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LL RIGHT翻译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渟[1](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张开镜[2](2021)在《关联翻译理论下《日暮旅店》(前八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以英文恐怖小说“The Sun Down Motel”(《日暮旅店》)的前八章作为原文,报告了英汉翻译实践的过程和反思。该故事是具有恐怖色彩的小说,故事讲述年轻女孩薇薇安的神秘失踪以及她的侄女卡莉尝试寻找她的下落。相关原文研究表明,恐怖小说通常运用通过大量的描写性文字营造诡异、悬疑、恐怖的气氛。《日暮旅店》作为典型的悬疑和恐怖小说,其中具有大量的描写性语言,这类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恐怖小说的独特氛围,同时也更容易被小说的情节所带动。根据其交际方式,分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三个层面,将三类描写性语言翻译成中文,同时塑造人物性格、铺展故事剧情、令中文读者同样感受到原文的恐怖氛围,是翻译的难点,也是本翻译报告的切入点。根据上述类型和特点,本翻译报告采用的理论是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理论认为,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不可能在形式上完全一致,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可以寻找语言中的交际线索。适当处理这些线索,译者能够更准确地传递原作者的意图,减少译语读者的阅读障碍。本翻译实践从从原文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中,寻找出交际线索,并通过适当的翻译手法,来处理这些描写,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铺展故事剧情,烘托恐怖氛围。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原文中的交际线索得以充分发掘,实现了原文和译文在交际线索上的互通,进而令译文读者具有与原文读者相类似的感受。从文中主角的言语描写里,译者尝试增加角色的人物性格,强化其于危险之中的神情和语言;角色的心理描写中,译者尝试使译语读者感受到了原文角色在各种情况下的心理活动,推动了故事的剧情;而在环境描写里,同样强化了原文描写的诡异环境,令译语读者体会到紧张刺激的氛围。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译文更好地传递了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也降低了读者的处理努力。
秦逍笛[3](2020)在《从儿童文学三要素的角度看苏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翻译》文中指出《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是西方最着名的魔幻文学小说之一。由于书中的主要内容以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生活和冒险经历为主,因此广受青少年小读者的喜爱。随着《哈利·波特》丛书的风靡全球,其翻译作品也不断增加。从学术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些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对比和分析。本文以苏农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数据列表法,重新总结出儿童文学的三个要素,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材料。文章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简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关于儿童文学三要素的介绍,并将这三个要素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介绍了作者和译者的生平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梗概。第四、五、六部分结合书中的例子,分别从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充满童趣和激发儿童想象力这三个角度详细地对苏农版本的译作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农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的效果,并辩证地分析了其优点与不足之处。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补充。儿童文学的翻译是当代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进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译者们的重要工作。儿童文学的翻译可以让我国儿童从小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品质,增强想象力,开阔视野。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将外国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教育出有希望的下一代,需要我们译界学者的共同努力。
余平[4](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王雅娴[5](2019)在《宋前诗歌中的桑意象英译研究》文中认为桑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习见的意象,亦为中国古典诗歌译者所观照,但笔者发现不少译者对桑意象存在误解,译作中不乏误译桑意象的现象。桑意象富于历史文化意蕴,深刻影响了诗歌的气韵风貌;桑意象在译诗中如何呈现,对于传达诗歌内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故应引起译者的重视。鉴于此,本文探究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桑意象的英译现状,分析不同译者翻译桑意象的策略及其得失,旨在还原中国古典诗歌中桑意象的本貌,为日后译者翻译与桑意象有关的诗歌提供参考。笔者依据李学勤主编的《毛诗正义》、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彭定求编纂的《全唐诗》,梳理了宋代以前与桑有关的诗歌,通过统计得出描写桑本身的诗篇共155首,桑与其他意象组合的诗篇共418首,可见桑意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历代诗歌着意表现的内容,其中桑与田园农事、乡土乡情、男女情思、光阴流转及世事变迁等内涵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系统梳理了历代中外译者含有桑意象的译诗后,本文选取了理雅各(James Legge)、庞德(Ezra Pound)、韦利(Arthur Waley)、路易·艾黎(Rewi Alley)、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杨宪益、戴乃迭、许渊冲、汪榕培等人的典型译例,通过细微的文本分析探究上述译者在农事诗、婚恋诗与政治讽喻诗中采取的桑意象英译策略,以及桑意象在译诗中的改易、消解与缺失等情况,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陈邕[6](2019)在《《翻译、意识形态与性别》第四、五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材料选自卡门·卡穆斯·卡穆斯等学者编写的《翻译、意识形态与性别》的第四章与第五章。本书于2017年出版,全书共7万多英文单词,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约为1.5万英文单词。本书属学术性研究着作,探讨翻译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发展,同时还涉及翻译与性别关系的研究。笔者在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完成翻译实践,原文属于翻译专业领域学术着作,逻辑严谨,语言学术化。原文涉及许多专业术语及西班牙人名;存在大量学术型引文;且原文长句较多,句式结构复杂。笔者根据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如在翻译专业术语时,查找字典和相关文献,使其译文尽量精准;在翻译西班牙人名时,进行大量网络搜索,使人名的翻译尽量准确;在翻译学术型引文时,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翻译,尽量达到平实易懂,避免翻译腔;对于原文中的长难句,笔者将其拆分为多个短句,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真实传达原文文本内容,在内涵、价值体系上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该报告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信息传播,通过翻译实践总结学术型文本的翻译策略,将所学的文本类型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中,为此类文本的翻译建言献策。
薛凤姣[7](2018)在《场域—惯习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李译《喧哗与骚动》副文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喧哗与骚动》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品。作为一部意识流经典小说,《喧哗与骚动》被公认为是最难阐释的作品之一。李文俊先生是我国着名的翻译家和福学专家,他翻译的《喧哗与骚动》一直被中国读者视为经典。本文旨在从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场域-惯习视角出发,通过对《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本的副文本进行细读,从而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当中的表现。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即引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李文俊对《喧哗与骚动》副文本进行翻译和阐释时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以及结论。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和重要性,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章框架。文献综述部分对《喧哗与骚动》及其作者威廉·福克纳进行了介绍,对《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本的以往研究情况进行了讨论,也对场域-惯习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理论框架包括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场域和惯习各自的定义、特点,翻译场域和译者惯习的形成,场域和惯习的关系,以及对译者主体性的介绍。分析部分介绍了在场域和惯习影响下李文俊译者主体性的形成,以及译者主体性在当代中国文学场域下李译《喧哗与骚动》副文本中的体现。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包括研究发现、局限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研究表明,场域与惯习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关系。译者在特定的场域下会形成特定的惯习,特定的惯习创造特定的场域。译者主体性形成于具体的场域和惯习中,通过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得以体现。译者李文俊在当代中国文学场域下对《喧哗与骚动》进行翻译时,采取了加译者序、脚注、直译,以及撰写相关文学评论等副文本形式,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促进了译作的传播。
刘小莹[8](2016)在《广西大学商学院—清迈大学经济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研讨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笔者有幸于2015年7月1日在广西大学商学院为广西大学商学院与清迈大学经济学院就国际交流项目合作提供英汉双向交替传译服务。本报告是此次交替传译工作的分析总结,包括任务描述、译前准备、案例分析、译后评估与总结。首先,本报告将介绍会议背景,概述口译过程并指出报告目的。第二章全面描述此次口译实践的译前准备过程,包括主题知识准备、与会人员信息准备、行前准备和现场准备。第三章则选取具体案例予以分析,先提出笔者在口译过程当中遇到的三个主要口译难点,即专业术语、长难句和以I mean为代表的话语标记语,又参考吉尔的“理解公式”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原则解析这些难点,并就一些现场危机提出应对策略。最后,笔者对整场口译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1、译前准备是口译成功的基石。2、译员应加强双语表达能力。3、译员应娴熟运用口译技能。4、译员应注重运用相关理论反观口译实践。5、译员应具备职业道德。本报告旨在通过反思和总结口译实践达到专业水平提高的目的,也希望能够为其他口译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周静[9](2016)在《从关联理论看《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策略》文中提出《呼兰河传》是着名作家萧红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向读者呈现了中国东北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状况。因此,这本书中存在很多文化缺省现象。这部小说只有一个英译本,译者为着名翻译家葛浩文。葛浩文至今已将很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译成英文,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呼兰河传》英译本中,尽管葛浩文未能传达原文中全部文化差异,但是整体来说,原文中的文化缺省都得到了合适的处理,目标读者可以理解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本文用关联理论对《呼兰河传》中的文化缺省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她利用关联理论解释了文化缺省现象以及译者的在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补偿策略。在本文中,作者采取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作品《呼兰河传》中文化缺省的典型例子,并按照奈达关于文化的分类把这些例子进行了相应的分类,然后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作者展示并分析了葛浩文采取的翻译补偿策略。经过分析,本文指出由于原文作者与译文目标读者之间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译文目标读者无法获得和原文目标读者一样的艺术和文学享受。因此,根据关联理论,对于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译者的任务是根据上下文选择必要的翻译补偿策略,以获得最佳关联。此外,译者需要对译文做一些调整以明示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这样,原文作者运用文化缺省的艺术目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本文作者试图探索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翻译的解释力,她选取了《呼兰河传》中的文化缺省翻译案例,并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归纳了葛浩文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缺省现象采取的补偿措施。希望本文对萧红作品外译的研究,以及涉及大量文化缺省现象的其他文学作品外译的研究有所帮助。
岳岚[10](2015)在《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以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主的西方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学习汉语,编写了类型多样、卷帙浩繁的汉语教材。本文以这些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占有较为完备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史学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总结他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与特征,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第一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概况。在这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00-1840年,初步探索期。教材数量少,编写水平有限,主要在翻译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语法教材以印欧语法为框架,对汉语特征认识存在不足,学习者以传教士为主。第二阶段,1841-1860年,快速发展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方言教材增加。除了传教士之外,商人、外交人员等学习者大量出现,相应地也出现了为不同学习者准备的教材。第三阶段,1861-1890年,日渐成熟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进一步打开,方言教材进一步增多,北京官话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书面语教材应需而生。西方人有意识地采用安、奥林多夫教学法等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都走向成熟。第四阶段,1891-1911年,全面繁荣期。中西交流空前活跃,汉语教材类型更丰富,教材编写数量更多,结构体例更加成熟,各个语言要素结合更加自然,语法教材退出舞台。第二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西方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罗马注音的方式辅助汉语语音学习,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采用英语语音进行标记,创制了多个拼音系统,但是无论哪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示汉语语音,真正的汉语语音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声调和送气音在西方语言中并不存在,也形成了西方人语音学习的难点,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声调和送气音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第三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法教学。西方人一方面在印欧语法的框架下进行汉语语法的分析,对汉语进行八大词类的划分:同时努力寻找和西方语法对应的汉语语法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关注汉语的特性,对汉语语法中的独特特征进行追寻,对中西语言共性中的个性语法现象也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西方人偏重教学语法,多采用翻译法、例证法、功能概念法和比较对照等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提倡多观察,还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给予特别关注。第四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形成西方人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汉字教学中,他们注重汉字部首及部件的学习,强调书写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练习方法。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西方人同样对汉语,特别是方言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写了双语对照词汇书和字典:语法教材侧重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汉语词语进行分析:其他教材中词汇教学逐渐成为重要板块。另外,西方人注重具有汉语特色的四字词语、谚语、俗语等的学习。本文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进行了四个时期的纵向梳理,并从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方面进行横向考察,使得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晚清时期的汉语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编写体例日趋成熟,多采用中外合作的编写模式,并能结合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对汉语各要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值得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借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中西语言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还保存了鲜活的近代汉语语料,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二、ALL RIGHT翻译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LL RIGHT翻译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关联翻译理论下《日暮旅店》(前八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Task Description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Process Description |
Chapter 2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 Main Content of The Sun Down Motel |
2.2 Features of The Sun Down Motel |
2.2.1 Verbal Description |
2.2.2 Mental Description |
2.2.3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n Overview of Relevance Theory |
3.2 Relevance Theory of Translation |
3.3 Ap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of Translation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of the Verbal Description |
4.1.1 Application of Explicitation |
4.1.2 Amplification of Modal Adverb |
4.1.3 Amplification of Images of Horror |
4.2 Translation of the Mental Description |
4.2.1 Applic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
4.2.2 Amplification of Adjectives |
4.2.3 Application of Colloquial Expressions |
4.2.4 Application of Repeated Statement |
4.3 Transl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
4.3.1 Paraphrasing the Cultural Loaded Words |
4.3.2 Amplification of Images |
4.3.3 Amplification of Onomatopoeia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Discussions for Further Study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Source Text |
Target Text |
(3)从儿童文学三要素的角度看苏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1)Literature Review |
2)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Chapter1 The Feat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
1.1 Description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s |
1.2 Application of Childlike Language |
1.3 Expression of Imagination |
Chapter2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the Writer and the Translators |
2.1 Introduction of J.K.Rowling |
2.1.1 Life of J.K.Rowling |
2.1.2 Inspiration of J.K.Rowling |
2.2 Synopsis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2.3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ors |
Chapter3 Description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s in the Translation |
3.1 Clear Posi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3.1.1 The Position of Justice |
3.1.2 The Position of Evil |
3.2 Distinctive Personalities in the Translation |
3.2.1 Mr.Dursley Family |
3.2.2 Dumbledore |
3.2.3 Hagrid |
Chapter4 Application of Childlike Language in the Translation |
4.1 Childlike words |
4.1.1 Reduplicated Words |
4.1.2 Chinese Idioms |
4.2 Childlike Sentences |
4.2.1 Shorter Sentences |
4.2.2 Rhythm in Sentences |
Chapter5 Expression of Imagin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5.1 Translation of Magical Proper Nouns |
5.1.1 Mysterious Objects |
5.1.2 Spells |
5.2 Translation of Magical Environment |
5.2.1 Diagon Alley |
5.2.2 Hogwarts Campus |
5.2.3 Fighting Scenes |
Chapter6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Acknowledgement |
(4)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
2.3.3 认知翻译学 |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
2.4.3 翻译实践研究 |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经典范畴理论 |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
3.3 原型范畴理论 |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
3.4 范畴化的层次 |
3.4.1 基本层次范畴 |
3.4.2 上位层次范畴 |
3.4.3 下位层次范畴 |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
4.1 引言 |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
4.2.1 翻译的界定 |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
4.3.1 范畴对等 |
4.3.2 范畴错位 |
4.3.3 范畴空缺 |
4.4 小结 |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
5.1 引言 |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2.1 词类范畴转换 |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
5.2.3 句法范畴转换 |
5.2.4 语义范畴转换 |
5.2.5 语用范畴转换 |
5.2.6 文体范畴转换 |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3.1 对等范畴转换 |
5.3.2 错位范畴转换 |
5.3.3 空缺范畴转换 |
5.4 小结 |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
6.1 引言 |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
6.2.1 具身认知 |
6.2.2 文化模型 |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
6.3.1 隐喻 |
6.3.2 转喻 |
6.3.3 象似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宋前诗歌中的桑意象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题内涵界定 |
第2章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桑意象 |
2.1 桑意象的形成与发展 |
2.2 桑意象承载的文化内涵 |
2.2.1 桑与田园农事 |
2.2.2 桑与乡土乡情 |
2.2.3 桑与男女情思 |
2.2.4 桑与光阴流转、世事变化 |
第3章 译诗中的桑意象 |
3.1 桑意象译法举隅 |
3.2 桑意象的消解、改易与缺失 |
3.2.1 采桑活动要素英译分析 |
3.2.1.1 采摘主体 |
3.2.1.2 采摘动作 |
3.2.1.3 采摘对象 |
3.2.2 桑意象农事内涵的传达 |
3.2.2.1 “农桑”译法分析 |
3.2.2.2 “桑”“蚕”在译诗中的呈现 |
3.2.3 婚恋诗中的桑意象 |
3.2.3.1 “桑中”译法分析 |
3.2.3.2 桑叶凋零与女子色衰之比 |
3.2.4 桑意象中抽象文化内涵的传递 |
3.2.4.1 “桑梓”译法分析 |
3.2.4.2 “桑榆”译法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与桑意象相关的汉诗英译辑录 |
(6)《翻译、意识形态与性别》第四、五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Ideology and Gender |
1.2 Purpose of the Projec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4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1.1Translation plan and tools |
2.1.2 Studies of parallel texts and other materials |
2.1.3 Team work |
2.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Lexical features |
2.2.2 Syntactic features |
2.2.3 Stylistic features |
2.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2.4 Proofreading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ext Typology Theory |
3.2 Application of Text Typology Theory to Academic Text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Analysis at Lexical Level |
4.1.1 Conversion |
4.1.2 Extension |
4.1.3 Amplification |
4.1.4 Semantic translation |
4.2 Analysis at Sentence Level |
4.2.1 Sequential translation |
4.2.2 Voice conversion |
4.2.3 Division |
4.3 Analysis at Discourse Level |
4.4 Analysis at Cultural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7)场域—惯习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李译《喧哗与骚动》副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William Faulkner and The Sound and the Fury |
2.1.1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novels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
2.1.2 William Faulkner and his modernism writing |
2.1.3 The Sound and the Fury: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ism .. |
2.2 Li?s translation of The Sound and the Fury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Li?s The Sound and the Fury translation version |
2.4 Application of field-habitus theor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2.4.1 Field-habitus theory appli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broad |
2.4.2 Field-habitus theory appli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t home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Pierre Bourdieu and his sociological theory |
3.2 Field applied in translation study |
3.2.1 Definition of field |
3.2.2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 |
3.2.3 Literature translation field |
3.3 Habitus applied in translator?s study |
3.3.1 Definition of habitus |
3.3.2 Characteristics of habitus |
3.3.3 Translator?s habitus |
3.4 Relationship between field and habitus |
3.5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LI?S SUBJECTIVITY IN THE PARATEXT FROM THE SOUND AND THE FURY |
4.1 Li?s translation habitus formed in his early years |
4.1.1 Li?s early life trajectory |
4.1.2 Influence of veteran translators |
4.1.3 Academic accumulation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
4.2 Li?s professional field constructed in New Period |
4.2.1 Translation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in New Period |
4.2.2 World Literature as patronag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ield |
4.3 Li?s subjectivity presented in his paratex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ield |
4.3.1 Subjectivity as a cornerston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
4.3.2 Preface as a guide of reading |
4.3.3 Footnote as a supplement of knowledge |
4.3.4 Literal translation as a conservation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
4.3.5 Li?s literary critics as an extension of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8)广西大学商学院—清迈大学经济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研讨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Chapter 2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
2.1 Thematic Knowledge |
2.2 Attendees' Information |
2.3 Pre-departure Preparation |
2.4 On-the-spot Preparation Chapter 3 Case Study |
3.1 Language Processing |
3.1.1 Terminology |
3.1.2 Long Sentence |
3.1.3 Discourse Marker "I mean" |
3.2 Crisis Management |
3.2.1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Speaker's Accent and Language Preference |
3.2.2 Mistranslation and Stage Fright Chapter 4 Post-interpreting Assessment |
4.1 Feedback from the Attendees |
4.2 Self-evaluation |
4.3 Gains and Losses Chapter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Transcriptions |
(9)从关联理论看《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
1.2 Methodolog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Hulanhe Zhuan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Tales of Hulan River |
2.1.1 Xiao Hong and Hulanhe Zhuan |
2.1.2 Howard Goldblatt and Tales of Hulan River |
2.2 Studies on the Relevance-theoretical Account of Translation |
2.3 Studies 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
2.4 Studies of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ce Theory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Relevance Theory and Cultural Default |
3.1 Relevance Theory as the Research Tool |
3.1.1 Relevance Theory |
3.1.1.1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
3.1.1.2 Context |
3.1.1.3 Two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Optimal Relevance |
3.1.2 Relevance Theore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 |
3.1.2.1 Translation as Dual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
3.1.2.2 Translation as Inter-lingual Interpretive Use |
3.1.2.3 Optimal Relevance |
3.2 Cultural Default in Tales of Hulan River |
3.2.1 Ecological Cultural Default |
3.2.2 Material Cultural Default |
3.2.3 Social Cultural Default |
3.2.4 Religious Cultural Default |
3.2.5 Linguistic Cultural Default |
3.3 Summary |
Chapter 4 Compensation Strategy for Cultural Default in Tales of Hulan River |
4.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4.2 Compensation within the Text |
4.3 Domestication |
4.4 Omission |
4.5 Transliteration |
4.6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时段及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
三. 选题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期(1800-1840年) |
一. 临时借用各种材料 |
二. 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841-1860年) |
一. 方言教材的迅速发展 |
二. 成熟语法教材的出现 |
三. 教材类型的多样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日渐成熟期(1861-1890年) |
一. 方言教材进一步增长 |
二. 官话教材的快速发展 |
三. 新型教材的出现 |
第四节 第四阶段:全面繁荣期(1891-1911年) |
一. 官话教材的旺盛需求 |
二. 方言教材范围持续扩大 |
三. 专项技能教材的深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对汉语语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 |
一. 罗马化拼音系统与汉语语音 |
二. 汉语音节 |
三. 汉语语音的学习 |
第二节 汉语拼音系统 |
一. 马礼逊拼音系统 |
二. 卫三畏拼音系统等 |
三. 艾约瑟拼音系统 |
四. 威妥玛拼音系统 |
五. 内地会拼音系统 |
六. 狄考文拼音系统 |
七. 联合拼音系统 |
第三节 对声调的认识及教与学 |
一. 对声调的认识 |
二. 声调的讲授 |
三. 声调的学习 |
第四节 对送气音的认识以及教与学 |
一. 对送气音的认识 |
二. 送气音的教与学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世界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
第一节 印欧语言框架下的汉语语法分析 |
一. 总体构成 |
二. 词类划分 |
第二节 汉语中的形态标记 |
一. 名词的数性格 |
二. 动词的时态 |
三.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
四. 被动形式的标记 |
第三节 对汉语特性的探讨 |
一. 量词 |
二. 语气词 |
三. 处置式 |
第四节 关注共有语法现象中的汉语特色 |
一. 数词 |
二. 代词 |
三. 对其他特色语法现象的关注 |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教与学 |
一.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分 |
二. 语法教学方法 |
三. 汉语语法学习与习得 |
四. 对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的把握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字词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汉字教学 |
第三节 汉字学习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词汇教学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晚清时期(1800-1911年)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目录 |
附录Ⅱ. 卫三畏语音系统表 |
附录Ⅲ. 禧在明语音系统对照表 |
附录Ⅳ.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声调练习 |
附录Ⅴ. 文璧《中国北方口语语法》中动词时态和语态——以“拴”为例 |
附录Ⅵ. 各教材对量词的讲解 |
附录Ⅶ. REV.J.A.SILSBY的部首歌谣 |
附录Ⅷ. J.A.SILSBY的《部首押韵诗》 |
附录Ⅸ.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四、ALL RIGHT翻译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关联翻译理论下《日暮旅店》(前八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开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从儿童文学三要素的角度看苏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翻译[D]. 秦逍笛. 天津工业大学, 2020
- [4]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5]宋前诗歌中的桑意象英译研究[D]. 王雅娴.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
- [6]《翻译、意识形态与性别》第四、五章汉译实践报告[D]. 陈邕.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场域—惯习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李译《喧哗与骚动》副文本为例[D]. 薛凤姣.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10)
- [8]广西大学商学院—清迈大学经济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研讨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 刘小莹. 广西大学, 2016(02)
- [9]从关联理论看《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策略[D]. 周静. 山东大学, 2016(02)
- [10]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标签: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论文; 翻译专业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