地产草量估算研究现状
        1.2.3 草畜平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资源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2.2.1 植被数据采样
        2.2.2 NDVI数据获取
        2.2.3 牧户数据获取
        2.2.4 气象数据的获取
        2.2.5 草畜平衡模型
第3章 不同草原类型家庭牧场草畜现状
    3.1 家庭牧场家畜基本情况
    3.2 家庭牧场草地产草量现状
    3.3 家庭牧场饲草料补充情况
    3.4 家庭牧场草地流转现状
第4章 不同草原类型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4.1 草甸草原区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4.2 典型草原区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4.3 荒漠草原区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分析
第5章 草畜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草场载畜量影响因素分析
        5.1.1 载畜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5.1.2 载畜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5.1.3 草场载畜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2 畜牧业生产中牧民所面临的问题
    5.3 平衡草畜供需矛盾的对策及建议
        5.3.1 通过补饲满足家畜生产需求
        5.3.2 统筹草地资源并调整生态补奖标准
        5.3.3 家畜数量和结构调整及品种改良
        5.3.4 完善基础设施和管控价格系统
        5.3.5 正确引导不同区域畜牧业发展方向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区域
    1.3 研究前提
        1.3.1 “经济人”
        1.3.2 “社会人”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5.4 比较分析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1.2 公共产品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生态伦理理论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4.1 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4.1.2 调查区域概况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4.8 政策的监管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4.10 小结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5.1.1 变量选取
        5.1.2 研究方法
        5.1.3 模型检验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2.1 牧民行为响应
        5.2.2 影响因素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5.4 小结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6.1.2 研究方法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2.1 牧民的满意度
        6.2.2 影响因素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6.3.1 青藏高原区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6.3.3 少数民族地区
    6.4 小结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7.2.1 经济效应
        7.2.2 生态效应
        7.2.3 社会效应
        7.2.4 综合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9.1 讨论
    9.2 结论
    9.3 创新点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四、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研究[J]. 张庆,刘璐瑶,徐雪,韩鹏,赵艳云,牛建明,丁勇. 草业学报, 2021(09)
  • [2]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和荔波—环江遗产地为例[D]. 伏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D]. 陈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放牧型人工草地草畜系统经济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D]. 彩黎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8]不同载畜率家庭牧场可持续性模拟研究 ——以正蓝旗为例[D]. 哈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9]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草畜平衡现状分析 ——以家庭牧场为例[D]. 特力格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10]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