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府逐淤汤治疗疑难杂证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晨[1](2021)在《基于古今医案的痴呆中医因机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于痴呆的治疗,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课题拟从中医医籍及国内较为权威的学术数据库所记载的中医痴呆古今医案入手,梳理中医治疗痴呆的古今医案情况,呈现大历史观下医家临证诊治痴呆的演变与发展,挖掘整理古今医家对痴呆的病因病机等理论的认识及古今医家对痴呆的诊疗规律和经验,为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拓展思路。同时,结合对痴呆古代文献的梳理与中医相关研究的概述,对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总体论述。方法:1.基于《中华医典》对痴呆的古代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应用理论归纳与分析法,按照病名溯源、病因病机、治疗沿革等进行分析。2.基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库存的中医学经典医籍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对痴呆的古今医案进行搜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按照医案年代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病因分布情况、病性病位分布情况、症状分布情况、方药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3.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对近10年来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研究进行搜集整理,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按照发文年份、发文地域、发文单位、文献类型、研究内容、项目支持、核心期刊、核心作者等进行分析。结果:1.痴呆首见于唐代的《华佗神医秘传》,又名“呆痴”“愚痴”“痴病”“神呆”“呆证”“呆病”等。明代以前多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可由药邪、先天因素、外伤、七情内伤、他病继发等诱发,病机以脏腑气血虚损为本,痰、瘀、火热为标。病位以心、脑为主,兼有肝、脾、肾。治疗兼见针灸与中药疗法。针灸选穴多为心经与肾经上的穴位。中药疗法包含藜芦、牵牛、石菖蒲、远志等化痰药及多个化痰补虚方的应用。2.共录入医案376则,分为少量的古代医案与近代医案,以及大量的现代医案。患者以60-79岁的男性居多。常见病因依次为他病继发、情志因素、毒邪、先天因素和外伤。常见病性依次为痰、血瘀、精髓亏虚、气虚、火热、气滞、阴虚等。常见病位依次为肾、心神(脑)、脾、心、肝、肺、胃、胆。常见症状依次为善忘、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智能降低、性情改变等。常见方剂依次为补益剂、祛痰剂、活血剂、祛湿剂、行气剂、清热剂等。常见药物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等。应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依次为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菖蒲郁金汤、六味地黄丸、通窍活血汤、温胆汤等。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丹参、甘草等。常用药物可聚类为补虚类、活血类、化痰类。经关联规则分析,结合临床应用情况与疗效评估,得到常用药对及核心药物组成为石菖蒲-远志、熟地黄-山茱萸、桃仁-红花-川芎、郁金-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对支持度百分比最高的石菖蒲-远志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9个活性成分,73个潜在靶点,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c AMP信号通路、蛋白质去泛素化、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活性氧代谢过程、节律周期过程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及通路。3.共纳入近10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研究文献1558篇。年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主要发文地域依次为北京、湖北、广东、黑龙江、山东等。主要发文单位依次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文献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研究内容包含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治未病、护理、康复等早期防护与病后调护的相关研究。治疗方法囊括中药、针灸、贴敷、推拿、砭法、导引等。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多项资助与支持。载文量最多的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辽宁中医杂志等18种期刊为“核心区”期刊,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结论:1.历代医家对痴呆的认识由以虚、痰为主要病机演变为以虚及正虚夹痰夹瘀为主,并兼见火热、气滞、湿阻、寒凝、水停等,治法也由补虚、化痰发展为补虚、化痰、活血、开郁、清热、燥湿、驱寒、利水等。2.痴呆的病因有他病继发、七情内伤、外伤、毒邪、先天因素等,病性以痰、血瘀、精髓亏虚为主,病位以肾、脑、脾、心、肝为主,症状表现为善忘、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智能低下等,证型以正气不足的虚证与虚中夹痰夹瘀的本虚标实证为主,治疗时多应用补虚药、化痰药、活血药、清热药等,依据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3.常用方剂有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菖蒲郁金汤、通窍活血汤、温胆汤等,常用中药有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丹参、甘草、黄芪、半夏、郁金、当归等,常用药对及核心药物组成为石菖蒲-远志、熟地黄-山茱萸、桃仁-红花-川芎、郁金-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4.痴呆的中医研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形成了中药、针灸、贴敷、推拿、砭法、导引等内服外治相结合、多靶点靶向治疗的日臻完善的治疗模式,研究趋势为痴呆的早期干预与病后调护。
鲁周南[2](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王淞[3](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钟岢屹[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林亮吟[5](2020)在《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中医失眠医案的文献研究,探索患者失眠发生时辰与所使用中药的相关性,对其使用的药物进行归经分类、总结其使用规律并分析用药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搜索自1919年以来至2019年7月已发表的与原发性失眠相关的中医医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频数分析,直观分析临床所用药的使用规律,探讨失眠发生不同时辰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上中药的使用提供新的思路。结果:1.本次研究按检索方案检索出从1919年至2019年文献共963篇,通过阅读摘要排除文献510篇,阅读全文排除139篇。最终纳入研究文献314篇,共计纳入原发性失眠病案517例。2.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多发生于亥时与子时,辰时发生失眠的情况相对较少。3.性别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中,女性失眠患者占67.0%,男性患者占33.0%。总体失眠患者女性较男性居多。4.年龄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患者年龄分布在17-81岁之间,平均失眠患者年龄为46岁左右。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最多,共计229例,占总数的44.3%,其次是21-40岁年龄段,共计188例,占总数的36.4%。在各时辰失眠患者年龄分布中,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患者相对年长,平均为62.56±10.24岁、62.00±10.39岁的中老年人,子时(23:00-01:00)患者相对年轻,平均为44.72±10.67岁的中青年人。小于20岁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子时,在21-4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亥时、子时、卯时、辰时,呈两极化分布,41-6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可出现于各个时辰,61岁以上患者失眠较集中发生于丑时、寅时。5.药物使用: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药物频次最多的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分别使用了 311、279、217、208、203、182、169、165、163、163、138、128 次,使用率分别为 60.2%、54.0%、42.0%、40.2%、39.3%、35.2%、32.7%、31.9%、31.5%、26.7%、24.8%。并在各时辰用药占比中,酸枣仁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66.7%,茯苓在卯时(05:00-07:00)使用占比最大,占51.5%,白芍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3.7%,柴胡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5%,生龙骨在丑时(01:00-03:00)用药占比最大,占39.3%,远志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41.7%,当归在丑时(01:00-0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3%,夜交藤在子时(23:00-01:00)使用占比最大,占38.1%,生牡蛎在寅时(07:00-09:00)用药占比最大,占41.7%,黄连在子时用药占比最大,占33.9%,川芎在亥时(21:00-23:00)用药占比最大,占27.8%。各时辰用药频次特点: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柴胡、白芍、茯苓,分别使用了 134次、109次、107 次、1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54.7%、44.5%、43.7%、4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白芍、夜交藤、茯苓,分别使用了59次、50次、45次、45次,使用率分别为50%、42.4%、38.1%、38.1%。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当归、茯苓,分别使用了34 次、27 次、25 次,使用率分别为 55.7%、44.3%、41%。在寅时(03:00-05: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远志、柴胡、白芍,分别使用了 24次、15 次、14 次、14 次,使用率分别为 66.7%、41.7%、38.9%、38.9%。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茯苓、酸枣仁、当归,分别使用了 17次、14次、13次,使用率分别为51.5%、66.7%、39.4%。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茯苓、柴胡,分别使用了 14次、12次、10次,使用率分别为58.3%、50%、41.7%。6.性味方面:药性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7.0%、23.0%、19.6%。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6.7%、25.5%、20.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5%、24.3%、18.3%。在寅时(03: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4.7%、23.0%、17.7%。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平、寒、温,使用率分别为25.0%、23.9%、22.2%。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3%、24.2%、21.9%。药味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81 次、970 次、9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38.8%、25.4%、2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724次、538次、494次,使用率分别为37.9%、28.2%、25.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378次、230次、230次,使用率分别为39.1%、23.8%、23.8%。在寅时(03:0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224次、148次、146次,使用率分别为37.7%、24.9%、24.6%。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苦、辛,分别使用了 203次、123次、113次,使用率分别为40.9%、25.0%、22.8%。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0次、96次、82次,使用率分别为38.4%、26.4%、12.5%。7.归经方面:使用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全部病案归经数的17.8%、17.6%、14.6%。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亥时失眠总归经的17.3%、15.0%、14.5%。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子时失眠总归经的17.7%、17.6%、15.6%。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丑时失眠总归经的18.5%、17.5%、16.1%。在寅时(03:0-05: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肺三经,分别占寅时失眠总归经的17.6%、17.2%、14.7%。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心三经,分别占卯时失眠总归经的20.0%、15.2%、14.5%。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肺三经,分别占辰时失眠总归经的16.9%、15.7%、15.1%。在亥时、子时、丑时、卯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脾经;在寅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在辰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结论:1.使用药物方面: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药物总体使用率较高。各时辰失眠治疗使用的药物多为酸枣仁、茯苓、白芍等滋阴养血安神一类,不因时辰不同存在明显差别。通过将各失眠类型与结果得出的失眠时辰用药相对应结合,得出与时间相关类型的失眠用药规律:亥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白芍、柴胡、川芎;子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夜交藤、黄连;丑时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的患者,多使用当归、生龙骨;寅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酸枣仁、生牡蛎、远志;卯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茯苓。2.药物性味方面:失眠中用药多性寒、平、温,多味甘、辛、苦,在各时辰中无明显差别。3.药物归经方面:各时辰发生的失眠,使用药物大多归于肝、心、脾经,个别在寅时、辰时有些微不同(寅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辰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总体上无明显差别。4.用药与时间关系:各时辰失眠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在总体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但与失眠发生的特定时辰气血运行衰弱之经可能存在相关(亥时、子时脾经、心经气血运行衰弱)。
秧丽双[6](2019)在《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甘温除热”法是根植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运用甘温的药物治疗内伤发热病症的一种独具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研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学术渊源,整理与分析黄政德老师辨治盗汗的医案,重点梳理、提炼黄师基于“甘温除热”法辨治盗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挖掘出盗汗的诊治体系,对研究和推广中医药治疗盗汗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了经典古籍和文献整理的方法,对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进行文献追溯,梳理、提炼、总结黄政德教授基于“甘温除热”学术思想辨治盗汗的理论及临证经验。此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历代医家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第二部分,论述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论述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实践总结;第四部分,总结该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总结发现黄政德教授认为盗汗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内伤,升降失司,而致清阳不升,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闭塞下焦,抑遏下焦阳气,湿浊下闭,阴火内生,至于夜间,卫阳入里,湿浊以蒸,肌表不固,故而汗出。治疗以融合“补中”、“升阳”、“泻火”为主的“甘温除热”治疗大法,其中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要方药,临床疗效可观。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是对“甘温除热”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但亦有不足之处,而中医的发展是不断地探索、质疑、实践的过程。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为治疗盗汗这一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闫军堂[7](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陈懿琳[8](2016)在《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失眠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由于失眠及抑郁有愈来愈严重的发病趋势,且西医用药有成瘾的副作用,基于中医几千年的用药经验,特别是经方在临床的运用,且现代之失眠及抑郁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许多方证中能体现出来,本研究试图挖掘更有效的用药方式帮助患者,也让西方了解中医的特殊有效疗法。方法第一,在这项回顾性人群研究辅助数据分析中,使用来自台湾的纵向医疗保险数据库(LHID)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中草药产品(CHPS)即(中成药),以经方称之,对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治疗,探讨中国草药和西医的处方模式于睡眠障碍和抑郁症患者,此外,对单方(SH)和复方(HF)使用的频率进行分析。第二,以常用经方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及治疗抑郁症之常用经方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大样本资料的meta分析,并再对酸枣仁汤证,甘麦大枣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进行理论研究,对此三方的病因病机及方药特点深入探讨。结果第一章,理论研究分两大部分:1.有关失眠的条文,依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系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理论辨证施治,从条文之病机、症状、治则、方药及临床运用现状进行分析。2.有关抑郁症的条文,依据《伤寒论》六经辨证系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理论辨证施治,从条文之病机、症状、治则、方药及临床运用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目的:中草药产品(CHPS)是常用于睡眠障碍和抑郁症(MDD)的处方。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有这些疾病在台湾的患者调查其中草药产品和西医的处方模式,并分析使用单味草药(SHS)和复方草药配方(HFS)的频率。材料方法:在这项回顾性人群研究辅助数据分析中,是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来自台湾的纵向医疗保险数据库(LHID)的数据进行分析,从LHID百万受益者,随机从2010年的注册表选定为全国的网络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睡眠障碍和抑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改代码分别为307.40和311。第三章,经方治疗失眠、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及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结论在这项回顾性人群研究辅助数据分析中,是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来自台湾的纵向医疗保险数据库(LHID)的数据进行分析,总共有11030睡眠障碍患者,9619名使用西药,1334名患者使用中国草药产品,77名中西药皆使用;总共有11157重度抑郁症患者,11389名使用西药,131名患者使用中国草药产品,51名中西药皆使用。无论睡眠障碍或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在22-44岁的人数最多,月收入在NT$17281-22800有大量的病人,1级2级城市有最大量的患者。中草药使用,有1411人因睡眠障碍就诊中医5298次,有182人因重度抑郁症疾患就诊中医755次,失眠合并抑郁症最常用的前三名,用量比率最高的单味中药(SHs)是酸枣仁,夜交藤及远志,用量比率最高的复方(HFs)是加味逍遥散,酸枣仁汤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结果:中药复方及单方被广泛用于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然而,中草药对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基于数据库的分析,对这些药物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剂量-反应关系和功效是未知的,故继续深入了解经方治疗失眠与抑郁症其疗效的评估,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仁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失眠的效果优于西药,甘麦大枣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西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其加减方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本研究得知经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使用,对失眠及抑郁症有很好疗效,以台湾卫生健保部门的数据库,得到的数据,更证明中医使用于失眠与抑郁症及失眠伴发抑郁症提供了参考数据,使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得到的结果,证明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希望有助失眠抑郁医疗质量的提升,同时藉由期刊之发表,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
李园白[9](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孙洪生[10](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二、血府逐淤汤治疗疑难杂证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府逐淤汤治疗疑难杂证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今医案的痴呆中医因机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痴呆古代文献梳理 |
一、病名溯源 |
(一)痴呆释义 |
(二)痴呆别名 |
(三)痴呆内涵 |
二、病因病机 |
(一)痴呆病因 |
(二)痴呆病机 |
(三)痴呆病位 |
三、治疗沿革 |
(一)针灸疗法 |
(二)中药疗法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痴呆古今医案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案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规范化处理 |
(二)建立数据库 |
(三)统计分析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医案梳理 |
(二)数据结果 |
五、结果分析 |
(一)医案一般情况分析 |
(二)因机证治规律分析 |
六、小结 |
第三部分 近10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一)流行病学调查 |
(二)发病机制 |
(三)风险因素 |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
(五)治疗现状 |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一)文献记载 |
(二)病因病机 |
(三)症状证型 |
(四)治疗现状 |
三、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 |
一、病因病机 |
二、症状证型 |
三、类证鉴别 |
四、治则治法 |
五、治疗方法 |
六、各时期杰出医家思想 |
七、中医药治疗痴呆的现状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案来源 |
附录2 证素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 |
(2)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辨证论治研究 |
2 方药研究 |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
4 名老中医治验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选择原则 |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
1.3 古籍选择结果 |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
3.4 小结 |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
4.5 小结 |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5.2 病名逐步完善 |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
5.6 小结 |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6.2 病名沿革 |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
6.7 小结 |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
7.7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
1.1 医家个人经验 |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
2 研究方法 |
2.1 归纳法 |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
2.2.1 元数据概念 |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
2.3 专家访谈法 |
2.3.1 访谈对象 |
2.3.2 访谈方法 |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
2.3.4 访谈提纲 |
2.4 名中医推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
3.2.1 选择古籍经验 |
3.2.2 选择医家经验 |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
4 结论 |
讨论 |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
(3)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5)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
综述二 西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对象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流程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时辰与用药特点 |
小结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失眠时辰与用药分析 |
3. 失眠时辰与用药性味分析 |
4. 失眠时辰与用药归经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历代医家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1 中医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1.1 阴虚盗汗 |
1.2 阳虚盗汗 |
1.3 气虚盗汗 |
1.4 血虚盗汗 |
1.5 阴阳两虚盗汗 |
1.6 气血两虚盗汗 |
1.7 营卫不调盗汗 |
1.8 外感盗汗 |
1.9 湿阻盗汗 |
1.10 血瘀盗汗 |
2 西医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第二部分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理论渊源 |
1 历代医家的影响 |
1.1 先秦两汉时期 |
1.1.1 《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 |
1.2 宋金元时期 |
1.2.1 钱乙 |
1.2.2 李东垣 |
1.3 明代 |
1.3.1 薛己 |
1.3.2 张景岳 |
1.4 清代、民国时期 |
1.4.1 叶天士 |
1.4.2 黄元御 |
1.4.3 祝味菊 |
2 名医的指导传承 |
3 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 |
第三部分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实践总结 |
1 黄政德教授对盗汗的认识和治疗 |
1.1 “阴火”盗汗的认识 |
1.1.1 “阴火”盗汗理论的提出 |
1.1.2 “阴火”盗汗的实质探讨 |
1.1.3 “阴火”盗汗的理论应用 |
1.2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 |
1.2.1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本意探讨 |
1.2.2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发挥 |
2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遣方用药的特点 |
2.1 补养气血 |
2.2 调节升降 |
2.3 补泄通用 |
2.4 平调寒温 |
2.5 用药量轻 |
3 典型病例分析 |
3.1 典型病例 |
3.1.1 典型病例一 |
3.1.2 典型病例二 |
3.1.3 典型病例三 |
3.1.4 典型病例四 |
3.1.5 典型病例五 |
3.1.6 典型病例六 |
3.1.7 典型病例七 |
3.2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甘温除热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
2. “水”概念研究 |
3. “血”概念研究 |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
1. “水证”的分类 |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共同治疗 |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对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现况分析 |
第一章 中医对睡眠障碍的现况分析 |
1 睡眠障碍的理论现况分析 |
1.1 睡眠障碍与中医体质证型及性别年龄的关系分析 |
1.2 失眠的病因病机 |
2 临床研究现状 |
2.1 中医治疗进展 |
2.2 中医特色疗法 |
2.3 亚健康失眠临床研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医对抑郁症的现况分析 |
1 理论研究现状 |
1.1 中医郁证与抑郁症之别 |
1.2 中医狭义和广义郁证之分 |
1.3 抑郁症中医体质证型及性别年龄分析 |
1.4 病因病机 |
2 临床研究现状 |
2.1 中医治疗进展 |
2.2 中医特色疗法 |
2.3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失眠证溯源 |
1.1 《黄帝内经》失眠证探讨 |
1.2 《伤寒论》失眠证条文探讨 |
太阳篇 |
阳明篇 |
少阳篇 |
太阴篇 |
少阴篇 |
厥阴篇 |
1.3 《金匮要略》失眠证条文探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伤寒杂病论》郁证之探讨 |
2.1 《伤寒论》郁证条文探讨 |
太阳篇 |
阳明篇与太阴篇 |
少阳篇 |
少阴篇 |
厥阴篇 |
2.2 《金匮要略》郁证条文探讨 |
2.3 导师对论治伤寒六经病的指导与解读 |
2.3.1 导师对从“郁”论治伤寒六经病的指导 |
2.3.2 导师对六经之郁证的解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经方治疗失眠、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之meta分析 |
1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meta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2 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meta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4 酸枣仁汤证、甘麦大枣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理论研究 |
4.1 酸枣仁汤证的理论研究 |
4.2 甘麦大枣汤证的理论研究 |
4.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理论研究 |
4.4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正文 |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
2 技术路线 |
3 需求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被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式 |
3.4 调查结果 |
3.5 调查结论 |
4 研究对象 |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
4.1.1 病种确定 |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
4.2 被评价对象 |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
4.3 参照对象 |
4.3.1 入选条件 |
4.3.2 参照对象概况 |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
5 评价目标 |
6 评价指标 |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
6.2 指标预处理 |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
7 评价模型 |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
8 评价结果 |
8.1 评价结果处理 |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
8.1.2 证候相似度 |
8.2 评价结果概况 |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
8.2.2 证候评价结果 |
9 辅助软件 |
9.1 中药规范系统 |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
结论 |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
展望 |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1.1.2 《黄帝内经》 |
1.1.1.3 《难经》 |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
1.2.1 目不瞑 |
1.2.2 不得眠和失眠 |
1.2.3 不得睡 |
1.2.4 不得卧 |
1.2.5 不寐 |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4.1 治法的发展 |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
5.1 针灸疗法 |
5.2 心理、精神疗法 |
5.3 饮食疗法 |
5.4 外治疗法 |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
6.1.2.2 《内经》本义考 |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
6.2 关于胆型不寐 |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
各论 |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
1.2.2.1 《诗经》 |
1.2.2.2 《楚辞》 |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
1.2.4 《黄帝内经》 |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
1.2.5 《难经》 |
1.2.6 《伤寒论》 |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
1.2.7 《金匮要略》 |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2.2.1 《脉经》 |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
2.2.2 《针灸甲乙经》 |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
2.2.3 《小品方》 |
2.2.4 《集验方》 |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
2.2.3.3 重服药食忌 |
2.2.5 《华氏中藏经》 |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
2.2.6 《诸病源候论》 |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
2.2.7 《千金方》 |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
2.2.8 《外台秘要》 |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
3.1.4 道家与睡功 |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3.2.1 《太平圣惠方》 |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
3.2.3 《圣济总录》 |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
3.2.4 《普济本事方》 |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3.2.6 《针灸资生经》 |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
4.2.2 《普济方》 |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
4.2.6.2 脉候之辨 |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
5.1.1 对病名的考辨 |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
5.1.1.2 名义考辨 |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
5.1.4.1 动静辨证论 |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
5.2.2 沈时誉与《医衡》 |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
5.2.7 吴澄与《不居集》 |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
5.2.20.1 卧寐之辨 |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
6.1.2 临床表现 |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
6.1.5 治疗 |
6.1.5.1 药物治疗 |
6.1.5.2 非药物治疗 |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
6.2.1.1 情志所伤 |
6.2.1.2 饮食失节 |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
6.2.1.4 禀赋不足 |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
6.2.2.1 辨证要点 |
6.2.2.2 分型论治 |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
6.2.3.1 综合辨证 |
6.2.3.2 从脏腑论治 |
6.2.3.3 从脑论治 |
6.2.3.4 从营卫论治 |
6.2.3.5 从气血论治 |
6.2.3.6 从阴阳论治 |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
6.3.1 治法研究 |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
6.3.1.2 综合辨治法 |
6.3.1.3 安神十法 |
6.3.1.4 治胃五法 |
6.3.1.5 治肝六法 |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
6.3.1.8 解郁安神法 |
6.3.1.9 育阴(开郁)法 |
6.3.1.10 辛散行气法 |
6.3.1.11 益气温阳法 |
6.3.1.12 升阳化湿法 |
6.3.1.13 调理阴阳法 |
6.3.1.14 阴阳分调法 |
6.3.1.15 双向调节法 |
6.3.1.16 通法 |
6.3.1.17 综合疗法 |
6.3.1.18 择时服药法 |
6.3.2 自拟方研究 |
6.3.2.1 通治方 |
6.3.2.2 通治加减方 |
6.3.2.3 证型用方 |
6.3.2.4 对证通用方 |
6.3.3 古方研究 |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
6.3.3.3 古方新用 |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
6.3.4.1 用药经验 |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
6.3.4.3 单、验方治疗 |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
6.4.1 针灸辨证治疗 |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
6.4.1.2 诊治经验 |
6.4.2 腧穴治疗研究 |
6.4.2.1 腧穴治疗 |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
6.4.3 针灸治法研究 |
6.4.3.1 调阴阳跷法 |
6.4.3.2 泻阳补阴法 |
6.4.3.3 调和安神法 |
6.4.3.4 交通心肾法 |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
6.4.3.6 烧山火法 |
6.4.3.7 夜针法 |
6.4.3.8 浮刺法 |
6.4.3.9 刺血法 |
6.4.3.10 豹文刺法 |
6.4.3.11 芒针透刺法 |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
6.4.4.1 头针法 |
6.4.4.2 颈三针法 |
6.4.4.3 眼针法 |
6.4.4.4 腕踝针 |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
6.4.5.1 耳穴贴压 |
6.4.5.2 耳针 |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
6.4.6.1 穴位磁疗 |
6.4.6.2 磁极针 |
6.4.6.3 磁圆针 |
6.4.6.3 磁提针 |
6.4.7 水针治疗 |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
6.4.8.1 埋线疗法 |
6.4.8.2 埋针疗法 |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
6.4.9.1 电针 |
6.4.9.2 皮肤针 |
6.4.9.3 蜂针 |
6.4.10 灸法治疗 |
6.4.10.1 艾条灸 |
6.4.10.2 艾炷灸 |
6.4.10.3 温针灸 |
6.4.11 综合疗法 |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
6.5.1 按摩治疗 |
6.5.1.1 全身按摩 |
6.5.1.2 足部按摩 |
6.5.1.3 头部按摩 |
6.5.1.4 自我按摩 |
6.5.2 气功治疗 |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
6.6.1 外治疗法 |
6.6.1.1 贴敷 |
6.6.1.2 药熏 |
6.6.1.3 药浴 |
6.6.1.4 药枕 |
6.6.1.5 拔罐 |
6.6.1.6 刮痧 |
6.6.2 饮食疗法 |
6.6.3 运动疗法 |
6.6.4 音乐疗法 |
6.6.5 沐浴疗法 |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
6.7.1 病证特点研究 |
6.7.1.1 激素水平 |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
6.7.2 方药研究 |
6.7.2.1 单味药研究 |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
6.8.1 方证相对治法 |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
6.8.1.2 分证治疗 |
6.8.2 治方研究 |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
6.8.3 针灸治疗研究 |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
四、血府逐淤汤治疗疑难杂证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今医案的痴呆中医因机证治规律研究[D]. 宋晓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D]. 林亮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黄政德教授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总结[D]. 秧丽双.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8]基于数据库挖掘的经方治疗台湾人失眠与抑郁症的研究[D]. 陈懿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10]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