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及骨转换部分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骨密度及骨转换部分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一、骨密度与某些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1](2021)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文中研究说明骨转换对于防止骨骼疲劳损伤和维持机体矿物质平衡至关重要, 骨转换失衡是多种骨骼疾病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 BTMs)是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或酶类, 本指南介绍BTMs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其在多种骨骼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骨折风险预测、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张萍,原源,李晓玉,李新萍,刘晓艳,范斌,翟东旭[2](2021)在《不同给药途径的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效果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作为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观察指标的优势。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症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仑膦酸盐组(ALN组,34例)和唑来膦酸盐组(ZOL组,30例)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在就诊期间都完成了数据采集,包括一般临床情况、BTMs和骨密度(BMD)水平等。在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3~6个月时,均重新检查BTMs,1年时检查BTMs和BMD水平。结果 ALN组和ZOL组的组间年龄和性别与治疗前肝肾功能、BTMs、BMD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6个月,两组BTMs均下降,ALN组BTMs治疗有效率高于ZOL组[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0.18±0.13)μg/L比(0.20±0.16)μg/L,P=0.56;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23.46±11.33)μg/L比(22.98±10.10)μg/L,P=0.86;骨钙素(OC):(12.82±4.20)μg/L比(12.65±4.90)μg/L,P=0.88]。治疗1年,ALN组BTMs治疗有效率继续升高,ZOL组则下降[CTX:(0.15±0.08)μg/L比(0.21±0.17)μg/L,P=0.04; P1NP:(20.05±10.26)μg/L比(26.14±11.61)μg/L,P=0.03; OC:(10.53±3.06)μg/L比(12.62±5.40)μg/L,P=0.07]。两组BMD较原始值均增加(P≤0.05),BMD治疗有效率ALD组低于ZOL组。结论ZOL对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优于ALN。BTMs水平显示,ZOL的作用相对更快,而ALN的作用更平缓、持续时间更长。对于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建议下次治疗前应及时复查BTMs,必要时适当缩短治疗间隔。

郭轶铭,胡云秋,李淼,李想,王雅,王文婕,吕珊珊,章振林,汪纯[3](2021)在《阿仑膦酸钠序贯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2年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观察唑来膦酸治疗前接受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筛选出至少接受一次静脉注射唑来磷酸5mg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对象基线及用药1和2年后腰椎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并进一步按既往有无口服阿仑膦酸钠分为序贯治疗和初始治疗组,进行药物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45例完成2次唑来膦酸治疗。与基线相比,用药1年及2年后腰椎骨密度分别提升了6.11%和8.00%,股骨颈骨密度分别提升了3.07%和4.04%(P<0.001)。骨转换指标较基线均显着下降,血清骨钙素、Ⅰ型胶原β降解产物和碱性磷酸酶用药1年分别较基线降低39.35%、58.59%和20.72%,用药2年分别较基线降低41.37%、56.21%和1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序贯治疗组用药1年后与基线相比腰椎骨密度增加5.93%(P<0.00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2.52%(P<0.001);用药2年后与基线相比腰椎骨密度增加10.13%(P<0.00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4.41%(P=0.101)。初始治疗组用药1年后腰椎骨密度增加6.13%(P<0.00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3.13%(P<0.001);用药2年后与基线相比腰椎骨密度增加7.01%(P<0.00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4.11%(P<0.001),骨密度的上升在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两组骨转换指标除基线有显着差异外,治疗1年及2年后两组均较基线有显着下降且无组间差异。用药期间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无论是首次使用,还是既往已经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均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并降低骨转换指标,且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李梅,夏维波,章振林[4](2021)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文中提出骨转换对于修复骨骼疲劳损伤和维持机体矿物质平衡至关重要,骨转换失衡是多种骨骼疾病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biomarkers,BTMs)是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或酶类,本指南陈述BTMs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其在多种骨骼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骨折风险预测、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孙继高[5](2021)在《基于德尔菲法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骨质疏松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但其可防可治并且预防重于治疗,因此要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判别。目前的筛查工具主要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评估和筛查,多依靠年龄、体重等危险因素计算,而且各种工具评估的准确性、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旨在辨识出“未病”但具有较高风险容易发展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也就是将判别筛检的关口从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前移至骨量减少阶段。中医辨识骨质疏松独具特色,已有研究表明中医证候的变化可在骨密度改变之前出现,但尚未有专门判别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工具。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根据骨质疏松领域专家经验探索实用性更强并具有中医特色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的测试和条目优化,旨在更好的判别骨量异常人群从而进行及早的防治,为临床使用和筛检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研究目的1运用德尔菲法对骨质疏松领域专家进行调研,建立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2对该工具进行信度、效度的测试和优化,验证其判别效果。3分析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证候特征和生活质量,为该工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基于德尔菲法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问卷构建首先,系统检索各数据库中有关骨质疏松评估工具、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及中医辨识的文献,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设计调查问卷,指标选项采用GRADE工作组推荐的9分Likert评分系统。其次,根据遴选标准选择在骨质疏松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定知名度的权威专家参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的一般信息、专家积极系数,计算各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等级和、变异系数等。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初步构建骨质疏松中医证候辨识问卷,明确本课题研究所用的其他监测指标、评估工具并形成完整的筛检问卷。2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测试、优化与验证根据纳排标准,对40岁以上可能具有骨质疏松风险的人群进行筛检问卷调查,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检测骨密度。通过问卷的填写情况进行可行性评价;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因子分析等检测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信度系数α、折半系数法考核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信度。根据测试结果对中医证候条目和选项进行部分删减和调整,优化后确定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IOF一分钟测试题、OSTA指数判别骨量异常人群的效果进行对比,验证该工具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能力。3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临床实践应用应用前期建立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以及IOF一分钟测试题、OSTA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228例4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选用SPSS 20.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年龄、性别、体重、体重指数、舌脉特征、VAS疼痛评分、SF-36在骨量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候在不同骨量人群出现的频次频率并做方差分析和发生率检验,以了解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明确其中医证候特征。结果1基于德尔菲法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问卷构建1.1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及参与专家信息第一轮专家调查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专家积极系数100%,第二轮发放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专家积极系数93.33%。参与调查的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陕西、吉林、湖南、湖北、黑龙江、河南10个省市的20余家医院或科研院所。参与第二轮调查调查的28名专家中男性23名、女性5名,平均年龄53.07±8.66岁,平均工作年限28.55±10.97年,其中执业中医师14名、西医师9名、中西医结合医师5名,研究方向包括骨科、内分泌科等,具有较好的地域代表性和良好权威性。1.2专家对骨质疏松筛检工具、辅助检查、评价指标的选择情况专家对IOF测试题、OSTA与中医评估工具的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高,可作为初筛工具。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骨转换指标、血钙血磷三项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最高,均满足x>7、R=0、CV<20%,可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查内容。专家对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骨转换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跌倒次数、骨折发生次数7项的选择均满足x>8、K>90%、CV<20%,可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主要评价指标。1.3专家对中医证候辨识条目的选择第二轮调查问卷共纳入32个中医症状、体征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指标。专家对腰痛、背痛、周身疼痛、腰膝酸软、驼背、身高变矮、下肢拘挛7个指标的选择满足x>7、K>70%、R=0、CV<20%;专家对倦怠乏力、下肢困重、足跟痛3个指标选择满足K≥50%,且x>6.5、CV<25%,这10个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较好,可尝试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条目。根据专家意见,初步形成的骨质疏松中医证候辨识问卷包含基本信息资料、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躯体症状、临床体征4部分内容。2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测试优化与验证2.1调查问卷的可行性采用了现场调查的方式,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较高达90%,完成课题组筛检问卷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表明本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2.2中医证候辨识问卷的信度评价本中医证候辨识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α值较高为0.882,其折半信度的Spearman-Brown系数为8.891,表明本问卷的中医证候领域的条目一致性较好,并具有较好的分半信度。2.3筛检问卷的效度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获得数据进行分析,显示手足烦热(条目16)、健忘(条目25)2个条目的负荷值在所有因子上均较低,经课题组讨论予以删除。对其他30个条目重新进行因子分析,显示其Kaiser-Mayer-Olkin检验值为0.838,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为2087.76,df=435,p<0.01,提取采用主成分法、旋转方法采用最大方差法,按照特征值>1.0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累计为61.215%,表明结构效度较好。提取的9个因子包含头目症状、下肢症状、躯体症状、疼痛症状、头目体征、躯体体征等维度,经过专家讨论和中医证候判别,9个因子体现的中医证候体现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病机特点,也基本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分型所符合。对根据专家意见确定的前10个中医证候条目进行检验,KMO值为0.831,Bartlett检验近似卡方=623.069(P<0.001),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61.2%,3个公因子依次命名为躯体症状、疼痛和躯体体征。运用AMOS 24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3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计算适配度指标,显示 CMIN/DF=2.052,GFI=0.949,NFI=0.897,IFI=0.944,CFI=0.943,RMSEA=0.068,表明各拟合指数基本处于合理范围内,提示模型拟合较好。将骨密度作为校标来检验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校标效度,显示基于专家意见确定的10个中医证候条目计分及整个中医证候条目计分与BMD诊断、腰椎BMD、髋/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272~-0.144,P<0.01或P<0.05),表示中医证候条目出现越多,骨密度异常的可能性越大,骨密度值越低。2.4中医证候辨识工具得分分布中医证候按照“有”“无”2级分类计分,中医证候得分在骨量正常、低骨量、骨质疏松症三类人群中逐渐增加,经方差分析,前10个证候得分F=5.389,P=0.005,30个证候得分F=6.856,P=0.001;按照骨量正常和骨量异常两组分类,前 10 个证候得分 F=10.817,P=0.001,30 个证候得分分 F=13.29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量不同人群的中医证候得分有差异。2.5中医证候辨识工具判别效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按照骨量的多少分为骨量正常和骨量异常两类,将前10个中医证候计分与30个中医证候计分与骨密度两类定性拟合ROC曲线,前10个中医证候AUC=0.636(95%CI:0.564~0.709),30 个中医证候 AUC=0.650(95%CI:0.579~0.721),表明两者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前10个中医证候得分当以2为截断值时,灵敏度为82.14%、特异度为45.69%,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9%、59.35%。当30个中医证候得分截断值取5时,灵敏度为79.46%、特异度为43.97%,阴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92%、57.79%。2.6 OSTA和IOF测试题判别效果IOF1分钟测试题判别骨量异常人群的灵敏度98.21%、特异度仅为10.34%,AUC=0.543(95%CI:0.468~0.618);判断骨质疏松症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 6.44%,AUC=0.513(95%CI:0.397~0.629)。OSTA 指数判别女性骨量异常的灵敏度是 49.46%、特异度是 81.67%,AUC=0.669(95%CI:0.585~0.754);判断骨质疏松症的灵敏度是38.10%、特异度95.45%,AUC=0.668(95%CI:0.524~0.812)。3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临床实践应用3.1年龄、体重等危险因素228例被调查者包括75例男性、153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4.8岁。对骨量不同的三组人群年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7.224,P=0.001,表明随着年龄增大,骨密度值逐渐呈下降趋势。调查人群的身高平均数为163.62cm,标准差为7.143cm,经方差分析,F=13.248,P<0.001,表明随着骨密度的减少,身高呈降低趋势。调查人群的平均体重为67.88kg±11.786kg,显示随着骨密度的降低,体重逐渐下降,经方差分析,F=26.44,P<0.001。调查人群体重指数(BMI)平均值为 25.2545kg/m2、标准差为 3.42576kg/m2,经方差分析,F=18.441,P<0.001,提示调查人群随着骨量的减少,BMI也随着下降。3.2舌象、脉象分布特点调查人群中舌体正常者最多为161例,占比为70.6%,经卡方检验,χ2=8.989,P=0.174;调查人群中的舌苔以正常薄白苔最多为91例,占39.9%,其次为黄腻苔、薄黄苔分别占15.4%、14.9%,卡方检验示χ2=13.36,P=0.498;脉象以沉脉和弦脉最多分别为67例和66例,卡方检验示χ2=20.204,P=0.124,表明舌体、舌苔、脉象分布,在骨量不同人群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生活质量和VAS疼痛评分SF-36按照8个维度对三组人群得分进行统计,显示随着骨量减少,SF-36各维度得分逐渐下降,提示其生活质量越低。被调查人群VAS疼痛平均为3.63分±2.447分,说明有轻度疼痛,对三组人群的VAS评分统计发现随着骨量降低,疼痛增加。3.4中医证候特征分布本研究显示多数中医证候如腰痛、背痛、腰膝酸软、下肢拘挛等的发生率随着骨密度的降低而增高,即骨量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最低,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发生率最高。按照α=0.05的标准,可以得出背痛、膝膝酸软、身高变矮、下肢拘挛、倦怠乏力、下肢困重、足跟痛、发脱齿摇、遇寒痛甚、畏寒、体重减轻、多梦易惊、气短、失眠、耳鸣、目眩、口燥咽干、视物模糊、目睛干涩、头晕这20个中医证候在骨量正常和骨量异常两类人群的分布方差不同(P<0.05),表明这些中医证候的分布比例在两类人群是不同的。根据发生率检验的结果,腰痛、腰膝酸软、身高变矮、下肢拘挛、畏寒、多梦易惊、气短、失眠、健忘、目眩、口燥咽干、视物模糊、目睛干涩、头晕这14个中医证候在骨量正常和骨量异常的两类人群中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14个中医证候的发生率在骨量异常人群中高于骨量正常人群。结论1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总结了骨质疏松领域专家临床经验,条目包括腰痛、背痛、周身疼痛、腰膝酸软、驼背、身高变矮、下肢拘挛、倦怠乏力、下肢困重、足跟痛等指标,可为临床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2经过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测试和优化,表明该工具的信度、效度较满意,且与BMD定性诊断、腰椎BMD、髋/股骨颈BMD均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校标效度较好。研究证明骨质疏松中医证候辨识工具具有较好判别骨量异常人群的能力,当出现前10个条目中两个及以上或者全部条目中5个及以上,则可判别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提示骨量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建议用于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筛查。3研究显示出中医证候在骨量不同人群的发生率不同,在低骨量等骨量异常人群中出现较多的这些症状体征可用来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为中医证候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该工具的进一步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孙梦华[6](2021)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筛查及与中医体质、血清IGF-I、IL-6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直接、最具有破坏性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微细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其骨骼脆性和骨折风险显着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70岁以后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骨量将进一步丢失,骨质疏松所带来的危害在中老年女性中更为显着。预计到2050年,我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上的医疗费用将达1745亿元。社区居民是本病的高发人群,但实际防控力量相对较弱,人们对于该病的自我保健意识很差,因此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此项研究,能更好地提高人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知晓度,进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年龄、骨密度值、骨折史、跌倒史、绝经年龄、饮食习惯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丈夫……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指出人在40岁以后,尤其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下降,开始出现如腰膝酸软、下肢拘挛、乏力、身高变矮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对OP骨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此外,临床实践证实血液中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含量可以间接推断骨骼的代谢产物状态和相关激素,因此可将骨代谢生化指标用于评估骨代谢情况、预测骨折风险等。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不断增多,引起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针对我国人口学特征,同时包含中医体质、饮食习惯等其他危险因素相结合的研究鲜少,所以本研究对北京市三社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开展了以中医体质及其他危险因素有关的调查,深入挖掘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检测血清IGF-I、IL-6蛋白含量,探究其与OP骨折的相关性,为该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提供参考,并为后期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供前期工作基础。研究目的1.分析北京市三社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危险因素;2.探究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血清IGF-I、IL-6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内容1.开展社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调查,并获得远期随访(2017.11-2019.12)骨折发生情况及中医体质类型等相关危险因素;2.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按1:1匹配骨折患者与未骨折患者,使用ELISA方法检测蛋白,探究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血清IGF-I、IL-6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研究设计注册登记式调查研究(Registry study,RS),嵌入巢式病例对照设计。2.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北京市三大社区(东城区、朝阳区以及丰台区),对45-80岁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女性)进行临床问卷信息调查、BMD检测、生物样本采集。同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问卷采集信息本研究采用的是《全国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前瞻性社区队列研究》病例报告表所涉及的内容与结构,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调查人群的一般信息、骨折史、家族遗传史、跌倒史、睡眠情况、饮食习惯(包括饮食类型、烹调方式、以及对食物的摄入情况)、IOF骨质疏松症风险测试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等方面信息进行登记填写。4.骨密度检测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HOLOGIC,美国Hologic Wi)测定腰椎(L1-L4)和双髋部骨密度。5.生物样本采集与管理研究对象需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并离心后将血清装入EP管,-80℃冰箱保存。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将样本从-80℃冰箱中取出,防止其他样本的反复冻融影响检测结果。6.随访实施基于前期流调数据,经过两年时间于2019年12月通过电话随访获得该研究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情况。并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骨折组与未骨折组,进一步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7.蛋白检测运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原则,按1:1匹配骨折患者与未骨折患者(以年龄、骨量情况、基础疾病一致作为匹配条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I、IL-6含量。8.数据管理基于Epidata3.1软件,独立双人双录入社区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流行病学数据,并结合软件一致性校验等形式,确认数据录入准确无误。9.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人群一般情况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Python3.9进行SMOTE算法平衡数据,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先采用t/Chisq检验、单因素分析,选取达到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向前:LR),a 入=0.05,a出=0.10。以a=0.05为标准,即P<0.05被认为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712例女性OP高危人群通过电话随访获取到两年时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情况,共随访到OP高危患者612例,应答率86%,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15例,无骨质疏松性骨折597例。2.通过分析15例骨折患者的骨量情况、骨折发生部位及原因发现:在骨量情况方面:骨质疏松为8例,骨量减少为7例;在骨折发生部位方面:胸腰椎椎体骨折为7例、踝关节骨折为4例、桡骨远端骨折为4例;在骨折发生原因方面:跌倒为12例,扭伤为3例。3.在612例女性OP高危人群中,以“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将人群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人群在初潮年龄、生育次数、体重、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骨折史、跌倒史、睡眠时间(夜间)、饮食习惯、IOF骨质疏松症风险测试、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等因素方面存在差异(P<0.05)。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三社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气虚质、跌倒史、骨量情况、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父母髋部骨折史、本人髋部骨折史、饮用碳酸饮料、夜间睡眠时间短以及身高降低(超过3CM)。5.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偏颇体质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偏多,其中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出气虚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体质。6.两组共30例样本中均能检测到血清IGF-I、IL-6。其中骨折组血清IGF-I含量明显低于未骨折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折组血清IL-6含量高于未骨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与检测样本量少有关。结论由本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偏颇体质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偏多,其中气虚质相对其他体质类型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更高。2.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跌倒史、骨量情况、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父母髋部骨折史、本人髋部骨折史、饮用碳酸饮料、夜间睡眠时间短以及身高降低(超过 3CM)。3.血清IGF-I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可能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具有相关性。

陈艳婷[7](2021)在《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采用针刺治疗PMOP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对影响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GH/IGF-1轴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以期为PMOP的防治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思路。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岭南陈氏针法与西药治疗PMOP的疗效,并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采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选取试验组为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PMO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Revman 5.3对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发表偏倚的评价运用失安全系数(Nfs0.05)。2.开展回顾性研究,收集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将纳入研究的238例患者按照骨密度检查参数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骨量正常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①临床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子女个数;②合并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慢性胃肠炎及恶性肿瘤;③骨密度(BMD):腰椎(L1-4)BMD、左股骨颈BMD、左股骨颈上端BMD;④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钙(Ca)、血磷(P);⑤骨质疏松四项: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OC);⑥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睾酮(T);⑦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⑧维生素D。并对GH及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骨量不同水平(1=骨量正常,2=骨量减少,3=骨质疏松)为反应变量,三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指标,分析GH、IGF-1对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依据。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PMOP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钙D3元素片口服,其中针刺组患者给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针刺处方为:肾俞、脾俞、关元、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观察周期,连续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的变化、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10项研究,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1)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及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针刺治疗组在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转子骨矿含量方面,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在改善PMOP患者血清E2、ALP、Ca、P、IGF-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以临床有效率为效应量的失安全系数(Nfs0.05)检验值为36.8631。2.回顾性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238例,按照骨密度T值将纳入的病例分为三组:骨质疏松组63例、骨量低下组108例、正常组67例。(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发现:三组间年龄、体重、BMI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高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体重及BMI低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合并疾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血清ALP、P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ALP水平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血P水平低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性激素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E2、FS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PRL、L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E2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骨质疏松组FSH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骨质疏松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组间比较发现三组间PINP、β-CTX、O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骨质疏松组PINP、β-CTX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OC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纳入研究人群的GH、IGF-1进行比较,发现三组间GH、IGF-1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发现正常组GH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IGF-1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纳入研究人群各部位BM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 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各部位BMD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纳入研究对象血清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GF-1与腰椎(L1~4)BMD呈正相关(r=0.200,P<0.05),GH与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 0.372、0.249、0.276,P<0.05);(9)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90,95%CI:1.036~1.146,P=0.001)和β-CTX(OR=3.222,95%(CI:1.196~8.680,P=0.02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51,95%(CI:0.236~0.918,P=0.000)、E2(OR=0.998,95%CI:0.002~0.995,P=0.044)、磷(OR=0.121,95%CI:0.031~0.462,P=0.002)、GH(OR=0.047,95%CI:0.016~0.137,P=0.000)、IGF-1(OR=0.989,95%CI:0.819~0.998,P=0.014)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3.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过程中共脱落7例。其中针刺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样本量为针刺组31例,对照组32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孕次、产次、病程)、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有效率比较,针刺组有效率为83.87%,显着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GH、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H、IGF-1水平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血清GH、IGF-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GH、IGF-1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E2、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E2水平提高,血清FSH、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FSH、L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E2、FSH、LH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 PINP、β-CTX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12周后血清PINP、β-CTX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PINP、β-CTX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均有升高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进行了 4个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时,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生活质量(SF-36)评分治疗4周后,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8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7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在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6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良反应针刺组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穴位局部血肿,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1.针刺治疗PMOP安全有效,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改善BMD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单纯针刺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高质量证据加以验证。2.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与年龄、BMI、血清性激素、骨代谢、GH/IGF-1轴相关,年龄与β-CTX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E2、P(磷)、GH、IGF-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GH/IGF-1轴在PMOP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发现与治疗PMOP提供了依据及新的思路。3.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疗效确切,可改善PMOP患者的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血清IGF-1、GH、PINP、β-CTX、LH、FSH、E2代谢水平,考虑其治疗作用与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骨代谢及GH/IGF-1轴的调节相关。这为临床推广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丰富了针刺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研究。

王颖超[8](2020)在《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特立帕肽(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与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03例,其中53例接受特立帕肽(20μg/天皮下注射)治疗,50例患者接受唑来膦酸(5mg/年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均补充足量钙剂及阿法骨化醇。观察所有患者用药前,用药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腰椎1-4(L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BMD)、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一般生化指标(血钙、血磷)、骨代谢调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3)、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特立帕肽组和唑来膦酸组所有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各部位骨密度(BMD)、骨转换标志物、一般生化指标(血钙、血磷)、骨代谢调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密度变化:治疗3个月后特立帕肽组和唑来膦酸组患者腰椎1-4、股骨颈及全髋BMD与基线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特立帕肽组患者腰椎1-4、股骨颈、全髋BMD较基线水平分别提高9.9%、4.9%、2.9%和15.9%、7.0%、6.6%(P均<0.05),唑来膦酸组分别提高5.1%、3.8%、3.5%和7.7%、6.5%、5.4%(P均<0.05)。其中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特立帕肽组患者腰椎1-4BMD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唑来膦酸组(P<0.05),其余时期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骨转换标志物变化: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特立帕肽组PINP、β-CTX水平较基线均升高(P<0.05),唑来膦酸组PINP、β-CTX水平较基线均降低,(P<0.05),特立帕肽组PINP、β-CTX水平较唑来膦酸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特立帕肽组ALP水平较基线升高(P<0.05),唑来膦酸组较基线水平降低(P<0.05),两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4)一般生化指标变化:治疗后各时期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较基线未见明显变化(P>0.05),同时期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骨代谢调控激素变化: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基线升高(P<0.05),其余时期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时期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VAS评分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VAS评分较基线水平均降低(P<0.05),特立帕肽组VAS评分均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结论:特立帕肽和唑来膦酸均可明显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降低骨折发生率,且安全性好。但在提高腰椎骨密度及降低VAS评分方面,特立帕肽治疗效果优于唑来膦酸。

赖明星[9](2020)在《整体调节针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整体调节针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PINP和β-CTX的影响,探索整体调节针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协同作用和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70 mg/片),1片/次/周,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整体调节针法治疗,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骨密度、骨代谢指标PINP和β-CTX的变化,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则以《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主。此外,需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本研究所得数据整理归纳之后,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了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1)基线分析治疗前两组性别(P=0.567)、年龄比较(P=0.977)、病程(P=0.382)、身体质量指数(P=0.314)、中医证型(P=0.86)、疼痛评分(P=0.938)、中医证候评分(P=0.629)、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0.79)、骨密度(P=0.717)、PINP(P=0.537)、β-CTX(P=0.702)。经比较,各组数据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脱落分析治疗组因长期出差未能坚持治疗1例,因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退出临床试验1例,共完成34例,共脱落2例,脱落率5.5%;对照组因无法忍受针刺疼痛退出1例,因有急事需外出处理自动退出1例,共完成34例,共脱落2例,脱落率5.5%。在研究过程中,两组共脱落4例,脱落率为5.6%(4/72)。(3)综合临床疗效评价分析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8%(20例临床控制,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82%(9例临床控制,6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临床症状类(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组内和组间比较组内比较:疼痛评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53±1.67)、(2.91±0.90),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50±0.42)、(3.94±1.27);中医证候评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97±2.50)、(5.29±1.73),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18±2.22)、(6.79±2.09);生存质量评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1.09±6.92)、(44.24±6.47),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0.62±7.59)、(52.24±7.22);经检验,各组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可改善POP患者临床症状,暨缓解POP患者的疼痛、降低POP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POP的患者生存质量。组间比较:疼痛评分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91±0.90)、(3.94±1.27);中医证候评分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9±1.73)、(6.79±2.09);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24±6.47)、(52.24±7.22);经检验,各组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POP患者临床症状,暨有效缓解疼痛、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生存质量。(5)骨密度组内和组间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698±0.042)、(0.755±0.074),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702±0.037)、(0.709±0.032),经检验,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能够提高患者骨密度,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55±0.074)、(0.709±0.032),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提高POP患者骨密度。(6)骨代谢指标PINP和β-CTX组内及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在骨形成标志物PINP上,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2.62±7.71)、(49.50±3.27),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3.87±8.90)、(44.43±7.89),经检验,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于提高POP患者骨代谢中骨形成标志物PINP方面,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具有明显效果。在骨吸收标志物β-CTX上,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59±0.11)、(0.46±0.10),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58±0.12)、(0.52±0.11);经检验,两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可降低骨吸收标志物β-CTX。组间比较:骨形成标志物PINP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50±3.27)、(44.43±7.89),骨吸收标志物β-CTX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46±0.10)、(0.52±0.11);经检验,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骨吸收标志物β-CTX和提高骨形成标志物PINP。(7)安全性观察本研究在给POP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由于本研究用药、治疗方法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1.整体调节针法能够降低骨代谢中骨吸收标志物β-CTX,提高骨形成标志物PINP。2.整体调节针法结合阿伦磷酸钠,可以明显缓解POP患者的疼痛、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骨密度值、降低吸收标志物β-CTX、提高骨形成标志物PINP。表明整体调节针法配合阿伦磷酸钠对PO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比单纯使用阿伦磷酸钠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整体调节针法能够明显降低骨吸收指标β-CTX,提高骨形成指标PINP,从而起到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作用有关。3.整体调节针法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相关科室中推广。

张奇[10](2020)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学体质类型和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探讨不同中医体质学类型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差异,以及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为中医体质学类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结合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自愿参与研究的752例门诊患者和社区居民,包括60岁及以上的男性和50岁及以上的女性,由专人询问既往病史,并记录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然后检测其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N端骨钙素中段分子、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基维生素D),并收集他们的中医体质类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非骨质疏松症组;根据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组和非平和质组、气虚质组和非气虚质组、阳虚质组和非阳虚质组、阴虚质组和非阴虚质组、痰湿质组和非痰湿质组、湿热质组和非湿热质组、血瘀质组和非血瘀质组、气郁质组和非气郁质组、特禀质组和非特禀质组。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数据的构成比采用χ2检验或似然比检验,连续性变量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选择斯皮尔曼相关计算相关性,二分类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为35.0%,其中,60岁以上男性的患病率为40.1%,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为33.5%,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骨质疏松症组与非骨质疏松症组的骨代谢指标存在差异,男性患者的P INP、β-CTX与N-MID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女性患者的P INP、β-CTX、N-MID、PTH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25羟维生素D水平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排名前四位的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24.9%)、阳虚质(18.5%)、阴虚质(13.7%)和血瘀质(10.0%),骨质疏松症组与非骨质疏松症组的体质类型分布存在差异。男性的β-CTX和N-MID及女性的PINP、N-MID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在不同体质的分布中具有差异性。骨质疏松症组的男性β-CTX在血瘀质组及湿热质组中均高于其对照组,N-MID在平和质组中高于其对照组。骨质疏松症组的女性的PINP在平和质组、阳虚质组和湿热质组中均高于其对照组,N-MID在阳虚质组和湿热质组中高于其对照组,在平和质组中低于其对照组,β-CTX在平和质和湿热质中均高于其对照组,在阳虚质组和血瘀质组中均低于其对照组,PTH在阳虚质组中高于其对照组,25羟维生素D在痰湿质组中低于其对照组。男性的BMI与平和质呈正相关,而与痰湿质和湿热质呈负相关;PINP与湿热质呈负相关,β-CTX与血瘀质呈负相关;女性的BMI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呈负相关,与痰湿质呈正相关;25羟维生素D和β-CTX与阴虚质呈正相关。男性的骨质疏松症与N-MID含量呈正相关,与湿热质呈负相关。女性的骨质疏松症与PTH、N-MID、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呈正相关。男性的25羟维生素D、P I NP与BMI 呈正相关(P<0.001),P I NP、N-MID 与 β-CTX 两两正相关(P<0.001),25 羟维生素 D、N-MID、P INP 与 BMD 呈负相关(P<0.001);女性的 PTH、β-CTX、N-MID、P I NP与BMD呈负相关(P<0.001);PINP、β-CTX、25羟维生素D与BMI呈正相关(P<0.05);N-MID、P I NP 与 β-CTX 两两正相关(P<0.001)。结论:深圳市中老年女性与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换速率较高。男性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基本呈正相关。中老年人群中,男性体质以虚性体质和湿热质类型占比较多,女性体质以虚性体质和血瘀质占比较多。骨质疏松症人群中以阳虚质和血瘀质类型多见。中老年男性湿热质的骨转换速率低,阴虚质女性的骨转换速率较高。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平和质与湿热质的女性患者的骨吸收速率与骨形成速率均较高。BMI对中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有影响,湿热质男性不易发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气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N-MID含量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

二、骨密度与某些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密度与某些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给药途径的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骨密度测定
        1.3.2 生化指标测定
        1.3.3 治疗分组
        1.3.4 治疗有效率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首诊时组间一般情况、骨密度T值、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2.2 治疗1年时两组组内及组间骨密度绝对值比较
    2.3 治疗3~6个月及1年两组组内及组间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2.4 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绝对值评价OP治疗有效率比较
    2.5 双膦酸盐安全性评估
3 讨论
    3.1 ALN和ZOL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3.2 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绝对值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

(3)阿仑膦酸钠序贯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2年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分组及观察指标
    统计学分析
结果
    受试者基线一般情况
    唑来膦酸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唑来膦酸治疗前后骨转换指标变化
    唑来膦酸治疗前后血钙、磷、PTH及总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
    唑来膦酸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
讨论

(4)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种类、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BTMs测量方法
    BTMs变化的影响因素
骨转换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
BTMs临床应用
    BTMs与骨折风险预测
    BTMs与骨丢失和骨微结构损害
    BTMs在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BTMs在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其他常用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
    维生素D
    血钙
    尿钙
    血磷
    尿磷
问题和展望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编写组名单

(5)基于德尔菲法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T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防治及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骨质疏松的诊断技术、筛检工具及中医辨识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的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问卷构建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研究
        1.2 德尔菲法实施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2.2 专家基本信息
        2.3 专家对骨质疏松筛检工具的选择情况
        2.4 专家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辅助检查的选择情况
        2.5 专家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评价指标的选择情况
        2.6 专家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辨识问卷的选择和设计
    3 讨论
        3.1 OP高风险人群的筛检与辨识
        3.2 OP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与评价
        3.3 “治未病”理论及中医证候辨识研究
        3.4 中医证候表达的合理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测试优化与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OP高风险人群筛检问卷的实施
        1.2 诊断标准
        1.3 数据管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的可行性
        2.2 筛检问卷的信度评价
        2.3 筛检问卷的效度评价
        2.4 中医证候得分情况
        2.5 中医证候辨识工具判别效果
        2.6 OSTA和IOF测试题判别效果
    3 讨论
        3.1 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临床实用强
        3.2 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判别效果较好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临床实践应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2.2 身高、体重与体重指数
        2.3 舌象特征
        2.4 脉象特征
        2.5 SF-36得分
        2.6 VAS疼痛得分
        2.7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的实践应用
    3 讨论
        3.1 OP的危险因素和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
        3.2 中医证候特征可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
        3.3 OP高风险人群的舌脉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治未病”干预技术示范研宄调查问卷
附录2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治未病”千预技术示范研究筛查问卷
附录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测试题
科技查新报告

(6)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筛查及与中医体质、血清IGF-I、IL-6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1.中医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肾精不足
        1.2 脾胃亏虚
        1.3 肝血不足
        1.4 瘀血阻滞
    2.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3.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概况
        3.1 年龄
        3.2 骨密度值
        3.3 跌倒史
        3.4 雌激素水平
        3.5 家族骨折史
        3.6 既往骨折史
        3.7 不良的生活方式
        3.8 体重/体重指数
        3.9 初潮时间
        3.10 怀孕/生产次数、母乳喂养时间
综述二 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1.1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1.2 骨转换标志物
        1.3 激素与细胞因子
        1.3.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
        1.3.2 白介素-6 (IL-6)
        1.3.3 其他指标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体质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伦理与注册
        2.3 研究对象
        2.3.1 数据来源
        2.3.2 诊断标准
        2.3.3 纳排标准
        2.3.4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2.3.5 结局判定标准
        2.4 临床信息与生物样本采集
        2.4.1 问卷调查
        2.4.2 骨密度检测
        2.4.3 生物样本采集
        2.5 随访工作的实施
        2.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
        2.6.1 质量控制
        2.6.2 研究者的培训
        2.7 数据收集与管理
        2.7.1 数据收集
        2.7.2 数据管理
        2.8 统计分析
        3.技术路线图
        4.结果
        4.1 调查完成情况
        4.2 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4.2.1 年龄
        4.2.2 骨量情况
        4.2.3 绝经年龄
        4.2.4 工作类型
        4.2.5 中医体质
        4.3 调查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
        4.3.1 OP骨折发生部位
        4.3.2 OP骨折发生原因
        4.3.3 OP骨折人群骨量情况
        4.3.4 OP骨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4.4 基于SMOTE算法的不平衡数据处理
        4.5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筛查
        4.5.1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4.5.2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5.讨论
        5.1 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5.1.1 骨密度值降低
        5.1.2 跌倒
        5.1.3 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5.1.4 饮用碳酸饮料
        5.1.5 夜间睡眠时间短
        5.1.6 IOF骨质疏松症风险测试
        5.1.7 饮食习惯
        5.2 体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
        5.2.1 气虚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
        5.2.2 其他体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
        5.3 结合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
        5.3.1 对于绝经期女性、中老年人等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应做到“未病先防”
        5.3.2 对于已有骨质疏松症状者要“既病防变”
        5.3.3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来说要做到“瘥后防复”
        6.小结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血清IGF-I、IL-6相关性探索分析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实验对象
        2.3 检测指标
        2.4 检测方法及原理
        2.5 检测实施
        2.5.1 主要材料、仪器
        2.5.2 实验分组
        2.5.3 操作步骤
        2.6 统计分析
        3.技术路线图
        4.结果
        4.1 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4.2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血清IGF-I、IL-6相关性探索分析
        4.2.1 IGF-I检测结果
        4.2.2 IL-6检测结果
        5.讨论
        5.1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血清IGF-I、IL-6关系
        5.2 中医体质与血清IGF-I、IL-6关系
        6.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7)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PMOP概述
    1.2 中医对PMOP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
    1.3 PMOP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药物治疗
    1.4 GH/IGF-1轴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第二章 针刺治疗PMOP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文献检索结果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2.4 Meta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临床疗效
        2.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2.3.3 展望
    2.4 结论
第三章 回顾性分析影响绝经后女性骨量的相关因素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1.3 研究方法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合并疾病比较
        3.2.3 三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3.2.4 三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3.2.5 三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3.2.6 三组患者GH、IGF-1比较
        3.2.7 三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3.2.8 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分析
        3.2.9 绝经后女性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3.3 讨论
        3.3.1 年龄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2 BMI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3 血清ALP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4 血清P(磷)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5 血清E2、FSH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6 血清PINP、β-CTX、OC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3.7 血清GH、IGF-1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研究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4.1.3 研究方法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纳入病例数
        4.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2.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4.2.4 两组患者血清GH、IGF-1比较
        4.2.5 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
        4.2.6 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4.2.7 两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4.2.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比较
        4.2.9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4.2.10 不良事件
    4.3 讨论
        4.3.1 针法选择依据
        4.3.2 针刺处方的确立依据
        4.3.3 药物选择依据
        4.3.4 疗效分析
    4.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分组及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骨密度
        1.3.2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
        1.3.3 一般生化指标
        1.3.4 骨代谢调控激素
        1.3.5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
        1.3.6 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2.2 骨密度变化
    2.3 骨转换标志物变化
    2.4 一般生化指标变化
    2.5 骨代谢调控激素变化
    2.6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变化
    2.7 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整体调节针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患者一般情况
    1.1 病例来源
    1.2 两组POP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情况
    1.3 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4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
    1.5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情况
    1.6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情况
    1.7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情况
    1.8 治疗前骨代谢指标PINP和β-CTX情况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剔除标准
6.中止试验标准
7.剔除、脱落和中止病例的处理办法
8.分组
9.治疗方案
    9.1 基础治疗
    9.2 执行标准
    9.3 对照组治疗:口服阿仑膦酸钠片
    9.4 治疗组治疗: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整体调节针法
    9.5 不良反应及处理
10.观察指标
    10.1 安全性评估指标
    10.2 观察方法及观察指标
11.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2.数据统计分析
13.研究结果
    13.1 疼痛评分
    13.2 中医证候评分
    13.3 生存质量量表评分
    13.4 骨密度
    13.5 骨代谢指标
    13.6 综合临床疗效评价
14.两组安全指标、不良反应、病例脱落情况
讨论
    1.西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3.整体调节针法的提出
    4.整体调节针法处方分析
    5.整体调节针法前期研究概况
    6.观察指标选择
    7.药物选择依据
    8.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和展望
    1.不足之处
    2.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附表2:疼痛评分表
    附表3:中医症候评分表
    附表4:生存质量量表
    附表5:骨代谢指标观察记录表
    附表6: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
    附表7:患者就诊病例表格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1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1.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1.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1.1.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2.1 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1.2.2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3 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4 中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进展
    1.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7 骨代谢指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一般资料采集
        2.3.2 骨密度及中医体质检测
        2.3.3 实验室检测
        2.3.4 实验分组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2.6 结果
        2.6.1 一般情况
        2.6.2 体质分布情况
        2.6.3 骨代谢指标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2.6.4 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2.6.5 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
        2.6.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2.6.7 骨代谢标志物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3.1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
    3.2 骨质疏松症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
    3.3 中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学分布
    3.4 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
    3.5 骨代谢标志物的中医体质学分布
    3.6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
    3.7 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
    3.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3.9 骨代谢标志物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结语
    1、研究结论
    2、研究创新性
    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骨密度与某些骨转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J].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10)
  • [2]不同给药途径的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效果对比[J]. 张萍,原源,李晓玉,李新萍,刘晓艳,范斌,翟东旭.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1(05)
  • [3]阿仑膦酸钠序贯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2年回顾性研究[J]. 郭轶铭,胡云秋,李淼,李想,王雅,王文婕,吕珊珊,章振林,汪纯.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1(04)
  • [4]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J]. 李梅,夏维波,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1(04)
  • [5]基于德尔菲法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证候辨识工具构建及应用研究[D]. 孙继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6]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筛查及与中医体质、血清IGF-I、IL-6相关性分析[D]. 孙梦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7]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 陈艳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研究[D]. 王颖超. 青岛大学, 2020(01)
  • [9]整体调节针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D]. 赖明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张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