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导致出现枯死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吴振廷,黄卫丽,莎仁图雅,王春颖,鲁敏,武永智,刘雪锋,杨沫[2](2021)在《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落叶松为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森林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加大,落叶松人工林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目前,由于其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出现了林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并引起了林木生长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并指出一是通过自然干预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及财力的消耗,二是进行科学合理的造林经营管理,可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这可为落叶松造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侯贵荣[3](2017)在《坝上张北典型杨树人工林恢复重建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坝上张北地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为研究内容,以坝上张北地区森林健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分析杨树人工林的演替规律;分析坝上张北地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直径、树高分布还有角尺度、大小比等结构特征;分析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土壤肥力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主导功能。对典型杨树人工林林分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林分特征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并且提出适宜不同退化等级林分类型的恢复与重建技术。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4种典型杨树人工林演替度计算、龄级分配、幼苗更新和枯树分析,张北地区典型林分钻天杨林和青杨林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稳定地发挥生态功能,而北京杨林和小叶杨林已达到成熟阶段,下一阶段将会出现林分退化现象。典型杨树人工林径阶分布规律主要有正态、多峰、近似正态等三种分布形式。杨树人工林树高分布以单峰曲线分布为主,多峰曲线分布较少。(2)4种典型杨树人工林地风蚀强度和风蚀量排序与各林分减风效益排序一致。典型杨树人工林减风效益降序为:钻天杨林(36.61±2.85%)>青杨林(34.34±3.48%)>小叶杨林(28.69±1.54%)>北京杨林(20.14±0.62%)。风蚀量为:北京杨林(7.68±0.43kg)>小叶杨林(5.6±0.56kg)>青杨林(3.35±0.14kg)>钻天杨林(3.25±0.23kg)。减沙效益最好的是钻天杨林,最差的是北京杨林。(3)4种典型杨树人工林林林冠最大截留量最大值出现在青杨林(0.60±0.13mm),最小值出现在小叶杨林(0.08±0.01mm);林下枯落物平均持水率最大值出现在钻天杨林(44.53±7.48%),最小值出现在青杨林(2.68±0.12%);林地土壤蓄水量最大值出现在钻天杨林地地(1075.00±27.40t/hm2)>青杨林地(800.13±82.73t/hm2)>北京杨林地(791.35±37.30t/hm2)>小叶杨林地(788.54±111.28t/hm2)。4种杨树人工林的水源涵养能力降序为:钻天杨林(1132.96t/hm2)>青杨林(994.93t/hm2)>北京杨林(892.23t/hm2)>小叶杨林(833.45t/hm2),其中,土壤层的贡献率高达84.87%。(4)坝上张北典型杨树人工林地土壤偏碱性(pH>7.5)。所有目标林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TK>TN>TP;有效钾>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表现为钻天杨林地(33.87±5.84g/kg)>青杨林地(17.11±2.94g/kg)>北京杨林地(11.55±0.85g/kg)>小叶杨林地(10.21±1.07g/kg)。(5)4种典型杨树人工林林地草本层生物多样性较低,4种典型杨树人工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出现在钻天杨林地(0.74±0.02),最小值出现在北京杨林地(0.65±0.02)。Patrick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钻天杨林地(45.50±2.70),最小值出现在北京杨林地(35.50±4.97)。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小叶杨林地(0.42±0.01),最小值出现在北京杨林地(0.35土0.01)。(6)选择林分特征23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杨树人工林林分特征综合评价,其中,钻天杨林分综合特征指数排名最高,小叶杨林分综合特征指数排名最低。根据林分特征综合评价得分情况,把4种典型杨树林林分状况分为4个退化等级,即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等。(7)根据生态特征综合评价结果,针对4种退化等级的典型杨树人工林分别设计了 4种恢复和重建模式模型。恢复模式为;杨树+樟子松、杨树+柠条、杨树+山杏、杨树+榆树;重建模式为樟子松、樟子松+柠条、榆树+柠条、榆树+山杏。
翟金玲,张鹏,姚圣忠[4](2015)在《坝上地区落叶松死亡原因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坝上地区落叶松枯死的时间、地点、面积、死亡率、根系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1980年以来的气象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查清了落叶松大面积死亡现象是由极端气候和苗木窝根引起的,而病虫害的发生则加快了落叶松的死亡速度。
侯淑艳[5](2013)在《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北京市“十五”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对各区县人工林地块进行随机抽样与典型样地调查,以森林生态学、统计分析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可获取的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进行评价,并提出低效人工林的概念。通过正态等距划分法确定指标评判标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低效的等级隶属度。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分为四个等级,并分别对四个等级进行分类,旨在为北京市森林经营发展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优势树种间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相同林分类型由于受人为干扰、立地条件等因素影响,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差异也较明显。直径分布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近似正态分布、近似反“J”形分布、多峰或单峰山状分布,树高分布以近似的正态分布、单峰或多峰曲线分布为主。所有样地,除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外,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较低。多样性指数方面,乔木层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大,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变化幅度中,乔木层变化较大。(2)构建了由一个目标层指标,四个准则层指标和14个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确定分布根据相关标准判定四等分并赋予分值及采用正态等距分析法进行四等分,最后依据指标标准将北京市低效人工林分为四个等级。(3)低效人工林等级评价指标层各指标权重的总排序为:Ap=(0.09560.04780.01130.02910.04120.02770.02160.01250.13930.27850.13360.03150.07180.0586)(4)低效人工林样地中三级低效林最多,占样地总和的40.7%;其次分别是二级低效林、四级低效林和一级低效林,分别样地总和的29.6%、18.5%和11.1%。(5)对低效人工林进行了评价,并对北京市低效人工林等级评价进行了分类,结果如下:一级低效林:郁闭度为0.8-0.9之间,林分密度过密,土层厚度>50cm,林分结构差,林分过密而导致林内宿存枯枝、濒、枯死木较多;林下物种单一,人为干扰为轻度。对于此类林分应对宿存枯枝进行卫生伐,以避免火灾,还宜对过密,已死或者濒死的林分进行伐除,适当进行疏伐,以保证合理密度。二级低效林:郁闭度为0.4-0.5,林分密度稀疏,土层厚度在40-50cm之间,该样地属于没有适地适树而造成的发育差、林分生产力低下的人工林。对于该低效林应采取带状或块状伐除改造法,补植与该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三级低效林:平均郁闭度为0.4,林分密度较稀疏,土层厚度在20-40cm之间,林分结构较差,林内病腐情况严较重,林下物种多样性较单一,受到中度人为干扰。该低效林适合间伐补植和林下造林改造法。同时进行封禁管理,严禁人为负向干扰。四级低效林:郁闭度≤0.3,林分密度稀疏,土层厚度<20cm,林分结构差,林内病腐情况严重,林相败破,林分退化严重,林下物种多样性单一,受到重度人为干扰。该类低效人工林适合带状间伐补植改造。对于其土层较薄的问题,适宜在补植中采用客土补植法,并加以抚育,同时进行封禁管理,严禁人为负向干扰。
马炜[6](2013)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文中指出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碳循环最重要的碳库。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对于人工林而言,掌握其生态系统碳累积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评价并预测林分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能为林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多年积累的样地调查、标准木解析、生物量实测数据和含碳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体系(FIM)下圆形整群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测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同时,在充分解析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及其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嵌入长白落叶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值,调校相关调整系数,模拟了人工经营措施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并有效地预估了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密度。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密度的计算。根据野外调查和实测数据,基于相对生长法建立高预估精度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植被生物量的估算,基于残体蓄积通过体积密度和腐烂率转化计算残体生物量,得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为202.843t.hm-2,包括植被活生物量156.704t·hm-2和残体死生物量46.139t·hm-2,其中乔木生物量136.225t·hm-2,所占比例达67.16%,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测定生物量不同器官组分的含碳率值,得到长白落叶松群落的平均含碳率为45.8%,其中乔木(47.6%)、枯立木(44.6%)、林下植被(44.1%)、木质残体(41.2%)和凋落物(37.4%)。测定得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9.538g·kg-1。最终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空间分布序列是:土壤(91.847tC·hm-2)>植被(74.451tC·hm-2)>残体(19.029tC·hm-2),平均为185.327tC·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均净固碳量为5.021tC·hm-2·yr-1,乔木的年均净固碳量为3.479tC·hm-2·yr-1。(2) FFE-FVS系统基本参数、生长与收获模型和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确定。本研究生成了研究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林分数据和样木数据三个主要文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和合理经营密度表,为FFE-FVS系统的运行提供地位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和树冠竞争因子等参数。构建了包括“胸径-树高”模型,树皮因子模型,胸径、树高和树冠生长模型,林分死亡率模型以及材积模型7个模型在内的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在FFE-FVS系统中,确定可基于树干、干材、树枝、树冠和树根等器官组分生物量方程的乔木生物量估算方法,林下植被生物量以林龄来估算,由林分死亡率模型模拟产生的枯立木的生物量依据材积并通过腐烂率和体积密度转化得到,活立木树冠凋落、枯立木破损倒落和剩余物堆积物是粗细木质物等残体生物量来源,凋落物中L层生物量为每年所有植被凋落叶的总和,而凋落物D层生物量则为各种残体及凋落物L层经分解损失的部分。最终,将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与生物量估算方法嵌入FFE-FVS系统,经不断试运行和调试,实现了FFE-FVS系统的本土化。(3)应用本土化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以及预估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基于汉化的SUPPOSE窗口操作界面,以现实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为例,检验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的结果,通过生长量调整系数来调整胸径和树高与实测值存在的差异,保证较好的模拟精度。根据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实际经营管理,利用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研究认为30%强度、间隔期为10年的下层疏伐是最适合当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措施。模拟得到的生物量预估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最终,计算得到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土壤(46.61%)>植被(42.62%)>残体(10.77%)的空间分布序列也与实测结果相近,模拟效果良好。本研究实现了FFE-FVS系统在人工经营措施干扰下的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模拟和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连续性动态预估。本研究依据国内首次引进的美国FIM圆形整群样地技术,提出细致可行的野外调查方法和规范的基础数据处理过程,保证了碳密度预估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构建的针对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的FFE-FVS系统在模拟林分生长时运行顺畅,输出的报表内容丰富、直观,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并能指导人工林的生产经营,并预估生物量和碳密度。本研究扩充了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密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其它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现状和动态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以期为逐步为完善我国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王彦梅,王朋,于立忠[7](2010)在《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30年生和45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及红松(Pinus koaiensis)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分析森林类型转化对该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转化为红松人工林30 a后,土壤表层有机碳、热水浸提有机碳质量分数显着降低(p<0.05),45年生人工林土壤表层有机碳质量分数逐渐恢复,且水溶性有机碳显着升高(p<0.05);天然次生林转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30 a后,土壤表层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显着降低(p<0.05),45年生人工林土壤表层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逐渐恢复,但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与30年生林分相比显着降低(p<0.05)。经相关分析,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与土壤N质量分数,土壤微生物熵与土壤碳氮比间极显着相关(p<0.01)。土壤N质量分数下降是该地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玉新[8](2010)在《沙棘人工林衰败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和经济林树种。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的沙棘人工林出现了大面积衰败或死亡现象,给当地的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对其原因和机理仍无定论。本研究以陕西省永寿县渡马乡马莲滩流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8a、13a、18a)沙棘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根系活力、林分径阶结构、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天然更新情况等研究,期望从中揭示沙棘衰败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 8a生沙棘人工林为灌木状,树高、直径均最小。虽然郁闭度较大(88%左右),但透光性较好,林木长势好,林木径阶结构呈现“增长型”,林下植物种最丰富且最为集中,活根瘤虽然比例较高(85%左右),但根瘤个体最小(横径<0.95cm,纵径>0.60cm);13a生沙棘人工林长势最好,树高、直径居中,林分郁闭度适中(77%左右),林木径阶结构呈现“稳定型”,林下植物种较丰富且较集中,活根瘤个体较大(横径>1.40cm,纵径>0.85cm)且比例最高(93%左右);18a生沙棘人工林树高直径最大且林分郁闭度较大(86%左右),透光性最差,林木长势最差,林木径阶结构呈现“衰退型”,林下植物种较少,且较分散,活根瘤虽然个体最大(横径>1.80cm,纵径>1.15cm),但比例最低(63%左右)。2.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吸收根、萌蘖根都主要集中在表层。吸收根(0.5-2mm)生物量均是18a>13a>8a,分蘖根系的生物量均是13a>18a>8a。每一层的吸收根(0.5-2mm)表面积均是13a>18a>8a,分蘖根系的表面积均是18a>13a>8a。8a生沙棘人工林萌蘖根系较多,老根较少,根系趋向于分蘖,故根系生物量最小,但根系活力较18a生沙棘强,根系集中,林下萌生苗密度最大(1566株/hm2) ;13a生沙棘人工林萌蘖根系最多,老根较多,根系趋向于分蘖和增粗,根系生物量最大,根系活力最强,天然更新能力(833株/hm2)较强;18a生沙棘人工林萌蘖根系较少,老根较多,根系趋向于增粗,但由于部分粗根腐烂,故根系生物量次之,根系活力和天然更新能力出现衰退。3. 18a生沙棘人工林虫株率极显着高于8a、13a生,说明18a生沙棘人工林树体抵抗力衰退,病虫害感染率明显加剧。8a、13a、18a沙棘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差异性不显着。4.林龄对表层土中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性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不同林龄表层土中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有:胺/氨基化合物类1种、氨基酸类3种、醣类4种、羧酸类7种、双亲化合物类2种、聚合物3种。在利用单一碳源底物能力达到稳定的状态下,平均吸光度(AWCD)值13a>8a>18a,说明13a沙棘表层土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底物能力最强,微生物群落总数最高,8a沙棘表层土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底物能力较强,微生物群落总数居中,18a沙棘表层土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底物能力最弱,微生物群落总数最低,说明微生物的差异跟沙棘林衰败存在一定的关系。5.13a生沙棘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利用羧酸类化合物能力较强,8a、18a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利用醣类化合物能力较强,但在其他化合物利用能力上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说明不同林龄的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共同具有多数种类的微生物,单独具有少数特定功能的微生物。6.13a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多样性(数目,种类)最高,而8a、18a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多样性有差异但差异不大.说明8a、18a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群落特定功能菌群的数量不稳定,而13a生沙棘人工林表层土微生物群落特定功能菌群的数量较稳定,从侧面反映了沙棘林的生长状况(13a沙棘林生长状况最好)。总之,随林龄增大,特别是13a以后,林内植株间竞争加剧,导致沙棘人工林密度减少,根系活力降低,更新能力衰退,土壤微生物群落总数降低,林下植物多样性降低,径阶结构呈“衰退”趋势,虫害及根瘤腐烂程度加剧。综合以上结果,总结出导致衰败机理是上述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造成沙棘林出现衰败或死亡。对于已进入衰败期的沙棘林,应采取合理疏伐或平茬措施进行林分改造,改善林内温度及光照条件,促进萌生更新和复壮。
谷扬[9](2009)在《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成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衰退已严重危害现实林分的正常生长,继续发展下去将给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造成巨大损失,治理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已成为巩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的重要问题。通过设置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密度,不同衰退程度固定标准地5块,临时标准地35块,延续利用1980年设置固定标准地2块,每块标准地面积皆为(20m×25m)0.50 hm2,以及对天然樟子松林和章古台等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枯死情况及气候差异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章古台人工固沙林的土壤水分动态等研究发现:樟子松固沙林下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受降水、立地、蒸散及埋藏古土等因素影响,根栖层(25-50cm)土壤含水量低于流动沙地;在生长季(5-9月)内,5、6、9月为土壤失墒期,7、8月份为土壤蓄墒期,其中6月份土壤蓄水量最低等。目前,导致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枯死的因素很多:气候差异(主要是热量)、经营管理不当(纯林、林分过密)、土壤水分利用失衡、松树病虫害及松枯梢病等。因此,提高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稳定性,要根据人工固沙林生长状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采取留强去弱间伐、窄带状经营间伐、宽带状经营间伐措施进行林分结构调整可防止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早衰。根据林木分化强弱适时开展抚育间伐是促进林木生长的最有效手段。
刘向龙[10](2009)在《子午岭林区油松人工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子午岭林区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观测、抽样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近30年来有关油松生产经营的技术经验,并运用最小二乘法、数量化理论(Ⅰ)等数学方法,对该区域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经营培育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子午岭林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无霜期等主要气象因子均在油松生长允许的上、下限范围内;林区土壤呈弱碱性,pH值在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属于油松的完全适生区。2.油松林分中土壤N、P含量稍低于灌木林地和荒地,说明油松在中幼龄阶段,由于较高速的生长发育,导致植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量大于其凋落物的分化量,根系的分化和吸收作用使得土壤中有效的N、P成分逐渐减少。因此,在经营油松林时应适当施肥。3.油松在子午岭林区一年的生长周期,约从3月20日左右芽开始膨大起,至9月下旬一切生长活动陆续停止,年生长期约180天左右。特别是在胸径、材积生长的高峰期正值该地区7、8、9三个月的雨热同期,有利于油松的生长发育。4.油松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子午岭林区油松造林后从第8年开始高生长进入速生期,持续8年左右后高生长趋缓,第17年以后高生长逐年下降。胸径生长的高峰期较高生长稍晚2年,但生长量比较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从培育材型的角度考虑,第18年基本可成椽材;30年左右方可够檩材;若要培育大径级材,则还需10年左右的经营时间。油松单株的材积生长量在造林后第16年开始进入材积速生期,直至第30年,材积年生长量始终保持在0.005~0.007m3之间,且仍呈上升的趋势。5.林分生长与密度的关系油松进入中龄林阶段(25~30年)后,林分密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强。其中:胸径与密度的关系是在1200~1500株/hm2的密度区间内,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密度愈大胸径生长量愈小;密度与树高、材积的关系是保留密度应以1500株/hm2为佳,过密和过疏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密度与材积生长量的关系亦以1500株/hm2最佳,这种密度年均生长量可高达7.98m3/hm2。6.油松在25年以下时,经营密度最大不能超过1800株/hm2,当生长到25~30年时的林分最佳经营密度应为1500株/hm2,此时其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可保持最大值。同时,通过间伐可以提高树干形数,减少节疤的比重,减小侧枝的粗度,提高树干圆满度和出材等级,从而极大地提高林分质量。7.基本掌握了子午岭林区油松人工林微红梢斑螟、纵坑切梢小蠹、松大蚜、松针小卷蛾、松幽天牛、松六齿小蠹、油松球果小卷蛾、果梢斑螟和松落针病等9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开展综合防治试验,认为:1)坚持防早、防小的原则,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以“防”为主,以“治”为辅。2)清理林地和物理防治方法既不污染环境,又起到了打扫林地卫生的作用。因此应结合抚育间伐,每隔几年进行一次。且防治成本较低,应大力推广。3)化学防治措施虽能迅速控制病虫害蔓延,有效杀死害虫,但污染环境,同时还可能杀死害虫天敌,因此只可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应严格控制使用。4)在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油松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编制了“子午岭油松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一览表”,可供子午岭林区各林场及相似地区在培育油松林时参考。8.对森林实施数量化经营是现代林业科学经营管理的趋势,本项研究在此方面做了深入探索,编制了“子午岭林区油松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和“子午岭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为子午岭林区科学集约经营油松人工林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应在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同时还为今后数量化经营培育各类森林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道路。9.若将最佳经营密度模式推广到整个子午岭林区已成林的77076.8 hm2油松人工林中,按蓄积量增产40~68.5%计算,全林区可增加森林蓄积170.6~289.4万m3。按150元/m3的林价计算,新增部分可使子午岭森林增值25590~43410万元;除去生产成本,仅林价一项,净增值达14028.48~31848.48万元。
二、论我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导致出现枯死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导致出现枯死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条件 |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
2.4.2 中亚热带红壤 |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
3.3.1 林分特征 |
3.3.2 气候条件 |
3.3.3 土壤性质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
3.6 讨论 |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
3.6.3 不确定性分析 |
3.7 小结 |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
4.1 引言 |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
4.2.5 敏感性分析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
4.4 讨论 |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
4.4.4 滞后效应 |
4.4.5 创新与不足 |
4.5 小结 |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5.2.4 气候变量 |
5.2.5 数理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
5.5 小结 |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3-PG模型原理 |
6.2.3 模型参数 |
6.2.4 模拟精度评价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
6.4 讨论 |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2)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 |
1.1 以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
1.2 以不同林分类型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
1.3 以不同林分密度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
1.4 以不同海拔梯度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
2 改善土壤肥力的措施 |
2.1 人为进行干预,主要对土壤肥力下降的林地进行施肥灌溉 |
2.2 自然干预为主,人为干预为辅,科学经营管理土壤肥力衰退的林地,营造针阔混交林与轮作造林 |
2.2.1 营造针阔混交林是改善土壤肥力的良好举措 |
2.2.2 轮作造林可改善土壤肥力 |
3 结论 |
(3)坝上张北典型杨树人工林恢复重建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防护林结构和功能研究现状 |
1.4.1 防护林结构 |
1.4.2 防护林功能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2 张北县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技术途径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杨树人工林演替规律分析 |
3.1.2 杨树人工林退化因素分析 |
3.1.3 杨树人工林林分特征分析 |
3.1.4 杨树人工林林分特征综合评价 |
3.1.5 杨树人工林恢复重建技术研究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2.1 标准地调查 |
3.2.2 林分结构调查 |
3.2.3 林分生态功能调查 |
3.2.4 林分特征综合评价 |
3.2.5 恢复与重建模式技术研究 |
3.2.6 森林植被演替 |
3.2.7 数据处理 |
3.2.8 技术路线 |
4 杨树人工林演替规律、退化因素分析 |
4.1 杨树人工林演替规律 |
4.1.1 演替度 |
4.1.2 龄级分配 |
4.1.3 演替趋势 |
4.2 杨树人工林退化因素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人为因素 |
4.3 小结 |
5 杨树人工林结构与功能分析 |
5.1 杨树人工林结构分析 |
5.1.1 树种组成结构 |
5.1.2 径阶分布规律 |
5.1.3 树高分布规律 |
5.1.4 角尺度分析 |
5.1.5 大小分化程度分析 |
5.2 杨树人工林生态功能分析 |
5.2.1 防风固沙功能分析 |
5.2.2 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
5.2.3 土壤肥力分析 |
5.2.4 生物多样性 |
5.3 小结 |
6 林分特征综合评价 |
6.1 评价指标建立 |
6.2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6.3 主成分提取 |
6.4 确定主成分数量 |
6.5 主成分表达式 |
6.6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 |
6.7 评价结果 |
6.8 小结 |
7 杨树人工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模式 |
7.1 恢复模式 |
7.2 恢复模式模型设计 |
7.3 重建模式 |
7.4 重建模式模型设计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4)坝上地区落叶松死亡原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落叶松大量枯死的主要原因分析 |
1.1 干旱造成落叶松枯死 |
1.2 栽植方式不当导致落叶松枯死 |
1.3 病虫害的发生加快了落叶松死亡的速度 |
2 防治建议 |
(5)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1 人工林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中国人工林的发展 |
1.1.2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
1.1.3 人工林林下植被研究 |
1.2 低效林研究进展 |
1.2.1 低效林概念研究 |
1.2.2 低效林的类型划分 |
1.2.3 低效林成因研究 |
1.2.4 低效林改造研究 |
1.3 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
1.3.1 概念研究 |
1.3.2 直径分布研究 |
1.3.3 树高分布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型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水文 |
2.1.5 植被 |
2.2 北京山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北京市人工林概况 |
2.3.1 北京市森林发展历史 |
2.3.2 北京市人工林的发展及组成 |
2.4 各研究地点概况 |
2.4.1 西山林场 |
2.4.2 延庆县 |
2.4.3 房山区 |
2.4.4 密云县 |
2.4.5 怀柔区 |
2.4.6 门头沟区 |
2.4.7 昌平区 |
2.4.8 平谷区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研究目标 |
3.1.2 主要研究内容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调查 |
3.2.2 人工林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
3.2.3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2.4 人工林评价 |
4 低效人工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4.1 低效人工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4.1.1 低效人工油松林树种组成结构 |
4.1.2 低效人工油松林直径分布 |
4.1.3 低效人工油松林树高分布 |
4.2 低效人工侧柏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4.2.1 低效人工侧柏林树种组成结构 |
4.2.2 低效人工侧柏林直径分布 |
4.2.3 低效人工侧柏林树高分布 |
4.3 低效人工刺槐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4.3.1 低效人工刺槐林树种组成结构 |
4.3.2 低效人工刺槐林直径分布 |
4.3.3 低效人工刺槐林树高分布 |
4.4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4.4.1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树种组成结构 |
4.4.2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直径分布 |
4.4.3 低效人工栓皮栎林树高分布 |
4.5 低效人工杨树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4.5.1 低效人工杨树林树种组成结构 |
4.5.2 低效人工杨树林直径分布 |
4.5.3 低效人工杨树林树高分布 |
4.6 低效人工林密度对蓄积量的影响分析 |
4.7 小结 |
5 低效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
5.1 优势树种多样性分析 |
5.1.1 油松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5.1.2 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5.1.3 刺槐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5.1.4 栓皮栎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5.1.5 杨树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5.2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分析 |
5.2.1 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
5.2.2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 |
5.2.3 物种均匀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
5.3 小结 |
6 低效人工林评价体系及其判定标准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 |
6.1.2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评价指标解释 |
6.2.1 林分多样性 |
6.2.2 林分结构 |
6.2.3 林分稳定性 |
6.2.4 立地条件 |
6.3 评价指标标准 |
6.3.1 定性指标标准 |
6.3.2 定量指标标准 |
6.4 低效人工林的概念 |
6.5 小结 |
7 低效人工林评价 |
7.1 指标权重计算 |
7.1.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7.1.2 构造判断矩阵 |
7.1.3 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及一次性检验 |
7.1.4 各指标权重值计算 |
7.2 确定单项指标隶属度 |
7.2.1 隶属度确定的指标类型划分 |
7.2.2 隶属函数的确定 |
7.2.3 样地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
7.3 综合隶属度叛别 |
7.4 低效人工林样地等级评价结果 |
7.5 不同树种低效人工林评价 |
7.5.1 油松低效人工林评价 |
7.5.2 侧柏低效人工林评价 |
7.5.3 刺槐低效人工林评价 |
7.5.4 栓皮栎低效人工林评价 |
7.5.5 杨树低效人工林评价 |
7.6 低效人工林等级评价分类 |
7.7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森林碳储量研究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国际研究概况 |
1.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地实测法 |
1.2.2 二氧化碳平衡法 |
1.2.3 微气象场法 |
1.2.4 生理生态模型法 |
1.2.5 遥感信息模型法 |
1.3 研究的不足 |
1.4 展望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森林资源经营理论 |
2.2 FIM清查体系 |
2.2.1 美国森林清查体系发展 |
2.2.2 美国森林资源清查抽样设计 |
2.2.3 森林资源清查调查与数据应用 |
2.3 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 |
2.3.1 FVS起源与发展 |
2.3.2 FVS系统结构 |
2.3.3 FVS系统运行 |
2.4 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FVS |
2.4.1 FFE-FVS简介 |
2.4.2 FFE-FVS模型 |
2.4.3 FFE关键字系统 |
2.4.4 FFE-FVS模型运行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地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及土壤分布 |
3.1.3 气候及水文条件 |
3.1.4 植被概况 |
3.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概况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第四章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4.2.1 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 |
4.2.2 FFE-FVS系统应用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标准地选取与设置 |
4.3.2 标准地调查 |
4.3.3 生物量调查与计算 |
4.3.4 室内测定及理化分析 |
4.3.5 碳密度计算 |
4.3.6 FFE-FVS系统应用 |
4.4 总体技术路线 |
第五章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
5.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 |
5.1.1 乔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算结果 |
5.1.2 乔木各器官含碳率 |
5.1.3 乔木碳密度 |
5.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层碳密度 |
5.2.1 林下植被生物量模型及估算结果 |
5.2.2 林下植被含碳率 |
5.2.3 林下植被碳密度 |
5.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倒落残体层碳密度 |
5.3.1 倒落残体生物量估算结果 |
5.3.2 倒落残体含碳率 |
5.3.3 倒落残体碳密度 |
5.4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 |
5.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5.4.2 土壤碳密度 |
5.5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
5.5.1 生态系统生物量 |
5.5.2 生态系统平均含碳率 |
5.5.3 生态系统碳密度 |
5.5.4 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FFE-FVS系统模型构建及模拟参数设定 |
6.1 基础数表编制 |
6.1.1 长白落叶松地位指数表 |
6.1.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 |
6.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6.2.1 胸径-树高模型 |
6.2.2 树皮因子模型 |
6.2.3 胸径生长模型 |
6.2.4 树高生长模型 |
6.2.5 树冠生长模型 |
6.2.6 林分死亡率模型 |
6.2.7 林分更新模型 |
6.2.8 材积模型 |
6.3 FFE-FVS基础数据 |
6.3.1 基础数据文件 |
6.3.2 可控变量 |
6.4 FFE-FVS预估生物量与碳密度 |
6.4.1 生物量估算方法及输出 |
6.4.2 碳密度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FFE-FVS系统运行、检验及模拟效果评价 |
7.1 FFE-FVS系统模拟运行 |
7.1.1 模拟准备 |
7.1.2 选择经营措施 |
7.1.3 选择输出结果 |
7.1.4 运行及结果输出 |
7.2 FFE-FVS系统检验及调整 |
7.2.1 FFE-FVS系统模拟结果检验 |
7.2.2 FFE-FVS系统调整 |
7.3 FFE-FVS系统应用及效果评价 |
7.3.1 FFE-FVS系统执行经营管理措施 |
7.3.2 FFE-FVS系统预估生物量 |
7.3.3 FFE-FVS系统预估碳密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有机碳及全氮、全磷的影响 |
2.2 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2.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8)沙棘人工林衰败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沙棘死亡定义 |
1.3 沙棘衰败相关因子 |
1.3.1 单因子导致沙棘衰败 |
1.3.2 综合因子导致沙棘衰败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 |
3.1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林分结构 |
3.2 不同林龄沙棘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
3.2.1 林下植物种组成 |
3.2.2 物种重要值比较分析 |
3.2.3 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
3.3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根系结瘤状况 |
3.4 不同林龄沙棘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3.5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根系活力分析 |
3.6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林分根系生物量及表面积分析 |
3.7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分析 |
3.8 不同林龄沙棘人工林虫株率分析 |
3.9 林下天然更新 |
3.10 讨论 |
第四章 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4.1 不同林龄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动力学特征 |
4.2 不同林龄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利用不同种类碳源的动力学特征 |
4.3 不同林龄沙棘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4.4 不同林龄沙棘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4.5 结论 |
4.6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成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准地设置与观测 |
2.2.2 区域樟子松衰退枯死情况调查 |
2.2.3 土壤水分定位观测 |
2.2.4 病虫害调查 |
2.2.5 抚育间伐试验 |
2.2.6 土样的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7 病虫害调查 |
2.2.8 根系分布及生物量调查 |
2.2.9 感病等级划分、感病指数的求算 |
3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成因研究 |
3.1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特征 |
3.1.1 衰退的林相特征 |
3.1.2 林木生长发育特征 |
3.1.3 群落结构特征 |
3.1.4 针叶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 |
3.1.5 根系的分布及衰退特征 |
3.1.6 衰退枯死范围与程度 |
3.2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林木分化研究 |
3.3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
3.3.1 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 |
3.3.2 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 |
3.4 气候差异性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 |
3.5 林分经营密度对樟子松固沙林衰退的影响 |
3.6 病虫防治时效性对樟子松衰退枯死的影响 |
4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有效防治措施研究 |
4.1 卫生伐对樟子松固沙林衰退的防治效果 |
4.2 以水量平衡为核心调整樟子松林分结构(密度) |
4.2.1 水分补给对樟子松固沙林衰退的防治实验效果 |
4.2.2 以水量平衡为核心确定樟子松合理经营密度 |
4.3 施肥对樟子松固沙林衰退防治实验效果 |
4.4 经营疏伐对樟子松固沙林衰退防治实验效果 |
4.4.1 留优去弱间伐 |
4.4.2 宽带状经营间伐 |
4.4.3 窄带状经营间伐 |
4.5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结构调整与改造技术 |
4.5.1 栽阔促针,纯林改混交林 |
4.5.2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改造的技术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子午岭林区油松人工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森林与人类 |
1.1 森林的演化史 |
1.2 森林与人类社会 |
2 林业的形成和发展 |
2.1 古代森林原始利用阶段 |
2.2 木材过度利用阶段 |
3 子午岭林业发展状况 |
3.1 森林演替 |
3.2 人工林建设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生态环境问题与林业建设对策 |
1.1 生态环境问题 |
1.2 环境问题的林业解决方案 |
2 国外人工林研究现状 |
2.1 可持续林业与“近自然经营” |
2.2 人工林的培育研究动态 |
3 我国人工林研究现状 |
3.1 “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 |
3.2 人工林培育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条件 |
1.2 森林资源状况 |
1.3 社会经济状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及情况说明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1 林区气候及油松物候期 |
1.1 林区气象因子观测结果 |
1.2 油松的物候期 |
2 土壤养分 |
3 油松人工林生长发育规律 |
3.1 树高生长规律 |
3.2 胸径生长规律 |
3.3 材积生长规律 |
4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 |
4.1 密度与胸径生长的关系 |
4.2 密度与树高生长的关系 |
4.3 密度与林分蓄积的关系 |
4.4 密度与材积生长量的关系 |
4.5 密度与材质的关系 |
5 油松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
5.1 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
5.2 防治试验 |
6 油松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的编制 |
6.1 资料整理 |
6.2 数量化理论(1)模型的建立 |
6.3 检验与评价 |
6.4 数量化立地质量表的应用 |
7 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应用概述 |
7.1 资料来源及整理 |
7.2 编制过程 |
7.3 精度检验 |
7.4 应用范围 |
8 效益分析与评价 |
8.1 直接效益 |
8.2 间接效益 |
8.3 社会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关于油松的适生性 |
1.2 油松的生长发育规律 |
1.3 油松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
1.4 关于人工林的数量化经营 |
1.5 效益分析 |
2 关于今后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四、论我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导致出现枯死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J]. 吴振廷,黄卫丽,莎仁图雅,王春颖,鲁敏,武永智,刘雪锋,杨沫.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01)
- [3]坝上张北典型杨树人工林恢复重建技术基础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4]坝上地区落叶松死亡原因调查分析[J]. 翟金玲,张鹏,姚圣忠. 河北林业科技, 2015(06)
- [5]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 侯淑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6]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D]. 马炜.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王彦梅,王朋,于立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12)
- [8]沙棘人工林衰败机理的研究[D]. 李玉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9]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衰退成因及有效防治措施研究[D]. 谷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9(03)
- [10]子午岭林区油松人工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D]. 刘向龙. 兰州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