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椰园间种香蕉的经济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王灿,杨建峰,祖超,李志刚,邬华松,鱼欢[1](2016)在《海南主要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发展现状与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海南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受土地限制已逐步达到饱和,开展复合栽培是解决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作者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总结了海南橡胶、椰子和槟榔等主要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发展现状,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模式的主要原则,并列举了一些主要模式及其适宜种植密度,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生产实践,促进海南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健康有序发展。
李娟,林位夫,周立军[2](2016)在《长期间作咖啡对胶园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长期间作咖啡对胶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影响,以间作26年咖啡的土壤为处理,以不间作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结果表明:间作26年咖啡显着降低了土壤有机质、铵态氮含量,降低了全氮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显着增加了全磷、速效磷、速效钾、pH值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全钾、硝态氮含量及土壤蔗糖酶、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说明胶园实行长期咖啡间作,每年必须追施足够的肥料,尤其是氮肥。
吕朝军,钟宝珠,钱军,苟志辉,连春枝,覃伟权[3](2014)在《槟榔园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红脉穗螟发生数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槟榔园间种胡椒、香蕉、火龙果,林间养鸡、鸭等模式下园区红脉穗螟的发生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间种胡椒和火龙果的红脉穗螟种群数量明显比对照(未间种)少,而间种香蕉后虫源数量未发生显着变化;林间养鸡、鸭等家禽可显着降低园区内红脉穗螟的种群数量。合理间种间养不仅可增加槟榔园的经济收入,还可抑制红脉穗螟发生。
范鸿雁,何舒,罗志文,唐萍,胡福初,王祥和,陈业光,何凡[4](2014)在《幼龄橡胶园间作香蕉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以幼龄橡胶和香蕉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香蕉间作模式,并测定该模式对香蕉和橡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种香蕉三造后,最佳经济间种模式为间种双行香蕉,每667m2香蕉产量2 820kg,商品果率91%,每667m2收益可达851.8元;而单作橡胶每年每667m2平均需投入管理费673.1元。间作条件下,香蕉生长和果品质量未受显着影响,也有利橡胶茎围和株高的增长。
罗萍,姚艳丽,贺军军,程儒雄,马德勇,黄海杰,华元刚[5](2013)在《幼龄胶园间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间作对幼龄胶园土壤肥力的作用,通过采用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幼龄胶园行间间作甘蔗、菠萝和香蕉对幼龄胶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胶园间种甘蔗,降低土壤肥力和土壤pH;间种菠萝和香蕉,提高了土壤肥力。间种菠萝有提高土壤pH的效应,间种香蕉有降低土壤pH的效应,两者pH波动幅度均在适宜橡胶树生长的pH范围。综合分析表明,间种香蕉效果最好,间种菠萝次之,间种甘蔗效果最差。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陈帮乾,陈俊明,赖华英[6](2012)在《幼龄胶园间种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毛彧[7](2011)在《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文中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之一。海南热带农业总量不大,但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从资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其热带作物资源的稀缺与有用性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作物资源的保存、开发与利用又为海南经济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椰子作为海南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就有着广泛的种植及加工基础。椰子种植面积在海南热带作物种植面积中一直保持在前三位,椰子产品加工企业达400多家,年产值数十亿元,不断完善的椰子产业链和延伸辐射带动的旅游等相关产业不仅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政府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作为重要的热带景观树种之一,椰子更以其独特的热带园艺观赏价值为海南生态环境、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规律、特点、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本文由七个主要部分构成,不同部分之间围绕以椰子种质资源经济为核心的相关研究,力图发掘和展现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其经济价值,以及椰子种质资源与区域经济之间构成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规律,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或铺垫或平行或承接,彼此相关,有机的构成了完整的研究论述过程。首先研究分析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客观需求以及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种质资源学、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种质资源经济学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及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依据与理论基础;依据提出的研究思路,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观出发,对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不同阶段的外在形式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产业经济学、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多样性的椰子种质资源为资源核心对象,以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椰子产业现状为考察对象,研究和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栽培、加工以及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各类相关问题;以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研究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剖析战后日本产业发展和广东农垦改革发展的经验,基于新资源观理论讨论战后日本产业缓解资源约束的政策措施,以及广东农垦变革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些问题和案例过程的详解,论述了新资源观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区域条件下椰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对策。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循环的、以基因为载体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提供不同物质、能量、信息贡献的资源。因此,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种质资源的价值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椰子种质资源存在多层次结构特性,决定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分层次的客观必然性。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应当遵循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分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周兆德,陈俊明,赖华英[8](2011)在《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对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胶园土壤、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8月栽植的两个相邻橡胶林段,2008年4月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2008年7月2010年1月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幼龄胶园间种香蕉和葛藤均可提高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以间种香蕉的效应最明显;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葛藤>间种香蕉>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香蕉>间种葛藤>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葛藤可提高胶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间种香蕉则降低这两种酶活性。【结论】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胶园微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以增加胶农非胶收入。
鱼欢,邬华松,闫林,杨建峰,谭乐和[9](2010)在《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胡椒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包括主要品种、支柱的选择、间(混)作栽培和覆盖栽培等方面,探讨我国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与对策,为今后胡椒科研及生产提供借鉴。
韩联健,唐龙祥,刘立云[10](2007)在《椰园复合经营前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椰树是单子叶多年生常绿乔木,也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椰子及其加工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
二、椰园间种香蕉的经济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椰园间种香蕉的经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主要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发展现状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南主要热带作物发展现状及其限制因子 |
二、海南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
三、热带经济林下复合栽培模式构建 |
(一) 影响复合栽培体系冠层光分布的主要因素 |
1. 热带经济林自身生长对林下遮荫度的影响 |
2. 热带经济林种植密度对林下荫蔽度的影响 |
(二) 复合栽培体系地下部相互作用 |
(三) 热带经济林主要种植方式 |
(四) 适于不同荫蔽度的林下作物 |
(五) 主要复合栽培模式 |
四、结论与展望 |
(2)长期间作咖啡对胶园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采样与样品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间作咖啡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2.2 长期间作咖啡对土壤全磷及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2.3 长期间作咖啡对土壤全钾及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
2.4 长期间作咖啡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2.5 长期间作咖啡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 结论 |
(3)槟榔园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红脉穗螟发生数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间种 |
1.2 林间饲养家禽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幼龄橡胶园间作香蕉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材和试验地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香蕉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2.2 对橡胶生长的影响 |
2.3 对土壤的影响 |
2.4 对经济收益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6)幼龄胶园间种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项目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幼龄胶园间种土壤微生物量 |
2.2 幼龄胶园间种土壤微生物作用 |
2.2.1 呼吸作用 |
2.2.2 纤维素分解作用 |
2.2.3 硝化作用 |
2.2.4 固氮作用 |
2.2.5 氨化作用 |
3 讨论 |
4 结论 |
(7)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评价 |
2.1 种质资源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
2.3.1 国外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 |
2.3.2 国内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
2.4 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2.4.1 椰子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研究 |
2.4.2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交流 |
2.4.3 国内外椰子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及研究现状 |
2.5 文献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
3.1 椰子种质资源生长发育的七个阶段 |
3.2 椰子主要部分的组分研究 |
3.3 全球主要椰制品生产与贸易研究 |
3.4 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层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育种、栽培和加工 |
4.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 |
4.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的关系 |
4.1.2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椰子育种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
4.1.3 生物信息技术与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4.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 |
4.2.1 椰子栽培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表现研究 |
4.2.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与椰子栽培经济价值研究 |
4.2.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产业发展 |
4.3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加工 |
4.3.1 椰子材料资源及加工的多样性研究 |
4.3.2 椰子加工制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4.3.3 椰子加工产业集群及其评价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 |
5.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 |
5.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经济研究 |
5.1.2 椰林碳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
5.1.3 椰园复合种养生态及经济价值研究 |
5.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社会文化 |
5.2.1 椰子种质资源演化与人类社会活动研究 |
5.2.2 椰子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6.1 案例1:区域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战后日本产业发展 |
6.2 案例2:广东农垦实施海外垦胶发展热带作物产业 |
6.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6.3.1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6.3.2 海南椰子种质产业的发展 |
6.3.3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4 问题形成的原因 |
6.3.5 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土壤样品采集 |
1.4 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测定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养分的变化 |
2.1.1 土壤p H值和含水量的变化 |
2.1.2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
2.1.3 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
2.2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2.2.1 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 |
2.2.2 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
2.2.3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
2.2.4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
2.2.5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
2.2.6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9)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主要品种 |
1.2 支柱的选择 |
1.3 间 (混) 作栽培 |
1.4 覆盖栽培 |
2 我国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栽培模式单一、整体效益不高 |
2.2 种植面积有限、生产规模小 |
2.3 椒农科技意识薄弱, 生产技术水平仍落后 |
2.4 市场价格波动大, 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 |
3 建议与对策 |
3.1 提倡间 (混) 作栽培, 提高经济效益 |
3.2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
3.3 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 |
3.4 政府支持胡椒产业 |
(10)椰园复合经营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椰园复合经营的有利条件 |
二、椰园复合经营发展现状 |
(一) 国外椰园间种发展现状 |
(二) 我国椰园复合经营现状 |
三、椰园复合经营前景分析 |
(一)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
(二) 有利于提高椰园生态效益 |
1、有利于保持水土 |
2、有利于改良土壤肥力 |
(三) 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 |
四、结束语 |
四、椰园间种香蕉的经济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主要热带经济林复合栽培发展现状与构建[J]. 王辉,王灿,杨建峰,祖超,李志刚,邬华松,鱼欢. 中国热带农业, 2016(06)
- [2]长期间作咖啡对胶园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影响[J]. 李娟,林位夫,周立军.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6)
- [3]槟榔园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红脉穗螟发生数量的影响[J]. 吕朝军,钟宝珠,钱军,苟志辉,连春枝,覃伟权. 中国南方果树, 2014(04)
- [4]幼龄橡胶园间作香蕉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 范鸿雁,何舒,罗志文,唐萍,胡福初,王祥和,陈业光,何凡. 中国南方果树, 2014(02)
- [5]幼龄胶园间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罗萍,姚艳丽,贺军军,程儒雄,马德勇,黄海杰,华元刚.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1)
- [6]幼龄胶园间种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J].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陈帮乾,陈俊明,赖华英.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9)
- [7]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D]. 毛彧. 海南大学, 2011(10)
- [8]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周兆德,陈俊明,赖华英.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1)
- [9]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述[J]. 鱼欢,邬华松,闫林,杨建峰,谭乐和. 热带农业科学, 2010(03)
- [10]椰园复合经营前景分析[J]. 韩联健,唐龙祥,刘立云. 中国热带农业,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