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杂粮生产机械化问题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赛花[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应用“互联网+”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对宁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当前我区农村产业融合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存在诸如部分新业态脱离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外部条件薄弱,特色农产品“有名无市”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聚焦“互联网+”背景下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对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加速农村产业融合转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识别国内农村产业融合研究热点,其次基于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归纳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构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4-2018年宁夏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的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最后综合应用“六次产业划分”理论和“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统计分析了102个品牌农业企业(合作社)产业融合模式,归纳总结出宁夏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及路径,并以宁夏广银米业为例具体分析其融合模式及路径,为其他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转型升级提供借鉴。本研究发现:(1)宁夏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呈现出波动性变化。总体看来,各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尚未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2)农村产业融合效益整体发展向好,生态环境效益受到重视。(3)当前产业融合以“接二连三”型模式为主,“文化创意+”农业型和“互联网+”农业型产业融合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三者存在明显的迭代关系。(4)应用“互联网+”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等要素,打造立体化产业生态系统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
李平[2](2020)在《甘肃会宁主要小杂粮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小杂粮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旱区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旱作农业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交换频繁,许多病虫害随农产品传播加快,小杂粮病虫害发生既有区域特殊性又有一般性,只有在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并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小杂粮种植基地的谷子、燕麦、糜子、荞麦以及豌豆等五种小杂粮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就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会宁县小杂粮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小杂粮种植基地的谷子、燕麦、糜子、荞麦以及豌豆等五种小杂粮的主要病害共计13种,其中危害等级为Ⅳ级的共有5种,分别是:谷子白发病、谷瘟病、谷子炭疽病、豌豆根腐病以及荞麦立枯病;危害等级为Ⅲ级的共有5种,分别是:谷子黑穗病、燕麦黑穗病、糜子黑穗病、谷子叶斑病、豌豆叶斑病、荞麦霜霉病、燕麦锈病、糜子锈病、豌豆锈病以及豌豆白粉病;危害等级为Ⅱ级的共有3种,分别是:糜子褐斑病、豌豆病毒病以及谷子红叶病、糜子红叶病。2.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小杂粮种植基地谷田,造成危害的主要害虫共有15种,其中蛀食害虫4种,食叶害虫6种,刺吸害虫2类,地下害虫3种;危害等级为Ⅳ级的主要害虫有4种,分别是高粱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栗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黏虫(Mythimna seperata)以及栗茎跳甲(Chaetocnema ingenua);危害等级为Ⅲ级的主要害虫有7种,分别是: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蝗虫(Locusta migratoria)、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金针虫(Elateridae Leach)以及蝼蛄(Gryllotalpa);危害等级为Ⅱ级的主要害虫有4种,分别是: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大螟(Sesamia inferens)、叶蝉类和飞虱类。对会宁县小杂粮种植基地谷田成株期造成危害的害虫主要是栗灰螟、黏虫、栗茎跳甲以及高粱条螟,其虫种比分别为:19.5%、14.3%、13.1%和9.2%,而这几种害虫对谷子会造成严重危害并对谷子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3.对于谷子白发病可以通过控制侵染来源以及适时晚播来缓解病害的影响,对于谷瘟病可以通过及时处理病草,拾烧根茬并加强管理来缓解,对于燕麦炭疽病可以选用抗炭疽病品种,进行轮作种植且在收获后深翻土地来缓解,对于豌豆根腐病可以选用抗病品种来进行缓解,对于荞麦立枯病可以采用深耕轮作的方式来缓解。对于谷子黑穗病、燕麦黑穗病、糜子黑穗病可以选留无病种、轮作种植以及及时拔除病株、加强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谷子叶斑病、豌豆叶斑病可以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充分施肥以及高畦或起垄栽培来缓解,对于荞麦霜霉病可以采用轮作种植和加强田间管理的方式来缓解,对于燕麦锈病、糜子锈病、豌豆锈病可以加强栽培管理、消灭带病残体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来进行缓解,对于豌豆白粉病可以通过深翻土地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糜子褐斑病、荞麦褐斑病可以通过适时早播、轮作种植并及时清除病菌植株等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豌豆病毒病可以通过选用无病耐病品种以及防治传毒昆虫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谷子红叶病、糜子红叶病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以及清除田边杂草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小杂粮虫害的防治,需要严格执行作物检疫制度,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加强种植管理,物理防治与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来进行综合防治,促进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4.小杂粮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种植分散及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技术不系统两个方面,甘肃地区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意识不强,对农药的认知度不高与使用不科学等;对于小杂粮病虫害的系统研究较少,具体应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完善。针对现阶段小杂粮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农作物检疫制度,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就小杂粮病虫害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向种植农民进行宣贯并结合农民的种植经验提炼优化小杂粮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方法;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技术并结合种植过程进行细化推广,尽量减少用药,促进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马良[3](2020)在《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榆林市小杂粮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嵌入案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农业产业化理论体系,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模式、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从自然与市场机制方面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形成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榆林小杂粮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借助自然资源、科技优势、品牌优势以及网络平台,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优化结构、加强品种更新和技术推广、壮大龙头企业等切实措施,以及优质评价、文化价值挖掘等创新性方式,不断提高小杂粮综合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使榆林市小杂粮产业走订单化农业、文化型农业和“出口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将对榆林市农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发展前景广阔。(2)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仍然存在。目前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做精做细小杂粮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尚未成型。其次,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原产地分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业务水平和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此外,优质小杂粮产区的“龙头企业”“企业+基地”“基地+农户”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市场的衔接度和连续性不强。最后,榆林市小杂粮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需要进一步打造和升级,“出口型”小杂粮的份额需要进一步加大。(3)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包括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政策体系完善、产销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第一,加大小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根据资源匹配优势,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二,大力支持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保障优质小杂粮产品的供给。第三,建立小杂粮全产业链的政策引导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第四,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产品提质增效。第五,加大电子商务开发经营力度,大力支持品牌创建,推动产供销产业体系的完善。
张倩[4](2020)在《高添加青稞挂面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青稞富含β-葡聚糖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营养均衡,是一种优质健康的食品原料。然而,由于青稞全粉中面筋蛋白含量低,面团成型困难,限制了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为开发营养全面的高添加青稞挂面,本文以青稞全粉为原料,在筛选适合于杂粮面带加工的小麦粉和谷朊粉品种的基础上,优化谷朊粉和预糊化淀粉的添加比例,确定51%青稞挂面的配方,并进一步优选适合青稞挂面的干燥工艺条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抗拉能力为指标,分析了不同品质小麦粉、谷朊粉对青稞面带加工品质的改善效果,并明确了高添加青稞挂面筛选小麦粉、谷朊粉的核心指标,进一步通过面带中GMP(谷蛋白大聚体)和游离巯基含量测定,微观结构及水分状态分布分析,确定了改善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小麦粉F2和谷朊粉G1对面带抗拉能力的改善效果最佳;小麦粉的面筋指数和干面筋含量与面带抗拉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83,谷朊粉的面筋指数和吸水率与面带抗拉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98;小麦粉为F2、谷朊粉为G1时面带抗拉能力、GMP含量和PMV值(面筋网络部分在总面积中的占比)最高,游离巯基含量最低,且面筋网络结构更为均匀致密。由此可见,小麦粉F2和谷朊粉G1是制作青稞挂面的最佳配料;面筋指数或干面筋含量可作为筛选小麦粉时的核心指标,面筋指数或吸水率可以作为筛选谷朊粉时的核心指标;而面带中GMP、游离巯基含量及面筋网络的不同导致面带抗拉能力产生差异。(2)通过分析面带质地特性,确定了谷朊粉和预糊化淀粉添加比例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复配粉理化特性和面带水分分布,研究了其影响机制;并通过分析挂面品质,验证了基于面带质地评价所得配方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面带抗拉能力随谷朊粉添加比例增大而升高,添加8%可使其高于300 g;面带黏附能力随预糊化淀粉添加比例增大而增加,仅在1%时低于600 g?sec。谷朊粉添加比例自3%至9%,复配粉的吸水性指数增加9.60%,面带A21(强结合水所占比例)升高0.57%;预糊化淀粉添加比例自1%至5%,复配粉室温粘度显着升高,面带A21增大0.38%。与添加6%谷朊粉相比,添加9%时煮后面条的弹性显着减小,其他指标无显着变化;添加1%预糊化淀粉时,面条蒸煮损失率最低,咀嚼性和硬度最高。由此可见,谷朊粉和预糊化淀粉的最佳添加比例分别为8%和1%;谷朊粉的过量添加对面条品质的改善作用受限,而预糊化淀粉的过量添加会导致面条品质下降。(3)设置青稞面条干燥过程中各阶段的温湿度,测定了不同干燥条件下面条的含水率和干燥速率,以及干面条的力学特性和蒸煮品质,并采用LF-NMR(低场核磁共振仪)测定了在不同干燥条件下面条的水分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面条含水率随干燥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干燥速率在前80 min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减小,80 min后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干燥温度仅在前70 min对干燥速率有明显影响。面条的蒸煮损失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显着减小,随干燥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干燥工艺为T3M2(三个阶段干燥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预干燥:30℃、85%、35 min;主干燥:40℃、80%、35 min,50℃、75%、35 min,60℃、70%、45 min;完成干燥:35℃、65%、20 min,25℃、60%、20 min)时,挂面的弹性模量和断裂应力最高。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T22(弱结合水横向弛豫时间)、T23(自由水横向弛豫时间)和A22(弱结合水所占比例)逐渐减小;相对湿度和干燥温度分别在40 min后和50 min后开始对T22产生显着影响,但对T23的影响较小;此外,干燥温度越高,A22越小,A23(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相对湿度越高,A22越大,A23越小。由此可见,干燥过程中,相对湿度对青稞面条干燥速率的影响比温度大,最优干燥工艺为T3M2;干燥过程中相对湿度对T22的影响大于温度,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A22和A23的影响呈相反趋势。
常乐玥[5](2019)在《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质量兴农战略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明确提出,要求通过有机肥代替传统化肥来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有机种植同样可以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增强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山西省被叫做“小杂粮王国”,小米作为山西省特色杂粮产品的代表,推进有机小米的种植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帮助农村土壤环境的治理。另一方面,如今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大对有机食品的购买。通过开展有机小米种植显然可以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因此推动山西省沁县农户积极参与有机小米种植对当地农业的增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特色农业与有机种植相结合,选择山西省沁县为研究区域,沁县小米种植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借鉴已有农户种植意愿的相关研究,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总结分析后进行相关概念及理论的论述,以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风险感知理论为依据对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沁县12个行政村的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情况进行了解,阐述沁县农户种植有机小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后统计分析了281份调研数据,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分析、农户家庭特征分析、生产经营特征分析、有机小米市场销售特征分析、外部环境特征分析。最后以农户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和数据,剔除难以统计的变量后,进行变量选取并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了影响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的显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受到个人、家庭、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和外部环境五个方面特征的影响。根据调研上来的数据对比分析了有机小米和普通小米以及其他农作物的成本收益,还分析了种植有机小米时的经济风险。最后根据所得到的显着性影响因素和经济风险为沁县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提升沁县农户种植有机小米积极性的对策:加大有机小米种植的宣传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严格落实有机小米种植政策和制度,专注农业专项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户的品牌意识等。通过这些对策加强农户有机、特色农业发展的理念,增加当地农户种植业收入。
赵悦[6](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孙蕊[7](2019)在《河北省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转变,谷子成为保证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和饮食结构平衡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内学者主要从粮食安全方面进行研究来提高谷子等杂粮产量从而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外学者则致力于发展谷物的营养和健康功能。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谷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河北省作为谷子种植大省,虽然具有区域优势,但是区域优势作用发挥欠佳,谷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种植收益的提高。因此,详细剖析河北省的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种植成本和种植收益,寻求制约谷子种植收益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运用的理论、方法甚至结论可以被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试用,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杂粮产业发展学术研究、政府部门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运用文献分析法、现场调查法、趋势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基础上,基于对河北省谷子种植业现状的认识,首先分析了河北省谷子种植成本收益的相关指标的变动趋势,探究目前河北省谷子种植环节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SPSS22.0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影响其种植收益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谷子收益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结论是:第一、通过对河北省谷子种植现状及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发现河北省谷子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谷子单产水平还有待提高、谷子选种不够合理,种子质量偏低、科技支撑有待进一步提升、谷子种植成本构成配比不合理、种植未形成规模化且经营主体单一、产投比效率低、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谷子的价格定位不准,价格波动频繁等。第二、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影响谷子净利润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产投比>平均出售价格>化肥费支出>谷子播种面积>土地成本>间接费用>机械作业支出>年平均降雨量>单产水平>畜力费>农家肥费>人工成本。第三、针对河北省谷子种植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提高谷子种植收益:从农户种植层面出发的对策建议主要有:提高谷子单产水平、优化谷子种植成本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种植经营主体培育。政府层面的对策主要有:加强政府引导,应引入第三方信息服务,确保信息的时效性、扩大谷子种植补贴范围,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加强谷子科技研发以及加强对天气的预判等。第四、因河北省谷子的品种优势、以及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河北省区域优势等原因,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前景可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尝试在实证分的解释变量中,引入“产投比”这一可以用来反映种植规模的指标,由果导因;引用“河北省谷子主产区年平均降雨量”及人为可控的“播种面积”等外部因素,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建立回归模型,深入探究其对河北省谷子种植收益的影响程度。
陈明静[8](2019)在《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杂粮产业作为忻州市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忻州市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目前忻州市杂粮生产主体仍然以小农户为主,种植分散。产品多以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探索可行途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促进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理论,以忻州市杂粮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条件、市场发展前景、政策背景等方面为切入点对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忻州市杂粮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发掘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杂粮产业发展情况的前提下,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指标对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已在山西省范围内形成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效率优势较高,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产优势。但从各类作物的规模优势来看,谷子、大豆等杂粮作物仍然欠缺产业竞争力。通过对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梳理,从提升杂粮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强化经营体系构建、完善杂粮产品交易平台建设以及培育壮大杂粮区域品牌几个方面探索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牛登霄[9](2019)在《吉林省杂粮种植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粮又称小杂粮,泛指生育周期短、种植方法特殊、种植地域性强的多种粮豆作物,主要包括绿豆、高粱、谷子、红豆、燕麦、荞麦、芸豆等。杂粮在我国具有分布广泛、质量好、品种多等特点,中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杂粮产业对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有裨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杂粮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杂粮产品供不应求,杂粮的销售价格持续向好,为杂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种植杂粮的积极性。本文以吉林省为例,结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宏观数据资料,分析吉林省2005-2016年主要杂粮作物种植情况的增减变动趋势。尝试站在吉林省杂粮种植农户的微观层面,通过入户问卷调查,以吉林省主要杂粮种植区的19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例分析吉林省主要杂粮作物的成本收益变化。以绿豆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吉林省农户杂粮种植行为及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吉林省农户杂粮种植行为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吉林省杂粮种植以绿豆、高粱、谷子为主,主要集中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松原市和白城市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沙岗地、盐碱地等不适宜种植主粮作物的区域。(2)2005-2016年,吉林省主要杂粮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单产波动起伏较大,尤其是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以后,玉米价格上涨,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上升,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杂粮的种植面积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后期,由于产量、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农户种植玉米的收益下降,2015-2016年,吉林省主要杂粮作物的播种面积出现小幅回升。(3)农户的性别、家庭年总收入、上一年度绿豆的销售价格、对农户种植绿豆的面积的影响为正向显着,且与预期作用方向相同;农户的年龄、外出务工人数、种植绿豆的生产成本投入、竞争性作物玉米的销售价格对农户种植绿豆的面积的影响为负向显着,且与预期作用方向相同;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绿豆种植面积的影响为负并且与预期作用方向相反;土地租金价格对农户种植绿豆面积影响为正向显着,且与预期作用方向相反。由于吉林省绿豆在杂粮作物中具有代表性,因而农户种植其他杂粮作物的面积也受这些因素影响。
王吉祥[10](2019)在《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结构及茎秆倒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程机械化生产是谷子规模化、产业化的前提,但目前谷子种植上多采用传统的窄行距种植方式,不利于谷子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良种良法相融合方可实现谷子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本文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在定襄县和太谷县进行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各自适宜种植密度下(晋谷21号37.5±0.12万株/hm2、张杂谷10号18.0±0.06万株/hm2)设置30 cm、40 cm、50 cm、60 cm、70 cm、80 cm的6种等行距种植模式,在谷子生育后期调查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形态指标、冠层结构、茎秆倒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探明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行距配置下的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机理。主要结论如下: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的株高、重心高度在定襄和太谷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升高,但在40 cm、50 cm、60 cm、70 cm种植行距间差异不显着;两品种各叶位的平均叶面积和平均SPAD值在两地整体上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两品种上、中、下部三叶位的平均叶面积和平均SPAD值,功能叶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总叶片鲜重和干重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50 cm行距下达到最大值,40cm和60 cm行距次之;说明适当的拓宽种植行距有利于促进谷子叶片光合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升高。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基部1-6叶片间的叶间距、基部1-5节间的节长在定襄和太谷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拓宽种植行距促进了基部叶间距的升高、节间的生长,有利于提高下部叶片的通风透光能力;两品种基部1-5节的节间充实度、茎秆抗折力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50 cm种植行距下达到最大值;而两品种基部1-5节的倒伏指数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升高,且均在50 cm种植行距下达到最小值;说明适当拓宽种植行距有利于谷子基部节间质量的形成、提高谷子茎秆基部的抗倒伏能力。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在各冠层高度下的冠层叶面积指数在定襄和太谷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降低;而两品种在各冠层高度下的冠层平均叶倾角、消光系数、散射辐射透过系数、透光率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多在中下部差异显着、顶部差异不显着;说明拓宽种植行距改变了光在谷子冠层内的垂直分布,且对中下部影响显着。两品种在两地30 cm种植行距下各冠层叶面积指数最高,但中下部叶片遮光严重,行间透光率低;80 cm种植行距下各冠层透光率最高,但光能截获率低,行间光能浪费严重。综合比较认为在40 cm、50 cm、60 cm行距下谷子各冠层的光分布较适宜,群体光能利用率较高。晋谷21号的单位面积穗数在定襄和太谷各种植行距下差异不显着;张杂谷10号的单位面积穗数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在40 cm、50 cm种植行距下差异不显着。两品种的公顷产量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但在30 cm、40 cm、50 cm种植行距下均差异不显着;两品种的穗长、穗粗、单穗重、千粒重在两地均随种植行距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50 cm种植行距下达到最大值。综合比较得出:在50 cm种植行距下谷子株型较好,植株上、中、下部三叶位平均叶面积和SPAD值大,功能叶叶片光合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群体各冠层高度下光分布较合理,植株基部1-5节节间充实度高、抗折力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构成因素合理、产量高,是适宜谷子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种植行距。
二、对杂粮生产机械化问题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杂粮生产机械化问题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述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一节 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运行机制分析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
第三节 融合水平实证评价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及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品牌农业企业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及路径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典型案例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及路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甘肃会宁主要小杂粮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肃省会宁县小杂粮生产及分布现状 |
2.2 会宁县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 |
2.2.1 地域优势明显 |
2.2.2 生产优势显着 |
2.2.3 价格优势突出 |
2.2.4 增产潜力巨大 |
2.3 小杂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品种退化、新品种推广缓慢 |
2.3.2 研究工作不全面 |
2.3.3 种植分散、管理粗放 |
2.3.4 小杂粮附加值不高 |
2.3.5 病虫害的分类 |
2.4 小杂粮病虫害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会宁县小杂粮病害调查 |
3.1 会宁县小杂粮病害调查 |
3.1.1 调查地点及时间 |
3.1.2 调查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会宁县小杂粮总体病害调查情况 |
3.2.2 会宁县不同小杂粮的病害调查情况 |
3.2.3 会宁县小杂粮病害的农业防治信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宁县小杂粮虫害调查 |
4.1 会宁县小杂粮虫害调查 |
4.1.1 调查地点及时间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会宁县小杂粮虫害种类及危害调查 |
4.2.2 会宁县谷田害虫普查情况 |
4.2.3 谷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虫害调查情况 |
4.2.4 会宁县谷田影响较大害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宁县小杂粮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
5.1 严格执行作物检疫制度 |
5.2 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
5.2.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
5.2.2 加强种植管理 |
5.3 采用物理措施防治 |
5.3.1 物理防治措施 |
5.4 利用生物防治 |
5.4.1 天敌昆虫资源 |
5.4.2 生物防治手段 |
5.5 化学防治 |
5.5.1 撒毒土 |
5.5.2 药剂拌种 |
5.5.3 苗期病虫害控制 |
5.5.4 成株期病虫害 |
5.5.5 地下害虫的防治 |
5.6 应用综合防治技术 |
5.7 小杂粮病虫害防治对策措施 |
5.7.1 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
5.7.2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 |
5.7.3 加强植保队伍建设 |
5.7.4 健全和提高病虫害监控预警能力 |
5.7.5 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小杂粮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小杂粮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小杂粮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小杂粮是榆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2 小杂粮生产水平稳定 |
2.1.3 小杂粮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
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
2.2.1 产地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难 |
2.2.2 产品深加工落后,市场流通不畅 |
2.2.3 产业协作机制未成型,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 |
第三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
3.1 自然资源优势 |
3.2 小杂粮品种品牌优势 |
3.3 小杂粮种植增产潜力和种植资源优势 |
3.4 小杂粮独特的饮食文化优势 |
3.5 小杂粮显着的市场价格优势 |
3.6 龙头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逐步构建 |
3.7 创新电子商务营销窗口的崛起 |
3.8 小杂粮生产促进农业生态建设 |
3.9 案例分析 |
3.9.1 案例一: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 |
3.9.2 案例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思路与对策 |
4.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4.1.1 选育小杂粮区域适生品种 |
4.1.2 集成小杂粮抗旱增效关键技术 |
4.1.3 扩充小杂粮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 |
4.2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与目标 |
4.2.1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 |
4.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目标 |
4.3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4.3.1 重视良种良法推广,提高生产效率 |
4.3.2 强化优质杂粮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名优特产品供给 |
4.3.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
4.3.4 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做优做靓小杂粮产品 |
4.3.5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构建现代化产销体系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
5.1.2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高添加青稞挂面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稞及其产品概述 |
1.1.1 青稞简介 |
1.1.2 青稞产品的开发现状 |
1.2 青稞挂面加工品质的改良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粉 |
1.2.2 谷朊粉 |
1.2.3 预糊化淀粉 |
1.3 挂面加工品质的评价方法 |
1.3.1 常用挂面加工品质评价方法 |
1.3.2 常用方法在杂粮挂面加工品质评价上的局限性 |
1.4 挂面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干燥原理及过程控制 |
1.4.2 影响挂面干燥效果的主要因素 |
1.4.3 核磁共振技术在挂面干燥领域的应用 |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面带质地分析的高添加青稞挂面配料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青稞全粉的制备 |
2.3.2 试验设计 |
2.3.3 小麦粉和谷朊粉品质的测定 |
2.3.4 小麦粉面团粉质特性的测定 |
2.3.5 小麦粉面团拉伸特性的测定 |
2.3.6 青稞面带、面片的制备 |
2.3.7 面带质地特性的测定 |
2.3.8 GMP(谷蛋白大聚体)含量的测定 |
2.3.9 游离巯基含量的测定 |
2.3.10 面带微观结构观察 |
2.3.11 面带水分分布的测定 |
2.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小麦粉对青稞挂面加工品质的影响 |
2.4.2 谷朊粉对青稞挂面加工品质的影响 |
2.4.3 不同品质小麦粉、谷朊粉导致面带质地差异的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面带质地与面条品质分析的高添加青稞挂面配方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青稞全粉的制备 |
3.3.2 试验设计 |
3.3.3 面带及挂面的制备 |
3.3.4 面带质地特性的测定 |
3.3.5 室温粘度的测定(25℃) |
3.3.6 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的测定(25℃) |
3.3.7 面带水分分布的测定 |
3.3.8 挂面力学特性的测定 |
3.3.9 挂面蒸煮品质的测定 |
3.3.10 熟面条质地的测定 |
3.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谷朊粉及预糊化淀粉添加比例的优化 |
3.4.2 谷朊粉与预糊化淀粉改善青稞面带质地的原因分析 |
3.4.3 不同配方的青稞挂面力学质地、蒸煮与食用品质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干燥特性及品质分析的青稞挂面干燥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青稞全粉的制备 |
4.3.2 干燥工艺条件方案设计 |
4.3.3 青稞面条的制作 |
4.3.4 面条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测定 |
4.3.5 挂面力学特性的测定 |
4.3.6 挂面蒸煮品质的测定 |
4.3.7 面条水分分布的测定 |
4.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青稞挂面干燥工艺条件的优化 |
4.4.2 干燥工艺对青稞面条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5)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有机农作物 |
2.1.2 农户行为意愿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风险感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沁县简介 |
3.1.1 沁县地理位置 |
3.1.2 沁县的农业发展情况 |
3.2 沁县有机小米种植现状 |
3.2.1 种植规模 |
3.2.2 有机小米生产效益 |
3.2.3 有机小米的品牌建设发展 |
3.2.4 有机小米种植与普通小米种植现状比较 |
3.3 沁县种植有机小米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调研及描述性分析 |
4.1 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假设及选取依据 |
4.1.1 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 |
4.1.2 影响因素选取依据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2 研究对象选择 |
4.2.3 数据来源及问卷回收情况 |
4.3 调研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农户个体特征 |
4.3.3 农户不同基本特征与是否愿意种植有机小米的情况 |
4.3.4 农户生产经营特征 |
4.3.5 有机小米市场销售特征 |
4.3.6 外部环境特征 |
4.3.7 农户种植有机小米意愿分析 |
4.3.8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变量选取 |
5.2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2.1 模型回归结果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沁县农户种植有机小米成本收益及经济风险分析 |
6.1 沁县农户种植有机小米成本收益分析 |
6.1.1 种植有机小米成本及收益分析 |
6.1.2 沁县有机小米与普通小米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
6.1.3 沁县有机小米与其他农作物历年来的收益比较 |
6.2 农户种植有机小米的经济风险分析 |
6.2.1 种植有机小米生产风险 |
6.2.2 种植有机小米销售风险 |
6.3 本章小结 |
7 提升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的对策 |
7.1 加强沁县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
7.1.1 重视沁县有机小米种植户专项培训 |
7.1.2 引进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 |
7.2 加大沁县有机小米种植户的医疗保障力度 |
7.3 提高沁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
7.4 健全沁县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
7.5 做好有机小米品牌管理和宣传工作 |
7.5.1 加强有机小米名优品牌管理 |
7.5.2 加大有机小米的科普和销售力度降低种植风险 |
7.6 提升有机小米战略意识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河北省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成本 |
2.1.2 农产品收益 |
2.1.3 农产品价格 |
2.1.4 农业经营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成本收益理论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3 谷子种植产业发展概况 |
3.1 中国及世界谷子产业发展分析 |
3.1.1 世界谷子种植情况 |
3.1.2 中国谷子种植现状 |
3.1.3 谷子的品种优势 |
3.2 河北省谷子种植产业现状 |
3.2.1 河北省谷子分布情况 |
3.2.2 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变化分析 |
3.2.3 谷子和小米市场价格情况 |
4 河北省谷子种植成本及收益分析 |
4.1 河北省谷子种植成本分析 |
4.1.1 总成本与现金成本 |
4.1.2 生产成本与土地成本 |
4.2 河北省谷子种植收益分析 |
4.2.1 产值与出售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
4.2.2 现金收益变动趋势分析 |
4.2.3 净利润变动趋势分析 |
4.3 河北省谷子种植效益分析 |
4.3.1 总成本利润率 |
4.3.2 产值利润率 |
4.3.3 投入产出分析 |
4.4 河北省谷子种植模式分析 |
5 河北省谷子种植收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2 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5.2.1 实证模型的建立 |
5.2.2 拟合优度检验 |
5.2.3 显着性检验及共线性诊断 |
5.2.4 解决多重共线性 |
5.3 结论分析 |
6 提高谷子种植收益的对策建议 |
6.1 农户种植层面的对策建议 |
6.1.1 提高谷子单产水平 |
6.1.2 优化谷子种植成本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6.1.3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种植经营主体培育 |
6.2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6.2.1 应引入第三方信息服务,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
6.2.2 扩大谷子种植补贴范围、大力发展产业扶贫 |
6.2.3 加强谷子科技研发以及对气候的预判 |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框架 |
2.农业产业集群内涵、主体构成与形成基础 |
2.1 概念 |
2.1.1 农业产业集群 |
2.1.2 杂粮产业集群 |
2.2 杂粮产业集群的主体构成 |
2.2.1 生产性主体 |
2.2.2 加工性主体 |
2.2.3 服务性主体 |
2.3 杂粮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
2.3.1 要素条件 |
2.3.2 需求市场 |
2.3.3 政策要素 |
3.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基础条件分析 |
3.1 种植条件优越 |
3.2 种植历史悠久 |
3.3 消费市场广阔 |
3.4 政策环境良好 |
4.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概况 |
4.1 忻州市杂粮生产概况 |
4.1.1 主要杂粮播种面积与产量 |
4.1.2 杂粮生产模式 |
4.1.3 主要杂粮生产区域分布 |
4.2 忻州市杂粮加工概况 |
4.2.1 主要加工作物与加工产品 |
4.2.2 主要加工类型 |
4.2.3 杂粮加工企业建设概况 |
4.3 杂粮生产与加工联结渠道 |
4.3.1 小型市场收购型 |
4.3.2 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型 |
4.4 杂粮销售渠道 |
4.4.1 农户直销型 |
4.4.2 龙头企业流通型 |
4.5 杂粮品牌建设概况 |
4.5.1 区域品牌建设现状 |
4.5.2 产品质量认证 |
5.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评价 |
5.1 忻州市杂粮集中化程度评价 |
5.1.1 区位商指数 |
5.1.2 集中系数 |
5.2 忻州市杂粮竞争力评价 |
5.2.1 效率优势指数 |
5.2.2 规模优势指数 |
5.2.3 综合优势指数 |
5.3 本章小结 |
6.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 种植集约化水平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6.2 加工企业多而不精,企业之间重竞争缺合作 |
6.3 杂粮交易平台建设滞缓,市场发展滞后 |
6.4 品牌意识淡薄,缺少知名品牌 |
7.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提升路径 |
7.1 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严把原粮质量关 |
7.1.1 加强杂粮优势产区建设,适度扩大杂粮种植规模 |
7.1.2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
7.1.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杂粮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
7.1.4 建立杂粮生产统一标准,严格把控原粮品质 |
7.2 整合杂粮加工企业,加强杂粮经营体系建设 |
7.2.1 完善杂粮加工经营体系 |
7.2.2 优化调整杂粮产品结构 |
7.3 完善杂粮交易市场建设,畅通产品流通渠道 |
7.3.1 完善杂粮交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7.3.2 拓宽杂粮交易平台 |
7.3.3 促进杂粮流通体系建设 |
7.4 各主体联合发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
7.4.1 整合杂粮品牌,规范市场秩序 |
7.4.2 加快杂粮“三品一标”产品认证 |
7.4.3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杂粮之都”品牌形象 |
7.4.4 引导经营主体树立品牌意识 |
7.4.5 弘扬杂粮文化,加强产业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吉林省杂粮种植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
1.2.2 关于杂粮生产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 |
1.3.1 总体目标 |
1.3.2 具体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吉林省杂粮种植现状分析 |
2.1 吉林省杂粮种植区域分布 |
2.2 吉林省杂粮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1 吉林省绿豆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2 吉林省高粱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3 吉林省谷子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4 吉林省红豆种植面积与产量 |
2.3 吉林省杂粮种植的主要特征 |
2.3.1 西部地区为吉林省主要杂粮种植区域 |
2.3.2 吉林省杂粮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
2.3.3 吉林省杂粮产量变化趋势 |
第三章 吉林省农户种植杂粮成本收益分析 |
3.1 吉林省主要杂粮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2 吉林省主粮与杂粮种植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
3.3 吉林省不同规模农户杂粮种植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农户杂粮种植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绿豆为例 |
4.1 吉林省绿豆种植农户样本特征描述分析 |
4.2 吉林省农户种植绿豆的影响因素 |
4.2.1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
4.2.2 生产成本 |
4.2.3 市场因素 |
4.2.4 政策因素 |
4.3 吉林省农户绿豆种植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2 模型的选择与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结构及茎秆倒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谷子生产现状简介 |
1.2 谷子机械化生产现状 |
1.3 株行距配置在主要作物上的研究进展 |
1.3.1 株行距配置对主要作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
1.3.2 株行距配置对主要作物冠层结构的影响 |
1.3.3 株行距配置对主要作物茎秆倒伏的影响 |
1.3.4 株行距配置对主要作物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1.4 株行距配置在谷子上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切入点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谷子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冠层结构的测定 |
2.3.3 茎秆倒伏指标的测定 |
2.3.4 产量及其构成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叶间距的影响 |
3.1.3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功能叶叶面积的影响 |
3.1.4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不同叶位平均叶面积的影响 |
3.1.5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叶片生物重的影响 |
3.2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光能利用的影响 |
3.2.1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功能叶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2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不同叶位平均SPAD值的影响 |
3.2.3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
3.2.5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消光系数的影响 |
3.2.6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散射辐射透过系数的影响 |
3.2.7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3.3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茎秆倒伏的影响 |
3.3.1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茎秆重心高度的影响 |
3.3.2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节间长度的影响 |
3.3.3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节间充实度的影响 |
3.3.4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茎秆抗折力的影响 |
3.3.5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茎秆倒伏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4.1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
3.4.2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
3.4.3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构成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结构的影响 |
4.3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茎秆倒伏的影响 |
4.4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四、对杂粮生产机械化问题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宁夏农村产业融合应用研究[D]. 尹赛花.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甘肃会宁主要小杂粮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李平. 兰州大学, 2020(04)
- [3]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高添加青稞挂面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 张倩. 江苏大学, 2020(02)
- [5]沁县农户有机小米种植意愿研究[D]. 常乐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9)
- [6]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河北省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D]. 孙蕊.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8]忻州市杂粮产业集群发展与评价研究[D]. 陈明静.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吉林省杂粮种植调查研究[D]. 牛登霄.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不同株行距配置对谷子冠层结构及茎秆倒伏的影响[D]. 王吉祥.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