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婷[1](2021)在《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采访传人的研究方法,全面搜集杨长森先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杨长森先生与澄江针灸学派、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三个部分来研究。首先,梳理了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挖掘了澄江针灸学派为现代针灸学术理论和现代针灸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然后从杨长森先生学术经历、学术渊源的角度,介绍了杨长森先生与澄江针灸学派的传承关系。其次,介绍了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杨长森先生临证重视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提出辨病,可以开阔思路,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式;辨证的结果可以指导外治方法和补泻的选择,而辨经对针灸取穴有着指导性意义。杨长森先生擅长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针、或灸、或药、或放血、或兼而有之,总以缩短病程,减少病人苦楚为目标。受承淡安先生“取穴中肯精简”的影响,杨长森先生取穴精专,每次不超过5-6穴,强调合理配伍。在系统梳理了古代文献后,杨长森先生对古今针灸两派的补泻手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整理,从“轻补重泻”的角度分析了呼吸、徐疾、捻转、提插、留针、开阖六种补泻手法,并简述了“得气”、“气至”、“守气”的区别。最后,介绍了杨长森先生的教育思想。杨长森先生重视学生正确医德观的树立,要求学生从医留心,实事求是。杨长森先生从培养中医经典的阅读能力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入手,创新编写教材,完善课程体系,并提出在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引进师承教育,以取长补短的建议。
赵倪娟[2](2021)在《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考察明代代表性针灸专着的着者生平事迹、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归纳特色学术思想,讨论学术传承影响,总结明代代表性针灸医籍的学术特色和针灸专着的学术传承影响特点。方法明代的医籍文献以汇集类文献为主,为了反映明代针灸学的面貌,选取的代表性医籍需具备:个人学术观点鲜明、流传较广、影响较远、现存版本较清晰四个特点。选取《神应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奇经八脉考》《针方六集》六本代表性针灸专着以及《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类经图翼》三本综合性医籍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针灸大成》的研究报道较全面,仅参考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查阅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书籍,主要从医籍基本情况、引文情况、学术特色和学术传承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结论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的学术特色体现在:尊崇经典,重视“八脉交会穴”“子午流注针法”理论,完备补泻要素、完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强调定穴精准、取穴精简,崇尚灸法,重视腧穴整理。《神应经》中同一病人依据左右侧穴位、阴经与阳经经脉、男女的捻转补泻手法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方六集》中得到了传承,清代《针灸内篇》继承刺法应用于临床。《针灸大全》中的“治病八法”“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医学入门》中得到发挥,被清代《针灸逢源》转录,书中补充和完善的“八脉交会穴”理论被《针灸问对》《针灸聚英》继承。《针灸聚英》“针、灸、药三者并用”的观点被《针灸大成》传承,“针刺实用”的观点被《针灸问对》传承,系统的腧穴理论被《针灸大成》《针方六集》及清代的《针灸逢源》《循经考穴编》转录,为《奇经八脉考》的编撰提供了参考资料。《针灸问对》本于《内》《难》的学术态度,汪氏的针刺补泻手法在《针灸大成》中得到了继承并在《医宗金鉴》中得到了传播。书中“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学术观点在《针灸大成》《医学入门》《古今医统大全》均有论及。《奇经八脉考》参考《针灸聚英》中腧穴理论,以奇经论治病症的学术理念,对清代多位医家注重调补奇经和以奇经辨证论治各科疾病学术思想的盛行有较大的引导作用,《静香楼医案》《环草堂医案》《临证指南医案》中均有继承发挥。《针方六集》辑录了明代《针灸大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书中的内容,提出的“针药一理”的学术观点对现代临床证治采用针药并用模式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促进有效针药配伍模式的构建。明代代表性针灸文献中存在着一对多的影响模式,《针灸大全》《针灸聚英》在明这一历史时期较广泛的被传承,《针灸大全》中的针刺手法被多数针灸专着传承创新,《针灸聚英》中的腧穴内容则是大多针灸专着腧穴内容的组成部分。《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针灸大成》皆以《素》《难》为尊的学术观点,使得三者有明显的纵向学术传承关系。明代的腧穴理论成果对清代影响较深,主要是《针灸大成》与《类经图翼》的腧穴考证的内容。对清代影响较大的医籍主要有《神应经》《针灸大全》《医学入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类经图翼》《针灸大成》《医学入门》直接影响了清代针灸学的发展。
黄红叶,刘芸,许昊纯,郭灿灿,何玲玲,陈采益[3](2020)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安澍(Melik-Ange Achour)[4](2020)在《《黄帝内经》刺法及其理论源流》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国外针灸已经非常普遍,广受欢迎,但是对于中国古代针刺法的研究极少,尤其是《黄帝内经》刺法研究更少。本人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刺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探讨,结合导师张建斌教授对《黄帝内经》刺法深刻理解,总结《黄帝内经》刺法理论,以更好地将针刺手法在欧洲推广。研究方法:首先,主要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针刺刺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理、对比研究、分析古文献,考究相关条文,分析考辩,从而探析《黄帝内经》对刺法理论所作的论述,总结并升华其针刺理论。其次,电脑检索结合于手工检索,对《黄帝内经》涉及到针刺刺法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完成资料库的构建,对相关理论来源及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再次,检索在线数据库,收集20年相关临床研究的资料。总结国内学者关于刺法的最新研究情况。最后,本论文在对《黄帝内经》刺法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结合张建斌导师临床经验,对针灸刺法、得气与补泻等提出综合性观点,指导临床应用。研究结果:经脉理论是针刺治疗的理论基础,针刺治疗需要依经脉理论而刺,确定疾病的病位、明确疾病的病性是针刺前必要知晓的,需要通过对经络的诊察来实现,从而进行针刺。针刺前亦应该根据前期明辩的不同的病位、病性选择有效的针具,并进行施术方法的操作,针刺过程中要依天道运行的规律、从而把握好时机进行进针和出针的治疗,目的是调气治神。以上为理论纲要和实践指南,实践中要做到:1.依经脉识病而刺:“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经脉是针刺的理论基础。针刺选择经脉的依据和选择经脉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记载,总结记载条文发现有以下几种方法:针刺定补泻需根据脏腑经脉的虚实通过外在的表现;而虚实状况的确定通过感受寒热来反映;寸口脉定经脉虚实;经脉的盛虚是通过人迎寸口脉诊法进行辨别;通过识别、诊察经脉、络脉情况判定疾病的邪正虚实;通过识别络脉进而反映患者机体疾病的病情,其中刺络放血操作法是祛邪的有效治疗手段。2.依补泻手法而刺:主要针刺补泻的方法有: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和开阖补泻。呼吸补泻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在病人呼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刺为进针,在病人吸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出为出针,此乃是补法;在病人吸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刺为进针,在病人呼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出为出针,此乃是泻法。徐疾补泻法的具体操作如下:进针为在针刺患者进针的过程中徐缓而刺入穴位所处深度,出针为在得气后出针的过程中手法疾速将针退至皮下,此乃补法;进针为在针刺患者进针的过程中疾速而刺入穴位所处深度,出针为在得气后出针的过程中手法徐缓将针退至皮下,此乃泻法。开阖补泻的具体操作如下:开阖指的是在出针过程中的运用操作手法来进行补泻,补法乃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的操作方法,泻法操作为出针时摇大针孔,且在出针后不需用按闭针孔,为开阖补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这三种补泻方法,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是单一施术,要想达到补不足泻有余的目的,往往需要结合这三种补泻方法,特别是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法的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徐疾补泻法使得治疗效果的最大化,三种补泻方法的结合使得补泻灵活,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另外,《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迎随补泻,其实并不是某一具体手法,而是一种统称,乃统指补泻法,即迎为泻法,随为补法,补泻手法中必须遵循迎随操作的内涵。3.依治神调气而刺:《黄帝内经》中记载认为,治神是通过辨气、得气、补泻等方面来实现的,正确的诊断识病之后针刺,针刺之后得气,得气之后辨气,辨气后乃施行针刺补泻手法,这针刺过程无时不刻需要治神调气。通过针刺补泻使得机体阴阳气血平和,此为气至,针刺过程需要达到气至的阶段,气至而有效,乃可出针。《黄帝内经》强调先治神后调气贯穿针刺整个过程中,刺前需治神,心理调节在治神中起主要作用,进针后需要候神守神,补泻操作时需要动神制神,在针刺操作后需要养神,补泻方法均是以治神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使机体神气相随,使得疗效最大化。研究结论:《黄帝内经》刺法依经络为基础,提出医者要先治神,针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凝神候气守机,针下邪气以及正气到时再采用针对性的补泻手法治疗。针刺调气指调畅气机运行进而调整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提高对留针时间以及针刺深度的重视程度,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张建斌教授认为合理的取穴,是针刺取效的基础。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基础上,以察经络之气的虚与实,熟练应用各种针具及刺法,临床中需细心体会补泻、得气,细微之处最见功夫,勤于练习。分析九针理论关注形态结构的特点,与当代许多针对组织形态结构的新针具、新针法相呼应,针灸学术不断发展,学科理论不断的更新,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更加重视“守形针刺”。提出“针灸促通”等现代针刺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
马强[5](2019)在《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梳理《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体系,整理提炼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归纳总结新安医家发挥经典的特点及相关理论之间的异同点。方法:1.确定目标、范围:一是《内经》针灸学术体系,二是一定历史时期(元明清)、一定范围内(新安地区)中医文献(针灸)对《内经》发挥之处及其异同。2.搜集论文研究对象(着作):《黄帝内经》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汪机《针灸问对》、《外科理例》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吴崑《素问吴注》、《针方六集》郑梅涧《重楼玉钥》吴亦鼎《神灸经纶》3.运用查阅专着法、文献检索法对上述着作进行研究,首先整理、筛选《内经》针灸条文,总结出《内经》针灸学术体系,其次阅读六位医家的着作,整理出每位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再对其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溯源,找出每位医家发挥《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之处,最后进行横向(医家之间)对比,找出医家认识之间的异同。结果:1.《内经》针灸学术体系大致可以分为脉穴、诊断、刺灸及证治四类,其中,经络腧穴方面:十二经脉循行呈首尾循环流注,附属有经别、经筋、皮部,奇经八脉重视冲、任、督、跷脉,腧穴分类以实用性为主。经络诊断方面:形成了经络色诊、按经脉虚实等诊断方法。刺法灸法方面:针具主要使用九针,刺则、刺法及刺禁已形成完整体系,灸法凡寒、热、瘀、虚皆可用。病证论治方面:可分六淫、形体、脏腑、妇人、官窍及外科诸证而分别论治。2.六位新安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均有发挥,主要为:王国瑞:透刺法是对《内经》部分刺法的发展;将“巨刺、缪刺”这种相对取穴的方法运用于临床;37对应穴多源于《内经》中“标本根结”为代表的远端取穴法;飞腾八法是对因时而刺的发展;多使用针刺放血疗法。汪机:在阐发《内经》迎随、呼吸补泻中,贯穿着气血充盛时方可用泻法的思想;针刺无补法,所言“补”者实则为“通”;重视治疗前的辨证过程;对《内经》治疗痈疽脓肿多有临床阐发。徐春甫:对《内经》气血量的多少、开阖枢作了阐释;重视经络防病养生以及刺灸前的诊察过程;在对厉风、牙痛、中寒、善太息、咳嗽等疾病的治疗均依《内经》作为指导。吴崑:注解《素问》时,常以经络循行阐释相关病症;论九针偏重于临床应用;阐发《内经》五腧穴为“五门针方”理论;发展《内经》针药同用而创“针药一理,,说。郑梅涧:依《内经》风邪理论创“郑氏三针”;针药并用贯穿于喉风三十六症的治疗中;对热证壅滞认为可用灸法发挥宣散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多使用刺络放血法。吴亦鼎:对“知脏腑血气之诊”进行阐发,重视灸治前的辨证审因;对20多种病证均依据《内经》治法取穴作为指导。3.六位医家发挥《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之间互有印证及争鸣,主要为:相同处 差异处针药同用(徐春甫吴崑郑梅涧)按时取穴(王国瑞√汪机×)刺络放血(王国瑞郑梅涧)艾灸保健(徐春甫√汪机×)热证可灸(汪机郑梅涧吴亦鼎)针刺无补(汪机√ 吴崑、郑梅涧×)诊察需详(汪机徐春甫吴亦鼎)捻转补泻(郑梅涧√汪机、吴崑×)结论:《内经》脉-穴-诊-治(针、灸)理论体系完善;六位新安代表医家从理论探讨、临床实践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均有发挥,且有着偏向于临床的特点;相互之间部分学术理论认识的差异繁荣了针灸理论的发展,并启发后人思维。
赵轶[6](2019)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偏头痛是以一侧头部疼痛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针刺疗法作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已经广泛运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那么首先针刺治疗偏头痛是否切实有效?其次如果有效,基于中医辨证的高频腧穴有哪些?第三,针刺基本补泻手法的施用与否,是否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极其必要。这样就能系统解决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上的关键问题,就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目的:1.对比针刺与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副作用,评价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统计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的穴位使用频次,总结高频腧穴使用规律;3.对不同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的疗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评估补泻手法对偏头痛疗效的影响。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以“针刺”“偏头痛”为主题词,检索数据库范围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英文数据库检索,以“acpuncture”“migraine”为主题词,检索数据库范围包括Pubmed、Medline、OVID、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01月~2018年12月(19年)。1.将针刺治疗偏头痛近19年期间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2.检索近19年期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将文献中的腧穴处方按偏头痛的三类证型进行分类归纳(肝阳上亢型、痰湿偏盛型、瘀血阻络型),对三个证型的穴位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并对腧穴-经络的关联性、特定穴使用情况以及腧穴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3.对19年期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的针刺补泻情况进行归纳整理,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针刺补泻(提插、捻转)对偏头痛的疗效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1.单纯针刺与西药对比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偏头痛有效;(2)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情况的Meta分析中,在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疲劳/乏力、嗜睡及总体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与西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2.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使用频次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1)辨病选穴: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风池(87),其次为率谷(77),太阳(68),百会(40)、合谷(32)。辨证选穴:肝阳上亢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太冲(90),行间(41),阳陵泉(41),太溪(34),丘墟(29)。痰湿偏盛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丰隆(106),阴陵泉(38),中脘(34),足三里(21),内关(7)。瘀血阻络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血海(57),膈俞(49),三阴交(37),合谷(30),太冲(18)。总体穴位(主穴+配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太冲(132),风池(126),率谷(102),丰隆(108),太阳(86)。(2)腧穴-经络关联分析:纳入的161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腧穴处方中,所有的腧穴共涉及14条经络,其中常用经络(前5位)为足少阳胆经(450),足厥阴肝经(182)、足阳明胃经(180)、手少阳三焦经(164)、足太阴脾经(163)。(3)特定穴关联分析: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交会穴(585),其次是五输穴(514)、原穴(279)、络穴(206)、八会穴(142)。(4)腧穴部位关联分析:以头面颈项部最多(32),其次为下肢部(24)、上肢部(12)、背部(2)、胸腹部(2)。3.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辨证分型来看,明确补泻与明确不补泻的疗效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符合纳入标准的38篇文献中,存在13.16%(5/38)的文献均未对补泻手法进行具体描述报道的情况。结论:1.从针刺疗效角度评估:针刺治疗偏头痛是有效且安全的。2.从穴位使用角度分析:(1)针刺治疗偏头痛时,辨病选穴以风池、率谷、太阳、百会、合谷为主;辨证选穴时,肝阳上亢型以太冲、行间、阳陵泉、太溪、丘墟为主;痰湿偏盛型以丰隆、阴陵泉、中脘、足三里、内关为主;瘀血阻络型以血海、膈俞、三阴交、合谷、太冲为主;(2)重视阳经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尤以少阳经为主;(3)重视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4)重视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1)从补泻手法角度评价:(1)是否采用针刺补泻手法(主要是提插和捻转单式补泻手法)对不同证型偏头痛疗效影响可能有限;(2)有关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需要进一步规范。
陈敬文[7](2019)在《《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内经》原文及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挖掘,探究《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并通过比对《内经》及后世医家对针刺重神理论的论述,梳理出针刺重神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情况。方法:通过自上而下及由主体向外扩展的方法搜集现有的文献及着作,并对文献资料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1.定性研究。先于文本中检索与针刺法相关的描述,并从中查找与“道”“神”“心”“意”等相关的内容。再于上述的文本中进行分析,从而推演出其上下的逻辑关系及文字背后的含义,最后总结提炼出针刺重神的理论。本论文主要涉及文献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思维方式、诠释学理念与思想、语境学文本分析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用比较研究法考察不同针刺法之间异同之处。另外,运用历史比较法比对各时期文本对针刺法描述的异同。2.训诂法。本研究属理论研究范畴,为解决这些基础问题,必须广泛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历代《内经》注家的注释、校勘与观点,以及今人对《内经》的校注、释文等,对字、词及文义进行理解剖析。其中字义难明者,复以《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中查找;部分词义、字义难解者,又须借助《尔雅》、《释名》等训诂学专着,以及一些《内经》的文字音韵学研究着作,以期能正确地理解字义、文义之内涵。结果:本研究发现,《内经》针刺重神理论共包括五部分内容,即《内经》的针刺之道、“神”的内涵、《内经》针刺重神的机理、针刺重神理论的实现方法,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包括诊断、针刺操作、交感相应及天人合一自然之道的实现均以“神”为基础,才能达成《内经》所论述的要求与结果。而脏腑阴阳经络体系的部分的完善是由“神”对机体的觉察而达到的,在实际运用时,也需有“神”的参与才能完成,故其亦间接与“神”相关。由此可知,《内经》认为“神”在针刺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刺之所以能够取效,全是有赖“神”的关键作用。2.“神”的内涵分为天地及人身两个层面,天地层面的“神”主要包括“道”“神”“感”“气”四个方面。道,即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神,即天地万物变化的外显。感,即触发天地万物产生变化的机制。气,即使天地万物发生变化的动力。而在人身层面,“神”分为“元神”与“识神”两部分,元神的含义与天地层面相同。识神则包括人的情感、意识、知觉等。另外,对于《内经》“神”“道”“一”的叙述,研究发现此三者之意是相通的,且此处的神指“元神”。3.《内经》针刺重神,关键在于觉察,机理在于交感。针刺治疗的关键在于医者与患者之间在“元神”的主导下产生交感相应,从而触发气的变化,使机体恢复其自愈力。其要求医者必须专一安静,感知一切细微变化,又不为外界所干扰。4.《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实现方法,重点在如何达到“一”的状态,要达此状态,必须透过神有所凭的方法来进行训练。静坐与气功皆是透过某个对象来使神有所凭依。另外,“熟”也能生神,因其持续保持对针下感觉的觉察即是使神凭依在手指对针的感觉上,故最终也能达到治神的目的。5.《内经》重神理论一直保持稳定传承,历代针灸医家都重视神的作用,但《内经》论述偏向直接治神以御气御形,即直指其神。而后世则从形方面入手,也就是刺法,之后再从中慢慢体会治神之意,此即以形为托。此为《内经》与后世之区别所在。结论:《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而此“神”指“元神”,即要求医者应处于“一”的状态,才能达到《内经》对针刺时诊断、操作、交感、天人合一及对脏腑经络阴阳体系的掌握的要求。而要达到“一”的状态,必须通过使神有所凭的训练方式来对“神”进行训练,意即对某个对象持续保持“觉察”,此即“治神”的过程。当医者可处于接近“一”的状态时,也就是“元神”主导的状态时,此时医患之间的交感相应是合于“道”的,故其所触发的气的变化,就会对机体产生正向的治疗作用。而医者要做的就是持续保持“觉察”,不带有任何主观想法,此即处于“守神”的“一”的状态,如此治疗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此为《内经》要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此境界,经验的累积与练习是必要的过程,亦即熟能生巧生神的过程。另外,通过对后世重神理论的挖掘,发现因为刺法的发展,而使得重神理论的传承受到影响,医者为了掌握复杂的刺法,必须非常专一,使神依凭在刺法上,这是其优势。然而太过于复杂的手法及各家论述相异的情况,使人无所适从,从而使针道的传承受到影响。意义: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内经》针刺重神的内涵、机理及实现方法,为学者今后对针刺及“神”等相关理论研究拓展思路,同时对于提高当前针灸临床疗效亦有所帮助,因“治神”的过程促使医者反省自心,努力达到“一”的境界,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水平,服务患者,同时也能够通过切身体验更好地理解《内经》针刺的要求和境界,从而帮助学者破疑生信,对于医道传承具有实质的意义与启示。此外,从针刺理论的发展来看,后世对《内经》刺法及天人合一理论存在量化的现象,可见针刺重神在具体运用方面仍是难点,当前针灸学界应对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进行更多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
罗健雄(Law Kin Hung)[8](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着、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着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着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着,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着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李宝金[9](2018)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文中指出窦汉卿在针灸腧穴和刺灸法方面均有浓厚的临床特色,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的《标幽赋》蕴含经络、腧穴、刺灸法理论等内容,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一篇针灸歌赋,《交经八穴》后世应用广泛;“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是对针刺手法具体操作的首次详细阐明,是明清复式针刺手法的发展基础;窦氏首创的“寒热补泻”是后世“烧山火”“透天凉”的直接来源,其透穴法、刺血法独具特色。《窦太师针经》是国家标准经穴主治研究的四大源头文献之一。故对窦汉卿的腧穴和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选题依据鉴于窦汉卿在中国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后世针灸医家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其具有浓厚临床特色的针灸腧穴、刺灸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但目前对窦氏针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经指南》一个文本上,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及后发现的《窦太师针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等文本关注较少。对《标幽赋》和《交经八穴》关注较多,对窦氏刺法、穴法多为单独专题性研究,论刺法者多,言灸法者少。对《窦太师针经》等文本蕴含的窦氏腧穴理论、刺灸法理论关注较少,对窦氏多个文本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较少。本题的立意在于填补此缺漏,对窦汉卿多个文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的全貌。·研究目的①探寻窦氏生平文化背景,使窦氏针灸理论形成的思想因素得以显现;整理窦氏着述篇目,分析明代吴嘉言《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考证其与窦汉卿的关系。②使《窦太师针经》的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③对窦汉卿刺灸法理论,尤其是针刺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灸法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材料基于横向、纵向维度的研究基线,以《窦太师针经》《针经指南》《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洁古云岐针法窦太师针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盘石金直刺秘传》《针灸集成》《针方六集·玉龙歌》等为窦氏主要文本,以《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素问》王冰注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素问亡篇·刺法论》《素问六气玄珠密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子午流注针经》《医学纲目》等文献为比对文本。对《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的研究,又有元明时期十余本书籍文献。·研究方法本课题所用方法以文献学方法、医学史方法为主,参以目录学方法、文本发生学方法对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及其针灸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哲学视野分析窦氏针灸部分内容以及窦氏文化背景。·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与《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典文献的比较研究;一是横向维度,即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比对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窦汉卿及其着述。对窦氏的主要文化背景从儒家理学和道家两个方面,分析其与窦氏针灸理论可能存在的关系;确定承载窦氏针灸理论的主要文本及相关的着述篇目。对日本回归的《针灸原枢·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进行文本基本构成的整体研究。②窦汉卿腧穴理论。以《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研究经穴穴名、定位、主治、刺灸法等内容,分析经外奇穴的来源、整理方法与体例、价值与影响,总结窦氏腧穴理论特色。③窦汉卿刺灸法理论。以《针经指南》《卫生宝鉴》《窦太师针经》为主要文本,分析窦氏治神得气、补泻法、透穴法、刺血法、针刺禁忌、灸法等内容,分析窦氏诸文本的先后顺序,探讨窦氏刺灸法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色。·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展现窦汉卿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提出程朱理学是窦氏的文化主体,分析程朱理学对窦氏针灸可能存在的影响。发现窦氏与全真教道士樊志应交往的历史文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窦氏对针刺补泻中医者的手指操作技术给予专门关注,从而撰写“手指补泻”。还发现元·陈基《种德堂记》记述窦汉卿与王开的师承关系。第二,将窦氏着述篇目归集成表,全面分析《针灸原枢》及《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发现《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为道医在窦氏《玉龙歌》基础上加以改编,借窦汉卿之名推广具有道家特色的针灸医术,并不是“窦桂芳校证”。提出此文本对分析《针灸神书》具有重要文献价值。总结了《针灸原枢》的文本构成和引用文献情况。第三,窦汉卿经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的经穴正名大多依从《铜人》,亦有部分依从《千金要方》等文献;经穴别名在《黄帝明堂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序列上,根据当时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用“又名”和“即”的体例与既往的“一名”体例加以区分。②《窦太师针经》对经穴的定位,基本以《铜人》作为依据,同时参照《千金要方》等文献和临床实际进行考订增减、修正,可概括为7个特色,如增加大量体位姿势取穴法和以相邻穴取穴定位法等等。③《窦太师针经》的腧穴治症较为精炼,以临床经验为主,以《铜人》为底本,参以《千金》等文本,形成7个特色和独特体例。④《窦太师针经》经穴刺灸法的治疗原则明确,与《铜人》以前文献相比,有10个刺法特色、5个灸法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临床经穴刺灸法的发展变化。《窦太师针经》经穴别名、定位、主治症、刺灸法较《铜人》以前文献有很多新增和修订内容,部分内容散见于宋金元时期医书中,说明《窦太师针经》是一次比较集中而系统的整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经穴理论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第四,窦汉卿奇穴理论。①《窦太师针经》所载33个奇穴,多半源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尚有源于《素问》等文献者,还有为窦氏首次记载者。②《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整理方法,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③《窦太师针经》对奇穴的系统整理具有5个方面的价值,为后世奇穴整理提供了标准范例,对元以后奇穴类专集的出现起到了积极影响。窦氏使奇穴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成为和经穴并列存在的一类腧穴形式,成为与经穴同级的理论知识概念体系。第五,窦汉卿刺法理论。①治神得气,窦汉卿对治神、得气的论述,基本承袭自《内经》《难经》等经典,但运用更加纯熟。②补泻法。窦氏从《素问》《难经》和唐宋金元等医家文献中,学习领会迎随、呼吸等针刺补泻法要素,加以综合运用;总结针刺“补法泻法”的具体操作,具有早期、后期的理论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综合深浅、方员、使令呼吸法、生成数法、针头转向、手指补泻等要素,在宋金时期针法基础上发展出“寒热补泻”法,充分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针法特色;对“手指补泻”技术,以统一体例集中论述,使之从历代文献中提炼出来、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专门的针刺补泻概念要素,与迎随、呼吸、深浅、方员等经典针刺补泻要素并列而立。③透穴法。为窦氏在前人透刺法基础上的发展再创新,几乎全身均有应用,以四肢部、头面部和背部为主。透穴针刺分寸从3分-2.5寸不等,具有3种针刺角度和6个针刺方向,还可分为双向、单向透穴刺。依据透穴过程中时间性、空间性的不同,可分别命名为“起点穴”(施透穴)、“途中穴”(透经穴)和“终点穴”(被透穴),在一个透穴刺法操作中的这些穴,大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治病症,基本以局部病症为主。透刺法的概念范畴涵盖了透穴法,透穴法则是透刺法中的一种特殊应用,二者不可混同。透穴法的产生因素,可能包括宋代以来人体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和藏医穿刺法的影响两个方面。④刺血法。《窦太师针经》刺血腧穴较《铜人》明显增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除应用三棱针(锋针)出血法外,还应用弹针出血法,所用针具可能为藏医斧刃形放血刀。⑤针刺禁忌。窦氏针刺禁忌内容主要源于《素问》《铜人》《子午流注针经》,但未盲从,而是依据“气血调匀”之理灵活运用。第六,窦汉卿灸法理论。主要可归纳为灸须气至、灸分补泻、有常有变、针灸不同用4个观点。综观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理论文本所用的材料,既包括经典文献,也有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着作,窦氏对这两类文献均有独到理解、系统梳理、准确把握,并能综合运用。窦氏的程朱理学和道家文化背景应为此提供了许多帮助,同时,窦氏从他的老师们那里学到的临床经验和他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亦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或者说,解剖文献、验证文献进而重新编集文献的利器。或许,正是因为临床实证的真实经验和切实有效性,窦氏敢于突破《铜人》等经典文献,订正、新增大量内容,体现了窦氏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经穴全面立体的把握,虽不是窦氏首次运用(宋代许希、窦材、陈自明等亦有部分记述),但由窦氏首次系统整理、集中记载成为腧穴专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窦氏最为重要的两个贡献,一是系统整理奇穴,一是系统整理针刺补泻中的手指技术操作方法,使奇穴、手指技术与经穴、呼吸开阖等经典概念并驾齐驱,将奇穴从有实无名的临床经验,提炼、上升为有实有名的理论知识,将手指补泻从理论知识中的隐而不显,去蔽、还原为实践操作中的具体技术,可以说是为针灸经典理论框架补充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单元,打上了两个大补丁。窦氏一手临床,一手文献。他既能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归纳、提炼医理、义理,亦能解读、爬梳文理、医理,继承经典的框架,又能发现、补充经典的不足,突破藩篱,补充发展新的概念单元,最终形成临床与文献一体、古义与新知一体的针灸理论体系。考其形成条件,时代环境应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他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应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或者说核心驱动力。窦氏的思想文化主体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穷理至极”的为学功夫,尤其是集宋儒大成的朱子理学,应对窦氏有很大影响;道家对手的独妙运用,或许对窦氏重视手指技术有所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使窦汉卿经穴、奇穴等腧穴理论得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可为当前的奇穴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窦氏刺灸法理论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补充目前采用单一文本研究窦汉卿针灸理论而导致的认识不足与缺失,使《玉龙经》《窦太师针经》等窦氏针灸文本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使窦汉卿针灸理论的临床特色进一步呈现出来,对于当前临床中腧穴定位、主治病症和刺灸法的应用等均有切实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临床实践的临证选穴,对于当前的针灸教学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创新点①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学、文本发生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窦汉卿多个针灸文本的内容,既有窦氏文本与经典文本的纵向比对、诠释,也有窦氏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阐释和比对,突破以往单一文本、单一维度、静态研究的模式,通过多文本、双向维度、动态的研究方式,梳理窦氏针灸学术来源、文本构成及先后顺序,深入探讨窦氏腧穴、刺灸法特色及其形成过程。②首次对窦氏经穴理论从穴名、定位、主治病症、刺灸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察其在针灸史中的演变,首次系统分析窦氏整理奇穴的方法与体例,借此观察奇穴形成、发展及其演变为经穴的过程,为腧穴的发生、形成研究提供参考。③首次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野,观察、分析窦氏整理“手指补泻”、发展透穴刺法的意义,突出针灸理论中隐含的技术层面意义,认识窦氏针灸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因素,为当前针灸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尚未对窦氏临证针灸配穴处方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认识窦氏腧穴、刺灸法、配穴处方的整体性有一定影响;对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环境尚缺乏系统研究,这对评价窦氏与其他医家针灸理论之间的不同,进而提取窦氏针灸理论特色有一定影响;对窦氏针灸的传承情况尚缺乏系统分析,这对评价窦氏针灸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对窦氏文化背景的深入探讨,应是研究窦氏针灸理论形成因素的重要一环,而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功底的缺失则会影响这种探讨的深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补上这一课;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可以对窦氏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解读和新角度的呈现,本人仍比较缺乏科技哲学的思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些都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素云[10](2018)在《虚实含义与针刺补泻理论内涵之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内经》针刺补泻调虚实有多种含义:调阴阳之盛衰、调血气之有无、调正虚与邪实、调证候之虚实等,此时"虚实"所指多与补泻对象相关联,包括有形之瘀血、脓水等,也包括无形之气。但自《难经》以后"虚实"多指疾病的症状表现,针刺补泻作用统一为调气,从而使针刺补泻内涵产生了明显变化,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多种复杂的针刺补泻手法。虚实含义的转变、对针刺调气的重视使针刺补泻理论与方法均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也直接体现了我国古代气一元论哲学思想对针灸学的深刻影响。
二、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杨长森先生与澄江针灸学派 |
1 澄江针灸学派 |
2 澄江针灸学派与现代针灸学术理论 |
3 澄江针灸学派与现代针灸教育事业 |
4 杨长森先生的学术经历及学术渊源 |
4.1 杨长森先生的学术经历 |
4.2 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渊源 |
第二部分 杨长森先生学术思想 |
1 提倡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 |
2 针、灸、药、放血,择善而用 |
2.1 辨证运用刺灸法 |
2.2 灵活使用放血法 |
2.3 合理并施针药灸 |
3 重视经络,取穴精简 |
4 强调补泻有度,气至有效 |
4.1 徐疾补泻 |
4.2 呼吸补泻 |
4.3 开阖补泻 |
4.4 捻转补泻 |
4.5 提插补泻 |
4.6 留针补泻 |
第三部分 杨长森先生教育思想 |
1 强调以人为本,医者德为先 |
2 要求从医留心,实事求是 |
3 要求熟读经典,博采众长 |
3.1 重视培养学习经典的兴趣和信心 |
3.2 主张自主学习,培养古文素养 |
3.3 提倡去芜存菁,继承发展 |
3.4 推崇读经临证、临证读经 |
4 重视临床实践教育 |
4.1 强调中医临床思辨 |
4.2 重视操作能力训练 |
4.3 注重医患有效沟通 |
5 创新教材,编撰着作 |
5.1 编写教材,完善知识构架 |
5.2 编撰着作,醒示后学 |
6 完善课程体系 |
6.1 本科课程体系 |
6.2 研究生课程体系 |
7 主张将师承教育引入现代医学教育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专着文献学及学术思想研究 |
一 、《神应经》 |
(一)概况 |
1.作者及成书年代 |
2.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1.原创居多,承袭席弘经验 |
2.赋文被引,撰书成赋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注重取穴 |
2.补泻兼施,先泻后补 |
3.双手持针补泻 |
4.针而不灸,灸而不针 |
(四)学术影响 |
二 、《针灸大全》 |
(一)概况 |
1.作者生平 |
2.书名 |
3.成书年代 |
4.版本情况 |
5.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1.引用书籍梳理 |
2.引录歌赋类别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尊经崇古,《内经》为要 |
2.传承窦默学术思想,完善八脉交会穴理论 |
3.推崇按时取穴,理论建树颇丰 |
4.首刊《金针赋》,完备针刺手法 |
(四)学术影响 |
三 、《针灸聚英》 |
(一)概况 |
1.作者及其生平 |
2.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强调穴位的准确性 |
2.反对人神禁忌 |
3.提倡针、灸、药三者并用 |
4.主张针刺实用,反对巧立名目 |
5.系统整理腧穴 |
(四)学术影响 |
四 、《针灸问对》 |
(一)概况 |
1.作者生平与学术背景 |
2.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1.编辑特点 |
2.引用医籍梳理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内》《难》所论,刺法之正 |
2.尊崇经典,切脉为要 |
3.法承丹溪,针浑是泻而无补 |
4.详辨病性,气血有别 |
5.治无定穴,知穴善用 |
6.灸有禁忌,无病忌灸 |
(四)学术影响 |
五 、《奇经八脉考》 |
(一)概况 |
1.作者、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及体例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补充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
2.载奇经八脉寸口脉象 |
3.辑录奇经八脉病的论治 |
4.删繁就简,考订奇经腧穴 |
(四)学术影响 |
六 、《针方六集》 |
(一)概况 |
1.作者及其生平 |
2.成书年代及成书过程 |
3.版本情况 |
4.体例及内容 |
(二)引文情况 |
(三)学术思想特色 |
1.针药一理观 |
2.论述详备,重修《金针赋》 |
3.取穴精简,切实为用 |
(四)学术影响 |
第二章 明代综合性着作中的针灸学研究 |
一 、《古今医统大全》 |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
1.取穴精准,定经长短 |
2.分经辨治,因时施治 |
3.重视脉诊,因人治异 |
4.未病先防,经络养生 |
5.针药并用,尤崇灸法 |
二 、《医学入门》 |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
1.取穴精简,善用要穴、奇穴 |
2.补充补泻要素,创新补泻手法 |
3.灸药并用,重视炼脐 |
三 、《类经图翼》 |
(一)针灸学术思想特色 |
1.详述经络与人体诸部的关系 |
2.完善骨度分寸、同身寸法 |
3.仿先贤体例,整理腧穴理论 |
4.明析灸理,重视灸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 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正向关联作用 |
2 机体状态可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差异 |
3 穴-效网络模型下的针刺补泻 |
4 小结 |
(4)《黄帝内经》刺法及其理论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黄帝内经》刺法文献综述 |
1 《黄帝内经》刺法经络文献研究 |
2 《黄帝内经》刺法识病文献研究 |
2.1 别阴阳而刺 |
2.2 视经脉而刺 |
2.3 察形气而刺 |
3 《黄帝内经》刺法刺激量文献研究 |
3.1 依时而刺 |
3.2 深浅而刺 |
3.3 手法而刺 |
3.4 针具而刺 |
4 《黄帝内经》刺法治神文献研究 |
4.1 守医者神而刺 |
4.2 察患者神而刺 |
4.3 安患者神而刺 |
4.4 调患者神而刺 |
5 《黄帝内经》刺法补泻文献研究 |
5.1 迎随补泻而刺 |
5.2 开阖补泻而刺 |
5.3 徐疾补泻而刺 |
5.4 呼吸补泻而刺 |
5.5 浅深补泻而刺 |
5.6 方员补泻而刺 |
5.7 导气法刺之 |
6 《黄帝内经》刺法调气文献研究 |
6.1 气调而止 |
6.2 刺至谷气 |
6.3 刺之得气 |
7 《黄帝内经》刺法禁害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黄帝内经》刺法临床研究 |
1 刺法理论研究现状 |
1.1 补泻研究 |
1.2 治神调气 |
1.3 针刺刺激量 |
1.4 刺具研究 |
1.5 张建斌教授刺法研究 |
2 刺法临床研究现状 |
2.1 “合谷刺”与“齐刺 |
2.2 “巨刺” |
2.3 “恢刺 |
2.4 “半刺 |
2.5 “豹文刺” |
2.6 “关刺” |
2.7 “输刺”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内经》针灸学术思想概述 |
1 脉穴类 |
1.1 经络概述 |
1.2 十二经脉 |
1.3 奇经八脉 |
1.4 络脉 |
1.5 经筋经别皮部 |
1.6 腧穴 |
2 诊断类 |
2.1 望诊 |
2.2 闻诊 |
2.3 按诊 |
3 刺灸类 |
3.1 针具 |
3.2 刺则 |
3.3 刺法 |
3.4 刺禁 |
3.5 灸法 |
4 证治类 |
4.1 六淫病证 |
4.2 形体病证 |
4.3 脏腑病证 |
4.4 妇人病证 |
4.5 官窍病证 |
4.6 外科诸证 |
二、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1 王国瑞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1.1 从“短刺、输刺、直针刺、恢刺、合谷刺”到“透刺” |
1.2 “巨刺、缪刺”的临床应用 |
1.3 从“标本根结”到“应穴” |
1.4 从“四时取穴”到“飞腾八法” |
1.5 针刺放血 |
2 汪机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2.1 阐迎随、呼吸斥捻转、流注 |
2.2 针刺无补法少灸可散热 |
2.3 五要需明审辨证分经络 |
2.4 锋针取脓血灸火治痈疽 |
3 徐春甫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3.1 阐六经气血重经络防病 |
3.2 施治多遵经针药常同用 |
4 吴崑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4.1 详经络循行重九针刺法 |
4.2 倡五门针方明针药一理 |
5 郑梅涧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5.1 倡刺络放血创郑氏三针 |
5.2 热证壅滞可灸针药并用典范 |
6 吴亦鼎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6.1 明证审穴热证可灸 |
6.2 证治取穴依经而行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以西药对照进行Meta分析的单纯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1.2 干预措施纳入标准 |
1.1.3 结局指标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3.1 检索范围 |
1.3.2 检索式 |
1.4 资料筛选与数据提取 |
1.4.1 资料筛选具体步骤 |
1.4.2 数据提取 |
1.4.3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4 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3 Meta分析 |
3.1 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3.2 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4.1.1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
4.1.2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
4.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4.3 针刺组VS西药组组别的纳入依据 |
4.4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说明 |
4.5 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 |
4.6 本研究的结果和结果解读 |
4.7 本部分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4.8 创新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使用规律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方法 |
1.1.2 检索范围 |
1.1.3 检索式 |
2 文献筛选 |
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 文献排除标准 |
2.3 数据预处理 |
2.4 数据库建立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据来源 |
2.5.2 分析软件 |
2.5.3 处方录入 |
2.5.4 数据分析过程 |
3 研究结果 |
3.1 腧穴使用频次统计结果 |
3.1.1 偏头痛辨病选穴穴位(主穴)使用频次统计 |
3.1.2 偏头痛辨证选穴穴位(配穴)使用频次统计 |
3.1.3 偏头痛辨病+辨证选穴总体穴位(主穴+配穴)使用频次统计 |
3.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
3.3 特定穴关联分析 |
3.4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频次统计及腧穴配伍特点 |
4.1.1 偏头痛穴位频次统计 |
4.1.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
4.1.3 特定穴关联分析 |
4.1.4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
4.2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补充说明 |
4.3 本研究的创新部分 |
4.4 不足与改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基本补泻手法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的影响 |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方法 |
1.1.2 检索范围 |
1.2 检索式 |
1.3 资料采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数据录入 |
1.5 筛选方法 |
1.6 录入结果和数据预处理 |
1.6.1 录入结果 |
1.6.2 数据预处理 |
1.7 质量控制 |
1.8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挖掘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
2.2 痰湿偏盛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
2.3 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
2.4 偏头痛三类证型的三类补泻情况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针刺补泻的理论依据 |
3.1.1 对针刺补泻的认识 |
3.1.2 教材中针刺补泻治疗偏头痛的认识 |
3.2 针刺补泻的现代文献 |
3.2.1 明确补泻类文献 |
3.2.2 明确不补泻类文献 |
3.2.3 补泻不明确类文献 |
3.3 文献纳入时的细节问题 |
3.3.1 提插、捻转补泻法的纳入依据 |
3.3.2 针刺补泻分类的纳入依据 |
3.3.3 穴位频次的纳入依据 |
3.3.4 采用数据挖掘法的依据 |
3.3.5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说明 |
3.4 该研究反映的问题和现象 |
3.4.1 研究结果与理论的矛盾性 |
3.4.2 矛盾及现象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偏头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致谢 |
附录三 个人简介 |
(7)《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现代研究概述 |
1.1 针刺重神方法的现代研究概述 |
1.2 针刺重神操作过程的现代研究概述 |
1.3 针刺重神结果的现代研究概述 |
1.4 重神运作机理的现代研究概述 |
1.5 关于重神理论现代研究的其他看法 |
2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神的概念探析 |
1 神字疏解 |
2 古代哲学对神的认识 |
2.1 指鬼神、神灵 |
2.2 指玄妙的变化及自然的规律 |
2.3 指交感相应 |
2.4 指人的精神层面部分 |
3 元神与识神(欲神) |
3.1 元神 |
3.2 识神 |
3.3 元神与识神的区别 |
3.4 现代研究对元神的认识 |
4 《内经》中神的含义 |
4.1 天地大自然层面部分 |
4.2 人身层面部分 |
4.3 零散不成体系的部分 |
5 “神”“道”“一” |
6 形气神与精气神 |
6.1 形气神 |
6.2 精气神 |
6.3 气与神 |
6.4 形气神合一 |
6.5 气化生形,神触发其化生 |
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经》对针刺的要求 |
1 《内经》的针刺之道 |
1.1 “道”的含义 |
1.2 《内经》的针道与刺之道 |
2 《内经》的针刺原则 |
2.1 针刺必重神 |
2.2 针前明诊断 |
2.3 针刺操作与觉察 |
2.4 需通脏腑阴阳经络 |
2.5 天人合一自然之道 |
2.6 小结 |
3 神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 |
3.1 针前诊断 |
3.2 针刺操作 |
3.3 得气 |
3.4 补泻 |
3.5 针刺效果判定 |
3.6 针后调护 |
3.7 神不使 |
3.8 针刺养真(非治病) |
3.9 小结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
1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 |
1.1 神在针刺中的作用机理 |
1.2 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感 |
1.3 治神、候气、守机、守神、气至、得气、守气解 |
1.4 患者的被动守神 |
1.5 《内经》不同针刺法皆重神 |
2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意义 |
2.1 重神与疗效的关系 |
2.2 养神即养身 |
2.3 医道与神 |
3 本章小结 |
3.1 理论内涵 |
3.2 理论意义 |
第四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 |
1 观(觉察)与感(交感) |
2 静坐与气功 |
2.1 静坐的原理与方法 |
2.2 气功 |
2.3 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
3 神有所凭的守神 |
4 粗守形,上守神,先粗才能细 |
5 临床运用与反馈 |
6 由信致诚,由诚致神 |
6.1 信与神的关系 |
6.2 不同疗法中信与神的机理 |
7 神不定而勿刺与不失人情 |
7.1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
7.2 不失人情 |
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
1 宋以前的针刺重神理论 |
2 宋至明清的针刺重神理论 |
3 针灸理论的发展对针刺重神理论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思考 |
1 《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 |
2 “神”的含义主要包括“道”“神”“感”“气”四个方面 |
3 《内经》针刺重神,关键在于觉察,机理在于交感 |
4 先使神有所凭,从而达到“守神”的“一” |
5 针刺重神的落实,建立在对基础的学习与经验累积 |
6 《内经》重神直指其神,后世重神以形为托 |
7 关于《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
六、小结 |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
三、小结 |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
一、曾天治 |
二、周仲房 |
三、卢觉愚 |
四、苏天佑 |
五、司徒铃 |
六、韩绍康 |
七、靳瑞 |
八、陈全新 |
九、张家维 |
十、罗哲初 |
十一、罗兆琚 |
十二、小结 |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
一、东瀛针道 |
二、澄江针灸流派 |
三、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
一、沿革 |
二、传承脉络 |
三、临床应用 |
四、成果 |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
第一节 传承脉络 |
一、第一代陈宝珊 |
二、第二代陈锦昌 |
三、第三代陈全新 |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
五、第五代传承人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传承谱系 |
第三节 传承体系 |
一、传承模式 |
二、传承推广 |
三、小结 |
第四节 流派成果 |
一、学术性成果 |
二、技术性成果 |
三、创新性成果 |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
六、特应性皮炎 |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
一、沿革 |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
三、传承创新 |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
七、小结 |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
一、沿革 |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
五、小结 |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
一、沿革 |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
五、小结 |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
第一节 学术思想 |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
第二节 诊治原则 |
一、强调辨证施针 |
二、奉行循经取穴 |
三、推崇用穴精简 |
四、重视经络辨证 |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
第三节 养生思维 |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
二、经络养生 |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文献纳入标准 |
三、文献排除标准 |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
四、经脉应用频次 |
五、聚类分析 |
六、小结 |
第三节 针灸学专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
二、小结 |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
二、穴位应用频次 |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
四、经脉应用频次 |
五、聚类分析 |
六、小结 |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
第六节 总结 |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
第一节 讨论 |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
第二节 结果 |
一、梳理传承脉络 |
二、凝炼特色针法 |
三、倡导治神守神 |
四、流派传承发展 |
五、推广传承模式 |
六、凝练学术思想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现状 |
1.1.1 窦汉卿生平 |
1.1.2 《针经指南》 |
1.1.3 《针经标幽赋》 |
1.1.4《流注通玄指要赋》 |
1.1.5 《交经八穴》 |
1.1.6 针刺法和穴法 |
1.1.7 窦汉卿着作文本 |
1.1.8 小结 |
1.2 研究选题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方法 |
2 窦汉卿及其着述 |
2.1 生平 |
2.1.1 儒家理学 |
2.1.2 道家背景 |
2.2 着述篇目 |
3 窦汉卿腧穴理论 |
3.1 经穴 |
3.1.1 命名 |
3.1.1.1 正名确定及依据 |
3.1.1.2 别名确定及依据 |
3.1.2 定位 |
3.1.2.1 五输穴及原穴 |
3.1.2.2 头面部经穴 |
3.1.2.3 肩背部经穴 |
3.1.2.4 颈项胸部经穴 |
3.1.2.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
3.1.2.6 上肢部经穴 |
3.1.2.7 下肢部经穴 |
3.1.2.8 讨论 |
3.1.3 主治 |
3.1.3.1 五输穴及原穴 |
3.1.3.2 头面部经穴 |
3.1.3.3 肩背部经穴 |
3.1.3.4 颈项胸部经穴 |
3.1.3.5 腹部中行和侧行经穴 |
3.1.3.6 上肢部经穴 |
3.1.3.7 下肢部经穴 |
3.1.3.8 讨论 |
3.1.4 刺灸法 |
3.1.4.1 五腧穴及原穴 |
3.1.4.2 头面部经穴 |
3.1.4.3 肩背部经穴 |
3.1.4.4 颈项胸部经穴 |
3.1.4.5 腹部中行和侧行部经穴 |
3.1.4.6 上肢部经穴 |
3.1.4.7 下肢部经穴 |
3.1.4.8 讨论 |
3.2 经外奇穴 |
3.2.1 来源 |
3.2.1.1 源于《千金方》 |
3.2.1.2 源于其他文献 |
3.2.1.3 窦氏首载 |
3.2.2 整理方法与体例 |
3.2.2.1 整理方法 |
3.2.2.2 体例 |
3.2.3 价值与影响 |
3.2.3.1 价值 |
3.2.3.2 影响 |
4 窦汉卿刺灸法理论 |
4.1 刺法 |
4.1.1 治神得气 |
4.1.2 补泻法 |
4.1.2.1 源于《素问》《难经》 |
4.1.2.2 源于《素问》王冰注文 |
4.1.2.3 源于《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
4.1.2.4 源于《素问亡篇?刺法论》 |
4.1.2.5 源于《子午流注针经》 |
4.1.2.6 源于《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
4.1.2.7 讨论 |
4.1.3 透穴法 |
4.1.3.1 应用腧穴 |
4.1.3.2 针刺分寸、角度、方向 |
4.1.3.3 起点穴、终点穴、途中穴 |
4.1.3.4 主治病症 |
4.1.3.5 透穴法与透刺法 |
4.1.3.6 产生因素 |
4.1.4 刺血法 |
4.1.4.1 刺血腧穴增多 |
4.1.4.2 局部病症为主 |
4.1.4.3 弹针出血 |
4.1.5 针刺禁忌 |
4.2 灸法 |
4.2.1 灸须气至 |
4.2.2 灸分补泻 |
4.2.3 有常有变 |
4.2.4 针、灸不同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古代文献 |
学术专着 |
学术论文 |
附录《窦太师秘传密话针经琼瑶宝鉴》文本研究 |
1 吴嘉言及《医经会元》 |
2 《针灸原枢》概况 |
3 《针灸原枢》卷九分析 |
4 《针灸原枢》卷十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查新报告 |
(10)虚实含义与针刺补泻理论内涵之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内经》针刺补泻调虚实内涵 |
1.1 疾病外在表现 |
1.2 疾病内在病机 |
2《难经》以后针刺补泻内涵演变 |
2.1“虚实”含义的转变 |
2.2 针刺补泻对象统一为调气 |
3 重视调气是针刺补泻理论与方法演变的原因 |
四、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研究[D]. 方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明代现存代表性针灸文献研究[D]. 赵倪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J]. 黄红叶,刘芸,许昊纯,郭灿灿,何玲玲,陈采益. 福建中医药, 2020(02)
- [4]《黄帝内经》刺法及其理论源流[D]. 安澍(Melik-Ange Achour).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D]. 马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D]. 赵轶.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D]. 陈敬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窦汉卿腧穴、刺灸法研究[D]. 李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10]虚实含义与针刺补泻理论内涵之演变[J]. 李素云. 中国针灸,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