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

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

一、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聪[1](2021)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可鑫[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凌莉[3](2020)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被摆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历经70年发展,科技实力明显提升,科技发展模式已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从科技“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成功走出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顺应世界科技潮流,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是提高国家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核心研究对象,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构建了涵盖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内容架构、问题揭示、路径选择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框架。分析界定自主创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概念,阐释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基础;梳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历程,提炼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的成就与特色。聚焦新时代自主创新形式新变化,从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和驱动要素等方面总结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具体内容;最后运用制度、主体、资源、文化“四位一体”的自主创新结构体系,剖析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具体对策。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特色,即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多维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主体与资源的绝对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文化价值旨归。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离不开各驱动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即制度供给与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多元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观念文化培育等驱动要素有机联系,发挥自己独特功能作用于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针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临的制度保障不力、主体协同创新机制不畅、资源投入结构不均衡、多维文化风险等困境,从优化政策法律环境以完善自主创新制度保障、推动产学研协同以增强自主创新主体支撑、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以夯实自主创新资源基础、倡导创新文化以彰显自主创新精神动力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具体对策。

俞祖华[4](2018)在《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与有关话语,在清季与民国时期即已发酵,"九·一八"事变后广泛流行,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仍缺乏研究。此后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大有改观,已有研究涵盖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轨迹、基本内涵、兴起缘由、个案分析、话语谱系及现代价值等诸多方面,并进一步向深入发展。

孙坤明[5](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试图全面解构唯物史观指导的中国历史理论和话语体系,瓦解中国人民的历史认同,从根本上冲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动摇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一思潮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缺乏成熟的历史意识,历史观混乱错误。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助于培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的历史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章历史意识基本理论。首先,西方文明中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摆脱愚昧,奔向理性,逐步还原历史属人特征的过程;而中国古人对历史有着本能的兴趣和敬意,将历史意识视为抒发社会理想与实现政治抱负的基石,中国古人的历史意识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功用与文化反思倾向,具有鲜明的精神家园建设与文化自信树立指向。其次,历史意识是人类普遍的一种精神活动和心理特征,也是一种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和素养。从人类的能力和素养角度来看,历史意识是人们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历史意识具有历史传统意识、真实意识、反思意识、认同意识和担当意识五个方面的内容,具有理性与感性有机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有机统一、反思性与批判性有机统一、时间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和层次性五个特征。第三,历史意识培育是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历史意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是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在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第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现,是人类历史意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树立自信和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培育人们成熟历史意识的重要手段。第二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重要能力和素养。首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与世界革命形势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引和中国传统历史意识沃土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中国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实践基础。其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中前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形成并初步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具有重视历史理论研究和依托历史开展宣传教育,尊重历史事实,初步开展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初步尝试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以及固守国际经验和缺乏中国立场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走向成熟。具体表现为:敬畏历史事实的权威与公正,客观评价历史成败得失,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重视研究历史条件,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坚定中国立场与扞卫民族利益等五个方面。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至1949年10月中华人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共产党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注意铭记光辉历史,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严厉批驳虚无历史的错误行径,表明其历史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熟的历史意识,为其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情感基础、思想方法和能力保证,具体表现为,它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和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第三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过程中体现了其成熟的历史意识:围绕三民主义革命指导思想与国民党展开论争,传承超越三民主义,注重历史诠释与革命斗争策略,努力建构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对毛泽东历史贡献作出科学定位:在历史比较中彰显毛泽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历史相统一的角度来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夯实了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历史基石和情感基础;充分论证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尊重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过程性,完善宣传毛泽东思想,形成党内思想理论认同,衷心拥护毛泽东党的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借助历史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批驳各种攻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与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系密切:实事求是内涵和实现途径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理性客观地论述与评价历史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第四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首先,中国共产党注意汲取丰富历史智慧,加强党员自身修养。具体表现为:善于从历史上解释说明党建问题的内容、重要性和产生根源;尊重中国历史特殊性和党员成长过程性,注重从思想和实践方面加强党员修养。其次,注意将党建课题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中解决,及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和正确处理党的历史上的错误,强化历史认同,维护党的团结巩固;重视历史学习研究,科学设计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的内容,运用科学方法学习研究历史;严把入党关,严肃组织纪律和严格管理制度,注重调查研究,保持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第五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首先,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家园危机有着清醒的自觉,认识到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莫大之事业”,中华民族精神薄弱的状况极其危险,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社会余毒是导致精神家园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革命政党应是挽救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领导,而由于近代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国民革命党”,所以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肩上。其次,延安时期饱含历史意识的文化事业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具有历史视角,重视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注重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着力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注意从资料支撑与保障、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着手,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成果普及呈现鲜明特色;通过传承创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继承发扬民族革命精神,塑造了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延安精神。第三,重塑中华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反省历史,科学筹划未来;依托正面历史事实,积极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否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和成熟方面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研究,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方面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赵伟力[6](2017)在《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当前,党情国情世情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科技已然成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找寻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秘钥”,对于科技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甚至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科技现代化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中国方案”,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现代化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以期揭示其特殊模式,并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开掘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试图构建起一个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实践为双重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作为文章的切入点,从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社会境遇和现实动力出发,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为思想主线,以中国科技现代化实践为依托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注重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差异、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科技自身等方面组合而成的社会结构分析,从而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首先,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从逻辑上厘清“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在理论上明确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内在源流关系。其次,从社会境遇和历史条件出发,具体识别并概括推动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基本内容、时代特性、主要成就、特殊模式和总体特征。最后,总结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在所谓“第四次科技革命”现实境遇下所可能面临的历史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这一研究框架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与科技发展观作为切入点,试图避开一般的经验性“自然思维”(胡塞尔)单一向度,把“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看作是由中国共产党这一主体推动科技理论现代化、科技实践现代化的综合历史进程。从科学技术本质论、发展观、人才观及动力论等四个方面来论述科技理论现代化,从科技体制、科技规划、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等方面论述科技实践现代化。显然,当且仅当“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论域时,才能克服研究当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片面性,才能更为深入地揭示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主要矛盾,更为全面地把握科技现代化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其次,在对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质性研究基础上,初步勾勒出一个相对普遍的量性变量体系与观测点指标体系模型,力图达到理性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模型的相互支撑。通过数据图表的分析和对比来客观地、深入地论证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科学及民生等方面的成就。这样,既可避免主观臆断而导致的缺乏说服力,凸显出文章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又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与分析科技现代化“秘钥”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凸显的历史主义意识出发,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科技史普遍意义,从历史比较中揭示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实践性特质。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及实践为分析视域,深度解读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并从主体性、集约性、效用性及人文性四个方面系统呈现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特殊模式的总体特征。纵观整个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独特的历史境遇和社会动力为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而形成了彰显中国特色的科技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因其实践哲学取向贴切时代精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与推动科技现代化迈向新境界。

张军[7](2017)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形成社会和国家以后,社会稳定便成了各个阶层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努力追求的社会状况,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从历史的经验看,一国区域性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国家整体安全、形成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影响。新疆,作为我国单位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无论是地缘战略,还是经济发展,无疑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社会稳定是制约和影响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核心变量,也因此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研究和关切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社会发展理论,在吸收古代治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从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外部环境等方面建构起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文革期间的边疆和民族工作进行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做了纠偏和调整,避免了异质性因素对新疆社会秩序造成的干扰和破坏。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社会矛盾和冲突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做了战略性调整,改变单纯依靠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惯性逻辑思维限制,转而采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综合措施。新疆社会稳定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目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频发,对新疆乃至国家整体安全构成了现实挑战。因此,新疆社会稳定理应成为新疆问题研究中给予“特别”关照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力图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进程为基本出发点,廓清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脉络,勾勒出新疆社会稳定的变化轨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最后进一步剖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复杂成因。论文分成七部分,除绪论外,依次是理论基础、时代背景、艰辛探索、历史跨越、基本经验、任重道远。文章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理论逻辑,着重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进程,本质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稳定,怎样实现社会稳定”等一系列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其中,第三部分至第七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各部分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在研究综述中重点梳理了理论界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思路及主要观点,分析了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最终提炼和归纳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具体为三部分,一是对社会稳定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辨析和重新界定;二是考察古代和近代治疆政策,论文从六个方面对古代治疆实践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从中提炼出对当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有借鉴意义的“元素”。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进行系统梳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深刻阐释新疆民族、宗教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为时代背景。文章一方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揭示了新疆社会稳定在构建国家整体安全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何以可能”的问题,文章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入手,全面详实的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第四部分为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条块化分割,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客观分析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党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政策措施等方面出现的偏离、失误和错误;最后对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成就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站在社会稳定角度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做了历史性反思。第五部分为历史跨越。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一时期伴随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有序更替和新疆社会稳定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致跨越了四个不同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健全丰富阶段、深化变革阶段、全面创新阶段。文章分析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核心变量不断调整其理论、方法和措施,全景式展现了新疆社会稳定的动态演变轨迹,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总结了党在新疆社会稳定工作方面的时代价值。第六部分为基本经验。本章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与现实思考,以实践路径为基本导向总结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文章从政治保证、物质基础、社会根基、制度保障、文化支撑、外部条件等六方面对历史上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和实践做了根本总结,同时在此基础上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路径。第七部分为任重道远。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本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非传统、常态与非常态等因素为基本立足点,直面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内外新挑战,并与历史上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形成时空对应,重点是从历史与现实互动的视角精准把握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核心变量,为党和政府制定、完善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李尧[8](2017)在《创新发展的“四个维度”研究》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创新发展一直都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思想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丰硕的思想成果。十八大以后,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把创新发展理念放在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首要位置,这突出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创新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创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是任重而道远。创新要紧跟经济、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形式变化,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仍然面对诸多顽症和瓶颈:技术的依赖、制度保护不健全、文化建设的遗漏、理论创新不足,这些都是坚持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的“四个维度”即“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四个要素之间必然存在内在联系,虽然创新不仅限于这“四个维度”,但作为相对基本的创新要素,将“四个维度”作为基本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四个维度”作为创新发展基本的方面,本文将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与相互协同作用,通过对马克思创新思想和西方创新理论的追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创新思想发展的归纳,透过“四个维度”的关系本质,本文将分析我国创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我国创新发展实现路径的相关建议。

王晓真[9](2016)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表征了人类卓然立于自然之中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民族得以保持独立性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因此,文化生态建设对于当今的中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们的几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和列宁的文化观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整个思想体系。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生态的理论,推动二者的结合,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些文化生态问题,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对文化问题进行了考察,先后提出和深化了文化的本质论、发展论、先进文化论、和谐论、生态论,为我们的文化生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也是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从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概念,到哈里斯提出的文化唯物主义,再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以及近年来信息革命带来的文化“媒介环境”的相关理论,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对“文化生态”的内涵和价值有一个准确而深入的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范畴,文化生态更是如此。我们将“文化生态”置于其产生的语境之中,从纵向的角度追溯了“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等概念的来源,综合了文化生态研究的两种视角,指出文化生态是一个文学范畴,指的是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既包括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包括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内部之间的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的土壤之中,各种文化及其生存环境组成了不同的群落、文化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文化生态。特别强调了“应然”的文化生态与“实然”的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生态的优化就是从“实然”到“应然”的一个过程,并对文化生态的内涵和要素进行了剖析。之后,又从横向的角度对“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文化形态”“文化业态”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对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其具有民族性和包容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文化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生存,关系到多元文化的共存,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还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作为支撑。因此,文化生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要将其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其纵向演进的轨迹和回归历史场景的过程中考察其得失,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服务于当前的文化生态建设。按照文化生态发展史不同的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为文化生态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之后的几任领导人将改革开放逐步推向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生态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了新的征程。这一曲折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文化生态的发展都必须要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对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从机遇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为文化生态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证。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都为文化生态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为文化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文化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表现在文化内部的不适应,包括文化生态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与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造成的冲击,价值观遭到一定的破坏,文化安全受到威胁,意识形态遭到渗透等等。总体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我国的文化生态发展与世界接轨,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后来者居上,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文化生态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一旦落伍就会被时代抛弃。因此,中国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要辩证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我国文化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对当前文化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又非常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传统文化复兴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例如对传统文化的功利性认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丢失;原生态地域文化遭到破坏,城市改造过程中不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导致城市文化严重趋同;伴随着现代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而来的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在带来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庸俗化的趋势,削弱了主流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出现了信仰缺失问题;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不和谐因素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过度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造成精神文明“不够硬”;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对文化生态造成了跨界影响,破坏自然环境的深层次观念结构也是破坏文化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观念结构;此外,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社会矛盾,也对文化生态产生了破坏作用。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还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优化文化生态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启示,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我们选取美国和英国、德国作为欧美国家的代表,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国家的代表,探讨其文化生态的优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这几个国家的文化生态发展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文化的竞争力都比较强,文化产业对其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美国的图书出版业、影视娱乐业、音乐唱片业和电子游戏业,英国的博物馆业、文化旅游业和表演业、德国的图书出版业和会展业、日本的动漫业和游戏产业、韩国的影视娱乐业等等,已经形成了品牌,出现了集群效应。在提高本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各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开来。这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例如大力培养文化领域的专门人才,健全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等等。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需要对中国文化生态的模式进行分析,对中国文化生态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评估,从而对整个发展态势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并提出建立中国文化生态资源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以及中国文化生态监测和管理系统,从而为文化生态的研究和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借鉴。文化生态优化应采取以下路径:从意识形态领域,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生态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生态优化工作的领导,以“五大发展理念”来指导和推进文化生态优化工作;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相关立法,提高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实践与策略层面,应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网络文化生态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

刘恋恋[10](2013)在《论区县党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正阴着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时,国家也在文化方而大力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步伐。党报作为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时代典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注重区县党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其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界定了区县党报的内涵,分析了其具有的政治性、权威性、导向性、区域性等性质以及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喉舌功能、渠道功能、传播功能的作用;其次,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性质和基本方针基础上,研究了区县党报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媒载体、区县党报扮演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角色的结论;再次,分析了区县党报作为主流文化阵地面临的全媒体时代的冲击、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众文化取向的冲击、外来海量信息的冲击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提出要充分发挥区县党报的作用,传播党的先进文化、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倡导时代精神文化、创新媒体传播文化。本文力求有理有据、点而结合、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区县党报的发展现状、困境加以整理和研究,以期在区县党报转型和改革方面有所启迪和帮助、为研究区县党报提供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二、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自主创新
        1.4.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想基础及理论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2.1.2 列宁的科技创新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
        2.2.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2.4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2.5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3 西方学者科技创新理论的合理借鉴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历程与特色
    3.1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历程
        3.1.1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初步探索
        3.1.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形成确立
        3.1.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深化发展
    3.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取得成就
        3.2.1 创新政策体系渐趋完备
        3.2.2 自主创新主体日趋多元
        3.2.3 创新资源投入逐具规模
        3.2.4 创新文化建设有力推进
    3.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特色
        3.3.1 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多维保障体系
        3.3.2 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主体与资源绝对优势
        3.3.3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文化价值旨归
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主要内容
    4.1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
        4.1.1 以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
        4.1.2 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依托
        4.1.3 以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为宗旨
    4.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原则
        4.2.1 政府统筹与市场导向结合
        4.2.2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协调
        4.2.3 自主研发与开放创新并存
    4.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目标
        4.3.1 健全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4.3.2 构建主体协同创新秩序
        4.3.3 夯实自主创新资源基础
        4.3.4 提升自主创新文化实力
    4.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驱动要素
        4.4.1 制度保障: 供给与实施并重
        4.4.2 主体支撑: 产学研协同创新
        4.4.3 资源基础: 创新要素多元化
        4.4.4 精神动力: 观念文化培育
5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面临的困境
    5.1 制度保障不力影响创新实效
        5.1.1 制度供给不平衡
        5.1.2 制度协同效果受限
        5.1.3 制度实施机制不畅
    5.2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不畅影响创新成果转化
        5.2.1 主体目标不一致
        5.2.2 利益分配存在冲突
        5.2.3 协同转化机制不健全
    5.3 资源结构不均衡影响投入绩效
        5.3.1 资金来源与投入结构单一
        5.3.2 高端创新人才结构性短缺
        5.3.3 技术研发的物力设施不足
    5.4 多维文化风险影响自主创新意识提升
        5.4.1 传统文化的习惯依赖风险
        5.4.2 现代文化的内容选择风险
6 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对策
    6.1 优化政策法律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
        6.1.1 明确自主创新顶层设计法治化导向
        6.1.2 优化自主创新制度的即时供给结构
        6.1.3 提高自主创新制度协同力与执行力
    6.2 推动产学研协同,增强自主创新的主体支撑
        6.2.1 明确创新主体功能定位
        6.2.2 健全主体利益分配机制
        6.2.3 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6.3 完善资源配置,夯实自主创新的资源基础
        6.3.1 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加大自主创新资金扶持
        6.3.2 集聚高端智力资源充实自主创新人力保障
        6.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自主创新物态基础
    6.4 倡导创新文化,彰显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
        6.4.1 寻求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有机契合
        6.4.2 提升文化自觉以增强自主创新观念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4)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关于“中华民族”
    (二) “中华民族复兴”之含义、内涵
二、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兴起缘由
三、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轨迹
四、近现代史上不同时段的民族复兴思想
    (一) 清末民族复兴思想
    (二) 民国前期的民族复兴思想
    (三) “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
五、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
    (一) 实现民族复兴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具体领域入手
    (二) 实现民族复兴要优生强种与心理建设并重
    (三) 实现民族复兴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实现农村复兴并重
六、有关政党组织、历史人物的中华民族复兴观
    (一) 民国各政党的中华民族复兴观
    (二) 孙中山的民族复兴思想
    (三) 李大钊的民族复兴思想
    (四) 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
七、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话语谱系
八、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现实价值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研究设想
第一章 关于历史意识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当“历史”进入“意识”——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发现人自己
        二、中华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与生俱有的本能和传统文化的产物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内涵、内容和特征
        一、历史意识的内涵
        二、历史意识的内容
        三、历史意识的特征
    第三节 历史意识的思想文化意义
        一、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和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
        二、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
        三、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
    第四节 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培育
        一、确立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
        二、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三、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
        四、树立自信和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环境与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和初步发展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走向成熟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依据和条件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产物
        二、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科学定位
        三、构建毛泽东思想体系,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发展的历史意蕴
        一、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概括的历史逻辑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产物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
    第一节 汲取丰富智慧,加强党员修养
        一、“从历史上解释,从历史的经验上说明”
        二、加强党员修养的历史视角
    第二节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一、将党建课题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来解决
        二、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
        三、完善制度保障,树立作风导向,营造政治氛围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清醒认识
        一、民族精神家园建构是“莫大之事业”
        二、革命政党应担负挽救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责任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
        一、文化建设的历史视野
        二、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
        三、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塑造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
    第三节 中华民族自信的树立
        一、总结历史,开拓未来
        二、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增强信心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价
    1.3 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难点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 科技与科技现代化
        2.1.1 科学与技术
        2.1.2 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
        2.1.3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
    2.2 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实质与基本动力
        2.2.1 科技的社会结构
        2.2.2 科技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2.3 科技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
    2.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2.3.1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发展
        2.3.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内涵
        2.3.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原则
    2.4 科技现代化的规律与模式
        2.4.1 科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2.4.2 科技现代化的特殊规律
        2.4.3 后发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境遇和现实动力
    3.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境遇
        3.1.1 科技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基础
        3.1.2 科技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根基
        3.1.3 科技现代化的人文精神取向
        3.1.4 科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境况
    3.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
        3.2.1 科技现代化的政治动力
        3.2.2 科技现代化的经济动力
        3.2.3 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3.2.4 科技现代化的科学动力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
    4.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4.1.1 科学技术本质论
        4.1.2 科学技术发展观
        4.1.3 科学技术动力论
        4.1.4 科学技术人才观
    4.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与时代特性
        4.2.1 科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4.2.2 科技现代化理论的时代特性
    4.3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
        4.3.1 奠基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49—1976)
        4.3.2 发展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76—1989)
        4.3.3 成熟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89—2012)
    4.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新理念
        4.4.1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科学内涵
        4.4.2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时代特征
        4.4.3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地位与作用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实践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5.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实践的历程
        5.1.1 科技现代化的初步尝试(1921—1949)
        5.1.2 科技现代化的基本奠定(1949—1976)
        5.1.3 科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1976—1989)
        5.1.4 科技现代化的逐步成熟(1989—2012)
    5.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5.2.1 以科技为支撑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5.2.2 综合国力的极大跃升
        5.2.3 科技体制的相对完善
        5.2.4 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新发展
        5.3.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定
        5.3.2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5.3.3“十三五”科技规划的推进落实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及总体特征
    6.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
        6.1.1 科技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6.1.2 科技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6.1.3 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民富国强
        6.1.4 科技现代化的主要动力——生产力发展
        6.1.5 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科技工作者
    6.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特殊模式的总体特征
        6.2.1 科技现代化的主体性——科学家群体的创新自觉
        6.2.2 科技现代化的集约性——科学资源的高度聚合
        6.2.3 科技现代化的效用性——科技功能的充分发挥
        6.2.4 科技现代化的人文性——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意义
    7.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7.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7.1.2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7.1.3 为后发国家科技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7.2 当代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挑战
        7.2.1 自主创新能力制约科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
        7.2.2 科技异化的影响
        7.2.3 全球化带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7.3 当代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对策
        7.3.1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7.3.2 坚持以中国梦为价值目标解科技异化难题
        7.3.3 坚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彰马克思主义之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目前相关研究不足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2.1 社会稳定概述
        2.1.1 社会稳定
        2.1.2 社会稳定特征
        2.1.3 新疆社会稳定
        2.1.4 新疆社会稳定特征
    2.2 古代治理新疆政策述考
        2.2.1 治理地域逐渐明确
        2.2.2 治理重心逐渐转移
        2.2.3 治理制度逐渐完善
        2.2.4 治理机构逐渐健全
        2.2.5 治理政策逐渐规范
        2.2.6 古代治疆政策的启示
    2.3 近代治理新疆政策述考
        2.3.1 清朝末期的新治疆政策
        2.3.2 军阀割据时期的治疆政策
    2.4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4.2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理论
第3章 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地位和基本条件
    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地位
        3.1.1 宏观: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
        3.1.2 中观:维护边疆稳定的现实需要
        3.1.3 微观: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3.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
        3.2.1 党的坚强领导
        3.2.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3.2.3 改革的稳步推进
        3.2.4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第4章 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1949—1978)
    4.1 初创期(1949—1956)
        4.1.1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探索
        4.1.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
    4.2 曲折发展期(1956—1966)
        4.2.1 新疆社会稳定工作在曲折中前进
        4.2.2 发展中社会稳定工作逐步偏离
    4.3 挫折期(1966—1978)
        4.3.1 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严重偏离
        4.3.2 “文化大革命”对新疆民族工作带来的浩劫
    4.4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意义
        4.4.1 夯实了新疆长治久安的根基
        4.4.2 奠定了新疆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4.4.3 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性反思
第5章 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1978—至今)
    5.1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2)
        5.1.1 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
        5.1.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
    5.2 健全丰富阶段(1992——2002)
        5.2.1 新疆社会稳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
        5.2.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政策的调整
    5.3 深化变革阶段(2002——2012)
        5.3.1 新疆社会稳定形势增添了新的变量
        5.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发展
        5.3.3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实践发展
    5.4 全面创新阶段(2012—至今)
        5.4.1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创新
        5.4.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实践创新
    5.5 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时代价值
        5.5.1 丰富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的科学内涵
        5.5.2 充实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
        5.5.3 升华了党的治疆方略
第6章 基本经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总结
    6.1 党的建设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
        6.1.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6.1.2 健全反腐机制
        6.1.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6.2 发展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6.2.1 紧贴民生,助推新疆跨越式发展
        6.2.2 精准扶贫,注重新疆平衡发展
        6.2.3 公平正义,社会稳定的价值之基
    6.3 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
        6.3.1 依法加强对新疆宗教事务的管理
        6.3.2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
        6.3.3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宣传教育
    6.4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6.4.1 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4.2 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
    6.5 大力发展新疆教育文化事业
        6.5.1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6.5.2 大力发展新疆现代文化
        6.5.3 完善新疆“双语”教育工作
    6.6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7章 任重道远:新形势下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挑战
    7.1 新形势下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内部挑战
        7.1.1 常态性因素
        7.1.2 非常态性因素
    7.2 新形势下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外部挑战
        7.2.1 美国因素
        7.2.2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创新发展的“四个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创新发展的一般概述
    2.1 创新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2.1.1 创新的概念
        2.1.2 创新发展的概念
    2.2 创新发展的理论溯源
        2.2.1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2.2.2 西方创新理论梳理
        2.2.3 马克思创新思想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糅和
    2.3 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发展
        2.3.1 毛泽东创新思想伟大探索
        2.3.2 邓小平对创新思想的继承
        2.3.3 江泽民对创新思想的发展
        2.3.4 胡锦涛对创新思想的贡献
        2.3.5 习近平关于创新的新理念
第三章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内涵与关系分析
    3.1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形成
        3.1.1 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3.1.2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来源
        3.1.3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划分依据
    3.2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3.2.1 理论创新
        3.2.2 技术创新
        3.2.3 制度创新
        3.2.4 文化创新
    3.3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基本逻辑与内在关系
        3.3.1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两个层面
        3.3.2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的两个环节
        3.3.3 创新发展四个维度之间的协同关系
第四章 中国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1 理论创新面临着问题与挑战
        4.1.1 理论创新的驱动力
        4.1.2 我国理论创新面临的困境
    4.2 制度创新面临着问题与挑战
        4.2.1 制约制度创新的因素分析
        4.2.2 我国制度创新面临的主要困难
    4.3 技术创新面临着问题与挑战
        4.3.1 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4.4 文化创新面临着问题与挑战
        4.4.1 我国文化创新面临的形势
        4.4.2 我国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四个维度下我国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5.1 以理论创新引领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5.1.2 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
        5.1.3 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
        5.1.4 正确处理坚持与创新的关系
    5.2 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
        5.2.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5.2.2 塑造新型市场经济文化
        5.2.3 加强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5.2.4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
    5.3 以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
        5.3.1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建设
        5.3.2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
        5.3.3 建立完备的金融投资机制
        5.3.4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5.4 以文化创新保障中国创新发展的实践
        5.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文化创新
        5.4.2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5.4.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4.4 实施中华文化创新走出去战略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一) 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理论成果
        (二) 国内相关理论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一) 本质论
        (二) 发展论
        (三) 先进文化论
        (四) 和谐论
        (五) 生态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重要理论
        (一) 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
        (二) 哈里斯与文化唯物主义
        (三) “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
第二章 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
    一、“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
        (一) 何谓“文化”
        (二) 何谓“生态”
        (三) 何谓“文化生态”
        (四) “文化生态”的内涵和要素
    二、“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文化形态”“文化业态”
        (一) “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二) “文化生态”与“文化形态”
        (三) “文化生态”与“文化业态”
    三、文化生态的特点
        (一) 民族性和包容性
        (二) 时代性和发展性
        (三) 系统性和有序性
    四、文化生态的价值和意义
        (一) 文化生态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生存
        (二) 文化生态关系到多元文化的共存
        (三) 文化生态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 文化生态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生态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1978年-1992年:改革开放与文化的拨乱反正
    二、1993年-2002年: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与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三、2003年-2012年:体制改革深化与文化的大繁荣
    四、2013年至今:新的历史起点与文化生态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章 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 强大的综合国力
        (二) 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 明确的政治导向和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文化内部的不适应
        (二) 外来文化的冲击
第五章 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成因
    一、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削弱
        (二) 主流文化的削弱和大众文化的崛起
        (三)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误区
    二、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 人与社会的矛盾: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对文化生态的阻碍
        (二) 人与自然的矛盾:环境失衡对文化生态的跨界影响
        (三) 人与人的矛盾:贫富分化加剧导致文化生态的失衡
第六章 发达国家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启示
    一、欧美国家的文化生态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一) 以综合国力和科技内核为驱动力的美国文化生态模式
        (二) 基于自身资源和以创意为契机的英国文化生态模式
        (三) 注重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基因的德国文化生态模式
        (四) 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营销制度的法国文化生态模式
    二、亚洲国家的文化生态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一)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杂糅的日本文化生态模式
        (二) 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化与国际化的韩国文化生态模式
第七章 我国文化生态理想目标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SWOT的中国文化生态系统模式分析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生态态势分析
        (二) 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生态态势分析
        (三)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生态态势分析
        (四)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生态态势分析
    二、基于大数据的文化生态资源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一) 构建中国文化生态资源数据库
        (二) 构建中国文化生态指标体系
第八章 优化中国文化生态的思路和举措
    一、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做好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一) 加强宏观调控
        (二) 加强法制建设
    三、在实践中多措并举,整体推进
        (一) 合理开发文化资源
        (二) 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创新
        (三) 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四、促进网络文化生态良性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论区县党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三)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区县党报概述
    (一) 区县党报释义
    (二) 党报思想的有关论述
    (三) 区县党报的性质
    (四) 区县党报的功能
第二章 区县党报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述
    (二) 区县党报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区县党报作为主流文化阵地而临的挑战
    (一) 全媒体时代的冲击
    (二)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三) 大众文化取向的冲击
    (四) 外来海量信息的冲击
第四章 充分发挥区县党报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一) 通过区县党报,传播党的先进文化
    (二) 通过区县党报,推动地方文化建设
    (三) 通过区县党报,倡导时代精神文化
    (四) 通过区县党报,创新媒体传播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学聪.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D]. 凌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4]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研究述评[J]. 俞祖华. 晋阳学刊, 2018(04)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D]. 孙坤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伟力. 西北大学, 2017(06)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创新发展的“四个维度”研究[D]. 李尧. 吉林大学, 2017(08)
  • [9]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研究[D]. 王晓真. 山东大学, 2016(11)
  • [10]论区县党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D]. 刘恋恋. 西南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